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学简便计算,有哪几种方法
数学简便计算方法:
一、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指的是:
ax(b+c)=axb+axc
cx(a-b)=axc-bxc
例1:38X101,我们要怎么拆呢?看谁更加的靠近整百或者整十,当然是101更好些,那我们就把101拆成100+1即可。
38X101
=38X(100+1)
=38X100+38X1
=3800+38
=3838
例2:47X98,这样该怎么拆呢?要拆98,使它更接近100。
47X98
=47X(100-2)
=47X100-47X2
=4700-94
=4606
二、基准数法
在一系列数中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来代表全部的数,要记得这个数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
例:
2072+2052+2062+2042+2083
=(2062x5)+10-10-20+21
=10310+1
=10311
三、加法结合律法
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
5.76+13.67+4.24+6.33
=(5.76+4.24)+(13.67+6.33)
=30
四、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1000
五、提取公因式法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
例:
0.92×1.41+0.92×8.59
=0.92×(1.41+8.59)
=9.2
Ⅱ 计数法有哪几种
计数法有哪几种?计数法分为单参数计数法和双参数计数法。计数的继续发展,大概与那时人类熟悉狩猎和捕鱼等生活方式有关。原始公社制度要求人们对食物、衣服、战利品等进行分配,从而迫使人们以某种方式对公共财富进行计算。
计算过程停留在“4”上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这个发展阶段上,人们开始抛弃必须将被数的物品拿在手中或置于脚边的做法。 数学中发生了第一次抽象,就是把一些被数的物品用另外某些彼此同类的物品和标记来代替,如用小石块、绳结、树枝、刻痕等。
根据一一对应的原则进行这种计算,即给每一个被数物体选择一个相应的东西作为计算工具,为了不致丢失这些简陋的计算工具(如小石块、贝壳、核),而把它们串在细绳或小棒上,后来导致至今仍有用的计算工具---算盘。
Ⅲ 计数的计数方法
数学术语,a×10的n次幂的形式。将一个数字表示成 (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 表示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数字很大的数,一般我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例如6230000000000;我们可以用6.23×10^12表示,而它含义是什么呢?从直面上看是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 若将6.23×10^12写成6.23E12,即代表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有效数字是指从左面不为0的数开始
例如:890314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90*10的8次方
839960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40*10的8次方
0.00934593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9.35*10的-3次方
0.004753=4.753*1/1000=4.753*10的负三次方 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以此类推。这个计数方法简便易懂,很受中国人欢迎。那么,到底是谁最先开始使用这个聪明的方法的呢?据说这种方法最初是戏院司事们记“水牌账”用的。
清末民初,戏园(俗称茶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每天戏园里要迎来很多观众。可是那时候还没有门票这种东西,戏园就安排“案目”(就是现在所说的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出一个“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座席前设有八仙桌,看客可边品茶边看戏。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到散场结账时准确无误。
这个方法随着戏院实行门票制而被废弃了,但是作为一种简明、易懂、方便的记数法,一直流行于民间。到现在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Ⅳ 怎么简便 计算
脱式计算过程解析21×(5/7×1/4)×4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21×(5/7×1/4)×4
=21×5/7×(1/4×4)
=3×5×1
=15
(4)简便方法计数扩展阅读\化简过程:判断分数是否为最简分数的依据可以根据分子分母的公因数是否只有1,如果只有1则该分数为最简分数,反之不是最简分数;若分子分母存再小数可以先进行化整后再判断
解题过程:
因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为[1, 7]
21/7:最简分数为3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Ⅳ 简便方法计数
1.2345²+(0.7655)²+2.469×0.7655
=1.2345^2+2×1.2345×0.7655+0.7655^2
=(1.2345+0.7655)^2
=2^2
=4
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这样可以么?
Ⅵ 科学记数法的简便运算方法
比如一个1000000(七位数)这样的数,科学计数法是1×10^6(六次方) 一个54000(五位数),科学计数法:5.4×10^4(四次方)这个规律是一个7……n位数,科学计数法就是7×10^(N-1)算到0以后的计数法:0.003(三个零)计数法是3×10^-3(负三次方) 0.000003(六个零)计数法是3×10^-6(负六次方)规律你可以看出来,前面有几个零,就乘以10的负几次方
Ⅶ 计数方法有哪些
1、科学计数法
数学术语,a×10的n次幂的形式.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a|<10,n 表示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数字很大的数,一般我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例如6230000000000;我们可以用6.23×10^12表示.若将6.23×10^12写成6.23E12,即代表将数字6.23中6后面的小数点向右移去12位.
例如:
890314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90*10的8次方,8.90×10^8;
83996000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为8.40*10的8次方,8.40×10^8.
2、中国计数法
中国人在计数时,常常用笔画“正”字,一个“正”字有五画,代表5,两个“正”字就是10,以此类推.这个计数方法简便易懂,很受中国人欢迎.现在很多中国人在统计选票、清点财物等时候,都还保持着用“正”字计数的习惯.
Ⅷ 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简便计算的方法例子演示67+12+33+58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67+12+33+58
=67+33+(58+12)
=100+70
=170
(8)简便方法计数扩展阅读\竖式计算-计算过程:两个加数的个位对齐,再分别在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相加结果满10则向高位进1,高位相加需要累加低位进1的结果。
解题过程:
步骤一:7+3=0 向高位进1
步骤二:6+3+1=0 向高位进1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100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Ⅸ 简便运算的计算方法
简便运算计算方法例子分析69+32+11+18
解题思路:四则运算规则(按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脱式运算(递等式计算)需在该原则前提下进行
解题过程:
69+32+11+18
=69+11+(18+32)
=80+50
=130
(9)简便方法计数扩展阅读#计算结果:两个加数的个位对齐,再分别在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相加结果满10则向高位进1,高位相加需要累加低位进1的结果。
解题过程:
步骤一:0+0=0
步骤二:8+5=3 向高位进1
根据以上计算步骤组合计算结果为130
存疑请追问,满意请采纳
Ⅹ 1+2+3+4+……+99+100+99+98+……+4+3+2+1怎样用简便方法计数算
原式=(1+99)×2+(2+98)×2+……+100+……(44+46)×2+45×2
=100×2×(100÷2)+100+90
=200×50+190
=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