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密蜂的爬蜂病怎么治疗
不明原因引起的顽固性爬蜂病、枣花病、麻痹病及菌类引起的爬蜂病:可用“百菌杀灭王”和“复方生菌饮”配合使用。
指导意见:
【复方生菌饮4-6瓶盖和“百菌杀灭王”10克,兑糖浆2000-3000毫升,浇在20-30群蜂的框梁上强制喂蜂,可治所有原因引起的爬蜂病(螨害除外),每晚一次,连喂三次保证可以痊愈】这两种药配合使用,可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爬蜂病(螨害除外)同时可治白垩病。
Ⅱ 蜜蜂病虫害防治办法
1.美洲幼虫腐臭病防治,美洲幼虫腐臭病一般来说出现在夏季高温时,可能造成蜜蜂幼虫腐烂死亡。染病后患病蜂群表面湿润,仔细查看会有针头大的穿孔,蜂房盖下陷,腐烂之后能够闻到鱼腥味。防治此病,可以在越冬前就对蜂箱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蜜蜂所食用的饲料必须要从正规厂家购置;发现此病后第一时间对蜂箱进行更换。 2.欧洲幼虫腐臭病防治,欧洲幼虫腐臭病通常在早春和晚秋气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出现,可能导致蜜蜂幼虫体腐烂,表面出现黄褐色斑点,腐烂后可闻到酸臭味。预防该2病,一般是通过提升蜂王抵抗力的方式,若使用活力更好的蜂王予以取代,应当投喂具备丰富蛋白质的饲料。 3.囊状幼虫病防治,一般出现在春夏之交,传播性较强,对蜂群具有非常大的毁灭性,同时此病反复性较强,应当进行彻底治疗。染病之后蜜蜂头部上翘,尸体不存在臭味或粘性。防治该病,一般通过促进蜂群抵抗力的提升,或投喂饲料时加强蛋白质的补充。发病后,可选择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抗病毒862等药物实施治疗。 4.蜜蜂孢子虫病,一般出现在春夏交际时节,是一种慢性的传染病,染病之后的状态不是非常明显,到中后期会逐渐开始表现为不安、体表瘦小,不再具备飞翔能力。防治此病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消毒之后的蜂箱以及更加优质绿色的饲料进行投喂,并用4%的福尔马林进行消毒。孢子虫对于酸性较为敏感,发病之后需要为蜜蜂投喂酸性饲料。
Ⅲ 防治蜜蜂病敌害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预防蜜蜂病敌害的措施主要有:①注意蜂场卫生,应经常清扫蜂场上的蜂尸和脏物,淘汰陈旧巢脾。②定期消毒蜂箱蜂具、巢脾及蜂场,在每年春季蜂群陈列以后,蜂群进入越冬期前,对蜂场的蜂箱、蜂具和场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通常采用机械消毒(即清扫、铲刮、洗涤等方法)、物理消毒(即日光晒、灼烧、煮沸、蒸气及紫外线等杀灭病原体)、化学消毒(即应用化学药品或试剂消毒)等方法。③不用未经检验的蜂蜜作饲料;不要随意购买和使用旧蜂具和蜂箱。④一旦发现病害,立即对蜂群进行隔离治疗,以免传播蔓延。
治疗蜜蜂病敌害的主要原则是:①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根据昆虫流行病学,患病率约等于死亡率,因此在蜂病防治上,“治愈”的概念是要求新生的个体不再患病。所以,药物治疗必须与换箱、换脾、消毒等预防措施相结合。即在药物治疗之前,必须作好消除传染源的工作(包括驱杀病蜂等),才能收到治疗效果。②“对症下药”。因为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同,适应症也不相同。例如磺胺和抗菌素类药物,在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细菌病的治疗;杀灭寄生虫的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只适用于治疗寄生虫病和病毒病。③严防施药时污染蜂产品。除严格掌握使用剂量以外,还应禁止在摇蜜取浆的生产季节,向蜂箱内喷撒任何有毒有害药物(包括抗生素)。对蜂病的治疗,一般都要求在大流蜜期到来的1个月之前进行。
Ⅳ 我养的蜜蜂得了大肚子病,哪位专家能给我指点一下怎么治疗呢万分感谢,急呀!!
蜜蜂大肚病,又叫黑蜂病,是产生爬蜂现象的一种蜜蜂疾病。
本文主要介绍蜜蜂吃了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病。
它的症状是,蜜蜂飞翔能力差,一起飞就掉在蜂箱门口,再也飞不起来,在地上爬来爬去,直到死亡。
防治蜜蜂麻痹病,可采取以下五条措施:
1.提高蜂群的自身抵抗能力:要选育抗病的和耐病的蜂种,选择健康无病的蜂群培育蜂王。
在自然界缺少蜜粉源时,要及时补助饲喂,补给一定量的蛋白质饲料,以强势减少患病危险。
2.及时处理病蜂:要经常检查蜜蜂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有的蜜蜂出现麻痹病症状,就应该立即将其消灭以免将麻痹病传染给健康蜂。
3.防止蜜蜂吸食被污染的饲料:对蜜蜂要饲喂无污染的优质饲料。如果蜜源植物已被污染,就要迅速离开污染源。同时,要加强蜂箱保温,严防蜂群受潮。
4.更换清洁的新蜂箱:要对蜂箱进行经常消毒,每隔6天左右一次,方法是用10克左右的升华硫粉,均匀地撒在框梁上、巢门口和箱门口。
5.用药喷脾:可将20万单位的新生霉素或金霉素,加入1公斤糖浆,摇匀后喷到蜂脾上,每隔2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
总之,对蜜蜂麻痹病只要发现及时,防治有力,是能够控制危害、减轻损失的。
(4)蜜蜂病怎么治疗最好方法扩展阅读: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
蜜蜂种类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拉威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东方蜜蜂、中华蜜蜂十大种类。
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亚种,多为地理隔离的自然亚种,人工选育的蜜蜂品种多为杂交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黑蜂病
Ⅳ 蜜蜂病虫害如何防治
摘要 您好,蜜蜂的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Ⅵ 蜜蜂白垩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对蜜蜂白垩病的防治必须采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
(1)加强检疫,发现疫情及时报告,限制疫区,控制病害的蔓延,对病群及早隔离,采取治疗措施。
(2)加强饲养管理,把蜂群安置在干燥通风向阳的地方;养强群,增强巢内工蜂清除虫尸的能力;选用抗病力强的蜂群育王;饲喂优质花粉。
(3)注意消毒。对蜂箱、蜂具、巢脾及花粉进行彻底消毒。对少数幼虫患病的巢脾要立即将病虫割除;对多数幼虫患病的巢脾应将整个巢脾烧毁。工蜂消除能力差时要人为地用镊子将虫尸除掉。
(4)对病群处理要果断,在除掉患病巢脾后将病群适当合并,密集群势,增强蜂群的保温及清除虫尸能力。
(5)药物治疗。可试用抗真菌药物。“杀白灵”有一定疗效,方法是每毫升药液用糖浆液(1:1)百倍稀释后对患病群喷喂,每日用药1次,连续2次停1天,再用药2次为一疗程。重病群停2天后可施第二个疗程。此外,抗白垩一号也有一定的疗效。
Ⅶ 养殖蜜蜂出现白垩病,治疗的妙招有哪些
蜜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蜂子,是蜜蜂幼虫的一种传染病害,发病的季节明显.一般为春季及初夏气候多雨潮湿,温度不稳,变化叛繁时易发病。蜂箱内的虫尸和被污染的食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患白垩病的蜜蜂幼虫在封盖后的头两天或前蛹期死亡。幼虫染病后,虫体即开始肿胀并长出白色的线毛,充满巢房,后期则失水缩小成坚硬的块状物,死亡的幼虫残体呈白色粉笔样物;有时幼虫干尸也会呈深绿色至黑色。雄蜂幼虫比工蜂幼虫更易受到感染。
Ⅷ 怎样根治蜜蜂幼虫病
最使蜂农头疼的是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蜂场中其他蜂群受感染,甚至使整个蜂场毁灭。不少蜂农将治疗蜜蜂幼虫病寄托在药物上,狠狠的用药;病群迁延不愈,不死不活,很难恢复生机。彻底根治办法是采取换脾、换王、换箱等措施,将病群所有的巢脾虫脾一律销毁,再配合用药,即可治愈。
最好将病群移至3公里以外地方隔离治疗,将消毒蜂箱置于病群位置,箱内放数张空脾,将病蜂抖落在箱中,使蜂多于脾,找到蜂王杀死,诱入1只新蜂王。将病蜂的巢脾、蜜脾、虫脾全部毁掉或化蜡或烧毁,毫不可惜。蜂箱的附属设备如隔王板、副盖、隔板等一律换成消毒过的。同时喂足饲料,场内喂水,再配合用药。用两三种药物交叉进行饲喂,至少喂药1周。如第一次毁脾没有成功,仍出现“花花脾”和腐烂幼虫,还要进行第二次毁脾。
③白垩病可用白垩净,按说明书使用。
④囊状幼虫病可用病毒灵,每框蜂用1片,溶于50克1∶1糖水中应用。
Ⅸ 蜜蜂常见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欧洲幼虫腐臭病:本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弱群、保温不良、饲料不足的蜂群最易发生。发病死亡多在2~4月龄期。发病初期,幼虫身上无光泽,出现少量死亡,病情严重时,幼虫全部腐烂,散发酸臭味,导致蜂群弃巢而逃。因此,对发病蜂群要加强管理,蜂群发病时可用.5公斤糖浆加10万单位链霉素或4片磺胶噻唑钠调匀喂蜂,每框约喂50克,两天一次,连喂6~7次。囊状幼虫病:本病多发生在春秋气候多变季节和蜜蜂繁殖期,发病死亡的是六日龄幼虫,死后挑尸呈“囊状”,群众称它为“尖头虫”。对囊状幼虫病,要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雄蜂,替换病群的蜂王,逐步提高蜂群的抗病力;要加强饲养管理,补充人工饲喂,做好换王断子清巢工作,减少病源。发病时,可选用半枝莲、贯众、虎杖等的其中一种,用干品50克,加水煎浓去渣后,按一比一加入白糖,配成药糖浆喂10框蜂。 孢子虫病。本病常在春末夏初、秋未冬初季节发生,患病蜂群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加重后,中肠浮肿,体色变黑,飞翔力减弱,不久就会死亡。可采用5%~10%醋糖浆,或0.5公斤糖浆加入巴龙霉素10万单位拌成药糖浆,每群蜂喂药糖浆100~150克,1~2天1次,连喂7~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