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血常规常见检测方法

血常规常见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9 21:34:47

⑴ 血常规要检查那些

您好!血常规检查即传统的血常规检查,现在统称为血液分析,血液分析有两种方法,即手工法和仪器分析法。手工法为传统方法,用显微镜检测,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四项。仪器分析法则除上述四项外,根据仪器的性能不同,并因白细胞分类不同而分为二分类机、三分类机和五分类机,通常以三分类为多。三分类机检查的各项参数见例表。
血液分析参考值(包括仪器分析法和手工法)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参考值
血红蛋白 HGB或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红细胞压积 HCT 男(0.40-0.54)L/L女(0.37-0.48)L/L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2)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g/L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11.6-14.8%
血小板计数 PLT或BPC (100-300)×109/L
血小板压积 PCT 男0.108%-0.272% 女0.114%-0.282%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8-13.5)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15.5%-18.1%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N或GRAN 50%-70%
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N或GRAN(2-7)×109/L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或EOS 0.5%-5.0%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E或EOS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或BASO 0-1%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 B或BASO (0-0.1)×109/L
单核细胞百分比 M或MONO 3-8%
单核细胞绝对值 M或MONO (0.12-0.8)×109/L
淋巴细胞百分数 L或LYM 20%-40%
淋巴细胞绝对值 L或LYM (0.8-4.0)×109/L
中间值细胞百分数 MID 3-10%
中间值细胞绝对值 MID (0.3-1.0)×109/L

⑵ 血常规 手工检测方法和原理

显微镜计数法原理用稀酸(如2%冰醋酸或1%稀盐酸)溶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冲入计数池,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数方法1)取小试管一支,加入白细胞稀释液0.38ml2)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20ul血,擦去管尖外部余血,放入稀释液底部,轻轻放出,并吸取上清液洗3次,手振摇混匀3)在有干净血盖片的计算板上,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细胞悬液冲入盖片与计数池中间的空隙中,静置2~3分钟4)用低倍镜计数四角四个大格白细胞数,压线细胞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保证计数准确计算四个大格白细胞数/4*10*20*10^6=白细胞数/升

⑶ 血常规检查的一般方法和内容是什么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它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红蛋白也称为血色素,遇盐酸后变成褐色酸性血红蛋白,然后再加蒸馏水,直到与标准比色柱颜色一致时,所读到的液平面刻度,便是血红蛋白的克数。血常规检查也要同时进行血涂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及用血细胞分类计数器进行白细胞各类细胞的观察与分类计数。
我国正常成人的红细胞数量为:男性(4.5~5.5)×1012/升;女性(3.5~5.0)×1012/升。而血中血红蛋白的数量为:男性120~165克/升;女性为110~155克/升。临床上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上的增减往往相并行。
生理上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增多,仅见于初生婴儿,但以后可逐渐降至正常。在严重呕吐、腹泻或出大汗等机体脱水状态下,因血液浓缩,可引致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增多。在一氧化碳中毒、高山病或潜水病等缺氧状态下,因机体紧急总动员,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也可相应增多。心力衰竭或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其血红蛋白与红细胞都可出现代偿性增多。
而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则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偏食及吃素等不良饮食习惯所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更较常见,一般需补充营养、铁剂及维生素B12等。在钩虫病流行区,钩虫病病人会因长期肠道出血而引起贫血。还有外伤后大失血、活动性胃溃疡或食道静脉曲张的大呕血,支气管扩张、空洞性肺结核病人的大咯血,以及子宫功能性反复出血和血友病病人、痔疮病人、坏血病病人等长久而慢性的失血,也可引致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是骨髓的造血功能发生了障碍。正常情况下的红细胞相对减少,有时也可见于老年人,但也常与营养状况有关。我国正常成人血中白细胞的数量为:(40~100)×109/升;儿童(50~120)×109/升。生理性的白细胞增多,可见于新生儿、饭后、剧烈运动后或妊娠与分娩阶段。而病理性白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的球菌或杆菌的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肾炎、急性胆囊炎及猩红热等。白血病的主要表现是白细胞的无限增生。
而白细胞的减少,则常见于病毒引起的流感、麻疹、肝炎或伤寒、布氏杆菌病等某些杆菌性疾病。也可见于粟粒性肺结核或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及磺胺药、砷、苯及放射性物质中毒时。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白细胞随红细胞制造的减少而一同减少。严重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人,其各种血细胞普遍贫乏,白细胞当然不例外。
进行血涂片后,显微镜下可发现缺铁性贫血病人的红细胞大小与形态不均,细胞中心发白区域扩大。若见到红蓝色较幼稚红细胞增多,可判知其骨髓再生机能旺盛。
在正常状态下,白细胞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约50%~7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约1%~4%,淋巴细胞约20%~35%,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都很少,分别为1%~6%、1%~4%、1%左右。中性粒细胞的增多,为最常见、最重要的改变,见于大多数传染性疾病与化脓性疾病,也见于中毒。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则常见于病毒所致的流感、麻疹、肝炎及某些杆菌性疾病。
血小板的正常数为(100~300)×109/升。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急性感染和中毒时,血小板也可减少。而血小板增加,则见于急性出血停止后,或脾切除后,多为一时性增多。
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⑷ 血常规检查的检查过程

静脉采血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肘前静脉是绝大多数人(婴幼儿除外)的首选采血部位。此处一般血管较明显,疼痛感较轻,操作方便易行。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其次选择股静脉。方法:(1) 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2) 常规消毒皮肤,待干。(3) 在穿刺部位下方,以左手拇指拉紧皮肤并固定静脉,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度-30度,在静脉上或旁侧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将针头略放平,稍前行固定不动,抽血至需要量时,放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并将患者前臂屈曲压迫片刻。(4) 卸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容器内,切勿将泡沫注入,以免溶血。容器内放有玻璃珠时应迅速摇动,以除去纤维蛋白原;如系抗凝试管,应在双手内旋转搓动,以防凝固;如系干燥试管,不应摇动;如系液体培养基,应使血液与培养液混匀,并在血液注入培养瓶前后,用火焰消毒瓶口,注意勿使瓶塞接触血液。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 一般在5ml左右。

⑸ 血常规检查方法包括哪些项目

血常规检查即传统的血常规检查,现在统称为血液分析,血液分析有两种方法,即手工法和仪器分析法。手工法为传统方法,用显微镜检测,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等四项。仪器分析法则除上述四项外,根据仪器的性能不同,并因白细胞分类不同而分为二分类机、三分类机和五分类机,通常以三分类为多。三分类机检查的各项参数见例表。 血液分析参考值(包括仪器分析法和手工法)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参考值 血红蛋白 HGB或Hb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红细胞压积 HCT 男(0.40-0.54)L/L 女(0.37-0.48)L/L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2)fk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g/L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11.6-14.8% 血小板计数 PLT或BPC (100-300)×109/L 血小板压积 PCT 男0.108%-0.272% 女0.114%-0.282%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8-13.5)fk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15.5%-18.1%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分类 DC ^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N或GRAN 50%-70% 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N或GRAN (2-7)×109/L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或EOS 0.5%-5.0%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E或EOS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或BASO 0-1%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 B或BASO (0-0.1)×109/L 单核细胞百分比 M或MONO 3-8% 单核细胞绝对值 M或MONO (0.12-0.8)×109/L 淋巴细胞百分数 L或LYM 20%-40% 淋巴细胞绝对值 L或LYM (0.8-4.0)×109/L 中间值细胞百分数 MID 3-10% 中间值细胞绝对值 MID (0.3-1.0)×109/L (文章出处:家庭医生报 2001年第28期)

⑹ 医院的血常规检查是怎么检查的又是检查什么的呀

血常规检查方法: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以前由于靠人工检查分类,效率低,工作量大,又将血液常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检验基本是由机器检测。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⑺ 血常规一般检查是怎么检查的

血常规通常是反应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基本情况,是最常见的临床检查之一。你感染了、贫血了、生活中容易出血等等都可以从这个检查中看出一二来。
检查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末梢血,像大人,一般是扎个手指血,大概1-2ml;另一种是抽血,最常抽的是静脉血,比如你伸展手臂,护士姐姐会从最粗、最明显的那条蓝蓝的血管里抽血,大概2ml,当然,有些特殊情况,也可以从动脉或者其他部位采血。
当血标本收集好后,会有检验人员放到专门的检测仪器里检查,快的话,15分钟左右出结果,但如果仪器检查的指标有明显异常,比如白细胞正常是太低或者好几百的数值,就需要手工检查,用显微镜看,再有专业人员做出判断。
以上。

⑻ 血常规检验都检测哪些项目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109/L,平均是20×109/L。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109/L,平均为10×109/L;7~12岁为(4.5~13.5)×109/L,平均为8×109/L。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
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⑼ 血常规检查有哪几项

血常规就是通过抽取病人的外周血,对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数量、形态、比例、分布宽度等进行检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查方法。血常规的检测项目包括:一、白细胞的数量多少、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单核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二、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还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三、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压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以及大型血小板、中型血小板以及小型血小板的比例是多少。

⑽ 血常规检查是如何操作的

血常规检查以前主要靠人工检查分类,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这样效率低,工作量大,同时还要将血液常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检验基本是由机器检测。现在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然后将采取的抗凝全血注入5ml的真空采血管,摇匀后去掉密封上盖,将样本放到采血针下吸样,仪器显示结果后打印。

阅读全文

与血常规常见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窗户上的白腻子粉怎么弄干净物理方法 浏览:289
老人补骨脂的最佳方法 浏览:148
运动是减肥的最佳方法吗 浏览:461
财商教育数量分析方法 浏览:945
二头最佳锻炼方法 浏览:914
如何做甜点和做蛋糕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92
膝盖有积液用什么方法能快速消肿 浏览:347
英语如何用好的方法呈现形容词 浏览:394
原酒怎么储藏方法 浏览:486
行业研究报告分析方法 浏览:677
可口可乐解决负面影响的方法 浏览:614
膝关节检测方法养生堂 浏览:372
饿了么引流有哪些方法 浏览:381
扣安全带方法图片 浏览:637
冰箱的冰快速溶解的方法 浏览:54
红茶的制作方法发源地是哪里 浏览:605
正确的科学发声方法是哪里用力 浏览:400
高效沟通技巧和方法图片 浏览:292
初五接财神正确方法动图 浏览:722
动物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