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围岩的扰动

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围岩的扰动

发布时间:2022-06-16 12:04:52

‘壹’ 隧道施工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质量通病1:

超前地质预报和量测不及时、不准确,里程不连续,不能为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预防措施:

(1)超前地质预报要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探测,利用各种探测的特点进行取长补短相互验证,保证探测的精度;

(2)特殊地段特殊处理,对于高风险隧道、特殊地段要加强探测,将隐患提前暴露出来,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防治。

质量通病2:

洞门坍塌。

预防措施:

(1) 在洞口边仰坡开挖前先施工洞顶截、排水沟,防止地表水冲刷边仰坡;

(2)洞口边仰坡严格按设计要求开挖,边开挖边防护,做好锚、网、喷防护工作,防止雨水冲刷;

(3)根据洞口围岩情况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软弱围岩做好超前支护,并预留核心土开挖进洞,围岩较好,可采用超前小导管进洞,一般严格按设计支护类型施工,局部适当加强,方可安全进洞;

(4)洞口一般沉降量较大,衬砌施工时间较晚,施工时根据围岩情况适当增大沉降预留量,防止因围岩变形而侵占衬砌净空。



质量通病3:

断层、破碎带开挖局部坍塌。

预防措施:

(1)加强超前探测,充分认识前方围岩岩性及存在的隐患,制订相应的施工措施,特殊地段要采用多种探测相结合的探测方式进行相互验证探测;

(2)做好沉降观测工作,围岩在塌方前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形,监控量测可及时发现围岩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塌方,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的结果,及时施工衬砌,杜绝衬砌施工严重滞后,出现塌方隐患。

质量通病4:

喷射混凝土厚度不足,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喷射回弹量大。

预防措施:

(1)喷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不同的配合比严重影响喷混凝土强度和回填量,配合比比选中一般采用强度等级稍高的水泥比较好,回弹量少;

(2)喷混凝土施工中喷枪手的熟练程度影响喷混凝土效果和回弹量,一般采用分层施作,每层厚度约3~5cm,喷枪口距离喷混凝土面距离80~120cm为宜;

(3)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根据不同的地域制定相应的冬季施工措施,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确保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4)喷混凝土前对开挖断面进行检查,有欠挖及时处理到位;

(5)喷射混凝土厚度控制可采用钻孔或者预留孔检查。

‘贰’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掘进机开挖破碎围岩洞段施工中出现掉块、塌方该如何预防

一、现象:

破碎围岩洞段施工中出现掉块、塌方,严重时出现大塌方和有规律的连续塌方。

二、 主要原因:

1)开挖循环进尺过大,对围岩扰动大,降低了围岩的自承能力。

2)洞室开挖断面较大时,未对地下洞室采用合理的分区、分部开挖和支护。

3)洞线与主要构造断裂面及软弱带走向的夹角小于30°时易产生塌方;岩层间结合疏松的薄层围岩与洞轴线夹角小于45°时,易产生大塌方或连续塌方。

4)支护不及时,支护措施不当,支护施工质量差。

三、防治措施要点:

1)选择合理的开挖循环进尺,并经现场试验验证;采用浅钻孔、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施工方法,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多软岩或极软岩宜采用人工和小型挖掘机开挖。

2)根据地下洞室的断面型式及断面面积,认真研究采用分部开挖、分部支护方案。

3)隧洞开挖后应及时进行锚喷支护,特殊破碎围岩洞段,还应及时进行格栅或拱架支护,封闭洞周岩面和底拱,下一循环开挖前采用超前锚杆或随机锚杆加强支护,必要时可提前实施二次衬砌。

4)对地下水较丰富的破碎围岩洞段,应及时进行导水、排水,对出水量大面致使无法正常施工的,应采用超前灌浆堵水后,再进行导水、排水

5)对大塌方的处理措施

——对塌方相邻洞段应加强支护;

——对塌滑体从地表(浅埋时)或隧道内沿开挖线以外打孔注浆,胶结加固松散体;

——短进尺或超前管棚注浆,分部进行清渣;

——及时布设钢筋网、安设格栅或拱架支撑、喷混凝土、设置锚杆,及时完成清渣后隧洞的初期支护;

——加强塌方段的安全监测,对初期支护变形量、变形速率及时认真分析,确定合理的初期支护洞段长度,及时施做永久衬砌结构;

——根据塌方区域松散体高度,地质、水温和运行条件等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合理选择永久衬砌;

——对塌方洞段周边进行固结灌浆。

‘叁’ 新奥法施工应遵循哪些主要基本原则

(1)少扰动,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范围和扰动持续时间。

(2)早支护,是指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使围岩的变形进入受控制状态。

(3)勤量测,是指以直观、可靠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来准确评价围岩(或围岩加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形式、开挖方法,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4)紧封闭,一方面是指采取喷射混凝土等防护措施,避免围岩因长时间暴露而致强度和稳定性的衰减,尤其是对易风化的软弱围岩。另一方面是指要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形支护,这样做不仅可以及时阻止围岩变形,而且可以使支护和围岩能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

新奥法原理的要点

(1) 承载体系:支护结构+围岩。

(2)少扰动围岩。

(3) 即允许有限制围岩的变形。

(4) 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 )。

(5)初期支护应尽量做成柔性的。

(6)要尽可能使结构做得园顺。

(7)进行有效的监控量测。

(8)通过“排堵措施”解决衬砌渗水

‘肆’ 隧道开挖方法之双侧壁导坑法要点有哪些

在开挖导坑时,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导坑断面近似椭圆,周边轮廓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初期支护采用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挂钢筋网片、喷混凝土柔性支护体系,及时施作,使断面及早闭合,以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控制围岩变形。建立一整套围岩支护结构监控量测系统,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合理安排,调整施工工艺和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1) 开挖面分部形式:
一般将断面分成四块:左、右侧壁导坑、上部核心土、下台阶。导坑尺寸侧壁导坑尺寸应本着充分利用台阶的支撑作用,并考虑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而定。但宽度不宜超过断面最大跨度的1/3。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这样,导坑可分二次开挖和支护,不需要架设工作平台,人工架立钢支撑也较方便。导坑与台阶的距离没有硬性规定,但一般应以导坑施工和台阶施工不发生干扰为原则,所以在短隧道中可先挖通导坑,而后再开挖台阶。上、下台阶的距离则视围岩情况参照短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拟定。左、右侧导坑错开的距离,应根据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不致波及另一侧已成导坑的原则确定。
(2) 施工作业顺序为:
①开挖一侧导坑,并及时地将其初次支护闭合。
②相隔适当距离后开挖另一侧导坑,并建造初次支护。
③开挖上部核心土,建造拱部初次支护,拱脚支承在两侧壁导坑的初次支护上。
④开挖下台阶,建造底部的初次支护,使初次支护全断面闭合。
⑤拆除导坑临空部分的初次支护。
⑥建造二次衬砌。

‘伍’ 隧道岩爆处理方法

① 改善围岩应力
这种方法主要是降低围岩应力是围岩应力小于围岩强度,避免岩爆的发生。在施工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在洞身开挖爆破时,采用“短进尺、多循环”,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选择合适的开挖断面形式,也可改善围岩应力状态。
应力解除法:通过打设超前钻孔或在超前钻孔中进行松动爆破,在围岩内部造成一个破坏带,即形成一个低弹区,从而使动壁和掌子面应力降低,使高应力转移至围岩深部,施工时可在掌子面上打设5~6个超前钻孔,深15~20m左右,既可以起到超前钻探地质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释放掌子面应力的作用。超前钻孔的布置形式及参数与地质预测预报孔相同。

② 改善围岩性质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取对工作面附近隧道岩壁喷水或钻孔注水来促进围岩软化,从而消除或减缓岩爆程度。但这种方法在隧道施工中一般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有一定的影响。

③ 对围岩进行加强支护和超前支护加固
其作用有两个:
改善掌子面及1~2倍洞径洞段内围岩的应力状态,由于支护的作用不但改变了应力大小的分布,而且还使洞壁从单维应力状态变为三维应力状态。
拟采用的加固办法有:锚杆和超前锚杆支护、锚喷砼支护、钢纤维喷砼支护、钢支撑,二次衬砌。这种方法是施工中最为常用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在易发生岩爆的地段,要采取锚杆、超前锚杆支护、锚喷砼支护、钢纤维喷砼支护、钢支撑等多种支护方法有效的组合在一起来防止岩爆的发生。
施做泄压孔使围岩部分应力释放。
希望能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哪些方法可以减少围岩的扰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说明方法举例子的术语是什么 浏览:173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方法 浏览:198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及技巧视频 浏览:359
固定式幕布安装方法 浏览:479
沥青路面纵裂的解决方法 浏览:488
调经需要哪些方法吃哪些药 浏览:540
自建房大门过门石安装方法 浏览:999
手摇式电脑使用方法 浏览:864
苹果6plus的闪光灯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66
我爱这土地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浏览:587
魅族微信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14
抽气机连接玻璃罩的研究方法 浏览:447
治疗冻脚的方法 浏览:360
女人避孕套使用方法 浏览:325
如何优化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 浏览:410
曹冲称象用的测量方法是 浏览:232
咳嗽流鼻子用什么方法治 浏览:215
路亚怎么钓鲫鱼最佳方法 浏览:704
治疗腰下痛方法 浏览:295
移动信号突然很差的解决方法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