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科学实验的内容包括哪些
幼儿科学小实验:水中的硬币
把少许水倒人盘中,放人一枚硬币。怎么才能把硬币取出来,而手既不许接触水,又不许把水倒出来呢?
办法是:把一张纸片点燃,放人玻璃杯中,把杯子倒放在盘子里硬币旁边。玻璃杯中的水开始上升,最后全部进入杯中,让出了硬币。纸片燃烧时,部分被加热而膨胀的空气从水中溢出。杯子倒放后,因缺氧使火焰熄灭,杯的气体冷却,因而压力下降;为保持气压平衡,外面具有正常大气压的空气想进来,于是把盘子中的水挤进杯中。
幼儿科学小实验:墙壁上的风
如果把室内墙上挂的画取下来,壁纸上挂画的地方常常会留有画框的痕迹。这些画框的边印,特别在靠外的墙上格外清晰,这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些暗色的痕迹表明,相应的墙壁同室外的隔温是很不好的。从暖气片上升起并在室内流动的热空气,碰到墙壁即会冷却,顺着壁纸向地面运动。如果画框后面的墙壁温度很低,那里就会出现冷凝现象。从墙面掠过的空气,在冷却过程中留下部分湿气。空气中的灰尘则在此处随同留下,于是就形成了这个暗色的画框痕迹。
❷ 实验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如下:
1、实验题目,依据明确的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内容及实验题目;
2、提出假设,对可见现象提出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3、预期结果,在检测假设前,首先应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若未得到预期结果则说明假设不成立,若得到预期结果则假设成立;
4、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及提出的假设,具体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5、观察并收集实验数据,按设计实验的内容、方法及次数等进行观察,并如实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与数据,对实验记录下的现象、数据、结果进行有序的整理和科学的分析;
7、得出结论,根据所学科学知识、依据实验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8、撰写实验报告。
❸ 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内容指哪些
实验报告一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备注或说明等项构成全文。
验报告 科学上为阐明某种现象而创造特定的条件通过观察和程序操作反映事物变化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报告。是探索自然奥秘、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性、印证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科学理论及其概念,丰富前人实验的不足;用已有的实验原理作出更高数量级的测试精度;用新方法证明原有的结果;为某项开拓性研究设计全新的实践方案。
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
❹ 一般地说,教育实验报告书的内容,应当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即谓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实验报告可分为三部分:①前言。2实验过程和结果。③讨论及结论。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1)题目。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单位、作者。应写明研究者的工作单位,或写明某某课题实验者或牵头人、组长、撰稿人,其他人员可写在报告的结尾处。以示对实验报告的负责,并便于读者与之联系。
(3)课题部分。是实验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实验报告的核心。课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楚,明确表示出作者的研究方向、目的,并说明课题来源、背景、针对性及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的价值。
(4)实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关于实验方法主要应交代:①怎样选择被试,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应范围。2实验的组织类型(方法)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即: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采取这种实验类型的依据包括哪些方面,如考试成绩及评分标准;基础测定及测定内容等。③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要注意原因变量一定要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或两者同时出现,但不能产生于结果变量之后,否则先果后因,实验就不成立了)。这里,要对两个变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也应交代清楚:是口头测定,书面测定还是操作测定;是个别测定还是集体测定;有无后效测定的时间等。因此,在实验前,就应对与效果变量测定内容相关的原因变量进行测定,以便与效果变量对比。只有经过这样的对比,才能发现共变关系。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因子的作用,才可运用统计检验来消除偶然因子的作用。
❺ 实验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临床试验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试验开始前必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CFDA)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2、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记录表编制,SOP制定。
3、委员会审查了一期临床研究计划、知情同意书、病例报告表和其他与试验相关的文件。
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Ⅱ期试验必须设对照组进行盲法随机对照试验。
(5)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有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就是说参加试验的是人,必须尊重他(她)的人格,参加试验必须符合参加试验者的利益,在这种前提下,试验才能做。而且在试验期间,参加者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而不再继续进行试验,他(或她)的选择,包括医生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权干涉。
精心设计、操作的临床试验,是提高人类健康,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的,最快最安全的途径。
❻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有什么区别
实验步骤与实验内容的区别有定义不同、形式不同、要求不同。
1、定义不同
实验内容就是指要求做的实验。
实验步骤就是为了做好该实验,要按照什么顺序操作,发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
2、形式不同
实验内容大多为理论知识,大致包括实验依据何种原理、用到的定律算法或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大多为具体操作过程。
3、要求不同
在写实验报告时对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有不同的要求。
实验内容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特点
1、正确性
实验报告的写作对象是科学实验的客观事实,内容科学,表述真实、质朴,判断恰当。
2、客观性
实验报告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的事实为写作对象,它是对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虽然也要表明对某些问的观点和意见,但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3、确证性
确证性是指实验报告中记载的实验结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复和证实,也就是说,任何人按给定的条件去重复这顶实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观察到相同的科学现象,得到同样的结果。
4、可读性
可读性是指为使读者了解复杂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写作除了以文字叙述和说明以外,还常常借助画图像,列表格、作曲线图等文式,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骤之间的关系,解释实验结果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实验报告
❼ 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设定实验因子和反应因子
实验因子是指实验所操纵的因子,反应因子是指由操纵实验因子所引起的变化(即实验结果),它们的确定是进行方案设计的前提。如在“酸碱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因子是溶液ph值的变化,反应因子是酶催化作用的强弱。
2有效控制无关因子
所谓的无关因子并不是与实验效果无关,而是指除实验因子外也影响实验效果的因子,只是这些因子不是本实验所要探究、关心的实验因子。要考察实验因子所产生的效果,就要对无关因子进行控制,这是实验设计最显着、最重要的特点,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因子的方法主要有:
3成功操纵实验因子
我们正是通过操纵实验因子来观察或测量反应因子的变化的,因此实验因子的成功操纵是实验的核心。如离子交换吸附实验中的实验因子是溶液中有无离子,因此能否确保对照组中的液体无离子(实验因子的操纵)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健。
4
科学观察反应因子
实验结果是否准确,也取决于确定的观察或测量指标是否得当、是否合理、是否全面、是否清楚。如在上述“酸碱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加入碘液以观察溶液有否变蓝及变蓝的程度来确定淀粉酶是否起作用及催化作用的强弱。
5需要注意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简便性原则:
4、可重复性原则:重复、对照、随机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三大原则。
5、单一变量原则: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6、对照性原则: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很多,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是消除无关变量影响的有效方法。只有设置对照实验,才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干扰结果的可能性。
设置对照组有4种方法:
(1)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做任何处理;例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2)条件对照: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3)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再另外设置对照组;例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自身对照简便,但关键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的现象及变化差异。
(4)相互对照:不单独设置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为对照。这种方法常用于等组实验中。“植物向光性”实验中,利用若干组燕麦胚芽鞘的不同条件处理的实验组之间的对照,说明了生长素与植物生长弯曲的关系。
❽ 实验内容一般写什么
实验内容一般写实验摘要、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数据、注意事项、实验分析。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正确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在记录中,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❾ 试验主要有哪些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指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变化的因素,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是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多的研究方法,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动能、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中《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实验,我们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体的质量一定,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综合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累积法 将微小量累积后测量求平均的方法,能减小相对误差。实验中也经常涉及这一方法。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测100张纸的厚度再求一张纸的厚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需要测定单摆周期,用秒表测一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差很大,于是采用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T,从而求出单摆的周期T=t/n(n为全振动次数)。又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若没有螺旋测微器时,也可把金属在铅笔上密绕若干圈,由线圈总长度来测出金属丝的直径。 三、转换法 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量,或某些现象直接显示有困难,可以采取把所要观测的变量转换成其它变量(力、热、声、光、电等物理量)的相互转换进行间接观察和测量,这就是转换法,如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见接显示;风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树的弯曲成程度来观察;又如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定万有引力恒量实验》为例:其基本的思维方法便是等效转换。卡文迪许扭秤发生扭转后,引力对T 形架的扭转力矩与石英丝由于弹性形变产主的扭转力矩这就是等效转换,间接地达到了无法达到的目的。本实验中转换法还应用于石英丝扭转角度的测量上,这个角度不是直接测出的,而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动的距离间接测出的。 转换法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方法。是对事物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产生的一种飞跃。如变曲为直实际上就是该方法的应用。理想化法:影响物理现象的因素往往复杂多变,实验中常可采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或假设一些理想条件的办法,以突出现象的本质因素,便于深入研究,从而取得实际情况下合理的近似结果(通俗他说就是抓大放小)。例如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假设悬线不可伸长,悬点的摩擦和小球在摆动过程的空气阻力不计;在电学实验中把电压表变成内阻是无穷大的理想电压表,电流表变成内阻等于0的理想电流表等等实际都采用了理想化法。 四、放大法 在现象、变化、待测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放大法。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放大对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异。例如,在《测定金属电阻率》实验中所便用的螺旋测微器,主尺上前进(或后退)0.5毫米,对应副尺上有5n个等分,实际上是对长度的机械放大;许多电表如电流表、电压表是利用一根较长的指针把通电后线圈的偏转角显示出来。又比如在《卡文迪许扭实验》,其测定万有引力恒量的思路最后转移到光点的移动(跟“库仑静电力扭枰实验一样),都是将微小形变放大方法的具体应用。 五、平衡法 物理学中常常利用一个量的作用与另一个(或几个)量的作用相同、相当或相反来设计实验,制作仪器,进行测量。例如测量中的基本工具弹簧秤的设计是利用了力的平衡,天平的设计是根据力矩的平衡;温度计是利用了热的平衡。 六、留迹法 有些物理现象瞬间即逝,如运动物体所处的位置,轨迹或图像等,设法记录下来,以便从容地测量、比较和研究。例如: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中,就是通过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下小车(或重物)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对应的时刻,从而可从容计算小车在各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并求出加速度;对于简谐运动,则是通过摆动的漏斗漏出的细沙落在匀速拉动的硬纸板上而记录下各个时刻摆的位置,从而很方便地研究简谐运动的图像;又如利用闪光照相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等实际。都采用了留迹法。 七、模拟法 有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对某些物理现象送行直接实验和测量,于是就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模拟条件,在这样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例如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因为对静电场直接测量很困难,故采用易测量的电流场来模拟。又如在确定磁场中磁感线的分布,因为磁感线实际不存在。我们就用铁屑的分布来模拟磁感线的存在。 此外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还有比较法、替代法、补偿法等。物理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由于中考和高考内容日趋拓宽,知识交叉部分(特别实行理综考试)越来越多,能力要求也就更加突出。所以迫切需要摒弃“实验无关紧要”、“讲比做好”等错误观念,认真领悟实验中的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抓好实验教学工作,另外对学生整体物理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物理实验的研究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真正领会物理实验方法的精髓,从而促进物理的学习,在中考和高考物理实验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满意请采纳
❿ 试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1)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景观条件、不同地质条件和岩石类型并且没有明显蚀变矿化的背景区,进行背景区第四系疏松层元素贫化富集规律研究。按照5~20m点距,采集第四系疏松层不同层位土壤、岩石样品,样重500g,加工粒级-40目。研究微量元素在各类岩石、土壤不同层位、不同粒级样品中的分布情况和元素在不同层位的贫化富集规律。
2)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景观条件、不同地质条件和矿化类型的已知矿床成矿地段,进行矿化异常地段第四系疏松层元素贫化富集规律研究和土壤测量方法试验。采集矿体、矿化围岩和上覆各层位、不同粒级土壤样品,原始样重:粒度试验样品5000g,加工粒级:-4~10目,-10~+20目,-20~+40目,-40~+60目,-60~+80目,-80~+160目,-160目。研究各类指示元素的分布情况和元素在不同层位的贫化富集规律,确定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最佳采样层位、采样介质和采样粒级。
3)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景观条件、不同类型典型矿床成矿地段试验条件较好的水系,进行已知矿床次生分散规律研究和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试验。按照50~400m点距,采集水系沉积物、泥炭、腐殖土等不同采样介质、不同粒级样品。采样质量和加工粒级:粒度试验样品5000g,加工粒级:-4~10目,-10~+20目,-20~+40目,-40~+60目,-60~+80目,-80~+160目,-160目等粒级;其他样品500g。研究各类介质指示元素的富集粒度,研究随着与矿体距离的增大,各类采样介质中指示元素含量的衰减规律;将不同粒级样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确定最佳采样介质、加工粒级、采样部位和采样密度。
4)水系沉积物测量“漂洗采样方法”试验。选择已知矿床试验条件较好的水系,按照50~200m点距,同点位采集水系沉积物(原始样)样品和漂洗过的样品。漂洗采样方法:用采样勺将水系底积物舀入盘内,加入适量水进行漂洗,尽量除去草木屑、泥炭等杂物,保留水系碎屑沉积物(含细粒级部分)。漂洗后样品重500g。将漂洗和未漂洗的样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5)选择已知矿床成矿地段进行沟系沉积物测量方法试验。横剖面:垂直矿体走向,按照10~20m点距,采集不同层位残坡积土壤样品。样重1000g,加工成10~+60目和-60目两种粒级。了解指示元素在残坡积层中横向的迁移情况。纵剖面:剖面布设在矿体物质组分受剥蚀后沿斜坡下滑所沉积的沟谷。自沟脑向下,按照50~200m点距,采集沟谷沉积物样品。样重1000g,加工成10~+60目和-60目两种粒级。了解指示元素沿沟谷向下迁移的情况。
6)有机碳对元素吸附富集和对异常影响因素实验研究。选择有机质影响明显的异常水系,按照200~500m间距同点位采集水系沉积物大样和泥炭样品,水系沉积物大样重1500g,泥炭样品重500g。水系沉积物样品加工为-4~+20目、-20~+60目、-60目等3个粒级,泥炭样品加工成-60目。
7)水化学测量方法有效性试验。出发前,在室内用5%的超纯硝酸将新购的采样瓶浸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晾干、装箱、封严,备用。水样布置在有地表水或地下水出露的地段,采集的主要是河水和泉水,个别为矿井涌水。采样密度0.65~2.67点/km2。每样采集量25mL。采样时,用欲采水体清洗采样瓶5次,然后灌满采样瓶,盖上瓶盖。在采样点现场用pH计测试水体pH值。回驻地以后,当天用1∶1超纯硝酸酸化水样至pH值≤2以后,保存,备送分析。从采样到测试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
8)植物测量方法有效性试验。植物样品的采集按照不同研究区分布的物种的不同,选择采集的植物种类亦不同。在小西林研究区选择桦树根,在天合兴研究区选择桦树皮和落叶松1~2年生枝叶,在塔源研究区选择落叶松树1~2年生枝叶和苔藓,在绰尔研究区选择落叶松树1~2年生枝叶和桦树根。样品采集完成以后,在驻地使用自来水或当地河水(未受到污染)清洗样品,洗掉样品上沾染的泥土。晒干后,直接用无污染碎样设备碎至-80目后再进行分析测试。
9)水系沉积物重砂测量试验。在多宝山铜矿、东安金矿矿化水系通过漂洗采集-10~+20目、-20~+40目、-10~+60目等粒级样品。样品经过缩分、筛分、淘洗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样品矿物组成、矿物特征、矿物含量进行分析。
10)在勘查示范区主要投入1∶10000地质草测、1∶2000地质草测、1∶10000土壤测量、1∶10000高精度磁法测量、1∶5000地质-土壤-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激电测深、1∶5000大功率激电剖面、EH4剖面测量等方法,并对异常地段进行槽探、钻探工程揭露,发现工业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