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容量瓶怎么检漏
在瓶中放自来水到标线附近,塞好塞子,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右手指尖顶住瓶底边缘,倒立2分钟,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直立后,转动瓶塞180°再来一次。若没有水渗出说明瓶塞不漏水,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❷ 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什么
先在容量瓶内装入少量水,塞紧瓶塞,用干燥的滤纸吸干瓶塞周围的水,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一会后翻转过来,再用干燥的滤纸放在瓶塞周围沾吸,看滤纸上是否有水分;若无水分,再将瓶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按上方再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滤纸上都没有水分,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若两次操作中,有一次滤纸上出现水分,则表示容量瓶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❸ 容量仪器的校正
容量仪器的容积并不一定与它所标示的大小完全一致,因此在实验工作前,尤其对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F作如药品检验工作,必须予以校正。 校正指校对机器、仪器等使准确。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可能包括以下步骤:检验、矫正、报告、或透过调整来消除被比较的测量装置在准确度方面的任何偏差正。容量器皿的校准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2、 练习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的校准方法,并了解容量瓶器皿校准的意义二、 实验原理 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滴定分析法所用的主要量器。容量器皿的容积与其所标出的体积并非完全相符合。因此,在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中,必须对容量器皿进行校准。由于玻璃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不同的温度下容量器皿的体积也有所不同。因此,校准玻璃容量器皿时,必须规定一个共同的温度值,这一规定温度值为标准温度。国际上规定玻璃容量器皿的标准温度为20℃。既在校准时都将玻璃容量器皿的容积校准到20℃时的实际容积。容量器皿常采用两种校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称量法,用高精度的电子分析天平和纯水就可以了,通过m=ρV即可计算出来被校准仪器的实际体积。(1000毫升=0.001立方米) 2、比对法,用校准过的标准移液管和被校准的移液管比对即可。
❹ 容量瓶的校正该如何操作及计算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
:称量一定容积的水,然后根据该温度时水的密度,将水的质量换算为容积。
❺ 如何检验容量瓶的液密性
向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干燥的滤纸将盖子周围的水吸干,特别是盖子与瓶口接触处的水分吸干,然后用手指压好瓶盖倒转容量瓶,振荡几下,翻转回来,再将干燥的滤纸沿盖子与瓶口接触处转动一周,如果滤纸仍然是干燥的,则该容量瓶的液密性良好
❻ 容量瓶的校正该如何操作及计算拜托各位大神
容量瓶的校正方法 :称量一定容积的水,然后根据该温度时水的密度,将水的质量换算为容积。
❼ 仪器的校准(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方法
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称量法,用高精度的电子分析天平和纯水就可以了,通过m=ρV即可计算出来被校准仪器的实际体积。(1000毫升=0.001立方米)
2、比对法,用校准过的标准移液管和被校准的移液管比对即可。
❽ 请简述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的方法
在使用容量瓶之前,要先进行以下两项检查:
1)容量瓶容积与所要求的是否一致。
2)为检查瓶塞是否严密,不漏水。在瓶中放水到标线附近,塞紧瓶塞,使其倒立2min,用干滤纸片沿瓶口缝处检查,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试验这个方向有无渗漏。这样做两次检查是必要的,因为有时瓶塞与瓶口,不是在任何位置都是密合的。
❾ 容量瓶的容量瓶的校正
1、绝对校正法
将洗净、干燥、带塞的容量瓶准确称量(空瓶质量)。注入蒸馏水至标线,记录水温,用滤纸条吸干瓶颈内壁水滴,盖上瓶塞称量,两次称量之差即为容量瓶容纳的水的质量。根据上述方法算出该容量瓶20℃时的真实容积数值,求出校正值。
2、相对校正法
在很多情况下,容量瓶与移液管是配合使用的,因此,重要的不是要知道所用容量瓶的绝对容积,而是容量瓶与移液管的容积是否正确,例如250mL容量瓶的容积是否为25mL移液管所放出的液体体积的10倍。一般只需要做容量瓶与移液管的相对校正即可。其校正方法如下:
预先将容量瓶洗净空干,用洁净的移液管吸取蒸馏水注入该瓶中。假如容量瓶容积为250mL,移液管为25mL,则共吸10次,观察容量瓶中水的弯月面是否与标线相切,若不相切,表示有误差,一般应将容量瓶空干后再重复校正一次,如果仍不相切,在容量瓶颈上做一新标记,以后配合该移液管使用时,可以新标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