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站想提升权重都需要注重哪些方面
网站权重是关系到网站关键字排名及文章是否被快速收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多情况下一个网站的权重越高,其在搜索引擎中所蕴含的份量就越大,网站及其网页在搜索引擎的排名也就越好。虽然说网站权重不等于排名,但它毕竟是影响网站及内页排名的一个因素。所以提升网站权重是每一个站长在SEO优化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如何提升网站权重呢?根据我的实践,按以下5个方法执行,可以快速积累并提升网站权重。
一、提升网站权重首先要做好网站的内部优化。
网站内部结构的优化是提升网站权重和收录的基础,因为良好的网站内部结构更容易获得蜘蛛的喜爱,使它在爬行中很容易抓取到网站的主题。这里所说的网站内部结构主要包含网站页面静态化设置、404页面、robots.txt文件及网页标题、关键字密度等等因素系,这些也是SEO优化的重要内容。
静态化的网页更容易让蜘蛛爬行及收录,我见过比较多的动态的淘宝客网站,*一两年了网站的收录基本上停留在首页和分类页上,这个结果直接导致网站放弃了众多长尾关键词的排名和流量。做好404页面,不但对蜘蛛及访客友好,也有利于你分析网站日志做出针对性改善!至于网页的title标签、关键字、网页描述一旦固定则不要轻易的去修改!
二、每天定时定量以原创内容更新网站。
高质量原创内容永远都是搜索引擎的最爱。网站中前期,每天定时定量以原创更新,这对提升网站权重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的原创更新必须围绕网站主题,保持其相关性。一个网站其内容越相关,则可以看出网站的专业程度,从某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体验也就越好!
网络几次大更新都K了不少的淘客网站,可是也有很多的淘客站因为原创而顽强的生存下来。一些站长使用伪原创更新网站,禁不起搜索引擎“去重”程序的考验,即使短期收录了文章,以后被删除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高质量原创也可提升用户满意度及粘度。网页即使没有华丽的外观,访客可能也会因为文章的质量而继续浏览。这一点对于从搜索引擎获得流量的网站尤其如此,试想一下一篇语句不通的伪原创文章怎么能够留得住访客?
三、充分利用好软文推广。
外链可以为网站吸取一部分权重。很多站长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网站的外链的建设方面,做外链的方法很多比如论坛签名、博客留言等等。虽然说通过这些途径所获得的权重是非常的小。但是这样做也能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可以逐步积累网站的权重。
也有很多站长喜欢用软文推广来获得高质量外链。我们在软文中注明文章的作者信息及你要推广的网站地址,这种方法是站长管理员愿意接受的。如果软文的质量符合要求,很容易被审核通过。软文投稿要强调文章和发布网站主题的相关性,文章一旦被审核通过或被转载,我们不但可以获得一条或N条高质量外链,还提高了网站的曝光率。
四、博客链轮也是快速提升网站权重的一个重要方法。
博客链轮是提升网站权重的双刃剑,做好它,你的网站在短期内便会获得较高的权重和排名,如果没做好则有可能导致你的网站降权甚至被K,所以做好博客链轮在很多站长看来难度是比较大的。
我个人认为,网站因博客链轮被降权或被K,是因为参与链轮的众多博客由于文章来源于伪原创而导致其可读性差最终被判定为垃圾站点,致使网站受累!这和劣质友链影响网站是同样一个道理。解决链轮博客成为垃圾站点的唯一办法,就是以较好的原创内容更新那些博客。
五、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的重要性自不必我说,为什么我要把它放在五个方法后列,是因为对于很多新手站长来说,开始做站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所以做友情链接相对困难一点!每个站长都喜欢选择权重比自己高的网站做友链,就是担心低权重友链拖累自己。所以新手站长刚开始的时候找到友情链接比较困难。所以在网站初期,新站把重点先放在其它方面,待网站隔日快照,收录正常的时候,找友链就容易多了!
⑵ 如何提高网站的权重和收录
一、关于网站收录问题:
1、制作设置XML网站地图
2、注册搜索引擎站长平台,然后验证网站,安装主动收录代码。
3、提高网站的高质量内容持续输出,提高网站的核心价值。
二、网站权重问题
1、提供高质量的外部链接。
2、交换高权重的友情链接。
3、利用核心关键词拓展海量长尾关键词建立词库,并以长尾词组织高质量内容,获得排名。
以上是良家佐言提供的关于权重与收录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⑶ 序关系法求权重的步骤
步骤
应用特尔斐法分配权重值的步骤是。
(1) 设计意见征询表
设计意见征询表时,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表中所列的重要性等级如上表中所列 “ 很重要 ” 、 “ 重要 ” 、 “ 一般 ” 、 “ 不重要 ” 等必须有明确定义,即需要明确说明在何种情况下才能算得上很重要,在何种情况下才算是重要等,以免由于对这些词语的误解造成误判,从而影响意见征询的科学性;其二,为了使专家容易将上面的重要性等级换算成权重值,事先应对这些重要性等级赋值。
(2) 选择专家并请他们填写问卷表格
选择参加咨询的专家并要求他们不署名地根据要求将对某一指标或某些指标重要性程度的看法写在问卷表格中。选择专家时应注意专家既要有权威性又要有代表性,即所选择的专家应是对所要咨询的问题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人士,所持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同时所选择的专家来源应涉及到和要咨询问题有关的各个方面,即所选择的专家应是各个方面如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实际工作者等的代表。请专家填写意见征询表时应注意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 ( 最好以书面的形式 ) 提醒他们完全按规范和要求填写,不应随着展开或以其它不被允许的方式回答咨询。
(3) 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
所有专家将意见征询表格填好交回后,组织者要整理专家们的意见,求出某一项指标或某些指标的权重值平均数,同时求出每一专家给出的权重值与权重值平均数的偏差,然后将求出的权重值平均数反馈给各位专家,接着开始第二轮意见征询,以便确定专家们对这个权重值平均数同意和不同意的程度。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下面两项内容作统计处理。
a .每一指标权重值的平均数
M(Wi) = 1 / n∑Wij�
其中:
M 为权重值的平均数;
i 为第 i 项指标;
Wi 为第 i 项指标的权重值;
M(Wi) 为第 i 项指标权重值的平均数。
Wij 为第 j 项专家对第 i 条指标给出的权重值。
b 每一专家给出的权重值与权重值平均数的偏差:
△ij = Wij-M(Wi)
其中:
△ij 表示与权重值平均数的偏差。
(4) 不断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
再一次将权重值平均数反馈给各位专家并给出某些专家不同意这个平均数的理由,让各位专家在得知少数人不同意这个平均数的理由后再一次作出反应。重复进行上述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的步骤,直至再重复下去观点集中程度或认识统一程度不能增加多少时停止。这样重复几次以后,各位专家对某一指标或某些指标的权重值的看法就会趋向一致,组织者也就可以由此得到比较可靠的权重值分配结果。
⑷ 如何设定指标权重
考核指标权重的分配,大都是凭人为经验判定,但也不能随意拍脑袋,通常也得遵循一般的规律和原则:
1、一般一个岗位的考核指标有5~8个,而每一指标的权重一般设定在5~30%之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某个指标的权重太高,可能会使员工只关注高权重指标而忽略其它,而如果权重过低,则引不起他的足够重视而放弃这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没有意义了。
2、越是高层的岗位,他所承担的财务性经营指标和业绩指标的权重就越大;越是低层的岗位,所承担的流程类指标的权重就越小,而工作结果类指标的权重越大。
3、对于多数岗位来说,根据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先定量后定性”的制订原则,一般优先设定定量类指标权重,而且定量类指标总权重要大于定性类指标权重。
4、根据20/80法则,通常最重要的指标往往只有那么两三个,如果有1个,那么其权重一般要超60%;如果有2个,那么一般每个指标权重都在30%以上;如果有3个,那么每个指标权重一般在20%以上。
5、为了便于计算和比较,指标权重一般都为5%的倍数,最小为5%,太小就无意义了。设立指标权重的方法有“简单排序编码法(人为赋编码值,过于简单主观)、倍数环比法(需要有
历史数据的支撑)、优序对比法(比较实用)、层次分析法(太过复杂)”等,根据我们的实操经验,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采用德尔菲法和两两对比法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操作时我们会请该岗位的任职者、上下游同事代表、直属上司、部门负责人、HR和公司绩效委员会成员代表组成专家组,按如下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先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排序,得出票数最高的指标排序组合方式即为指标的重要程度最终次序。重要程度越高,排在越前面,权重相应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步,根据指标权重的设置原则,由专家组成员对各指标所占权重进行设定,然后由HR进行
汇总平均并将该结果反馈给各“专家”,然后,专家根据这一反馈结果,对各自设定的指标权重进行调整,最后由HR负责汇总平均(取整数),即为最终的指标权重。这其中,HR会尽量收集更多的历史数据和组织战略目标要求供“专家”借鉴参考,并在评定前对专家进行“权重设置的普遍规律和原则”的相关培训。
因此,即使是人为凭经验确定指标权重,也要有所根据和规律,由跟被考核岗位密切相关的多人进行综合评议决定,而不是交给一个人随意拍脑袋。
⑸ 设定绩效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哪些
从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设置,往往会参考以下原则:
1、以公司总体目标为导向,与公司目标支撑关联度越强的指标,权重应当越大
2、对于影响总体目标达成的关键短板,希望重点改善或重点加强的指标,权重应当越大
3、每一个指标的权重一般在5%~30%之间。如果某个指标的权重太高,可能会使员工只关注这一个指标而忽视其他,而如果权重过低,则不能引起重视,员工很可能会放弃这个小分。
4、越是高层级的岗位,所承担的经济指标、结果性指标的权重越大。
以上是从一般性操作的角度来说,那么从权重设置的方法来看,常用的有以下方法:
1、排序法
就是罗列出某个岗位所有的绩效考核指标,然后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对这些指标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越排在前面的指标权重越大,越排在靠后的权重越小。这个方法只能确定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对于设置指标的绝对权重的意义不是很大,相对权重确定后还是要按照其他方法来确定绝对权重的,另外,在对指标进行排序时也一定要有该岗位的上级、任职者和HR都一起参与才行
2、德尔菲法
从公司内外部选择一部分专家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设置,然后由HR进行汇总平均,把汇总平均后的结果再反馈给这些专家,让他们再根据第一次反馈的结果对自己设置的各指标权重分别进行调整,然后再给HR来汇总,二次汇总后基本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一般取整数)(专家可以包括:该岗位的任职者、上司、下属、HR部门工作人员,如果可能也可以请外部专家参与)
3、权值因子法
按照几个维度去评价这个指标:战略相关性、紧急性、如果完成不了的危害程度等等,然后让专家对这几个维度分别进行评分,最后计算加权平均
4、经验法
依靠以企业以往经营发展历程比较熟悉的人员,通过参考对标企业的情况、对本企业多年发展的了解及个人的经验判断提出权重设置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绩效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权重设置亦然,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当能够通过绩效指标的权重体现对公司目标达成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权重设置应当将那些对公司目标达成起到决定性、关键性的指标权重倾斜,以强化绩效指标的导向作用。
⑹ 权重计算方法
1、权重可通过划分多个层次指标进行判断和计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等。
2、有题可以,授课老师的平均分=(10+9)/2=9.5 分 ,同学的平均分=(10+8)/2=9分。根据权重分别是4、3、2、1,可以计算出甲同学测评分数为:
9×0.4+9.5×0.3+9×0.2+9×0.1=9.15分。
(6)哪些求权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扩展阅读
权重设置的具体方法
1、排序法
是罗列出某个岗位所有的绩效考核指标,然后通过两两对比的方法对这些指标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越排在前面的指标权重越大,越排在靠后的权重越小。这个方法只能确定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对于设置指标的绝对权重的意义不是很大,相对权重确定后还是要按照其他方法来确定绝对权重的,另外,在对指标进行排序时也一定要有该岗位的上级、任职者和HR都一起参与才行
2、经验法
这样的方法就是靠个人的经验判断了,经验不一定完全是自己的,也可以参照外部同行业企业的经验嘛。完全自己在闭门造车是非常难的。
⑺ 权重怎么计算
1、权重可通过划分多个层次指标进行判断和计算,常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法、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等。
2、例如,授课老师的平均分=(10+9)/2=9.5 分 ,同学的平均分=(10+8)/2=9分。根据权重分别是4、3、2、1,可以计算出甲同学测评分数为:
9×0.4+9.5×0.3+9×0.2+9×0.1=9.15分。
(7)哪些求权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扩展阅读:
通常来说,设置权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主观经验法
考核者凭自己以往的经验直接给指标设定权重,一般适用于考核者对考核客体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况下。
2、主次指标排队分类法
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也称A、B、C分类法。顾名思义,其具体操作分为排队和设置权重两步:排队是将考核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按照一定标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列;设置权重是在排队的基础上,按照A、B、C三类指标设置权重。
3、专家调查法
这种方法是聘请有关专家,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由每位专家先独立地对考核指标设置权重,然后对每个考核指标的权重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权重。
同样的指标,对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说,各个指标的权重应不一样;不同来源的数据权重也是不一样的。
考核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科学设置指标权重。通常的做法是主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设置,并可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⑻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确定诊断因子权重的方法主要有特尔菲法、回归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特尔菲法简便、易行,是人们常常选用的基本方法。回归分析法除了能够得到因素权重,还能通过检验因素重要性,来剔除那些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因素,建立更简单、作用更显着的方程。但回归分析法的应用是建立在两个条件基础上的,即一是样本数量足够多; 二是数据呈现典型的概率分布。当这两个条件不具备时,选择回归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往往得不到较好的结果。层次分析法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就是由特尔菲法派生而来的。比较而言,层次分析法计算比较复杂,但也正是由于它采用了相对复杂的计算方式,有助于决策人员保持其思维过程和决策原则的一致性,对于因素复杂的系统,往往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基于上述方法比较,本次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诊断因子权重。
7.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层次分析法是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决策时,可分为 4 个步骤进行: ①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②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③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④计算各层次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7.2.2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首先把系统问题条理化与层次化,构造出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在模型中,复杂问题被分解,分解后各组成部分称为元素,这些元素又按属性分成若干组,形成不同层次。同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它又受上面层次元素的支配。层次可分为 3 类:
(1)最高层: 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它是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叫目标层。
(2)中间层: 这一层次包括要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中需要考虑的准则。该层可由若干层次组成,因而有准则和子准则之分,这一层也叫准则层。
(3)最底层: 这一层次包括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上层元素对下层元素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被称为递阶层次结构。当然,上一层元素可以支配下层的所有元素,但也可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可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 9 个,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层次结构的好坏对于解决问题极为重要,当然,层次结构建立得好坏与决策者对问题的认识是否全面、深刻有很大关系。
7.2.3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在递阶层次结构中,设上一层元素C为准则,所支配的下一层元素为u1,u2,…,un对于准则C的相对重要性即权重。这通常可分两种情况:
(1)如果u1,u2,…,un对C的重要性可定量,其权重可直接确定。
(2)如果问题复杂,u1,u2,…,un对于C的重要性无法直接定量,而只能定性,那么确定权重用两两比较方法。其方法是:对于准则C,元素ui和uj哪一个更重要,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表7.1中列出了1~9标度的含义。
表7.1 标度的含义
对于准则C,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其中aij就是元素ui和uj相对于C的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由判断矩阵所具有的性质知,一个n个元素的判断矩阵只需要给出其上(或下)三角的n(n-1)/2个元素就可以了,即只需做n(n-1)/2个比较判断即可。
若判断矩阵A的所有元素满足aij×ajk=aik,则称A为一致性矩阵。
不是所有的判断矩阵都满足一致性条件,也没有必要这样要求,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满足一致性条件。
7.2.4 元素相对权重的计算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已知n个元素u1,u2,…,un对于准则C的判断矩阵为A,求u1,u2,…,un对于准则C的相对权重ω1,ω2,…,ωn写成向量形式即为W=(ω1,ω2,…,ωn)T。
权重的计算方法有和法、根法(即几何平均法)、特征根法(简记EM)和对数最小二乘法等。
(1)和法:将判断矩阵A的n个行向量归一化后的算术平均值,近似作为权重向量,即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A的元素按行归一化。
第二步:将归一化后的各行相加。
第三步:将相加后的向量除以n,即得权重向量。
类似的还有列和归一化方法计算,即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2)根法(即几何平均法):将A的各个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然后归一化,得到的行向量就是权重向量。其公式为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A的元素按列相乘得一新向量。
第二步:将新向量的每个分量开n次方。
第三步:将所得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重向量。
(3)特征根法(简记EM):解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问题。
河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理论、方法与实践
式中:λmax是A的最大特征根,W是相应的特征向量,所得到的W经归一化后就可作为权重向量。
(4)对数最小二乘法:用拟合方法确定权重向量W=(ω1,ω2,…,ωn)T,使残差平方和 为最小。
⑼ 怎样计算权重
权重计算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
权重的值就是加权平均值,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
如:学生期末总评是对学生平时成绩,期中考成绩,期末考成绩的综合评价,但是这三个成绩所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重不一样。
若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成绩占30%,期末考成绩占40%,那么期末总评=平时成绩*0.3+期中考成绩*0.3+期末考成绩*0.4。
(9)哪些求权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扩展阅读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
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且由于。权”的变化,其结果就会大相径庭,他的这一特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计算如权平均数的事例。
如:大学生就业应聘时会根据他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仪表形象按一定权重来计算他的成绩,这就用到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中的各个数据重要程度对整体集中趋势的影响。
加权平均数中的。权”有着明确的意义——它表示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的重要程度,因此必须结合具体事例研究加权平均效。
了解加权平均数的大小不仅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有关,而且还受到每个数据权重大小的影响。权重越大。对平均效大小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⑽ 权重的确定方法
1、主观经验法
考核者凭自己以往的经验直接给指标设定权重,一般适用于考核者对考核客体非常熟悉和了解的情况下。
2、主次指标排队分类法
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也称A、B、C分类法。顾名思义,其具体操作分为排队和设置权重两步:排队是将考核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按照一定标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列;设置权重是在排队的基础上,按照A、B、C三类指标设置权重。
3、专家调查法
这种方法是聘请有关专家,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由每位专家先独立地对考核指标设置权重,然后对每个考核指标的权重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权重。
同样的指标,对不同的部门和人员来说,各个指标的权重应不一样;不同来源的数据权重也是不一样的。考核实践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科学设置指标权重。通常的做法是主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设置,并可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10)哪些求权重的方法有保序性扩展阅读:
在资本市场规模较小的时候,一般而言在指数反弹或大幅度上涨到一高位区后,权重股拉抬股指后往往是顶部出现,而众多个股在权重股拉抬过程中实现战略减仓或出货;反观股市行情,由于A股市场规模的大比例提升,其权重股推升股指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
指标权重股在高位区的拉抬有何影响,从中国A股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说明市场投资理念发生的较大的变化,前些年表现疲弱的大盘股正在为市场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所接受,
这些品种的拉抬更大层面反映的是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扩大、市场阶段内资金充足的体现,也应清醒的看到,由于权重股在市场中对指数绝对影响,其价格的连续上涨同样会带来较大的价值偏离,比如表现强劲的工行,
从公司发展层面来看,其未来发展更多的体现为稳步发展型,跨越式发展的概率非常之低,而A股价格高于同期H股价格30%左右,这也说明A股市场中的工行起码在阶段内有高估之嫌,也有为其它机构年终拉抬或股指期货建仓品种的可能,
因此其短期之内特别是从年度经营业绩的角度来看工行与中行经营业绩难以出现过大的业绩提升,那么这种拉抬一旦超越或偏离阶段内投资价值,其回落风险就随时可能产生,因此权重股的拉抬应分阶段、股价对照、经营业绩等多重因素进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