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林业精度评价方法有哪些

林业精度评价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8 06:17:52

A. 分类精度评价

通过比较原始遥感图像和经过MNF变换后的图像(图2.4)及其经过MNF_SAM(图版1.1)、SVM(图版1.2)、MNF_SVM(图版1.3)分类后的分类结果,可以明显地发现基于最小噪声分类的支持向量机算法(MNF_SVM)最接近真实的地物信息,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分类结果也好于光谱角制图法的分类结果。分类结果的精度是通过三种分类模型的混淆矩阵来进行计算的。MNF_SAM分类结果的混淆矩阵见表2.2,SVM分类结果的混淆矩阵见表2.3,MNF_SVM分类结果的混淆矩阵见表2.4。

表2.2 MNF_SAM分类精度的混淆矩阵 (单位:像元数目/%)

注:总体精度=8472/9368=90.44%;Kappa系数=0.89。

表2.3 SVM分类精度的混淆矩阵 (单位:像元数目/%)

注:总体精度=8896/9368=94.96%;Kappa系数=0.94。

表2.4 MNF_SVM分类精度的混淆矩阵 (单位:像元数目/%)

注:总体精度=8929/9368=95.31%;Kappa系数=0.95。

从表2.2~2.4中可以明显的得出,MNF _ SAM的总体分类精度=8472/9368 =90.44%,Kappa系数=0.89;SVM的总体分类精度=8896/9368=94.96%,Kappa系数=0.94;MNF_SVM总体分类精度=8929/9368=95.31%,Kappa系数=0.95。即:(1)SVM的总体分类精度要比MNF_SAM的总体分类精度高4.53%,Kappa系数提高0.05;(2)MNF_SVM的总体分类精度要比MNF_SAM的总体分类精度高4.88%,Kappa系数提高0.06;(3)MNF_SVM的总体分类精度要比SVM的总体分类精度高0.35%,Kappa系数提高0.01。

MNF_SAM分类结果显示树木和草地的地物分类有许多错误的分类点,在SVM的分类结果图中也有类似的错误,而它的错误信息要比MNF_SAM分类图少;但是这种现象在MNF_SVM分类图中虽然也存在,但是错误量极少。尽管MNF_SVM的分类方法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分类正确性,但是相对于MNF_SAM和SVM,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分类方法,在三种分类方法中是最佳的一种。

由此可见,无论从总体分类考虑还是具体地物类别考虑,MNF_SVM方法和SVM方法分类精度都高于MNF_SAM方法,这说明了SVM方法在高光谱影像分类中有着突出表现,同时MNF_SVM方法比SVM方法有更好的表现,其原因主要是因为MNF _SVM方法在分类前经过了MNF变换,去除了噪音波段,对原始信息进行了优化处理,选择了有效的特征信息参加分类,这不仅可以降低高光谱数据的维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Hughes现象,最终达到了高维信息的数据降维和高效利用以及高精度分类的目的。

B. 描述精确度有哪几种常见的方法

比较常用的几种:

控制变量法:如研究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是,保持液体种类(密度)不变。

转换法:如研究电热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时,用煤油柱上升的高度表示电阻通电后发热的情况。

等效替代法:如在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时,用一个与两个。

精密度

精密度是表示测量的再现性,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是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

好的精密度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测量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反之,测量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这种情况表明测定中随机误差小,但系统误差较大。

C. 准确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各个评价方法的目的是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有以下三种:
1、标准物质分析:通过分析标准物质,由所得结果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2、回收率测定:通过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测加标回收率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3、不同方法的比较: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时,看所得的结果是否一致,或经统计检验表明其差异是否显着时来评价分析方法的准确度。

D. 森林质量评价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

我从小就希望走进美丽大森林,呼吸那新鲜的空气,那带有泥土味的芳香沁人心脾,大森林作文.有一天,我终于来到了大森林,这里真是个迷人的绿色世界,空气清新、淡雅,到处散发着醉人的奶浆味;小猴在枝头悠来荡去,好不自在;各式各样的鲜花争相开放,各种树枝的枝头挂满沉甸甸的野果;鸟儿的歌声婉转动听,小河里飘着落下的花瓣真是人间仙境;知了在树上悠闲地唱歌,与草地上的蛐蛐儿一起谱成一首优美的交响曲;这里还有栎树、白桦、枫树……我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心情舒展开来,于是,不断地向前走.我一边走一边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来到小溪边,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游着,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小鱼则色彩鲜艳,看着更是美丽.一路上的美景,看得我都陶醉了,梅花鹿在身边跳跃,白天鹅在湖边翩翩起舞……忽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原来是叫醒的铃声,没想到这美景却是我的美梦.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去真正的大森林.我走进大森林 水样的风/夜样的语/快乐的岁月在渐渐逝去/最初的梦/最真的声音/我不知时空会改变希冀/ 终日埋头于书中,忽被这首诗唤醒.时隔多月,心又老了几岁,外面的世界是否精彩了几分?四周的人无怨无悔地狂啃精神食粮,让我仿佛听到一片春蚕在桑叶上拼命取食的沙沙声.它们想早日结茧.摘下鼻梁上架着的眼镜,收起书本,使劲塞进书包,拉上拉链.好啦,轻松了,只身去外面闯一闯吧.夕阳将她的柔情斜斜地洒向万物,我沐浴在这片祥和之中.四周高楼林立,树木毫无倦意地摇曳着她婀娜的身段.而远处传来与这片祥和极不协调的嘈杂,那是校园外的繁华闹市.这顿时让我想起外面沸沸扬扬的尘土、废气及漫天叫卖声,还是不出去为好.可何处有一方容我栖身的轻松洒脱之地呢?远处踱来一白须老人,他走近我身边,用他那近乎慈祥温和的声音对我说:孩子,拉住我的手,跟我走吧.似乎有一种力量的驱使,我竟不假思索地拉住了他粗糙有力的大手,顿觉一阵清新的风吹过来,脚上踩着一团柔软的东西,竟不自觉地昏睡过去…… 良久,头脑从一度的空白中缓缓苏醒,感觉有很亮的东西刺着眼睛.睁开眼,看见了一片久违的纯净的蓝天,像一匹光滑的绸缎,蓝莹莹的,缀着几片白纱.紧接着,一阵淡淡的花香飘来,缓缓落下,柔柔地盖在身上.远处传来鸟鸣,清脆得如同山泉在随意跳动,又如一串撞击的风铃捎来的祝福;而它又脆弱得如同风铃薄薄的玻璃,稍一用力便会破裂,中学生作文《大森林作文》.我小心地用手支撑起身体坐起来,这才发现自己躺在一片嫩绿的芳草上,身边坐着刚才那位老人.他服装怪异,让我越看越像武侠片中的古装人物.他一手捋着胡须,一边慈祥地笑着:你看着我,可能会奇怪,我就是陶渊明,你一定读过我的《桃花源记》吧.现在‘桃源’这个字眼又有了新概念,你们这代人认为远离闹市、返璞归真才是桃源.现在我带你到桃源来了.我一脸惊讶地向四周望去,身边古木参天,芳草萋萋,各类植物繁盛地显示着生命的活力,不时有几只动物从身边掠过,一只白兔爬到我身上,温顺地蜷在我怀里,很亲密地蹭着我的手.我不禁被这片美好宁静所陶醉,整个身心融进了这片大森林中.我又觉得奇怪,这是什么地方?忙问陶老先生.他摸摸我的头说:你到了古代的大森林.你们那个时代正处于一场科技变革的前夜,而二十一世纪已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电脑时代.我有幸被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从古代请到了二十一世纪做客,游览了那里的城市后,人们担忧地说:‘二十世纪的少年儿童正处于一个紧张的环境中,既要死记硬背地完成好学习任务,又没有一个散心的地方,不像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儿童已经可以运用电脑学习知识,还可以到电脑控制下的模拟森林里去游玩.所以我们把这个任务交给您,请您坐时空快车,带二十世纪的孩子去古代森林散散心吧.’我马上答应了,一去二十世纪就看到你,便带你来到这个桃源.哦.我恍然大悟,忙站起来和陶老先生一同去游览这片森林.路上遇到了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他俩正为一首词而争论不休.赵明诚虽逊色于李清照,却极不愿甘拜下风.辛弃疾快步跑来,忙劝架:两位不必争吵,请把作品输入电脑,结果自会分晓.这样,才平息了一场争论.我看在眼里,不禁有些惭愧,手里摆弄着刚采到的野花,低下头.活了十三年,经过了那么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试,竟不知活学活用,至今还落后得不会玩电脑.陶老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安慰我说:回去以后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你也要学着掌握电脑了.不过玩的时候就要玩好,到时候欢迎你来桃源——大森林来做客!……同桌把我一拍,大声在耳边说:别睡了,上课了!我抬起头,揉揉惺忪的眼睛,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悄悄笑了.我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情,不是梦.

E. 评价方法有哪些啊

评价方法有量化评价方法和质性评价方法。

1、量化评价

又称为定量评价方法,是一种以数字和度量来描述、说明教育现象、课程实践进而从数量和比较中推断评价对象成效的方法。量化评价的优点是易于控制和操作。结果便于教学处理,量化评价有助于提高评价的精确性和客观性,有助于对评价对象作出明确的等级区分。

2、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方法又称定性评价方法,是力图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提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征,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目前幼儿园中主要采用的质性评价方法有观察记录、档案袋评价、访谈等。


评价方法的重要性

1、作为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2、还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成长手册、作品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调节、激励和发展等功能。

3、合理组织考试,但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4、考试命题方面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必备知识、学科素养、核心品质、关键能力)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

F. 林业遥感是什么

(remote sensing of forestry)

(方有清)

应用光学、电子光学的遥感仪器,从空中或远处接收林区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和其他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有关林业资源、森林环境和森林自然灾害等信息的一整套技术。遥感按其运载工具可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航天遥感的遥感器装在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上。航空遥感的遥感器装在飞机或气球上。地面遥感的遥感器装在汽车或轮船上。林业遥感已涉及到林业生产各个环节,利用森林航空摄影象片观测和认识森林环境,了解林业工作中实际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了许多原来认为人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森林资源信息是林业工作决策的基础数据,需要通过森林资源调查。而现代森林资源调查只有应用遥感手段,才能迅速获得准确可靠的林业资源数据。

发展概况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了航空摄影测量以后,胡格斯霍夫(R.Hugershoff)等人曾多次尝试应用航空象片进行森林调查。后来有人应用胡格斯霍夫所制造的精密航测立体制图仪进行面积、树高、郁闭度、断面积和材积查定,应用航空象片对各林班进行立体观察判读,在同一地区进行了测算对比,引起了人们对应用航空象片的兴趣。瑞典在20年代里开始应用航空象片进行森林调查。30年代,加拿大林业研究所研究了航空象片的林木阴影测定树高的技术。同一时期有些德国学者将遥感技术带到亚洲,193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演习林进行了航空摄影,1933年林业试验场对该林场进行了照查法的试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数年里,有一批林业工作者应征参加战争,担任航空象片军事判读工作。战后,他们转为从事森林判读,促使了森林判读若干技术方法的逐渐形成。这时,不仅可在航空象片上判读森林类型(勾绘轮廓和量算面积),而且应用了简易仪器工具进行测树判读的研究,如应用航空象片测算树高、树冠直径、郁闭度、单位面积株数等,以弥补森林目测调查之不足。50年代,由于航空摄影技术发展很快,出现了天然彩色片、彩色红外片等,解决了在黑白片判读上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林业遥感技术不仅用于森林资源清查,而且用于造林调查设计、森林采伐运输工程勘测设计、水土保持,以及干旱地区水源、大面积森林病虫害调查等。在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中,航空象片不仅是调查的辅助手段,而且用来进行间接量测。例如在特大比例尺(1∶500~1∶2000)航空象片上量测树高、树冠直径和点数林木株数等,配以地面抽样实测,编制成航空象片立木材积表,以估测空中象片样地的材积。此外,依据数理统计理论,以航空象片为工具,进行森林抽样调查,成为近代森林资源清查的主要手段。60年代以后又加上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计算,使森林抽样调查更趋完善。

中国1952年成立森林航空测量队,1953年在黑龙江省大海林林区进行了森林航测试验,完成了大海林林业局2700余平方公里的森林航测和资源调查工作。从1954年开始,逐年在东北、西南、西北主要林区开展了大规模航空摄影,到1964年共完成40余万平方公里,为森林经理调查及森林资源清查提供了航摄资料。1963年以后开始试验利用中比例尺航空象片进行森林资源分层抽样调查,试验结果证明精度良好。1972年采用象片判读和实测回归估测法。1975年编制了森林判读立体样片和航空象片数量化林分蓄积量表。从1975年到80年代初,直接应用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影象,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清查西藏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辽宁省林业基地规划的调查,编制或修改一些省的1∶250000森林资源分布图;进行华北、西北、东北防护林体系的规划调查;监测省一级森林资源动态的试验等等。

应用范围

遥感在森林资源清查和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森林资源清查和编绘森林分布图

应用遥感技术所获得的图象和数据,配合数理统计抽样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图象处理和数学分析计算,可以很快地获得大面积的资源清查结果,并能进行立地条件调查和土地资源评价。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由于彩色红外片和多光谱彩色合成片具有优越的性能,因而可将野外大部分调查工作改为室内进行。在野外只做一些较为精确的样地调查,观察一些典型的森林生态状况,以供室内准确判读和精密计算。编制大面积森林分布图,特别是编绘一个数万平方公里的小比例尺图,过去的常规方法,要用数万张大、中比例尺的航空象片进行编绘,费时费力。现在应用高空(20~35公里)飞行拍摄的1∶80000~1∶120000超小比例尺彩色红外象片进行编绘,或用陆地卫星多光谱假彩色象片进行编绘1∶100000比例尺的森林分布图,编绘时间和费用均可大量节约。

森林经理调查

森林经理调查工作包括林业生产条件调查、小班调查和专业调查,三者均可借助于大、中比例尺航空象片。应用航空象片可以调查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等,为合理安排造林树种和进行土壤改良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了解各种植被覆盖类型的生态环境,以及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水文状况等。小班调查可应用航空象片进行诸如森林起源、林层结构、树种组成、林分年龄、疏密度、林分蓄积和立地类型等级等森林经理调查因子的判读,以及树高和树冠直径测定,树冠郁闭度和立木株数估测等。

森林灾害探测

森林受到火灾、水淹、病虫以及霜冻等危害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灾情探测,可以迅速掌握灾情,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从卫星象片影象上研究辨识出雷雨、林火的位置和分布,为研究人工降雨扑灭森林火灾提供可靠的依据。又如在卫星上利用高分辨率红外扫描仪和多光谱扫描仪进行病虫灾害探测,比用人眼观察,可提前几天至十几天发现病虫害。

林业生产管理

应用遥感技术能及时调查森林长势,研究森林植被的物候现象,收集林业经济信息,对林业生产工作起指导作用。例如应用卫星影象研究植被覆盖季节物候变化,如果发现植物叶子枯黄,即是林木种子成熟的季节;如果发现地面为冰雪所覆盖,正是木材采伐运输利用冰雪运材的季节。又如在遥感影象上干和湿的分界非常明显,如表明土壤水文缺乏,则应及时进行灌溉。对于那些已知土壤水分含量和排水条件情况的地区,遥感信息可以提供探明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浅层地下水的流量,对苗圃经营、幼林抚育及木材河道流送均有指导意义。再如应用航空象片勘测林区道路,调查木材流送河道,计算水上贮木场到材数量等,可以减少大量野外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森林生态环境研究

利用遥感手段,探讨森林生态形成的客观规律,目的在于研究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条件,挖掘林业生产潜力。其主要内容是:观测太阳辐射通量,估算植物光合潜力;观测地物波谱特性,测定植被、土壤、沙漠、江河湖泊等主要地理环境要素的波谱特性曲线;观测和判读气象变化,勘测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监测水质、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以及林区环境污染等,为研究森林生态提供基本资料。

林业遥感信息处理

通过遥感手段系统地收集大量森林资源资料和生态环境信息,建立图象、图形和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研究自然环境和林业生产管理的关系,探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和资源动态发展状况。此外,利用遥感的磁带记录资料,进行林业遥感数字图象处理,编绘林业各种用图。综合以上森林资源和环境信息的数据库和遥感图象信息数据库,即可建立区域林业信息系统,进行区域的林业信息分析处理,为林业工作决策服务。

展望

由于航空摄影成本较高,摄影周期较长,不能及时应用,而卫星遥感影象摄影范围大,反映动态变化快,资料收集又不受地形限制,故后者较前者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第四、五两颗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TM)的影象分辨力达到30米×30米,法国的SPOT卫星更提高到20米和10米。现在已经可以利用陆地卫星TM和SPOT卫星影象绘制1∶10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和1∶50000比例尺的专题图。SPOT卫星影象还可以构成立体影象进行立体观察,并能在1~5天时间内,对某一地区进行重复摄影,从而进行局部的、短周期的动态监测。这些特性对于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林业生产中的应用都十分有利。新一代的卫星影象已经能够显示森林影象质地特征,可以判读树种、林龄和确定经营方法等参数,其实际分辨力已接近中、小比例尺航空象片。可以预计,随着卫星分辨能力的提高,图象的进步,以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航天遥感资料将在森林调查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书目

American Society of Photogrammetry,Manual of Remote Sensing,2nd Ed.,The Sheridan Press USA,1983.

G. 精度评价

为了评价影像地图的制图精度,我们以随机取样的方式对干旱裸露区的瓦石峡幅(J45c002003)和森林覆盖区阿龙山幅(M51c001002)分别均匀抽取23个点和24个点,在1∶10万图上读取同名点的坐标作为真值,进行了精度检验。计算中误差的公式为:

这两幅图像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可以满足1∶25万比例尺制图精度要求。

H. 森林资源评价的评价方法是什么

对于中国的森林评定,从大的方面说分为三级
1、国家级森林公园:由国家林业局批准;
2、省(直辖市)级森林公园:由省(直辖市)林业厅(局)批准;
3、市(县)级森林公园:由市(县)林业部门批准

I. 同龄林木资产评估中不同龄组时各宜选用哪些方法

市场法从理论上讲适用于各种有交易的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剩余法适用于成熟林木资产的评估。收益法适用于有经常性收益的林木资产的评估,如经济林资产、竹林资产等。幼龄林常用成本法进行评估,你要评估的话也是要找专业的评估机构啊,

第一节 影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因素
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的测算是十分复杂的。木材不是一种标准的产品,它以各种各样的大小、形态和等级出售。在现实森林中,没有两个林地质量、地利等级完全相等的林分。因此,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前,必须考虑评估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正确地了解影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价值的各种因素,对于做好评估测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评估的目的
资产评估的目的决定了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不同的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其评估的思路、评估依据、作价的标准均不相同,其评估的结果可能完全不同。评估中价值类型可分为市场价值类型和非市场价值类型,非市场价值类型有投资价值类型、清算市场价值类型等。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其他任何资产评估一样,它的结果取决于评估的目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目的可以是森林资源资产的拍卖、转让、联营或股份经营,也可以是以森林资源资产作为抵押、担保或者是企业的清算。不同的评估目的,选用的评估方法、精度要求和评估结果是不相同的。
出售、转让成熟龄的林木资产,购买者收购这些林木并立即采伐的这类评估中。评估价值类型是市场价值类型。这类评估主要考虑市场的交易价格,按现行市价法和木材市场价倒算法进行评估。而且要求较高的精度,通常要求进行作业设计调查,作出伐区的工艺设计,并按设计书的结果,按市场价倒算法进行评估。
对于林木资产进行抵押、担保一类评估。这类评估是属于清算价格类型。这类评估结束时并未发生直接的现金交易。抵押资产的接受者主要考虑该林木资产的价值是否能抵上他所放贷出去的资金,在快速变现时能否将其收回,要求较高的保险系数,评估的结果一般比实际价偏低。
但现实评估中,银行一般要求评估出市场价值类型,然后自行打折。这时评估出的市场价格经常比正常价格稍高。
对于联营或股份经营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这类评估属于投资价值类型。它直接关系到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但是这一类的评估,通常涉及面积大,而且有相当部分幼龄林和中龄林,其变现能力还有待将来的经营。这类评估进行高精度的“三类调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大面积的高精度的调查费用极高,特别是在幼、中龄林,费用高而价值低,资产所有者难以承受。再说,中幼林的变现能力要到将来才能表现出来,现在调查评估的变幅是较大的,加上这类评估之后,资产并未变现,而是作股份或联营分成的比例。评估的误差在今后的经营中仍可消化一部分。因此,这类评估对精度要求的关心一般要低于成熟林木出售的评估。通常是采用二类调查的方法进行清查,但对成熟林部分通常加大调查的力度,以求得较高的精度。
对于企业清算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它属于清算价格类型,要考虑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评估的价格一般较市场价稍低。由于一个林业企业涉及的面积较大,各种类型的林分都有,而且这类企业通常中幼林的比例大。因此,调查一般也是采用二类调查的方法。但现实的评估中,法院等委托单位经常要求测算出资产的市场价值,由他们再据此确定拍卖价。
二、销售的条件
对于成熟的林木来讲,一旦签订了出售立木的合同,买主就可以采伐林木所有者的林木。采伐就是一种破坏性作业,对土地、植被及周围的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林木的所有者—森林的经营者除了对采伐的林木想要高价外,常还需要控制采伐活动以满足其他的目的。森林的经营者通常对采伐的地点、采伐的林木、采伐的时间,采伐的方式,集运材的方式及伐区清理方式做出许多限制条件和要求,以保护林地、林木,防止侵蚀,便于森林的更新,使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
例如,在异龄林的采伐中,伐倒的成熟的大径林木要压坏许多附近的中、小径木,集材的过程也对周围的植被有很大的破坏,甚至可能造成地表的侵蚀。因而,在林木出售时,森林的经营者通常要指定采伐的和必须保留的林木,采伐时倒木的方向必须避开这些指定的保留木,并在集材上采取一些防护措施,这将增加采伐成本。
在皆伐作业中,为了保证天然更新的成功,森林的经营者经常提出采伐中保护幼苗、幼树的要求。为了便于人工更新,而对伐区剩余物的处理提出一定的要求,如火烧、堆集或截短等方法处理。对于这些在林木出售时提出的限制条件,买主都必须执行,这些限制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在估价时就必须将其考虑在内。
三、产品售价
立木价(这时特指成熟林的价格)是木材的产品价值与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一定的利润及税收的差额。因此,木材产品的售价是估算立木价的起点,产品的售价越高,立木的价格越高,林地的超额利润越多,林地的价格也越高。产品的售价必须以在该地区能够实际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为基础。对于一般的木材经营者来说,他购买林木,出售的是原木和非规格材,他交货的地点在当地的木材采购站、贮木场、木材的加工厂家或者就在伐区附近的公路边。这些地点就是他的林木处理的终止点,也是他所关注的始点。如果原木和非规格材市场价格已确定(包括对实际供材点必要的运输成本调整),则这个市场价格就是立木估价的基础。但原木和非规格材的价格随着原木和非规格材的口径和长度而变化,用出材率表测算原木和非规格材的木材数量是可行的,但要测算各个口径的木材的数量则很困难。因此,必须根据历史资料确定该地区原木的平均规格和非规格材的平均规格,进而确定其综合价格,根据综合的价格作为评定的基础。
木材产品的销售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而确定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供需关系的变化是由许多木材生产者无法控制的因素所控制,而且经常发生变化。在立木价格的确定中必须收集评估基准日的木材产品市价,来计算其综合价格,进而确定立木的价格。
四、生产成本的确定
生产成本直接影响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在销售价格已定的条件下,生产成本越低,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越高,因此,生产成本的确定是立木价确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并且是产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一切成本都应进行估算,对用材林来说主要包括采伐的成本、集材成本、运输成本、仓贮等销售费用、木材加工成本、立木销售及产品销售中的税费。但它不含培育立木的成本和投资的利息。生产成本的投资利息在确定适当的利润和风险率时考虑。
精确计算生产成本是困难的。在现实森林中,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林子。不同地块的林分,林木的大小、林分的质量、采运的难易程度、地利等级等因素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另外,木材生产者所用的机械设备的不同,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会使生产时的成本发生很大的差异。在测算木材加工成本时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成本的测定是以特定的生产者为标准,还是以最高效率的生产者为标准或者是以平均效率的生产者为标准,测算出的结果是不相同的。从林木所有者的角度出发,最好以生产率最高的生产者为标准进行成本的测算,以获得最高的立木价,但在立木资产的评估中,一般应以当地平均效率的生产者为标准进行评估。这样有利于生产者通过更新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来提高效率得到合理的回报。
在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中准确地测算木材生产的成本是很困难的,评估人员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通常可利用当地林业生产的定额指标(各类的平均生产水平),结合评估基准日的基本工价,再根据山场的具体条件进行修正、测算。在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也可通过财务和生产管理部门的档案分析确定经营单位的生产成本。
五、林木出材率的确定
林木出材率是计算立木价格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出材率主要由林木的直径、树高、干形和缺陷所决定。林木出材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出材量,影响了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在我国,立木出材率表的编制和应用一直未能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出材率的误差是一直严重影响我国伐区作业设计中出材量计算精度的因素。通常由数表直接查出的出材率要比实际的偏高,因为编表的材料一般较为规范,病、腐、结疤、分叉等缺陷较少,而实际生产时,病、腐、结疤、分叉这类木材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木材的出材率。比如根兜附近长1m的心腐,就使原木少了最粗最好的1m长的一段,原木的出材率大约要下降百分之十左右。因此,在确定出材率时,通常先按相应的出材率表查出林分的出材率,然后再根据林分生长的状况、病腐情况等,确定一定比例的折扣。
由于木材不是标准化的产品,它有原木、非规格材,在原木和非规格材中还有大小、长短之分,各种规格的木材价格不同。因此,在测算出材率时,还必须分别种类及大小确定其出材率。实际上,要准确地确定各径级各长度的出材率来计算其出材量是不可能的,但必须把它们按价格的水平分为几类,最简单的是把其分为原木和非规格材两大类,或更细一点分大中小三类。计算出各类的出材量,再根据过去采伐类似林分的资料,计算各类材种的平均规格,以作为确定平均综合价格费用的基础。
六、投资收益率的确定
投资收益率又称为基准折现率、目标收益率或最低期望收益率,由于森林经营的周期较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投资收益率是极为关键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收益法和成本法评估的结果有重大影响。在采用成本法时如所用的投资收益率偏高则评估测算的评估值偏高,森林资源资产的购买者无法承受;如所用的投资收益率偏低,则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值偏低,资产的所有者将蒙受损失。在采用收益法时则正好相反,用偏高的投资收益率,则评估出的价值偏低,甚至出现负值,资产的所有者无法接受,如采用的投资收益率偏低,则评估值偏高,资产的购买者无法接受。
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的投资收益率的确定必须根据该森林资源资产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收益状况,依据持续经营假设,测算其社会平均的投资及生产成本、社会平均的收益水平,进行动态经济分析,来确定其投资收益率。
七、利润率的确定
木材生产需要成本,这些成本需要投资,投资者要有收入即利息,木材的生产者也要有收入即利润,再加上采伐、加工、销售中的商业风险金——显然也是一项收入。这三项收入之和占成本的百分数称利润率。利润率是林木分析估价中的一个关键数字,它的结果对立木价格的有一定的影响。
利润率一般按社会平均利润率确定,因此它可由经济统计资料算出。通常各地都有一个大致的数字。如福建省1993年在森林转让参考价格中建议森工生产利润率定为20%,营林生产为16%,这在当时是合理的(1993年的通货膨胀率是13%),如通货膨胀利率较低的话还可降到15%或更低。利润率确定后还有一个测算利润的基数问题。利润=生产成本×利润率。这个生产成本的基数,包括还是不包括立木的价格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林木的出售者在林木采伐前仅收部分订金,整个结算在木材出售后进行,则这个生产总成本不包括立木价,而仅直接按木材生产的成本加定金,而林木出售者在合同订立后,即收取全部林木款,则立木价应包括在木材生产总成本中。木材销售时收交的税费原则上不应包括在生产成本中,但我国有的地方执行伐前交税费,即在办理采伐证时,就按伐区设计的材料收缴税费。有的按90%预收,有的按60%预收,这时预收的税费则也应列入木材生产的总成本,因为木材的生产者在取得收入前已付出了这些投资。
在实际评估中利润率仅在木材生产中考虑,营林生产的投资用的是投资收益率。木材生产的利润率与营林生产的投资收益率是不同的,木材生产的风险较营林生产高,其利润率也高于营林生产的投资收益率。
八、树种的价值差异
在许多情况下,待销售的立木是由若干不同树种组成的,不同的树种价值相差极大。同样规格的木材(大径材),马尾松大约是一般阔叶材价格的2倍,杉木又是马尾松价格的2倍,而一些珍贵树种如楠木、红豆杉等则又是杉木的2~5倍。一般的阔叶树与珍贵树种价值可相差8~20倍。如何处理多树种价值差异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不同的树种加工成不同的产品,有些作为纸浆材,有些作为锯材原木,当这些产品分别加工处理时,其采伐成本可以分开。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们的采伐运输是同时进行的,采运成本是归在一起的,尽管树种间价值存在很大差异。按树种分别计算成本是困难的,但售价却很容易分开。
当估价表明某些树种的立木价很低或为负值时,而卖主又想采伐掉这些树种,这就给估价带来了困难。如果某树种的价值能够补偿所有的采伐和加工的可变成本,且与售价相比其收益为正时,它将对固定成本产生影响,买主也从中获利。如果不是这样,这个树种只有在必须满足某人要求的情况下进行采伐,要由卖主部分补贴采伐作业费用。因为通常卖主将林木整体出售,而不是仅仅出售其中价值高的树种,通过这种形式伐去一钱不值的树种。
九、林地的林学质量
林学质量通常也称为立地质量,它是指狭义的立地质量,主要从林木生长的角度来反映其经济价值,林地的林学质量越高,林地的价格也越高。林学质量一般受下列因子所决定:
1、土层厚度
土层是林木根系生长的场所,深厚的土层是林木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2、腐殖质层厚度
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腐殖质层厚,土壤的肥力高,林木的生长好。
3、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反映了土壤的物理性质,疏松、通气的土壤,根系生长发育好,地上部分的林木也长得好。
4、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对积温有很大的影响,积温直接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大多数树种都有一个适宜的海拔范围。
5、坡位
坡位对土壤的发育、水肥条件影响较大,因而对林木的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很大。通常上坡的(特别是山脊)土层薄,林木生长较差,而下坡的林地土层厚,水肥条件好,林木生长好。
6、坡向
坡向影响了日照的时数、强度,并对林木的生长产生影响。通常阴坡或半阴坡的林木材积生长较好,而阳坡的果树果实产量较高。在沿海迎风面坡向的林木生长差,而背风面的林木生长较好。
7、坡形
坡形也对土壤的形成产生影响。通常洼部的林木生长较好,立地生产潜力较大。
8、地势
地势分为开阔、较不开阔和隐蔽三种,它对局部的小气候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大多数林木来说,隐蔽的地形材积生长好。
由于影响林学质量的因素较多,且这些因素多有交叉的配置,因此在调查中经常简单地把立地质量分为四个立地条件类型: I肥沃类型;Ⅱ较肥沃类型;Ⅲ中等肥沃类型;Ⅳ瘠薄类型。一个类型对应于一些地形、地势和土壤因子,但若干类土壤、地形因子的配置多种多样,四个类型等级很难包罗,因此,在评定时,时常要根据调查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主观因素。
林学质量是从生长的角度来反映林地的生产力。通过研究发现,树木的高生长对林地生长潜力的反映最为敏感,因此在调查中也常用以林分平均高和平均年龄关系编制的地位级表,或者以林分优势高和年龄关系编制的地位指数表进行评定。用这种方法确定立地质量时,先要测定林分平均高或优势高及林分的年龄,尔后再查相应的地位级表或地位指数表。这种方法虽然排除了主观因素对评定立地质量的影响,但只能评定同龄林的立地质量,而对异龄林及天然林却无法应用。在幼龄阶段,由于树高生长尚未稳定,用这种方法也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
为了克服以上方法的缺点,一些学者分析了影响立地质量的各因子与树高生长间的关系,利用数量化理论将各环境因子数量化,编制了数量化立地指数表。但是该法的编表工作量大,且一个表适用的范围又较小,从而使得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林学质量确定后,即立地条件类型、地位级或地位指数确定后,就可据其进行林木生长的预测,确定其未来的生长收获,作为林地资产评估的基础。
十、林地的经济质量
经济质量主要是指林地的经济位置,它通常以林地交通运输条件作为主要指标。如以近期内道路是否能达到小班,将小班分为即可及小班一一道路已达到该小班内或小班附近,小班内采伐的木材,不要修建道路即可运出;将可及小班一一近期内道路可延伸至小班或小班附近,小班安排采伐仅需修建少量的道路(木材生产成本可承受得了的投资)即可运出;不可及小班一一近期内道路无法延伸到小班附近,采伐木无法运出。
可及度是最粗放的地利级划分,它从道路修筑的投资出发直接决定了森林资源是否能成为资产及资产价格的高低。不可及林的资源由于近期内无法开发利用,无法体现出其经济价值,因此,不可及林的资源在近期内暂时还不能作为森林资源资产,而只能作为潜在性的资产。将可及林的资源由于其开发利用需要一定数量的道路修筑投资,该投资必须加到木材生产成本中,使木材生产的成本加大、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其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也大大降低。即可及林资源,它已具备了采集运输条件,其开发利用基本不需要道路的投资,木材生产的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其资源性资产的价格也高。
对经济质量的评定仅用以道路修筑的投资费用考虑的可及度是不够的。从木材生产成本费用的开支的分析中可知,在各项木材生产成本中运输费用的开支变幅极大。同样是可及林,但木材运往销区的运距,可能是十几公里(造纸厂附近的松木林),到几百公里,以至数千公里(国外进口木材),运输的成本相差几倍至几十倍。这变幅极大的成本差异构成了极差地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中,评定林地的经济质量,除考虑可及度外,还必须根据木材运输的成本来划分地利等级。
十一、森林经营的方式及强度
林地的价值主要靠生长在其上面的林木生产的木材和其他副产品来实现的。一切特定的林地,可以让其自生自灭,而不采用任何经营利用措施,使其资产的价值最低,也可以采用集约经营,利用各种技术措施,如良种壮苗、抚育施肥、适时间伐、病虫害防治、及时主伐利用等使它的生产量达到或接近土地生产能力的最大值,从而提高了林地的经济效益,并提高了林地的价值。当然,在这一评估中必须考虑采用集约经营措施的成本费用问题和经营实践的成功与否。林地资产的价值是以扣除了生产经营成本后的纯收益为评估基础的。
从经营方式看,经营不同的林种如经营用材林或经济林,其经营的目的不同,经营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别,一块林地,特别是裸露地,必须根据当地的林业发展规划来确定它的最佳林种。从经营的树种看,同样经营用材林,一块地上可造杉木林,也可营造马尾松林,或者珍贵的阔叶林,以至一般的阔叶林。经营不同的树种,经济价值相差较大,其林地的资产价格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在确定了林种后,还必须根据当地的技术水平、经济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的要求,选择最适宜的目的树种,并在这个基础上确定经营的强度,以此为基础进行财政分析来评估林地的价格。

J. 基本图是什么

(base map)

(丁介南)

计算林地面积、编绘林相图和其他林业专业用图的基础图面资料。是森林经理调查的主要图面成果。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叫分区图。基本图的内容,包括各级行政界线、道路、居民点、山系、水系、独立地物、测量控制点等一般地图要素和森林经理调查时划分的各级森林区划界线(林业局、林场、林班界等),地类界及其相应的名称、编号、面积和森林专业符号注记等。

基本图以林场为单位绘制,比例尺根据森林经理等级确定:Ⅰ级1∶5000;Ⅱ级1∶10000;Ⅲ级1∶25000。基本图是森林经理工作的基础材料之一,为了使用方便和有利于保存,常采用规格为60×60平方厘米的优质图纸绘制;当林场面积较大,依成图比例尺缩绘超过一个图幅时,按整形林班进行分幅;若以国家测绘部门出版的地形图为底图,也可按国际分幅规格进行分幅。

基本图的测绘

测绘基本图,应充分利用调查地区已有的测绘资料,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进行:

①利用地形图和航片测绘基本图:调查地区若有符合要求的地形图又有据以测绘地形图的航空象片时,应先通过象片判读把各级森林区划界线和有关碎部地物等专业要素,在航空象片上勾绘出来,然后根据地形图和航片上相应地物标,把航片上勾绘出来的各种专业要素转绘到地形图上即为基本图。象片上不易识别或没有明显地物标的部位,应经过现地辨认调绘清楚后再转绘到地形图上。

②利用地形图测绘基本图:在没有近期拍摄的航空象片而有合乎精度要求的地形图的地区,可以以地形图为基础通过现地对照明显地物标勾绘森林区划界线等专业要素取得基本图;地形图上没有明显地物标的部位,用罗盘仪或其他仪器工具在现地进行补充测量。

③航测成图:如仅有近期拍摄的航片,应先进行控制点测量编制出图解平面图(或象片平面图),然后将外业调绘好的航片转绘上去即为基本图底图。

④实测成图:在没有任何测绘资料可以利用的地区,采用经纬仪导线法直接测定林业局、林场境界,再用罗盘仪测定林班线。精度指标为:林业局境界线闭合差不大于1∶2000;林场境界线闭合差不大于1∶1000;林班线闭合差不大于1∶200。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调查工作时,应按正规测量程序先作出三角点以控制经纬仪导线的精度。

航空象片的调绘工作可与各级森林区划界线的测量和林分调查同时进行。调绘的工作内容包括:国界、省(区)界、地(盟)、县(市)界、乡(镇)界等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及林业局、林场、林班界等森林区划界线;各级政府、企事业机构等的名称所在位置;城镇村屯等居民点名称;河流、水库、湖泊等水系的名称及水上附属物;山脉、峰岭、关隘等的名称、标志等;铁路、公路、乡村大道等各种道路的名称、去向及其附属物;森林调查小班界、各种地类界及其他需要标绘的测线、地物标等。航片调绘,应先于室内判读,把各种区划界线和基本图上需要绘出的地物勾绘出来,然后再去现地对照修正;航片上不明显的部位要进行补充测量。

基本图的绘制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进行。大地控制点和经纬仪导线点按坐标展绘。罗盘仪测量的林班线、调查线、小班线等按方位角和边长用极坐标法绘制。编制象片平面图的地区,直接把调绘好的航片内容转绘上去即为影象基本图。测绘图解平面图时,以辐射线网法或其他适当方法把调绘好的航片转绘成图。森林经理调查的基本图要求平面位置和面积准确,由于缺乏地形因素,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利用地形图作业时,可绘制带等高线的基本图。

面积计算

基本图上各种地类的面积以公顷为单位,用求积仪或网点法求算。以图幅的理论面积控制林班面积,以林班面积控制小班面积。当小班面积与未编号小班面积之和不超过林班面积的±1/100、林班面积与图幅内未划林班的土地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图幅面积的±1/200时,按面积大小的比例分配误差。林场、林业局的面积,是所属范围内平差后有关林班面积之和。

基本图的注记

①小班注记包括小班号和小班面积,以分数式表示,分子为小班号,分母为小班面积,用阿拉伯数码书写。疏林地小班在分数式横线右侧标以优势树种符号。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地,以及各种非林业用地等,应标注相应的地类符号。②林班注记林班号和林班面积,以分数式标写于林班中部,分子写林班号,分母写林班面积,用阿拉伯数码书写。③注写地名、道路、水系、山系等的名称和有关细部注记。④在适当位置注写林业局、林场名称和应该注写的其他注记。

基本图的清绘

基本图的底图铅绘完毕即可清绘着墨,公路、水系分别以褐色、蓝色渲染,地形用棕色描绘出山脊符号或等高线,其余均着黑色。林场、林业局界要加绘色带。

基本图的整饰

其内容包括图廓、图头、接图表、图例、比例尺、图幅面积、调查年度和制图依据以及图签等。①图廓:分别以0.2和0.5毫米的实线绘出,两者相距10毫米,中间标写本幅经纬度或相应的公里网数字,外图廓中央标注相邻图幅的图号。②图名:注写于上图廓外,中间写林场名称和基本图图幅号,右上角写本林场所属省、县、林业局的名称。林场名称用粗宋体,其余用中等线体书写。③接图表:绘于上图廓外左上角,中间一格绘斜线表示本幅不写图号,周围图幅属于本林场的写图号,其余不写。④图例:主要标绘本幅内林业专业符号和不常见的地图符号。可绘于右图廓外侧或图内空白位置,但同一个林场要统一规定。⑤比例尺绘于下图廓外中间位置,包括数字比例尺和线划比例尺。图幅面积(包括林场总面积和本幅实际面积)写在线划比例尺下方。⑥调查制图年度和制图依据写于下图廓外左侧。图签标注于下图廓外右侧,包括作业单位名称和各级责任者的签名,一律用扁宋体书写。

阅读全文

与林业精度评价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让孩子开窍的方法 浏览:618
性瘾症的治疗方法 浏览:377
鸡饲料钓草鱼方法视频 浏览:244
低危型房颤的治疗方法 浏览:808
欧姆龙耳温计使用方法 浏览:550
数罪并罚后附加刑的计算方法 浏览:828
水电工安装地线走线方法 浏览:574
冬天果树育苗基质最佳方法 浏览:414
灵芝孢子粉食用方法和什么同吃 浏览:621
保鲜陈列柜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7
万用表测电阻方法简单 浏览:383
部队教育方法有哪些 浏览:824
性品使用方法 浏览:400
解决客服顶岗实习问题的对策方法 浏览:872
海尔xqb4520a使用方法 浏览:113
简单晚饭套餐制作方法 浏览:97
简单有效的延时方法 浏览:483
课题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区别 浏览:689
漂移的正确开车方法 浏览:185
简述施工技术交底有哪些方法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