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除了双倒数作图法,还有哪些方法可求得米氏常数Km的值 急,
海涅斯-沃尔弗作图法
❷ 请问米氏常数的求法。
你可以用吸光值代替反应速度,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值与物质浓度成线性关系,而生成物浓度又与反应速度成正比。米氏常数的定义是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而最大吸光值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可以近似等于最大反应速度一半的底物浓度。因此你将反应速度一项换作吸光值即可
米氏方程表示一个酶促反应的起始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速度方程Km的意义及应用(1)、活性中心被底物占据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当V=1/2Vmax时,Km=[S]。(2)、Km是特征常数,一般只与酶的性质、底物种类及反应条件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3)、Km可近似表示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m=(K2+K3)/K1=Ks+K3/K1当K1、K2>>K3时,Km近似等于Ks,因此,1/Km可近似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小(4)、Km与天然底物Km最小或最高Vm/Km比值的底物称之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5)、已知Km,可根据[S]推算V,或由V推算[S](6)、了解酶的Km及[S]推知是否受[S]调节(7)、用于鉴别原级同工酶、次级同工酶。(8)、测定不同抑制剂对某个酶的Km值的影响判断抑制类型(非竞争性抑制剂米氏常数不变,最大反应速度减小;竞争性抑制剂米氏常数增大,最大反应速度不变。)(9)、催化可逆反应的酶:测定Km和[S]推测催化反应的方向及程度。测定Km一般用作图法求得。作图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是Linewaver-Burk作图法,该法是根据米氏方程的倒数形式,以1/v对1/[S]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直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
-1/Km可求出Km
❹ 测定米氏常数采用双倒数作图法的依据是什么
1)实验应在初速度时间范围内进行;
2)配置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浓度时应该用同一母液进行稀释,以保证底物浓度的准确性;
3)各种试剂的加入时间,加入量应非常精确;
4)要严格控制酶促反应时间做到准确无误;
5)要将酶液稀释到恰当的浓度;
6)作图要准确。
❺ 讨论分光光度法测定蔗糖酶的米氏常数对米氏常数的测定结果与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酸度的关系
在米氏常数测定试验中采用底物浓度的倒数为x轴,吸光度的变化为一轴既反应速度的倒数。作图。取y=0 x=-1/Km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❻ 淀粉酶米氏常数测定实验中用到的试剂:淀粉酶酶液、1%Nacl溶液、0.02%磷酸缓冲液、3,5-二
摘要 1. 酶液: 精确称取酶制剂0. 1g(以大约2000 U/ g计) , 先用 少量40℃蒸馏水溶解、 浸提。 将上层液小心倾入
❼ 米氏常数
Michaelis&Menten于1913年推导出了上述矩形双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即米氏方程:ν=Vmax[S]/(Km+[S])。其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
传统上,米氏方程动力学描述的是分子数量为1015的集体分子的行为,米氏方程在单分子水平上也是有效的。
⑶Km和Vmax的意义:
①当ν=Vmax/2时,Km=[S]。因此,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②当k-1>>k+2时,Km=k-1/k+1=Ks。因此,Km可以反映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即Km值越小,则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反之,则越小。
③Km可用于判断反应级数:当[S]<0.01Km时,ν=(Vmax/Km)[S],反应为一级反应,即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当[S]>100Km时,ν=Vmax,反应为零级反应,即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当0.01Km<[S]<100Km时,反应处于零级反应和一级反应之间,为混合级反应。
④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在一定条件下,某种酶的Km值是恒定的,因而可以通过测定不同酶(特别是一组同工酶)的Km值,来判断是否为不同的酶。
⑤Km可用来判断酶的最适底物:当酶有几种不同的底物存在时,Km值最小者,为该酶的最适底物。
⑥Km可用来确定酶活性测定时所需的底物浓度:当[S]=10Km时,ν=91%Vmax,为最合适的测定酶活性所需的底物浓度。
⑦Vmax可用于酶的转换数的计算:当酶的总浓度和最大速度已知时,可计算出酶的转换数,即单位时间内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分子数。
⑷Km和Vmax的测定:主要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和Hanes作图法。
❽ 测定米氏常数时的关键是什么
反应时间的控制室最关键的。加入NAOH终止反应的时间过长,应在之前沸水浴1min终止反应而后再加入NAOH。
❾ 蔗糖酶米氏常数的测定本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关键点有以下三点:
(1)严格控制反应时间;
(2)反应温度;
(3)pH值。
原因:
是保证酶活性相同,避免由时间,温度,pH带来的实验误差.
❿ 米氏常数km的意义是什么
研究酶促反应动力学最重要的常数,数值等于酶促反应达到其最大速度Vm一半时的底物浓度〔S〕,可以表示酶和底物之间的亲和能力,Km值越大,亲和能力越弱,反之亦然。
判断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Km值小,表示用很低的底物浓度即可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一半,说明酶与底物亲和力大。可用1/Km近似地表示亲和力,1/Km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酶促反应愈易进行。
(10)米氏常数的测定有哪些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自然界中酶有千万种,但并非所有的酶都遵循米氏方程,为了验证酶是否遵循米氏方程,可以实验测定在同一酶浓度条件下,不同的底物浓度对应的酶初始反应速率。然后画出Lineweaver-Burk 双倒数图,也就是米氏方程的倒数改写。
实验的数据点无法均匀的分布在图中。为了克服这一缺点,Eadie-Hofstee 做图法以及Hanes 做图法相继被提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双倒数法有这一缺陷,其仍然是学术界最普遍应用的测定米氏常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