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属的铸造成型工艺包括哪些铸造方法
主要有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2大类。
1 普通砂型铸造,利用砂作为铸模材料,又称砂铸,翻砂,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但并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铸造。好处是成本较低,因为铸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复使用;缺点是铸模制作耗时,铸模本身不能被重复使用,须破坏后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铸造方法:湿型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
1.2 砂芯制造方法:是根据砂芯尺寸、形状、生产批量及具体生产条件进行选择的。在生产中,从总体上可分为手工制芯和机器制芯。
2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2.1 金属模铸造法
利用熔点较原料高的金属制作铸模。其中细分为重力铸造法、低压铸造法和高压铸造法。
受制于铸模的熔点,可被铸造的金属也有所限制。
2.2 脱蜡铸造法
这方法可以为外膜铸造法和固体铸造法。
先以蜡复制所需要铸造的物件,然后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胶 )的池中并待乾,使以蜡制的复制品覆上一层陶瓷外膜,一直重复步骤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铸造过程(约1/4寸到1/8寸),然后熔解模中的蜡,并抽离铸模。其后铸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温,增强硬度后方可用以铸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更可用作高熔点金属(如钛)的铸造。但由于陶瓷价格颇高,而且制作需要多次加热和复杂,故成本颇为昂贵。
成型工艺
1.重力浇铸:砂铸,硬模铸造。依靠金属自身重力将熔融金属液浇入型腔。
2.压力铸造:低压浇铸,高压铸造。依靠额外增加的压力将熔融金属液瞬间压入铸造型腔。
⑵ 特种铸造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熔模精密铸造、石膏型精密铸造、陶瓷型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真空吸铸、挤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半连续铸造、壳型铸造、石墨型铸造、电渣熔铸等。
基本特点
(1)改变铸型的制造工艺或材料
(2)改善液体金属充填铸型及随后的冷凝条件
以上两方面为特种铸造的基本特点,对于每一种特种铸造方法,它可能只具有某一方面的特点,也可能同时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如压力铸造、采用金属型或熔模型壳的低压铸造、采用石膏型的差压铸造、离心铸造等均具有两方面的特点;而陶瓷型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等只是改变了铸型的制造工艺或材料,金属液充填过程仍是在重力作用下完成的。
特种铸造的优点
(1)铸件尺寸精确,表面粗糙值低,更接近零件最后尺寸,从而易于实现少切削或无切削加工。
(2)铸件内部质量好,力学性能高,铸件壁厚可以减薄。
(3)减低金属消耗和铸件废品率。
(4)简化铸造工序(除熔模铸造外),便于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5)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⑶ 铜合金的铸造方法有哪几种
铸造工艺:
各种成分的铜合金的结晶特征不同,铸造性能不同,铸造工艺特点也不同。
1、锡青铜:结晶特征是结晶温度范围大,凝固区域宽。铸造性能方面流动性差,易产生缩松,不易氧化。工艺特点是壁厚件采取定向凝固(顺序凝固),复杂薄壁件、一般壁厚件采取同时凝固。
2、铝青铜和铝黄铜:结晶特征是结晶温度范围小,为逐层凝固特征。铸造性能方面流动性较好,易形成集中缩孔,极易氧化。工艺特点是铝青铜浇注系统为底注式,铝黄铜浇注系统为敞开式。
3、硅黄铜:结晶特征是介于锡青铜和铝青铜之间。铸造性能最好(在特殊黄铜中)。工艺特点是顺序凝固工艺,中注式浇注系统,暗冒口尺寸较小。
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于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船舶常用的消防栓防爆月牙扳手,就是黄铜加铝铸造而成。
⑷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铸造方法
铸造
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通常称为金属液态成形或铸造。
工艺流程:液体金属→充型→凝固收缩→铸件
工艺特点:
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的制件,特别是内腔形状复杂的制件。
2、适应性强,合金种类不受限制,铸件大小几乎不受限制。
3、材料来源广,废品可重熔,设备投资低。
4、废品率高、表面质量较低、劳动条件差。
铸造分类 :
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钢、铁和大多数有色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
工艺流程:
技术特点:
1、适合于制成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毛坯;
2、适应性广,成本低;
3、对于某些塑性很差的材料,如铸铁等,砂型铸造是制造其零件或,毛坯的唯一的成形工艺。
应用:汽车的发动机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铸件
(2)熔模铸造(investmentcasting)
熔模铸造:通常是指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在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的铸造方案。常称为“失蜡铸造”。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优点:
1、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高;
2、表面粗糙度高;
3、能够铸造外型复杂的铸件,且铸造的合金不受限制。
缺点:工序繁杂,费用较高
应用:适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或很难进行其它加工的小型零件,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等。
(3)压力铸造(die casting)
压铸:是利用高压将金属液高速压入一精密金属模具型腔内,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形成铸件。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优点:
1、压铸时金属液体承受压力高,流速快
2、产品质量好,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3、生产效率高,压铸模使用次数多;
4、适合大批大量生产,经济效益好。
缺点:
1、铸件容易产生细小的气孔和缩松。
2、压铸件塑性低,不宜在冲击载荷及有震动的情况下工作;
3、高熔点合金压铸时,铸型寿命低,影响压铸生产的扩大。
⑸ 铸件的凝固方式有哪些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铸件的凝固方法有很多种。铸件在凝固的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分为三个区:1—固相区2—凝固区3—液相区对凝固区影响较大的是凝固区的宽窄,依此划分凝固方式。
第一,中间凝固:大多数合金的凝固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
第二,逐层凝固: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没有凝固区,断面液,固两相由一条界限清楚分开,随温度下降,固相层不断增加,液相层不断减少,直达中心。
第三,糊状凝固: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很宽,在凝固某段时间内,铸件表面不存在固体层,凝固区贯穿整个断面,先糊状,后固化。
相关专家表示,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总结:
第一,铸件的温度梯度。合金结晶温度范围一定时,凝固区宽度取决于铸件内外层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愈小,凝固区愈宽。(内外温差大,冷却快,凝固区窄)。
第二,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范围小:凝固区窄,愈倾向于逐层凝固。如:砂型铸造,低碳钢逐层凝固,高碳钢糊状凝固。
铸造缺陷修补剂是双组分、胶泥状、室温固化高分子树脂胶,以金属及合金为强化填充剂的聚合金属复合型冷焊修补材料。与金属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并基本可保存颜色一致,具有耐磨抗蚀与耐老化的特性。固化后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无收缩,可进行各类机械加工。具有抗磨损、耐油、防水、耐各种化学腐蚀等优异性能,同时可耐高温120℃。
用途:
铸造缺陷修补剂是由多种合金材料和改性增韧耐热树脂进行复合得到的高性能聚合金属材料,适用于各种金属铸件的修补及缺陷大于2mm的各种铸件气孔、砂眼、麻坑、裂纹、磨损、腐蚀的修复与粘接。通用于对颜色要求不太严格的各种铸造缺陷的修复,具有较高的强度,并可与基材一起进行各类机械加工。
⑹ 铸铜件的铸造方法有哪些
铸铜件的铸造方法有
1浇铸——将河南大山有色金属化学成分合格、变质效果好,含气量和含渣量均达到要求的铝合金铸成锭,打成包捆。
2 熔炼——按一定的加料顺序把原料加入炉内,将其熔化成化学成分平均的合金。
重力锻造成的铸件,有河南大山有色金属一个特点就是比较的美观,外表没有粗拙感,还有就是价格比较合适,实用性很强,在良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不乱又可靠。
3 炉前化验——合金熔化河南大山有色金属平均后,取样化验,检查各种化学成分是否符合技术尺度要求。
发展的速度那么的快,也让现代良多的消费者得到了良多的福利,就像铝锻造的工艺,不但精巧,制作出来的效果也展现了很丰硕的一面,一起来看看吧。
4 调整成分——经化验,假如河南大山有色金属发现合金中某种或几种化学成分超出技术尺度的划定,则要进行调整,使化学成分达到技术尺度。
5 检查入库——经由检修,化学成分、含气量、夹杂物、变质效果、力学机能和外观都合格的铝合金锭作为合格产品入库。
6 原料预备——包括原料外观检查,化学河南大山有色金属成分分析,配料和按配料计算结果称量各种原料。
7 细化变质——向铝合金液中添加适量的细化剂和变质剂,改善合金力学机能和机械切削加工机能等。另外,还包括精炼剂、变质剂的烘干和称量。
8 精炼——化学成分复合要求后,要用河南大山有色金属精炼剂清除合金中溶解的气体和夹带的固体颗粒。
⑺ 车床床身在大批生产时,最适合采用的铸造方法是什么
机床床身铸造方法常用的是砂型铸造,其次是特种铸造方法,如: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石膏型铸造;而砂型铸造又可以分为粘土砂型、有机粘结剂砂型、树脂自硬砂型、消失模等等。 铸造方法选择的原则: 1、优先采用砂型铸造,主要原因是砂型铸造较之其它铸造方法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当湿型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使用粘土砂表干砂型、干砂型或其它砂型;粘土湿型砂铸造的铸件重量可从几公斤直到几十公斤,而粘土干型生产的铸件可重达几十吨。 2、铸造方法应和生产批量相适应,低压铸造、压铸、离心铸造等铸造方法,因设备和模具的价格昂贵,所以只适合批量生产。 3、造型方法应适合工厂条件,例如同样是生产大型机床床身等铸件,一般采用组芯造型法,不制作模样和砂箱,在地坑中组芯;而另外的工厂则采用砂箱造型法,制作模样;不同的企业生产条件(包括设备、地、员工素质等)、生产习惯、所积累的经验各不一样,应该根据这些条件考虑适合做什么产品和不适合(或不能)做什么产品。 4、要兼顾铸件的精度要求和成本,机床铸件的质量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和使用生产各种大型机床床身铸件、工作台、底座、横梁、立柱等机床铸件均采用树脂砂工艺、消失模铸造。对于量大简单的机床标准铸件可以采用木型或铝型模具铸造,同时也提高了铸件的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益恒铸业铸造加工为一体,根据图纸为客户提供机床铸件的毛坯、粗加工、精加工。
⑻ 合金钢铸件有哪些成型方法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黑色金属例如铁、钢、不锈钢、合金钢等;有色金属例如铜、铝、锡、铅、锌、镁、钛等等)。从工艺方法上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重力铸造、陶瓷或石膏型重力铸造、壳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特种铸造等等,也有将除砂型铸造以外的工艺方法统称为特种铸造工艺的。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将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或合金浇入压铸机的压室内,使之在高压和高速下充填型腔,并在高压下成形和结晶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成型方法。压铸是铸造工艺大项中特种铸造工艺方法的其中一种。
⑼ 常用的铸造方法有哪些
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等
⑽ 铸造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1、混砂阶段:制备型砂和芯砂,供造型所用,一般使用混砂机放入旧图和适量黏土就行搅拌。
2、制模阶段:根据零件图纸制作模具和芯盒,一般单件可以用木模、批量生产可制作塑料模具或金属模,大批量铸件可以制作型板。现在模具基本都是用雕刻机所以制作周期大大缩短,制模一般需要2~10天不等。
3、造型阶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铸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铸件的内部形状)、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里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铸造中的关键环节。
4、熔炼阶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属成份配好化学成份,选择合适的熔化炉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态金属液。熔炼一般采用冲天炉或者电炉(由于环保要求,冲天炉现在基本取缔,基本使用电炉)。
5、浇注阶段:用铁水包把电炉里融化的铁水注入造好的型里。浇注铁水需要注意浇注的速度,让铁水注满整个型腔。另外浇注铁水比较危险需要注意安全!
6、清理阶段:浇注后等融熔金属凝固后,拿锤子去掉浇口并震掉铸件的砂子,然后使用喷砂机进行喷砂,这样铸件表面会显得很干净,对要求不严格的铸件毛坯经过检查基本就可以出厂了。
7、铸件加工:对于一些有特别要求的铸件或一些铸造无法达到要求的铸件,可能需要简单加工。一般使用砂轮或磨光机进行加工打磨,去掉毛刺,让铸件更光洁。
8、铸件检验:铸件检验一般在清理或加工阶段过程中,不合格的一般就已经发现挑出来了。但有一些铸件有个别要求,需要再进行检查一遍。比如有些铸件需要中心孔能插入5厘米的轴,那么就需要拿5厘米的轴进行穿一下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