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方法有几种
1、喷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涂装(喷漆或喷塑)前喷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对附着力提高有一定贡献,但贡献有限,不如化学涂装前处理。
2、着色:对铝进行上色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铝氧化上色工艺,另外一种是铝电泳上色工艺。在氧化膜上形成各种颜色,以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如光学仪器零件常用着黑色,纪念章着上金黄色等。
3、导电氧化(铬酸盐转化膜)——用于既要防护又要导电的场合。
4、化学氧化:氧化膜较薄,厚度约为0.5~4微米,且多孔,质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底层,但其耐磨性和抗蚀性能均不如阳极氧化膜;
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的工艺按其溶液性质可分为碱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两大类。
按膜层性质可分为: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铬酸-磷酸盐膜。
5、电化学氧化,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氧化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不消耗电能,适用范围广,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氧化膜厚度约为5~20微米(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200微米),有较高硬度,良好的耐热和绝缘性,抗蚀能力高于化学氧化膜,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6、喷涂:用于设备的外部防护、装饰,通常都在氧化的基础上进行。铝件在涂装前应进行前处理才能使涂层和工件结合牢固,一般的有三种方法:磷化(磷酸盐法)、铬化(无铬铬化)、化学氧化。
8、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兴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9、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
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叫钝化。
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
② 金属喷涂技术
金属热喷涂是指采用火焰、电弧、等离子弧、爆炸波等提供不同热源的喷涂装置,产生高温高压焰流或超音速焰流,将要制成涂层的材料(如各种金属、陶瓷、金属加陶瓷的复合材料、各种塑料粉末的固态喷涂材料)瞬间加热到塑态或熔融态,高速喷涂到经过预处理(清洁粗糙)的零部件表面形成涂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我们把特殊的工作表面叫“涂层”,把制造涂层的工作方法叫“热喷涂”,它是采用各种热源进行喷涂和喷焊的总称。
从喷涂材料进入热源到形成涂层,喷涂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1、喷涂材料被加热、熔化 对于线材,当端部进入热源高温区域,即被加热熔化;对于粉末,进入热源高温区域,在行进的过程中被加热熔化或软化。
2、熔化的喷涂材料被雾化 线材端部熔化形成的熔滴在外加压缩气流或热源自身射流作用下脱离线材,并雾化成微细熔滴向前喷射;粉末一般不存在熔粒被进一步破碎和雾化的过程,而是被气流或热源射流推向前喷射。
3、熔融或软化的微细颗粒的喷射飞行 在飞行过程中,颗粒首先被加速形成粒子流,随飞行距离增加,粒子运动速度逐渐减小。
4、粒子在基材表面发生碰撞、变形、凝固和堆积。
热喷涂的优点:
1、能够喷涂的涂层材料种类范围特别广,包括各种金属及合金、陶瓷及金属陶瓷、塑料、非金属矿物等几乎所有固态工程材料。因而能够制备耐磨、减摩、耐蚀、耐高温、抗氧化、绝缘、导电、催化、辐射、防辐射、抗干扰、超导、非晶态及生物功能等各种功能涂层
2、能够在多种基体材料上形成涂层,包括金属基体、陶瓷基体、塑料基体、木材甚至纸板上都能喷涂,被喷涂的材料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不受限制
3、一般不受被喷涂工件尺寸、形状和施工场所的限制,既可在整个表面上进行喷涂,也可在大型构件的限定表面进行喷涂,既可厂内施工,也可现场施工
4、涂层沉积效率较高,特别适合沉积薄膜涂层。涂层厚度可以控制,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动,从几十微米到几毫米甚至可厚达20mm
5、除喷焊外,热喷涂施工对基体的热影响很小,基体受热温度不超过200℃,基体不会发生变形和性能变化
6、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制件基体可以采用普通材料代替贵重材料,仅涂层使用优质材料,使“好钢用在刀刃上”,还可喷涂成形
7、热喷涂施工艺灵活,方便,迅速,适应性强
热喷涂的局限性:
1、除喷焊外,热喷涂涂层与基体的结合主要是物理机械结合, 结合强度不大高,涂层耐冲击和重载性能较差
2、喷涂涂层含有不同程度的孔隙,对于耐腐蚀、抗氧化、绝缘等应用,一般不如整体材料。但可通过复合涂层系统设计等方法予以改进提高
3、喷涂小件时,涂层材料的利用率低,经济性差
4、热喷涂手工操作时的劳动条件较差,有噪音、粉尘、热和弧光辐射问题,必须注意操作间的通风,加强劳动保护措施
热喷涂前基体加工的注意事项:
1、喷涂位置为工件全部外表面时,在涂层位置的基体边缘必须倒角,且倒角不能大于45°,一般为45°或30°,宽度不小于1mm;
2、喷涂位置为工件一部分表面时,在需要喷涂的位置基体必须开喷涂槽,且喷涂槽两端必须倒角,且倒角不能大于45°,一般为45°或30°,宽度不小于1mm;
3、喷涂槽的深度即为设计涂层的厚度,公差一般控制在0.05mm以内。在设计和加工喷涂槽时必须考虑后续磨削或者车削找正定位位置,以免后续加工无基准;
4、喷涂位置在机加后表面不得有明显刀痕或局部凹陷、起皮等缺陷,不得有明显毛刺;
5、因喷涂过程中掩蔽难度大,所以喷涂工序一般应排在产品尺寸精加工前进行;
热喷涂后涂层产品转运使用注意事项:
•绝对避免猛烈撞击喷涂层,特别是涂层边缘或用尖锐硬物撞击;
•不可在喷涂层上进行焊接等高温加热操作,特别是局部不能受热过高;
•不可用常规机加参数对喷涂层进行机械加工:
1、除了极少数几种硬度低或者结合力特别高的涂层可以 采用车削外 ,其余的涂层均不能使用车削进行尺寸加工或者粗糙度加工;
2、绝大多数涂层后加工都采用磨削或者研磨抛光,其中在粗磨操作中单次进刀量必须控制在0.01mm以内,精磨单次进刀量必须控制在0.005mm以内;
3、无论是车削还是磨削进刀速度都必须非常慢;
4、在加工非喷涂位置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喷涂位置的保护;
③ 热喷铝的目的
天津凤诚金属制品为你解答,,,热浸镀锌与电弧喷锌(铝)涂层都是户外钢结构防腐蚀的有效方法。鉴于热浸镀锌在制造工艺、涂层性能等方面与电弧喷锌(铝)存在较大差别,一般来说,在海洋、酸雨和工业大气等严重腐蚀环境下、钢结构件形状复杂时和根求防腐蚀年限在25年以上时,采用电弧喷锌(铝)长效防腐技术是最佳选择。文献资料表明,热浸镀锌涂层仅可以提供一般腐蚀环境下钢结构10年以上的防腐寿命,镀层厚度必须达到85μm以上且要外加有机涂料进行涂装,事实上热镀锌表面涂装有机涂层的结合力是比较低的,很难保证漆膜长时间不脱落。在ISO14713标准和BS5493标准中,对于海洋环境等严重腐蚀环境,只有热喷涂锌或铝涂层(封闭最好)可以达到首次免维护30年以上。电弧喷涂与热浸镀技术的对比对比项目电弧喷涂(锌)热浸镀(锌)涂层形成原理利用电弧喷涂设备,将纯金属线材(锌、铝及其合金等)通过电弧加热、熔融、雾化、喷涂到经喷砂除锈后的钢铁工件表面
④ 现在铝溶胶最佳的制备方案是什么
别以氯化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了铝溶胶, 并对铝溶胶的粘接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 以氯化铝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理化特性最好, 但容易引入有毒害作用的氯离子; 以氧化铝粉和氢氧化铝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稳定性和粘接强度不能满足金属载体催化剂涂层的制备要求; 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不仅能满足金属载体催化剂涂层制备的要求, 且不会向催化剂中引入有毒害作用的氯离子,是制备铝溶胶的最佳材料。 1 前言 随着对汽车排放法规要求的不断严格, 要求车用催化剂载体的孔密度更高、壁厚更薄, 同时为提供更大的开口面积和几何表面积, 要求载体的压降越低越好。与陶瓷载体相比, 金属载体具有热容小、压降低、机械强度高等优点[1], 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车用催化剂的制备。金属载体没有吸水性, 不易涂覆氧化铝涂层, 因此涂层制备是制备金属载体催化剂的关键技术。铝溶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涂层的粘接强度和稳定性。为此, 本文以不同原料进行了铝溶胶制备试验, 并对所制备的铝溶胶粘接强度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能进行了检测与评价。 2 试验研究 2.1 铝溶胶制备试验 2.1.1 用铝粉和三氯化铝制备铝溶胶 首先将 400gAlCl3·6H2O 搅拌溶于 1000mL 的去离子水中, 搅拌转速控制在 300r/min, 待完全溶解并冷却后静置约 30min。然后将 200 目的铝粉100g 搅拌溶入 AlCl3 溶液中, 同时加热至 80~90 ℃使铝粉完全溶解形成溶胶。将自制的 HMT 溶液(起分散 /稳定溶胶和改性氧化铝涂层的作用)与制成的溶胶按 1∶ 的比例搅拌混合形成均匀的铝溶胶。控1.6制铝溶胶的 pH 值为 2.0~3.0、相对密度为 1.20±0.5。该方法称为溶胶—凝胶法(Sol-Gel)。 试验中采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pH 值采用Delta320pH 酸度计测定, 粘度采用 NDJ-1 旋转粘度计测定。 2.1.2用γ-Al2O3或α-Al2O3 粉制备铝溶胶 将150ml去离子水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40g 浓硝酸中, 待硝酸完全溶解冷却后, 再边搅拌边缓慢倒入 10gAl2O3(α-Al2O3或γ-Al2O3)粉( 市售, 325目, 工业纯)。将溶液加热至 90℃, 搅拌至溶液完全溶解后形成铝溶胶。 加热搅拌过程在装有加热恒温装置的磁力搅拌器内进行。在加热过程中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去离子水, 控制相对密度在 1.18 左右, 控制 pH值<2。 2.1.3 用氢氧化铝制备铝溶胶 将Al(OH)3、浓硝酸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为 1∶4∶95 的比例混合, 边搅拌边加热至 90℃。在加热过程中, 控制 pH值<2。 2.1.4 用拟薄水铝石制备铝溶胶 首先将 20g 拟薄水铝石粉加入 285mL 去离子水中, 在搅拌的同时滴加约 10g 浓硝酸。然后加热至 80℃, 再滴加硝酸至完全解胶, 控制铝溶胶的 pH值<2, 相对密度为 1.15~1.20。 2.2 铝溶胶性能分析测试 评价铝溶胶性能的指标为粘接强度和稳定性。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 催化剂涂层是通过铝溶胶与涂层和金属载体相结合的。作为粘接剂的铝溶胶对涂层与金属载体的粘接强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催化剂制备浆料的稳定性主要受铝溶胶稳定性的影响。若铝溶胶不稳定, 则其 pH 值和粘度等会随时间而变化, 这将影响催化剂浆料的稳定性及其涂覆性能, 从而对催化剂的活性产生影响。 2.2.1 金属载体的预处理 为提高铝溶胶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强度, 一般在进行铝溶胶涂覆前, 需对金属载体进行预处理[2]。本文采用的金属载体材质为 0CrAl15。预处理工艺为:将金属载体用 1 %的稀硝酸清洗 1min后, 用10 %的氨水浸泡 5min,然后放入马弗炉中, 在流动空气中加热至 950 ℃并保持 1.5h。 2.2.2 铝溶胶粘接强度评价试验 铝溶胶与金属载体的粘接强度通过水激冷法检测。将4 片金属载体波纹片(30mm×40mm) 浸入已制备的铝溶胶中几分种后提出, 提出速度控制为3 cm/min, 然后用高压空气吹去残留的铝溶胶残液,晾干后放入烘箱中(120℃) 快速烘干, 再放入马弗炉中(650℃) 焙烧 3h, 制得负载有氧化铝涂层的金属波纹片。同时控制涂层的增重在 1 %左右、涂层的厚度<10mm。 将负载有涂层的波纹片加热至 650℃, 然后快速浸入冷水中。重复 6次, 称重, 检测试验前、后涂层质量变化及涂层脱落情况。涂层完全不脱落( 水激冷试验后质量未变化) 的记为 5D, 涂层全部脱落的记 0D, 以此评价涂层与金属载体的粘接强度及铝溶胶的粘接能力。测试结果见表 1。 2.2.3 铝溶胶稳定性试验 铝溶胶的稳定性是指其 pH 值和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试验制备的不同铝溶胶的 pH 值及动力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1 和图 2 所示。在制备铝溶胶终了时将所有铝溶胶的 pH 值均调至 2.0, 但粘度随不同的制备方法有所差别。 铝溶胶稳定性的另一个评价指标是铝溶胶的分层。试验中以出现明显分层所需的时间为指标来进行评价, 观察时间为 90天, 测试结果见表 2。对于已分层的铝溶胶, 在测试动力粘度时, 先以 400r/min 的速度对铝溶胶进行高速搅拌, 使其具有流动性, 然后进行测试。测试时旋转粘度计的转速固定在 30r/min。 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溶胶- 凝胶法试验过程分析 以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铝溶胶呈透明状, 物理性能接近真溶液, 能稳定放置 1 年以上。由表 1 也可看出, 以该法制备的铝溶胶的粘接性能最好, 涂层粘接强度最高, 经水激冷试验后基本不脱落。其流动性、浸润性及可涂覆性比其它几种方法制得的铝溶胶都要优越, 且铝溶胶分子间的作用力也相对较强, 所以涂覆后能与金属载体形成更好的结合[3]。又由于其流动性好, 所以涂层均匀性也比其它铝溶胶要好很多。因此, 用该法制得涂层的稳定性及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强度相对较高。 但采用氯化铝为原料制备铝溶胶时, 很容易将氯离子引入到铝溶胶及催化剂中。在催化剂的使用条件(反复升温、降温)下, 氯离子的存在可能会对金属载体的抗高温蠕变性能产生影响。所以, 在使用前必须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铝溶胶进行化学洗涤,尽可能除去溶胶中残留的氯离子。 3.2 (氢)氧化铝解胶法试验过程分析 以两种 Al2O3 粉为原料制得的铝溶胶性质相差不大。 由图1、图2 可看出, 在以 Al2O3 粉为原料制备铝溶胶的过程中, 铝溶胶呈悬浮状态, 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快出现明显分层( 表2), 且无论如何调节酸度,总无法制得透明的溶胶。在此制备条件下制备的铝 溶胶稳定性较差, 其pH 值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较大, 尤其是放置初期变化速度较快, 这可能与Al2O3 粉比较难以解胶有关。另外, 铝溶胶在放置过程中继续缓慢解胶, 不断消耗溶液中的 H+, 从而导致溶胶 pH 值不断增加, 进而引起溶胶粘度发生变化。由此法制备的铝溶胶粘接强度已不能满足催化剂涂层负载的要求。 由表2和图1、图2还可知, 在本文制备条件下,由Al(OH)3 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无论是稳定性和粘接强度都相对最差。 3.3 拟薄水铝石解胶法试验过程分析 采用拟薄水铝石制备的铝溶胶理化特性相对较稳定, 虽经一定时间老化后会发生分层现象( 表2),但搅拌后重又变成均匀的溶胶。其pH 值在测试时间内也基本不变化, 动力粘度和流变特性基本不变。尽管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强度不如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铝溶胶, 理化 特性也比之稍差, 但是在制备过程中不会向溶胶中引入氯离子, 所制得溶胶的理化特性基本满足金属载体催化剂氧化铝涂层的制备要求。另外, 试验采用的拟薄水铝石粉为市售商用产品, 具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 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铝溶胶比较适宜。 4 结束语 铝溶胶制备过程是车用金属蜂窝载体催化剂制备的关键。以AlCl3 为原料制备的铝溶胶稳定性和粘接强度等理化特性最好; 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 备的铝溶胶较之稍差, 但能满足催化剂涂层制备要求, 且不会向催化剂中引入有毒害作用的氯离子。而以 Al2O3 粉和 Al(OH)3 为原料制备的溶胶稳定性和粘接强度已不能满足催化剂涂层的制备要求。因此,最终选择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制备铝溶胶。
⑤ 铝板和镀铝板哪个反热性能好,氧化铝板呢
肯定是铝板好啦
我试过了
⑥ 请问常见的铝型材表面处理有多少种
铝的表面处理技术
1、电化铝色泽热转移方法
2、镀铝薄膜的常温快速阳极氧化技术
3、对铝材进行电解着色的方法和所获得的灰色铝材
4、改善镀铝表面耐蚀性的方法
5、钢、铝、铜材清洗剂
6、钢材热浸镀铝工艺
7、高压铝阳极箔两步电化学蚀刻方法
8、高硬度铝质或铝合金不沾锅具的表面处理方法
9、含氢氟酸的铝型材酸性抛光剂
10、绘画铝板氧化和上色工艺
11、具有铝合金表面光泽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12、铝、锌及其合金用抗氧化光亮添加剂
13、铝板表面的化学蚀刻方法
14、铝棒针表面塑料喷涂方法
15、铝表面的化学处理方法
16、铝材的表面加工方法和铝材
17、铝材的电解着色法
18、铝材的分段式负压退火除油工艺
19、铝材氧化预处理的一步法前处理液
20、铝带宽温高速阳极氧化法
21、铝的锡焊表面处理方法
22、铝电解用锂盐-镁盐-稀土化合物综合添加剂及其添加工艺
23、铝电解着色工艺中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24、铝合金表面化学纹理直接蚀刻的方法
25、铝合金表面一体成型花纹的制造过程
26、铝和铝合金低温快速封闭剂及封闭工艺
27、铝壶高效除垢剂
28、铝画制造工艺方法
29、铝或铝合金表面乳白色薄膜生成法
30、铝或铝合金导电材料层的机械化学抛光方法
31、铝或铝合金的着色工艺
32、铝或铝合金固态焊接表面处理方法及其处理剂
33、铝或铝合金宽温度高速氧化工艺
34、铝或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工艺
35、铝或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染色工艺
36、铝基合金和其热处理方法
37、铝及铝合金表面精细蚀刻技术
38、铝及铝合金表面气相着色法
39、铝及铝合金彩色瓷质氧化制备方法
40、铝及铝合金的电解发色方法
41、铝及铝合金的镀前处理方法
42、铝及铝合金的复合着色方法
43、铝及铝合金焊丝的电化学抛光方法
44、铝及铝合金碱性化学抛光溶液
45、铝及铝合金软钎焊助焊剂
46、铝及其合金表面强化方法
47、铝挤型的表面图纹成型法
48、铝件表面处理方法
49、铝锂合金低温超塑性预处理的方法
50、铝排相序色标阳极氧化着色工艺
51、铝上多色多质自然花纹的制作
52、铝型材表面的纳米处理方法
53、铝制品去垢灵的制造方法
54、铝型材镀钛金工艺
55、铝制品氧化彩色转印工艺
56、铝制容器及保温瓶除垢液
57、铝质锅体表面处理方法
58、铝着色方法及制品
59、氯化联铝除氟剂的生产方法
60、热浸镀铝用水溶性助镀剂
61、热浸镀铝用药品后处理剂
62、铜铝型材表面润滑、防蚀剂的制备方法
63、外墙专用多彩铝板生产技术
64、一种电镀铝液
65、一种镀铝薄膜化学氧化方法
66、一种铝电解阳极用复合添加剂
67、一种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涂层制备方法
68、一种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的方法
69、一种铝及铝合金用铝钛硼晶粒细化剂
70、一种铝质盖彩涂工艺方法
71、一种纳米改性粉末涂料处理铝型材表面的方法
72、一种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表面处理技术
73、一种在铝产品表层渗硼的方法及制品
74、用于铝或铝型材表面处理的紫外光固化涂料
75、用于铝染色染浴的电解质添加剂和铝染色方法
76、用于真空镀铝前的原纸预处理胶
77、在铝材表面进行电镀的操作方法
78、着色阴离子电镀涂料和着色铝材
⑦ 铝合金表面处理有哪几种方法
1、喷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涂装(喷漆或喷塑)前喷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对附着力提高有一定贡献,但贡献有限,不如化学涂装前处理。
2、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
3、着色:对铝进行上色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铝氧化上色工艺,另外一种是铝电泳上色工艺。在氧化膜上形成各种颜色,以满足一定使用要求,如光学仪器零件常用着黑色,纪念章着上金黄色等。
导电氧化(铬酸盐转化膜)——用于既要防护又要导电的场合。
4、化学抛光化学抛光是利用铝和铝合金制作在酸性或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来整平抛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学加工方法。
这种抛光方法具有设备简单、不用电源,不受制件外型尺寸限制,抛兴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优点。铝及铝合金的纯度对化学抛光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纯度愈高,抛光质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5、化学氧化:氧化膜较薄,厚度约为0.5~4微米,且多孔,质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底层,但其耐磨性和抗蚀性能均不如阳极氧化膜;
铝及铝合金化学氧化的工艺按其溶液性质可分为碱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两大类。
按膜层性质可分为:氧化物膜、磷酸盐膜、铬酸盐膜、铬酸-磷酸盐膜。
6、喷涂:用于设备的外部防护、装饰,通常都在氧化的基础上进行。铝件在涂装前应进行前处理才能使涂层和工件结合牢固,一般的有三种方法:磷化(磷酸盐法)、铬化(无铬铬化)、化学氧化。
7、电化学氧化,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氧化处理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不消耗电能,适用范围广,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状的限制。氧化膜厚度约为5~20微米(硬质阳极氧化膜厚度可达60~200微米),有较高硬度,良好的耐热和绝缘性,抗蚀能力高于化学氧化膜,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⑧ 全铝家具型材的表面处理工艺有几种
总则
表面处理:它是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法处理后,能在产品的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机体的保护层。在自然界中能达到稳定状态,增加机体的抗蚀性和增加产品的美观,从而提升产品的价值。表面处理种类的选择首先要从使用环境,使用寿命,人为欣赏的角度出发,当然经济价值也是考虑的核心所在。
表面处理的流程包括前处理,成膜,膜后处理。包装,入库。出货等工序,其中前处理包括机械处理,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包括喷吵,抛丸,打磨,抛光,打蜡等工序。机械处理目的使产品表面剔除凹凸不平,补救表面其它外观不良现象。 化学处理使产品表面的油污锈迹去除,工业铝型材并且形成一层能使成膜物质更好的结合或和化成活性金属机体,确保镀层有一个稳定状态,增加保护层的结合力,从而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铝材表面处理
铝材常见的化学处理有铬化,喷漆, 电镀,阳极氧化,电泳等工艺。其中机械处理有拉丝,抛光,喷吵,打磨等工艺。
工业铝型材
——————
第一节 铬化
铬化会便产品表面形成一层化学转化膜,膜层厚度在 0.5-4um,这层转化膜吸附性好,主要作为涂装底层。外观有金黄色,铝本色,绿色等。这种转化膜导电性能好,是电子产品的最好选项,如手机电池内导电条,磁电设备等。该膜层适合所有铝及铝合金产品。但该转化膜质软,不耐磨,因此不利于做产品外部件利用。
铬化工艺流程:
脱脂—>铝酸脱—>铬化—>包装—>入库
铬化适合于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产品。
品质要求:
1)颜色均匀,膜层细致,不可有碰伤,刮伤,用手触摸,不能有粗糙,掉灰等现象。
2 )膜层厚度0.3-4um 。
——————
第二节,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可以使产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氧化层,(Al2O3 。6H2O 俗名钢玉)这种膜能使产品的表面硬度达到(200-300HV),如果特种产品可以做硬质阳极氧化,产品表面硬度可达 400-1200HV,因而硬质阳极氧化是油缸,传动,不可缺的表面处理工艺。
另外这种产品耐磨性非常好,可做航空,航天相关产品的必用工艺。阳极氧化和硬质阳极氧化不同之处:阳极氧化可以着色工作台,装饰性比硬质氧化要好的多。施工要点:阳极氧化对材质要求很严格,不同的材质表面有不同的装饰效果,常用的材质有6061,6063,7075,2024 等,其中,2024 相对效果要差一些, 由于材质中CU 的含量不同,因此7075 硬质氧化呈黄色,6061,6063 呈褐色,但普通阳极氧化6061,6063,7075 没多大的差别,但2024 就容易出现很多金斑。
一,常见工艺
常见的阳极氧化工艺有拉丝雾面本色,拉丝亮面本色,拉丝亮面染色,雾面拉丝染色(可染成任何色系)。抛光亮面本色,抛光雾面本色,抛光亮面染色,抛光雾面染色。喷吵亮面本色,喷吵雾面本色,喷沙染色。 以上镀种均可用在灯饰器材上。
二,阳极氧化工艺流程
除油—>碱蚀—>化抛—>中和—>黎地—>中和
阳极氧化—>染色—>封孔—>热水洗—>烘干
三,常见品质异常判断
A 表面出现花斑。这种异常一般是由于金属调质不好或材质本身太差所至,处理办法,重新热处理。或更换材质。
B 表面出现彩虹色。这种异常一般阳极作业失误所致。,上挂时松动,造成产品导电不良。,处理办法,退电重新阳极处理。
C,表面碰伤,刮伤严重。这种异常一般是由于运输或加工过程中,作业大意所致,处理办法,退电,打磨再电。
D,染色时表面出现白点。,这种异常一般是由于阳极作业时,水中有油,或其它杂质所致。
四,品质标准
1) 膜厚5-25um ,硬度在200HV 以上,封孔实验色变率小于5%
2 ) 盐雾实验在36 小时以上,且能达到9 级以上CNS 标准
3 ) 外观不能有碰伤,刮伤,彩云等现象。表面不能有挂点,发黄等不良现象
四,压铸铝,如A380,A365,A382 等均不能做阳极氧化
——————
第三节,铝材电镀工艺
一,铝及铝合金材料的优点
具有导电性好,传热快,比重轻,易于成型等优点,但铝及铝合金有硬度低,不耐磨,易发生晶间腐蚀,不易焊接,等缺点,影响到使用范围。故为了扬长避短,现代工业中,利用电镀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铝材电镀的优点
1) 改善装饰性,
2 ) 提高表面硬度与耐磨性
3 ) 降低摩擦系数,改善润滑性。
4 ) 提高表面导电性能。
5 ) 提高耐蚀性(包括与其它金属组合)
6 ) 易于焊接
7 ) 提高与橡胶热压合时的结合力。
8 ) 提高反光率
9 ) 修复尺寸公差
由于铝是一个比较活泼的金属,被电镀物均比铝材活泼性强,因此,电镀前,必须做相应的化学转化,如浸锌,锌铁合金,锌镍合金,而使锌及锌合金底层有良好的结合力的中间层氰化镀铜层。压铸铝由于机体结构疏松,打磨时,不能打磨掉机体表层部份,否则出现针孔,吐酸,脱皮等现象。
三,铝材电镀的工艺流程为
脱脂—>碱蚀—>活化—>锌置换—>活化—>电镀(如镍,锌,铜等)—>镀铬或钝化—>烘干。
1、常见的铝材电镀镀种有
镀镍(珍珠镍,沙镍,黑镍),镀银(面银,厚银),镀金,镀锌(彩锌,黑锌,蓝锌),镀铜(青鼓铜,白锡铜,碱铜,焦铜,酸铜),镀铬(白铬,硬铬,黑铬)等。
2、常见镀种的用途
1) 镀黑色,如黑锌,黑镍,等均用在光学电子及医疗器械上。
2 ) 镀金,银是电子产品的最好导体,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高等装饰性,但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均用在电子产品导电方面,如高精电线端子等的电镀。
3 ) 铜,镍,铬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最普及的混合镀种,不管在装饰性,抗蚀性,均是目前世界上最普及的镀种。价格低廉,可用在运动器材,灯饰,大部份电子行业中。
4 ) 铜系镀种中,白锡铜是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用于环保形镀种,白色亮丽,是首饰行业的首选。青铜(铅锡铜可做仿金,因而是比较好的装饰性镀种)但铜的防变色性比较差,因而发展比较慢。
5 ) 锌系电镀:镀锌层呈青白色,易溶于酸,碱。由于锌的标准电位比铁负,对钢铁而言,可提供可靠的电化学保护。在工业大气,海洋性大气中使用的钢铁制品均可选择锌作保护层。
6 ) 硬铬,在一定的条件下沉积的铬镀层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硬度达到HV900-1200kg/mm ,铬是常用镀层中硬度最高的镀层,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如工,模,量,卡具,等。因此该镀种是气缸,油压,传动系统不可缺少的处理方式。
3、常见异常及改善措施
1) 脱皮:a 锌置换不好,时间过长或太短,改善措施,重新确定置换时间,槽液温度,槽液浓度等作业参数。
b ,活化不够,改善措施,改变活化方式。
c 前处理不彻底,工件表面有油,改善措施,加强前处理。
2 ) 表面粗糙:a,电镀液光剂,柔剂,针孔剂量不适,重新调整助剂数量。
b 机体表面本身粗糙,重新打磨后再电镀。
3 ) 表面发黄属低电位走势不正,改变装挂方式。加适量的走位剂。
4 ) 表面起毛齿:电镀液太脏,加强过滤,作适当的槽液处理。
4、品质要求
1) 外观无发黄,针孔,毛刺,起泡,碰伤,刮伤等不良现象。
2 ) 膜厚 15um 以上,盐雾实验48 小时,达美军标9 级以上,电位差130-150mv 区间。
3 ) 结合力能通过60 度弯曲实验。
4 ) 特殊环境的产品,可做相应的变动。
5、铝及铝合金电镀操作注意事项
1) 铝零件电镀宜用铝合金作挂具;
2 ) 铝及铝合金经过浸蚀后的各道工序必须快速进行,机柜铝型材工序之间的间歇时间越短越好,以免重新氧化;
3 ) 第二次浸锌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造成过腐蚀;
4 ) 水洗必须洗干净;
5 ) 电镀过程中要防止中途断电。
——————
第四节,铝材的涂装
涂装分为浸涂,喷涂,淋涂,滚涂和刷涂等,其中以浸涂和喷涂为主,浸涂也就是电泳涂装,它采用电化学方法将有机树脂的胶粒沉积在工件的表面上,形成透明或各种色系的有机涂层。其中,阴极电泳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工艺也是浸涂行业中主要工艺。优点耐蚀性好,抗变色性能强,结合力好的特点。喷涂分为粉体涂装和液体涂装,其中静电涂装是目前业界中比较流行的工艺。
一,涂装工艺范围
由于涂装抗蚀性好,价格低廉,色系多(可以做任何不同颜色)它适合于所有铝件材质,但素材结构太松如翻沙产品,需刮灰作业,相对品质也要较差。
1、静电涂装的工作原理
在泵浦的作用下,使涂料进入电场,涂料颗粒带负电。在雾化气压的作用下,使涂料变的更细和均匀然后在工作气压的作用下,涂料在旋杯或喷嘴的作用下,均匀的喷撒在工件的表面上。由于在同一垂直面上,喷枪和工件的距离是相等的,同一界面电场强度也是一样的,因此正负电荷相吸,工件表面上就涂覆了一层均匀的有机树脂涂层。然后在高温烘烤的条件下,树脂达到流平和固化的状态。牢固的镶嵌在工件的表面上,达到保护工件的作用。
2、铝材涂装工艺流程
机械打磨—>脱脂—>除氧化膜—>铬化—>喷粉或液—>烘烤—>下挂—>全检—>包装—>入库
1)粉液体作业常见异常及处理办法
第五节,铝材化学镀
一,化学镀原理
化学镀是在无电流通过(无外界动力)时借助还原剂在同一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使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零件表面上的一种镀覆方法。所以化学镀可以叙述为一种用以沉积金属的,可控制的,自催化的化学还原过程,其反应通式为:
二,化学镀的特点
随着工业的发展,化学镀己成为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工艺技术,同其它镀覆方法比较,化学镀具有如下特点:
1) 可以在由金属,半导体和非导体等各种材料制成的零件上镀覆金属。
2 ) 无论零件的几何形状如何复杂,凡能接触到溶液的地方都能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
3 ) 对于自催化的化学镀来说,可以获得较大厚度的镀层,甚至可以电铸。
4 ) 无需电流。
5 ) 镀层致密,孔隙少。
6 ) 镀层往往具有特殊的化学,机械性能。
由于化学镀有很多的优点,因此化学镀越来越在工业,电子业界中发展速度较快。下面以化学镀镍为例做如下介绍:
1)化学镀镍由于用次磷酸钠作还原剂,因此一般获得的镀层为镍磷合金。依含磷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磷(1%-4% )中磷(4%-10%)和高磷(10%-12%)。从不同的PH 值的镀液中可获得不同含磷量的镀层,在PH=4-5 时,可获得中磷和高磷合金。从弱碱性液中PH=8-10 中可获得低磷和中磷合金。含磷在8%以上的NI-P 合金是非晶态镀层,因无晶界所以抗腐性能特别优良。通过热处理300-400 度变成非晶态与晶态的混合物时硬度可达HV=1150 ,化学镀热处理后硬度接近硬铬的硬度,是替代硬铬层的理想镀层,又是可在铝上施镀的好镀种(可适合所有铝及铝合金产品,包括锻造,压铸,铝型材等)。缺点:该镀种脆性大,但经热处理后的产品可塑性大大提高。(一般经400 度以上的热处理四小时,其可塑性改善好多)
2)铝材化学镀镍工艺流程:
超声波除油—>除氧化膜—>第一次锌置换—>和化—>第二次锌置换—>化学镀镍—>钝化—>超声清洗—>烘烤—>全检—>包装
3 )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钢,铝,铜,塑胶等化学镍退层均可用浓硝酸退除。但零件要经干燥后入槽,若带入水分将导致基体金属过腐蚀。工作温度在35 度以下。
4 ) 品质要求:
a 、膜厚在5-30um区间
b、盐雾实验达到24小时以上,达CNS标准9 级以上。
c、通过60 度弯曲实验,无脱皮现象
d 、外观无碰伤,刮伤,水迹等不良现象。
e、膜层均匀,不能有雾状,白点,露镀现象
第六节,镀层使用条件的分类及选用
从防腐蚀的要求来看,表面处理的设计应做如下考虑:
1) 贵金属(金,铂),含铬在18%以上的不锈钢,磁性合金材料,以及镍铜合金等,一般不需要再加防护层。
2) 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制造的零件,在大气中容易腐蚀,应加保护层。
3) 铜和铜合金制造的零件,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采用光亮酸洗,钝化,电镀或涂漆保护等。用磷青铜或铍青铜制造的精密零件可以不进行表面处理。
4) 铝和铝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阳极氧化和封闭处理。不适于阳极氧化的小零件,可采用化学氧化处理。铸造铝合金可采用涂漆防护。
5) 锌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磷化,钝化,电镀或涂漆防护。
——————
第七节。等离子表面处理
采用等离子表面处理机对金属镀层纸板进行一定的物理化学改性,提高表面附着力,使它能和普通纸张一样容易粘结。使用常规的水性冷胶就能使覆膜或者上光的纸板在糊盒机上得到可靠的粘合,完全不再需要局部覆膜、局部上光、表面打磨切线等工序,同样也不再需要因为不同的纸板而更换不同的特殊胶水等。
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后,不仅可以增强金属镀层纸板对胶水的适用性,不再依赖特种胶水就能实现高品质粘接。而且改善了表面的铺展性能,防止气泡等的产生。而上海轩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最为重要的是经过常压等离子处理,可以让纸盒制造商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得到品质更为保证的高档产品。
金属镀层纸板等离子表面处理设备plasma等离子清洗机产品特点:
1、覆膜折叠纸盒粘接牢固性,可使用环保水性粘合剂,减少胶水使用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2、在正常的工艺设定下处理,表面不会发现任何处理过的痕迹。等离子体接近常温,它不会对表面产生任何热效应影响。
3、在须要处理双面或多面的胶盒时,系统中可能配置不同数量的喷枪来完成前处理工作。
4、等离子体本身是电中性的,在处理镀铝表面时不会灼伤表面。
5、产品可连续运行效率高、处理速度快,粘结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6、可调整等离子体功率、处理距离、清洁速度进行质量控制。
——————
第八节。铝材的电泳处理
铝材的彩色电泳涂装是一种新颖的表面处理工艺。它采用电化学方法将有机树脂的胶体粒子沉积在零件上,形成透明或各种颜色的有机涂覆层。根据电泳漆中的树脂粒子电离后带电状况的不同,可分为阳极电泳(树脂粒子电离后成负离子)及阴极电泳(树脂粒子电离后成正离子)。
电泳涂覆层的耐腐蚀性能极其优良(能通过中性盐雾试验400 小时以上),抗变色性强;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力好,可进行各种机械加工;涂覆层色彩鲜艳,根据用户的要求可以配制成各种颜色,常见的有金色,咖啡色,枪色,黑色等;与油漆比,施工性能好,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小。因此应用在汽车外壳及各种配件,自行车车把及配件,各种日用小五金配件,家具,工艺品等。由于阴极电泳比较先进,下面我们以阴极电泳作为我们介绍的主要课题;
阴极电泳涂装是一复杂的电化学和胶体化学过程。电泳漆本身是一个胶体和悬浮体的多组分体系,存在着弥散相(树脂,颜料微粒)和连续相(水)二种组分。阴极电泳的四种过程:
1、电泳 带正电的水溶性树脂粒子及其吸附的颜料,向阴极移动。
2、电沉积 带正电的树脂粒子到达零件(阴极)表面放电,形成不溶于水的沉积层,经烘烤后形成漆膜。
3、电渗水份从沉积层渗析而出,当含水量下降到5%-15%时,即可烘烤。
4、电解水被直流电电解,放出氢气与氧,由于电解导致渗透力下降,影响漆膜外观,降低漆膜附着力,增加电耗,因此,减弱水的电解是很必要的。
电泳的工艺流程:
脱脂—>除氧化皮—>铬化—>电泳—>烘干—>包装
五, 品质标准
1)外观无色差,桔皮,针孔,彩虹,碰伤,刮伤等其它异常
2)膜厚在 40-60um,盐雾试验 400 小时以上,过 CNS 标准的9级以上
3)膜层能过 60 度抗弯曲实验,无脱皮现象
4)百格试验和落球试验均能达到国标
⑨ 锌铝涂层工艺介绍 有什么用
在许多基础的配件表面,我们都会额外添加一层涂层,不仅是为了起到美观装饰效果,还为了能够保护配件,后期经过长久的使用使得它不会生锈或者破损,那么涂层应该如何选择呢?或者说不同的图层之间有什么区别和对比呢?今天为大家举例的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锌铝涂层,它被用在新型金属表面起到防腐蚀的作用,通过前期的刷涂或者喷涂以及后期烘烤方面的加工操作,可以将锌铝涂层材料完美地依附在配件表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关于锌铝涂层多方面的信息吧。
一、锌铝涂层工艺
为了达到涂装的目的,不仅要考虑涂料本身的用途和性能,还应考虑涂料的涂装施工工艺,因为涂料的性能和作用是靠涂层体现出来的,每种涂料和涂覆工艺均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配套适当与否直接影响涂层质量,不同的涂料应选择不同的涂覆工艺。锌铝涂层涂覆工艺流程为:
上挂->脱脂->喷淋->清洗->超声波清洗->烘干->自动喷涂->固化->冷却->下挂
工件经前处理后,进入喷涂工位,喷枪安装在封闭喷涂室内的调整架上,根据不同的工件,喷枪位置可以调整,为了喷涂均匀,采用地面输送系统,工件安装在托盘上,在两侧驱动装置驱动下,行进中开始自旋转,进入喷枪有效位置时,喷枪自动打开,开始喷涂,达到一定厚度要求时,喷枪停止喷涂。工件继续移动,进入下一道固化工序。
固化为了更好的固化,此种涂料在固化前需进行预热,包括预热室和固化室,预热室设置在工件的进口一段,预热区额定温度。,固化室与预热室直接相连,固化区额定温度’。
冷却下挂前冷却。一般采用在风冷区温度降至室温下挂。
二、锌铝涂层什么用
锌铝涂层从四个方面对钢铁基体提供保护作用
屏障保护经过处理的层层叠合的锌鳞片和铝鳞片在钢铁基体和腐蚀介质之间提供了一道优良的屏障,阻碍了腐蚀介质和去极化剂到达基体。电化学作用锌层作为牺牲阳极被腐蚀以保护钢铁基体。
钝化作用由于钝化而产生的金属氧化物减促了锌及钢铁的腐蚀反应速度。
自修复作用当涂层受损时,锌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向涂层被损坏的区域移动,积极地修复涂层,恢复保护屏障。
在一些基础的金属配件工具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的涂料产品,相信对许多朋友来说都不会感觉陌生,但是这类涂层可以供选择余地也是比较多的,根据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利于我们在后期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比如今天为大家举例的锌铝涂层,顾名思义也就是在一些新型金属表面喷涂加工的涂层,可以防腐蚀,并且能够起到美观的效果,但是后期的操作也是比较关键的,大家可以在动手之前结合上文入手进行了解和学习。
⑩ 铝单板涂料主要有哪些
铝单板可以使用氟碳漆喷涂工艺最好。
铝单板幕墙的外表面涂层有三种常用形式,即粉末、聚酯、氟碳。这三种涂层各有各的用处,比如室内天花吊顶就用粉末或聚酯,而户外幕墙铝单板普遍使用的是氟碳漆。静电喷涂生产线无尘车间
相关名词:铝单板涂料,铝单板表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