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花椒树怎么栽培
1、适应能力非常的强,所以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树苗的根系都非常的短小,根系分布的也很浅。但是质地也必须松散,通透性强一些,太黏重的的地方不适合种植。
2、在种植之前,在地里面施上足量得养料,保证好养分支撑,松一下土。
3、挖穴的距离按照行距2.2米,植株间距离1.5米的来进行,深度根据植株的大小来决定。一般情况下,种植的密度会稀一些,一亩差不多200棵树苗。然后栽种好,将土壤填进去踩结实。
4、进行养护,在发芽之前浇次透水,等到结出果实和落叶之后,再浇两次。每年还要对植株进行修剪。
越冬管理
秋季的水肥管理,花椒树进入7月份后应停止追施氮肥,以防后季疯长。同时基肥应尽早于9-10月份施入,有利于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
修剪控制树体旺长,9-10月份对直立旺枝采取拉、别和摘心等措施来削弱旺枝的长势,控制旺树效果明显,并适时喷施护树将军保温防冻,阻碍病菌着落于树体繁衍,同时可提高树体的抗寒能力。
采用主干培土和幼苗整株培土的有效防护措施,加强对树体保护;在主干涂抹护树将军保温防冻或进行树干涂白保护。
㈡ 花椒树怎么种植
花椒树的种植方法:选择栽植时间、挖穴栽植、定植株行距、苗木管理。
㈢ 花椒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1、田间管理
等到花椒树苗长到十到十五厘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就要进行查苗、间苗、补苗管理了,一般是按照每行间隔一米五、每株间隔一米的距离进行定植,定植之后就需要进行第一次浇水、施肥,这样可以提高花椒树的成活率以及促进花椒树的生长,所需粪尿水两千斤左右,并且可以在入三十斤左右的钾肥或钙肥等微量元素肥用来改善土壤。
通常情况是要等到花椒进入花期之后再追以碧卡水溶肥,但是还是需要根据植株的长势来进行追肥,如果长势不好,自然是要进行多次追肥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浇水、施肥以及除草最好是结合进行,这样有利于养分的吸收。
2、枝叶管理
要想花椒长的好、产量高、质量优,那么枝叶管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花椒的枝叶生长的比较快,并且长的非常的密,但是植株生长是需要有足够的光照的,所以我们要使田间保持合理的密度以及通透性,那么就必须进行枝叶修剪,但枝叶修剪并不代表着随便乱剪,而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首先就是为了提高产量,那么就需要剪掉老枝、病枝、弱枝、密枝,其次就是为了是属性比较美观。看起来赏心悦目,所以要适当的调整枝叶生长的方向,最后就是为了方便采收,最好是能够让花椒树横向生长。
胡椒树的不同品种有一定的地区选择性,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种植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解决草产草栽培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根据失败的教训,简述了柿子树最基本的栽培方法,因此初学者不能忽视这些问题。
选择适当的种植区。中国优质花椒产地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和四川、重庆、云南部分地区。花椒适应性很广,但雨量多的地区病虫害多,容易繁殖,结果部位高,产量低,质量差,部分地区出现不结果现象,部分地区寿命只有6 ~ 8年,最多10年后死亡。
土壤解冻后开始挖窝,深度为50 ~ 60厘米,宽度为50厘米,每个窝的土杂费等农户肥料为15公斤以上。种植密度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地力等因素,种植在地价的株行距为2.5-3米,产业圆周行距为2.5-4米,密植高产园行距为2米,株距为1.5米,根据生长情况逐渐隔开株间,最终使株距保持3米,行距4米,实现初期丰收。
㈤ 花椒的种植方法哪位知道
栽培管理扩穴施肥:初春土壤解冻后,将花椒树根系周围的土壤深刨30—50厘米,每株施有机肥30千克左右;4月中旬萌芽期、7月下旬采果后,每株各施标准化肥0.4千克。施肥后及时浇一遍透水。
覆膜增温:覆膜具有保湿增温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温3℃左右,有利于根系发育生长。覆膜应在扩穴施肥后及时进行,沿树行将土壤整细整干,近树干处略高,盖膜面积以稍大于树冠外缘为准。两块地膜的交接处用土压实,地膜尽量展平与地面贴紧,四周用土封严。4月底在膜上加盖5厘米厚的细土,可防止杂草生长,延长地膜使用寿命。
叶面喷肥:用3%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混合溶液,每年叶面喷肥6次,开花期喷第一次,花后10天喷第二次,间隔10天再喷第三次,7月上、中旬和果实采收后各喷一次。
修剪复壮:夏季结合采收花椒,及时进行修剪。对衰弱树剪除部分大枝及病虫枝,秋季再抽去多余的大枝,最后每株保留5—7个主枝,同时适当疏除冠内密集枝,疏枝量一般不超过25%,并缩剪部分弱枝到壮芽处;中庸树的中短枝一般不短截,以疏为主,并注意保护顶芽,对长果枝适当短截,保留大芽。
㈥ 花椒树幼苗如何种植株距多少一亩地种多少株合适
花椒树的种植方法
1、种植园地的选择。
虽然花椒树的植株比较小,根系的分布也是比较浅,但是他却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对于种植的土壤也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黏土,风口,岩石等地也是不适合种植的。
2、花椒种子播种
在准备好的育苗畦内开沟,沟槽间距为二十至二十五厘米,深度为四至五厘米,沟宽八至九厘米,沟底平整,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沟上培土,第二年的春天之后,检查发芽。当少量种子破出土壤时,刮去上层土壤,留下土壤覆盖三至四厘米。当种子破土率超过百分之八十时,再次刮土,留一到二厘米,每亩播种量为五到六公斤。播种日期应在土壤冻结之前,通常从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初。从八月中旬到九月初收获后,可以及时采种,采种后立即播种。
3、栽植的密度
栽植花椒的时候,要注意尽量系点,不能过密了,栽植之前,要先计划好栽植的地点,然后按照行距约2.3米,株距约1.6米啦畸形挖定植穴,正常的话,一亩地可以栽植200棵花椒苗,挖穴的深浅,要根据苗木的长短来确定,挖好以后,要先挖出来深层土混上一些农家肥,然后再把这些图填进坑里面,用脚踩实,再把苗木放到坑里进行种植,在把土填回坑里,埋上根部。
4、适当修剪
花椒树的主枝以及侧枝的顶端,每年都要进行短截的,最后只需要保留下5-7个主枝就可以,在采收之后的第二年的发芽之前进行修剪最好。
5、花椒苗期的管理
花椒秋季幼苗出土的时间比较长,幼苗早于春季出苗。因此,在干燥区域或苗床土壤粘稠的土壤中,播种后可以用覆盖物或麦秸覆盖。干燥时,可以喷水,但不能用水淹没,经常保留苗床。土壤湿润。当幼苗长到三到四厘米高时,种植幼苗时会有三到四片真叶。
㈦ 怎么种花椒
如何确定采摘花椒时间?掌握“五看”,花椒质量有保障
中国主要有红色花椒和青花椒两种,栽培地点以重庆市、四川栽培青花椒,北方的凤椒、韩城大红袍和泰安大红袍等都在干旱地区,气候差异大,所以很难统一说得清具体采摘时间。作为一个地区如何判断采摘时间,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并结合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采摘:
1.看品种:不同品种采摘时间有明显差异,有的7月份就成熟,有的10月份还在采摘,有的分期采摘,依据往年的节气来判断大致时间。因为每年的气候有所差异,所以只能作为参考。
2.看产地:南方产地采收早,北方产地采收晚。
3.看颜色来判断采收期:每个品种都会有不同的颜色,大红袍果实大红色,颗粒表面有明显凸起。而伏椒鲜红色,成熟度不一致,根据成熟度分批采摘。油椒鲜红色,种皮有明亮光泽,表皮凸起明显。白椒淡红色。
青花椒就不一样,果皮颜色浓绿,缝合线凸起,有少部分果实开裂,种子变黑色发亮,闻起来有浓郁的香味,就可以开始采摘了。
总体来说,只要符合颜色特征,才开始采摘。
4.看光泽。成熟以后,花椒都有本品种固有光泽,有经验的人就能分得清。
5.看天气:采摘当天能够完全晒干,光泽才会更好,品质佳。下午采摘的,先摊开,不要发热,第二天晒干。所以采摘当天和第二天应该是晴朗天气,根据天气预报采摘。
总的来说,花椒采摘从7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外界环境不一致,处理看本品种颜色和光泽,还要看天气,避免因为晾晒问题而降低品质,才能采摘到高质量花椒
㈧ 花椒的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花椒树的种植方法和病虫害防治
1.育苗的时间和种子处理:花椒树育苗一般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前要将种子作脱脂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水缸内,5千克水加碱面或洗衣粉50克,加水量以淹没种子为宜。然后搓洗种皮油脂,直至表面油脂完全脱净为止,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拌上草木灰即可播种。
④幼苗浇水:栽苗后视天气情况,天不下雨时,过十多天给花椒苗浇一次水,不要浇得过多,以渗下后不积水为宜。
⑤施肥:根据花椒苗的长视决定施肥量及次数,每次可用尿素、过磷酸钙兑清粪水淋苗,一般每年施追肥2一3次。
⑥整形:栽苗后第二年春初,将主茎离地面30一50厘米以上剪去,促进侧芽发枝,一般保留4一6个侧枝,培养成树冠,第三年即可结椒。为了便于人工采摘花椒,防止枝桠折断,花椒树的高度应控制在2一2.7米。
㈨ 如何栽植花椒树
花椒树属落叶灌木,高3-7m,茎干通常有增大皮刺;枝灰色或褐灰色,有细小的皮孔及略斜向上生的皮刺;当年生小枝被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叶轴边缘有狭翅;小叶5-11个,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无柄或近无柄,长1。5-7cm,宽1-3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中脉基部两侧常被一簇褐色长柔毛,无针刺。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被片4-8个;雄花雄蕊5-7个,雌花心皮3-4个,稀6-7个,子房无柄。果球形,通常2-3个,红色或紫红色,密生疣状凸起的油点。花期3-5月,果期7-9月。喜光,适宜温暖湿润及土层深厚肥沃壤土、沙壤土,萌蘖性强,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不耐涝,短期积水可致死亡。
花椒树耐干旱瘠薄,特别适宜于梯田地、边隙地、荒地、果园四周等栽植。科学栽植花椒树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栽培管理扩穴施肥:初春土壤解冻后,将花椒树根系周围的土壤深刨30—50厘米,每株施有机肥30千克左右;4月中旬萌芽期、7月下旬采果后,每株各施标准化肥0.4千克。施肥后及时浇一遍透水。
覆膜增温:覆膜具有保湿增温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温3℃左右,有利于根系发育生长。覆膜应在扩穴施肥后及时进行,沿树行将土壤整细整干,近树干处略高,盖膜面积以稍大于树冠外缘为准。两块地膜的交接处用土压实,地膜尽量展平与地面贴紧,四周用土封严。4月底在膜上加盖5厘米厚的细土,可防止杂草生长,延长地膜使用寿命。
叶面喷肥:用3%的磷酸二氢钾和0.5%的尿素混合溶液,每年叶面喷肥6次,开花期喷第一次,花后10天喷第二次,间隔10天再喷第三次,7月上、中旬和果实采收后各喷一次。
修剪复壮:夏季结合采收花椒,及时进行修剪。对衰弱树剪除部分大枝及病虫枝,秋季再抽去多余的大枝,最后每株保留5—7个主枝,同时适当疏除冠内密集枝,疏枝量一般不超过25%,并缩剪部分弱枝到壮芽处;中庸树的中短枝一般不短截,以疏为主,并注意保护顶芽,对长果枝适当短截,保留大芽。
二、科学采收采收时间及方法:花椒果实成熟期一般在立秋至处暑前后。花椒成熟时,果皮呈紫红色或淡红色,果皮缝合线突起,少量开裂,种子黑色光亮。可闻到浓郁的麻香味,这是最适宜的采收时期,采收果实一般是用手摘或剪子剪。
强枝果穗的采摘:在大椒穗下第一个叶腋间有一个饱满芽,这个芽是下一年的结果芽,要妥善加以保护,采摘椒穗时,一定不要连同这个腋芽摘掉,以免影响来年产量。
弱枝果穗的采摘:弱枝果穗下第一个芽发育不饱满;第二个或第三个芽发育较为健壮,在采摘时应保留第二个或第三个芽,否则影响第二年产量。
花椒育苗技术
花椒经济价值较高,是优良的木本粮油树种之一,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溥,在中性和酸性土壤生长良好,在石灰岩钙质土壤上生长尤佳,但花椒种壳坚硬,外具较厚的油脂蜡质,不易吸收水分,发芽困难,常造成出苗不齐或不出苗,育苗难度较大,成为限制花椒栽植规模的障碍因素,本文总结花椒育苗技术要点如下:
一、采种
选择生长旺盛,无病虫害,壮龄(10—15年生),品种优良的花椒树作为采种母树。当果实外皮全部呈紫红色,内种皮变成蓝色时即已成熟(8月上旬),采摘后薄摊在席上,放在背阴通风干燥的室内或棚内阴干,当果皮裂口,种子从果皮脱出后,去掉杂质,取出净种,选用的种子切忌曝晒,因曝晒使种子内含的挥发性油大部分散失,使种子丧失发芽力。
二、 子处理
1、 灰拌种:将净选的种子立即放入盛有清水容器,漂去空秕粒,然后捞出种子,加入种子重量三分之一的草木灰进行搅拌,草木灰要细,无杂质,使种子外表粘敷一层较厚的草木灰,贮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散堆放或装入袋中即可播种。
2、 沙藏:将净选种子与2—3倍的湿沙混合均匀,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但不出水为宜,选择排水良好,避风背阴处挖埋藏坑或沟,深60—80CM,长宽以种子的多少而定,坑底先铺10CM厚的湿沙,然后把混沙的种子放入坑内,距地面10—20CM时再盖一层湿沙与地面相平,在地面上培一土堆。如种子较多可在坑或沟的中央坚一秫秸把,以利通风,一般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三分之一尖端露白时即可播种。
三、整地做畦
苗圃地最好选择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地块,在这样的土地上育苗,管理方便,苗木根系发达,地上部分发育充实,注意要异地作圃,轮茬间隔时间2—3年,苗圃地要先行耕地,深度30—40CM,结合深翻每亩施入土肥或腐熟圈肥6000—8000KG,然后平整作畦,一般畦宽1—1.2M,每畦3—4行,播种地在地表10CM以内不能有较大的土块、杂草,整地做到上塇下实,给种子萌芽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 播种
播种前应充分灌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播种时期可分为三个时期。
1、 随采随播:早熟品种(俗称伏椒)在8月下旬即可采收,多采用随采随播法。用草木灰拌过的种子播后15—20天左右即可出苗,当年苗高可长3CM左右,地上部分木质化程度较差,难以越冬,需进行防寒,可采用深播浅埋法,即播种沟要深,覆土要薄,有利于出苗的防旱保商,还便于防寒越冬,冬季防寒采用覆盖地膜或埋土、覆盖马粪、秸杆等,翌春萌芽前刨去覆土或去除覆盖物;盖膜的椒苗在萌芽时破膜,随时用湿土把地膜封严。
2、 晚秋播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土地上冻前播种,播种过早,地温高,种子萌发易受冻害;播种过晚,土地冻结,播种难以操作。
3、 春播:一般在土壤解冻后的3月上旬至4月上旬进行,地表以下10CM地温达到8—10??C时最为适宜,地膜覆盖在3月上旬即可播种,具有出苗早而齐、生长期长、当年即可出圃等特点。此法仅限于使用层积沙藏过的种子。
三、 播种方法
北方一般春季较干旱,应在播种前充分灌水,播种时,先在畦内开沟,沟深2——3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然后覆土耙平,轻轻镇压,畦面用地膜覆盖,地膜四周用土封严,以利保墒,增加地温。15天左右即可出苗,苗木长出两片芽叶时,气温逐渐转暖,要及时破膜放苗,防止苗木弯曲在地膜内或被烫伤。放苗时注意用湿土把膜封严。放苗前地膜要破小口进行炼苗,以适应放苗后苗木在外界条件下生长。秋播播种沟深3—4CM。播种应根据种子质量确定,经过漂选的种子每亩带动10—12KG。
四、 苗期管理
经过处理的种子播种后一般在20天陆续出苗,为培育壮苗,必须加强管理。
1、 防止日灼。幼苗刚出时,如遇高温曝晒的天气,嫩芽先端易枯焦或幼苗被压弯,应及时将平铺地面的塑料膜改为小拱棚,并经常观测棚内温度变化,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0??C,湿度保持80%以上,当苗木大部分出土,应进行通风炼苗,逐渐撤掉塑膜。
2、 间苗移苗。幼苗长到5—10CM时,要进行间苗定苗。为了培育壮苗,株距保持5CM左右,每亩定苗2—3万株。间苗后的幼苗,可连土移到缺苗的地方,也可移到别的苗床培育,移栽时间以幼苗3—5片真叶时为好。在移栽前2—3天进行灌水,以利挖苗保根,阴天或傍晚移栽可提高成活率。随采随播苗木,于次年春季萌芽后进行间苗定株,使苗距保持在5CM左右。
3、 中耕除草:中耕可疏松土壤,减少蒸发、清除杂草,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苗木生长。在苗木生长期内应中耕3—4次,使苗圃地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4、 施肥灌水:幼苗出土后,5月中下旬开始迅速生长,6月中下旬进入生长最盛时期,也是需肥水最多时期,结合灌水要追肥1—2次,主要追施速效N肥,以促苗木生长,追肥量每亩施硫酸铵、尿素或复合肥20—25KG,追施N肥不可过晚,否则苗木徒长不利越冬。
幼苗出土前不宜漫灌,否则土壤易板结,幼苗出土困难,苗木出土率低,如土壤过干可喷水,雨水过多的地方,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避免积水。
5、病虫害防治:花椒地上部分病害主要是叶绣病,虫害为蚜虫和花椒凤蝶等危害严重,防治叶绣病可喷洒800—1000倍多茵灵,防治虫害可喷800—1000倍氧化乐果,对地下害虫可在行间开3—5CM深的小沟,将800—1000倍的氧化乐果撒入盖土。
㈩ 关于花椒种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花椒树的种植方法
1、选择并整理好园地
花椒的种植地最好选择在向阳背风、地势平坦的缓坡地上。土壤的选择则要求肥力足够同时保证有良好的排灌性能,其中以疏松的沙壤土为佳。选好园地后就要对园地进行精细耕作,将杂草、石块等物清除干净并用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清理完土地后就要在土壤中施加足量的基肥,主要以腐熟有机肥为主,辅以尿素、过磷酸钙等物提高土壤的肥力。
2、合理定植花椒
在定植花椒前先在土壤中挖好直径60-80厘米、深约50厘米的定植穴,然后将选好的定植苗按照株距1.2-2米,行距2-2.5米的密度进行定植,大约一亩田种植苗木150-200株。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植时要将根系舒展开保证它和土壤充分接触,种植完覆土应超出地面20厘米左右,然后浇透定根水,让植株顺利生长。
2、肥水管理
花椒的需肥量较大,在其开花之前就需要施加3-4次的氮钾肥来促进生长,在果实成长期更是施加足量的微量元素肥以及磷钾肥,至于氮肥的施入则依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需要严格控制用量。花椒具有很高的抗旱性,因此需水量并不高,主要的浇水时期便是在幼苗期以及果实膨大期,其余时间见植株有明显干旱迹象再适量浇水既可。
3、整形修剪
花椒的抽枝生长速度极快,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整形修剪确保养分供给结果枝生长。修剪的时间可以在夏季也可以在秋季,修剪时每株果树只用保留3-5个主枝,将基部的其余枝条全部除去,最后再去掉中心枝进行开膛。此外,为了保证花椒树能够接受到充足的光照,需要及时将过密枝、重叠枝等清除掉保证树冠的透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