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所有简便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❷ 插值法如何计算,请详解
插值法又称“内插法”,是利用函数f (x)在某区间中插入若干点的函数值,作出适当的特定函数,在这些点上取已知值,在区间的其他点上用这特定函数的值作为函数f (x)的近似值,这种方法称为插值法。如果这特定函数是多项式,就称它为插值多项式。
例如:假设与A1对应的数据是B1,与A2对应的数据是B2,现在已知与A对应的数据是B,A介于A1和A2之间,则可以按照(A1-A)/(A1-A2)=(B1-B)/(B1-B2)计算得出A的数值,其中A1、A2、B1、B2、B都是已知数据。根本不必记忆教材中的公式,也没有任何规定必须β1>β2验证如下:根据:(A1-A)/(A1-A2)=(B1-B)/(B1-B2)可知:
(A1-A)=(B1-B)/(B1-B2)×(A1-A2)
A=A1-(B1-B)/(B1-B2)×(A1-A2)
=A1+(B1-B)/(B1-B2)×(A2-A1)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这个计算式可以转变为59×(P/A,r,5)+1250×(P/F,r,5)=1000
当r=9%时,59×3.8897+1250×0.6499=229.4923+812.375=1041.8673>1 000元
当r=12%时,59×3.6048+1250×0.5674=212.6832+709.25=921.9332<1000元
因此, 现值 利率
1041.8673 9%
1000 r
921.9332 12%
(1041.8673-1000)/(1041.8673-921.9332)=(9%-r)/(9%-12%)
解之得,r=10%。
❸ 钻探技术
地热钻探是为勘探和开发蕴藏在地壳内部的地热能源进行的钻探和成井技术。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可以钻成不同深度的地热钻孔,各类地热钻孔的深度如表3-1。地热钻探主要采用石油钻机或岩心钻机。
表3-1 各类地热钻孔深度表
地热钻探主要特点:①钻探中遇到的热储层常具有多孔性、裂隙性,属低压或常压地层,极为脆弱,钻井液易于漏失。因此,必须用清水、优质轻泥浆或空气进行压力平衡钻探或减压钻探,以免使热储层被损坏。②钻入高温热储层(温度达100~200℃)后,下入的生产套管因受热膨胀应力的作用,可造成套管断裂或顶裂井口地盘、套管外水泥环酥裂,酿成热水、热蒸气喷发事故。故要采用套管悬挂或伸缩装置,用加硅粉的耐高温水泥固井,并要加固井口地盘。③孔底高温能破坏泥浆的稳定性,使其组分分解不能发挥钻井液的基本功能(冷却、清洗、护壁、携粉),故地热超过200℃时,要用耐高温的海泡石泥浆、高温处理剂,还必须配备固相控制设备和冷却塔。④防喷设备要齐全,除配齐防喷器组外,还要备10倍于井筒容积的冷水,以备用“冷水控制井喷”。⑤严防腐蚀和环境污染,如废泥浆损害农田、噪音干扰,硫化氢(H2S)剧毒危及人员生命及腐蚀各类管材、配件,甲烷(CH4)气体易失火爆炸。必须采用机械的(消声器、分离器、面具、防喷器等)、化学的(如过氧化氢、海绵铁)等方法予以防范。
1.钻探方法
一般地热井钻探采用正循环全面钻进、泥浆钻井液方法。地热钻探采用设备和工艺方法是:浅部地热(<1000m)基本上与水井钻探相同;深部地热与油井钻探相同;地热钻探一般均要在井口安装防喷器。一般地热井,钻井直径最终不小于152mm。为了增加地热能的产出,已发展了在热储层打定向井和分支井的技术。
2.测井
测井是对地热井钻孔所穿透的地层的各种特性数据记录下来的所有作业。地热测井工作除在钻进、完井和试井过程中进行外,将持续到整个生产期间。常规地热测井的参数有:连续井径、连续井温、电阻率、自然电位a、天然放射性γ、连续井斜、声波补偿。通过测井可以分析判断地层的厚度和岩性、地层温度剖面,热储层位置、测井曲线的连续变化,能准确地反映出地层和岩性剖面。
3.成井
指钻孔达到了预定的深度和预期的目的而结束钻进。成井有几种方式:裸眼成井、衬管成井、套管成井。地热井成井一般步骤如下:①确定生产热水或蒸气的地层的顶部位置;②钻出足够的垂直剖面,以便在现有渗透率下,出现商业性地热水汽流;③使用特定的套管和水泥,把生产层与冷水隔离;④消除可能影响生产层渗透率的钻井液的破坏作用;⑤如可能,用最少的费用在坚密岩层中实现裸眼完井。如果生产层是非固结或不致密地层,则要使用射孔衬管或注水泥的套管;⑥如需要,对注水泥的套管射足够的孔或刻凹槽;⑦安装适当的管衬。
4.洗井
由于工程需要,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将洗井介质由泵注设备经井筒注入,把井筒内的物质(液相、固相、气相)携带至地面,从而改变井筒内的介质性质达到作业要求。这种作业过程叫做洗井。
地热井的洗井方法主要有浸泡洗井药、喷射刷孔、拉活塞盐酸、二氧化碳、压风机和水泵抽水等。
5.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是目前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主要方法。对于地热水井来说,通过抽水试验除可以确定水文地质参数外,还可以确定其可开采量及布井间距。根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储办发[1996]51号文件《关于地热单井勘查报告审批要求的通知》的规定,地热单井可开采量一般可依据地热井抽水试验资料绘制的Q-f(s)曲线确定水流方程,以内插法计算确定。层状热储地热田,按最大水位下降不大于20m确定热水井可开采量,依据该井开采可能影响区内的可采热储存量与热水井开采期排放的总热量进行热均衡验算,确定地热田面积,估算热水井的井距。因此,对地热水井进行抽水试验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❹ 内插法的计算
内插法在内含报酬率的计算中应用较多。内含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通过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可以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如果计算出来的内含报酬率高于必要报酬率,则方案可行;如果计算出来的内含报酬率小于必要报酬率,则方案不可行。一般情况下,内含报酬率的计算都会涉及到内插法的计算。不过一般要分成这样两种情况: 1.如果某一个投资项目是在投资起点一次投入,经营期内各年现金流量相等,而且是后付年金的情况下,可以先按照年金法确定出内含报酬率的估计值范围,再利用内插法确定内含报酬率
2.如果上述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就不能按照上述方法直接求出,而是要通过多次试误求出内含报酬率的估值范围,再采用内插法确定内含报酬率。
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某公司现有一投资方案,资料如下:
初始投资一次投入4000万元,经营期三年,最低报酬率为10%,经营期现金净流量有如下两种情况:(1)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一致,都是1600万元;(2)每年的现金净流量不一致,第一年为1200万元,第二年为1600万元,第三年为2400万元。
问在这两种情况下,各自的内含报酬率并判断两方案是否可行。
根据(1)的情况,知道投资额在初始点一次投入,且每年的现金流量相等,都等于1600万元,所以应该直接按照年金法计算,则
NPV=1600×(P/A,I,3)-4000
由于内含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所以令NPV=0
则:1600×(P/A,I,3)-4000=0
(P/A,I,3)=4000÷1600=2.5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确定2.5介于2.5313(对应的折现率i为9%)和2.4869(对应的折现率I为10%),可见内含报酬率介于9%和10%之间,根据上述插值法的原理,可设内含报酬率为I,
则根据原公式:
(i2-i1)/(i-i1)=( β2-β1)/( β-β1).
i2 =10%,i1=9%,则这里β表示系数,β2=2.4689,β1=2.5313,
而根据上面的计算得到β等于2.5,所以可以列出如下式子:
(10%-9%)/(I-9%)=(2.4689-2.5313)/(2.5-2.5313),解出I等于9.5%,因为企业的最低报酬率为10%,内含报酬率小于10%,所以该方案不可行
根据(2)的情况,不能直接用年金法计算,而是要通过试误来计算。 这种方法首先应设定一个折现率i1,再按该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的现金流量折为现值,计算出净现值NPV1;如果NPV1>0,说明设定的折现率i1小于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此时应提高折现率为i2,并按i2重新计算该投资项目净现值NPV2;如果NPV1<0,说明设定的折现率i1大于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此时应降低折现率为i2,并按i2重新将项目计算期的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计算净现值NPV2。
经过上述过程,如果此时NPV2与NPV1的计算结果相反,即出现净现值一正一负的情况,试误过程即告完成,因为零介于正负之间(能够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才是财务内部收益率),此时可以用插值法计算了;但如果此时NPV2与NPV1的计算结果符号相同,即没有出现净现值一正一负的情况,就继续重复进行试误工作,直至出现净现值一正一负。本题目先假定内含报酬率为10%,则:
NPV1=1200×0.9091+1600×0.8264+2400×0.7513-4000=216.8万
因为NPV1大于0,所以提高折现率再试,设I=12%, NPV2=1200×0.8929+1600×0.7972+2400×0.7118-4000=55.32万
仍旧大于0,则提高折现率I=14%再试,NPV3=1200×0.8772 +16000×7695+2400×0.6750-4000=-96.19万
现在NPV2 >0,而 NPV3<0(注意这里要选用离得最近的两组数据),所以按照内插法计算内含报酬率,设i2 =14%,i1=12%,则 β2=-96.19,β1=55.32,β=0根据
(i2-i1)/(i-i1)=( β2-β1)/( β-β1)
有这样的方程式:(14%-12%)/(i-12%)=(-96.19-55.32)/(0-55.329)
解得I=12.73%,因为大于必要报酬率,所以该方案可以选择。 某公司现有两个投资项目,其中
A项目初始投资为20000,经营期现金流入分别为:第一年11800,第二年13240,第三年没有流入;
B项目初始投资为9000,经营期现金流入分别为:第一年1200,第二年6000,第三年6000;
该公司的必要报酬率是10%,如果项目A和B是不相容的,则应该选择哪个方案?
根据本题目,初始差额投资为:
△NCF0=20000-9000=11000万
各年现金流量的差额为:
△NCF1=11800-1200=10600万
△NCF2=13240-6000=7240万
△NCF3=0-6000=-6000万
首先用10%进行测试,则NPV1=10600×0.9091+7240×0.8264+(-6000)×0.7513-11000=117.796万
因为NPV1>0,所以提高折现率再试,设I=12%,则有NPV2=10600×0.8929+7240×0.7972+(-6000)×0.7118-11000=-34.33万
现在NPV1>0,而NPV2<0(注意这里要选用离得最近的两组数据),所以按照内插法计算内含报酬率。
设i2 =12%,i1=10%,则 β2=-34.33,β1=117.796,β=0,则根据(i2-i1)/(i-i1)=( β2-β1)/( β-β1),有这样的方程式:
(12%-10%)/(I-12%)=(-34.33-117.796)/(0-117.796),解得I=11.54%,因为大于必要报酬率,所以应该选择原始投资额大的A方案。 除了将插值法用于内含报酬率的计算外,在计算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时也经常用到。如果是平价发行的每年付息一次的债券,那么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如果债券的价格高于面值或者低于面值,每年付息一次时,其到期收益率就不等于票面利率了,具体等于多少,就要根据上述试误法,一步一步测试,计算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的结果,如果选择的折现率使得计算结果大于发行价格,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折现率,如果低于发行价格,则需要进一步降低折现率,直到一个大于发行价格,一个小于发行价格,就可以通过内插法计算出等于发行价格的到期收益率。总的来说,这种内插法比较麻烦,教材上给出了一种简便算法: R=[I+(M-P)÷N]/[(M+P)÷2]
这里I表示每年的利息,M表示到其归还的本金,P表示买价,N表示年数。例如某公司用1105元购入一张面额为10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5年期,每年付息一次,则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
R= [80+(1000-1105)÷5]/[(1000+1105)÷2]=5.6%
可以看出,其到期收益率与票面利率8%不同,不过这种简便做法在考试时没有作出要求,相比较而言,对于基本的内插法,大家一定要理解并学会运用。
❺ 简便运算的技巧
简便计算是采用特殊的计算方法,运用运算定律与数字的基本性质,从而使计算简便,将一个很复杂的式子变得很容易计算出结果。
主要用三种方法:加减凑整、分组凑整、提公因数法。
他们使用的都是数学计算中的拆分凑整思想。
主要步骤:
①遇见复杂的计算式时,先观察有没有可能凑整;
②运用四则运算凑成整十整百之后再进行简便计算。
2/4
加减凑整法
1、将计算式中的某一个数拆分,使其能与其他的数凑成整十,整百【例1】;
2、补上一个数,能够与其他数凑整,最后再减去这个数
分组凑整法
在只有加减法的计算题中,将算式中的各项重新分下组凑整,主要采用两个公式:G老师讲奥数(微)。【例3】
加法结合律:a+b+c=a+(b+c)=(a+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提公因数法
使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a x (b±c)=a x b±a x c;
如果没有公因数,可以根据乘法结合律变化出公因数,详见【例4】。
a×b=(a×10)×(b÷10),
a×b÷c=a÷c×b,
a×b×c=a×(b×c)。
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
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
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
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
同因数,提出来,异因数,括号放。
同级算,可交换。特殊数,巧拆分。
合理算,我能行。
1方法一:带符号搬家法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如: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例如:
2方法二:结合律法
(一)加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括号里要变号。
2.在乘除运算中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括号里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括号里要变号。
(二)去括号法
1.在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2.在乘除运算中去括号时,括号前是乘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是除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3方法三:乘法分配律法
1.分配法
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例:8×(12.5+125)
=8×12.5+8×125
=100+1000
=1100
2.提取公因式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9×8+9×2
=9×(8+2)
=9×10
=90
3.注意构造,让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例:8×99
=8×(100-1)
=8×100-8×1
=800-8
=792
4方法四:凑整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
例:9999+999+99+9
=(10000-1)+(1000-1)+(100-1)+(10-1)
=(10000+1000+100+10)-4
=11110-4
=11106
5方法五:拆分法
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32×125×25
=(4×8)×125×25
=(4×25)×(8×125)
=100×1000
=100000
6方法六:巧变除为乘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7方法六:裂项法
分数裂项是指将分数算式中的项进行拆分,使拆分后的项可前后抵消,这种拆项计算称为裂项法.常见的裂项方法是将数字分拆成两个或多个数字单位的和或差。
遇到裂项的计算题时,需注意:
1.连续性
2.等差性
计算方法:头减尾,除公差。
8方法六:找朋友法
例题:
例1:
283+52+117+148
=(283+117)+(52+48)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2:
657-263-257
=657-257-263
=400-263
(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带符号搬家”)
例3:
195-(95+24)
=195-95-24
=100-24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
=150-100+42
(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要变成逆运算)
例5:
(0.75+125)x8
=0.75x8+125x8=6+1000
. (运用乘法分配律))
例6:
( 125-0.25)x8
=125x8-0.25x8
=1000-2
(同上)
例7:
(1.125-0.75)÷0.25
=1.125÷0.25-0.75÷0.25
=4.5-3=1.5。
( 运用除法性质)
例8:
(450+81)÷9
=450÷9+81÷9
=50+9=59.
(同上,相当乘法分配律)
例9:
375÷(125÷0.5)
=375÷125x0.5=3x0.5=1.5.
(运用除法性质)
例10:
4.2÷(0.6x0.35)
=4.2÷0.6÷0.35
=7÷0.35=20
(运用除法性质)
例11:
12x125x0.25x8
=(125x8)x(12x0.25)
=1000x3=3000.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例12:
(175+45+55+27)-75
=175-75+(45+55)+27
=100+100+27=227.
(运用加法性质和结合律)
❻ 简便计算方法
常用的简便算法有以下几种
一、结合法
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可根据情况改写成用这个数乘这两个数的积的形式,使计算简便。
例1
计算:19×4×5
19×4×5
=19×(4×5)
=19×20
=380
在计算时,添加一个小括号可以使计算简便。因为括号前是乘号,所以括号内不变号。
二、分解法
一个数乘一个两位数,可根据情况把这个两位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再用这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使计算简便。
例2
计算:45×18
48×18
=45×(2×9)
=45×2×9
=90×9
=810
将18分解成2×9的形式,再将括号去掉,使计算简便。
三、拆数法
有些题目,如果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比较麻烦,我们可以根据因数及其他数的特征,灵活运用拆数法进行简便计算。
例3
计算:99×99+199
(1)在计算时,可以把199写成99+100的形式,由此得到第一种简便算法:
99×99+199
=99×99+99+100
=99×(99+1)+100
=99×100+100
=10000
(2)把99写成100-1的形式,199写成100+(100-1)的形式,可以得到第二种简便算法:
99×99+199
=(100-1)×99+(100-1)+100
=(100-1)×(99+1)+100
=(100-1)×100+100
=10000
四、改数法
有些题目,可以根据情况把其中的某个数进行转化,创造条件化繁为简。
例4
计算:25×5×48
25×5×48
=25×5×4×12
=(25×4)×(5×12)
=100×60
=6000
把48转化成4×12的形式,使计算简便。
例5
计算:16×25×25
因为4×25=100,而16=4×4,由此可将两个4分别与两个25相乘,即原式可转化为:(4×25)×(4×25)。
16×25×25
=(4×25)×(4×25)
=100×100
=10000
在本道题目中,利用第一种方法即可,也就是51乘以59加41的和再加上22乘以68加上32的和,等于5100加上2200等于6300
❼ 简便计算方法有哪些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综合算式(四则运算)应当注意的地方:
1、如果只有加和减或者只有乘和除,从左往右计算,例如:2+1-1=2,先算2+1的得数,2+1的得数再减1。
2、如果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同时有,先算二级运算
3、如果一级,二级,三级运算(即乘方、开方和对数运算)同时有,先算三级运算再算其他两级。
4、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数(不管它是什么级的,都要先算)。
5、在括号里面,也要先算三级,然后到二级、一级。
(7)固井内插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得到: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几个数的和减去一个数,可以选其中任一个加数减去这个数,再同其余的加数相加。几个数的积除以一个数,可以让积里的任何一个因数除以这个数,再与其他的因数相乘。
❽ 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简便的计算方式的话,只要有几种
主要就是凑整法
❾ 最简单的内插法公式
(b-b1)/(i-i1)=(b2-b1)/(i2-i1)=直线斜率,变换即得所求。
内插法即直线插入法。其原理是若A(i1,b1),B(i2,b2)为两点,则点P(i,b)在上述两点确定的直线上。而工程上常用的为i在i1,i2之间,从而P在点A、B之间,故称直线内插法。
内插法说明点P反映的变量遵循直线AB反映的线性关系,上述公式易得。A、B、P三点共线,则(b-b1)/(i-i1)=(b2-b1)/(i2-i1)=直线斜率,变换即得所求。
(9)固井内插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插值法的原理是根据等比关系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计算得出所要求的数据。
折现率越大,现值越小,折现率越小,现值越大。
当计算的数值小于0(给定的值)时,应该使用小的折现率再试,相反当计算的数值小大于0(给定的值)时,应该使用大的折现率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