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学式配平的方法
方法一:最小公倍数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
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配平是否正确。
[例1]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8A======9Fe+4Al2O3
方法二:奇数配偶数法
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
1、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2、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
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最后,验证方程式是否正确:
[例1]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分析]
(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两边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其原子个数在两边有奇数亦有偶数。
(2)反应式左边有O2,由“乘法则”可知,其系数无论为何,O原子总数必为偶,而由“加法则”可知,要使右边O原子总数亦为偶,就必须给右边含奇数个氧原子的Fe2O3系数选配2,使之偶数化,则:
FeS2十O2——2 Fe2O3十SO2
(3)由已确定的系数,推出与此有关的其它物质的系数。反应式右边有4个Fe原子,故左边FeS2的系数须配4,则:4FeS2十O2——2 Fe2O3十SO2
然后以左边的S原子数,推得右边应有8SO2,即:4FeS2十O2——2 Fe2O3十8SO2
最后配平O原子,当左边有11O2时,反应式则可配平为:4FeS2十11O2——2 Fe2O3十8SO2
方法三:代数法——待定系数法
代数法也叫待定系数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1.设a、b、c、d等未知数,分别作为待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两端各项化学式的系数。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等同的原则,列出每种元素的原子数与化学式系数
a、b、c、d……关系的代数式,这些代数式可联立成一待定方程组:
3.解此待定方程组、就可求得各未知数之间的倍数关系。a=xb=yc=zd=...
4.令某未知数为某一正整数,使其它未知数成为最小正整数,将所得的a、b、c、d等值代入原化学反应式的待定位置,配平即告完成。
例:配平Fe2O3十CO——Fe十CO2
分析:(1)设a、b、c、d分别为反应式中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aFe2O3十bCO——cFe十dCO2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列出a、b、c、d的关系式:
对Fe原子有:2a=c①
对O原子有:3a十b=2d②
对C原于有:b=d③
(3)解①一②的联立方程组,可得下列关系:a=1/3 b=1/2 c=1/3 d
(4)为了使各个系数成为最小的正整数,而无公约数,令d=3,则a=1,b=3,c=2。将a、b、c、d的值代人原化学反应式的相应位置,即得配平的方程式为:
Fe2O3十3CO====2Fe十3CO2
(5)别忘了检验一下,方程式确已配平了;须注意的是,只要保证各系数为无公约数的最小正整数。令b=3或c=2,也可得到相同的配平式;
方法四:电子得失法
电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例1]配平金属铜与浓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十HNO3(浓)——Cu(NO3)2十NO2↑十H2O
[分析](1)从反应式看,HNO3为氧化剂,Cu为还原剂。其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得失的情况为:0+5+2+4
Cu+HNO3---Cu(NO3)2+NO2+H2O
(2)使电子得失数相等,由此确定以此有关的物质的系数:0+5+2+4
1Cu十HNO3——1Cu(NO3)2十2NO2十H2O
(3)据此,推断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反应式右边生成物多出2个N原子,故必须在反应式左边再增加2个HNO3才可使两边的N原子平衡,此时左边共有4个HN03,为使两边的氢原子数相等,右边H2O的系数应配为2,于是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虑,但所有系数均已确定了,故还得最后验证一下,若两边的氧原子平衡了,则方程式就可被确认配平。实际上上式的氧原于已平衡了,故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方法五: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1、FeS2+O2——SO2+Fe2O3
2、Mg+HNO3——Mg(NO3)2+NH4NO3+H2O
3、NH4NO3——N2+O2+H2O 4、FeS+KMn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S↓
Ⅱ 快速配平的方法,教一个最简单的
1、
最小公倍数法:寻找数量差距最大的元素公倍配平
2、
奇数配偶法:
运用奇偶关系配平
3、
观察法:观察方程式两边物质
猜测
4、
电子得失法:根据得失电子配平
5
待定系数法:这是最笨地方法
但永远也不会出错误都是遵循得失电子守恒,你若不了解这个定律,很难办,了解了一切配平题目就是送分的。
Ⅲ 配平方程式的一般方法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1、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以磷燃烧为例,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在这个反应中氧元素的数据较大,所以选择氧元素来计算最大公倍数。
3、左右两边氧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乘5等于10,所以应有10个氧原子参与反应。
4、再将10除每个化学式中氧原子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化学式的系数。
5、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其他系数。由已知的系数可得参与反应的磷原子的数量为4,所以磷的系数为4。
6、将箭头改为等号,配平完成。
Ⅳ 怎样配平简单,正确
(1)3Fe+2O2=Fe3O4
(2)4Al+3O2=2Al2O3
(3)2C+Fe3O4=3Fe+2CO2
(4)Fe2O3+3CO——2Fe+3C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还不行的话那就加我的QQ吧~~~
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简单的方法
Cu(IO3)2
+
12KI
+
6H2SO4
=
CuI↓
+
6I
2
+
6K2SO4
+
6H2O
1个2价铜到1个1价铜需要得1个电子,2个5价碘到零价碘需要得10个电子,氧化剂共得11个电子。负一价碘到零价碘需要失1个电子,那么要11个负一价碘才能提供11个电子,由于生成物的阳离子铜需要一个负一价的阴离子碘离子,实际配12个负一价碘离子。两个碘酸根中的6个氧原子需要12个氢离子来生成水,所以配6个硫酸。配平左边,右边就简单了,从略。
Ⅵ 化学怎样配平,求简单化的方法啊
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