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学会自我保健,有10种方法,具体怎么操作呢
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的,但是又不太容易得到。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还是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以下自我保健的10种方法,你应该掌握。
3.早睡早起、作息规律和不熬夜、多运动。
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熬夜,作为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一定要做到不熬夜,而且作息要规律,不要今天5点睡,明天晚上2点睡,这样对人的身体伤害特别的大。除此之外也要多运动,运动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让人的精神状态更好,更不容易生病。
B. 中年自我保健的简易方法有哪些
中年人体力毕竟不如青年,在选择运动健身方法时,不宜找剧烈、速度快的项目去做,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针对性强才是中年人自我保健的运动原则,这些简易的运动项目易使中年人持之以恒,收到健身实效。
简易的中年自我保健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静心调神法
清晨起床后,即可平坐床上(或于园庭石凳上),两腿伸直,两手掌自然置于双膝上,两眼注视距离约1~1.5米远的一个目标,呼吸均匀细长,排除杂念,静心宁神,静坐5~10分钟(如天气较冷,要防着凉,注意保暖,或在室内做)。此法简易,具有调神宁志,安神补脑,恢复精力的作用。
(2)头部自我按摩保健法
先像洗脸那样用两手掌沿鼻翼旁、眼圈、额部、耳旁等摩擦脸部1~2分钟。再头稍后仰,两手左右来回摩擦后颈1~2分钟。接着用两拇指指端揉太阳穴,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动半分钟。然后做弹风池,即用两手掌根部,分别按压左右两耳孔,手指置于后脑枕骨上,食指向下弹击枕骨下风池穴,共弹击30~60秒钟。接着再用两手掌根部反复挤压双耳(即用力压紧两耳孔,再骤然放开),反复做5~10次。再用木梳(牛角梳最好)前后左右来回梳理头发、搔动头皮约1~2分钟。
功用:可以清醒头目,解除疲劳,健脑益智,舒经活血,补肾益耳,法通七窍,防治感冒和各种头痛,防止颈椎病。
(3)拍打健身法
取站位,全身放松,从头部开始,用双手对全身部位拍打(面部除外)。腰及胳膊、大腿部位可加力拍打;对头部、颈部、心脏及会阴部的动作要轻;其他部位可酌情用力。每个部位不少于30余次。每日可进行一次这样的全身拍打,长年坚持不懈。
功用:舒筋活血,疏通经络,增强皮肤和肌肉的弹性,强壮筋骨,消除疲劳,治疗关节、肌肉疼痛等症。
(4)全身抖动法
取站立姿势,双脚与肩平宽,全身放松,双膝微曲,双上臂自然下垂,收腹,双眼微闭,舌抵上腭,用双膝关节带动全身,上下有节律的抖动,可酌情连续抖动数十次。每日可进行2~3回。(可在晨、晚及工作休息时进行)。
血压偏高时,双手掌平端,掌心向下,贴于双侧股部,可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在血压偏低时,双手掌心朝上,则具有升提血压作用(但有严重心脏疾病者不宜采用此法)。
功用:松弛全身肌肉,活动全身关节,疏通血脉,消除疲劳和过度紧张情绪,最适宜活动较少的中、老年人。
(5)揉脐腹法
将右手掌置于肚脐上,左手掌贴于右手背上,两手相互着力,循挤中心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然后稍停,再扩大范围按揉腹部,同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功用: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消除郁结,防治多种胃肠疾病。
(6)转腰功
端坐于方凳或椅子上,两目平视,精神集中,身体放松,呼吸自然,两手下垂,置于膝关节上方。然后即可做转腰功——以腰部为轴心,做左、右、下、上、前、后各方向的划圈动作。可早晚各做一次。
功用:腰为肾之府,这样频频活动腰部可以加强肾脏功能,并带动腹内各脏器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它对于体质虚弱、腰膝酸软、有慢性腰病、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病症的中、老年人,都会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7)搓腰法
它又称“肾脏按摩法”。取端坐或站位,解去腰带。先将两手掌对搓,至发热后,迅速用两热掌在两侧腰部用力上下摩擦35次以上。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
功用:强肾壮骨,可预防肾脏疾病,延缓衰老;可治疗腰痛、腰部肌肉劳损以及妇女痛经等。
(8)揉膝法
取端坐位,上身正直,全身放松。双手掌置双膝关节上,由轻至重、由慢至快按揉3~5分钟。左、右各揉数十次。
功用:舒筋活血,强壮关节,可预防和治疗关节痛及膝关节炎。
(9)涌泉穴按摩法
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肾为生命之根本。坚持经常按摩此穴,可以通经活血,滋补肾脏,促使肾水充足,养五脏六腑,保健益寿延年。
方法:每晚睡前,用温水洗脚,擦干后,取坐位。先将左脚盘在右侧大腿上,用左手握住左脚趾,突出前脚心部位,右手以手掌缓缓摩擦足心涌泉穴,一般可用72数。同样方法摩擦右脚。
功用:对于因肾亏所造成的腰酸腿痛、下肢浮肿、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有良好疗效。可以疏通心肾,调整内脏功能,降低血压,预防感冒,健身防病。同时也可防治老年性足膝酸软冷痛,温阳壮骨。
(10)屈身摸足法
方法:平坐床上,两腿伸直。双手先从膝部向后移至胯关节处,沿腋窝线上行,过头顶,伸直双臂,两手手指交叉,翻掌朝天。手臂不动,上身弯曲前俯,直至两掌触及足尖即可,反复做10~20次。动作要缓慢均匀,呼吸自然。
功用:固精健肾,可防止遗精,并具有保健操作用。
C. 如何做好自我保健
1.每天早晚梳头,按摩面部5分钟。
2.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3.每晚热水泡脚,按摩脚心20分钟。
4.每天做颈部、腰部运动1~2次,每次5分钟,动作要慢。
5.每天做叩齿、提肛、深呼吸运动2次,每次5分钟。
6.每年做1次全面体检,必要时对重点器官定期检查。
7.定期做自我检查,一般每月1次。
心理疗法是缓解亚健康的关键
心理上的原因常成为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因此心理治疗成为亚健康治疗的关键。亚健康状态通过自我身心调节是完全可以恢复的。
心理平衡是保健最主要而且最重要的措施,其作用超过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抓住这一点就是抓住了走出亚健康的金钥匙。自古以来,健康老人都一样,每一个老人都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勤快爽直、心地善良,甚至像一个“老顽童”,没有一个健康老人脾气暴躁,心胸狭窄,爱钻牛角尖。
要做到心理平衡,应该“以动养静”,学习、工作时专心致志,工作、学习之余,寄情于一技、一艺、一诗、一画、一花、一草,兴趣盎然,凝神定志。
要做到心理平衡,应该保持心情舒畅。民间谚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要做到心理平衡,应该多想一些高兴的事,不要在过去“想不开”的思想圈子里打转转,应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你会豁然开朗。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要做到心理平衡,就要学会宽容。
要做到心理平衡,就要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人不可贪心,贪心必有祸行。不能瞎攀比,人比人气死人,事比事生怄气。
要做到心理平衡,应该有一份孝心。孝敬父母,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做到心理平衡,就要有仁爱之心。对世界充满爱心,对他人充满关心。
D. 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
自我保健方法有1、加强体质锻炼;2、保持合理营养;3、适当睡眠与休息;4、控制调节不良情绪;5、预防心理刺激;6、进行健康心理训练;7、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8、及时早期治疗疾病。
E. 自我保健养身的方法
捶背法:人体五脏六腑在背部都有俞穴,背部正中沿脊柱又有一条督脉循行,总管全身阳气,腰、背、肩部的经络穴位比比皆是。如果在这些部位有节奏地反复捶击,可刺激各个穴位,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捶背的手法应得当:捶击者双手呈握空拳状,由上向下、由中向外,以每分钟120-200次的节律轻轻叩击,才能使人酸痛缓解、周身轻松、精神爽快;捶击不可用力过大,以免造成软组织挫伤。 此外,患肿瘤、血友病、骨髓炎、肩背皮肤病的人,不宜捶背。
快走法: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坚持快走比慢走更能锻炼身体。科学家发现,每天快速步行3-4次,每次15分钟,可以有效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快步行走时,腓肠肌不断活动,就像泵一样,能够将滞留在曲张状态静脉内的血液往心脏方向输送,从而减轻对静脉壁的压力。科学家试验得出结论:临睡前进行一次快步行走,能帮助睡眠,其效果不亚于服一片镇静药。
擦身法:在洗澡的时候,有意识地用毛巾大力拉擦背部,并用力擦遍全身各部位,能使全身经络畅通,加快血液循环,洗完澡之后,会精神倍增。晚上睡觉前,也可用干毛巾擦身,同样能达到健身的目的。伸懒腰法:人在疲倦时,伸个懒腰是很舒服的,尤其对伏案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有益的体育活动。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血液循环状态好不好。伸个懒腰,会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较强收缩,在持续几秒钟的伸懒腰动作中,很多淤积的血液被赶回了心脏,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与此同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亦可增进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动,使肌肉内的一些废物得以带走,从而消除疲劳。呼吸法:呼吸机能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肺活量的大小是人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采用呼吸法,可保健延寿。其方法是:先慢慢地从鼻孔吸气,使肺的下部充满空气,在吸气的过程中,由于机体的胸廓向上抬,横膈膜往下移,致使胸腔上下直径增长,腹部慢慢地扩大鼓起,然后再继续吸气,从而使肺的上部也充满空气,并使肋骨上移,胸腔扩大,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6秒钟,再重新吸气,周而复始,反复做这个动作。
F. 中年人自我保健方法都有什么
简易的中年自我保健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静心调神法
清晨起床后,即可平坐床上(或于园庭石凳上),两腿伸直,两手掌自然置于双膝上,两眼注视距离约1~1.5米远的一个目标,呼吸均匀细长,排除杂念,静心宁神,静坐5~10分钟(如天气较冷,要防着凉,注意保暖,或在室内做)。此法简易,具有调神宁志,安神补脑,恢复精力的作用。
(2)头部自我按摩保健法
先像洗脸那样用两手掌沿鼻翼旁、眼圈、额部、耳旁等摩擦脸部1~2分钟。再头稍后仰,两手左右来回摩擦后颈1~2分钟。接着用两拇指指端揉太阳穴,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动半分钟。然后做弹风池,即用两手掌根部,分别按压左右两耳孔,手指置于后脑枕骨上,食指向下弹击枕骨下风池穴,共弹击30~60秒钟。接着再用两手掌根部反复挤压双耳(即用力压紧两耳孔,再骤然放开),反复做5~10次。再用木梳(牛角梳最好)前后左右来回梳理头发、搔动头皮约1~2分钟。
功用:可以清醒头目,解除疲劳,健脑益智,舒经活血,补肾益耳,法通七窍,防治感冒和各种头痛,防止颈椎病。
(3)拍打健身法
取站位,全身放松,从头部开始,用双手对全身部位拍打(面部除外)。腰及胳膊、大腿部位可加力拍打;对头部、颈部、心脏及会阴部的动作要轻;其他部位可酌情用力。每个部位不少于30余次。每日可进行一次这样的全身拍打,长年坚持不懈。
功用:舒筋活血,疏通经络,增强皮肤和肌肉的弹性,强壮筋骨,消除疲劳,治疗关节、肌肉疼痛等症。
(4)全身抖动法
取站立姿势,双脚与肩平宽,全身放松,双膝微曲,双上臂自然下垂,收腹,双眼微闭,舌抵上腭,用双膝关节带动全身,上下有节律的抖动,可酌情连续抖动数十次。每日可进行2~3回。(可在晨、晚及工作休息时进行)。
血压偏高时,双手掌平端,掌心向下,贴于双侧股部,可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在血压偏低时,双手掌心朝上,则具有升提血压作用(但有严重心脏疾病者不宜采用此法)。
功用:松弛全身肌肉,活动全身关节,疏通血脉,消除疲劳和过度紧张情绪,最适宜活动较少的中、老年人。
(5)揉脐腹法
将右手掌置于肚脐上,左手掌贴于右手背上,两手相互着力,循挤中心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然后稍停,再扩大范围按揉腹部,同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
功用: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消除郁结,防治多种胃肠疾病。
(6)转腰功
端坐于方凳或椅子上,两目平视,精神集中,身体放松,呼吸自然,两手下垂,置于膝关节上方。然后即可做转腰功——以腰部为轴心,做左、右、下、上、前、后各方向的划圈动作。可早晚各做一次。
功用:腰为肾之府,这样频频活动腰部可以加强肾脏功能,并带动腹内各脏器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功能。它对于体质虚弱、腰膝酸软、有慢性腰病、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病症的中、老年人,都会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7)搓腰法
它又称“肾脏按摩法”。取端坐或站位,解去腰带。先将两手掌对搓,至发热后,迅速用两热掌在两侧腰部用力上下摩擦35次以上。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
功用:强肾壮骨,可预防肾脏疾病,延缓衰老;可治疗腰痛、腰部肌肉劳损以及妇女痛经等。
(8)揉膝法
取端坐位,上身正直,全身放松。双手掌置双膝关节上,由轻至重、由慢至快按揉3~5分钟。左、右各揉数十次。
功用:舒筋活血,强壮关节,可预防和治疗关节痛及膝关节炎。
(9)涌泉穴按摩法
涌泉穴是肾经的重要穴位。肾为生命之根本。坚持经常按摩此穴,可以通经活血,滋补肾脏,促使肾水充足,养五脏六腑,保健益寿延年。
方法:每晚睡前,用温水洗脚,擦干后,取坐位。先将左脚盘在右侧大腿上,用左手握住左脚趾,突出前脚心部位,右手以手掌缓缓摩擦足心涌泉穴,一般可用72数。同样方法摩擦右脚。
功用:对于因肾亏所造成的腰酸腿痛、下肢浮肿、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有良好疗效。可以疏通心肾,调整内脏功能,降低血压,预防感冒,健身防病。同时也可防治老年性足膝酸软冷痛,温阳壮骨。
(10)屈身摸足法
方法:平坐床上,两腿伸直。双手先从膝部向后移至胯关节处,沿腋窝线上行,过头顶,伸直双臂,两手手指交叉,翻掌朝天。手臂不动,上身弯曲前俯,直至两掌触及足尖即可,反复做10~20次。动作要缓慢均匀,呼吸自然。
功用:固精健肾,可防止遗精,并具有保健操作用。
G. 自我保健的方法有哪些
一、搓脚心法:
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取坐姿搓两脚心,每次5至10分钟。按摩脚心,有益精补肾作用,能活跃肾经内气,防治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二、意守丹田法:
当工作、学习引起疲倦时,闭上眼睛,舌抵上腭,排除杂念,使整个意念集中在脐下的丹田部位,时间可灵活掌握。做完之后会感到精力充沛。
三、强壮心脏法:
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脚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四、壮腰健肾法:
扭摆腰部,一起保健肾脏功能作用。站立,两手插握在腰部,上身向前稍倾,慢慢将腰部左右扭摆,动作逐渐加快,使腰部感到发热时为宜。
五、暖肾法:
每晚临睡前,用两手交替轻轻按摩睾丸各81次,动作如手中握着两个球来回滚动。
六、按摩小腹部:
每晚临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按揉36次,再逆时针按揉36次。有理气、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七、按压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压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胀为度,经常按压有益健康。
九、促进睡眠法:
每晚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胶”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后而下,食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至40次,可治疗神经衰弱症,促进睡眠。
H. 自我保健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自我保健的核心内容是采取简单的行动获得健康,以及预防或者延缓多种疾病,普及健康知识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可以缓解病痛并有效延长生命,国民身体健康,从而减少医疗财政支出、缓解政府经济压力。
自我保健已成为一门科学,要求人们必须学习并掌握其相关的知识。相反,如果无知或一知半解,则很容易发生偏差。因此,欲求自我保健成功,必须先认真学习一些现代医药卫生保健常识,用医学知识武装自己。
(8)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自我保健之脚部保健法
脚虽然是人体最远端的部分,但却与包括大脑在内的各个器官联系十分密切。脚既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贯穿全身12经络的起始端,又有很多穴位,所以素有“户树养根,护脚养身”之说。脚部自我保健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按摩法。先按摩左脚,后按摩右脚,方法是用手掌擦摩脚心,然后再按摩脚背。按摩时要用力适度,以产生温热感为好。这个方法没有穴位的限制,按摩面积广泛,很容易掌握。
第二种是涌泉穴自我保健法。涌泉穴在脚掌前三分之一的凹进处,它被中医称之为“肾之源”、“先天之本”,因此对它的保健很有好处。对涌泉穴可采用按摩法,次数没有一定的限制,直到脚心感到发热为上。
另外,也可以用“泡洗法”,就是每晚睡觉之前用一盆热水浸泡。俗话说:“剃头洗脚,强如吃药”,道理就在这里。
第三种方法是坚持每天散步。健身走很有效果,如果每天能散步一万步,可以强化对脑的刺激,有效防止或者推迟脑功能的衰退。
参考资料:网络-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