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鉴别方法

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6 00:27:02

如何鉴别假冒伪劣食品

1、从包装及包装装潢上鉴别 名优食品的包装绝大多数是采用机械化包装,包装质量好,粘贴口和接口整齐、准确。伪劣商品一般包装简单粗糙,包装多是手工操作,因此包装质量差,包装不平整,接口和粘贴口不整齐,常见松脱现象。 装潢印刷方面。名优商品印刷精美,套印精确、光泽度好;而伪劣商品印刷粗制滥造,套色不准,图案中的几种颜色有移位现象,颜色暗淡、深浅不一、图案模糊。有些冒牌商品是采用收购来的旧包装物包装,可见污迹和折痕。 2、从商标上鉴别 商标是商品的特定标记,商标是同一种商品区别的标记。同一个生产经营者生产的商品可以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商标,有些是出口商品用一个商标,国内销售的商品用另一个商标。但是一个商标只能属于一个生产经营者所有,他人不得冒用。假冒商标同样存在图案模糊不清、套色不准。 3、注意有无防伪标识看有无加印条形密码, 计算机可以识别、贴上激光标签和变色封口纸等。 4、利用食品标签鉴别名优产品有生产日期、保存期等;而许多伪劣食品没有打上“三期”,尤其是生产日期。所以消费者应该购买食品标签完备,有批号、生产日期、和保存期的食品。 5、感官鉴别 感官鉴别就是对食品进行色、香、味、形等多个方面的检查。检查食品是否有异常的现象,不仅要注意不良的异常现象,还要注意“好”得出奇的现象。 一是观察颜色。看食品是否有异常的颜色,如果叉烧有鲜艳的红色则可能是加入了色素。 二是嗅其气味。优质食品有其固有的香味。 三是尝其滋味。和气味一样每种食品都有其独特的风味,稍微品尝便可辨其真假。 四是观察食品的组织形态,以发现食品的异常情况。

㈡ 辨别伪劣商品的办法2种

法律分析
1、认准商标标识
假冒伪劣商品一般都是假冒名优商品。真品商标为正规厂家印制,商标纸质好,印刷美观,文字图案清晰,色泽鲜艳、纯正、光亮,烫金精细。而假冒商标是仿印真品商标,往往纸质较低差,印刷粗糙,线条花纹模糊,套色不正,色调不分明,图案造型不协调,无防伪标记。
2、查看商品标识
假冒伪劣商品标识不是正规企业生产,外包装标识或残缺不全,或乱用乱写,或假冒优质奖标记。
3、检验商品特有标记
部分名优商品在其特定部位还有特殊标记,如凤凰牌自行车,在车把、车铃、车座、车圈等处均有特殊标记。部分名优烟、酒包装上的商品名称系用凹版印刷,用手摸有凹凸感,而假冒产品名称在包装上字体较平,无凸凹感。
4、检查商品生产厂名
一些传统名优商品,以地名命名商品名称的,往往同一种商品生产厂家很多但正宗传统名优商品只此一家。如正宗“金华火腿”,上有“浙江省食品公司制”和“金华火腿”,而虽有“金华火腿”印章,生产厂家并非“浙江省食品公司”的,多为冒牌货。
5、检查商品包装
名优产品包装用料质量好,装潢印刷规范,套印准确,图案清晰,形象逼真。伪劣商品包装粗糙,图案模糊,包装用料差。用真假商品对比,可以辨认。多数名优商品采用先进机械封口,平整光洁。而假冒伪劣商品无论是套购真品包装,还是伪造回收的包装,封口多手工操作,不平整,常有折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六条 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㈢ 假冒伪劣产品的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失效、变质的

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

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经销下列产品经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视为经销伪劣商品:

1、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

2、内销商品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

3、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

4、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

5、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标明的

6、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7、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着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8、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㈣ 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食品安全无小事,请点击添加关注!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今天小编教您防范“七字法”,识别它的真面目!

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长,反,小,低,散”。

一防“艳”.对颜色过于艳丽的食品要提防,要考虑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现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

四防“反”.就是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七字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如果您觉得有道理或者有更好的方法,请留个言,食品安全无小事,咱们一起交流探讨!

㈤ 如何辨别假冒伪劣产品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定义,假冒产品是指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等从而使客户,消费者误以为该产品就是正版的产品。伪劣产品是指质量低劣或者失去使用性能的产品。

鉴别方法

1. 对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潢等特殊标志真伪进行鉴别;

2. 通过感官品评或其他简易手段进行鉴别;

3. 按照国家标准对商品理化、卫生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4. 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特长,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本企业或行业生产或经销的商品进行鉴别。

(5)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常见形式: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

(二)假冒他人商品的产地、企业名称或代号的商品;

(三)虚构企业名称的商品;

(四)过期、失效、变质的商品;

(五)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商品;

(六)名称与质地不符、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或者主要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

(七)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冒用许可证标志的商品;

(八)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的商品;

(九)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旧充新的商品;

(十)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

(十一)无标准、无检验合格证的商品;

(十二)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的商品;

(十三)未按有关规定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的商品;

(十四)处理商品(含次品、副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其包装的显着部位标明“处理品”(或“次品”、“副品”、“等外品”)字样的商品;

(十五)生产、经销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或未按规定提供使用说明的商品;

(十六)限期使用的商品而未标明或未如实标明生产日期和失效时间的;

(十七)未按规定标明产地。企业名称、企业地址和其他项目的商品。

㈥ 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的定义是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分为假冒商品和劣质商品两种类型。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商品在制造时,逼真地模仿其他同类产品的外部特征,或未经授权,对已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进行复制和销售,借以冒充别人的产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㈦ 如何正确识别假冒 与劣质食品,如何认识产品商标、质量标志和生产日期等。

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看食品的外观。这往往是针对一些在食品中掺杂使假的行为,如在大米中掺沙子,在八角茴香中掺草籽,前者大米是规则的形状,而白沙子是不规则的;后者八角茴香是八个角,而草籽是十多个角。

(2)从口感、嗅觉上鉴别。对于在食品中掺入别种物质,如在牛奶中加石灰水,奶粉中掺洗衣粉,辣椒面中加盐、戏砖末,富强粉中加色素等,这往往会导致有异味(如加石灰水牛奶有涩味)或者降低原有味道(如富强粉中加色素,原面粉的清香味便会消失),这样便可以从异味中辨别是伪劣食品。

(3)从色泽方面鉴别,比如优质植物油色淡、黄、亮、质地纯净,而掺杂的劣质油呈黄褐色、发暗,并可见混浊的杂质。

(4)凭手感鉴别,应与上述方法结合并用。如失效、变质的奶粉和洗衣粉由于板结,呈块状,再如掺了盐及白矾的木耳重量加大,易碎,因此用手掂、摸即可鉴别真伪。

(5)直接检查保质期。看食品是否超过所标的保质日期,如前所述,无论该食品事实上能否食用,由于过了保质期,都属于不合格商品。

因此,在购买食品时应当避免盲从,并非“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要从以上五个方面认真鉴别,假如还有“第六感”感觉食品可疑,自己又难以判定,不要采取放任的态度,应找有关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室检验,以防“病从口入”。

㈧ 辨别伪劣商品的办法有哪些

1、认准商标标识

假冒伪劣商品一般都是假冒名优商品。真品商标为正规厂家印制,商标纸质好,印刷美观,文字图案清晰,色泽鲜艳、纯正、光亮,烫金精细。而假冒商标是仿印真品商标,往往纸质较低差,印刷粗糙,线条花纹模糊,套色不正,色调不分明,图案造型不协调,无防伪标记。

2、查看商品标识

假冒伪劣商品标识不是正规企业生产,外包装标识或残缺不全,或乱用乱写,或假冒优质奖标记。

3、检验商品特有标记

部分名优商品在其特定部位还有特殊标记,如凤凰牌自行车,在车把、车铃、车座、车圈等处均有特殊标记。部分名优烟、酒包装上的商品名称系用凹版印刷,用手摸有凹凸感,而假冒产品名称在包装上字体较平,无凸凹感。

4、检查商品生产厂名

一些传统名优商品,以地名命名商品名称的,往往同一种商品生产厂家很多但正宗传统名优商品只此一家。如正宗“金华火腿”,上有“浙江省食品公司制”和“金华火腿”,而虽有“金华火腿”印章,生产厂家并非“浙江省食品公司”的,多为冒牌货。

5、检查商品包装

名优产品包装用料质量好,装潢印刷规范,套印准确,图案清晰,形象逼真。伪劣商品包装粗糙,图案模糊,包装用料差。用真假商品对比,可以辨认。多数名优商品采用先进机械封口,平整光洁。而假冒伪劣商品无论是套购真品包装,还是伪造回收的包装,封口多手工操作,不平整,常有折皱。

阅读全文

与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快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 浏览:919
centos安装软件的方法 浏览:288
挂衣架安装方法和步骤 浏览:908
乙肝表抗定量检测方法 浏览:604
戒酒什么方法最快 浏览:336
拉力测试仪使用方法 浏览:245
电子放大镜使用方法 浏览:971
冰梯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684
榻榻米和床连接方法 浏览:192
杂土渣土的鉴别方法图解 浏览:698
冰用哪些方法溶化 浏览:633
中国移动宽带电视网线连接方法 浏览:816
简单有效的去扁平疣方法 浏览:526
鸟简便方法怎么画 浏览:831
选择高层管理者最常用甄选方法 浏览:220
机械硬盘放在光驱位置安装方法 浏览:805
外部存储的计算方法 浏览:741
金刚石液压块安装方法 浏览:113
资金货物比例计算方法 浏览:270
快速削水果皮的方法 浏览: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