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墩台身的砌筑方法有哪些

墩台身的砌筑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05 09:51:07

㈠ 桥梁墩台施工要点有哪些

桥梁墩柱和盖梁施工技术措施及要点如下:
1.测量定位:墩柱的中心线要和桩基中心线重合,施工前设置墩柱切线方向的护桩,施工过程当中随时进行复核,保证墩身的垂直度达到要求。
2.主筋的预埋与定位:根据施工图钢筋尺寸,用槽钢制作一个墩桩钢筋骨架的定型模具,在系梁钢筋及模板定位之后,先将定型模具固定,再按模具安装主筋,同时加设墩柱定位加强箍筋。由于墩柱高3.8m,施工时拟一次性浇筑完毕。
3.钢筋绑扎时,先搭设好工作平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防施工过程中出现倾斜和倾覆。
4.墩柱的模板在地面进行拼装,几何尺寸、顺直度和拼装接缝符合要求后,用吊车进行安装。
5.拌制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便于振捣和防止离析。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串通卸料,以降低混凝土卸落高度,防止出现离析。
6.盖梁的施工应在墩柱强度达到足够的支承能力后进行,施工重点要控制好脚手架的搭设,减少沉降和弹性变形,混凝土浇筑时应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浇筑,分层振捣。

㈡ 桥梁墩台采用浆砌片石时,其砌筑工艺有哪些具体有哪些要求

呵呵,不应该在这里提问了,在理工科学里面的建筑学提这个问,就行了。
对于道路砌筑工艺可以查阅道路施工技术这本书。
我是学造价但没选择道桥方向,但这与土建施工应该差不多,也可以看看施工工艺这本书。

㈢ 砌砖有那些砌法

砌砖的砌法有:法式砌法、迭砌法、“三一”砌砖法、挤浆法。

比如说,迭砌法砌砖体:

砖有红砖和青砖二种。按其制造方法,又可分为机砖和草砖。常用的是机砖。砖的尺寸为24×11.5×5.3厘米。砖的排列有二种基本形式:顺砌砖和顶砌砖。顺砌砖是砖块长的一边放在砌体表面,顶砌砖是砖块短的一边放在砌体表面。黏土砖砖的标号常用的有100号、75号、50号。

粘结砖块的灰浆层,称为灰。灰厚度一般为1厘米。在砌体表面,灰面可以和砖面相齐,或者进去,或者凸出来,分别称为不、凹或凸。砖砌体的厚度有12、24、37、49……厘米等,分别称为砖墙、单砖墙、一砖半墙、两砖墙……等;又可称为一二墙、二四墙、三七墙、四九墙等。

砖砌体的强度与砖的标号及灰浆的标号二者有关。在砌砌体表面涂抹灰层的,称为混水墙;不抹灰的,称为清水墙。混水墙应采用凹缝,清水墙则要求表面清洁、整齐、美观。

(3)墩台身的砌筑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比如说“三一”砌砖法通常都是单人操作,操作过程中要取砖、铲灰、角灰,转身、弯腰的动作较多,劳动强度较大,又耗费时间,影响砌筑效率。但由于这种方法是随砌随铺,随即挤揉,因此灰缝容易饱满,粘浆面好,粘结强度高,能保证质量,提高砌体的整体性和强度。

什么是墩台身

即土木工程中用于承载上部结构物的下部承重物。墩柱截面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方形、曲线形、抛物线形等异性墩柱。在公路桥、铁路桥、人行道等桥梁、立交桥、匝道桥、天桥等工程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由块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这几种材料建造,为了便于水流和漂浮物通过,墩身平面形状可以做成圆端形或尖端形;无水的岸墩或高架桥墩可以做成矩形,在水流和桥梁斜交或流向不稳定时,就宜做成圆形。在有强烈流水或大量漂浮物的河道上,桥墩的迎水端应做成破冰棱体,破冰棱可由强度较高的石料砌成,也可以用高标号的混凝土辅之以钢筋加固。

㈤ 砖混建筑物中有哪些砌筑方法

砖砌体的砌筑方法有“三一”砌砖法、“二三八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其中,“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最为常用。
1.“三一”砌砖法:
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这种砌法的优点:灰缝容易饱满,粘结性好,墙面整洁。故实心砖砌体宜采用“三一”砌砖法。
2.“二三八一”砌砖法:
即由二种步法(丁字步和并列步)、三种身法(丁字步与并列步的侧身弯腰、丁字步的正弯腰和并列步的正弯腰)、八种铺灰手法(砌条砖用的甩、扣、泼、溜和砌丁砖时的扣、溜、泼,一带二)和一种挤浆动作(砌砖时利用手指揉动,使落在灰槽上的砖产生轻微颤动,砂浆受振以后液化,砂浆中的水泥浆颗粒充分进入到砖的表面,产生良好吸附粘结作用)所组成的一套符合人体正常活动规律的先进砌砖工艺。
采用此法能较好地保证砌筑质量,它是基于“三一”砌砖法,而且动作连贯不间断,避免了铺灰时间长而影响砂浆的粘结强度。操作过程中对步法、身法和手法等都作了优化,明确规定远、近、高、低等不同操作面和操作位置应做的动作,消除了多余动作,提高了砌筑速度。使用这种方法,使现场操作平面的布置和材料的堆放,能够达到布置合理,作业规范,文明施工。符合人体生理和运行特点,能够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疲劳强度,对防止与消除工人职业性腰肌劳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操作方法简单易学,一般一个新工人通过两三个月的强化训练即可掌握要领。
3.挤浆法:
即用灰勺、大铲或铺灰器在墙顶上铺一段砂浆,然后双手拿砖或单手拿砖,用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这种砌法的优点:可以连续挤砌几块砖,减少烦琐的动作;平推平挤可使灰缝饱满;效率高;保证砌筑质量。

㈥ 墩台的桥梁墩台

桥墩和桥台的合称,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建筑物。桥台位于桥梁两端,并与路堤相接,兼有挡土作用;桥墩位于两桥台之间。桥梁墩台和桥梁基础统称为桥梁下部结构。 中国周代以前,在河中堆集石块供涉水。秦代在咸阳渭水上架了一座用石柱作桥墩的横桥,“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三辅黄图》)。唐代长安中桥“岁为洛水冲注,……李德昭创意积石为脚,锐其前以分水势,自是更无漂损”(《中国石桥》),这种类端桥墩形式沿用至今。近代,墩台由石砌向混凝土浇筑发展。同时,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有些桥梁的桥墩桥台成为桥梁上部结构的组成部分。例如 T型刚构桥、斜腿刚构桥的上部结构同桥梁墩台的上部是连为一体的;悬索桥锚索的锚固部分一般是同桥台结合在一起的;开启桥的衡重部分常设置在桥墩台体之内;斜拉桥的索塔架往往包括基础以上的墩身部分等。 在墩台工程方面,中国古代有创造性的成就,如汉代长安灞河桥采用了卯榫相联结构,并应用若干节叠置的石鼓作成具有柔性墩性质的石柱墩。宋代泉州洛阳桥用船上起吊工具悬吊大石块砌筑石墩,石块有重达10吨者,实为用水上浮吊进行墩台施工的最早实例。近代,各种类型混凝土墩台和预制装配式墩台逐步向机械化拼装施工方向发展。随着施工装备的改进和施工技术的提高,桥梁墩台深水施工,峡谷中高墩台建造,以及受复杂应力的空间结构的墩台建造,不断获得发展。国内外对中等跨径桥梁多采用施工便捷、圬工量省的排架桩柱式桥墩。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跨越庞恰特雷恩湖的大桥全长约39公里,有跨径为25.6米的基本桥孔1526个,其中1500余座双桩柱(直径为1.64米的桩节段用12根预应力钢丝束串联)桥墩在15个月内完成,全桥在26个月内完成,创世界最长桥快速施工的记录。 桥墩 由帽盖(顶帽、墩帽)和墩身组成。帽盖是桥墩支承桥梁支座或拱脚的部分,其作用是把桥梁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墩身,并加强和保护墩身顶部。桩柱式墩的桩柱靠帽盖联结为整体。墩身是桥墩承重的主体结构,其作用是把桥梁上部结构荷载传给桥梁基础和地基。 实体墩 也称重力式墩,依靠自身重量保持稳定的桥墩。它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好。实体墩的墩身常用抗压强度高的石料砌筑或混凝土浇筑。当墩身较大时,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不超过墩身体积25%的片石,以节省水泥。实体墩也可用预制的块件在工地砌筑,各块件用高强度钢丝束串联施加预应力。砌筑时,块件要错缝。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实体墩又称为装配式桥墩。 薄壁墩 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实体薄壁桥墩或空心薄壁桥墩。实体薄壁桥墩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空心薄壁桥墩多用于大跨径桥和高桥墩桥。 柱式墩 在基础上灌筑混凝土单柱或双柱、多柱所建成的墩。中国通常采用两根直径较大的钻孔桩作基础,在其上面建立柱作成双柱墩,并在两柱之间设横系梁以增加刚度。此外,也常用单桩单柱墩。 排架桩墩 由单排桩或双排桩组成的桥墩。一排桩的桩数一般同上部结构的主梁数目相等。将各桩顶联系一起的盖梁可用混凝土制作。这种桥墩所用的桩尺寸较小,因此通常称这种桥墩为柔性桩墩。它按柔性结构设计可考虑水平力沿桥的纵轴线在各墩上的分配。 构架式桥墩 以两棂或多棂构架作成的桥墩,多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构架式桥墩轻型美观,但不宜在有漂流物或流冰的河流中建造。 桥台 由帽盖(顶帽、台帽)和台身组成。台身有前墙和侧墙(冀墙)两部分。前墙是桥台的主体,它将上部结构荷载和土压力传达于基础。侧墙位于前墙的侧后方,主要支挡路堤土方并可增加前墙的稳定性。前墙和侧墙均可用石料或混凝土砌筑。当上部结构为拱式体系时,除在桥面系同前墙相会处需设置台帽之外,在台身支承拱脚之处需另设拱座。和台帽相连的胸墙同桥面系端部之间应留伸缩缝。 重力式桥台 依靠自重来保持桥台稳定的刚性实体,它适于用石料砌筑,要求地基土质良好。重力式桥台的平面形状有U形、T形以及山形等。U形的整体性好,施工方便,但是台背易积水,故在台后填土中应设盲沟排水,以免发生土的冻胀。在土质地基上,翼墙同前墙相会合处应设置隔缝,将两者分开砌筑,以避免两者沉降不均,产生破坏。 埋置式桥台 埋置于路堤锥体护坡中的桥台,它仅露出台帽以上的部分以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由于是埋置土中,所以这种桥台所受的土压力很小,稳定性好。但是锥体护坡往往伸入河道,侵占了泄水面积,并易受到水流冲刷,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护坡的保护;在设计中应验算护坡万一被冲刷毁坏时的桥台稳定性和强度。 薄壁桥台 以 L形薄壁墙作成的桥台。这种桥台有前墙和扶壁,前墙是主要承重部分,扶壁设于前墙背面,支撑于墙底板上。扶壁有若干道,其作用是增加前墙的刚度。台帽置于前墙顶部。底板上方的填土有助于保持桥台的稳定。 木墩台 主要用于木桥。仅在一些易于取材的林区采用这类墩台,其他形式桥梁在维修抢险时也用木墩台或木垛作为临时支承。
走近吐孜托尔烽火台烟墩墩台在新疆,就怕自己走的少了,看的少了,听的少了,这种感觉,在我以往去过的其它区域,从没遇到过。
走近吐孜托尔烽火台,就是出于这种感觉。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吐孜托尔烽火台位于新和县西出口附近,距县城30公里。属于唐代遗址。
有关资料记载:现高约11米。其基部为夯筑,顶部用土坯垒砌。平面为方形,剖面呈梯形状。基部:东西长15.2米,南北长11.8米,面积约179.4平方米。距烽火台北部约10米处的地表上散布着许多夹砂红陶片、灰陶片,附近采集到龟兹五铢钱。
这里说到龟兹。所谓龟兹,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塔里木盆地北缘是古龟兹国所在地,汉唐两代先后在这里设都护府。龟兹在汉西域50余国中,为第三大国,人口81000余,户6900余。统辖包括今库车、轮台、沙雅、拜城、新和等地。国都延城,即今库车。龟兹地处西域中心地带,扼“丝绸之路”中段要冲。
新和县古代为龟兹的西南屏障,分布于县境50余处古代遗址中,经专家考证属于军事活动、屯田戍边的遗址就达10多处。
从新和县古迹示意图不难发现,这10多处军事活动、屯田戍边的遗址大多处于新和县的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在这些遗址的包围下,有它乾城(东汉班超西域都护府所在地),玉奇喀特古城(发掘了西域都护李崇的铜印和“汉归义羌长印”)和通古孜巴西古城(龟兹大城市)。
吐孜托尔烽火台就是这10多处遗址中的一处。
目测了一下,烽火台高不足5米,与相关资料记载的有很大出入,带我来的朋友告诉我,能看到现在这个模样,算是我的眼福了。她说,她每次来,每次看到的高度都不一样,一次比一次要矮很多。
围绕烽火台走了一圈,四周倒塌的很厉害,以至于底部是怎么的结构已经无法看清楚,全被坍塌下来的土坯掩埋,而土坯已变成黄泥。在烽火台的中间部位靠北侧,有一个洞窟。洞窟的四周,一块块土坯清晰可见。
在底部的东侧,也有一个洞窟,洞口已被泥土埋住了二分之一,朝洞内察看,洞内有丢弃的矿泉水瓶、烟蒂等,看来,早些时候,这个洞窟还能让人进去歇息,但是,现在要想进入洞内,除非匍匐而行。
唐代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对当时的烽火台作了详细的记载:“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迥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覆之。屋迳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覆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固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文书、符牒、转牒。”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多少了解到当时烽火台的模样和运作模式。
朋友约我爬上烽火台顶部,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违心地爬了上去。(之所以说违心,一方面是这样的古代遗迹,实属罕见,我们不该在它瘦弱的躯体上,再踩上一脚,另一方面又抵挡不住爬上烽火台“山高人为峰”和“一览众山小的”欲望,更何况没任何约束。)当然,爬上去的通道并不是过去的通道,而是当今到过此处的人踩下的痕迹。
爬山底部,极目四望,戈壁荒漠肆无忌惮地伸展开来,一眼望不到头。黑的是盐碱地,白的是沙,红柳或者是骆驼草稀稀拉拉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点绿色,给大地一丝生命迹象。
我不知道,1000多年前驻守在烽火台上的士兵,是处于生什么情形,或许很威严,或许很孤单,或许很恐惧,或许很饥饿,或许一夜之间被乱箭射死。我不敢作更多的设想。
离开吐孜托尔烽火台时,已接近黄昏。一整天阴天,到这个时候,太阳似乎被遮挡的不耐烦,凭着最后一点力气,去撕破云层,把落下地平线之前的最后一屡屡强光猛烈照射下来,云层也不甘示弱,没等太阳露出脸,又紧紧地将太阳裹住。
在这样的天幕映衬之下,回望矗立在戈壁荒漠之间的吐孜托尔烽火台,显得既威严又孤单。
盛桥烟墩墩台从庐江县盛桥镇出发,沿316省道往西,再折向南,便来到了七里村。在七里村的野外,当地居民口中提到的“烟墩”就矗立在此。虽然在当地传说中,烟墩曾是三国时曹军使用的烽火台,但却一直未受关注。直到2011年6月,一起轰动省内的盗墓案,才稍稍揭开了这一垄黄土之下掩藏着的数千年历史。
当地传说:是曹操的烽火台
烟墩并不雄伟,只是一个十几米高的土台,占地一亩许,顶部平整,上面已长满野草。它仿佛就是附近农家随意堆放的土堆,然而,当地却传说这里是三国古烽火台,便不可不登顶一览。沿旁边的小径登上顶部,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之下,视野极好,周围的田野、村庄尽收眼底。
据当地居民说,三国时期,曹操率83万人马下江南时路过庐江,看上了白湖一带,认为适合屯兵,便指挥士兵施工,准备排干湖水后平整地面养马练兵。盛桥的烟墩据传便是当时所建。不过有一天,士兵们正在大兴土木之时,一只喜鹊却口衔“天意”而来。当时,士兵们以铜鼓为号,鼓响就收工开饭。这只喜鹊飞临铜鼓之时,口中衔着的树枝正好掉落下来,击响了铜鼓。士兵们听到鼓声,便纷纷从工地上离开。就在他们吃饭的时候,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刚刚排完水的地方又被涨满。见到此景,曹操认为是上天的启示,只得长叹一声“此处不宜屯兵”,将大军撤离。结果,这里没有成为曹操的练兵场、养马场,却留下了一段古烽火台的传说。
现在,烟墩周围已看不到水,烟墩顶部也被村民种上了庄稼。历史的真相被庄稼、野草和黄土层层掩盖,沉睡数千年。
盗墓大案:揭开千年古墓
沉睡千年之后,烟墩下掩埋的真相却被一群“不速之客”揭开。2011年6月,一起震惊全省的盗墓案在这里发生。据盛桥镇文化站站长盛业升介绍,当时,一伙跨省流窜作案的盗墓团伙来到此地,以埋电线杆为名进行挖掘。这伙盗墓贼离成功仅差“半步之遥”,因为就在他们准备将挖出的文物交给买家时,却出现了“内讧”,一名成员愤而向警方举报。接到举报后,警方“一锅端”了这个团伙。
盗墓贼固然可恶,却揭开了烟墩下神秘古墓的面纱。盗墓贼们挖出的文物是玉佩和玉玦各一块。破案之后,当地文物部门曾进入盗洞对古墓进行了初步勘验,初步判断为战国或西汉时期的古墓。我国战国至汉代这段历史考证有许多“空白”,如果这座古墓确定为这一时期的墓葬,将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研究与考古价值。盛业升还介绍说,古墓内的棺木为楠木所制,他们在棺木内发现了丝绸等物品。而且,古墓内的棺椁为四层结构,棺椁外面还有封土层,初步判断墓主人的身份非同小可。
专家观点:最早应是“神墩”
烟墩原来是一处古墓?庐江县文史专家吴守春却认为烟墩的真相不止于此。他表示,根据多年考证,烟墩最初应该是先民们聚居的“神墩”。先民们为求平安,便垒土而居。全村都住在用土堆起来的高台上,以抵御野兽、洪水的袭击。这种高台保留下来的,便被后人称为“神墩”。
吴守春认为,为方便村民进出,神墩大多依水而建。此外,由于世代居住,世代修缮,神墩的土层分层明显,堪称“文化堆积层”。他考察了庐江县境内已发现的200多处神墩,均有这两个特点。
按照这两个标准,他认为盛桥烟墩最初也是一处神墩。他说,烟墩周边现在虽然没有水流,但在历史上却是一处河道。此说法正与民间传说中曹操放水屯兵的说法相吻合。他也对烟墩的土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完全符合“文化堆积层”的特点。
按照吴守春的观点,烟墩最初是神墩,后来才被人在里面修建了陵墓。他认为,古人修陵墓注重风水,神墩依水而建,形似山,非常符合风水的要求,达官贵人在此建造墓穴是完全有可能的。
其实,神墩、古墓也好,烽火台也罢,历史都已远去。如今,烟墩已成为盛桥镇的一处景致。目前,盛桥镇烟墩古墓发掘工作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烟墩的真相、烟墩内的“遗产”,将在不久的将来重见天日。
出行小贴士
行:自驾游,从合肥市内出发,由小西冲枢纽进入G4212高速,沿G4212行驶约55公里,从庐江/军铺出口下。再进入S319省道,进入庐巢路,到达盛桥镇。从盛桥镇出发,沿316省道往西,再折向南,便来到了烟墩古墓所在的七里村。
乘车,在合肥新亚汽车站搭乘合肥至盛桥的大巴车,到达盛桥镇后,再打当地的“面的”去七里村。
玩:盛桥镇内除烟墩外,还有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文化遗址、金城寺遗址等去处,以及明代庙碑、圣旨碑等大量遗散于民间的珍贵文物。
吃: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大饺、粑粑。
寻访明代烟墩墩台
7月4日下午,深圳首个户外走读项目“山海之旅·走读盐田”开展第六期走读活动,寻访明代盐田烟墩。深圳地方史研究专家、深圳博物馆研究员张一兵带领近30名通过公开报名的市民读者登上梅沙尖,通过“户外+阅读”的方式,将深圳人最喜爱的户外登山与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学习进行结合,穿越历史,寻访明代烟墩遗迹,感受盐田土地上曾经的烽火狼烟。
在盐田区首家书吧式图书馆——“习学书吧”,市民读者先了解了明清时期深圳烟墩的基本概况,了解盐田烟墩在中国海防历史中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据张一兵介绍,烟墩,即烽火台。深圳烟墩的历史从明代洪武年间设立卫所开始。盐田烟墩直到嘉靖十四年《广东通志》中才有明确记载,当时盐田隶属大鹏守御千户所。但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粤大记·卷三十二·广东沿海图》中,盐田墩台则找不到踪迹,应该是遭到了裁撤。而后康熙七年展界,新安沿边奉设墩台21座,其中有盐田墩台一座,同时还有大梅沙、小梅沙墩台各一座。据此推断,现存的烟墩应该是盐田烟墩,属明嘉靖朝遗存。
随后,市民读者乘车前往梅沙尖方向,沿登山道拾级而上,经过约40分钟后,终于看到一座石块垒砌的墩台。墩台距离登山道很近,残存的墩基只有约两米高,周围被荒草和灌木所包围。墩基的石块间已经看不到粘连的痕迹,站到墩基上会感觉摇摇晃晃的。据张一兵介绍说,盐田烟墩在整个广东境内极具代表性,同时保存得相对完整,它的发现为盐田这块土地曾经作为古代海防要塞提供了重要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活动现场,张一兵也现场带领大家了解烟墩的结构,功能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认定它的年代。
据悉,“山海之旅·走读盐田”系列户外走读活动,今年共分为“与文学同行”、“山海考察季”、“滨海生活季”、“历史人文季”四大系列,10场活动,分别以盐田疍民、梅沙尖烟墩遗迹、三洲田首义、梧桐山自然笔记考察、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与城市、海洋与文学、海洋与创意、沙滩音乐等10个不同的主题角度切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与市民读者一同行走。2015年度“山海之旅·走读盐田”系列活动将每月举办1期,活动全部面向市民免费公开报名,广大市民可通过盐田区图书馆海报、官方网站、“走读盐田”微信公众账号报名及了解活动最新动态。

㈦ 墩台砌体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怎么理解

首先我不是高手,照我的理解第一个是;施工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高处向低处搭砌讲的是砌体质量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搓可靠”中得组砌得当,原则是错缝搭接,第二个嘛,就是接搓可靠赛,接搓方式合理与否对砌体的整体性影响很大。

㈧ 什么叫坐浆法分层砌筑 墩台砌体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竖缝均应错开,不得贯通。

类似砌砖墙,一层砂浆一层砌块,每层竖缝错开,不与邻近两层竖缝在同一垂直面上

㈨ 桥梁墩台基础加固可采用哪些方法

1 扩大基础加固法
扩大基础底面积加固法,称为扩大基础加固法。此方法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或埋深不够,而且墩台又是砌筑的刚性实体基础。扩大基础底面积应由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而缺陷仅仅是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过大时,采用扩大基础底面积加固的方法,主要由地基变形计算来控制加固设计。
2 增补基桩加固法
桥梁墩台基底下有软弱下卧层,或基础底面未设置在坚硬的持力层上时,墩台发生沉降;或桩基础深度不足;或由于水流冲刷过大等原因造成桩发生倾斜。采用增补基桩加固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即在基础周围补加钻孔桩,或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与原承台或基础相连,以此提高基础承载力、增强基础稳定性。
3 钢筋混凝土套箍或护套加固法
当桥梁墩台病害由于基础埋深不够或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原因造成的,导致墩台开裂破损时,一般在墩台身上中下分设三道带箍,其间距大致相当于桥墩侧面的宽度。每个带箍的宽度则根据裂缝的宽度和开裂情况而定。一般约为墩台高度的1/10,厚度采用10~20cm。当墩台损坏严重,如墩台身严重开裂或大面积表面破损、风化、剥落时,则可采用围绕整个墩台身设置钢筋混凝土护套的方法加固。
4 桥台新建辅助挡土墙加固法
当桥梁桥台不足以承担荷载或土压力时,可以在设一桥台,辅助主台受力。
5 墩台拓宽加固法
当墩台不够宽是,在复核基础承载没问题时,可以利用原墩台加设悬臂帽梁进行加宽。

㈩ 大学物理论文

一、桥梁的组成
(一)桥梁的五“大部件”与五“小部件”
1.五“大部件”包括: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
2.五“小部件”包括:桥面铺装(或称行车道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
(二)相关尺寸术语名称
1.净跨径:梁式桥是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用l0表示。对于拱式桥,净跨径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也称桥梁孔径( ),它反映了桥下宣泻洪水的能力。
3.计算跨径:对于具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拱圈(或拱肋)各截面形心点的连线称为拱轴线,计算跨径为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桥梁全长简称桥长: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用L表示。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自行车道的全长。
5.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面之间的距离。桥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桥梁施工的难易性。
6.桥下净空高度:是设计洪水位或计算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以H表示。它应保证能安全排洪,并不得小于对该河流通航所规定的净空高度。
7.建筑高度:是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它不仅与桥梁结构的体系和跨径的大小有关,而且还随行车部分在桥上布置的高度位置而异。公路(或铁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与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又称为容许建筑高度。桥梁的建筑高度不得大于其容许建筑高度,否则就不能保证桥下的通航要求。
8.净矢高:是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线最低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f0表示;计算矢高:是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用f表示。
9.矢跨比:是拱桥中拱圈(或拱肋)的计算矢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f/l),也称拱矢度,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桥梁的分类
(一)桥梁的基本体系
按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桥四种基本体系,其他还有几种由几种基本体系组合而成的组合体系等。
1.梁式体系
梁式体系是古老的结构体系。梁作为承重结构是以它的抗弯能力来承受荷载的。梁分简支梁、悬臂梁、固端梁和连续梁等。悬臂梁、固端梁和连续梁都是利用支座上的卸载弯矩去减少跨中弯矩,使梁跨内的内力分配更合理,以同等抗弯能力的构件断面就可建成更大跨径的桥梁。
2.拱式体系
拱式体系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箱),以承压为主,可采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石、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来修建。拱分单铰拱、双铰拱、三铰拱和无铰拱。拱是有水平推力的结构,对地基要求较高,一般常建于地基良好的地区。
3.刚架桥
刚架桥是介于梁与拱之间的一种结构体系,它是由受弯的上部梁(或板)与承压的下部柱(或墩)整体结合在一起的结构。由于梁与柱的刚性连接,梁因柱的抗弯刚度而得到卸载作用,整个体系是压弯结构,也是有推力的结构。刚架分直腿刚架与斜腿刚架。刚架桥施工较复杂,一般用于跨径不大的城市桥或公路高架桥和立交桥。
4.悬索桥
就是指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其主要构造是:缆、塔、锚、吊索及桥面,一般还有加劲梁。其受力特征是:荷载由吊索传至缆,再传至锚墩。传力途径简捷、明确。悬索桥的特点是: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在同等条件下,跨径愈大,单位跨度的材料耗费愈少、造价愈低。悬索桥是大跨桥梁的主要形式。
5,组合体系
(1)连续钢构:连续钢构是由梁和钢架相结合的体系,它是顶应力混凝土结构采用悬臂施工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系。
(2)梁、拱组合体系:这类体系中有系杆拱、桁架拱、多跨拱梁结构等。它们利用梁的受弯与拱的承压特点组成联合结构。
(3)斜拉桥:它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与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二)桥梁的其他分类
1.按用途划分,有公路桥、铁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农桥、人行桥、运水桥(渡槽)及其他专用桥梁(如通过管路、电缆等)。
2.按桥梁全长和跨径的不同,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和小桥。
3.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划分,有圬工桥(包括砖、石、混凝土桥)、钢筋棍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和木桥等。
4.按跨越障碍的性质,可分为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高架桥和栈桥。
5.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下承式桥和中承式桥。
2B313012掌握桥梁基础施工技术
一、桥梁基础分类
桥梁基础分为:刚性基础、桩基础、管柱、沉井、地下连续墙等,其中桩基础又包括沉入桩、灌注桩。
二、适用条件
1.刚性基础:适用于各类土层,根据土质情况分别采用铁镐、十字镐、爆破等设备和方法开挖。
2.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沉桩、钻孔桩、挖孔桩。其中沉桩又分为锤击沉桩法、振动沉桩法、射水沉桩法、静力压桩法。
(1)沉桩:锤击沉桩法一般适用于松散、中密砂土、黏性土。桩锤有坠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机锤、液压锤等。可根据土质情况选用适用的桩锤;振动沉桩法一般适用于砂土,硬塑及软塑的黏性土和中密及较松的碎石土;射水沉桩法适用在密实砂土,碎石上的土层中。用锤击法或振动法沉桩有困难时,可用射水法配合进行;静力压桩法在标准贯入度N<20的软黏土中,可用特制的液压机或机力千斤顶或卷扬机等设备沉入各种类型的桩;钻孔埋置桩为钻孔后.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有底空心桩埋人,并在桩周压注水泥砂浆固结而成,适用于在黏性土、砂土、碎石土中埋置大量的大直径圆桩。
(2)钻孔灌注桩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砾卵石、碎石、岩石等各类土层;挖孔灌注桩适用于上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如空气污染物超标,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3)管柱、沉井适用于各种土质的基底,尤其在深水、岩面不平、无覆盖层或覆盖层很厚的自然条件下,不宜修建其他类型基础时,均可采用。
(4)地下连续墙适用于作地下挡土墙、挡水围堰、承受竖向和侧向荷载的桥梁基础、平面尺寸大或形状复杂的地下构造物基础,可用于除岩溶和地下承压水很高处的其他各类上层中施工。
三、明挖扩大基础施工
明挖扩大基础施寸:的内容包括:基础的定位放样、墓坑开挖、基坑排水、基底处理以及砌筑(浇筑)基础结构物等。
(一)准备工作
在开挖基坑前,应做好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和高程,并应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支护方案以及地面的防水、排水措施。
放样工作足根据桥梁中心线与墩台的纵横轴线,推算出基础边线的定位点,再放线画出基坑的开挖范围。基坑底部的尺寸较设计平面尺寸每边各增加0.5~1.0m,以便于支撑、排水与立模板(坑壁垂直的无水基坑坑底,可不必加宽,直接利用坑壁作基础模板亦可)。
(二)基坑开挖
1.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
对于在干涸河滩、河沟中,或经改河或筑堤能排除地表水的河沟中,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少,不影响坑壁稳定,以及基础埋置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时,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场所,可选用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
黏性土在半干硬或硬塑状态,基坑顶无活荷载,稍松土质,基坑深度不超过0.5m,中等密实(锹挖)土质基坑深度不超过1.25m,密实(镐挖)土质基坑深度不超过2.0m时,均可采用垂直坑壁基坑。基坑深度在5m以内,土的湿度正常时,采用斜坡坑壁开挖或按坡度比值挖成阶梯形坑壁,每梯高度为0.5~1.0m为宜,可作为人工运土出坑的台阶。基坑深度大于5m时,坑壁坡度适当放缓,或加做平台。土的湿度影响坑壁的稳定性时,心采用该湿度下土的天然坡度或采取加固坑壁的措施。当基坑的上层土质适合敞口斜坡坑壁条件,下层土质为密实黏性土或岩石,可用垂直坑壁开挖,在坑壁坡度变换处,应保留有至少0.5m的平台。
2.坑壁有支撑的基坑
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或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基坑较深工程数量较大,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加固坑壁措施撑、钢木结合支撑、混凝土护壁及锚杆支护等。
混凝土护壁一般采用喷射混凝土。根据经验,一般喷护厚度为5~8cm,一次喷护约需1~2h。一次喷护如达不到设计厚度。应等第一次喷层终凝后再补喷,直至达到要求厚度为止。喷护的基坑深度应按地质条件决定,一般不宜超过l0m。
(三)基坑排水
桥梁基础施了中常用的基坑排水方法有:
1.集水坑排水法。除严重流沙外,一般情况下均可适用。
2.井点排水法。当土质较差有严重流沙现象,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解决时,可采用井点排水法。
3.其他排水法。对于土质渗透性较大、挖掘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桩法或沉井法,此外,视上程特点、工期及现场条件等,还可采用帐幕法,即将基坑周围土层用硅化法、水泥灌浆法及冻结法等处理成封闭的不透水的帐幕。
(四)基坑施工过程中注意要点
1.在基坑顶缘四周适当距离处设置截水沟.并防止水沟渗水,以避免地表水冲刷坑壁,影响坑壁稳定性; 2,坑壁边缘应留有护道,静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0.5m,动荷载距坑边缘不小于1.0m,垂直坑壁边缘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水文地质条件欠佳时应有加固措施;
3.应经常注意观察坑边缘顶面土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
4.基坑施工不可延续时间过长,自开挖至基础完成,应抓紧时间连续施工;
5.如用机械开挖基坑。挖至坑底时,应保留不小于30cm厚度的底层,在基础浇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标高;
6.基坑应尽量在少雨季节施工;
7.基坑肩:用原土及时回填,对桥台及有河床铺砌的桥墩基坑,应分层夯实。
四、桩基础施工
(一)沉入桩施工
沉入桩所用的基桩主要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断面形式常用的有实心方桩和空心管桩两种。管桩(包括普通的和预应力的)一般由工厂以离心成型法制成。沉人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以及静力压桩等。这里介绍锤击沉桩的施工方法。
1.概述
锤击沉桩一般适用于中密砂类土、黏性土。由于锤击沉桩依靠桩锤的冲击能量将桩打入士中,因此一般桩径不能太大(不大于0.6m),入土深度在40m左右,否则对沉桩设备要求较高。沉桩设备是桩基施寸:质量与成败的关键,应根据土质、工程量、桩的种类、规格、尺寸、施工期限、现场水电供应等条件选择
2.施工要点
(1)沉桩前应对桩架、桩锤、动力机械等主要设备部件进行检查;开锤前应再次检查桩锤、桩帽以及送桩与桩的中轴线是否一致;锤击沉桩开始时,应严格控制各种桩锤的动能:用坠锤和单动气锤时,提锤高度不宜超过0.50m;用双动气锤时,可少开气阀降低气压和进气量,以减少每分钟的锤击数;用柴油机锤时,可控制供油量以减少锤击能量;当桩尖已沉入到设计标高,但沉入度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继续下沉至达到要求的沉入度为止。沉桩时,如遇到:沉入度突然发生急剧变化;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桩不下沉,桩锤有严重的回弹现象;桩顶破碎或桩身开裂、变形,桩侧地面有严重隆起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锤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2)沉桩过程中应注意:桩帽与桩周围应有5~l0mm间隙,以便锤击时桩在桩帽内可作微小的自由转动,避免桩身产生超过许可的扭转应力;打桩机的导向杆应予固定,以便施打时稳定桩身;导向杆设置应保证桩锤上下活动自由;顶制桩顶面应附有适合桩帽大小的桩垫,其厚度视桩垫材料、桩长及桩尖所受抗力大小决定;桩边破碎后应及时更换;选用的桩帽,应将锤的冲击力均匀分布于桩顶面。
3.锤击沉桩的停锤控制标准
(1)当设计桩尖标高处为硬塑黏性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化岩等土层时,根据贯人度变化并对照地质资料,确认桩尖已沉人该土层,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人度。
(2)当贯人度已达到控制贯人度,而桩尖标高未到达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入0.10rn左右(或锤击30~50次),如无异常变化即可停锤;若桩尖标高比设计标高高得多时,应报有关部门研究确定。
(3)当设计桩尖标高处为一般黏性土或其他松软土层时,应以标高控制,贯入度作为校核。当桩尖已达设计标高,而贯入度仍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其接近控制贯人度。
(4)在同一桩基中,各桩的最终贯入度应大致接近.而沉入深度不宜相差过大,避免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如因土质变化太大,致使各桩贯人度或沉桩深度相差过大时,应报有关部门研究,另行制定停锤标准。对于特殊设计的桩.桩尖设计标高有高低时(如拱桥的桥台桩等),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从沉桩开始时起,应严格控制桩位及竖桩的竖直度或斜桩的倾斜度。在沉桩过程中,不得采用顶、拉桩头或桩身办法来纠偏,以防桩身开裂并增加桩身附加弯矩。
(二)钻孔灌注桩施]:
1.钻孔灌注桩的特点
钻孔灌注桩桩长可以根据持力土层的起伏面变化,并按使用期间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组合配置钢筋,钢筋用量较少,便于施工,故应用较为普遍。
2.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埋没护筒、制备泥浆、钻孔、清底、钢筋笼制作与吊装以及灌注水下混凝土等。
(1)埋设护筒:护筒能稳定孔壁、防止坍孔,还有隔离地表水、保护孔口地面、固定桩孔位置和起到钻头导向作用等。
护简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其内径应比钻孔直径大(旋转钻约大20cm,潜水钻、冲击或冲抓锥约大40cm),每节长度约2~3m。一般常用钢护筒,在陆上与深水中均能使用,钻孔完成,可取出重复使用。在深水中埋设护筒时,先打入导向架,再用锤击或振动加压沉入护筒。护筒人土深度视土质与流速而定。护筒平面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2)泥浆制备:钻孔泥浆由水、黏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
通常采用塑性指数大于25,粒径小于0.005mm的黏土颗粒含量大于50%的黏土过泥浆搅拌机或人工调和,贮存在泥浆池内,再用泥浆泵输入钻孔内。
(3)钻孔:一般采用螺旋钻头或冲击锥等成孔,或用旋转机具辅以高压水冲成孔用的方法是:止循环回转法,反循环回转法,潜水电钻法,冲抓锥法,冲击锥法。
1)正循环回转法:系利用钻具旋转切削土体钻进,泥浆泵将泥浆压进泥浆笼头,通过钻杆中心从钻头喷人钻孔内,泥浆挟带钻渣沿钻孔上升,从护筒顶部排浆孔排出至沉淀池,钻渣在此沉淀而泥浆流人泥浆池循环使用。其特点是钻进与排渣同时连续进行,在适用的土层中钻进速度较快,但需设置泥浆槽、沉淀池等。施工占地较多,且机具设备较复杂。
2)反循环回转法:与正循环法不同的是泥浆输入钻孔内,然后从钻头的钻杆下口吸进,通过钻杆中心排出至沉淀池内。其钻进与排渣效率较高,但接长钻杆时装卸麻烦,钻渣容易堵塞管路。另外,囚泥浆是从上向下流动,孔壁坍塌的可能性较正循环法的大,为此需用较高质量的泥浆。
(4)孔径检查与清孔:钻孔的直径、深度和孔形直接关系到成桩质量,是钻孔桩成败的关键。为此,除了钻孔过程中严谨操作、密切观测监督外,在钻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后,应采用适当器具对孔深、孔径、孔形等认真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填写“终孔检查证”。
1)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渣法、喷射清孔法以及用砂浆置换钻渣清孔法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和土质条件决定。其中抽浆法清孔较为彻底,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灌注桩。对孔壁易坍塌的钻孔,清孔时操作要细心,防止坍孔。
2)清孔的质量要求:对摩擦桩:孔底沉淀土的厚度,中、小桥不得大于(0.4~0.6)d(d为桩的直径),大桥按设计文件规定。清孔后的泥浆性能指标:含砂率为4%~8%,相对密度为1.10一1.25,黏度为18~20s。对支承桩(柱桩、嵌岩桩),宜用抽浆法清孔,并宜清理至吸泥管出清水为止。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淀土厚度不得大于50mm。若孔壁易坍塌,必须在泥浆中灌注混凝土时,建议采用砂浆置换钻渣清孔法,清孔后的泥浆含砂率不大于4%。其他泥浆性能指标同摩擦桩要求。对于沉淀土厚度的测量,用冲击、冲抓锤时,沉淀土厚度从锥头或抓锥底部所到达的孔底平面算起。沉淀土厚度测量方法可在清孔后用取样盒(开口铁盒)吊到孔底,待到灌注混凝土前取出,直接测量沉淀在盒内的沉渣厚度。
(5)灌注混凝土: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径的井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将钢筋骨架(笼)吊入井孔中,灌注混凝土。
2B313013 掌握桥梁下部结构施丁技术
一、承台施工
(一)围堰及开挖方式的选择
1,当凉台处于于处时,一般直接采用明挖基坑,井根据基坑状况采取一定措施后在其上安装模板,浇筑承台混凝土。
2,当承台位于水中时,一般先设围堰(钢板桩围堰或吊箱围堰)将群桩围在堰内,然后在堰内河底灌注水下混凝土封底,凝结后,将水抽干,使各桩处于干处,再安装承台模板.在干处灌筑承台混凝土。
3,对于承台底位于河床以上的水中.采用有底吊箱或其他方法在水中将承台模板支撑和固定,如利用桩基,或临时支撑。承台模板安装完毕后抽水,堵漏,即可在干处灌筑承台混凝土。
4.承台模板支承力式的选择应根据水深、承台的类型、现有的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开挖墓坑
1.基坑开挖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并辅以人工清底找平,基坑的开挖尺寸要求根据承台的尺寸,支模及操作的要求,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的需要等因素进行确定。
2.基坑的开挖坡度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
3.基坑顶面应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措施,如截水沟等。
4.当基坑地下水采用普通排水方法难以解决时,可采用井点法降水
(三)承台底的处理
1.低桩承台:当承台底层土质有足够的承载力,又无地下水或能排干水时,可按天然地基上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当承台底层土质为松软土,且能排干水施工时,可挖除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
2.高桩承台:当承台底以下河床为松软土时,可在板桩围堰内填人砂砾至承台底面标高。填砂时视情况决定.可抽干水填入或静水填入,要求能承受灌注封底混凝土的重量。
(四)模板及钢筋
1.模板一般采用组合钢模,纵、横椤木采用型钢,在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模板设计,以保证使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町靠的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各部形状、尺寸的准确。模板要求平整,接缝严密,拆装容易,操作方便。一般先拼成若干大块,再由吊车或浮吊(水中)安装就位,支撑牢固。
2.钢筋的制作严格按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墩身的预埋钢筋位置要准确、牢固。
(五)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的配制除要满足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要求外,还要满足施工的要求泵送对坍落度的要求。为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根据具体情况掺加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减少剂、缓凝剂、防冻剂等。 -
2.混凝土的拌合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通过便桥或船只运输到浇筑位置
采用流槽、漏斗或泵车浇筑。也可由混凝土地泵直接在岸上东
3,混凝土浇筑时要分层,分层厚度要根据振捣器的功率确定,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六)混凝土养生和拆模
混凝土浇筑后要适时进行养生,尤其是体积较大,气温较高时要尤其注意,防止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后再进行拆模。
二,墩台施工
(一)钢筋混凝土墩台施工
1.在承台顶面准确放出墩台中线和边线,考虑混凝土保护层后,
2.将加工好的钢筋运到工地现场绑扎,在配置第一层垂直筋时,应使其有不同的长度,以符合同一断面筋接头的有关规定。随着绑扎高度的增加,用圆钢管搭设绑扎脚手架,做好钢筋网片的支撑并系好保护层垫块。
3.条件许可时,可事先加工成钢筋网片或骨架,整体吊装焊接就位。
4.将标准钢模组合成分块模板片,板片高度及宽度视墩台身尺寸和吊装能力确定。
5.用夹具将工字钢立柱和板片竖向连接,横向用销钉和槽钢横肋,将整个模板连成整体,安装就位,用临时支撑支牢,待另一面模板吊装就位后,用圆钢拉杆外套塑料管井加设锥形垫,外加垫块螺帽,内加横内撑,将二面模板横向连成整体,校正定位。
6.端头模板要和墙面模板牢固连接,认真采取支撑、加固措施,防止跑模、漏浆。
7.施工脚手架用螺栓连接在守柱上,立柱下部设置可调斜撑,以确保模板位置的正确。
8.安装直坡式墩台模板,为便于提升,宜有0.5%~l%模板高度的锥度,在制作模板时可根据锥度要求加工一定数量的梯形模板,为适应空心墩台,还要制作收坡式模板。
9.统筹安排混凝土拌和站的位置.拌和站的拌合能力必须满足施工需要,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坍落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0.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杂物、已浇混凝土面上泥土清理干净,模板、钢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11.墩台身高度不大时,可搭设木板坡道,中间钉设防滑木条,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工浇筑。当墩台身高度较大,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m时,要使用漏斗、串筒。
12.拼装式模板用于高墩台时,应分层支撑、分层浇筑,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时,在墩台身内顶埋支承螺栓,以支承第二层模板的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
13.浇筑墩台混凝土通常搭设普通外脚手架,浇筑高墩台混凝土时,须采用简易活动脚手或滑动脚手。浇筑空心高墩台混凝土宜搭设内脚手,并兼作提升吊架。
14.混凝土应分层、整体、连续浇筑,逐层振捣密实,轻型墩台需设置沉降缝时,缝内要填塞沥青麻絮或其他弹性防水材料,并和基础沉降缝保持顺直贯通。
15.混凝土浇筑时要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是否松动变形、预留孔、预埋支座钢板是否移位,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二)石砌墩台施工
1.墩台砌筑施工要点
(1)在砌筑前应按设汁图放出实样,挂线砌筑。
(2)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土质,只在已砌石块的侧面铺上砂浆即可,不需坐浆:如基底为石质,应将其表面清洗、润湿后,先坐浆再砌石。
(3)砌筑斜面墩台时,斜面应逐层放坡,以保证规定的坡度。
(4)砌块间用砂浆粘结并保持一定的缝厚.所有砌缝要求砂浆饱满。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工程,应先作出配料设计图.注明块石尺寸。
2.砌筑方法
同一层石料及水平灰缝的厚度要均匀一致,每层按水平砌筑,丁顺相间,砌石灰缝互相垂直。砌石顺序为先角石、再镶面、后填腹。填腹石的分层高度应与镶面相同。
圆端、尖端及转角形砌体的砌石顺序,应自顶点开始,按丁顺排列接砌镶面石。圆端形桥墩的圆端顶点不得有垂直灰缝,砌行应从顶端开始先砌,然后依丁顺相间排列,按砌四周镶面石。
3.砌体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砌体所用各项材料类别、规格及质量符合要求;
(2)砌缝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铺填饱满,强度符合要求;
(3)砌缝宽度、错缝距离符合规定,勾缝坚固、整齐.深度和形式符合要求;
(4)砌筑方法正确:
(5)砌体位置、尺寸不超过允许偏差。

案例
某桥主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地质依次为表层5m的砾石、27m的漂石和软岩。主要施工过程如下:
平整场地、桩位放样、埋设护筒,采用冲击钻成孔。下放钢筋笼后,发现孔底沉淀量超标,但超标量较小,施工人员采用空压机风管进行扰动,使孔底残留沉渣处于悬浮状态,之后,安装导管,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为35cm,且导管口处于沉淀的淤泥渣之上,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实验,并用1.5倍的孔内水深压力的水压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合格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塌落度18cm,整个过程连续均匀进行。
对导管进行接头抗拉试验,并用1.5倍的孔内水深压力的水压进行水密承压试验,试验合格后,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18cm,在整个过程中连续均匀进行。
施工单位考虑到灌注时间较长,在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埋置导管的深度为1.2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为3m。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l0m时,出现塌孔,施工人员用吸泥机进行清理;当灌注混凝土进行到23m时,发现导管埋管,但堵塞长度较短,施工人员采取用型钢插入导管的方法疏通导管;当灌注到27m时,导管挂在钢筋骨架上,施工人员采取了强制提升的方法;进行到32m时,又一次堵塞导管,施工人员在导管始终处于混凝土中的状态下,拔抽抖动导管,之后继续灌注混凝土直到完成。养生后经检测发现断桩。
2.问题:
(1)断桩可能发生在何处,原因是什么?
(2)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3)塞管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1)1)可能发生在10m处:吸泥机清理不彻底时,形成灌注桩中断或混凝土中夹有泥石。
2)可能发生在27m处;采取强制提升而造成导管脱节。
(2)进水、塞管、埋管。
(3)可采用拔抽抖动导管(不可将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以用型钢插入导管内束疏通导管,或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

阅读全文

与墩台身的砌筑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香梨鉴别方法 浏览:296
喷枪喷漆枪的使用方法 浏览:597
检测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浏览:351
餐厅排长队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534
节税十种方法和技巧 浏览:492
土方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浏览:33
名人有哪些读书方法 浏览: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骤 浏览:938
清洗消毒后病毒的检测方法 浏览:24
缓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浏览:632
种植罂粟的方法 浏览:541
华为手机抖音全部分类操作方法 浏览:950
蓝宝石简单辨别方法 浏览:769
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是用力吐气吗 浏览: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绩的方法 浏览:256
牛疝气图片大全治疗方法 浏览:138
圆形吸顶灯安装方法有哪些 浏览:538
测试用例分析方法 浏览:678
各种花的用量计算方法 浏览:254
布面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