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人打战,一般是怎么鼓舞士气的
面对的情况不同,鼓舞士气的方法也不同。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战前杀牛宰羊,犒赏士兵。比如项羽在鸿门宴前要进攻刘邦的时候,描写是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犒劳士兵】,为击破沛公军!
或者在战前动员的时候,许诺大家胜利之后,加官进爵,封侯拜相等。
还有就是在打仗时,击鼓等,比如:宋金的黄天荡战役,韩世忠乘艨艟指挥水师迎战金军,其妻梁氏亲自擂鼓助战,宋军士气倍增,击败金将斜卯阿里、韩常等所率舟师。
比如在进攻风险高、伤亡可能会很大的攻城战役时,主将为了鼓舞士气,可能会允许士兵劫掠城中百姓、达官贵人财物、美女等,胡人做的可能会更过火,不封刀,随便烧杀抢掠,甚至屠城等。
在面对强敌进攻的时候,皇帝御驾亲征也可以鼓舞士气,比较有名的是宋辽的澶渊之盟,辽国军队打到河南来了,宋真宗在寇准劝谏下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加上射死了辽军大将等原因,双方才结下了澶渊之盟;突厥在唐朝李世民时候,打到了长安城边的渭水,李世民也是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之后,颉利可汗看到唐军军容整齐,才缔结了盟约,撤军而走。
‘贰’ 如何激励一个团队士气
激励团队士气的方法:
1,寻找共同利益与愿景
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团队凝聚力,一个没有头团队凝聚力的团队就好像是一盘散沙,
(1)要找到大家一个共同的目标,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找到共同关心的事物,也许是共同的目标,也许是共同的利益,也有可能是共同的愿景。
(2)一个优秀的团队首先就是满足团队成员的思想需求与物质需求,把大家这些共性的东西塑造、提炼出来,而后通过团队的协作,切实地达到大家的这些共同期望。
2,领导者需要有奉献精神
(1)一个团队团不团结,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要看这个团队的领导者本身的素质和能力。
(2)领导者决定着其他成员是否产生共鸣。而且要有为别人着想,以团队利益为重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是引起队员能否产生共鸣的关键因素。
3:给于员工激励
(1)当团队成员获得进步和成长的时候,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成功的信心,使他们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2)特别像公司的销售,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都是来自内心,所以要不断地进行激励。
4,把快乐带给你的团队
(1)把快乐带给你的团队,把工作环境变得令人愉快点吧。
(2)当人们喜欢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且乐于与那些一起工作的人共事,他们就会高效率地工作。
(3)不要把快乐与轻浮,或缺乏挑战性的工作相混淆。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深深沉浸于解决问题的兴奋感中,而且这其中还包含团队配合的人际满足感。
5,所有伟大的成功者,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是梦想的实践者和成就者。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梦想,一个团队要成功,就要善于给团队成员造梦,使他们和你一样有梦想,并为梦想而不断追求。
‘叁’ 古代军队怎么鼓舞士气 真是靠将领口才吗
古代军队鼓舞士气的方式很多,将领口才是一方面,但其实并不怎么重要,真要说口才,白莲教哪些蛊惑人心的本领比将领强多了,但没见他们出什么强军,真正的大军,能听到将领讲话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主要的是靠以下几点:
严明军纪,赏罚分明。一个军队的士气,军纪是很重要的。严明的军纪,公正的赏罚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军队的士气,鼓舞战斗力。有个现象,就是很多在古代不能打投降敌人的军队,反过来打自己人的时候,反而变得凶狠,战斗力提升一大截,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敌人那里,更难处,赏罚更分明,消极怠工这些处罚那是立竿见影,不得不拼命。
重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赏从来也是古代鼓舞士气的一个方式,经常看到打仗前搬出一箱箱金银,杀一个敌人多少钱。或者第一个登上敌人城池的赏多少,或者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随便劫掠。
同甘苦,将领与士兵同甘苦这也是激励士气的一种方式,将领和士兵同甘共苦可以激励士兵的士气,比如吴起为士兵吸脓血,士兵为其效死命。
弄迷信,别说古代,就是现代,信这个的也不少,让将领笼罩上神秘的色彩,增加神秘色彩,也是激励士气的方法。比如诸葛亮借东风,那纯粹是自然现象,冬至有东风,诸葛亮知道,东风一起,曹操、周瑜也知道了。诸葛亮弄神秘高台这些,不过是增加神秘色彩,你要是觉得主将有神力,那自然士气提高了。
但其实最好提高士气的方式就是不断的胜利。
‘肆’ 如何激励员工:鼓舞员工士气
职业经理人非天生,他的领导魅力更非天赋,有能力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但并不一定保证能胜任这份高风险高收益的工作。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管理者?如何更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士气?如何适当授权,使部属自动自发地向前并命中目标,达到管理的至高境界?
激励法则一:目标——获取成功的希望
职业经理人,总经理,销售总监和经理们,请你们不要忘记一点:不要把目标制定得太高,要符合实际。令人沮丧的是一些人总是认为高目标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高目标才是一种挑战。然而,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话,结果将是整个团队都对此失去信心。
虽然说星星之火有时候的确可以燎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切记还是不要将自己手中的一小把火柴全都付之一炬了好,妥帖的做法是先点燃了一支能熊熊燃烧的火把再说。
激励法则二:燃点——尊重人性的关键
选择燃点是激励员工的关键,就好比你要知道你手中每一根火柴它最容易被点燃的部分一样,当你摩擦它的正确地方的时候,才能适时地划亮它。如果火柴潮湿或者已经破损了,无论你再如何努力地再三尝试,也只有失败的结果。每一个员工的“燃点”都不尽相同,比如有的人重视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沟通渠道;有的人需要明确个人在企业中的前途和是否有充分的培训机会;还有的人非常注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隐私空间以及平和的人事安排。
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内部应该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如果一个有前途、有才干的下属有一天突然要求辞职,那绝对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应该深刻检讨的实际上不是员工本身,关键在于那个不懂得点燃他的人。
激励法则三:乐趣——持续动力的源泉
人生的本质是在寻找一种快乐的满足,职业的本质也是如此。如果能把这种满足加以引导,比如,工作上的成就感所引发的快乐,就一定会对员工持久的热情起到惊人的效果。我们不妨把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也看成是一个大游戏的一部分,前提是凡参与到其中的人都以寻求乐趣为前提。在这个游戏中,无论是划亮火柴的人,还是被点燃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游戏吸引而全情投入。也只有如此,人们才会在一个工作的乐趣消失后,不断地探索着新的工作的乐趣。
一直以来,火柴早就已经不是我们获得火种的惟一方式,可是,它仍然被我们保留的理由很简单:我们从中所能汲取的乐趣!
激励法则四:认可——划出员工的热情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你有意或无意间不断地违反它的话,你身边就不可能有干劲十足的人。
认可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从提升某个人在公司中的地位到简短到只有几行字的感谢信;从你介绍一个下属的方式到你看似不经意间提到的对公司里鲜花摆放的满意程度;从鼓励你的助手接受杂志的访谈到全公司的员工一起坐在会议室里观看他们在央视频道《绝对挑战》节目中的露脸。为了获得这种结果非常短暂的认可,人们往往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它。
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即使是毫不起眼的认可,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它美好犹如黑暗中你所擦亮的第一根火柴,让你看见希望在握。阅读:让员工学会自我欣赏
激励法则五:宽容——允许点火失败
当我们在划一根火柴的时候有两种必然的可能:成功或者失败。有些火柴我们要划过很多次才能燃烧起来,而有些甚至就不可能再被划亮了。把“敢于失败”作为企业的文化理念,是职业经理人宽容和成熟的开始。因为激励会带来变革,而变革必然伴随失败。如果员工因太在乎不要犯错误而求稳妥,也许就可能招致更大的错误发生。在工作中采取一种“敢于失败”的态度,使员工敢于正视自己的“失败”,其实是职业经理人的另类激励。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公司可以宽恕你,并把它作为一笔学费。但如果背离了公司的精神价值,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直至被解雇。”
宽容的意义在于承认失败是一种奉献,事实上,失败乃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失败的员工,也就没有成功的管理者。
激励法则六:参与——企业生存的氧气
通常,与人们在工作中被对待的方式相比,人们被使用的方式似乎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动力。如果人们觉得他们正在成为一个计划和项目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时候,那他们的积极性会空前高涨。这一点也使我们充分意识到没有人愿意长期受管理者的任意摆布,如果不让他们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没有人听取他们的意见,没有人重视他们的话,那么,这将是一个会令所有高明的管理者都不免头疼的不得不面对的局面。
还是来思索一下划亮火柴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吧:氧气!是的,如果我们奢望在没有氧气的前提下去点燃火柴,很显然这是多么愚蠢而又不现实的做法。但是否你也会如此这般地想到,如果没有看似普通却无处不在的氧气——员工的参与,那么思想和创意的火花是永远也不可能被划亮的!
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叫马儿喝水。”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在管理上,何尝不是如此。除非它自己愿意,否则马儿不会喝水,谁都不能逼迫它;激励员工士气的道理也一样:除非员工发自内心愿意努力,否则再多的鞭策也是枉然。
‘伍’ 足球教练在赛前都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鼓舞队员的士气
在赛前毒就教练,肯定会用一些语言或者行动去鼓励队员的士气。比如跟他们说咱们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要赢了他们。又或者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一般来说出去比赛都会有啦啦队在比赛之前。鼓舞一下士气。
‘陆’ 如何激励员工:鼓舞员工士气
伟大的领导人都很善于鼓舞人心。他们像是掌握了培养乐观精神的诀窍一样,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身为管理者或监督者,你也可以营造一种氛围,鼓励人们在个人成就、个人才干和他人满意度上更上一层楼。 要尽你所能用行动告诉员工你真诚地想帮他们做到最好,而且这样的努力很有意义。 考虑以下这些策略:1.问问每个人对现在工作环境的看法,要求他们提出改进的建议,然后再制定计划让员工按照计划采取行动。现在这就很能鼓舞人!2.注重你个人对团队的奉献精神。换句话说,你在工作上也必须有斗志。经常表扬员工的奉献精神。3.将团队的成功与公司的成功联系在一起。 应用这些策略的时候,你应该确定管理层重视员工的价值,想要采取的行动对员工和机构都有益。下面是鼓舞员工士气的另外几个方法。 分享回报。任何激励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员工认识到工作本身是有回报的。管理者让员工享受他们工作带来的回报时,也就加强了他们天生的积极性。因此要与所有对公司的成功有贡献的人分享回报。如果一个员工或一群员工改良了某个程序或为公司省下了一笔开支,要和他们分享由之带来的利益,例如可以给他们所节省开支的一部分作为奖励或者赠送他们无息债券。 认可并表扬他们。除了金钱,还有其他的方式来分享成功带来的回报,例如表扬:你的员工对小小的表扬的反应可能会让你很惊讶。表扬人最好的方式是面对面,其次是给写表扬信或发电子邮件。如今这个时代,手写的卡片、致谢函更有价值。记住在表扬员工的时候说得具体些。 培训,培训,培训。鼓舞员工士气的方法中没有比培训更有效的了。培训员工明显传达出了这种信号:“你值得我们在你身上投资!”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给员工特别的学习机会。鼓励个人发展和工作能力的发展,然后等着员工积极性节节攀升吧!如果送员工参加培训课程、研讨会、在线学习,这就是在告诉他管理层真的很看重他的表现,想要帮他继续提高工作水平。之后,一定也要立刻给员工机会展现刚学的才能。这样培训会很快有回报,员工也会严肃对待所学的知识。 赚钱最简便也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人们看到他们为你牟利同时也在位自己牟利。
‘柒’ 鼓舞员工士气的方法
你可以把员工的杰出工作张贴在墙上的公告板上以示表扬,也可以专门发一封邮件表扬他的杰出工作。如果你的员工确实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比如签下了一位有威望的新客户,为了表达对他的赞赏,你可以起身宣布他的这项成就。只要他的工作应该得到赞扬,那么就应该在你的讲话之后让所有人一起为他鼓掌。
‘捌’ 如何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积极性
每个人都有梦想,少数切合实际可以实现,多数是无法实现的个人欲望。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而欲望多了,就会心神不宁,目标不专一,容易迷失方向,违背初衷。
鬼谷子说,如果有了某种欲望,老是放在心里考虑,那么志向便被欲望所役使。所以,要鼓舞士气,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既要让属下有梦想,又要让其减少私心杂念,思想统一,方可无坚不摧。
01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译文:欲望多了,心便分散;心分散了,志向便衰弱;志向衰弱了,思想活动便不畅达。
案例:
明末清初时的李自成出身贫苦,也知道百姓的贫苦,在长期征战中,他提出了“剿兵安民”的口号,并且提出“杀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女者如淫我母”。
他带兵打仗严肃军纪,并且下令“三年不征,一民不杀”。因此受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拥护。所以军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再加上百姓拥护,得以迅速的扩张发展,最终成为推翻明王朝的主力。
但是他进了京城后便开始骄傲自满,脱离群众,腐化堕落。加上他没有一系列长期正确的方针政策,缺少得力的助手,在外敌强大之时又不能认清形势,团结各种武装力量,从而走向了覆灭之路。
但是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在极其被动时期可以得到拥护,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而顺境时却加速灭亡,一定是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任务,违背了多数人的意志和愿望,当然就得不到支持和赞同。
02
“知人气盛衰,而养其志气,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
译文:了解别人的志气的盛衰状况,就可以培养他的志气:观察别人的志趣爱好,就可以了解他的才能。
案例:
姜太公分析如何识人用人时说过:“嘴里唠唠叨叨,躺下都不停,让众人讨厌。这种人可以让他管理街区,盘察坏人,发现灾祸。
爱管杂事,任劳任怨,这种人只能当妻子儿女的头儿;见面就问长问短,什么事都要指指划划,平时实际上言语很少,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花,这种人只能做十个人的小头目;
外表很谦卑,话偶尔说一句,知道人的饥饱、劳累还是轻松,这种人可以统率一万人;温柔敦厚有长者之风,用心专一,遇到贤能的人就举荐,依法办事,这种人是百万人的将领;
功勋卓着,威名远扬,诚信宽怀,对治理天下很有见识,能效法前人的伟大事业,也能补救败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普天下的老百姓,都好像他的妻子儿女一般,这种人是英雄的首领,天下的主人。”
如果一位领导对下属的喜怒哀乐、行为习惯不能了如指掌,就谈不上了解他,又如何去动员他。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劝说别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03
要鼓舞士气,首先自己不能总是抱怨,然后还要设法给下属打气,让他们有相信你的理由,看到胜利的曙光。
案例:
明朝时燕王朱棣的侄子要削藩,他的几个兄弟都被解决掉了,他也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决定起兵谋反。由于他能征惯战,久经沙场,又有一只曾经与蒙古人作战的骑兵,所以战斗开始形势是一边倒,真是节节胜利,处处凯歌。
但是天下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后来遇到几个强敌打了几次打败仗,队伍的士气涣散,将领们也开始埋怨他,流言四起,阻力重重。
但是燕王认真地反身自己,找到失败的原因,调整了作战方案。他不仅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强,也不断和大家一幕幕地回忆起曾经的辉煌,并对现实做了客观分析,再次鼓舞了士气,最后一鼓作气推翻了旧王朝,开辟了新天地。
倾诉和抱怨会把一个人心里的那股气泄掉,抱怨和倾诉结束之后,心里是舒服了,但是问题却很难得到解决,它们更多的作用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徒增别人对你的担忧,但会让那些与你有怨的人幸灾乐祸。
04
要调动属下的工作积极性,必须让其心顺气足,看到奔头。也就是说不要有其他的私心杂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才能攻无不克。
《人物志》说:随便许诺的人给人的印象为人爽快,实际上这种人却少有信用;什么事都要插一手的人好像多才多艺,一旦要他拿出真本事就会露馅;锐意进取的人似乎精诚专一,可是这种人的热情不会持久;
吹毛求疵的人好象是很精明,实际上只能添麻烦;动不动答应给人这样那样的好处的人好像乐于施惠,但是这种人常常说了不算;当面百依百顺的人貌似忠诚,然而这种人大多是阳奉阴违之辈。
当我们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的性格特点,就容易做其思想工作,发挥其优势,避免他的缺点给工作带来的不利。
同时因为了解得更加透彻和彻底,也就好驾驭和调动,说话时也就可以有的放矢,疏而不漏。
‘玖’ 领导应如何鼓舞士气
一、“利”诱利诱,顾名思义,就是以“利”诱之。这里并不说只有钱,钱只是其中一种,“利”,用一定的好处作为激励物资,最终达到使其他人为我所动的目的,谈到“利”,就是“钱”,这是不全面的,这其中的“利”是包罗万象的。三国时,曹操带兵打仗,天气炎热,军士们口渴难忍,行军出现困难。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曹操灵机一动,用马鞭指着山的另一头,对军士们说前方有片梅林,军士们一听,口中生津,有了动力,继续前进。“望梅止渴”的典故是典型的“利诱”手段,只不过其中的“利”是虚幻的,但同样能够达到效果。但是这只可以试一次,不能实现的”利”,员工是不会相信,也就不能产生效果。而且领导者也必须做好下面三点:领导必须了解所有员工的困难。领导必须了解所有员工的心态。领导必须了解所有员工的目标。二、顺诱顺诱,就是通过赞美对方的方法来达到对方为我所动的目的。赞美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比金钱更重要。战国时,秦统一六国,独霸天下,燕国不甘败北,此时民间有位侠士,叫荆轲,此人勇力过人,而且相当自负,燕王想让此人去刺杀秦始皇,但人们心里都清楚,此次行动,不是凶多吉少,而是有去无回。怎么办呢?燕王便利用了荆轲自负的弱点,为他广为宣扬,说此人如何高尚,如何侠义,总之扣了好多的大帽子,最后在民间形成了极佳的口碑,然后再聚众宴请他,当着百姓的面请求他去刺杀秦王,才有了“荆轲刺秦”的历史典故。就是这块“贞节牌坊”,使这位勇士乘着萧瑟的秋风,长眠于他乡。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顺诱”巨大的威力。把它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人们常说的“零成本激励”。作为领导,首先应该明白自己员工的心理,其次,学会赞美下属。做到这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学会赞美下属,必须掌握以下几点:发自肺腑的称赞,假装出来的赞美或不切实际的赞美都会起反作用。赞其长,避其短。人无完人,赞美他,就要赞美他的长处。如果专拿他的短处赞美,就成了讽刺了。称赞要及时,员工做出成绩后,想得到第一时间的称赞,如果因为领导工作很忙,一个星期后想起来了,表扬几句,与无效一样。学会了赞美的领导,“顺诱”的方法对于你来说,无疑是一把管理利剑。员工也是人,只要是人就爱听好听的话,你我都是一样的,所以领导者不能吝啬你的赞美。三、逆诱逆诱,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将法”,通过贬低他人以增强其求胜欲望而达到为我所动的目的。南宋时期,岳飞与金兵打仗,双方对阵。金兵太子金弹子出战,此人凶猛异常,连胜数阵。岳飞的大儿子岳云请求出战,但岳飞怕他年少无知,犯下轻敌的错误,就说:“金弹子勇力过人,非寻常人可比,还是为父亲自出战吧。”这句话惹恼了小将岳云,立下了军令状,不杀金弹子,誓不回营。结果经过苦战,一锤打死金弹子,得胜回营。岳飞巧用激将法,使儿子心中产生必胜的信念,这样才能足够的重视对手,使出百分百的力量。有些确有能力的员工,不是自信力不够,而是自负,认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对于这样的员工,领导仍然可以用“逆诱”的办法来打击他的自负,让他考虑到问题的后果,才能足够的重视,胜算才能多一些。四、“痴”诱痴诱,是一种有战略眼光的办法。要想用人,必先让人服你。“痴”就是假装糊涂,但却能让对方看出你是装糊涂,比如你的下属犯了错误,出于无心,你装一次糊涂,放他一马,他会感激你的,今后,无论怎么用他,都会一无反顾。东汉末年,官渡之战后,曹操大获全胜,在打扫袁绍住地时发现了很多战将私通的信件,当时心里有鬼的将士们个个都胆颤心惊,有的都已经站不住坐到地上了,心想这回死定了。但曹操下令,将搜来的信件付之一炬。有人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曹操答道,与袁绍开始交兵时,敌强我弱,我尚且不知胜负,手下的将士能预料吗?这一举动,曹操不知收买了多少人心,这也是他今后能够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宽容,是领导者的一种美德,也是一个领导的修养。那么,领导如何才能做到呢,注意以下几点:不要指望下属和自己一样。人人都有思想,强行同化的结果就是让你一个人孤立在风中。不要鸡蛋里挑骨头。有的领导对任何人都吹毛求疵,这样的人,只有到“世外桃源”去了,现实的生活中根本满足不了你。将“怀恨”丢在风中。有一点小事,下属不顺自己的意,就怀恨在心,给他“穿小鞋”,这样的领导,还是早点“下课”的好。痴诱的前提,要求领导者要有宽大的胸怀,才能痴的真,痴得让人感动,同时还要让人感觉到一种威严,认为这次是侥幸,再犯就没有机会了。五、反诱反诱,是指领导对下属的充分授权,鼓励其失败,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它的基础是信任,没有信任,无从谈起反诱。《水浒》中有这样一段,杨志被梁中书派去押运生辰冈,还要派一个老都管监视他。这是一种不信任,使杨志不能令行禁止,才着了吴用的道,把生辰冈给丢了。大家可以想象的到,假如梁中书不派老总管去监督杨志,假如梁中书在临行前对杨志说:“手下的兵士你随意调遣,即使有什么意外,我也不会怪罪你的。”那么,吴用纵有天大的妙计,恐怕也无计可施了。难怪金圣叹在评水浒时,由衷的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金圣叹叹得有理,杨志活得无奈。鼓励失败,并非去让对方失败,而是让对方放下面对失败的包袱,轻装上阵。失败的结果,双方都心照不宣,其结果一定不利,都不希望发生,如果上级采取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下属,这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给下属输入一股暖流,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才能全身心地避免失败的发生。这也正是反诱的精妙之处。反诱与逆诱最大的不同在于,反诱是以信任为基础,而逆诱是以不信任为基础,但殊途同归,目的是一样的。领导,必需要掌握鼓动下属士气的技巧,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五种诱惑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要求领导完全了解自己的下属,对号入座。通过上面知道,作为领导者,不是无所不能的,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拾’ 如何激励团队员工士气
前言:企业越来越大,局面越来越乱;营销越来越火,利润越来越少;管理越来越细,执行越来越差;员工越来越多,人心越来越散。物质匮乏的长征路,为何如此斗志昂扬?星罗棋布的根据地,为何无人割据称王?叛党叛军的张国焘,为何连贴身警卫都带不走?红军中,有什么巨大的力量?要啥有啥的企业中,为何如此士气低沉?严密控制的分公司,为何屡屡指挥不动?离职跳槽的管理者,为何能轻松带走一帮人?企业中,还真正缺少点什么?以上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凝聚力!凝聚力——企业基业长青的原动力!企业生存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的第一战斗力!拿破仑曾说过,军队战斗力的四分之三是由士气组成的。着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任何现代化的战争,都需要人来完成——任何好的竞争理念与战略,同样需要员工来实现,而员工的态度与士气,决定了企业的执行力与竞争力。无论你的员工表现有多好,他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不管你是管理大型跨国公司、小型部门,还是微型企业,也不管你注重利润,还是追求社会效益,激发和奖励优异业绩的原理放之四海皆准。让我深感迷惑的是,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使用用能够让员工有最好表现的方法去管理他们。如果你认为员工能够做得更好,大多数组织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去激励员工或者缺乏激励机制。员工士气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命运。能否有效鼓励员工,关键在于上司。但长期以来,多数管理者单纯依靠物质激励来鼓舞员工士气,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均以失败而告终。谭小芳老师认为,企业共同的利益凝聚人心,激发竞争意志——无数实践证明,高团队士气与高业绩成正比,反之亦然。在实践中,谭小芳老师建议中基层主管在提高员工士气时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人的行动往往是由于有需求才进行的,企业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才能够要求员工行动。企业的干部要想促进员工如何行动,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就必须首先了解员工相关的需求是什么,需要多大程度的满足。谭小芳老师建议企业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求可以通过平时的沟通、会议、员工的抱怨、调查问卷等形式。只有深入了解下属的需求,我们才能有效地激励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干部如能根据员工个人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其合理的需求,就可以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企业需要实现的目标而努力。在这方面,沃尔玛公司做的就不错。沃尔玛公司十分关心自己的员工,公司里几乎所有的干部都用上了镌有“我们关心我们的员工”字样的包纽扣。他们把员工称为“合伙人”,并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萨姆·沃尔顿曾对干部们说:“关键在于深入商店,听一听各个合伙人要讲的是什么。那些最妙的主意都是店员和伙计们想出来的。”2、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谁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工作:干活就出错,一出错就被指责;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办公/现场环境乱七八糟;周围净是聊天、打私人电话、吵架、不干活;团队成员相互拆台、不负责任;人际关系复杂;上司总是板着脸。都愿意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下工作:宽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办公/现场整洁温馨;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精诚合作;人际关系简单明了;敢于尝试,不会受到指责;微小的进步和成绩都获得上司和同事的认可和赏识。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我们中基层主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3、认可与赞美人的天性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美,员工的微小进步,我们应该及时给予真诚的认可与赞美。在批评员工时也要适当注意技巧,不能伤害到员工的自尊,一般状况下批评尽可能在私下进行。我们中国人不习惯赞美别人,把对别人的赞美埋在心底,总是通过批评别人来“帮助别人成长”,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赞美比批评带给别人的进步要大。如果把“赞美”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就是人们常说的“零成本激励”。作为领导,首先应该明白自己员工的心理,其次,学会赞美下属。做到这些,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关于赞美,谭小芳老师就与您就一起分享一家公司的管理故事吧——韩国某大型公司有一位清洁工,本来可能是一位被人忽视、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在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他的答案却出人意料。他告诉大家,因为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赞美他:“你扫的地真干净。”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使这位员工受到了感动,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4、促进员工成长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成长,是绝大部分员工的期望,作为主管,帮助员工不断成长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员工利益为中心,但是其实要相辅相成是可以做到的。关心员工利益可以激励员工,员工士气高可以降低流动率并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没有难题,就是最大问题;拥抱成长,才能握手成功。一个不拒绝成长的员工,一定不会浪费企业资源和社会财富,不会给自己找台阶下,而是敢于承担责任,拥有高敬业度和高执行力,在不断地成长中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谭小芳老师建议企业在具体措施方面,一个是企业薪资待遇方面,虽然不能太过于消耗人力成本,但基本的行业薪酬竞争力应该有,企业不应把人力资源当做成本中心,而应看做价值创造中心,以促进员工积极主动性来提高生产率;二是加强员工培训,员工培训是对员工的一种福利,能够帮助员工提高能力,有利于其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培训一方面能够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一方面提高员工工作技能,这两者都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三是企业工作流程及制度的改革上面,管理者应该改革死板的官僚行政体制,增大任务目标及评价考核的灵活性,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不至于给员工太大的压力使其丧失信心或者降低士气;四是企业文化的塑造方面,高层管理者应当多多关心员工生活,关注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基层管理者应主动倾听员工的心声,使员工有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塑造整个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5、员工个人层面员工士气的高低最终决定因素是员工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的士气做主。士气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所以我们自己的命运决定于我们自己的士气。只有我们每一位员工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做自己积极心态的主人,我们公司的员工士气才能更高,自己的人生才能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