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的策略与途径有哪些
一、专题学习,增强意识。单位可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科学知识渗透”的学术交流活动、经验介绍等,使教师不断了解进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逐步认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师自学或集体研讨,探索科技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学习:根据学科特点,直接学习有关的科技知识,学懂学透再施教;
2、挖掘:深钻教材,找出科技知识点,相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这样既充实了教师,又诱发了学生;
3、完成:利用课堂教学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亲身体验,让科学知识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
4、熏陶:营造科学从教、科学育人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同在科技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
二、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去科技单位进行有目的的参观。勤于收集,善于积累。学科教学中会涉及到很多科技知识,还会涉及到很多中外着名科学家。教师可利用业余时间去翻阅图书、收集有关资料,利用收集的资料拓展课本知识,拓宽知识等。
三、着眼实际,强化培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训,逐步提高自己的科技能力,如理论培训、教学演示、标本制作、多媒体操作等多种教育手段皆可。
四、提供平台,培养青年。青年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才能成长起来。这种实践必须是有目的、有指导、有一定层次的教研实践,因此,单位应该提供平台是让他们成熟的必要条件。
1、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种教科研活动、竞赛活动,不失充实锻炼的机会;
2、开展教学创新活动,使青年教师有充分地展示才能的机会;
3、多参与说课、评课、观摩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等。
当我们的教师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的时候,他们的科技教育能力就会增强,他们的科学思想就会大大提高。而科学思想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教师,他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会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智能和创新个性品质。愿我们的教师都成为科学思考、科学知识的传播者,都成为科学精神和科学人才的塑造者。
② 如何科学施爱提高师德修养全面育人
一、进行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努力学习师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师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第二, 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二、进行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
1、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三、加强自身修养,展现人格魅力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不断的塑造自己。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要自觉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爱岗敬业 在时下市场经济条件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2、热爱学生 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允许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3、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教师道德修养的教师。
③ 科学的教子方法有哪四种
要用心,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育儿专家。
1、短时间的隔离
将宝宝暂时与家人和小朋友们隔离开来,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冷静冷静。
隔离宝宝,既可以让宝宝冷静下来,也可以让父母自己冷静下来,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父母在极不冷静的情况下对宝宝采取暴力手段。待到大家都冷静下来后,再指出他究竟错在哪里,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他该如何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隔离宝宝的时间要视宝宝年龄大小适当加以调整。一般以长1岁增加1分钟为宜。隔离宝宝不是一种惩罚手段,只是让宝宝短时间里冷静下来的有效措施。
例如:宝宝与别的孩子发生冲突,他愤怒地冲向小朋友,给小朋友一记重拳。小朋友伤心地哭叫了起来。你的嘴张得大大的,想要狠狠训斥一通宝宝,同时你的手也伸了出去,想给不讲道理的宝宝一个教训。但是,请你还是冷静下来,将宝宝关进他的小房间,让他独自安安静静地考虑片刻。等宝宝冷静下来,再找机会与他好好谈一谈,告诉他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正确应对刚才的情形。
2、阐明事情的后果
让宝宝意识到他错误行为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他明白这必将会导致令人不愉快的结果。
采取这种方式给宝宝以教训,最重要的一点是,宝宝已经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以确保他确实能够理解他的行为与他所受到的惩罚之间的必然联系。
例如:如果宝宝将他的小房间弄得一塌糊涂,无论你怎么劝说他都不想自己收拾,那就将他心爱的玩具拿走以示惩戒。当你拿走玩具的时候,宝宝可能会采取各种挽救措施来挽回局面,比如他满口答应马上就收拾,但就是不付诸行动;或者他干脆跟你耍赖,以哭闹要挟等等。如果你就此罢手,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你一定要坚持原则,只有这样,宝宝才能真正明白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必然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宝宝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3、如何解决屡教不改的问题
对于宝宝经常性出现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从不同的侧面对宝宝进行教育或提醒,帮助他加深正确认识。
例如:宝宝经常将玩具丢在户外,于是你不得不带着宝宝回去寻找。遇上玩具丢失,麻烦事就更多了。宝宝可能会伤心地哭闹,甚至耍赖要你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玩具等等。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有效措施是,宝宝出门前叮嘱他不要忘了将玩具带回家;万一玩具丢失,让宝宝独自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绝对不要因为宝宝哭闹就给他再买新玩具。给宝宝一点教训可能是非常有效的避免发生同样事情的方法之一。
又如:宝宝早上起不来床,采取上述带惩罚性质的措施就不管用了,最好的办法是让宝宝早点上床睡觉,给宝宝准备一个他喜爱的小闹钟,在他耳边讲一个幽默的小笑话让他开开心心地摆脱瞌睡,或者每天早上在他起床前给他准备一杯橘子汁等等。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宝宝的特点,采取适合他的方式帮助他清醒。
4、转移注意力
如果宝宝过分沉溺于某一事物,父母不妨使用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法,实在没有能吸引宝宝注意力的物件,那么与宝宝玩一场游戏也未尝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通过多次的强化使宝宝逐渐淡忘他热心关注的对他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
例如:宝宝特别喜欢吃糖,刚刚两岁半的小家伙早已是满口蛀牙。无论你怎么苦口婆心向他宣讲吃糖的害处,他依旧无动于衷。这不,宝宝的小手又伸向糖盒了。你想向他大喊大叫,想给他爆炒一顿小屁屁。且慢,或许还有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呢。瞧瞧,这边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那边有一个很好吃的水果……吸引宝宝注意力的事物比比皆是。实在没有能吸引宝宝注意力的物件,那么与宝宝玩一场游戏也未尝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呀!趁宝宝不注意,将糖盒解决掉,让宝宝慢慢淡忘那些对他的小牙构成伤害的糖衣炮弹吧。宝宝是你的,你应该很了解宝宝的好恶,因此你也就掌握了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法宝。
虽然,这四种方法对于普通的孩子通常都非常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因此在解决同样的问题时,父母应举一反三,学会灵活运用。如果你实在没有办法对付自己的孩子,不妨去请教请教育儿专家或者儿科医生
④ 儿童科学教育中包含哪些需要培养的能力与方法
(1)选择适合的社会资源。
(2)能配合学前儿童学习能力、兴趣及需要。
科学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促进人发展的目标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前者是科学教育本体功能的体现,后者是科学教育外在职能的体现。随着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全面,对科学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刻,科学教育目标也不断发展。
科学教育目标:
总的来看,科学教育育人目标与科学教育内涵的发展是一致的。从最初的注重知识、技能到关注方法与过程,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
科学教育育人目标的重心在发生着摇摆和震荡,并不断寻找着平衡与融合,这种平衡与融合集中反映在当代“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与发展,也表现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面科学教育目标。
⑤ 如何学会育人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是学校还是社会,对子女、对学生的教育究竟应该从何做起?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育人应当怎样育?育什么?教育者往往感到十分的迷茫,不知从何做起。这也是摆在每个家长、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如果我们不理清这个问题,抓不住事物的纲,就会被千头万绪纷繁的事物弄得晕头转向。各项工作就会成为一团乱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纲不举目不张。就像闭着眼睛捉麻雀,虽然手忙脚乱,却抓不到麻雀。只会无的放矢,成为没头的苍蝇,乱碰乱撞,白费时间和精力。
我们今天的教育,也讲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可只重智育,分数第一,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等,结果造成了行动与目标的南辕北辙。使教育迷失了方向,走入死胡同。
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导航,教育必然会在信息化、现代化的立交桥上迷失方向,走错道路。
因此,方向永远比速度重要!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却误入歧途的人。培养一大批敢担当、有责任心、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要比培养一大批为富不仁、损人利己、专挖国家墙角的所谓成功人士要重要的多。培养一大批有价值的人要比培养一大批成功的人更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应该教什么比应该怎样教、育人应该育什么比应该怎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育人到底应该育什么呢?应该怎样来育?
古今中外的先圣先哲先贤,他们在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加以批判的吸收和学习。无数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不以分数论英雄,当以格局赢未来。“有大略者不可以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以任以大功”,况且,一些非常之才的培养也需要一些非常之法。因为教育者的眼界往往决定着孩子们人生发展的边界。我个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养心、养趣、养习惯
我国历史上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岳飞、文天祥、夏完淳、谭嗣同、孙中山、毛泽东等,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推翻旧的统治者,都以天下为己任,舍弃小我,舍生忘死。这种大义凛然的壮举,就值得我们学习。而那些腐儒们虽学富五车,大敌当前,只替自己打算,不为国家和百姓着想,贪生怕死,知识再多又有何用?乱,不能安邦;危,不能济世。这样的人,胆小怕事、迂腐不堪、知识再多,却百无一用。和上面的仁人志士相比,他们是多么的藐小、丑陋和格格不入?一些身居高位,手握大权的政客、重臣,在位要么相互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临危则卖身投靠,变节投降,灵魂卑鄙肮脏。这样的功成名就之士,学不为民枉有官,才不济变徒有位。他们如行尸走肉,只能遗臭万年,为人唾骂。
教育就是要教人养气养大气,养浩然之气,养天地正气。要敢于顶天立地,做天地间不可少之人。“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难以入其妙”。
大气方能有大格局、大境界、大气魄、大胸怀、大谋略、大成就。出手才会有大手笔,才会不同凡响。才会睥睨六合,气胸万古。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壮山河;毛主席《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无不大气磅礴,包举宇内,鼓舞人心。尽管他是一个中师文凭,可那些饱学的教授等一个个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⑥ 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是德育工作的三大基本要素。德育目标是核心,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通道,是德育内容、德育过程的承载体,是将德育内容、目标转化为学生品德素质的方式和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确定了德育目标,明确了的德育内容创新优化德育途径将成为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德育不同于知识、技能学习的智育,不可能通过某一专门的教学和活动来完成。因此,在推进德育工作过程中,学校要不断加大创新和探索力度,将多种德育途径有效整合,使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做到全员参与,实现“六个育人”。
老师带着学生体验种菜
教学育人。教学是学校提高学生素质的最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渠道。学校在组织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要把“育人”渗透到“教书”的过程之中,从而完成“教书”和“育人”双重任务。因此,学校应引导各学科教师从思想认识及教学行为上,真正把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科学地安排好每一节课,精心地设计每一个知识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认真地挖掘并利用各科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老师带着学生做游戏
管理育人。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管理,是用外在的约束教育人;教育是用内在思想管理人。学校的管理,实际上是养成教育,不能小看。”因此,我们各学校在育人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管理”育人作用的发挥,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学校现代化管理体系,通过学校科学有效的管理,让师生明白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以培养出他们严格的纪律观念,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将让他们终生受益。
⑦ 求科学育人方法,怎样科学养育孩子
这个内容就有点多了,主要的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个性发展,不要动不动就打骂,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则,教育教育,教为主。
⑧ 如何树立科学育人观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
2、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一切学生。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师只要树立科学育人观,全面育人,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分类法、早期科学阅读。
1、观察法:一是借助于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另一种是通过仪器进行间接观察。可分为个别物体的观察、长期系统的观察、间或性观察、室内和室外环境的观察。
2、分类法:学前儿童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学前儿童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挑选分类、二元分类、多元分类。
3、早期科学阅读:幼儿通过阅读寓有科学知识的作品,包括故事、儿歌、谜语等,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可分为科学诗、科学童话、谜语、科普画册、录像。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全面性。
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要让儿童获得科学经验,更主要的是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让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也就是在儿童探索过程中,让儿童的认知、情感、技能、社会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要选择儿童生活熟悉的内容,贴近幼儿,贴近自然。活动方式也应该生活化,就是把科学教育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中去,注意把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科学教育内容和教育时机。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的探索性。
儿童好奇心强,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事实上他们也正是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来获得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