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呵恩乳肽多元锌怎么服用
很简单的,呵恩乳肽多元锌口碑还是很不错的,这个每日一袋,使用30毫升温开水(水温40℃左右)冲调,早饭后服用。
② 杆菌肽锌可以和维C同用吗
可以一起服用.但是金维它里边就包括维c了.不要过量和长期服用维c,对身体不好的.
现在都讲究食补,你吃螺旋藻吧,这是一种食品,就算长年服用也没有副作用的,而且螺旋藻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被联合国世界粮农协会称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营养源”
螺旋藻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营养最丰富、最均衡的物种之一。1克螺旋藻的营养成分含量,相当于1000克蔬菜、水果的营养总和。
富含植物性蛋白质--螺旋藻是目前人类发现最理想的天然蛋白质食品,植物性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相当于大豆的2倍,牛肉的3倍,被称为“蛋白质之王”。螺旋藻的蛋白质的水溶性的,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消化率可达70%,而大多数植物性蛋白质却是脂溶性的,人体对其难以吸收和利用。螺旋藻植物蛋白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比例均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人类食品设计的理想标准。
丰富的维生素类--螺旋藻是天然维生素的集合体而不是化学合成品维生素,几乎所有维生素都能在螺旋藻中找到,如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k等,其中维生素b12含量特别高,是动物肝脏的3-5倍,是已知生物体中维生素b12含量最高的一种(而维生素b12几乎不存在于其它植物性食物中)。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具有防癌、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的作用,β-胡萝卜素的含量也十分丰富,列所有食物之冠,比胡萝卜的含量还要高出十倍。
高含量的γ-亚麻酸及其它不饱和脂肪酸--螺旋藻中γ-亚麻酸及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1.7左右,其中γ-亚麻酸,含量达0.8%以上,是母乳含量的500倍,自然界可以直接食用的食物中只有母乳和螺旋藻含有γ-亚麻酸,它们具有调节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的功能。
独有的藻蓝蛋白质和藻多糖--藻蓝蛋白是螺旋藻特有的光合色素,含量可达干重的18%.国外研究证明,有提高肌体免疫力和抗艾滋病的功能。螺旋藻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也有极好的药效。螺旋藻中的藻蓝蛋白和藻多糖具有很强的抗辐射作用。
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螺旋藻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它们均能与有机物结合,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能有效和调节肌体平衡及酶的活性。螺旋藻含有钙、铁、锌、镁、锰、硒、碘、磷等元素,且大大高于其它食品,其中含铁量是一般富铁食物的20倍。
叶绿素--螺旋藻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并具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肠道微生物生长的促进因子,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
酶--螺旋藻蛋白质同时含有多种重要的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即sod。sod是人体内的一种最重要的细胞保护酶,既能防辐射损伤,又能有效地抵抗过氧化阴离子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调节机体代谢能力,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
③ 杆菌肽锌的介绍
杆菌肽锌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粉末;无臭,味苦。在吡啶中易溶,在水、甲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几乎不溶,用作饲料添加剂。
④ 多肽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如何使用
多肽类抗生素从多粘杆菌或产气孢子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常用的多肽类抗生素有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枯草菌肽)、万古霉素(凡可霉素)等。
多肽类抗生素中,不同的抗生素所具有的抗菌作用不同,可分别对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原虫的感染,对败血症、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牛乳腺炎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小剂量时抑菌,大剂量时杀菌。多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多粘菌素类可改变细菌胞浆膜的功能,而杆菌肽则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多肽类抗生素的最大优点是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但缺点为毒性较大,除对细菌细胞膜损伤外,对动物细胞膜也起作用,主要对肾、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多肽类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1)硫酸多粘菌素B: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或带有微臭。易溶于水,在pH值为5.7~7.5时的水溶液最稳定,在碱性液中不稳定。主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绿脓杆菌等敏感菌引起的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等病症。用法用量为:肌内注射,一日量,每1公斤体重马、牛、猪、羊1万单位,分2次注射;牛乳室灌注每乳室5~10万单位;牛子宫灌注10万单位。
应注意按兽医推荐剂量使用,否则使用剂量较大可引起肾脏损害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另本类抗生素内服不吸收,不能用于全身感染。肌内注射也吸收不良。
(2)硫酸多粘菌素E(硫酸粘菌素、硫酸抗敌素):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微臭,味苦,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本品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绿脓杆菌作用效果更为显着,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病症,细菌一般对本品不产生耐药性,但本品与多粘菌素B之间有交叉耐药性。使用方法和剂量为:肌肉注射,一日量,每1公斤体重马、牛、猪、羊1万单位,分2次注射。
本品不宜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用,因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中毒而产生肌无力和呼吸暂停的危险;不宜与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氢化可的松、细胞色素C、氯霉素等配伍,以免产生沉淀或降效。
(3)杆菌肽:是由一种苔藓样杆菌所产生的多肽类抗生素。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或微臭,味苦,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但水溶液在室温很快变质失效。故加锌使成杆菌肽锌,并制成1克中含杆菌肽锌100毫克(4000单位)或1克中含杆菌肽锌150毫克(6000单位)的杆菌肽锌预混剂,混入饲料中用于促进畜禽生长。杆菌肽的抗菌作用同青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螺旋体等均有杀菌作用。其作用机理不仅作用于细胞壁,也对胞浆膜有损伤作用。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感染及外用皮肤感染等。杆菌肽锌预混剂的用法用量为:混饲,每1000公斤饲料中,犊牛3月龄以下100~1000克(40万单位~400万单位),3月龄以上、6月龄以下40~400克(16万单位~160万单位);猪4月龄以下40~400克(16万单位~160万单位);鸡16周龄以下40~200克(16万单位~80万单位)。
⑤ 硫酸粘杆菌素和杆菌肽锌在仔猪中的最佳添配伍比例是多少
硫酸粘杆菌素:拌料200克一吨(看猪大小酌减)
杆菌肽锌、硫酸黏杆菌素预混剂
休药期:7 混饲
猪4月龄以下饲料中添加量为2~20mg/kg,2月龄以下2~40mg/kg
杆菌肽锌(Zinc Bacitracin),分子式为C63H98N14O14SZn,淡褐色或黄褐色粉末,杆菌肽锌属多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具有杀菌作用,其机制主要为抑制细菌的细菌壁合成,也能与敏感细菌的细胞膜结合,损伤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及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感染。
⑥ 杆菌肽锌和金霉素
杆菌肽锌 对革兰阳性菌具有杀菌作用,杆菌肽锌与青霉素、链霉素、新霉素、金霉素、黏杆菌素等有协同抗菌作用。杆菌肽锌 与喹乙醇、吉他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恩拉霉素存在配伍禁忌。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及耐青霉素葡萄球菌的感染。
金霉素于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敏感革兰阴性菌所致浅表眼部感染的治疗;也可用于沙眼衣原体所致沙眼的治疗。
两者联合使用常用于畜牧业,金霉素副作用较大,建议咨询有关畜牧兽医专家在配伍使用。
⑦ 怎样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一、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
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和抑制肠道内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抑制肠道微生物产生氨、酚类、芳香族化合物及胆酸的生物学转化等不利生产性能发挥的代谢产物。同时并可预防临床不明显的肠道炎症,保证肠壁良好的通透性,促进肠壁血液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对促进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有良好的作用。大量的试验与应用结果显示,单独使用黄霉素、盐霉素等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日增重2%--15%,提高饲料报酬1%--10%,提高胴体瘦肉率4.4%,眼肌面积扩大9.8%,母猪受胎率提高7%,窝产仔数增加0.4头,并对痢疾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如果采用下列措施,效果更加明显:
1、抗生素之间配合使用:许多试验结果证实,抗生素之间配合使用,由于扩大了抗菌谱范围,比单独使用某一品种抗生素效果更好。据报道,杆菌肽锌与多粘菌素以5:1的比例配合使用,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作用效果均提高2—4倍。从仔猪日增重和腹泻率分析,添加土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喹乙醇或土霉素+阿散酸+痢特灵均显着高于杆菌肽锌+痢特灵或金霉素+磺胺嘧啶组。从猪的生产性能及腹泻率情况分析,添加洛克沙胂+喹乙醇对断奶仔猪饲养效果较好。目前国内常用的配方是抗敌素与杆菌肽锌,金霉素与黄霉素。而诺必达与黄霉素配合是出口肉鸡生产的最理想配方。
2、抗生素与饲用微生物联合或配伍使用:部分饲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对促进动物的生产性能也比单独使用效果明显。在0—14日龄肉鸡饲料中添加金霉素,15—41日龄添加蜡样芽孢杆菌,全期生产性能比单独添加的效果好。用强力益生素与土霉素配伍试验也具有相似的效果。把抗生素carbox和酵母培养物配伍添加到仔猪料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两者配合使用对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有良好作用,且仔猪增重随酵母培养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3、抗菌剂与有机酸联合使用:抗菌剂与酸化剂联合使用,对促进动物,尤其是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也有良好作用。同时使用1.25%的柠檬酸和40mg/kg的泰乐菌素,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最高;酸化剂、高铜和抗菌剂配合使用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效果是:酸化剂+抗生素+铜>抗生素+铜>抗生素+酸化剂。
4、抗菌剂与高铜配合使用:抗菌剂与高铜不仅都具有促进生长作用,而且两者配合使用有协同增效效果。在断奶猪日粮中分别添加高铜、金霉素或维吉尼霉素,各自改进增重22%、22%和17%,提高饲料报酬5.1%、8.9%和8.2%,而在添加金霉素或维吉尼霉素的基础上,再加高铜,可进一步提高增重10%--11%,饲料报酬提高2%--5%。
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可能产生的危害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抗生素也不例外,尤其是自二十世纪50年代末发现病原菌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以来,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合理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产生的危害,但从许多事实说明,抗生素可能会产生下列三方面的副作用:
1、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细菌可通过三种方式获得耐药性,一是在细菌繁殖的二分裂阶段通过代与代之间进行传递;二是通过自发的基因突变产生;三是从附近其它的细菌细胞上获得耐用药性基因。虽然耐药性因子的传递频率只有10-6,但由于细菌数量大,繁殖快,仍易造成抗菌株的扩散蔓延。据报道,自1957年日本发现首例宋内氏志贺氏菌具有抗药性后,至1964年已发现有40%的流行菌株有四重或多重抗药性。日本1997年发生的O157大肠杆菌风波及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已被证明与畜禽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关。另外美国《新闻周刊》报导,仅1992年美国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路透社1999年2月还报导了美国科学家在肉鸡饲料中发现超级细菌,这种肠球菌对目前所有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目前虽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引起,但上述细菌病的控制到目前复发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是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2、在机体内残留,影响人和动物的免疫效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会造成抗生素在机体的残留量增加。药物在机体内残留,一方面可能诱发产生耐用药菌,另一方面残留的抗生素又降低了免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控制疫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易产生致病菌的交叉感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超量使用,会破坏肠道内的微生物持态平衡,一方面使胃肠道内对抗生素敏感性强的微生物减少,而敏感性差的菌群趁机大量繁殖,引起微生物态失衡;另一方面体内的微生物被抗生素消灭后,为体外的微生物的侵入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易产生致病的交叉感染。
三、科学使用抗生素的措施
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抗生素,以充分有效地发挥抗生素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避免和降低抗生素的不良影响,主要措施是:
1、合理地选用品种。抗生素种类繁多,在饲料中应用的作用和副作用各不相同,合理选用抗生素是应用好抗生素的前提,也是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降低副作用的重要因素。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就明确规定了可在饲料中长时间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和可用于防治疾病,通过混饲给药的抗生素品种。因此,在饲料中应用抗生素就必须选用规定中允许的品种,未经批准的药物特别是人类专用的抗生素不能选用,土霉素和金霉素等人畜共用抗菌素虽然未禁止使用,也要尽可能少选用,特别是动物生长后期不要选用。禽畜专用抗生素是专门研制、开发应用于动物的品种方面,作用效果较为显着,且残留量低,不易产生耐药性,是作为饲料添加剂较理想的品种,如杆菌肽锌、黄霉素等都是优先选择的药物。选用抗生素时还应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以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盲目选用高档以及进口的药物。市场上的同一饲用抗生素添加剂均有不同的商品名,在选用抗生素时应首先了解其有效成分及有效含量。
2、适当使用剂量。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对其作用效果影响较大,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一般只是作为防病促生长刑,而不是作为治疗药物。因此,应科学和慎重地确定其使用剂量,添加量过少,达不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对病原微生物起不到最低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达不到相应的防病和促生长效果;但用加量过大,作用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还可能造成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严重失调,引起消化紊乱,并可能产生内中毒以及给疾病治疗带来困难等后果。因此,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适量地添加抗生素是用好抗生素的关键,但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应用对象及其生理阶段,饲养场所以及季节区域等实际因素灵活确定。
3、科学的用药方案。同一环境中连续使用同一抗生素时,其促生长效果明显下降,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降低作用效果。要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效果,就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的用药方案。常用的用药方案有轮换用药、穿梭用药以及综合用药等。轮换用药是使用一种抗生素一定时间后,换用另一种抗生素,一般应有几种以上的药物轮换,且轮换的药物相互之间不能有交叉耐药性;穿梭用药是在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应用不同的药物;综合用药就是在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应用不同的药物,一定时间后再分别换用其它药物,也是综合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综合用药能较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效果和降低不良作用,是较为有效的用药方案。制定用药方案还应结合不同的抗生素品种,不同的动物品种、各生长阶段的特点、区域季节以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4、谨慎地联合用药。联合使用抗生素能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作用,抗生素相互之间有四种作用,即相加作用、协同作用、颉颃作用和无关作用。联合使用抗生素就必须选择抗生素相互之间有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而不能有无关作用和颉颃作用。动物的育龄期和病弱的禽畜联用抗生素,可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而生长发育正常的动物使用一种抗生素一般就能起到明显的促生长效果,因而不提倡联用抗生素。联用抗生素虽然增强了抗菌作用,但抗生素的残留量增大,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强及微生物平衡体系破坏加重,因此抗生素的联用要特别谨慎为好。
5、严格的停药期。停止应用抗生素一段时间,动物体内残留的抗菌素可相继排出体外,加上药物自身半衰期的作用,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抗生素可大大地减少,因此,在动物上市前一段时间、产蛋期和泌乳期间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或使用没有停药期的抗生素,可大大降低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从而提高禽畜产品的卫生性和安全性,目前国内很多禽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就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抗生素的停药期而发生的。如果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并严格执行停药期,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发生药残超标。
6、先进的混合工序。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一般每吨饲料中只有几克至几十克,因此,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稀释预混,降低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在饲料中能混合均匀,保证药物均匀地发挥作用效果,并有效避免混合不均匀产生药物中毒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从而也可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药物残留超标的发生。要对抗生素进行较好稀释就必须有先进的混合工序,一个先进的混合工序包括选用性能较好的混合机、根据药物选择适用的载体、正确的混合程序、充足的混合时间,科学的检验方法以及严格的管理监督措施等。
四、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抗生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的不断认识,从保护健康与环境出发,不同的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对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作了不同的限制。瑞典在1996年就开始禁止在猪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促长剂,以望为消费者提供“天然的猪肉”;美国对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的反应不如欧盟国家强烈,但采纳了欧盟国家禁用抗生素的积极方面,由美国FDA、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农业部协作成立了国家抗生素的抗药性检控体系,一旦发现耐药性产生,便启动相应的法律禁止使用。我国已制定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由此可见,限制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是生产安全食品的需要,是发展的大趋势,但全面禁用抗生素将很难做到。主要依据有:一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会不断开发出高效、副作用小,甚至无副作用的抗生素供生产上使用,从当初的金霉素到现在的黄霉素及天然抗菌素的开发利用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二是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养殖业产生的效益看,除非开发出具有与抗生素功能相当的替代品或出于某种需要,否则禁用将是得不偿失,弊大于利。从瑞典政府禁止猪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导致猪的腹泻发病率普遍上升,生长速度减慢,治疗所用药物量远远大于禁令前的使用量,其后果足以说明禁用的代价。三是目前也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禁止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有专家指出,病原菌的抗药性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并不仅限于使用抗生素作生长促进剂的动物集约化养殖区。并指出大量的证据和临床经验证明,病菌的抗药性与人类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有关。综合分析认为,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前景是广阔的,且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20年内,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仍会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今后饲用抗生素发展的趋势是将向高效和低残留的动物专用抗生素方向发展,且更科学地规范对每种饲用抗生素的适用对象、使用剂量、使用期限等应用技术。同时对饲用抗生素的研制、生产、销售、应用以及检验等各环节将有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法律条文和管理机构来管理和监督,确保饲用抗生素的科学应用并有效地降低其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