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筑防火常用的技术方法有哪些
一)总平面布置方面包括:
1.选择合理的建筑位置;
2.合理划分生产区、存储区(包括露天存储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
3.合理确定各类建(构)筑物、堆场、储罐、电力设施及电力线路之间的防火安全距离; 4.设置必须的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作业面。
二)建筑结构防火方面
1.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积;
2.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
3.在构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护层;
4.对钢梁、钢屋架及木结构做耐火吊顶和防火保护层包敷设等。
三)建筑材料防火
1.控制建筑材料中可燃物数量,对可燃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2.与电气线路或发热物体接触的材料采用不燃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
3.楼梯间、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和供人员疏散的通道内采用不燃材料。
四)防火分区分隔
1.建筑内部利用防火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及防火水幕等分隔物;
2.建筑物外采用防火挑檐、设置窗槛(间)墙等。
3.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中庭以及管道井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五)安全疏散
1.防火分区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
2.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行走限值;
3.疏散方向采用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设置;
4.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入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
5.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
6.疏散宽度保证不拥堵,为疏散人员提供引导。
六)防排烟
1.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和选择合理的防烟、排烟方式。
七)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1.合理设计防爆结构和泄爆面积、准确选用防爆设备;
2.对建筑用电负荷、供配电源、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及其安装敷设等,采取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防火技术措施。
Ⅱ 四种防火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Ⅲ 防火分隔设施有哪些
防火分隔设施有哪些:
防火分隔设施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阀、阻火圈、防火水幕带等。防火分隔设施一般指的是在一定时间能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空间,阻正其幕延扩大的一系列分隔设施。
防火门通常用在防火分隔墙、楼梯间、管道并等位置,按照材质可分为木质防火门、钢质防火门等类型,按照耐火时间划分,可分为甲级、乙级、丙级等种类。
防火卷帘通常用在自动扶梯、中庭等开口位置,起到隔火、隔热作用,按照材质可分为钢质防火卷帘、无机防火卷帘等种类,按照耐火时间可分为普通型、复合型等类型。
防火窗通常安装在防火墙或防火门上,按照安装方式可以分为固定防火窗、活动防火窗等种类,主要起到阻隔火势蔓延和采光通风的作用。
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私自未经允许使用消防设施和器材;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Ⅳ 防火措施主要有哪些
1、外出前要检查电气设备和燃气灶具是否关好。
2、不可将烟蒂、火柴杆等火种随意丢弃,不可躺在沙发和床上吸烟。
3、家长需教育儿童不要玩火、不随意摆弄电器设备。
4、在禁止火区严禁吸烟或野炊,不得把明火带入林区、农区,相关单位、个人切实做好防火措施。
常用的灭火方法: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促使燃烧过程停止。例如使用水灭火。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或采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火焰熄灭。例如用砂土埋没燃烧物,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火灾。
3、隔离法:把燃烧物与未燃烧物隔离。例如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易燃或助燃物搬走。
4、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Ⅳ 防火分隔有哪些
一、防火分隔物的概念
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
常用防火分隔物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
二、防火墙
防火墙是由不燃烧材料构成的,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
防火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通常防火墙有内防火墙、外防火墙和室外独立墙几种类型。
防火墙的耐火极限、燃烧性能、设置部位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火墙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目前《建规》的规定为 4h,《高规》的规定为3h。
2.防火墙应直接砌筑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当防火墙一侧的屋架、梁和楼板等因火灾影响而破坏时,不至使防火墙倒塌。
3.防火墙应截 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面不小于500mm。防火墙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0mm。但当建筑物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高层建筑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包括纵向防火墙)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
4.建筑物的外墙如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墙突出难燃烧体墙的外表面400mm。防火带的宽度,从防火墙中心线起每侧不应小于2m。
5.防火墙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将防火墙加高,使 之超过天窗结构400-500mm,以防止火势蔓延。
6.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民用建筑如必须设置时,其两侧的墙身截面厚度均不应小于120mm。
7.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孔洞,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关闭。
Ⅵ 试述水平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分隔措施。垂直防火分区又有哪些措施
水平方向的防火分隔措施是用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进行分隔;垂直方向是用楼板进行分隔。
Ⅶ 防火隔断措施主要有哪些
现在高楼除了常规的消防措施,大多数企业也会安装一些办公防火玻璃隔断。
1.防火玻璃和防火玻璃隔板混淆:玻璃已被用作隔墙多年。其优点是提高了建筑物的透明度和亮度,比传统墙体更轻,提高了建筑物的有效利用率,施工速度等。但是,防火玻璃和防火玻璃隔断墙是两种不同的产品。防火玻璃只是防火玻璃隔断墙的一个组成部分或附件。它与镶嵌框架和防火密封材料相结合,形成防火玻璃隔断墙。
2.使用隔热和非隔热隔墙之间的界限不明确:如果使用非隔热耐火玻璃作为耐火玻璃隔断的材料,火焰将通过热辐射穿过玻璃和热传导。回火表面的温度不断增加。当它达到一定水平时,热量导致人或可燃物在不接触火焰的情况下被燃烧或点燃。
3,防火玻璃隔墙的结构由防火玻璃,框架,密封材料,垫子等防火部件组成。目前,国内市场对防火玻璃隔墙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尚未普及。防火玻璃隔断墙的安装没有标准的产品施工手册,施工单位没有特殊的资质要求。因此,经常看到装饰公司根据设计要求购买防火玻璃并自行安装。防火玻璃产品报告在验收时提供。不知道框架,五金配件等应该使用防火玻璃隔断墙的防火测试中使用的材料结构。
4.防火玻璃隔断墙防火玻璃与防火门混合:在项目中,与防火玻璃隔断墙配套的大面积防火玻璃门经常采用地弹簧自由门,大部分都没有密封系统,不能用作防火门。对于某些美学,防火玻璃门用于必须使用防火门的区域,但检查报告中的产品名称通常是防火玻璃隔板或防火玻璃。
Ⅷ 防火的三个基本措施是什么灭火的四个基本方法是什么
1、防火的三个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
控制可燃物:采取局部排风或全部通风;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等等。
隔绝助燃物:将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
消除着火源: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
2、灭火的四个基本方法: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
冷却法: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窒息法:阻止空气进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隔离法: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
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使燃烧过程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
(8)防火分隔有哪些方法和措施扩展阅读
火源是火灾的发源地,也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接原因,常见火源有以下几种:
(1)人们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
(2)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3)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
(4)在熬炼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或自动控制失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5)炒过的食物或其它物质,不经过散热就堆积起来,或装在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必须注意散热。
(6)企业的热处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上,或堆放在易燃品旁(如木材),易引起火灾,应堆放在安全地方。
(7)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和沾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燃,应勤加处理。
(8)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燃。如油与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强烈化学作用,引起燃烧。
(9)摩擦与撞击。例如铁器与水泥地撞击,会引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灾。
(10)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燃物被加至着火点。
Ⅸ 防火分隔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措施各有什么要求
①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规定 \r\n \r\n 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r\n 1 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r\n 2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帘分隔。 \r\n 3 中庭每层回廊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r\n 4 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r\n \r\n \r\n②浅析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认识 \r\n \r\n 3.2 建筑间的天桥和中庭防火要求的认识 \r\n \r\n在《建规》(GB50016-2006)中对天桥和中庭有严格的防火要求,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连接两建筑间的连廊往往超出了《建规》中所指天桥的范畴,很多设计问题并不是《建规》(GB50016-2006)7.6.3、7.6.4条能够解决的,此外,什么样的建筑形式视为中庭以及中庭的防排烟设计等都是规范执行中比较难把握的问题。笔者就建筑间的天桥和中庭防火设计要求谈几点认识。 \r\n \r\n3.2.1 建筑间天桥连通空间的防火分区 \r\n \r\n1、当通过天桥将两栋以及以上的建筑连为一体,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有关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的要求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应将经天桥相连的数座建筑整体按一座建筑确定。这里所说的\\“最小距离”是指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当外墙有自动扶梯及凸出的燃烧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及自动扶梯外缘算起。要特别指出:当通过天桥将两栋及以上的大型商业建筑连为一体,建筑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9m(多层与多层建筑之间)、13m(高层与多层建筑间)时,其防火分区应将经天桥相连的数座建筑整体按一座建筑确定。 \r\n \r\n2、当敞开天桥和建筑物围成的围合空间无顶盖时,围合空间应视为\\“天井”;当天桥(敞开或封闭)和建筑物围成的围合空间有顶盖时,围合空间应视为\\“中庭”,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关中庭的规定,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 \r\n \r\n3.2.2 天桥和建筑物围成的围合空间顶盖材料的燃烧性能 \r\n \r\n当天桥和建筑物围成的围合空间经常有人停留时,其顶盖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的不燃烧体;当天桥和建筑物围成的围合空间无人停留,仅作为景观时,其顶盖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的难燃烧体;禁止采用可燃、易燃烧体材料。 \r\n \r\n3.3.3 围合空间的防排烟 \r\n \r\n当天桥和建筑物围成的围合空间有顶盖时,就应当采取防排烟措施。应当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采取自然排烟措施时,应当考虑烟气\\“层化”现象和敞开或封闭天桥对烟气流动的影响,限制可采取自然排烟方式的净空高度;二是可以采取的自然排烟方式主要有:抬高顶盖使顶盖周围敞开,设置可自动开启的顶窗等,其中顶盖周围敞开的排烟有效面积计算以及顶窗的自动开启方式应作明确规定。
Ⅹ 工地防火措施有哪些
一、施工现场内建筑的设置原则
施工现场内的建筑防火主要包括临时用房及在建建筑两方面的内容。
(一)临时用房的防火设置原则
施工现场内的临时用房,一般包括办公、宿舍、厨房、锅炉房等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房及库房等存放施工材料的用房。整个临时用房的防火设置应根据其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等情况进行确定。
一是不同危险性的临时用房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迟火灾蔓延,为临时用房使用人员赢得宝贵的疏散时间,二是需考虑人员疏散的设置,对人员疏散距离、疏散走道宽度、疏散楼梯等疏散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
(二)在建工程的防火设置原则
由于在建工程内有大量施工人员,且根据施工阶段的不同,动火作业、现场的施工材料等都会加大火灾风险,一旦发生火灾,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撤离,是在建工程防火设置的关键。
所以在建工程内应尽量设置能够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疏散的通道,同时在建工程还应根据施工性质、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及结构特点等情况进行相应的防火设置。
二、临时用房防火要求
临时用房主要包括宿舍、办公用房等,此外施工现场还有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等用房。
(一)宿舍、办公用房的防火要求
在施工现场生活区一般会搭建大量的供人员办公、住宿的临时用房,平时会有大量的现场工作人员活动及休息,一般这些临时用房都不能按照正式的办公楼、宿舍楼等进行防火设计,给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带来隐患。所以本着既经济合理,又能确保消防安全基本要求,对临时搭建的宿舍、办公用房提出下列防火要求: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临时用房是金属夹芯板(俗称彩钢板)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
2、建筑层数不应超过3层,每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
3、建筑层数为3层或每层建筑面积大于200㎡时,应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房间疏散门至疏散楼梯的最大距离不应大于25m。
4、单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 m;双面布置用房时,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5m。
5、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的净宽度。
6、宿舍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其它房间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00㎡。
7、房间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8m,房间建筑面积超过50㎡时,房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m。
8、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顶板基层底面。
(二)特殊用房的防火要求
除办公、宿舍用房外,施工现场内诸如发电机房、变配电房、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可燃材料和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是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较大的临时用房,对于这些用房提出防火要求,有利于火灾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