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白芍芍药苷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白芍芍药苷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7 09:10:55

1. 白芍提取物的介绍

白芍提取物是从毛茛科植物芍药中提取的,经过精制、浓缩、干燥而成的天然提取物。其主要成分为芍药苷。易溶于甲醇, 溶于乙醇。酸性下稳定,碱性下不稳定。热稳定性较好。

2. 跪求芍药苷检测方法不是含量检测(非高效液相色谱法)。尽量容易操作,比如:薄层色谱,指示剂,吸光度

要说薄层这块的话,样品的处理方法很多,相差挺大的,给你个薄层的方法。直接用白芍粉末0.5g加95%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虑液蒸干,残渣加95%乙醇溶解,作为样品,取芍药苷对照品加95%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吸取这两种溶液各10ul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清晰。5%香草醛硫酸溶液的配制:100ml硫酸中含有5g香草醛。不过,我翻了翻《药典》和《中药大辞典》,好像没有见到关于芍药苷的吸光度的咧,还有,如果你是鉴别某种药物里面的芍药苷的话,就不能用这个方法处理样品并判断结果了,因为每个药品的提取工艺不一样,你懂的,这个鉴别只能是用于药粉的样品结果判断,以其他药品代替粉末来制成的样品,只能算是个辅助的鉴别判断,懂不?不懂就到我QQ空间留言吧,我的QQ是254373205

3. 如何计算药材白芍中芍药甘含量百分比

我晕~~收到求助~~
兄弟,网上有啊~这么专业的问题,给你复制,
1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O.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的60μg的溶液,即得。 2改进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比较了《中国药典》方法和改进方法。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18%.RSD为1.682%。结论:改进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减少有机溶剂对人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为实践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4. 白芍总甘胶囊

首先。要说明的是白芍总苷胶囊不是中药~
楼上错解。
其次,说几句题外话。
你提到的
gpi
偏高不做有价值诊断数据考虑。
白芍总苷不会导致发烧~
猜测你的发烧症状应该是持续的无原因低烧吧。虽然你的类风湿及风湿因子检查正常,但是仍不能排除未患免疫疾病的可能。建议检查抗核抗体,抗链o,抗ssa及ssb抗体,血沉,全部正常后才能排除。
最后,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不会导致发热
第二。长期服用是否会有副作用尚不明确。个人认为可以长期服用。
第三。症状消失后,坚持服药半年,和激素一起停掉。如果你没有使用激素治疗的话,具体情况依据相关生化检查而定,你没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因此建议在症状消失后连续服药3-6个月,这是很保守的估计。
真诚做答,望仔细阅读

5. 白芍总苷胶囊

基本成份
白芍是毛莨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白芍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据《本经》记载,白芍 “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利小便、益气 ” ,也是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方剂中的重要组方。

采用生化提取,可从白芍干燥根中得到芍药苷 (paeoniflorin) 、羟基芍药苷 (hydroxy-paeoniflorin) 、芍药花苷 (paeonin) 、芍药内酯苷 (albiflorin) 、苯甲酰芍药苷 (benzoylpaeoniflorin) 等具有生理功效成分的混合物,总称白芍总苷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 , TGP) 。其中,芍药苷的含量占总甙的 90% 以上。

3 药理毒理
本品为抗炎免疫调节药,对多种炎症性病理模型如大鼠佐剂性关节炎、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和环磷酰胺诱导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增高或降低模型等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临床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4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6g(2粒),一日2~3次,或遵医嘱。

5 不良反应
偶有软便,不需处理,可以自行消失。

祝你健康!

6. 芍药苷的测定方法

芍药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桂枝茯苓丸中芍药甙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方法原理:供试品于锥形瓶中,加适量稀乙醇超声提取,放冷,摇匀,滤过,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30nm处检测芍药甙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1.乙腈(色谱纯)
2.磷酸
3.乙醇
仪器设备:1仪器
1.1高效液相色谱仪
1.2色谱柱
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mm×250mm)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色谱条件
2.1流动相:乙腈 0.1%磷酸溶液 = 15 85
2.2检测波长:230nm
试样制备:1.称取供试品
取桂枝茯苓丸10g左右,研细均匀,精密称定0.1g。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甙对照品1mg,加乙醇制成0.1mg/mL的对照品溶液。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供试品置有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密塞,称重,超声处理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吸取芍药甙对照品溶液4,7,10,13,16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在波长230nm处测定芍药甙的峰面积积分值,以峰面积积分值对进样量进行回归,绘制标准曲线。
2.供试品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30nm处测定芍药甙的峰面积积分值,用外标法计算出芍药甙的含量。

7. 芍药苷的提取、分离及其鉴定方法,高手请回....

1、提取:将原料切片或粗粒,并加入原料质量的
1%~3%的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0℃~5 0℃,酶
解时间为3~5小时;酶解之后再加入3~8倍量水煎煮
1~4次,每次0.5~3h,煎煮之后,静置、放冷;
2、离心过滤:将水提取液进行高速离心分离,收
集上清液,将上清液过滤,收集滤液;
3、洗脱:将离心过滤后的水提取液浓缩,上大孔
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杂质,再用70%--80%的乙醇洗脱,手收集洗脱液,量为3---4倍量柱体积。
4、精制:洗脱液加热到60℃加活性炭脱色过滤,
滤液浓缩至无醇,再加乙酸乙酯结晶,过滤,将晶体
干燥,即得纯度在98%以上的芍药苷晶体。
加入酶解液后还可以加入稀盐酸溶液,调节pH
值至3~6,然后进行酶解。酶为纤维素酶或复合酶。

8.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检测一般采用方法1,方法2也可以检测,做生产高含量最好采用方法1,可以有助工艺人员更好判断产品的纯度。对照品溶解后容易分解。
1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O.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的60μg的溶液,即得。
2改进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比较了《中国药典》方法和改进方法。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18%.RSD为1.682%。结论:改进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减少有机溶剂对人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为实践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9. 白芍总苷的性状特征

【性状】本品为淡黄棕色粉末;味苦、酸、涩;有引湿性。
【鉴别】 (1)取本品1~2mg,加醋酐1ml与硫酸4~5滴,显红色至紫红色。 (2)取本品2mg,加甲醇1ml,振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喷以硫酸溶液(1→10),于100℃加热约5分钟使显色。供试品色谱图中,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阅读全文

与白芍芍药苷的提取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塑料焊接方法 浏览:240
地球的研究和方法 浏览:561
有什么方法清理鼻腔 浏览:934
儿童床怎么安装方法 浏览:602
线盒子的连接方法 浏览:63
临床常用的促凝和抗凝方法 浏览:662
功率因数测量方法 浏览:4
co2坡口加工方法主要有哪些 浏览:302
普通床组装方法步骤图片 浏览:545
科目一考试有没有简便方法 浏览:683
不锈钢台面的连接方法 浏览:349
两块铁板连接方法视频 浏览:400
代号龙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884
下山练武的最佳方法 浏览:976
茶壶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 浏览:954
异氰酸酯二聚体检测方法 浏览:522
控制感染最简单的有效方法 浏览:273
公差测量有几种测量方法 浏览:476
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浏览:21
最简单的技术升压方法 浏览: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