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瓜靠什么传播种子
直接地瓜放着可以长芽,无性
② 红薯有种子吗红薯种植主要依靠的是什么
有种子,因为红薯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无性繁殖。不过红薯大部分都用无性繁殖。因为一来,它的种子不易保管,只有七个月的保质期,而红薯要12个月才可以下种;二来,有性繁育的种子很难保留它那种原有的本性,和别的花杂花。而无性繁育没有这两个问题。
③ 红薯病毒病怎么传播
中国甘薯上主要毒原有5种,其中一种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可由机械和蚜虫传毒,可侵染甘薯等8种旋花科植物。红薯病毒病一旦出现,薯苗、薯块均可带毒,可以进行远距离传播。也可以经由机械或蚜虫、烟粉虱及嫁接等途径传播。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种薯、种苗带毒率和各种传毒介体种群数量、活力、其传毒效能及甘薯品种的抗性,此外还与土壤、耕作制度、栽植期有关。
④ 地瓜用什么繁殖
繁殖方法:地瓜块根无性繁殖或种子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有以下几种:
1、薯块育苗繁殖为甘薯生产中普遍应用的繁殖方法,利用薯块周皮下潜伏不定芽原基萌发长苗,然后剪苗栽插于大田,或剪苗插植于采苗圃繁殖后,再从采苗圃剪苗栽插于大田。此法虽然对劳力、土地利用不经济,但易获得优良苗。
2、薯块直插繁殖利用小薯直接插种于大田,小薯自身膨大成大薯(窝瓜),或者小薯浅插,母薯大半露出土表,使之木质化,控制母薯自身膨大,促使母薯上不定根膨大成小薯(窝瓜下蛋)。这种方法用种量大,易感染病菌,生产上应用较少。
3、茎蔓繁殖利用春薯田剪苗作秋冬薯田插植用或在秋薯田剪苗插植于苗圃繁殖,越冬后,再剪苗栽插于大田,在华南南部冬暖地区应用较普遍。这种方法,操作粗放,可节省劳力土地,比较经济。如能注意良苗选择未必比苗床苗差。但如年年沿用大田苗栽插,苗的发育逐渐低落退化,薯形变小,小薯率增加,产量减低,故须于2-3年后用种薯育苗,更新一次。
有些地区用薯尖越冬育苗,方法与华南藤蔓育苗相似,因这些地方冬季寒冷,繁殖苗地须用温床或冷床薄膜保温,薯苗才能安全越冬。
薯块育苗法可分为植薯法和植苗法两种,植薯法是用种薯繁殖,采苗后直接供本田栽培用,此法在短期内容易育成多量苗,但所育成苗较细弱,植苗法是先由种薯育成薯苗,经采苗假植繁殖后,供本田栽培用,在此种情况下所育成的薯苗强壮,且选择优良苗机会多,因此产量可以增加。
假植田可选用土质较肥沃田块,起平畦,双行或3-4行栽植,采用多次少量追肥方法,既能促进薯苗生长,又便于控制不致徒长,待薯苗长到一定时间(具体情况需配合供苗时间及天气温湿条件等决定),有意识地控制肥水,使薯苗生长较缓慢,节间变密,育成外貌坚实,内质壮嫩的优良薯苗,剪苗插植前3-4天左右追施一次稀薄速效氮肥,待苗叶出现青绿时,便可剪苗栽植于大田,每次剪苗后必须追肥促其腋芽生长,这样一块假植田可采苗2-3次,但必须配合大田生产供苗要求事前做好安排。
育苗排种用种量,一般春薯每亩用种75公斤,约需苗床3.5-4.5平方米,育苗种薯须具本品种特征,皮色鲜明,大小适中,无病害,冻害,渍害及破伤等。排种前可用温水(50-54摄氏度)浸种10分钟消毒或用药剂(如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多菌灵粉剂500倍液,或抗菌剂402配制1500-2000倍液等)浸种10分钟消毒种薯。排种时间依育苗方法和栽插时期而定,露地育苗须在土温稳定在摄氏15度以上排种,夏薯露地育苗一般在4月初排种。
露地育苗则多采用斜排或平放,排种较稀。排种时,薯块头部及阳面向上,尾部及阴面向下,大薯排深,小薯放浅,做到上齐下不齐,使盖土深浅一致,出苗整齐,排种后用细土填满薯间空隙,再浇净水和用营养土或细土盖没种薯。
露地育苗在齐苗后进行第一次松土,并除去一部分过多弱苗。当苗长出地面16-20厘米时,每亩施腐熟稀粪水15-20担,以后视生长情况再施两三次肥,施肥量由轻到重。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松土。若种薯萌芽成苗数量少的,当苗长2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促分枝。待苗长到50-65厘米长时,即可割苗增殖,以后每割一次苗,必须追施一次肥。增殖苗地(假植采苗圃)同样要选肥沃疏松的壤土,前作不是甘薯的专用苗地作成平畦,每畦栽种二至三行,亩栽5000苗;育苗收薯兼用地则整成高畦单行植,亩栽3500苗左右。
选取生长粗壮的苗作母苗,每段5-6节,插植时3节入土。天旱须连续浇水3天,护苗成活。当苗长到65厘米左右时,须摘心促分枝。增殖苗地每亩须施优质土杂肥、草木灰等作基肥,种后半个月追第一次肥,追施20-30担稀粪水,以后视生长情况施肥,每次取苗后重施一次肥。整个育苗期间须防旱防渍,防除杂草、病虫害。
有性繁殖:甘薯可从天然杂交和人工授粉杂交所得种子进行繁殖,由于杂交种子培植的实生苗后代,性状高度分离,群体变异极大,大多不能保持原种特性,故在大田生产上很难直接应用,一般只用于选育新品种。
⑤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播方法:汁液传,嫁接传,蚜虫非持久性传毒。
传毒介体: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phis craccivora、棉蚜A.gossypii、萝卜蚜 Lipaphis erysimi and、马铃薯长管蚜Marcrosiphum solanifolii。在病株吸食5min即可获毒。
种苗传植物:甘薯种薯。
自然寄主:甘薯Ipomoea batatas。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主要限于旋花科的甘薯、圆叶牵牛I.purpurea、浅裂牵牛I.sinensis、裂叶牵牛 PharbitisNil和圆叶茑萝Quamoclit coccinea。
侵染循环:由病薯生长的幼苗是初侵染源,由蚜虫传播蔓延到大田。
⑥ 蕃薯是什么时期引入中国的是怎么引进来的
红薯学名番薯,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等等。明朝万历间番薯传入中国后,首先在福建、广东等地传播,清代在中国开始真正大规模地推广种植。
一百多年之后,到了清朝年间,陈家后代,就把家族推广红薯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金薯传习录》。现在红薯已经不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了,吃烤白薯和吃玉米一样成为一种口味的调剂了,但是,不要忘记他们的历史功绩。
玉米、红薯、薯仔,这些粮食作物,他们传进中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粮食结构,而且使中国人在其后几百年间度过了一次一次的天灾人祸,也使中国的人口,在几百年间不断地翻番上升。
⑦ 甘薯怎样传入中国的
在中国,甘薯又称薯、薯子、薯仔、薯薯、苕芋头、山药、山药儿、茴、番薯、番苕、番芋、番萝、番葛、山薯、山芋、山萝卜、地瓜、红薯、赤薯、朱薯、红苕、红芋、白薯、白苕、白芋、白山药、黄薯、黄苕、黄山药、甘薯、甜薯、糖薯、甘萝卜、花薯、花芋、饭薯、饭芋、沙芋、粉葛、红山芋、白山芋、回子山药等称呼,总共不下四十种。
《尔雅》中描述了一些物事在不同地方的叫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种名称呢?
最主要原因可能是甘薯出现在中国太晚了,而传播的途径又太多样,称呼一时间无法统一起来。
原来,甘薯是明朝时期传入中国的。
清代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商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购得薯“藤数尺,并得刈植、藏种法归,私治畦于纱帽池舍傍隙地。依法栽植,滋息善衍,其传遂广”。
为此,民间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陈振龙,于明嘉靖廿十二年(1543)出生在长乐市鹤上青桥。他自幼饱读诗书,年仅二十岁就中秀才,后弃仕从商,往返福州和吕宋(菲律宾)之间。
甘薯
一次,他看见吕宋有一种名叫朱薯的作物,到处都是,想起福州府各县近几年年年闹饥荒。眼看乡亲们忍冻挨饿,他下决心把薯种带回种植。
当时的菲律宾还处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中,统治者严禁种薯外传。
陈振龙爱国心切,屡次私自购买薯种,屡次被查出。
最后一次绞在侵水绳里才混过关卡。
在海上航行七天七夜后,陈振龙终于在万历廿十一年(1593)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州。
他先行试种,当年获得高产。福州巡抚听闻后,认为教民种之赖以救荒,下令推广。时适旱灾,饥荒年景,种甘薯济救了许多灾民。金学曾办了抚灾度荒的好事,人们把番薯取名“金薯”。之后,陈振龙六代子孙,继承祖志,深入各地教人栽种,逐渐推广全国。
于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很多学者都认为本国的甘薯来自于美洲。
不过,近代的一位泉州人吴增,在他近200首以七绝形式写成的《番薯杂咏》中,也曾对番薯的原产地进行过考证。他认为。番薯原产我国,是由我国的薯蓣传到海外变种,再传回国内的,“头衔仍署大中华”。吴增的这种大胆怀疑精神和反对盲目崇洋的爱国思想难能可贵,但其考证有很多是自相矛盾的地方,难以成为证据。
早期甘薯主要在闽粤地区种植。闽粤地区将甘薯这种外来物种和“番人”、“番仔”一样,对其称呼多以“番”冠之。
如今,甘薯己成为我国仅次于稻米、麦子、玉米而居于第四位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世界甘薯的八成以上。
⑧ 红薯是外来物种,是怎样“进入”我国的呢
红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农作物,在我国有不小的种植面积。红薯生命力特别顽强,对不良环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
事实上,在同时期,不仅仅是陈振龙引进红薯,根据相关历史的考究,有一部分红薯是从安南引进广东,还有一些是从缅甸传入云南,然后全面开花,一步步在国内开始大面积种植。
红薯的引进,可以说对我国农业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如果单纯依靠我国的传统农作物,那么很容易受气候限制,更为关键的是产量有限,所以就很容易的出现灾荒情况。
而红薯的出现,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老百姓至少有余粮、能吃饱饭,它的到来,使得我国很多自然灾害情况损失都大大减少。进入现代社会,红薯的品种更多了,产量也更高,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绿色健康营养食品的代表。
⑨ 养活了一大半国民的番薯,是怎样传入我国的
从明朝末年的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到清朝的和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番薯的种植与推广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之所以对番薯有着特殊的情愫,并不是只因为番薯的来之不易,更是因为在番薯养活了大部分中国人,整个清朝的人民都走向了更好的生活。因为有了人口爆炸式的增长,清朝的劳动力更加充足,生产力也有了质的飞跃。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衣食无忧的环境,然而我们身上的重担却并不会因此减轻。先辈们兢兢业业、昼夜不息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如今的我们接过了接力棒,是否能够创造同从前一样的辉煌?创造美好生活,我们始终在路上,永恒的责任与使命,永远努力的我们。
⑩ 红薯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用根繁殖,每年春天把选好的红薯种埋入麦秸杆、人或牲畜的粪便等掺和的土中,若干天后红薯发芽、长茎,待红薯苗长到一簇簇后,分根,就可以在田地里种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