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科普 > 变更方法有哪些

变更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2 14:57:29

1. 工程变更程序有哪些

法律分析:工程变更,主要包括在材料、工艺、功能、功效、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任一方面的改变。工程变更程序分为两个角度提出的变更:由承包商提出的工程变更,由业主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如果由承包商提出的工程变更,其程序为,提出变更申请→工程变更申报表→审核(若是没有审核通过则重新提出变更申请)→业主审批→工程变更审批意见→工程变更通知令→工程变更执行。如果由业主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其程序为,提出变更申请意向→工程变更申报表→审核(若是没有审核通过则重新提出变更申请)→业主审批→工程变更审批意见→工程变更通知令→工程变更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五条: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六条: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择优选择承包单位。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七条:发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发包中不得收受贿赂、回扣或者索取其他好处。承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向发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行贿、提供回扣或者给予其他好处等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八条:建筑工程造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公开招标发包的,其造价的约定,须遵守招标投标法律的规定。

2. 国家领土变更的方式有哪些

在现代国际法形成之前,国家领土的变更,主要是传统国际法认为的五种方式,即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
三、领土的变更

现代国际法承认领土可以在平等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变更,变更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交换领土。为了便于边境管理和适应当地的历史条件,有关国家在自愿基础上交换其部分领土这是符合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的原则的。

(二)全民投票。在争议地区进行全民投票以决定该地主权的归属。这是现代国际法上关于领土主权变更的一种新方式。

(三)收复失地。国家为恢复其对某些领土的历史性权利而收回被他国侵占的领土。

3. 合同变更的方式包括哪些

合同变更的方式有哪些: 引起合同变更的法律事实不同则合同变更所适用的方式亦不同。合同变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合意。以这种方式变更合同实质上就是成立新合同以取代旧合同,故而合意变更合同的程序,应该遵循合同订立时的要约承诺规则,而且变更后的合同内容欲发生法律效力,也应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此外,根据《》第77条和第78条的规定,协议变更合同还应特别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当事人对合同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换言之,如果就变更合同的意思表示没有达成一致,则原合同继续有效,当事人仍应按原协议执行。 (2)当事人就变更合同内容协商一致后,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必须依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才能发生变更的效力。 2、法院或仲裁机关的裁决。通过这种方式变更合同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因情势变更的出现,当事人一方可提出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的变更要求,但他并不享有单方变更合同的权利。因为情势变更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可能是全部的或永久的,也可能是局部的或暂时的,为避免出现债务人以此为借口逃避合同拘束的情况,应由法院或仲裁机关从维护双方当事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并结合情势变更对合同履行影响的程度,作出相应的变更裁决。 (2)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致原合同没有履行,可以适用裁决的方式予以变更。例如,《民法通则》第108条规定,暂时无力偿还的债务,可以由法院裁决分期偿还。 (3)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合同,可裁决变更。根据《合同法》第54条规定,对于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和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损害另一方利益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可向法院或仲裁机关提出变更的请求,由法院或仲裁机关依法作出变更的裁决。

4. 变更问题包括哪些基本方法

项目变更管理是指项目组织为适应项目运行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而对项目计划进行相应的部分变更或全部变更,并按变更后的要求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

5. 变更问题包括哪些基本方法

(一)常见的变更类型

1、按变更的起因分类:

a)发包人的变更指令,包括发包人对工程有了新的要求、发包人修改项目计划、发包人削减预算、发包人对项目进度有了新的要求等);

b)设计错误,对图纸进行修改;

c)工程环境变化;

d)新的技术和标准,有必要改变原设计、实施方案;

e)法律法规或者政府对项目有新的要求等。

2、多数变更往往体现为设计变更,考虑到设计变更在工程变更中的重要性,往往将工程变更分为设计变更和其他变更两大类。

其中设计变更包括:

a)更改工程有关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

b)增减合同中的约定的工程量;

c)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时间和顺序;

d)其他有关工程变更需要的附加工作。

(二)变更的处理方式

1、监理下发变更指示;

2、及时办理现场签证;

3、根据合同约定办理索赔

6.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2、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3、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4、附注说明。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1、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2、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3、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应说明的是,一般来说,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也就是说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4、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5、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6)变更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常见举例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5、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是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中对换入资产的计量。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还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7、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原则。例如,企业确认收入时要同时满足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等条件。

8、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是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9、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7. 合同的变更方式有哪三种

法律分析:1、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2、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

3、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8. 可变更合同中变更的标准及方法都有哪些

可变更的合同有,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继续履行显失公平的合同,该合同中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变更;或者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决定变更合同的内容的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9. 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有两种,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
第一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第四步,附注说明。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变更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除螨包的最佳方法 浏览:22
瓷砖鱼池漏水最简单的补漏方法 浏览:14
智能化方法如何帮助开发软件 浏览:360
卷闸门的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793
汽车纽扣电池的安装方法 浏览:890
斗地主快速学会的方法 浏览:877
钢梁安装方法如何做挠度实验 浏览:226
砂砾压实度检测方法 浏览:898
黑底白字解决方法 浏览:741
杭州电脑数据恢复方法 浏览:491
皮沙发的异味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626
快速缓解头痛的6个方法图片 浏览:662
清除体内的气有哪些方法 浏览:415
老人如何减肥的最好方法 浏览:886
面部神经痛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611
无锡哪里有臭氧注射治疗方法 浏览:358
如何预防溺水的方法有多少种 浏览:675
dds精华使用方法 浏览:489
自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图片 浏览:31
如何不用手指指人的三个方法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