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

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07 16:40:11

⑴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课《窃读记》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叙述方法为顺叙(时间顺序),正文中还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此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对比的运用:前面老板的无情和后面店员的好心是整体的对比,而这里的仇恨和后面的爱心又是局部的对比。正是这种双重的对比使得文章的结构显得严密。

对比的特点是两个极端,但是作者并不因为对比,而把人物内心的情感仅仅限定在两个极端上。在两个极端之间,作者没有忽略丰富的层次。

(1)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窃读记》是作者对自己小时候一段有趣经历的回忆。小时候太想看书,买书的强烈欲望与口袋里零花钱的匮乏发生矛盾,所以只好“窃读”作者以一支天然质朴的笔将小孩子最初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描写得绘声绘色,书店店员不动声色的体谅更带给了她最初的支持与感动,读来十分温暖动人。

把双重对比和丰富的心理层次结合起来,是此文最明显的特点。写到这里,已经占了全文的五分之四。从构思上来说,这还没有接触文章的主体,文章的主体是好心店员的出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衬托这个好心店员。

⑵ 窃读记的写作特点

《窃读记》的写作特点:自语独白,表达感情。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自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窃读记》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作者综合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动作、自语式的独白等描写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动人的魅力。

(2)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此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文章的主干是一个故事,由两次“窃读”组成。第一次被老板发现,遭到拒绝。第二次是得到一个好心店员的理解,主动提供书本。如果仅仅写这样两个过程,文章有趣、动人程度也就很有限了。但是,文章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显得十分动人,相当有趣。

这种动人的魅力,从场面描写可以体现一部分。

作者对于书店的环境,附近饭店的气味和声音,书店里顾客的拥挤等等,都有许多挺生动的描写。但是这种描写,给人们一种很有节制的感觉,显然都限于营造环境和氛围,而不是人物主体。对于在故事中起作用的人物。

例如那个狠心的老板,文章中是这样写的——当她读得入神的时候,一只手压住了那本书:“你到底买买?”这一声惊动了其他的顾客,弄得作者“羞惭而尴尬”,“我抬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

读者本以为要花一点笔墨来丑化一下这个老板了,但是,接下去只有一句:“他威风凛凛地俯视我。”连他长得什么样子,多大年纪,穿着什么衣服,说话的声音有什么特点等等,都没有写。后来,到了故事的转折点,对于那个好心的店员的描写,也只有几句。

对一个如此关爱自己的人的外表、表情、衣着、声调、神态,居然只有句话的描写:“耳朵架着铅笔”,连目光如何都没有写。很明显,文章的着力点不在这里,而是孩子的内心。

写对方的外表,只有一句;而自己的内心,却写了四句。第一句是无可奈何(世俗的“全部理由”);第二句是自我感觉(要哭出来);第三句是“悲愤地反抗”(看看,并不是拿走,无损于书);第四句是自知之明,说是悲愤地反抗,其实声音“软弱无力”。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不打算用外部世界、客观对象的描写来感动读者,而用孩子气的主观的、内在的情感活动。

⑶ 窃读记中写了哪三种窃读的方法

窃读记中写的三种窃读的方法:①一本书读几家书店;②插写藏身读书;③插写雨天读书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3)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1.中心思想:

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我”“窃读”时的独特感受与百般滋味,将一个极其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充满灵性的“我”表现得淋漓尽致。

2.段落结构

《窃读记》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我”常常到书店去“窃读”.

第二段(第5至第9自然段):“我”在窃读过程中的苦与乐。

第三段(第10自然段):“我”时刻记得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⑷ 从《窃读记》中学哪些写作方法

《窃读记》主要讲了作者林海音喜欢看书,
放学后偷偷到书店里窃读,把窃读的方面描写地很形象生动。由此可见作者非常喜欢看书,长大后当了一名女作家。

⑸ 窃读记中,描写我窃读是的发愁表情,可内心却是快乐的,这是运用了什么的写作方法

你好!这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

⑹ 林海音的窃读记第三段第一句使用什么写作手法

林海音的《窃读记》第三段第一句使用的写作手法:动作描写。

⑺ 窃读记的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是自语式的独白。自语式的独白是心里描写的表达形式,它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和情感。

⑻ 窃读记的写法是什么

《窃读记》的写作特点:自语独白,表达感情。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自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句:

1、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

分析: 记住书本的位置,表现出对书本的渴望。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分析:对雨的盼望,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也表现了孩子的天真与狡黠。

(8)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写作顺序

《窃读记》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该文是通过“窃读”这条线索,把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一直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

借助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这两个场景的插入,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窃读”时“我”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窃读记鉴赏

文章的主干是一个故事,由两次“窃读”组成。第一次被老板发现,遭到拒绝。第二次是得到一个好心店员的理解,主动提供书本。如果仅仅写这样两个过程,文章有趣、动人程度也就很有限了。但是,文章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显得十分动人,相当有趣。

作者对于书店的环境,附近饭店的气味和声音,书店里顾客的拥挤等等,都有许多挺生动的描写。但是这种描写,给人们一种很有节制的感觉,显然都限于营造环境和氛围,而不是人物主体。

对一个如此关爱自己的人的外表、表情、衣着、声调、神态,居然只有句话的描写:“耳朵架着铅笔”,连目光如何都没有写。很明显,文章的着力点不在这里,而是孩子的内心。

⑼ 五年级上册《窃读记》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1、拟人: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2、比喻: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色多皱的布裙”比作“支不开的破伞”,形象地表现了“我”无钱买书的窘迫处境,衬托了“我”受到店员“礼遇”后愉悦松快的心情。

3、夸张:“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9)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窃读记》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

作者综合运用了细致入微的动作、自语式的独白等描写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动人的魅力。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阅读全文

与窃读记写作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5比重计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1
用什么方法洗松紧带上的银笔线 浏览:101
用香皂洗澡的正确方法 浏览:784
治白斑病有哪些好方法 浏览:657
粉末活性炭颗粒度湿法检测方法 浏览:889
考试编排方法和技巧 浏览:317
白色结晶土蜂蜜鉴别方法 浏览:160
天然检测的方法 浏览:255
中效天井棉安装方法 浏览:910
讨论研究蓄积作用的意义和方法 浏览:314
血余炭的食用方法 浏览:256
牛蛙骨骼标本制作方法步骤 浏览:984
红铜火烧后用什么方法使其变硬啊 浏览:901
早些入睡的正确方法 浏览:640
电脑蓝屏了怎么办多种方法 浏览:187
皮筋安装方法 浏览:945
磁力表使用方法 浏览:806
如何计算下期和值的方法 浏览:167
火线脓疱的快速获得方法 浏览:547
尾盘快速跳水方法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