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标题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哪些

标题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9 03:57:37

Ⅰ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哪四种

浸泡法
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连续使用过程中,消毒有效成分不断消耗,因此需要注意有效成分浓度变化,应及时添加或更换消毒液。当使用低效消毒剂浸泡时,需注意消毒液被污染的问题,从而避免疫源性的感染。
擦拭法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或动物体表皮肤、黏膜、伤口等处。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喷洒法
将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被消毒物体上。用5%来苏儿溶液喷洒消毒鸭舍地面等。
喷雾法
将消毒液通过喷雾形式对物体表面、鸭舍或鸭群体表进行消毒。
发泡(泡沫)法
此法是自体表喷雾消毒后开发的又一新的消毒方法。所谓发泡消毒是把高浓度的消毒液用专用的发泡机制成泡沫散布在鸭舍内面及设施表面。主要用于水资源贫乏的地区,或为了避免消毒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而破坏活性污泥的活性以及自动环境控制的鸭舍,一般用水量仅为常规消毒法的1/10。采用发泡消毒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器具、设备进行消毒时,由于泡沫能较好地附着在消毒对象的表面,故能得到较为一致的消毒效果,且由于泡沫能较长时间附着在消毒对象表面,延长了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洗刷法
用毛刷等蘸取消毒剂溶液在消毒对象表面洗刷。如外科手术前术者的手用洗手刷在0.1%新洁尔灭溶液中洗刷消毒。
冲洗法
将配制好的消毒液冲湿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这种方法消耗大量的消毒液,一般较少使用。
熏蒸法
通过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或烟雾,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适用于鸭舍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消毒的物品的消毒。环氧乙烷、甲醛、过氧乙酸以及含氯消毒剂均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消毒,熏蒸消毒时环境湿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撒布法
将粉剂型消毒剂均匀地撒布在消毒对象表面。如含氯消毒剂可直接用药物粉剂进行消毒处理,通常用于地面消毒。消毒时,需要较高的湿度使药物潮解才能发挥作用。

Ⅱ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哪几种

1.浸泡法
2.擦拭法
3.熏蒸法

Ⅲ 常见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化学消毒:

(一)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
2.热力消毒
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能使病原体蛋白凝固变性,失去正常代谢机能。
3.辐射消毒
(二)化学消毒法
根据对病原体蛋白质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凝固蛋白消毒剂包括酚类、酸类和醇类。
2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有氢氧化钠、石灰等。3.氧化蛋白类消毒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1)漂白粉(2)氯胺—T(4)过氧乙酸(6)过锰本钾
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5.烷基化消毒剂

Ⅳ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如下:

1、煮沸灭菌:是湿热灭菌法范围,就是将洗净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单、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将细菌全部杀死,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

2、紫外线灭菌: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0~3000Å,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0Å的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器具表面的灭菌以及净化室内空气。器具表面灭菌一般要经肥皂水洗净后再经清水洗净后擦干后在紫外线下灭菌,包好备用。

3、75%乙醇灭菌:本法是化学灭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于剪刀、手术刀、针具以及皮肤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复消毒物品产生损坏。

4、氯维液体喷剂灭菌:氯维液体喷剂灭菌属于化学灭菌法。可用于器具、皮肤伤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间等等情况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消毒

Ⅳ 常用的化学消毒灭菌法有哪些

常见的化学消毒灭菌法如下:
(1)浸泡法 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2)擦拭法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3)薰蒸法 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等),均可用此法消毒。
①纯乳酸 常用于手术室和病室空气消毒。每100m2空间用乳酸12ml加等量水,放入治疗碗内,密闭门窗,加热熏蒸,待蒸发完毕,移去热源,继续封闭2小时,随后开窗通风换气。
②食醋 5-10ml/m3加热水1-2m3,闭门加热熏蒸到食醋蒸发完为止。因食醋含5%醋酸可改变细菌酸碱环境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流脑病室的空气可进行消毒。
此外,尚可应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等进行熏蒸灭菌。
(4)喷雾法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如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作空气喷雾。对细菌芽胞污染的表面,每立方米喷雾2%过氧乙酸溶液8ml经30分钟(在18℃以上的室温下),可达99.9%杀灭率。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环氧乙烷是广谱气体杀菌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以及真菌和病毒等。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消毒后可迅速挥发,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和温热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害和腐蚀等副作用。本品沸点为10.8℃,只能灌装于耐压金属罐或特制安瓿中。
操作方法:灭菌可用柜室法或丁基橡胶袋法。
①柜室法可在环氧乙烷灭菌柜内进行。将物品放入柜室内,关闭柜门,预温加热至40-60℃,抽真空至21kPa左右,通入环氧乙烷,用量1kg/m3,在最适相对温度(60-80%)情况下作用6-12小时。灭菌完毕后排气打开柜门,取出物品。
②丁基橡胶袋法在特制的袋内进行。将物品放入袋内,挤出空气,扎紧袋口。环氧乙烷给药可事先放安瓿于袋内,扎紧袋口后打碎,使其气体扩散;亦可将钢瓶放在40-50℃温水中气化后与袋底部胶管相通,使气体迅速进入,用药量为2.5g/L.将橡胶袋底部通气口关闭,放入20-30℃室温中放置8-24小时。

注意事项:
①环氧乙烷应存放在阴凉、通风、无火源、无电开关处。用时轻取轻放,勿猛烈碰撞。②消毒时,应注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钢瓶需加温时,热水不可超过70℃。③消毒容器不能漏气(检测有无漏气,可用浸有硫代硫酸钠指示剂的滤纸片贴于可疑部位。如有漏气,滤纸片由白色变粉红色)。袋内物品放置不宜过紧。④环氧乙烷有一定吸附作用,消毒后的物品,应放置在通风环境,待气体散发后再使用。⑤本品液体对皮肤、眼及粘膜刺激性强,如有接触,立即用水冲洗。⑥在环氧乙烷消毒的操作过程中,如有头昏头痛等中毒症状时,应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处休息。

Ⅵ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预防消毒

这是结合日常生产管理,定期对养殖环境(水池、养殖笼筐、生产工具及周边环境等)及养殖生物进行例行性消毒。这种消毒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因此,所使用的消毒剂应是广谱的。

(2)临时消毒

亦称紧急消毒。在该地区、养殖场(池)内的养殖生物发生传染病,尤其是发生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时,对疫源区及周边地区进行针对特定病原体所做的应急处理,目的在于及时将传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它所用的消毒剂应是针对该疫源病原体的特效消毒剂,所用的浓度也较预防消毒要大,以期尽快切断疫源区向非疫区(场、池)的传播蔓延途径。

(3)终止消毒

疫情已被控制、病已痊愈、疫区封锁行将解除、生产即将开始恢复正常管理之前,为了彻底消灭该次引发疫病的病原体而进行的一次消毒,这是为防止疾病复发的消毒。这种消毒很重要,但却往往由于被忽略而造成疫病更为广泛的传播。

在鲍养殖业中,上述三种消毒中又分带活鲍消毒与无活鲍消毒。前者因在被消毒系统中有鲍的存在,因此,所选用的药剂、施用浓度、处理方法与处理时间等,都必须以不伤害养殖鲍为前提。对被消毒设备(池子、工具等),每次只能选用一种消毒剂。

Ⅶ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那些

原理无一例外是改变细菌蛋白质结构,让其失活。打个比方吧,生鸡蛋可以付出小鸡,用开水煮过之后就只是鸡蛋了。

按: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二氧化氯类产品的"敌人",包括:次氯酸钠(钙)、臭氧、碘伏、 洁而灭、酒精、过氧乙酸等。我们既不能贬低别的类别产品也不能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 这一切的前提是:科学、全面的了解各类产品的性能及优缺点。只有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才 能服务好客户,作好我们的工作。以下是我对这些产品的总结和摘抄。
总 则 :理 想 的 化 学 消 毒 剂 特 质
(1)杀菌谱广; (2)使用有效浓度低; (3)杀菌作用速度快; (4)性能稳定; (5)易溶于水; (6)可在低温下使用; (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 (8)对物品无腐蚀性; (9)无臭无味,无色; (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 (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 (12)价格低廉; (13)运输方便; (14)可大量生产供应。 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 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过 氧 乙 酸
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 它是目前所有化学消毒剂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消毒剂。 属高效消毒 剂、市售浓度为 16-20%。 (1)杀菌原理:过氧乙酸的杀菌原理有两点: ①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微生物死亡; ②通过改变细胞内的 pH 值,而损伤微生物。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高效广谱能杀灭一切微生物、杀菌效果可靠; ②杀菌快速、彻底; ③可用于低温消毒; ④毒性低、消毒后物品上无残余毒性,分解产物对人体无害; ⑤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缺点: ①易挥发, 不稳定, 贮存过程中易分解, 遇有机物、 强碱、 金属离子或加热分解更快; ②高浓度稳定但浓度超过 45%时,剧烈振荡或加热可引起爆炸; ③有腐蚀和漂白作用; ④有强烈酸味,对皮肤粘膜有明显的刺激。 (3)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皮肤等的消毒与灭菌。

Ⅷ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下:

(1)戊二醛的适用范围:常用制剂有2%碱性戊二醛、2%强化酸性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消毒需浸泡10-30分钟;灭菌需浸泡4-10小时。

(2)甲醛的适用范围:甲醛10-20ml/m³加水20-40ml,加热,用于室内消毒;甲醛40-60ml/m³加高锰酸钾20-40g,用于柜内熏蒸,需密闭6-12小时;4-10%甲醛溶液用于大体解剖、病理组织标本固定。

(3)含氯消毒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茶具、水、环境及疫源地等的消毒;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浸泡待消毒物品需10分钟;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需30分钟;用于喷洒时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时间均需加倍;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搅拌,放置2-6小时。

(4)乙醇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70-75%溶液多用于皮肤消毒;95%溶液用于燃烧灭菌。
注意事项:消毒用的浓度切勿超过80%,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不适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易燃、易挥发,须加盖保存,置于避火处,并定期检测溶液浓度;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的消毒。

阅读全文

与标题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让孩子开窍的方法 浏览:618
性瘾症的治疗方法 浏览:377
鸡饲料钓草鱼方法视频 浏览:244
低危型房颤的治疗方法 浏览:808
欧姆龙耳温计使用方法 浏览:550
数罪并罚后附加刑的计算方法 浏览:828
水电工安装地线走线方法 浏览:574
冬天果树育苗基质最佳方法 浏览:414
灵芝孢子粉食用方法和什么同吃 浏览:621
保鲜陈列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7
万用表测电阻方法简单 浏览:383
部队教育方法有哪些 浏览:824
性品使用方法 浏览:400
解决客服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方法 浏览:872
海尔xqb4520a使用方法 浏览:113
简单晚饭套餐制作方法 浏览:97
简单有效的延时方法 浏览:483
课题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区别 浏览:689
漂移的正确开车方法 浏览:185
简述施工技术交底有哪些方法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