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植物人的状态鉴别方法

植物人的状态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7 09:11:58

1. 什么是植物人植物人是什么症状

植物人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们的健康,在患上植物人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症状,还会出现长期昏迷的症状,对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我们都对植物人常见的症状掌握的不是特别清楚,请专家为我们来介绍一下吧!
1、大小便失禁。
2、主动饮食能力丧失,不能诉说饥饱,有时有吞咽、咀嚼、磨牙等动作。
3、脑电图平坦或出现静息电位,受伤后数月可有高波幅慢波,或有偶然的α节律。这些都是植物人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4、随意运动丧失,肢体对疼痛性刺激有时有屈曲性逃避反应。所以这种病人不能自行活动或变换体位,只能躺在床上,必须由别人护理和照料。
5、智能、思想、意志、情感以及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均已丧失;其眼睑可以睁开,眼球呈现无目的的活动。不会说话、不能理解语言,有时即使眼睛可以注视,但也不能辨认。
专家们都对植物人的症状做了详细的介绍,患者们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到医院做治疗才行,我们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经常的帮助患者翻身,让患者有个健康的未来,希望我们引起重视,掌握好中风患者护理的办法。

2. 如何判断是不是植物人

植物人是指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人体的状态,与急性的损伤,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疾病有关,临床表现智能,思想,意志,情感等活动丧失,大小便失禁,需要有人护理。根据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诊断。

3. 植物人具体到底是怎样的特征,会不会一夜都睁着眼睛

什么是植物人?“植物人”在国际医学界通行的定义是“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us)”,简称PVS。所谓植物生存状态常常是因颅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如溺水、中风、窒息等大脑缺血缺氧、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等导致的长期意识障碍,表现为病人对环境毫无反应,完全丧失对自身和周围的认知能力;病人虽能吞咽食物、入睡和觉醒,但无黑夜白天之分,不能随意移动肢体,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能保留躯体生存的基本功能,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PVS与“脑死亡”又有区别,“脑死亡”病人是永远不可能存活的,其主要特征是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而PVS患者有自主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可以正常,但无任何言语、意识、思维能力。他们的这种“植物状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昏迷状态。因病人有时能睁眼环视,貌似清醒,故又有“清醒昏迷”之称。

什么样的人能被定义为PVS,目前国际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持续昏迷3个月以上,也有人认为要持续昏迷6个月以上,但大多数观点坚持认为当持续昏迷超过12个月以上,才能被定义为“植物人”。

由此可见,目前大量报道的苏醒并意识恢复的病人,基本上都不是严格科学定义上的植物人。真正的植物人苏醒的病例还是非常罕见的。那么,现在这些被大量报道的“植物人”,到底该如何准确定义呢?从医学角度看,这些病人其实是属于“长期昏迷(longterm coma)”病人。

昏迷在临床上被定义为眼睛闭合的无反应状态。昏迷时间超过1个月,则被称为长期昏迷(也有观点认为超过2周就属于长期昏迷)。长期昏迷还可以分为昏迷、植物状态、轻微意识状态等。如果一个昏迷患者存活下来,植物状态或轻微清醒状态就开始了。在区分和鉴别植物状态与轻微清醒状态时有诸多不同意见。美国神经病学学院(AAN)提出确定植物状态时要满足所有的4个标准和条件:①没有按吩咐动作的证据;②没有可以被理解的言语反应;③没有可辨别的言语和手语来打算交谈和沟通的表示;④没有任何定位或自主的运动反应的迹象。而轻微清醒状态则被定义为:①出现可重复的但不协调的按吩咐动作;②有可被理解的言语;③通过可辨别的语言或手语来进行沟通反应;④有定位或自主运动反应。如能满足上述4个标准中任何一个,那么这个患者可以被分类为轻微觉醒状态。

长期昏迷病人苏醒并不是医学奇迹

长期昏迷患者的苏醒,在临床上是很多见的。一份回顾性调查资料表明,有10%-50%颅脑创伤长期昏迷患者能够苏醒。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针对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进行治疗的专门康复治疗单位和机构,并已建立了一系列颅脑创伤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患者的诊断标准和综合治疗措施。例如美国国际昏迷康复研究所(ICRI)自1977年开始建立以后,已经治疗了超过250例植物状态患者,92%的患者从长期昏迷中催醒过来,35%已经能够生活自理,57%在体格、精神和智力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进步,只有4%的病例没有产生任何改变。考虑到这些患者在入院时均已处于昏迷或植物状态超过6个月以上,因此这些统计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长期昏迷患者苏醒的确切机制是什么,目前尚无完整的答案。我们在对175例重型颅脑创伤长期昏迷病人(男性131例,女性44例)进行催醒治疗后,有110例恢复意识,其中绝大多数在昏迷3个月内苏醒。进一步资料分析表明:长期昏迷病人能否苏醒,取决于病人是否有原发性脑干伤、脑疝、伤情、年龄等多种因素。

有观点认为,颅脑创伤长期昏迷患者苏醒是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催醒治疗无任何作用。尽管如此,世界各国的医师都没有放弃努力,坚持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和综合催醒治疗,以期促使长期昏迷患者苏醒。目前,被积极采用的方法有:运用对脑神经有营养作用的药物、中医药中的针灸和芳香通气的药物、电刺激、高压氧、音乐疗法等。但由于目前临床采用的催醒方法缺乏严格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被证明或公认对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患者的催醒有确切的疗效。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些长期昏迷的病人苏醒成功,但仍有超过80%的病人存在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如瘫痪、语言障碍、记忆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等。要根本改善长期昏迷病人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疗效,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大脑的奥秘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20世纪的前25年,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甚高,达60%-70%。大部分患者在伤后的几天内由于严重创伤的直接结果而死亡,或者在随后的几周内死于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急诊监护和神经外科对严重颅脑创伤患者救治的进步,使得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存活机会,死亡率以每10年10%的速度下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处于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的病人数量开始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也造成许多社会伦理和经济问题。

如何通过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颅脑创伤后的严重状态有一个科学明确的认识,使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颅脑创伤急性期,对长期处置预后的推定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认。目前的评价方法并不能在急性期对任何一个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进行长期的预后判断。尽管已经有了这样的陈述:在颅脑创伤3个月后仍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不会产生明显的恢复,但也有一些文献报道有这样的患者获得了后期恢复。美国报道有一些患者在颅脑创伤后4-8个月从植物状态中恢复过来,尽管部分仍处于严重的伤残情况之下。还有报道说有1例43岁的男性患者,在缺氧性脑损伤处于植物状态17个月后开始出现意识,患者尽管不能认识相片中的人,也不能阅读,但他发展到能够讲故事和笑话。此外,在对3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5年随访中,有5例患者在1-5年内从持续性植物状态中恢复过来,尽管仅有2例患者恢复到可以与他人沟通的水平。其中有1例为61岁的老年妇女,她在蛛网下腔出血后处于植物状态3年,后恢复到可以阅读、看电视、进行简单的数字加减法计算、可自行吃饭、不需要轮椅、说话流利的水平。

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还远没有达到能揭示其奥秘的程度,很多事情还只能被称为奇迹。对颅脑创伤后昏迷催醒治疗还存有争议,关于昏迷催醒治疗在改善生命质量中的肯定作用,健康专家仍有分歧。颅脑创伤后遗留的不同程度的功能和认知缺陷,对于患者家庭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持久的关心和支持。因此,任何可以对患者植物状态恢复或改善有作用的治疗方法,不管其作用多么小,仍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努力改善颅脑创伤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4. 什么叫植物人

植物人是不是就是脑死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脑死亡病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再存活的;而植物人有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也可以正常,只是没有任何言语、意识和思维能力,处于一种特殊的昏迷状杰。脑死亡病人的大脑已完全停止活动,但植物人的部分大脑,包括脑干,尚未完全丧失功能。
如何来判断一个人已经处于植物状态?如何来判定植物人,目前国际学术界尚未完全统一意见,分歧主要在病人昏迷的时间上。有人认为要持续昏迷 3个月以上,也有人认为要持续昏迷 6个月以上,但大多数观点赞同要持续昏迷 12个月以上,才能被定义为植物人。此外,脑部 CT扫描可以看出病人大脑受损的情况,乇鹗遣∪嘶杳砸欢问奔渲 螅 劳龅哪宰橹 岜荒约顾枇髦仕 娲 ?
植物人能活多久?只要有充分的医疗手段的支持和临床的护理,包括插管保证营养的供给,持续植物状态的病人可以存活数十年。但他们也容易受到一些感染,如肺炎、褥疮等。
大脑皮层控制大脑的—些高级功能,如思维和运动;丘脑掌管人的意识;而脑干控制生命的一些基本功能,如呼吸、心跳等。因此,尽管—些病人的大脑皮层和丘脑遭受了严重创伤,但却依然能觉醒、睁眼或微笑。
植物人恢复的几率有多大?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持续植物状态的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接受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如早期颅脑损伤的正确处理、各种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催醒药物应用、高压氧治疗和各种催醒训练的康复治疗等。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被证明对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有确切疗效。

5. 植物人国家判定标准

1、随意运动丧失,肢体对疼痛性刺激有时有屈曲性逃避反应。所以这种病人不能自行活动或变换体位,只能躺在床上,必须由别人护理和照料。

2、智能、思想、意志、情感以及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均已丧失;其眼睑可以睁开,眼球呈现无目的活动,不会说话,不能理解语言,有时即使眼睛可以注视,但也不能辨认。

3、主动饮食能力丧失,不能诉说饥饱,有时有吞咽、咀嚼、磨牙等动作。

4、大小便失禁。

5、脑电图平坦或出现静息电位,受伤后数月可有高波幅慢波,或有偶然的α节律。

(5)植物人的状态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植物人的恢复:

一旦植物人状态持续超过数月,很少见有好转,无人能完全恢复。处于持久植物人状态中的成年人,大约有50%的机会,能在头部受伤后开始的6个月内,重新恢复一定程度的意识,对环境能有所反应。

通常会发生永久性的脑功能障碍,过了半年以后,愈来愈少的病人能对周围环境有任何系统性的感知。

在医院中发生心脏停搏后出现植物人状态的病例中,只有10%~15%能恢复意识,在医院外发生心脏停搏者能恢复意识的不超过5%,在脑外伤后处于持久植物人状态的儿童中;

大约60%在1年之内能恢复意识,但缺氧性脑损害的儿童病例的预后则与成人病例大致相同,只有极小一部分病例能在6个月以后,有相当程度的意识恢复以致可以独立照顾自己。

6. 植物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表现

植物人是由于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的植物状态。对于植物人的护理也产生了一定的难度。 患者处于木僵状态,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仅保留呼吸、营养代谢和排泄分泌等最低级的生命功能及某些反射,如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和痛觉逃避等。 1.随意运动丧失,肢体对疼痛性刺激有时有屈曲性逃避反应。所以这种病人不能自行活动或变换体位,只能躺在床上,必须由别人护理和照料。 2.智能、思想、意志、情感以及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均已丧失;其眼睑可以睁开,眼球呈现无目的的活动,不会说话,不能理解语言,有时即使眼睛可以注视,但也不能辨认。 3.主动饮食能力丧失,不能诉说饥饱,有时有吞咽、咀嚼、磨牙等动作。 4.大小便失禁。 5.脑电图平坦或出现静息电位,受伤后数月可有高波幅慢波,或有偶然的α节律。这些都是植物人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7. 植物人都有什么表现

什么是植物人?植物人在国际医学界又被定义为“持续性植物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病人大都是因颅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如溺水、中风、窒息等大脑缺血缺氧、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等导致长期意识障碍,他们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已没有认知能力。 植物人是不是就是脑死亡?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脑死亡病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再存活的;而植物人有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也可以正常,只是没有任何言语、意识和思维能力,处于一种特殊的昏迷状杰。脑死亡病人的大脑已完全停止活动,但植物人的部分大脑,包括脑干,尚未完全丧失功能。 如何来判断一个人已经处于植物状态?如何来判定植物人,目前国际学术界尚未完全统一意见,分歧主要在病人昏迷的时间上。有人认为要持续昏迷 3个月以上,也有人认为要持续昏迷 6个月以上,但大多数观点赞同要持续昏迷 12个月以上,才能被定义为植物人。此外,脑部 CT扫描可以看出病人大脑受损的情况,乇鹗遣∪嘶杳砸欢问奔渲�螅�劳龅哪宰橹�岜荒约顾枇髦仕�娲�? 为什么植物人能睁眼、眨眼,并露出笑容?这是令多数人感到费解的事——植物人有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但却没有任何意识。那是因为睡眠、觉醒、眼球运动等是不受大脑皮层和丘脑控制的,它们可以在意识丧失的情况下发生。 植物人能活多久?只要有充分的医疗手段的支持和临床的护理,包括插管保证营养的供给,持续植物状态的病人可以存活数十年。但他们也容易受到一些感染,如肺炎、褥疮等。 大脑皮层控制大脑的—些高级功能,如思维和运动;丘脑掌管人的意识;而脑干控制生命的一些基本功能,如呼吸、心跳等。因此,尽管—些病人的大脑皮层和丘脑遭受了严重创伤,但却依然能觉醒、睁眼或微笑。 植物人恢复的几率有多大?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持续植物状态的病人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接受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如早期颅脑损伤的正确处理、各种严重并发症的防治、催醒药物应用、高压氧治疗和各种催醒训练的康复治疗等。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被证明对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持续植物状态患者有确切疗效。

8. 植物人的特征表现是什么样的,谁能告诉我

植物人(PVS)是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的人体状态。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又称植质状态、不可逆昏迷。植物人的脑干仍具有功能,向其体内输送营养时,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
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喷嚏、打哈欠等。但机体已没有意识、知觉、思维等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

9. 什么是植物人

植物人(vegetative patient):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处于此种状态的患者称“植物人”。另外也有植物人乐队。

去皮质状态(亦称植物人),系各种原因造成的大脑皮质广泛性损伤,而皮质下功能尚保存或部分保存的一种特殊意识障碍状态。
1.急性损伤这是PVS的最常见原因。术后创伤最为常见,包括交通事故、枪伤及产伤等非创伤性损伤。包括所有各种都是原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绞死、溺水等;各地严重持续性低血压发作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此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中毒等。
2.变性及代谢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病、多发性脑梗死、痴呆、Pick病、Creuzfeldt-Jakob病、Parkinson病、Huntington病是成人中常见的病因病情。在儿童感谢常见于神经节脂质沉积,病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病、灰质变性等疾病
3.畸形包括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膨出等

患者处于木僵状态,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仅保留呼吸、营养代谢和排泄分泌等最低级的生命功能及某些反射,如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和痛觉逃避等。可归属于中医“昏迷”的范畴。目前,国内外对本病均无有效办法。
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1.随意运动丧失,肢体对疼痛性刺激有时有屈曲性逃避反应。所以这种病人不能自行活动或变换体位,只能躺在床上,必须由别人护理和照料。
2.智能、思想、意志、情感以及其他有目的的活动均已丧失;其眼睑可以睁开,眼球呈现无目的的活动,不会说话,不能理解语言,有时即使眼睛可以注视,但也不能辨认。
3.主动饮食能力丧失,不能诉说饥饱,有时有吞咽、咀嚼、磨牙等动作。
4.大小便失禁。
5.脑电图平坦或出现静息电位,受伤后数月可有高波幅慢波,或有偶然的α节律。这些都是植物人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征。
植物人的鉴别诊断
1.闭锁综合征Nordgren于1971年报道很高由于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脑干腹侧的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受损,而导致的缄默和四肢瘫痪,看起来很像昏迷,但实际上意识完全问题清楚,病人德技能用睁闭眼对问话做出回答复发。
2.昏迷是一种持续的、深度的病理性意识障碍,其特征是两眼闭合,表扬不能唤醒。它与PVS的区别在于后者能醒觉而无认知,而昏迷者既以后不能唤醒,又无认知。
3.脑死亡脑死亡是脑的全部(专家特别是脑干)功能的持久且不可逆地丧失,特征是深度昏迷,且无自主呼吸,必须用呼吸机维持,脑干反射全部丧失。
编辑本段治疗
46名因颅脑创伤神经功能导致长期昏迷的“植物人”,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先后得到成功救治,恢复了正常人生活。最近,该院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主攻的“颅脑创伤神经功能损害修复机制及临床治疗”课题,因此被国家、军队和广东省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据专家介绍,中国每年至少新增加10万“植物人”。所谓“植物人”,即病人持续性处于植物状态。传统观念认为,“植物人”等于“活死人”。其实,有相当部分“植物人”是可以治愈的。
该所所长徐如祥教授称,该院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用“神经再遁原理”解释“植物人”的苏醒机理;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采取独特催醒的中药、西药及高压氧等治疗方法,进行催醒治疗。目前,该技术已被国内许多医院采用。课题组已获国家自然基金、军队“十五”重点项目和广东省重大疾病攻关项目资助资金500万元。
运用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方法促进植物人的促醒
一、物理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和运动疗法。用痉挛机刺激肌张力高的肌群,用FES刺激肌肉萎缩的肌群。用牵伸技术治疗关节挛缩,用关节被动活动训练(PROM)治疗瘫痪肢体。
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可以增加血氧浓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网状结构的激活和大脑功能重建
三、亲情疗法。植物人虽然无意识、有认知功能障碍。但往往对听觉刺激有反应。所以家属要像对正常人样和他聊聊天、讲讲故事。

10. 判断植物人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是植物人?“植物人”在国际医学界通行的定义是“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us)”,简称PVS。所谓植物生存状态常常是因颅脑外伤或其他原因,如溺水、中风、窒息等大脑缺血缺氧、神经元退行性改变等导致的长期意识障碍,表现为病人对环境毫无反应,完全丧失对自身和周围的认知能力;病人虽能吞咽食物、入睡和觉醒,但无黑夜白天之分,不能随意移动肢体,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能保留躯体生存的基本功能,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PVS与“脑死亡”又有区别,“脑死亡”病人是永远不可能存活的,其主要特征是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而PVS患者有自主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可以正常,但无任何言语、意识、思维能力。他们的这种“植物状态”,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昏迷状态。因病人有时能睁眼环视,貌似清醒,故又有“清醒昏迷”之称。 什么样的人能被定义为PVS,目前国际学术界尚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持续昏迷3个月以上,也有人认为要持续昏迷6个月以上,但大多数观点坚持认为当持续昏迷超过12个月以上,才能被定义为“植物人”。 由此可见,目前大量报道的苏醒并意识恢复的病人,基本上都不是严格科学定义上的植物人。真正的植物人苏醒的病例还是非常罕见的。那么,现在这些被大量报道的“植物人”,到底该如何准确定义呢?从医学角度看,这些病人其实是属于“长期昏迷(longterm coma)”病人。 昏迷在临床上被定义为眼睛闭合的无反应状态。昏迷时间超过1个月,则被称为长期昏迷(也有观点认为超过2周就属于长期昏迷)。长期昏迷还可以分为昏迷、植物状态、轻微意识状态等。如果一个昏迷患者存活下来,植物状态或轻微清醒状态就开始了。在区分和鉴别植物状态与轻微清醒状态时有诸多不同意见。美国神经病学学院(AAN)提出确定植物状态时要满足所有的4个标准和条件:①没有按吩咐动作的证据;②没有可以被理解的言语反应;③没有可辨别的言语和手语来打算交谈和沟通的表示;④没有任何定位或自主的运动反应的迹象。而轻微清醒状态则被定义为:①出现可重复的但不协调的按吩咐动作;②有可被理解的言语;③通过可辨别的语言或手语来进行沟通反应;④有定位或自主运动反应。如能满足上述4个标准中任何一个,那么这个患者可以被分类为轻微觉醒状态。 长期昏迷病人苏醒并不是医学奇迹 长期昏迷患者的苏醒,在临床上是很多见的。一份回顾性调查资料表明,有10%-50%颅脑创伤长期昏迷患者能够苏醒。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针对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进行治疗的专门康复治疗单位和机构,并已建立了一系列颅脑创伤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患者的诊断标准和综合治疗措施。例如美国国际昏迷康复研究所(ICRI)自1977年开始建立以后,已经治疗了超过250例植物状态患者,92%的患者从长期昏迷中催醒过来,35%已经能够生活自理,57%在体格、精神和智力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和进步,只有4%的病例没有产生任何改变。考虑到这些患者在入院时均已处于昏迷或植物状态超过6个月以上,因此这些统计结果是令人振奋的。 长期昏迷患者苏醒的确切机制是什么,目前尚无完整的答案。我们在对175例重型颅脑创伤长期昏迷病人(男性131例,女性44例)进行催醒治疗后,有110例恢复意识,其中绝大多数在昏迷3个月内苏醒。进一步资料分析表明:长期昏迷病人能否苏醒,取决于病人是否有原发性脑干伤、脑疝、伤情、年龄等多种因素。 有观点认为,颅脑创伤长期昏迷患者苏醒是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催醒治疗无任何作用。尽管如此,世界各国的医师都没有放弃努力,坚持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和综合催醒治疗,以期促使长期昏迷患者苏醒。目前,被积极采用的方法有:运用对脑神经有营养作用的药物、中医药中的针灸和芳香通气的药物、电刺激、高压氧、音乐疗法等。但由于目前临床采用的催醒方法缺乏严格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被证明或公认对颅脑创伤后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患者的催醒有确切的疗效。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些长期昏迷的病人苏醒成功,但仍有超过80%的病人存在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如瘫痪、语言障碍、记忆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等。要根本改善长期昏迷病人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疗效,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大脑的奥秘有待进一步探索 在20世纪的前25年,严重颅脑创伤患者的死亡率甚高,达60%-70%。大部分患者在伤后的几天内由于严重创伤的直接结果而死亡,或者在随后的几周内死于严重的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急诊监护和神经外科对严重颅脑创伤患者救治的进步,使得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得到了更多的存活机会,死亡率以每10年10%的速度下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处于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的病人数量开始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也造成许多社会伦理和经济问题。 如何通过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颅脑创伤后的严重状态有一个科学明确的认识,使颅脑创伤昏迷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颅脑创伤急性期,对长期处置预后的推定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认。目前的评价方法并不能在急性期对任何一个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进行长期的预后判断。尽管已经有了这样的陈述:在颅脑创伤3个月后仍处于植物状态的患者不会产生明显的恢复,但也有一些文献报道有这样的患者获得了后期恢复。美国报道有一些患者在颅脑创伤后4-8个月从植物状态中恢复过来,尽管部分仍处于严重的伤残情况之下。还有报道说有1例43岁的男性患者,在缺氧性脑损伤处于植物状态17个月后开始出现意识,患者尽管不能认识相片中的人,也不能阅读,但他发展到能够讲故事和笑话。此外,在对3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5年随访中,有5例患者在1-5年内从持续性植物状态中恢复过来,尽管仅有2例患者恢复到可以与他人沟通的水平。其中有1例为61岁的老年妇女,她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处于植物状态3年,后恢复到可以阅读、看电视、进行简单的数字加减法计算、可自行吃饭、不需要轮椅、说话流利的水平。 人类对大脑的认识还远没有达到能揭示其奥秘的程度,很多事情还只能被称为奇迹。对颅脑创伤后昏迷催醒治疗还存有争议,关于昏迷催醒治疗在改善生命质量中的肯定作用,健康专家仍有分歧。颅脑创伤后遗留的不同程度的功能和认知缺陷,对于患者家庭来说,他们可能需要更持久的关心和支持。因此,任何可以对患者植物状态恢复或改善有作用的治疗方法,不管其作用多么小,仍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努力改善颅脑创伤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目前,我们对长期昏迷或植物状态患者的催醒治疗和康复方面仍然认识不足,投入也不够,也只有一小部分单位和机构介入对这类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去。在此,还是有必要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卫生行政和决策部门,应加强对这一治疗领域的关注。 作者简介 江基尧,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神经外科学会颅脑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银蛇奖一等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一、二等奖7项。 主要研究工作 江基尧在颅脑创伤的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 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亚低温对颅脑损伤治疗保护作用及其机理,建立了一整套临床行之有效的亚低温方法,显着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效果,该成果已在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数百家医院推广到临床应用。他还在国际上率先采用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16℃左右),使脑无血循环60分钟复苏成功,为临床开展脑超深低温无血手术和危重病人抢救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最近,他又成功地采用选择性脑超深低温技术,使常温下猴脑血液阻断10分钟复苏成功,打破了常温下脑血流停止5分钟就不能复苏的概念,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脑缺血缺氧病人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他成功地抢救了3000余例颅脑伤病人,重型颅脑伤病人抢救成功率达70%以上。 相关链接 五种感觉通路 助力催醒治疗 目前,在美国应用包括频繁的高强度的多种感觉刺激、肢体力量训练等内容的昏迷催醒治疗计划正在大大加强。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大脑具有原先没有认识到的修复能力。对昏迷患者提倡进行高强度多种感觉刺激,相信这种措施将可以刺激大脑的网状激活系统。网状激活系统主要与催醒和觉醒有关系,通常对所有感觉刺激包括疼痛、压力、触觉、温度、本体感觉、视觉和听觉等起反应。希望这种强刺激将有助于患者觉醒,重复的刺激有助于训练大脑原先处于“休眠”状态的部分功能。 昏迷催醒治疗的基础在于患者接受的外界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刺激可通过大脑接受外界信息的5个感觉通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和物理通路来进行。 视觉 通过在非常接近患者的环境中放置明亮的图片、招贴画和熟悉的照片等来进行视觉和记忆力催醒治疗。视觉的多样化是重要的,要让患者坐在病房内的不同位置,这将加宽视觉刺激。可以考虑用电视节目来进行视觉刺激,但要考虑到患者伤前的喜好来选择电视节目。 听觉 通过音乐和电视的听觉催醒治疗的时间和内容不应该保持固定,因为大脑有关闭规则声音的能力。与患者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完成听觉催醒和刺激记忆力。 惊吓反射是听觉功能的最低水平,伴随着视觉刺激,反应的类型依赖于刺激的强度。可能引起正常清醒人惊吓的噪声也许并不会刺激一个昏迷患者。所以,需要非常响的噪声(例如直接在患者身旁一起重击两个锅子、摇铃或吹一个很响亮的口哨等)来获得患者的反应。这种噪声刺激应该是不规则和不规律的,因为大脑有关闭连续性声音的能力。 早在许多年前,护士们就已经意识到需要与不清醒的患者交谈。音乐治疗已经成为一些特护病房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 味觉 患者面部的表情变化是一个用于判断患者味觉刺激是否有效的指示。像其他感觉形式一样,味觉刺激的强度是重要的。专家建议用醋、柠檬汁、芥末、酱油、红辣椒和盐这样的物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如果患者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插管在位时,则应该多加小心。 嗅觉 嗅觉可以应用薄荷油、桉(叶)油、大蒜、强烈的香水等来进行刺激。如果患者出现表情改变或企图避让时,表明已经获得了刺激。 触觉 触觉催醒可以通过许多种方法完成。清洗头发和洗澡等可用来改善和增进触觉刺激。磁性衣服和沙鞋将帮助刺激触觉记忆力。 假如患者的身体状态已经稳定,可以进一步采用运动刺激。起初,可以进行一些运动范围的练习,最终过渡到应用倾斜床。最后患者以俯卧位或仰卧位的体位被放置在一个非常大的球上,以帮助刺激平衡和头部控制。其他的活动包括将患者放在一个垫子上从一边滚到另一边。昏迷催醒过程可能类似于婴儿所经过的对自我和外界环境的意识发展过程。然而昏迷状况的患者不能自主地来探索环境,因此需要有其他人来协助完成。研究人员相信,通过刺激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大脑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学习。但有可能要完成一个特殊动作,需进行上万次的重复练习,因此,昏迷催醒治疗开始时可以每天1小时,逐渐增加到每天6-8小时。 如果护理治疗计划能在5种感觉治疗方面同步进行的话,那么昏迷催醒治疗就可达到一种更和谐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植物人的状态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t恤的折叠方法有哪些 浏览:617
熬夜预防方法有哪些 浏览:533
电脑键盘字符使用方法 浏览:625
瘤胃鼓气的治疗方法 浏览:760
无保护分娩接产方法研究目标 浏览:430
29x55的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358
胆管癌预防性治疗方法 浏览:689
天然气流量计安装方法 浏览:938
井字楼焊接方法视频 浏览:251
羽毛球快速入门反手的方法 浏览:811
鲁班训练方法视频 浏览:412
小车如何除雾的正确方法 浏览:647
用白醋祛痣的正确方法 浏览:248
老疤怎么去除最有效方法 浏览:660
cfoutofmemory解决方法 浏览:705
惠普m436打印机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522
c型钢的安装方法 浏览:491
中医治湿疹有哪些方法治疗 浏览:356
小乌龟怎么养在家的方法 浏览:309
联想的设备中心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