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胭脂花种子怎么种胭脂花种子怎么发芽胭脂花种子怎么种
早春3月上旬播种。
胭脂花 有珍珠菜属的胭脂花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 叶基生,莲座形;叶形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花莛粗壮,直立,高25— 50cm。有1—3轮伞形花序,每轮有花4—16朵。花冠暗红色,筒长约1.5cm,裂片长圆形,全缘,通常反折。花期6月。
② 胭脂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胭脂的制作方法
方法1.将干净的红玫瑰花的花瓣用干净的器皿挤出汁,然后放入当年的棉花片。当玫瑰花汁充分浸入棉片中时,捞出晾上。晾干后收入密封的陶罐。用时,取出一两片,放入手心,滴一两滴水,用手推匀后拍于双颊。
方法2.把胭脂花、玫瑰、栀子或者任何红色花朵,细细碾碎,用细沙滤去渣滓,晾干汁液,滴上一点点桂花油,就是胭脂。有花朵般艳丽的颜色和香味。
方法3.摘取清晨的红蓝花,最好是带露水的,像捣药一样捣成浆汁,加清水包在纱布里绞去黄汁,再加酸栗子淘米水一起像淘米一样淘,黄色素被溶解,再绞,剩下的就是红色素。红蓝花有两种色素,红色素与黄色素,后者难染色,故分离。加防腐剂阴干,就得到很红很红很艳很艳的胭脂了。颜色可以自己加别的粉调。
③ 种胭脂花(紫茉莉)的时候需要把种子晒干吗
种植紫茉莉的时候需要把种子晒干。
紫茉莉也就是有些地方称之为地雷花的植物,因其种子形状就像地雷一样而得名。
紫茉莉的种子中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而干燥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萌发抑制物,所以人们在种植紫茉莉时,往往不用刚采摘的种子,而是将种子晾晒一段时间再播种。
④ 采摘的紫茉莉的种子如何种植
紫茉莉花,又叫做胭脂花,属于山茉莉科的草本植物,采摘收集的紫茉莉种子可以种吗?
当然可以的,因为紫茉莉生命力非常非常的顽强,它的种子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开花,自播能力非常强,马路边,院子里,只要丢一些种子,不用浇水不用管,一年就能长一大片,后面年年能开花。
虽然是一种普通的花儿,但是好养,好打理,一开花就是很多很多,一年300天都开花,风雨无阻。尤其是傍晚的时候,走到阳台上一开,它竟然默默开了一大片花儿,几百朵花在同一时间绽放,还是很美很清新的。
紫茉莉又叫地雷花,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地区,是紫茉莉科紫茉莉属植物。紫茉莉花朵的颜色美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此外它还能作为中药,有活血调经、利尿等功效。紫茉莉的繁殖方法有播种繁殖和块根繁殖,但是块根繁殖方法十分不常见,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方法,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紫茉莉如何播种繁殖。
5.幼苗定植
等待幼苗生长处3片叶子左右时就可以进行定植,除了要保持行距之外,还要为其遮阴,不能被阳光直射,且不能积水积肥。
⑤ 胭脂花什么时候播种
早春3月上旬播种。
胭脂花 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有珍珠菜属的胭脂花(参见腺药珍珠菜Lysimachia stenosepala Hemsl.))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 叶基生,莲座形;叶形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花莛粗壮,直立,高25— 50cm。有1—3轮伞形花序,每轮有花4—16朵。花冠暗红色,筒长约1.5cm,裂片长圆形,全缘,通常反折。花期6月。可做药用。
⑥ 紫茉莉怎样育苗
在种植紫茉莉之前需要选择年前采收的健康种子,然后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软化它的表皮,并且挑选出干瘪的种子。播种的时间最好是选在春季进行,这个时候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处理好种子后把种子撒在铺好土壤的花盆中,然后盖上一层薄土喷水保湿,放在温暖的地方即可发芽。
一、紫茉莉怎么种植
1、种植时间:紫茉莉的种植时间尽量在春季进行,这个时候的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适合种子的萌发,而且春季播种到了夏季就会开花了,避开夏季炎热和冬季寒冷季节播种,因为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2、挑选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最好是年前自然成熟,在阴凉通风的位置阴干的种子。
⑦ 胭脂花的繁殖方法
播种是培育报春花的技术难点,因为此属种子细小,寿命短,隔年陈种多不发芽或发芽率极低。所以适时采集种子是实现种子繁殖的前提。当年产种子萌发持续期一般在20天左右,播种后7-10天就开始萌发,一般在萌发开始2-3天内进入萌发高峰期。当然,种子萌发的具体情况还要视其种类、播种期而异,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最好,一般7-10天后开始萌发,元旦至春节期间处于盛花期,而且植株营养期长,生长健壮;但如果秋季播种,萌发率较低,且植株矮小,冠径较小,严重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
种子粒重也会影响报春花种子的萌发情况,重种子萌发率高而且萌发速度快,播种后植株的生活力高,簇生叶多,花量大,种子数量多等。该种子是需光性种子,种子萌发时需要接受散射光以激活体内酶系统,且以散射光透光率55%为佳,在直射光下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率都很低,在遮光条件下的发芽率虽比直射光下高,但生长的幼苗全部倒伏。
ISTA(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的《国际种子检验室工作手册》介绍,报春花种子萌发适温为15℃-20℃,最高极限温度为25℃。但有研究表明,只要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播种技术,种子萌发的上限温度至少可以提高到30℃。用赤霉素、ABT生根粉等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可以促进萌发。此外,湿度、培养介质等也是影响报春花属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总之,控制好各种理化因素,掌握好播种技术,是实现植物引种栽培的关键。 症状: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花也矮小畸形,有斑纹。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防治方法: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症状:多在四季报春上发生。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 症状:为报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通过风雨、工具、灌溉水传播。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 细菌性叶斑病症状: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 缺铁黄叶病症状:植株上部嫩叶首先失绿,而老叶仍正常。失绿叶片叶肉变黄,叶脉还保持绿色。严重时叶尖出现褐斑,甚至脱落。
防治方法:盆土应选用富含铁质的壤土。在有机肥中混入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可促使根系发育,增加吸铁能力。出现缺铁病状时,可喷施0.2至0.5%硫酸亚铁溶液,效果比直接施入土中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