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道家的清心咒和驱魔咒都有哪些
清心咒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page~ant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驱雷咒
驱役雷神行雷时所用。
其咒为:“雷光猛电,(左炎右欠)火流星,付臣诸将,烈面南行,勾面使者,立荡干坤,烈面使者,敷散乾灵,掷目使者,撼动雷神,争目使者,烈阵布营,八杀威猛,追到翼星,神兵队队,九天敕命,敢不从命,破灭汝形。”
杀鬼降魔咒
咒为召请真神,斩杀鬼魔。
其咒为:“天元太一,精司主兵,卫护世土,保合生精,华衣绣裙,衣冠青巾,青龙左列,白虎右宾,佩服龙剑,五福之章,统领神官,三五将军,有邪必斩,有怪必摧,敷祜福祥,启悟希夷,邪怪消灭,五帝降威,护世万年,帝德日熙,黄龙降天,帝寿所期,景霄洞章,消魔却非,急急如律令。”
欻火雷咒
欻火,指雷部元帅邓燮,咒为请他神极威雷,降妖伏魔,翻天倒岳,海沸山摧。其咒如下:“飞天欺火,神极威雷,上下太极,周遍四维,翻天倒效,海沸山摧,六龙鼓震,令下速追,急急如律令。”《太上三洞神咒》卷四收入。
役万灵咒
役万灵,泛指役使各方神灵。凡祈祷、伐邪一类科仪中,常以咒召万灵听候差遣。各道派所用不一。《太上三洞神咒》卷二载雷法中常用的一首。其咒为:“乾玉辟毒,振适罗灵,八仙秉钺,上帝王灵,太玄落景,七神冲庭,黄真耀角,焕掷火铃,紫文玉字,四景开明,九天六天,四天之精,外传玄祖,内保帅兵,左成右顾,火热风蒸,敕斩万妖,摧馘千精,金真所振,九魔灭形,吾佩真符,役使万灵,上升三境,去合帝城。急急如律令。”
法水咒
咒为登坛洒法水时所用。其咒为:“日华流晶,月华流光,扫荡凶恶,万祸灭亡,真官将吏,威布雷罡,法水四布,万福来祥。”
六丁护身咒
指召请六丁神捍卫护身,其辞为:“仁高护我,丁丑保我,仁和度我,丁酉保全,仁灿管魂,丁巳养神,太阴华盖,地户天门,吾行禹步,玄女真人,明堂坐卧,隐伏藏身,急急如律令。”
开眼咒(又名鬼眼术)
用以暂时打开阴阳法眼,洞察三界六道,其咒为: 天法清清,地法灵灵,阴阳结精,水灵显形,灵光水摄,通天达地,法法奉行,阴阳法镜,真形速现,速现真形,吾奉三茅真君如律令!急急如律
② 何为道家净化养生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主张人同大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道家养生思想,通过修练将自己恢复婴儿时期的状态,达到身体机能的恢复.
身体机能的恢复过程就是身体机能的提高与修复、心灵的清静、体内毒素的排出。
道家主要修练手段是内丹术,通过大小周天的练习达到天人合一、解脱的目的。
③ 道教修炼方法
据元代李道纯的统计,当时流传的养生修炼方法有三千余种,而道书上记载的大约只有二百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十大类。
1、导引按摩类
这一类功法是以健身强体为目的的动功,包括导引术、按摩术、点穴术、叩齿法、鼓漱咽津法、鸣天鼓、干梳头、干洗脸、揉耳运目、仙鹤点水、擦脚心、兜外肾、自发动、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动摇肢体为门径,与服气、存思配合,组成系列功法。
道家手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大约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韵文,第二种是无韵的短语,第三种取自佛教咒语。道教在修炼时,多用咒语,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气一类,在开始做功及做功结束时,都要掐诀念咒。内丹修炼中亦往往用咒语。念咒时不但要掐诀,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诀同时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应。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炼时,还常书符。符的种类很多,各有其用场,虽召神制鬼自属无稽,但符箓的实际运用,都与气功修炼密切相关。
④ 道家打坐方法
道家打坐方法:
(1)选静功中站、坐、卧姿。男子将左手掌面按在下丹田,右手掌按在左手的手背上,女子则相反,先将右手掌按在下丹田,左手掌按在右手背上。
(2)在上面动作做完以后,马上入静。入静程度很高时,练功者立即内视自己的下丹田,此时可内视到每条经络的精气流归下丹田,其所流归下丹田的精气,形状如五颜六色的小露珠在丹田流动,这就是精气归源。
(3)当精气归源时必须专心凝神聚气,同时内视自己的丹田,这时呼吸由自然呼吸自动调节,逐步变得细而长。此时,不能产生任何杂念,要求始终凝神聚气,同时内视自己的下丹田。
凝神聚气与内视丹田一次又一次的相互交替进行着。初练者要求每次内视丹田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当结丹达一月以后,练功者可以逐渐增强意念作用,把丹田的各种精气逐渐练成鸭蛋大小一团。
(4)道家清家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道家打坐注意事项
1、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此节饮食之道,不可不知。
2、静坐时心摇则气散,修了一点点精气神,不仅会从夫妻生活方面漏掉,还会从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种“漏”、耳朵听多了也是一种“漏”、嘴巴讲多了更是一种“漏”!
六根都会漏。为什么强调修行人上来第一步,就要关闭六根呢? 当六根关闭以后,精气神才会自动进入任、督二脉以及回到中脉里边。
3、打坐时面带微笑。
4、静坐胡思乱想时,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数呼吸,不数入息,只数出息。当你数出息的时候,你把所有的一切,连自己的生命,一切烦恼、病痛,跟着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体里头生瘤、生癌,让它一齐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这样数息,身体马上就轻松了。
⑤ 道家清净决有多少种,咒语全文能写出来吗
没有清净决这个东西。主要都是修持《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低于晋魏或者更早。是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极为重要的道家经典。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道教称老君西游龟台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后经仙人转传,为葛玄所得,笔录而传之于世。即葛 玄曰:“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 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此经教人遣欲入静的修炼要领,篇幅虽短,却是一篇博大精深、逻辑性惊人的经文,每一句话可以解释成上千字的思维过程。涵盖了宇宙人生的全部真相,让人真正意义上地明白真理并获得解脱。为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起【八大神咒】开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仙;中士修之,南宫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⑥ 道家的修行方法
一、心斋
心斋,“斋”即清心之义,心斋指内心清虚宁静。最早出自《庄子·人间世》:“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意思是说:大道至虚至静,因此人心应当清虚宁静,以合大道。所以道家所讲的真正斋法,不是外表吃素谓之斋,乃指内在的心里干净,这也是道家修养的高妙义谛之所在。
二、坐忘
坐忘,即静坐忘身。见《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意思是说:肢体废去不动,聪明免去不用,离开形体去掉思虑,心同于无所不通之大道,就叫做坐忘。道家这时的坐法,不是后来佛教的盘腿打坐法,而是坐于杌上或席地而坐。
三、缘督
缘督,指遵循中道,或云运行督脉。见于《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意思是说:遵循中道(或运行督脉)作为途径,就可以做到保养身体,可以做到完善生命,可以做到奉养亲人,可以做到尽享天年。后世修炼中的任督周天,即依此作为理论根据。
四、导引
导引,即导行肢体,以通经络。《庄子。刻意》云:“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说:象熊一样攀援树木而自悬,如鸟一样展翅而伸腿,这是为了长寿的需要,是导引锻炼、保养身体,象彭祖长寿的这一类人的爱好。在三国时华陀所传之五禽戏,即属道家之导引法。
五、吐纳
吐纳,指吸进清炁,而呼出浊气。《庄子。刻意》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意思是说:用呼吸之法,吐出浊气,而吸人清炁。这就是道家修炼的调息之法。后文筑基炼炁之吐纳法,即渊源于此。
六、听息
听息,又称“听炁”。指静中用炁听呼吸,以凝神合道。见《庄子·人间世》:“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炁。”意思是说,不要用耳朵去听呼吸,要用心去听呼吸;又不要用心去听呼吸,要用炁去听呼吸。因为这时心与炁打成一片,心已在炁中了,所以不用心听而用炁听。这种方法,也是道家调息入静的一种。听息法的目的,最后是要达到无心而听炁;世俗流传的数息法,最后还是有心在数息。比较而言,用“听息法”比用“数息法”,更为容易入静,而且入静的层次更深。
⑦ 道教清规的主要清规戒律
道教主要戒律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等。这些戒律的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产生的时代不同,一些高道大德对戒律的观点不同而已,但其目的都是一致的。下面将其主要者分述如下: 初真戒是人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入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和女真九介等。《初真戒说》里就制定初真的意义说得很详细,目的就是树立道心,弘道立德。
初真戒要求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
清代王常月着的《初真戒律》中,让人道者先受三皈依戒: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曰道宝;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曰经宝;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律,不落邪见,故曰师宝。 初真真戒是初真戒的根基,是人道之初门,清心之良方,是出俗与人俗的枢纽,每人道者,必须牢牢领会其意。
五戒指: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
这五戒是持身之本,护法之根,如果能以此五戒为对照,就能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五戒后来发展成“八戒”。陆修静在《受持八戒》中说:在匠戒之外加:六、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八飞不得耽着,以作倡伎。 持五戒者,校正身心,去除杂念,许受虚皇己尊所命初真十戒。十戒为: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第四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入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胜己,栖集清虚;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这十戒,托虚皇天尊所命,能做到者,天神护佑,永脱—切苦脑。“十戒”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要做到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世人竞向慕之、归之。
道教特别讲究广济群生,要回光返照,与人为善,则广施阴德,普济群生,乃为人道之本。对贞操方面来讲要独拔常伦,顿息尘缘,断绝色欲,精修道行,当证仙阶,福及九祖,庆流一门。对于财物方面来讲:夫人之贫富,命禀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财有分,用尽还来,若胎骨受贫,广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觅付之自然,非己之财不妄取,非义之财不苟得。合得之财,随分取可,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则心领神会,精神分明,修道积德之第一步成矣。 王常月在初真戒后面,还加上了女真九戒,作为道姑信女修持之戒,九戒为:一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二曰,贞洁持身,离诸秽行;三曰,惜诸物命,慈愍不杀;四曰,礼诵勤慎,断绝荤酒;五曰,衣具质素,不事华饰;六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七曰,不得数赴斋会;八曰,不得虐使奴仆;九曰,不得窃取人物。
道教经书上讲只要能持戒修持,必生十善之家,不经地狱之若,精进修道,则名登紫府,位列仙班。 天仙大戒是三坛圆满的最后一个大戒。三坛圆满即为全真传戒时以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三戒为主的三坛传授方式。持三百中极大戒毫无过犯者,方授天仙大戒。
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总称为“三坛圆满天仙大戒”道书上讲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受中极戒者称妙德师;受初真戒者称妙经师。 斋日也就是指斋月中某一天或祖师圣诞或有斋醮科仪等活动时,道教徒必须严格按照道教仪范所规定内容行事。
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时,还特别设立了斋日,斋日是一月之中应持斋戒的日子。这一天必须严格遵守道教戒律,这样举行仪式时才能有天神护佑,才能有求必应,心神感应。
道教的斋日有十直斋日、八节斋日、三元斋日、四始斋日、三会斋日。
①十直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王十日(小月可取二十七日)。
②八节斋日:立春日,春分日,立夏日,夏至日,立秋日,秋分日,立冬日,冬至日。
③三元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④四始斋日: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
⑤三会斋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
这些斋日是持戒做斋的特定时间,斋日里必须严格持戒、护戒,这样才能真正以身正教化世人,以净心感,化世人。
⑥违戒的处罚:违戒谓受戒道士违背所应受持的规戒条律。破戒谓道士受持规戒后重又违犯规戒。对违戒、破戒者,原本都有统一规定,后来各宫观以清规作为处罚的标准,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直至催单(开除)。
⑦主要斋日:各全真庙宇中的斋日与传统定制有些变化,十方丛林主要以农历初一、十五及祖师圣诞日等作为斋日,子孙庙里还以传统定制斋日为主。
⑧ 道家基本功清心诀全文
《清心决》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尘垢不沾,俗相不染
虚空宁宓,混然无物
无有相生,难易相成
份与物忘,同乎浑涅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
飞花落叶,虚怀若谷
千般烦忧,才下心头
即展眉头,灵台清悠
心无挂碍,意无所执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
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清心如水,清水即心
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幽篁独坐,长啸鸣琴
禅寂入定,毒龙遁形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
我义凛然,鬼魅皆惊
我情豪溢,天地归心
我志扬迈,水起风生!
天高地阔,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8)道家清家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道家基本概念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
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宋朝时,儒生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便可看出。而道以自然为本,以人天生之欲而推之,更加贴近于人的生活。
再配以虚无为体,柔弱为刚,执一以为,齐物为心,则可以做到二厢自然,智愚相宜,强弱相合,以致物我两忘,这是一种木音希声般的仁,故对于儒的“温检恭良让”的人德,道家更注重如何做到自然,故有“虚无、齐物、守一、柔弱、纯粹素朴”五德。完成五德之后,自然而然做到儒提倡的“仁”和“义”。
人之所好,不过有、得、是、居上、乐。而道家不载于此,以自然而为,仅得大有,大得,大是,大乐。“人皆知持物之乐而不知不持物之乐。”正是说明了道家追求自然的目的。而自然的极致,则似婴儿,无识无是,不受物性。可谓之自然之至。能做到这个境界,道家叫做至人。
⑨ 如何净宅
净宅的方法很多,一般主要是用咒语、专用的净宅制煞符或者物品将外秽请走。对于那些不想走的外秽,只能采取驱赶手段了。 在我们生活的阳间,有很多阴性的物质,如各种神灵鬼怪之类的。而在我们所居住的房子里,不管是新房子或者是老房子里,都可能有这些阴灵的存在,或者长期寄居在那里。道家称它们为家秽、外秽或一切鬼秽。所谓净宅,就是清理,好听一点就是要把外秽从屋里请走,不能与我们阴阳混居。如果那些外秽、鬼秽留在你家里居住,家中会遇到一些不吉祥之事。如影响到家里的平安及家人的身体健康,有的家庭人员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灾祸,这点与你家里风水不好是不一样的,所以就需要净宅了。净宅是我国一种民俗信仰,需要特别的重视和讲究。房子调整风水格局很重要,净宅也很重要,光调整房子风水格局的方法是不够的。因为调整风水格局就是调节气场,以达到可以催旺家宅。如果不做净宅处理家宅好运来的很慢,有时还会出现财旺丁不旺或者家人身体健康不适的问题。其原因是家宅秽气盛,吉气弱,调整风水格局发挥不了它的全部作用,所以要想家宅兴旺,必须先作净宅。净宅方法很多,下面例举几种以供参考。有的净宅,选用朱砂、雄黄、白酒和小米,搅在一块从里往外洒,三天后扫干净,送到十字路口。有的净宅,在搬家入宅前的二、三天,准备半碗食盐,用半碗米到寺庙或者道观过香火,禀报神明新家地址及居住人名,祈求保佑全家平安。回来后,在将盐米从宅内房屋四周往外洒净。有的净宅,在入宅的前两天,用粗盐洒在房子各个角落除秽。然后用榕树叶9片,柳枝3根泡水。从大门口顺时针方向,用柳枝沾水洒净,口中默念“秽气出门好运来”,以示除净家宅邪魔。 如果您不想请法师入门做净宅法事,就告诉您一种简便有效的净宅方法。 净宅的办法如下: 1、新笤帚一把。 2、新金属盆一个。 3、净宅化煞神符一道。 净宅的时间:最好选择阴历初3、6、9、13、16、19、23、26、29的晚上和白天都可以。 净宅的办法: 1.从专业法坛恭请净宅化煞神符一道。【可以邮寄】将神符在金属盆中焚化,符灰注入无根水(不落地之水,自来水就可以),水用新盆接住,将符灰搅拌均匀成为符水。然后以带叶树枝【桃树枝、杨柳枝最好不可以用松柏、桑树】蘸撒符水净宅。一边布撒一边诵净宅咒。净宅咒 清净之水 日月华盖 中藏北斗 内阴三台神水一洒 厌秽速开净水洒过 祸去福来天无氛秽 地无妖尘 日月星辰 三光照临 家宅安和 福寿自来 财源广进 贵人临门 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敕令 【净宅咒可以请法师在神符上面加持之后,施主福东不需背诵,直接焚化即可使用。】 【加持净宅化煞神符】 布撒符水过程要从里往外,尤其是犄角旮旯一定要布撒。 2、布撒符水后,再用新笤帚开始扫地,扫地的过程也是要从里往外扫,尤其是犄角旮旯一定要扫的干净。 3、扫完毕后,将新的笤帚放在高处,当日不能让人跨了,一日后无妨。 这样净宅过程就齐毕了。
⑩ 道教道术有哪些
第四个道术,浅谈五雷法
五雷法,指包括但不限于五雷掌,五雷印,五雷符,五雷水等,形式多样,效果也参差不齐,就像可以砸核桃的诺基亚和华为p20一样,同样是手机,性能、功能都有极大差别。
但不可否认,即使是最差劲的五雷法都有很广泛的用途。
五雷法可退煞,若有人遇到犯煞方,五雷法可解。
五雷法可退精怪鬼祟,凡精怪或鬼魂作怪,五雷法可解(包括附体)。(若自身修为不够或遇到有些强得离谱的可能打不掉)
五雷法可退邪神,凡邪神作乱,五雷法可退之。
五雷法可镇宅,五雷掌或五雷印,盖在门额上即可;五雷符需贴到门额上;五雷水净撒四方均有镇宅之效,其中以镇宅符效果最为持久。
五雷掌可碎结石,以五雷掌轻击患处即可,见效很快,但需谨慎拿捏观想内容,且若对孕妇使用,流产者八九。
另,据某师兄说,五雷法可收惊、招魂,且可以客串电击器起搏,未曾验证。
今天有空,再写点儿东西吧,先声明一下,本文中阴法和阳法,是从阴神阳神的概念中拿出来的,阴为虚,阳为实,阴治邪,阳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