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芽孢的染色方法有哪些

芽孢的染色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0 10:00:09

‘壹’ 芽孢荚膜鞭毛的常用染色方法

芽孢染色法是根据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的染料进行染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颜色而便于区别。
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当用弱碱性染料孔雀绿在加热的情况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可以进入菌体及芽孢使其着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复染(蕃红液),则菌体呈红色而芽孢呈绿色。
观察荚膜通常采用负染色法,即将菌体染色后,再使背景着色,从而把荚膜衬托出来。
观察鞭毛是采用在染色的同时将染料堆积在鞭毛上使它加粗的方法。细菌只有在个体发育到一定的时期才具有鞭毛,一般在多次移种之后,在其旺盛生长阶段染色。
将刚果红水溶液和明胶水溶液各一滴滴于干净载片上;用接种环蘸取细菌培养液或悬浮液在载片上于上述两滴溶液混匀,自然干燥;滴加1%HCl冲洗,使涂片呈蓝色;用 蒸馏 水漂洗,除去HCl;,用美蓝复染1分钟,水洗,自然干燥后镜检。
镜检:有荚膜的菌,菌体蓝色,荚膜不着色,背景蓝紫色;无荚膜的菌,菌体蓝色,背景蓝紫色。由于干燥菌体收缩,菌体四周也可能有一圈狭窄的不着色环,但这不是荚膜。荚膜不着色的部分宽。
2.方法② 湿墨汁法
(1)制菌液:加一滴墨汁于洁净的波片上,并挑少量菌与其充分混合。
(2)加盖玻片:放一清洁盖玻片于混合液上,然后在盖玻片上放一张滤纸,向下 轻压,吸收多余菌液。
(3) 镜检。
结果:背景灰色,菌体较暗,在其周围呈现一明亮的透明圈即荚膜。

‘贰’ 给细菌染色的方法都有几种,怎么操作,都用复红染色吗麻烦一一讲来,详细点,本人初学者.

细菌染色分为活菌染色跟死菌染色两种。其中死菌染色分为正染色跟负染色。正染色又包括普通染色与特殊染色两种。普通染色有简单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特殊染色分为芽孢染色法、荚膜染色法和细胞壁染色法。一般都只用革兰氏染色法跟抗酸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Gram's stain)是最常用的细菌染色法。细菌经结晶紫初染染成蓝色。革兰氏染色阳性菌(G+)细胞壁肽聚糖层数多,且肽聚糖为空间网状结构,再经乙醇脱水,网状结构更为致密,染料复合物不易从细胞内漏出,仍为蓝色。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G-)细胞壁脂类含量多,肽聚糖层数少,且肽聚糖为平面片层结构,易被乙醇溶解,使细胞壁通透性增高,结合的染料复合物容易泄漏,细菌被脱色为无色,再经石炭酸复红稀释液复染成红色。
①将结晶紫染液加于涂膜上,染色(初染)1min。②水洗后加芦戈氏碘液处理(媒染)1min。③水洗后用95%酒精脱色,脱色时频频摇动玻片,直至流下的液体无色为止(约需0.5min)。④水洗后加石炭酸复红稀释液染色(复染)0.5min。⑤水洗,用滤纸轻轻吸干,待标本充分干燥后进行镜检。染色过程中,水洗要用自来水的细流徐徐冲洗,冲洗涂膜的背面,勿使强水流直接冲到涂膜上。

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对分枝杆菌属等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的抗酸性细菌染色。要注意:1)涂片要略厚;2)加温染色或延长染色时间,加温时随时补加染色液;3)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为蓝色。
①石碳酸复红加温染色8~10分钟。②3%的盐酸酒精脱色约1~2分钟,脱色是轻摇玻片,直到涂片颜色脱去为止。③水洗后,用碱性美蓝复染1分钟。④再次水洗,印干。

芽孢染色法是专门给细菌芽孢染色的。要注意:1)芽孢染色用的菌种应控制菌龄,使大部分芽孢仍保留在菌体上为宜;2)染色加热过程要及时补充染液,切勿让涂片干涸。
①孔雀绿加热染色5分钟。②水洗。③番红染色2~3分钟。④水洗,干燥。

荚膜染色法是专门给与染料亲和性弱的细菌荚膜染色。由于荚膜很薄,且含水量高(90%以上),易变形,所以制片和染色时一般不用热固定。这个包括黑素负染色法、Leifson染色法跟Tyler染色法。
黑素负染色法:
1.制菌液:在洁净载破片一端加一滴蒸馏水,按无菌操作要求,用接种环取少量斜面试管培养物于蒸馏水中,轻轻混匀。
2.涂片(推片法):取另一块边缘光滑的载玻片,使之一端与菌液接触,然后迅速均匀地将菌液推向玻片的另一端,使菌液涂成一薄层。置空气中自然干燥。注意:勿热固定。
3.复红染色:滴加石炭酸复红染色液覆盖涂布面,染色4~5分钟后,除去多余染液(勿用水洗)。干燥时间不要太长,防荚膜脱水。
4.黑素染色:在玻片一端加一滴1%黑素液,再取一块边缘光滑的裁玻片,当边缘与黑素液接触后,迅速均匀地推向玻片另一端,使成一薄层。置空气中自然干燥。
5. 镜检(油镜):菌体呈红色,背景呈黑色,荚膜无色。
注意事项:滴黑色素要量少;取菌要适量。
Leifson染色法
1.制备涂片同前,自然干燥。
2.滴加Leifson’s染色液覆盖涂布面,染色10分钟,倾去多余染料(勿用水洗)。
3.滴加硼酸钠美蓝染色液,染色5分钟,轻轻用水冲洗,置空气中自然干燥。
4.油镜下镜检,菌体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Tyler染色法
1.制备涂片同前,自然干燥。
2.滴加结晶紫冰醋酸染色液覆盖涂布面,染色5~7分钟。倾去多余染料(勿用水洗)。
3.用20%CuS04水溶液轻轻冲去染料,用吸水纸印干后,置空气中自然干燥。
4.油镜下检查,菌体呈紫色,荚膜呈浅紫色或浅蓝色。

细胞壁染色法是观察细菌细胞壁时采用的染色法。细菌细胞壁很薄,它与染料结合的能力差,不易着色,在细菌的染色过程中,一般情况染料都是通过细胞壁的渗透、扩散等作用而进入细胞,细胞壁本身并未染色,因此,欲通过染色来观察细胞壁,必须设法使细胞壁能着色,而细胞质则不易着色,常用的方法有单宁酸法和磷钼酸法。单宁酸和磷钼酸都是起媒染作用,它们使细胞壁形成可着色的复合物,而使细胞质不易被着色,经结晶紫或甲基绿染色后,便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壁。
根据细菌细胞在高渗溶液中或用乙醚蒸气处理后,会产生质壁分离这一现象,经染色后也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区分细胞壁和细胞质膜。
1.单宁酸法
(1)将培养16—18小时的巨大芽孢杆菌按常法制成涂片。
(2)用5%单宁酸染5分钟后,水洗。
(3)用0.2%结晶紫染3—5分钟,水洗,吹干。用油镜观察,细胞壁呈紫色,细胞质呈淡紫色。
2.磷钼酸法
(1)制备浓厚的涂片,在未干时浸入1%磷钼酸水溶液3—5分钟。
(2)用1%甲基绿水溶液染3—5分钟。
(3)水洗后,吹干,用油镜观察。细胞壁为绿色,细胞质无色。
3.区分细胞壁与细胞质膜
(1)乙醚蒸气法
(a)将巨大芽孢杆菌涂布于盖玻片上,翻转盖玻片使其放在乙醚蒸气瓶的瓶口上蒸3分钟。
(b)取下盖玻片置Bouin氏固定液中30分钟后取出,水洗。
(c)用硫堇染色30秒钟。
(d)水洗,水封,置油镜下观察。
(2)NaCl法
(a)取一滴25%NaCl溶液于洁净的载玻片上。
(b)挑一小环培养6小时的枯草芽孢杆菌,在25%NaCl水滴中涂布均匀,待自然干燥。
(c)滴加0.01%结晶紫于其上,使盖满有菌部分,30秒钟后水洗,干燥,用油镜观察结果。

‘叁’ 细菌常见的几种染色方法

常用的是革兰氏染色法,这个方法复杂一点,还有一个简单染色法是用石炭酸复红等等染色,还有一个特殊结构染色法和负染色法荧光染色法。

‘肆’ 常用微生物染色的方法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分支杆菌属,诺卡放线菌属。石炭酸复红染色,金永染色。

芽孢染色:用于区分细菌的芽孢和营养细胞。结果芽孢染成绿色,营养细胞为红色。

晶体染色:观察苏云金杆菌不同变种的晶体形状大小。结果晶体染成紫色,芽孢为透明椭圆形,仅见具有轮廓的折光体。

鞭毛染色:有赖夫生染色法、银盐染色法,西萨-基尔染色法等。一般以西萨-基尔(Cesares-Gill)染法效果最佳。

异染颗粒染色:用于白喉棒状杆菌染色,直接涂片或改良阿伯特法染色。

墨汁荚膜染色:观察菌体有无荚膜,如新型隐球菌。碳素墨汁。

镀银染色:螺旋体

吉姆萨染色:螺旋体

荧光染色

魏申染色(wayson)染色:鼠疫耶尔森杆菌。

铬酸P、A、S真菌类染色。结果:曲霉菌、念球菌属、细胞浆菌属、隐球菌属为红紫色。曲霉菌丝周边紫红色,弹力纤维紫色,背景绿色。

Mann氏甲基蓝伊红染色法:病毒包涵体染色。Negri氏小体红色。

Nacchiavello氏染色:病毒包涵体染色。结果:包涵体、立克次氏体均染红色,其余组织呈蓝色。

Crocott-Gomori氏六胺银法:新型隐球菌

碘染色法吉姆萨染色:衣原体

乳酸酚棉蓝染色,糖原染色:真菌,前者适用于所有真菌,呈蓝色。

吉姆萨染色,瑞氏染色:鞭毛虫,滴虫,锥虫,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等原虫。

三色染色,碘染色:阿米巴等原虫。

荧光素吖啶橙染色:疟原虫。

金胺-酚染色:隐孢子虫。

甲苯胺蓝,四胺银染色:耶氏肺孢子虫。

‘伍’ 在进行芽孢染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在进行芽孢染色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选用适当菌龄的菌种,幼龄菌尚未形成芽孢,而老龄菌芽孢囊已经破裂。
(2)加热染色时必须维持在染液冒蒸汽的状态,加热沸腾会导致菌体或芽孢囊破裂,加热不够则芽孢难以着色。
简介:
芽孢染色的方法:
(1)将培养24小时左右的枯草芽孢杆菌或其他芽孢杆菌,作涂片、干燥、固定。
(2)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3)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加热时间从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约4-5分钟。这一步也可不加热,改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10分钟。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番红水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至水为无色。
(6)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陆’ 芽孢染色除了孔雀绿染色法外,还有其他染色方法

还可以用石炭酸复红染液。
原理是芽胞壁较厚,通透性低而不易着色,但芽胞一旦着色就很难被脱色。因此,先用着色能力强的染液(如孔雀绿或石炭酸复红)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既可进入菌体也可进入芽胞,水洗脱色时菌体中的染料被洗脱,而芽胞中的染料仍保留。再用对比度大的复染剂染色后,菌体染上复染剂颜色,而芽胞仍为原来的颜色,这样两者区别开来。

‘柒’ 芽孢染色的原理

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和性不同,采
用复合染色法可以区分细菌的芽孢和菌体 由于芽孢
壁厚通透性低,着色和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如果在加
热条件下,先用一种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或碱性品红
在加热条件下染色,使染料进入菌体和芽孢,菌体中的
染料可经水洗洗脱,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再
用复染液处理,从而使菌体和芽孢呈现不同的颜色,便
于区别。

‘捌’ 细菌有哪些染色方法

1
革兰氏染色法
是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之一。此法起始1881年,染色步骤是先用结晶紫或龙胆紫染液加于已固定好的标本上使之着色,其后加碘液作媒染剂,再用酒精脱色,最后用复红或沙黄复染。革兰氏染色的结果与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及操作技术等有密切关系。如涂片太厚影响酒精脱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可染成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若酒精作用时间太长,
www.ttplay8.cn
,革兰氏阳性菌又会染成革兰氏阴性菌。在缺乏镁盐的培养基中,革兰氏阳性菌可变成革兰氏阴性菌。菌龄也能影响染色的结果,这与生长过程中核酸含量的改变有关。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还不十分清楚,有化学学说、等电点学说、渗透性学法,目前最通常的解释是革兰氏阳性菌在95%酒精中因含粘肽多而导致细胞壁脱水,通透性减低,使在细菌细胞内着色的染料─碘复合物不易透出细胞壁,所以保留了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含粘肽少,其细胞壁在95%酒精作用下通透性变化不大,酒精容易进入菌体内溶解染料─碘复合物而透出,失去紫色后被复染成为红色。
2
抗酸染色法
有些细菌,如结核杆菌,不般不易着色,一旦染上色后又不易被盐酸酒精脱色,称为抗酸菌。主要步骤是将细菌涂片、干燥、固定后,以石炭酸复红染液加温进行染色,然后用含酸的酒精脱色,最后用美蓝复染。一般细菌以及标本中的物质都被脱色,抗酸菌则不能,仍为红色。在蓝色背景上呈红色的细菌即为抗酸菌。
3
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法
细菌的特殊结构,如鞭毛、荚膜、细胞壁、芽孢及异染颗粒等,用普通染色法不易着色,故需用特殊染色法。
4
负染色法
是指背景着色而细菌本身不着色。常用墨汁负染色法配合单染色法(如美蓝)检查细菌的荚膜,背景呈黑色,菌体染成蓝色,
www.qq1880.com
,荚膜不着色,包绕在菌体周围,成为一层透明的空圈。
5
荧光染色法
用荧光染料,如金胺、吖啶橙等进行染色。细菌用荧光染料着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可在黑的背景中观察到细菌发出明亮的荧光。用荧光染色法检查细菌,有加快检查速度和提高阳性率等优点。
求采纳

‘玖’ 芽孢染色的关键操作是

芽孢染色可以用的染料挺多,不同的染料具体染色方法也不同,比如用石炭酸复红需加温染色然后水洗然后用稀释的美蓝液复染,而用孔雀蓝和沙黄就不用加热。但简单来说就是制备涂片,初染,水洗,复染四步。其中初染是给芽孢上色,是关键步骤,芽孢比较难染,若没染上那整个实验就失败了。可以省略的我觉得是最后的复染,因为复染只是给芽孢和菌体染上不同的颜色作一个对比,若只需要观察芽孢则完全可以不用复染

阅读全文

与芽孢的染色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平果手机用什么方法变得音量大 浏览:695
少亏钱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429
男生蝴蝶斑的治疗方法 浏览:326
坐便器的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589
你到底用什么方法掠走我的芳心 浏览:41
确定剪切连接件的方法 浏览:50
邦列安使用方法 浏览:792
如何给自己洗头发的正确方法 浏览:364
1723减23x7用简便方法怎么计算 浏览:524
高阶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浏览:86
如何将数据转换成数字方法 浏览:595
描写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浏览:426
间接测量方法包括 浏览:990
燧石杂质解决方法 浏览:1004
如何毛孔变小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32
弯管计算方法 浏览:103
荨麻疹快速治疗方法是什么 浏览:105
手机去内存方法 浏览:66
小米note3音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8
柚子茶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