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土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土壤物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气三相体系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内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动及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气的组成与交换,热的传导与转化,土壤固相的组成与排列,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电、磁性质等。
土壤化学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以及固液相之间的反应。内容包括土壤固体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及阳离子交换,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土壤生物学主要研究栖居于土壤中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与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土壤供应矿质养分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实质及其指标,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主要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土壤调查、制图等。
土壤矿物学主要研究土壤矿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化学反应。内容包括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的数量、组成以及相互间的反应,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迁徙状况,粘粒与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的形成与转变以及矿物鉴定等。
土壤管理学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生产的影响,内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护措施对土壤肥力、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经历了近代1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野外调查法,即在野外(田间)通过对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利用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征。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特征以及进行土壤制图的最基本的传统方法之一。
实验室研究,即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温室设施等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或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生物学试验(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拟试验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间选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区,对土壤的某种届性或过程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测定,以研究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土壤性质或肥力的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间生物试验法和排水采集器法。
B.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计数的方法
考点: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专题: 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数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数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在进行农田土壤环境调查时,采集混合样的布点方法有哪几种
农田土壤采样常用的布点法有四种: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布点、棋盘布点法和蛇形布点法。
它们各有优劣,具体参考《环境监测》。简述:
1、对角线法:适宜于污水灌溉地块,在对角线各等分中央点采样;
2、梅花法:适宜于面积不大、地形平坦、土壤均匀的地块;
3、棋盘法:适宜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基本完整、土壤不太均匀的地块;
4、蛇形法:适应于面积较小地形不太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须取采样点较多的地块。
D. 土壤元素基准值
(一)土壤元素系列基准值的确定方法
土壤元素基准值反映的是原始自然环境状态下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和环境污染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状态。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以深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土壤第Ⅰ环境调查)土壤元素含量的平均值为表征,它也是评价土壤元素丰缺、成土母质环境质量、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及防治对策等研究的基本参考值。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的评价指标一般包括:
1)代表土壤第Ⅰ环境的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的样本数(N)、面积(S)、算术平均值(x)、标准离差(σ)、变异系数(CV);
2)逐步剔除平均值加减2倍标准离差后的算术平均值(
(二)土壤元素系列基准值调查技术要求
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的调查必须同时满足三个要素:
1)样品代表性。样品要有合理的采样深度,保证样品未受任何扰动和污染;样品要求原则上均匀分布,保证样品区域上有合理的密度;不同成因和不同类型的土壤要有足够的样品数量,保证基准值统计的科学性。
2)样品分析可靠性。样品分析方法技术、方案要先进可靠,分析质量监控方案要严密。
3)数据统计科学性。数据统计方法要符合统计学原理。
(三)土壤元素系列基准值的地球化学特征
深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值统计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采用逐步迭代法剔除算术平均值加减两倍标准离差的离群数据;
2)统计计算剔除离群数据后的算术平均值(
昌乐县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见表2-9-7。需要备注的是:①表格中元素含量单位,氧化物、OrgC、Org、C为%,Au、Ag、Cd、Hg为ng/g,pH量纲为1,其他为μg/g;②其余表格中元素的含量单位在没有特殊标注的情况下,与此雷同;③有机质(Org)含量是根据有机碳(OrgC)分析结果换算的结果,换算公式为:有机质(Org)含量=有机碳含量×1.724。
表2-9-7 昌乐县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特征表(剔除特异值)
续表
注:总样本数为92件。
表2-9-8为土壤元素基准值对比表。与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测定的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C层,仅13项指标)对比表明,昌乐县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具有以下规律:除了Cd、Mn元素的基准值略高于全国基准值外,其他指标的基准值均低于全国基准值,Se元素的基准值仅为全国基准值的0.33倍,昌乐市深层土壤中硒的含量水平远低于全国含量水平,属于硒的缺乏区。
表2-9-8 昌乐县深层土壤元素基准值对比表
注:表中*表示无数据。
E. 土地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哪些分别主要适用于哪种比例尺的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综合运用实地调查统计、航空,遥感监测等手段。
农村土地调查将以万比例尺为主充分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势的地为的主要信息源。采用多平台,多波段、多信息源的遥感影像,包括、东天获取的光学及雷达数据,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对全国各类地形及气候条件下现势性遥感影像的全覆盖:采用基于dM和GPS控制点的微分正技术,提高影像的正射纠正几何精度。采用星历参数和物理成像模型相结合的星影像定位技术和基于差分s/M的航空摄影技术。
城镇土地调查以1:500比例尺为主,充分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手段,开展大比例尺权属调查及地籍测量,准确确定每宗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等信息地籍调查尽可能采用解析法。
F. 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方法
(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2)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故答案为:
(1)取样器取样法 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
(2)记名计算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G. 调查物种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区别和方法
物种的密度是指同一种生物的数量的多少,而丰富度是指物种的多少,即有多少种生物,物种越多,丰富度越大。
调查物种密度的方法有:
1.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2.估算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常用取样①点状取样法
②等距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黑光灯诱捕法适用范围:适用于趋光性的昆虫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记数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调查。
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有:(方法差不多)
1.目测估计,就不用说了吧~眼睛看一眼,大概多大的面积内有多少
2.记名计数就是你呆在一个地方不动,然后看周围的物种。记住名字、数量
3.样方法,就是随便取一块方形土地(当然,要具有代表性的),然后在这个方形内有哪些。然后知道你要测的面积,一乘结果就出来了。(大多用于植物)
4.标记重补只用于动物。就是比如说你抓了10只兔子,标记好后,放回原来的栖息地。过几天再抓N只兔子,看看被标记的占得百分率。
H. 若测定森林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应采用什么方法
.调查物种密度的方法有:
1.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
2.估算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的种群时.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常用取样
①点状取样法
②等距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黑光灯诱捕法适用范围:适用于趋光性的昆虫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记数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调查.
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有:(方法差不多)
1.目测估计,就不用说了吧~眼睛看一眼,大概多大的面积内有多少
2.记名计数就是你呆在一个地方不动,然后看周围的物种.记住名字、数量
3.样方法,就是随便取一块方形土地(当然,要具有代表性的),然后在这个方形内有哪些.然后知道你要测的面积,一乘结果就出来了.(大多用于植物)
4.标记重补只用于动物.就是比如说你抓了10只兔子,标记好后,放回原来的栖息地.过几天再抓N只兔子,看看被标记的占得百分率.
I. 高中生物的调查方法 统计方法 计数方法 取样方法分别有哪些
1、取样器取样法是用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时的取样方法;
2、目测估计法和记名统计法
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时候
具体计数的方法.一个准确一个模糊;
3、显微计数法
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某种微生物的数量的方法;
4、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用稀释后
在培养基上形成
菌落的方法来计算
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的方法。
J. 如何检测土壤
1、土壤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监测是指土壤环境监测,其一般包括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方法、结果表征、资料统计和质量评价等技术内容。
2、土壤相关检测方法
1 【PH】森林土壤PH测定LY/T1239-1999[1]
2 ------【总铬】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GB/T 17137-1997
3 【铜】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7
4 ------【锌】
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5 【铅】固体废物
6 ------【镉】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7
7 【镍】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8 ------【氟化物】固体废物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555.11-1995
离子选择电极法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1992年
9 【六价铬】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4-1995
10 ------【硫化物】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国家环保总局1989年
11【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