A. 家用电器电磁辐射测量方法
利用电磁场高速自动扫描技术测量电磁辐射
电磁兼容测试对即将进入市场的电子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但以往的测试只能得出能否通过的结果,不能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本文介绍利用高速自动扫描技术测量电磁辐射,检测PCB板上电磁场的变化情况,使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标准测试前就能发现相关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
随着当今电子产品主频提高、布线密度增加以及大量BGA封装器件和高速逻辑器件的使用,设计人员不得不通过增加PCB板的层数来减少信号与信号间的相互影响。同时在大量便携式终端设备中,为了降低系统功耗必须采用多电平方案,而这些设备还有模拟或者RF电路,需要采用多种地,又必须使用电源平面和地平面分割的技术。因此PCB板上的信号之间存在大量辐射干扰,造成设备功能故障或者工作不稳定,而且所有信号对外形成很强电磁辐射,使得EMC测试也成为产品上市的一个障碍。
目前大部分硬件工程师还只是凭经验来设计PCB,在调试过程中,很多需要观测的信号线或者芯片引脚被埋在PCB中间层,无法使用示波器等工具去探测,如果产品不能通过功能测试,他们也没有有效的手段去查找问题的原因。要想验证产品的EMC特性,只有把产品拿到标准电磁兼容测量室去测量,由于这种测量只能测产品对外辐射情况,就算没有通过也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工程师只能凭经验去修改PCB,并重复试验。这种试验方法非常昂贵,而且可能耽误产品的上市时间。
当然,现在有很多高速PCB分析和仿真设计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一些问题,可是目前在器件模型上还存在很多限制,例如能解决信号完整性(SI)仿真的IBIS模型就有很多器件没有模型或者模型不准确。要精确仿真EMC问题,就必须用SPICE模型,但目前几乎所有的ASIC都不能提供SPICE模型,而如果没有SPICE模型,EMC仿真是无法把器件本身的辐射考虑在内的(器件的辐射比传输线的辐射大得多)。另外,仿真工具往往要在精度和仿真时间上进行折中,精度相对较高的,需要的计算时间很长,而仿真速度快的工具,其精度又很低。因此用这些工具进行仿真,不能完全解决高速PCB设计中的相互干扰问题。
我们知道,在多层PCB中高频信号的回流路径应该在该信号线层临近的参考地平面(电源层或者地层)上,这样的回流和阻抗最小,但是实际的地层或电源层中会有分割和镂空,从而改变回流路径,导致回流面积变大,引起电磁辐射和地弹噪声。如果工程师能清楚电流路径的话,就能避免大的回流路径,从而有效控制电磁辐射。但信号回流路径由信号线布线、PCB电源和地分布结构以及电源供电点、去耦电容和器件放置位置和数量等多种因素所决定,故而对复杂系统的回流路径从理论上进行判定非常困难。
所以在设计阶段排除辐射噪声问题非常关键。我们用示波器能看到信号的波形,从而可帮助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那么有没有设备能看到辐射的“图形”以及电路板上的回流呢?
电磁场高速扫描测量技术
在各种电磁辐射测量方法中,有一种近场扫描测量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基于这样的原理设计,即电磁辐射是被测设备(DUT)上的高频电流回路形成的。如加拿大EMSCAN公司的电磁辐射扫描系统Emscan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它采用H场阵列探头(有32×40=1280个探头)来探测DUT上的电流,在测量期间,DUT直接放在扫描器的上面。这些探头可以检测由于高频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电磁场的变化,系统可提供RF电流在PCB上空间分布的视觉图像(图1)。
Emscan电磁兼容扫描系统已经在通信、汽车、办公电器以及消费电子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该系统提供的电流密度图,工程师在进行电磁兼容性标准测试前就能发现有EMI问题的区域并采取相应措施。
近场扫描原理Emscan的测量主要在活性近场区域(r<<λ/2π)进行,DUT上发出的辐射信号大部分被耦合到磁场探头上,少量能量扩散到自由空间。磁场探头耦合了近H场的磁通线以及PCB上的电流,另外它也获取一些近E场的微量成分。
大电流低电压电流源主要与磁场相关,而高电压小电流电压源则主要与电场相关,在PCB上,纯电场或者纯磁场都是很少见的。RF和微波电路中,电路的输入阻抗以及连接用的微带或者微带线,其阻抗都被设计为50欧姆,这种低阻抗设计使得这些元器件产生大电流和低电压变化,此外数字电路的趋势也是使用更低电压差的逻辑器件,同时活性近场区域内的磁场波阻抗远小于电场波阻抗。综合这些因素,大部分PCB活性近场区域能量都包含在近磁场中,因此Emscan扫描系统采用的磁场环适合于这些PCB的近场诊断。
所有的环是一样的,然而它们在反馈网络中的位置不同,因此反馈网络可感应各个环的响应,每个环相对参考源的响应都被测量出来并考虑为滤波转移函数。为了保证测量的线性度,Emscan测量的是这个转移函数的倒数。
由于采用了阵列天线和电子自动切换天线技术,因此测量速度大大加快,比手工单探头测量方案快几千倍,也比自动单探头测量方案快几百倍,能够快速有效判断电路修改前后的效果(图2)。快速扫描技术及其先进幅度保持扫描技术和同步扫描技术使该系统能有效捕捉瞬态事件,同时它采用能提升频谱分析仪测量精度的技术,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评估PCB近场辐射干扰的测量方法
PCB辐射干扰情况的检查可分几步进行。首先确定需要扫描的区域,然后选择能充分采样扫描区域的探头(栅格7.5mm),在100kHz~3GHz的频率范围内进行频谱扫描,并存储每个频率点的最大电平。注意,比较大的频率点可利用空间扫描在扫描区域内作进一步检查,这样可以定位干扰源以及关键电路路径。
被测板必须尽可能靠近扫描器板,因为随着距离增加,接收信噪比会降低,而且还会有“分离”效应。实际测量中,这个距离应该小于1.5cm。我们可以看到,对元件面的测量有时候可能会因为元器件的高度而使测量出现问题,因此元器件的高度必须要考虑,以对测量的电压电平进行校正。在基本检查中,需考虑分离距离校正因子。
我们可以很快得到测量结果,但是这些结果不能评判产品是否符合EMC特性,因为它测量的值是PCB板上的高频电流产生的电磁近场。而标准EMC测试是要求在开阔场地(OATS)或者在暗室进行的,距离为3米(即远场)。
尽管Emscan的测量不能取代标准EMC测试,但是实践证明,它确实有很多用途。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很多结论以利于产品的后续开发。除了得到电压电平外,下列信息也非常重要:干扰产生点、干扰分布、覆盖大区域的干扰传导路径、干扰被限制在PCB上的狭窄区域以及内部结构或临近I/O模块间的耦合等,还可以看到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的效果。
上述测量可作为PCB设计质量评估的一个标准,进一步来说,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类似的PCB的EMC特性,我们完全可以在产品开发早期对EMC特性进行比较可靠的评估,例如是否应该采用屏蔽手段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磁场高速扫描系统还能揭示瞬态EMI问题,瞬态EMI问题在电磁兼容性测量中往往不会被检测到,但是它们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PCB抗干扰性能的评估
在实际使用中,所有电子设备都会受到电磁场的干扰,如果一个设备不能满足抗干扰要求,也不进行屏蔽,那么该设备的性能就会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事实表明,干扰信号的频率可能会有几百MHz,这些干扰主要通过连接的导体进行耦合,因此I/O模块的抗干扰设计非常重要。为了增强产品的抗干扰性能,有时不得不增加滤波等手段,这意味着会增加产品的成本。从这种角度上看,寻找一种能优化所有电路和元器件的解决方案非常重要。
通过适当修改上面提到的测量方法,在产品开发和测试阶段就能够正确评估产品的抗干扰性能。改进后的方法如下:把PCB放在扫描器板上进行频谱扫描以决定PCB的干扰频率,然后把该频率正弦波干扰信号用夹子或者适当耦合设备(如平衡线上用的T-LISN)耦合到I/O线或导体上,采用步距10MHz、频率范围能满足10MHz到150MHz(避免与PCB板的干扰频率重叠)、功率-20到0dBm(取决于耦合器件和PCB的类型)的发生器,执行与所加干扰信号一致的频率进行空间扫描。干扰信号从耦合点到PCB内的分布情况就能非常清楚地在空间扫描图形上看出来,然后可以根据下面一些原则对空间扫描结果进行解释,包括PCB上哪些区域分布有耦合上去的干扰信号、插入滤波器的有效性(衰减干扰信号)、临近I/O导体耦合情况以及PCB接地层或者区域的有效性等。
B. 电磁测深方法
天然电磁场的频率范围约为104~10—4Hz甚至更低。高频部分(大于1Hz)起因于大气层的雷电活动,低频部分起因于太阳活动抛出的等离子体流与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这些来自高空的电磁波向地球内部穿透,频率越低穿透深度越大;反之,频率越高穿透深度越浅。所谓穿透深度h可由下式表达: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h是感应电流的密度减弱到地面值的1/e处的深度;ρ为地下介质电阻率(Ω·m);f为电磁波频率。由于电磁波在导体中的穿透深度取决于导体的电阻率和电磁波频率,因此,若在几个频率上测量磁场和电场的幅度变化,即在地面的固定点上,在每一瞬间对电场与磁场进行比较性测量,然后经过分析处理,则可能计算电阻率随深度的变化。
电磁测深的分析处理包括三个步骤:由观测到的电磁场计算电性阻抗;由电性阻抗计算视电阻率;由视电阻率反演电性结构。
1.电性阻抗的标量形式和张量形式
在20世纪50年代,假定地球为水平均匀层状介质,场源为垂直入射的平面波,在xy直角坐标系内测量大地电磁场的水平分量Ex、Ey、Hx和Hy,它们与测点下面地球视电阻率ρ'的关系为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这里的Z称为典型阻抗,其Zxy=Ex/Hy,Zyx=—Ey/Hx,且
由式(7-73)计算出来的视电阻率ρ',往往很分散,很难勾画出一条稳定的ρ'(T)曲线。造成ρ'离散的原因是,水平层状介质的情况是比较少见,一般情况下是不均匀的,即决定视电阻率ρ'的电性阻抗Z不应是标量,而应该是张量。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完整的大地电磁测深张量阻抗分析方法才形成,70年代初,基本分析处理方法趋于成熟。
张量阻抗Z的元素Zij与电磁场E、H的水平分量(Ex,Ey)、(Hx,Hy)有如下关系: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这里的阻抗元素Zij,是在频率域内展开的。为了计算频率域内展开的阻抗元素,可以采用电磁场的功率谱,通过下列方程组求解: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号表示共轭谱;< >表示对N组电磁场观测数据的平均;等号左端括号内为互功频谱,等号右端括号内为自功率谱。
采用式(7-75)所示的方法为单道功率谱法。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视电阻率曲线的稳定性,但是在高频段(0.1~10Hz)仍较为分散。经分析得出,与环境的电磁噪音干扰有关,其影响是通过式(7-75)右端的自功率谱形式加入的。解决方法则是采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测点,并精确的同步记录。用一个观点(基点)的磁场Hx、Hy与另一个测点(参考点)的共轭磁场
由于阻抗张量Z是测点位置、主轴方位和频率的函数,为了得到主轴方位和该方位上的阻抗数值,需将坐标轴旋转一角度θ,设新坐标中的阻抗张量为Z',即
Z'=RZRT(7-76)
式中: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Z'(θ)为θ的函数,在复平面内的轨迹一般为椭圆。椭圆主轴的方向即阻抗张量的主方向,可由下列条件求得: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2.计算主视电阻率及椭圆指数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
式中:ρxy和ρyx分别表示电场沿x和y轴极化时的视电阻率;T为周期;β(θ0)为椭率指数。对于二维地球β=0,因此β是一个三维椭率指数。
如果测点处的构造有一定取向,电场极化与此取向平行的视电阻率为ρ=,与此取向垂直的视电阻率为ρ⊥,通常分别成为纵向和横向视电阻率。对于深部探测,采用纵向视电阻率ρ=-T曲线比较合理;对于浅部探测,采用横向视电阻率ρ⊥-T曲线效果要好。
3.反演深部的电性分布
视电阻率曲线反映测点下的地球电性分布。要获得电性分布的具体结果,必须对视电阻率曲线进行反演。反演的目的,是将视电阻率-周期关系反演成电阻率-深度关系。反演分为一维和二维,方法很多,不再赘述。
C. 哪些简易的方法可以分辨物体辐射的强度
一)家电辐射强度的简单测试——
实验开始,拿一只小收音机,调至中波波段,在各种打开的电器附近移动,干扰越严重表明辐射越大,实验结果如下:
电饭煲辐射极微弱,几乎不产生干扰;
电冰箱机体后部干扰较明显,但还不影响收听;
电视机在一米之外几乎无干扰,在0.2到1米的范围内干扰明显,收音机有很明显的嘈杂声,在0.2米之内干扰极为严重,几乎无法听清广播,而且机体后部比前部要严重,这充分说明电视机的辐射也是比较大的;
电脑的情况和电视机差不多,这里的电脑主要指显示器,一般来说普通显示器的辐射较大,而液晶显示器几乎无辐射;
电磁炉结果相当惊人,在离电磁炉还有还有2米以上的时候,干扰已经相当明显,距离为1米的时候,已经几乎干扰到无法收听的地步,而距离在0.5米之内时,收音机已经无法工作,完全是杂音,正常的广播完全被掩盖,而且还有很短促的杂音有规律的发出,这充分说明电磁炉的辐射量之大另人咋舌。
(二)在家用电器中,电磁辐射危害较大的有电视机、电脑、组合音响、手机、电热毯等。电磁辐射不仅会引起心悸、失眠、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症状;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影响人体循环系统、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时还会诱发癌症。
卧室是人们休息的主要场所,而且睡眠时生理机能减缓,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如果处于电磁辐射之下,危害更加严重。
家里大大小小的家用电器可以用“堆积如山”这个词了。堆积如山的家用电器,也带来了堆积如山的电磁辐射.
警惕这些电器放入卧室
卧室:“床头音响”勿放床头
床铺大概要算是测量家中电磁场的重头戏。如果长期睡在高磁场的地方,可以想见这影响有多大。由此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床头音响”是不应该放置在床头的。原则上任何的电器用品都应该远离你的床铺。游人总抱怨睡眠质量不好,其实很可能就是宾馆的床铺附近放置了电暖器、电风扇、空气清新机、空调等电器作怪,要知道,一个小型电暖器的磁场就可以高达200mG以上。微波炉:微波对小男孩伤害大一些微波炉的磁场极高。与其他家电用品不同的是,即使仅是插着电没有使用它,有的机型前方按键板的磁场仍可高达30~60mG,使用时的磁场则超过200mG。另外,研究显示,这些泄漏的微波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伤害尤其大,因此小男孩更应避开。
冰箱:把散热管上灰尘吸掉
电冰箱是厨房中一个高磁场的所在,特别是在冰箱正在运作、发出嗡嗡声时,冰箱后侧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更是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冰箱前后范围测得1~9mG,后方正中央可高达300mG)。如果冰箱的效率不高,嗡嗡声就特别久,也特别大,如果用吸尘器把散热管线上的灰尘吸掉,就会提高冰箱的效率,也减低家中的磁场。
非照明用的小型灭蚊灯,可别小看它,其磁场也可以超过500mG,应该把它放在墙角。
很多家长让孩童在电视前玩耍,或是靠得太近观看,要知道发育中的小孩受磁场的干扰比成人更大。
电脑:液晶显示器辐射较小
如果你的电脑桌太小,迫使你与屏幕的距离太近,不妨将显示器尽可能向后退,当然,换成液晶显示器,辐射就相当小了。至于电脑主机,一般人也容易忽视而常常放置在腿边的位置,以方便插入磁盘。主机前方磁场可超过4 mG,越靠后面磁场越高,所以能放远一点就尽量放远一点。电脑桌下方常常有一堆电线及变压器,要尽可能地远离你的脚。
旧电脑对人体更有害!
手机充电器:与之保持距离
带变压器的低压电源一般磁场都很高,在接线的地方可以测到300mG以上,不过距离仅30厘米远就马上掉到1mG以下了。手机充电器、便携式单放机在插座上的变压器磁场也较高,所以要保持距离,以策安全。
手机的辐射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手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手机放在哪里最危险?
磁场的穿透性很强,千万不要忽视了相邻房间或楼上楼下的影响。特别是一般电器的管线都接在后方,所以常常测得最高的指数是在电器的正后方,那么与高磁场一墙之隔的位置就要注意了。如果你经常坐在沙发上,你头后面是墙,而隔壁邻居的电视的尾部刚好对着你的头,那你可就遭殃了。
曾有人在孩子床上枕头的位置测到1.6mG的磁场强度,最后发现是因为相邻的主卧房有电视开着,而这电视就在小孩床头的正后方;当一个书桌设在冰箱所靠的墙后方时,书桌的磁场在2~7mG之间。所以,沙发、座椅和枕头都最好不靠近与邻居相隔的墙,因为你不知道墙那边会有什么。
意大利的几位科学家近日警告称,来自家用电器以及电力线的辐射有可能导致一些女性无法怀孕.
为了将这种危害降到最低,应该做到两点:其一,卧室里尽量不要放电器,即使要放,也要离床远一些,最好在1米以外;睡觉时也不要把电子闹钟、手机等放在枕边,手机至少要离头部1.5米远。其二,购置防电磁辐射产品加以防护,在电热毯以及充水床垫的电热装置上罩上专用的屏蔽布等。其三,电视机、音响等电器关机后要切断电源,不要用遥控关机,使其处于待机状态。只要做到这些,基本上就可以防止在休息时受到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虽普遍存在,却并不可怕。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即使在超标环境下,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会得病,但对老人、儿童、孕妇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对电磁辐射敏感人群及长期在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应采取防患措施。
趴着睡觉的时候要记得把计算机关机,而不只是把屏幕关掉而已。因为只把屏幕关掉是无法杜绝辐射线的.
(三)如何预防辐射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以及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童、老人等,应配备阻挡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服。
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或电话两次铃声间歇中接听电话。
多吃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绿叶蔬菜,可以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
电视机、电脑上蒙了灰尘,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个卫生问题。事实并不这么简单。研究证明,灰尘是电磁辐射的重要载体。如果你的家电不是经常擦拭,那么,即使它们关掉了,电磁辐射仍然留在灰尘里,继续对你的健康产生危害。
家电勤擦辐射小
一些以视频为终端显示器的电器,如电视机、电脑等,在这方面的表现尤其明显。这些电器的显示器特别容易吸附灰尘,如果不及时擦拭,电磁辐射就会滞留在灰尘中,并随着灰尘在室内空气里弥漫,很容易被人体的皮肤吸附,甚至随着呼吸道进入体内,久而久之就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人体也是个导电体,电磁辐射作用到人的身上,同样会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功能和细胞状态异常,改变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人正常的生理活动,日积月累还会造成神经衰弱及神经功能紊乱。因此,带有显示器的电器最好经常擦拭,清除灰尘的同时,也就把滞留在里面的电磁辐射一并清除掉了,可以有效地防止辐射对健康的危害。
家用电器上的灰尘多了,还会带来其他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彩色电视机的灰尘里含有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致癌物质。实验证明,电视机连续3天不擦,这种致癌物在空气中的含量就会急剧升高。灰尘还会使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和散热器经常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耗电量增加,甚至会烧坏电子元件,引起火灾。
正确的除尘方法应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清洁电器的外部时,首先应将电源插头拔下,以保证安全。擦拭显示器的荧光屏时,要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干净柔软的布,或是用棉球蘸取磁头清洗液擦拭。很多人为了图省事,用湿布一擦就算了,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干净了,但有些手指印、污渍及缝隙里的尘垢仍然残留在上面。最后,一定要用干布再擦一遍,不要让电器长时间停留在潮湿状态中。
清洁电器的内部时,首先要保证断电半小时,再打开显示器后盖,用电吹风机将里面积累的灰尘吹净。然后,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洗电路板,用干布团轻擦内部线路,最后再用电吹风机吹干。如果有条件,最好请专业技工清洗,以免出现安全问题。
Re:家电辐射详情话你知 预防电器辐射需注意事项<421>字节
1993年,瑞典等北欧三国的研究调查公布,长期受到2mG(毫高斯)以上的电磁辐射影响,罹患白血病的机会是正常人的2.1倍,罹患脑肿瘤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5倍,其它疾病发病机率也明显增加。您身边的电磁波辐射有多少呢?1996年3月,日本出版的SAPIO杂志公布,日本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如下:
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参考表(mG:毫高斯)
咖啡炉 1mG 传真机 2mG
电脑 100mG 录像机 6mG
电熨斗 3mG 电视机 20mG
音响 20mG 电冰箱 20mG
VCD 10mG 空调 20mG
洗衣机 30mG 电锅 40mG
复印机 40mG 风机 70mG
吸尘器 200mG 绳电话 200mG
微波炉 200mG 电须刀 100mG
电热毯 100mG 手机 100mG
Re:家电辐射详情话你知 预防电器辐射需注意事项<2904>字节
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危害知多少
电磁波危险吗?安全吗?日本人正在急不可耐的探询“电磁波”的来源以及“电磁波”到底有多少危害?
大而言之,只要有电,就会产生“电磁波”;从小的方面讲,日常生活中用电器带来的“电磁波”对我们的危害最大。环顾身边,我们已被家用电器包围起来了……尽管用肉眼无法看清“电磁波”,但我们可以通过测试得到数据,从而证明其危害。
日本琦玉县北本市居住的两个孩子的母亲清水总在担心儿子放学后去上的活动班。因为活动班附近有高压送变电线路,由此辐射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但害处有多大,怎样才能消除?经过反复交涉,东京电力公司去年4月把经过活动班上空的高压送变电线路移走了。使清水交涉成功的关键是国立环境研究所和国立防治癌症中心的1999年全国调查报告。调查是在350名未满15岁的患白血病的孩子中间进行的。测试了他们家的室内电磁波和送变线路的距离、家电的使用状况,然后和约700名健康的孩子作了比较。报告的结果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被电磁波辐射的平均值超过0.4微特(TESLA)(磁感应强度单位),幼儿白血病的发病率就会提高2倍。”全国的报纸都报道了这个结果。0.4微特相当于4毫高斯。这是个非常令人感到惊讶的数据。对于电磁波的危害,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多次关于 “被辐射到X毫高斯,癌症患者就会增加” 的报道。
电力公司一再坚持并大肆宣扬:“15年前WTO的报告中记载的‘5万毫高斯是安全标准’,所以电磁波是安全的。”可是实际上令人惊讶的调查结果却显示还不到5万毫高斯的万分之一,幼儿白血病的发病率就会提高2倍。甚至有报道说“2毫高斯就会增加幼儿白血病,决不是在4毫高斯之下就是安全的。”
全世界都在注意这个问题。在瑞典,送变电线路已开始从学校、幼儿园的旁边搬离,美国也向电力公司等机构提出了关于电磁波的严格规定。去年WTO也承认:超低频电磁波也有引发癌症的可能。经过这次调查,对于电磁波是否有害以及其危害程度在日本终于有了定论,从而推翻了主张 “没有有害的证据”的错误理论。由此看来,必须解决电磁波危害这个问题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正在承受多少电磁波的辐射?怎样对付它?—— 厨房是最容易被辐射到的地方,特别是颇受青睐的厨房宝贝——电磁炉、微波灶等家电都辐射出强烈的电磁波。其次要注意的是“贴身电器”和“经常使用的电器”,像电热毯、吹风机等。
受电磁波辐射影响的程度与时间有很大关系。若电磁波辐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受损程度会大大提高;反之离开电磁波10分钟,也就是减少辐射时间,受损程度就会明显降低。
用电磁波测试器测试从家电辐射出的电磁波强度,测试结果显示日本的一般家庭平均磁场在1毫高斯左右。幼儿白血发病率为3~5/10万。因为电磁波能够透过混凝土,因此普通墙壁很难起到防御功能。避免电磁波危害,原则上只能尽量离开发生源。
下面是测试结果
●送变电线路、配线、变电室
【实际测试值】
高压送变电线路的正下方15 毫高斯以上,配线(通过电线杆)几米的近距离大约在10 毫高斯,变电室外墙4~50毫高斯。
※ 当然,场地不同辐射强度也就不尽相同。同样线路下也有辐射较低的例子。
防止危害方法:幼儿房间或卧室尽量离开电线。在室内的两端有几个毫高斯的差。
●洗衣机
贴近洗衣机超过100毫高斯;正面离开30cm,侧面离开70 cm,就降为1 毫高斯以下。
●电冰箱
正面底部5毫高斯,离开30 cm就降为1 毫高斯以下。
●电饭锅
煮饭、保温使用中30 cm以内2~10 毫高斯。应保持距离,用完后拔下插头。
●吹风机
距离15 cm,10 毫高斯。把手处100 毫高斯以上。可能对脑有影响,请不要长时间使用。
●CD收录音机
使用中距离30 cm出是3 毫高斯左右,离开50 cm就降为1 毫高斯以下。
●吸尘器
30 cm处50 毫高斯,70 cm处才能降为2 毫高斯以下。远离为好。
●衣类烘干机
正面超过100 毫高斯,离开40 cm就降为1毫高斯以下。
●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
贴近为100 毫高斯。离开1 m就降为1 毫高斯以下。
●门铃用室内电话机
贴近为100 毫高斯。离开50 cm就降为1 毫高斯以下。
●ñ微波灶
【实际测试值】离开10cm为40~102毫高斯,离开50cm为4.3~8.2 毫高斯(5家公司产品)
【防止危害方法】和电磁炉一样是最应该小心的家电之一。品牌虽然不同,离开2m才能降为1毫高斯以下。微波辐射比便携电话还要高,使用时不要靠近。墙的对面不要放置沙发、床。不使用时距离25 cm尚有接近3 毫高斯,最好拔下插头。
●ñ电磁炉
【实际测试值】离开10 cm为80~370 毫高斯,离开50 cm为5.5~7.2 毫高斯
【防止危害方法】离开2m才能降为1 毫高斯以下。合理安排做饭顺序,加热时尽量离开。
●ñ荧光灯
【实际测试值】
正下方20 cm为9 毫高斯,60 cm为1 毫高斯。(18瓦和38瓦的圆形灯管)
【防止危害方法】离开天花板荧光灯的下面就没有问题,可是磁场辐射到2楼正上方的地板上10cm以内为3 毫高斯。台灯尽量用普通灯。
●ñ电视机
【实际测试值】显象管式:离开1m为6毫高斯,离开2m降为1 毫高斯以下。
液晶式:离开20cm为1 毫高斯以下。
背投式:离开1m无论是43英寸还是50英寸都在1毫高斯以下。
【防止危害方法】显象管式必须离开2 m以上,不要长时间观看。墙壁的后面不要放置床和书桌。不看电视时,不要只是关闭遥控器,也要关闭电源。虽然液晶式和背投式辐射都不高,但考虑到未知的危险,还是应该离开一定距离。
●ñ空调
【实际测试值】室内机:最大30 毫高斯,离开30 cm为1 毫高斯。
室外机:离开50 cm为15 毫高斯,离开1 m为1.6 毫高斯。
【防止危害方法】紧挨着的话和微波灶同样,有报告说性能好的机器数据更高。也要考虑到隔壁和楼下空调机器的影响,尽量离开床。不使用时也有低电磁波。
●ñ电热毯
【实际测试值】距离5cm为20~100毫高斯
【防止危害方法】这是长时间紧靠身体的典型。如使用,睡前应充分加热,睡觉时把插头拔下。在美国曾被怀疑流产、乳癌等疾病和使用电热毯有关,所以制定了严格的法规,防止电磁波危害的合格产品才能销售。
●ñ电脑
【实际测试值】笔记本电脑:键盘上25 毫高斯,离开20 cm为0.5 毫高斯。
台式电脑:离开液晶屏幕30 cm为0.6 毫高斯,机器处为1 毫高斯左右。有的公司的液晶屏幕离开50cm为4毫高斯。
【防止危害方法】尽量选择液晶式。不过显象管式的最近也有很多经过防止电磁波处理的产品。但不能因为技术革新就可以完全放心,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尽量拉开距离。
D. 想请问你:用什么仪器可以检测电磁辐射
简单来说,电磁辐射检测仪可分为两类:工频电磁辐射检测仪和射频电磁辐射检测仪。
一、工频电磁辐射检测仪:
1、德国柯雷E300电磁场强度分析仪:可配多种探头,其中低频电场磁场二合一探头新增频谱分析模式,电场频率范围从1Hz 到 60GHz,磁场频率范围从 DC~1MHz。
2、HF6065电磁辐射测试仪:频率范围10MHz-6GHz,轻便手持设计,配套宽频对数天线,满足通信基站及微波段的电磁辐射环境测试,一套仪器即可完成电磁辐射分析仪的工作以及完成电磁环境中控制公众暴露限值的评价和监测,又能实现频谱分析仪的功能。广泛用于1、环境电磁辐射检测;2、移动通讯、广播电视、雷达塔等电磁辐射检测;3、职业卫生、工作场所等电磁场安全检测;4、第三方电磁环境检测机构;5、无线电频谱管理;6、国防电子设备的电磁安全检测;7、航空航天设备电磁环境监测;8、高校科研机构电磁辐射实验测试;9、EMI 电磁兼容测试
3、HF6085 超高频电磁辐射测试仪:可用于检测、分析各种复杂环境中的超高频电磁辐射、微波强度等,包括5厘米业余波段、5-6GHz无线局域网等;广泛用于测量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视、卫星通讯设备、无线网络、微波等多种高频电磁波、微波强度。
4、HF60105NEW高频、超高频和微波辐射测定仪:频率范围 1MHz-9.4GHz,可扩展频率范围9kHz-9.4GHz,配套宽频对数天线,满足高频、超高频和微波辐射测定,例如用于测量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视、卫星通讯设备、无线网络、微波等多种高频电磁波、微波强度。
5、EMF-6065(700MHz-6GHz)通信基站辐射测量仪:频率范围: 700MHz to 6GHz;量程范围: 1μV/m - 1000V/m / 1μW/ cm² - 100mW/cm²
二、射频电磁辐射检测仪
1、EMF1工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电磁场测定仪:频率范围1kHz-6GHz,满足工业场所物理因素测量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工频、高频、超高频及微波电磁场的测定,低频(NF)主机内置三维各向同性电磁传感器和电场传感器,满足工频和高频电磁场测定,例如用于测量电器、工业设备、感应炉、变压器、电力系统设备等低频领域电磁辐射。高频(HF)主机配套宽频对数天线和双锥天线,满足超高频和微波辐射测定,例如用于测量移动通信基站、广播电视、卫星通讯设备、无线网络、微波等多种高频电磁波、微波强度。
2、EMF4 (1Hz-9.4GHz)全频段电磁辐射测量仪:具有高灵敏度分析检测设备,同时具有频谱分析仪的功能,它可用于检测、分析电磁环境中各种复杂频率成分、强度等。仪器采用创新的专利技术,内置高性能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不仅能精确显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密度、电压、微波功率;同时还可显示所测到的**值与国际标准限值(ICNIRP)相比较的百分比,测量结果清晰、直观。
E. 电磁场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求磁场强度,安培环路定理
求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
F. 高频电磁场的分析方法
高频电磁场是指频率在100kHz~300MHz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从1~3000m,按波长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高频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中的射频辐射(无线电波)。在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割时,常用高频振荡器来激发引弧,有的交流氩弧焊机还用高频振荡器来稳定电弧。人体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产生生物学效应,主要是热作用。
高频电磁场强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如距离振荡器和振荡回路越近场强越高,反之则越低。此外,与高频部分的屏蔽程度等有关。
人体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生物学效应,焊工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能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神经衰弱。表现为全身不适、头昏头痛、疲乏、食欲不振、失眠及血压偏低等症状。如果仅是引孤时使用高频振荡器,因时间较短,影响较小,但长期接触是有害的。所以,必须对高频电磁场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高频电会使焊工产生一定的麻电现象,这在高处作业时是很危险的,所以高处作业不准使用高频振荡器。
G. 怎么测量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对我们人体是有危害的,而要想知道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少就要对其进行准确测量,才能了解其是否在安全标准范围内,那么电磁辐射测量方法是什么呢?
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
电磁辐射测量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要想准确测量电磁辐射的数字,就要使用电磁辐射检测仪。而电磁辐射检测仪主要用于生活中电器、高压线、基站等的辐射测量,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远离辐射源,免受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1、短时按下“电源开关”开机,默认为“磁场辐射强度”检测,超过2毫高斯报警响;长时间按下“检测模式转换”不放松,约两秒后,切换到“电场辐射强度”检测。
注意:本仪器为高精度测量仪器,由于地球磁场因素,仪器在偶尔可能出现非常短暂的数字显示或报警,这并不是故障现象。
2、将电磁辐射检测仪握在手上,将“测试区”对准待测物品,慢慢移动接近该物品,直到实际上接触到该物品,越靠近待测物品,电磁场或电场的强度会随之增大,报警频率也越快。
3、在测量中,试着改变仪器对待测物品的角度与位置,可得到最大的读值。
4、如果待测物品在测量中被关掉电源,在“磁场辐射强度检测”模式下,读值应该恢复到零状态;在“电场辐射强度检测”模式下,某些物品仍可检测到电磁波信号,那属于该物品接收到的外部电磁波信号,对人体无危害。
5、短时按下“报警设置”,可设置打开和关闭报警音。
6、短时按下“峰值锁定”,可设置打开和取消峰值锁定功能。峰值锁定功能可锁定检测过程中的最大值
H. 怎样简单的检测辐射
呵呵,你这样问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你!因为在物理学的定义中,任何温度超过-273摄氏度(绝对零度)的物体都有(红外热)辐射!而你说的这个玩意的工作原理是:因为雌蚊在打算进餐的时候不喜欢雄蚊在旁边打扰(性骚扰)的,所以会尽量避开雄蚊!而这个嗡嗡声正是雄蚊子飞行时候的翅膀发出的频率而已,这个东西就是纯粹的放音机而已!--------好好了解下辐射的定义,你就会发现电脑手机的辐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辐射其实是光波!太阳光含有所有的辐射线,只是大气层保护下,我们才不至于暴露在有害辐射线内!辐射按频率高低可以简单分成:1,肉眼可见的光波(阳光可见部分)辐射。它对人体就是物理热作用,我们都晒过太阳。2,频率低于可见光的辐射,这些就是生活中的大多电器辐射!比如电脑或手机辐射,它们对人体也是物理热作用。也是说,其实电脑辐射比你晒会太阳光弱,且阳光下还有很强的紫外线(频率高于可见光)存在,其实很多防晒霜就是防紫外线而已!3,频率高于可见光的辐射,这些就是所谓的核辐射了,对人体是化学作用,直接伤害人体!--------这是由于光速一定,频率高则波长小,波长小则穿透力强!x光就是一种比较弱的核辐射,我们多用它来作人体透视!只要是一定量的辐射,即使是核辐射也不会对人体有太大的伤害,这也是为何我们会用x光来做医疗用途!当只要过量,人体就会因为辐射干扰了dna等遗传信息的正确复制而导致变异而有癌变可能!--------电脑这些东西是没这方面的问题的,而所谓的低频率环境危害(这样的环境一般是高压变电站之类的地方才算吧)不是数台电脑就可以造成的,别忧天!--------而植物这些东西,只需要适合的可见光线来参与光合作用而已,对于用不上的光波,是不吸收的,所以植物防辐射,那多是伪科学的!--------防辐射的标准方法就是:1,屏蔽辐射源,一般来说铅是最好的屏蔽体,所以核材料都是用铅做的容器!2,屏蔽被辐射体,防辐射服装就是这么回事!所谓的屏蔽就是包裹严实的意思,辐射是光,只要一点泄露,在周围强度范围内,只要一秒钟就能依靠反射充斥满整个空间的!----------允许抄摘,但需注明----------
I. 管线探测技术中建立电磁场的方法有哪些
直连法的具体操作方法直连法就是将发射机与裸露的给水管线直接连接起来,对金属给水管线直接加载电流,使管线和发射机地线形成一个电流回路,产生电磁场,使金属给水管线感应电流后产生二次磁场。同感应法一样,利用接收机接收信号而分析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和深度。非金属给水管线可以使用地质雷达直接进行探测。不过地质雷达价格昂贵,对于细小的给水管线探测效果并不理想,一般直接开挖测定。通信管线通信管线包含了电信、联通、网通、移动、铁通等权属单位管线,其埋设方式一般分为直埋、管埋和沟埋。电信管线的仪器传输信号一般都比较好,由于其直径都比较小,因此,探查方法主要是夹钳法。夹钳法是利用管线探测仪器的夹钳设备,直接夹在电信管线上,夹钳设备本身产生较强的环形磁场,使被夹住的电信管线产生较强的感应电流,从而产生二次感应场。电力管线电力管线探查一般可采用工频法或夹钳法来进行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