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测量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常用的方法有啥
在地质测量测绘中常见的有距离测量、角度测量等等。今天这一章,江西省测绘仪器网将要和朋友们介绍的是距离测量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选购设备有所帮助。
知识一:了解距离测量的定义
距离,即地面上两点沿铅垂线方向在水准面上投影后所得出的两点间的弧长,因为地面水准面的不规则,为距离测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测量范围较小,半径低于10公里的话,则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距离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量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朋友们可以使用钢尺、经纬仪、全站仪以及GPS等进行测量。
用钢卷尺沿地面进行丈量距离,称之为钢尺量距;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等进行视距丝及视距标尺按几何光学原理进行测距,被称为视距测量;利用两台GPS接收机接收卫星精密测距信号,经距离空间交会的方法得出测距距离,即GPS测量。另外,还有电磁波测距、声波测量等等。
㈡ 全站仪 如何测量平距
1.安置全站仪
将全站仪安置于测站,反射棱镜安置于目标点。对中及整平方法与光学经纬仪相同。新型全站仪还具有激光对点功能,其对中方法为:安置、整平仪器,开机后打开激光对点器,松开仪器的中心连接螺旋
在架头上轻移仪器,使显示屏上的激光对点器的光斑对准地面测站点的标志,然后拧紧连接螺旋,同时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再按 ESC 键自动关闭激光对点器即可。仪器具有双轴补偿器,整平后气泡略有偏差,但对测量并无影响。
㈢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在地面上定出另一端点的位置。其测设方法如下:
1.一般方法
如图10-1所示,设A为地面上已知点,D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要在地面上沿给定AB方向上测设出水平距离D,以定出线段的另一端点B。具体作法是从A点开始,沿AB方向用钢尺拉平丈量,按已知设计长度D在地面上定出B′点的位置。为了校核,应再量取AB′之间水平距离D′,若相对误差不在容许范围(1/3000~1/5000)内,则将端点B′加以改正,求得B点的最后位置,使AB两点间水平距离等于已知设计长度D。改正数δ=D-D′。当δ为正时,向外改正;反之,则向内改正。
图10-1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2.精密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可按设计水平距离D,用前述方法在地面上概略定出B′点,然后按第四章介绍的精密量距方法,测量AB′的距离,并加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数,求出AB′的精确水平距离D′。若D′与D不相等,则按其差值δ=D-D′沿AB方向以B′点为准进行改正。当δ为正时,向外改正;反之,向内改正。
【例10-1】已知设计水平距离DAB为25.000m,试在地面上由A点测设B点。现用30m钢尺按一般方法测得B′点,经测量D′AB为25.008m,钢尺的检定实长为29.996m,检定温度t0=20℃,测量时温度t=8℃,A,B两点间高差为0.65m。则可求得三项改正数:
尺长改正
建筑工程测量
温度改正
建筑工程测量
倾斜改正
建筑工程测量
则AB′的精确平距D′=DAB′+Δld+Δlt+Δlh=24.993m,δ=+0.007m,故B′点应向外移动7mm,得到正确的B点,此时AB的水平距离正好为25.000m。
另外,精密方法也可以根据已给定的水平距离D,反求沿地面应量出的D0值。由钢尺的尺长方程式、测设时温度t以及AB两点间的高差h可求得三项改正数。则
D0=D-Δld-Δlt-Δlh (10-1)
再根据D0值来确定直线端点B的位置。
3.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如图10-2,安置光电测距仪于A点,瞄准已知方向。沿此方向移动棱镜位置,使仪器显示值略大于测设的距离D,定出B′点。在B′点安置棱镜,测出棱镜的竖直角及斜距L。计算水平距离D′=L·cosα,求出D′与应测设的已知水平距离D之差δ=D-D′。根据δ的符号在实地用小钢尺沿已知方向改正B′至B点,并在木桩上标定其点位。为了检核,应将棱镜安置于B点,再实测AB的水平距离,与已知水平距离D比较,若不符合要求,应再次进行改正,直到测设的距离符合限差要求为止。
图10-2 用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图10-3 测设水平角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点并根据一已知边方向标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夹角等于已知角值。测设方法如下:
1.一般方法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盘左、盘右分中的方法测设,如图10-3所示。设地面已知方向AB,A为角顶,β为已知角值,AC为欲定的方向线。为此,在A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用盘左位置照准B点,调节水平度盘位置变换轮,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A值,按视线方向定出C′点。然后用盘右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定出C″点。取C′C″连线的中点C,则AC即为测设角值为β的另一方向线,∠BAC即为测设的β角。
2.精确方法
图10-4 精确测设水平角
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先用一般方法按已知角值测设出AC方向线(图10-4),然后对∠BAC进行多测回水平角观测,其观测值为β′。则Δβ=β-β′,根据Δβ及AC边的长度DAC,可以按下式计算垂距CC0。即
建筑工程测量
从C点起沿AC边的垂直方向量出垂距CC0,定出C0点。则AC0即为测设角值为β时的另一方向线。必须注意,从C点起向外还是向内量垂距,要根据Δβ的正负号来决定。若β>β′,即Δβ为正值,则从C点向外量垂距,反之则向内改正。
【例10-2】Δβ=β-β′=+48″,DAC=120.000m,则
建筑工程测量
过C点作AC的垂线,在C点沿垂线方向向∠BAC外侧量垂距0.0279m,定出C0点,则∠BAC0即为要测设的β角。
三、已知高程的测设
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附近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地面上。
如图10-5,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32.481m,测设于B桩上的已知设计高程为33.500m。水准仪在A点上的后视读数a为1.842m,则B桩的前视读数b应为
b=(HA+a)-HB=32.481+1.842-33.500=0.823m
图10-5 测设已知高程
测设时,将水准尺沿B桩的侧面上下移动,当水准尺上的读数刚好为0.823m时,紧靠尺底在B桩上划一红线,该红线的高程即为33.500m。
当向较深的基坑和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时,除用水准尺外,还需借助钢尺采用高程传递的方法来进行。
如图10-6,设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为HA,要在基坑内侧测出高程为HB的B点位置。现悬挂一根带重锤的钢卷尺,零点在下端。先在地面上安置水准仪,后视A点读数a1,前视钢尺读数b1;再在坑内安置水准仪,后视钢尺读数a2,当前视读数正好在b2时,沿水准尺底面在基坑倾面钉设木桩(或粗钢筋),则木桩顶面即为B点设计高程HB的位置。B点应读前视尺读数b2为
b2=HA+a1-b1+a2-HB (10-3)
图10-6 向深基坑测设高程
图10-7 向高处测设高程
当向高处测设时,如图10-7,向高建筑物B处测设高程HB,则可于该处悬吊钢尺,钢尺零端朝下,上下移动钢尺,使水准仪的中丝对准钢尺零端(0分划线),则钢尺上端分划读数为b=HB-(HA+a),该分划线所对位置即为测设的高程HB。为了校核,可采用改变悬吊位置后,再用上述方法测设,两次较差不应超过±3mm。
㈣ 如何用水准仪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原理与望远镜测量距离相同,只是测量距离精度远低于经纬仪。
用望远镜测量距离的方法是:
拿起望远镜,先调整一下目镜的间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镜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划。从十字交点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划,上下的叫高低分划。
测量方向角时用方向分划,测量垂直角时就用高低分划。测量时,要持平望远镜,用任一方向分划(或高低分划)对准目标的一端,读出到目标另一端间的密位数,即为该目标的方向角(或高低角)。
测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后再根据已知目标的宽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距离=目标宽度(或高度)×1000/密位数
水准仪刻度标示可能也是密位值,具体请参照水准仪说明。
㈤ 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几项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有哪几种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测设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
(2)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 矩形布置的场地与建筑物,且与定位依据平行或垂直。
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各种形状的建筑物定位、放线均可。
角度交会法测设点位 距离较长、地形较复杂、不便量距的情况。
距离交会法测设点位 场地平整、易于量距且距离小于钢尺长度的情况。
㈥ 简述测设点位的四种基本方法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有哪几种方法:
1、直角坐标法;
2、极坐标法;
3、角度交会法;
4、距离交会法;
5、方向交汇法。
测设是测量学的一部分,指通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按照要求的精度,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设工作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已建成建筑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根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以便施工。
不论测设对象是建筑物还是构筑物,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巳知的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程。
㈦ 如何用全站仪测量任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直接架在一点上测另外一点用坐标测量测两点坐标,再反算用坐标测量测两点坐标,再用这两点坐标设站,定向,在定向操作过程中会显示距离。
如果方便架仪器在点上,就直接把仪器架在一点上对中整平,仪器对另外一点,测量距离,要平距。
如果不好架仪器在某一点上,就把仪器架在可以看到两点的地方整平,然后直接测得二点坐标,用坐标计算就出来。
全站仪既可人工操作也可自动操作,既可远距离遥控运行也可在机载应用程序控制下使用,可使用在精密工程测量、变形监测。
全站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
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
㈧ 水平距离的测量方法有哪四种
以在距基坑较远,且稳定的地方设置基准点,与施工控制网联测,精确测定其坐标.然后利用基准点观测基坑周围的测量点.算出测量点坐标,与原来坐标对比算出水平位移(基准点的数量根据实际设定,够用就行),其实就是导线法观测.
也可以用前方交会的方法,在定向的时候应选择较远且稳固的点作为定向点定向.测站点与定向点的距离一般应该不小于交汇边的长度.采用1秒仪器,用测回法观测.测量点位移值的计算通常不采用计算测量点的坐标,用比较不同观测周期的坐标求位移值的方法,而采用观测值的变化值直接计算位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