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农村里的小河沟怎么捞的到鱼
要是纯粹为了玩有一个简单的方法:1 找一个大口的瓶子(如罐头瓶)在瓶口系上绳子,长短要看水的深浅。2 在瓶中放一些馒头渣或是面包渣后,找到一个有小鱼出没的地方后放入水中。3 然后静静的等待,鱼儿就会进入瓶子中。4 把瓶子快速提出来鱼儿就抓住了。
2. 水库里如何抓鱼
1.常用的诱鱼方法有哪些?
(1) 用食物诱鱼:也就是利用饵料诱鱼施钓,通常也称撒窝子。可作为食物饵料的素饵有麸皮、玉米、小米、豆饼、大米、菜饼、糠、豆渣、碎米等,动物饵料有:肉骨头、螺蛳肉、蚌肉、鸡头、鱼骨、蛙、蛆、红虫、蚯蚓
(2) 味诱:淡水中除梭鱼外,大部分鱼嗅觉灵敏,能凭气味找到食物的位置,据此可根据自己需要垂钓的对象准备味饵。味饵要饵料有浓郁的香、腥、臭等味,其颜色,水清的水体以桔红、藤黄、朱赭等暖色为好;水浑的水体:以白色为佳。饵的气味和颜色在白天或黑夜应各有择重,一般夜钓偏重气味;白天偏重颜色;水清重色,水浑重味。
(3) 光诱:用类似黄火虫的冷光,可以锈鱼,近年来国外生产出蓝、绿、黄、红等颜色的荧光棒,将其扣在鱼钩上以增加上钓率。
(4) 声诱:鱼的皮下有内耳,内耳内有听斑,能准确地辩出声音的方向和位置。据此已有"音响诱鱼器"问世。它是把鱼群摄食时的声音录下,复制,把它放在钓点,通过在水中放出声音信号,便可诱鱼被钓。
5) 窝诱:将嫩草用绳子捆扎,系以石块沉到水底,即成人工鱼窝;也可用各种诱饵撒入钓点,形成窝子诱鱼。
2、饵料如何分类?
饵料可分为诱饵和钓饵。
诱饵的作用是:集鱼和留鱼。也就是使分散的鱼集中到一起,而且滞留下来不愿离去。诱饵有散饵和粘饵两种。散饵是将颗料饵料撒到水中使分散的鱼集聚,以使垂钓;粘饵是将豌豆粉、玉米粉、芝麻粉、黄豆粉、面粉等用文火炒香,装进水盒里,用时先将鱼钓用水浸湿,然后将钩放进上述饵料混合的粉盒中拌和几下,有香味的粉料即粘在钩上,再把钓钩投入钓点,引诱鱼儿集聚,以便垂钓。
3、配制诱饵的原则是什么?
要使自己所配置的诱饵做到使鱼"吃不饱、化不了、又不会跑"。为此配制诱饵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 诱饵一定要"散、香"。由于诱饵很香,又是分散的,鱼儿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且怎么也无法吃饱。
第二, 诱饵一定要有鲜艳的颜色。鱼最敏感的颜色是:红、白、黄三种;鱼的视力约1米左右,所制的诱饵要尽量接近这三种颜色,并使之比重大一些。撒入水中后才能沉底,一次撒量不宜太多,以免招引浮在水面的小鱼。
第三, 诱饵要有一定的粒状物,同时又有粉末,其颗粒应有一定粘度,落水后才慢慢松散,这样能稳住鱼在窝内巡游;其粉末可引诱鱼儿入窝。
第四, 鱼喜欢香味、腥味、臭味。因此诱饵必须具有香、腥、臭等特点才能使鱼聚集。
4、如何制作粉末、颗粒和合成诱饵?
粉末诱饵
制作粉末诱饵的原料有:麸皮、菜子饼粉、豆饼粉、玉米粉、黄豆粉、山芋粉、胡豆粉、米糠粉、米粉、面包屑、芝麻粉、花生粉、面粉等数十种。制作时先将其中2种-3种粉末掺和在一起,到钓场后在什么水质中垂钓,便使用该钓场水体中的水拌和饵料。有条件的地方粉料可不炒,将掺和的粉料加水浸泡3天-5天,待其发酵再供使用,其效果更好。这样诱饵的香味不仅持久,而且扩散范围更广。
颗粒诱饵
制作颗粒诱饵的原料有:大米、小麦粒、玉米、饭粒、南瓜、香瓜、枸杞子、熟山芋、蚌肉、碎骨头等。这些饵料颗粒大,不需掺拌其他饵料。如果水域大,将2种-3种饵料的粉末掺拌诱饵在一起制成的效果更好。
合成诱饵
合成诱饵在主料有:米、麸皮、菜子饼粉、玉米粉等其辅料有:螺蛳肉、虾肉屑、虾粉、芝麻粉、鱼骨粉等。其佐料有:水果香精、奶油香精、酒曲或鱼肝油、糖类。
除上述诱饵种类外还有干撒饵、湿撒饵、腥撒饵、酿制诱饵(将大米或碎米装进瓶里,倒进白酒浸泡2天-3天用时倒出即可)、色味诱饵、光诱饵等。
5、胡豆、黄豆、花生末和青草诱饵如何制作?
胡豆、黄豆、花生末是鲫鱼、鲤鱼、草鱼喜欢吃的诱饵之一,其具体做法是:将胡豆、黄豆、花生分别炒熟,研成粉末备用。垂钓时用水调匀,撒入水中即成窝子。
青草是草鱼爱吃的食物,到钓场后就地取材临时扯些青草,将其捆成把,夏天甩于水面进行浮钩。其他季节将青草把中加一块石头,甩入水中后沉底,即可进行底钓。
6、常用的麝香米和药米诱饵如何制作?
麝香米是鲫鱼、草鱼、鲤鱼最爱吃的诱饵。其具体做法是:买回一点麝香,用纱布包好,再用玻璃瓶装入大米,纱布包也放入瓶内,封好瓶口,经10-15天即成。这种诱饵耐水泡时间长、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形。一个窝子撒20粒左右即可。
药米是鲫鱼、草鱼、鲤鱼喜欢吃的饵料。其具体做法是:用灵草40克、排草60克、香松50克、小茴香30克、滑石20克、大黄20克分别切碎装入玻璃瓶中,加入白酒淹没。浸泡1月-2月后即可。
另一配方是:香松50克、小茴香50克、滑石50克、丁香50克、广香50克、八角50克、桂皮50克、大黄20克。用同样方法分别切碎,装入瓶中,倒入白酒,浸泡1月-2月。
垂钓前用小瓶装入大米,将配好的药酒倒入小瓶中(以药酒刚好淹没大米为度)摇匀,密封。使用时每个窝子撒10粒-20粒大米为度。
7、常用的酒米、酒糟、菜饼诱饵如何制作?
在没有麝香米、药米的情况下可用酒米。
将大米装入瓶中,倒入高梁白酒(以淹没大米为度),加盖密封。夏、秋季浸泡3天以上,春、冬季泡10天以上。使用前将米滤出,装入另一干瓶中,带到钓场即可使用。每次用量30粒左右即可。
菜饼、酒糟是鲤鱼、草鱼、鲫鱼喜欢吃的东西。
菜饼诱饵:将菜籽饼30%、麦麸40%、大米30%混在一起碾碎,进钓场后临时加水(加水量是以手捏可成团为度),即成。
酒糟诱饵:直接可使用,不必再加工。
8、如何将豆渣制成诱饵?牛屎可以作诱饵吗?
白鲢、花鲢、鲤鱼、草鱼都喜欢吃豆渣。
豆渣诱饵制作方法是:将豆渣放在日光下晒几天,待其发酵,使用时将其撒在窝子内即可。牛屎气味浓,是鲤鱼喜欢的饵料。用牛屎作诱饵原料好找,又不花钱,且制作方法简单,其具体作法是:
取新鲜牛屎(未干的)约1公斤加青草(切成短节)0.25公斤及少量大米、湿泥、稻壳等混合捏成团,生团约重1. 5公斤。每次可制作数团。将牛屎团扔到水体中待水中冒气泡,其牛屎团中的稻壳、青草上下翻动、水呈浑浊奖时即可下钓。也可直接将牛屎撒到窝子内作诱饵。
9、怎样用米饭制成诱饵?
米饭是鱼儿喜爱的饵料之一,用米饭制诱饵的方法是:
将米饭放入可密封的坛子内,其中加入白酒,混合均匀,密封坛口(如果用泡菜坛子就应加足坛沿水)。切不可使坛沿水干了。只要坛口密封得好,米饭可以较长时间不变质。使用时取出加入混合饲料、面粉、胡豆粉等即可。米饭可随时加入坛内,以备使用。
其他诱饵制方法不再一一介绍,总之各地可根据自己需要垂钓的对象、所到钓场的水质、鱼况、天气以及当地拥有饵料的材料等情况制作选用。
10、常用的素饵有哪些?如何制作?
淡水钓的素饵主要用于垂钓草鱼、鳊鱼、团头鲂等。天然素饵有:各种陆生和水生植物的嫩叶、嫩芽以及瓜果、蔬菜、马铃薯、玉米粒、饭粒、麦粒等。
此外还有人为加工制作的素饵如:
白面饵:垂钓淡水鱼中的鲫鱼、鲤鱼、青鱼、草鱼、鳊鱼常用此作饵料。其具体作法是用白面加糖,混合均匀(还可混入少量麻油以增加香味),蒸熟捏成小团即可。也可用生面粉加糖,垂钓时就地取水,随取随用,用钓场水体中的水调匀,拌和时注意水量,做到干湿应适度。
玉米面饵:新鲜玉米粉拌和少量面粉(面粉为粘合剂),用温水调匀做成窝窝头,蒸熟后搓揉成团,即可。
为什么不同水域、不同季节、不同垂钓方法所需的饵料也不相同?
(1) 不同鱼种,鱼的进食要求也不相同,一些鱼类产卵期前后十分贪食,而有些鱼类在产卵和交尾期又不喜食,所以不同鱼种其贪食期、厌食期和绝食期都不同。
(2) 水温不同,鱼的食性亦有变化:鲤鱼在水温18℃-30℃范围内食欲旺盛,而罗非鱼在30℃以上才是贪食期。
(3) 在一天之中鱼的食性也有变化。所以不同水域、不同季节、不同垂钓方法所需饵料是不一样的。
11、制作合成饵料的比例是怎样的?
\按一般规律:主料占70%;辅料(粘合剂、松散料)占20%,加味料占10%。
\制作合成饵料要因时、因地、因鱼而异,早秋、深秋时节宜加一些骨粉、鱼粉、蚕蛹粉;盛夏就宜清淡一些适量加入一点蜂蜜就行了。此外,还需再适量加一些有香味的佐料。
\
12、钓饵分哪几类?
\直接穿在鱼钩上钓取鱼类的饵料称钓饵,钓饵可分动物钓饵、植物钓饵和模拟钓饵三大类。
\常用的动物钓饵有:红蚯蚓、虾、米虫、菜青虫、蝇蛆、金龟子幼虫、土蚕、螟蛾幼虫、蛹类、蝗虫、蟋蟀、红虫、田螺、蚬、河蚌、青蛙、猪肝、鸡蛋、沙蚕、蛏、贝类……。
\常见的植物钓饵有:饭料、米糕、麦粒、面粉发团、面筋粒、馒头、面饼、蚕豆、玉米、红苕、南瓜、洋芋、白菜、嫩青草……。
\模拟钓饵:是将鱼钩藏在用塑料或其他原料模拟制作的小鱼、小虾或其他蠕虫里面而成。垂钓时用模拟钓饵也可诱鱼上钓。
3. 怎么看河里有没有鱼
第一点:初到陌生水域的时候,要先观察水面是否隔三差五的有鱼跳跃的声音,或者是水中咕咚的声音,如果不规律的有这样的声音出现,那么说明水里面有鱼,其次是如果水面听不到声音,但是时不时的会有水波纹的出现,那也说明这水中是有鱼的。
第二点:准备垂钓的地方看下水色,如果水清澈的不行那么不会有鱼,或者是鱼比较少,相反如果水的颜色比较深说明里面有鱼,看了水的颜色其次就闻一下水的味道,如果水没有腥味说明里面没有鱼,不管什么鱼身上都有腥味,反之如果水中有腥味那么说明这水里有鱼是可以垂钓的。
第三点:如果在水中可以看到一些暗草,就是水草这是证明水中有鱼的因素之一,有水草的地方鱼比较喜欢藏在那里,其次是要多观察水草周围,是否有不断的气泡浮出,如果有的话说明水中是有鱼的,说明鱼儿上浮了,这也证明水中缺氧了,钓友们选择钓位的时候选择下风口,否则就是下竿鱼也不吃饵。
(3)怎样用简单方法找到水中的鱼扩展阅读
我国的垂钓活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骨质鱼钩,距今大约六千年,是我国发现得最早的垂钓文物。
此外,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黑龙江的宁安遗址、河北唐山市的大城山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阿善遗址等,都发现了许多骨质鱼钩。这时的鱼钩主要分为倒刺式与无倒刺式两种。可见,当时内陆地区淡水水域钓鱼活动不仅十分普遍,而且已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4. 怎么看水里有没有鱼
垂钓者应该学会懂鱼情、知鱼性,正确判断水里有没有鱼,有些什么鱼。这主要是依靠水泡、水纹、水色、水草、水味、水声、水鸟动物及岸边小鱼活动情况等等判断鱼情。
一、以泡观鱼
水泡是鱼类呼吸、觅食、触动泥土或从鱼嘴里吐出的鱼泡。水泡是反映鱼儿浮动的方向、品种、数量、大小、密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以泡观鱼,垂钓者能得到水下信息。
鲫鱼泡:水泡细小而密集,一次连续两个或多个,大小基本相同。有时冒一大一小两个泡,大的冒出后紧跟一小泡。水泡的大小决定鲫鱼的大小,如果大泡有豌豆那么大,鱼大约在半斤以上。
鲤鱼泡:水泡成团,一个泡紧跟着一团水泡。水泡越多越大,说明鲤鱼也越大。不过,因鲤鱼有在淤泥里拱食的习性,也表现为一路杂泡移动,或者时不时向前升起团泡。
草鱼泡.一闭碎泡.一般先冒一两个较大的水泡,然后陆续冒出一些小的水泡,泡出水面还炸开。
二、以水纹观鱼
根据水纹观察水下鱼儿的动向:风平浪静时,水面平如镜,看不到小鱼活动,也无法判断水下是否有鱼;如水波粼粼,水面不时漾起涟漪,有鱼打出水花,或追逐嬉戏,时而跃出水面,表示水下的鱼很多;水面游动嬉戏的小鱼突然受惊,四处逃散,或水面有隐约的波纹,多是大鱼活动觅食所致:如果有鱼群浮在水面嚼水,这说明水里缺少氧气,鱼儿不会觅食。
三、以水色观鱼
俗话说:水清无大鱼,浑水好藏鱼。水过清大多是无鱼或鱼少。水清而浅,再加上没有浮萍水草等隐蔽,鱼容易看见人和鱼竿的影子,不敢前来摄饵,因而很难钓获。在沟河中垂钓,适合垂钓的水色多是淡绿色、淡蓝色或淡青色,如果水草较多则水色比较清淡。而池塘中最适宜垂钓的水色是淡白色、淡褐色、淡绿色或清中略带点浑。
四、以水草观鱼
看水中水草是否茂盛,如果水草茂盛,说明食草性鱼少。看水草的痕迹,如果水草残缺不齐,草茎漂浮,表明食草性鱼类较多,并可根据水草被啃食的深浅判断食草性鱼类的大小。寸草不生,表明鱼很多。水草的草叶震动,表明草丛中必有鱼栖聚,是垂钓的理想场所。还可根据水草摇动的程度和状态观察鱼的种类。独草轻摇多是鲫鱼,独草弹动多为草鱼,片草轻摇多为鲤鱼。
五、以水味观鱼
垂钓之前,迎风站或蹲在岸边,闻一闻,从水面上吹来的风有无鱼腥味,或用手捧水闻闻有无鱼腥味。鱼腥味越浓,表明鱼群留下的黏液分泌物形成的泡沫就越多,鱼也就越多。反之,则鱼少。
六、听水声
具有一定垂钓经验的人都知道,根据鱼跳跃时伴随的击水声,可以判断鱼情,听鱼儿吃草发出的“嚓嚓”声和大鱼追捕小鱼发出的“扑通”声,有声则有鱼,无声则少鱼或无鱼。
七、看水鸟
鸬鹚、水鸭、白鹭等都是专食小鱼的鸟类,垂钓者来到湖泊、河流,如果见到栖息在水草边的水鸭、白鹭等突然起飞,或看到白鹭在水面的上空盘旋、翱翔,鸬鹚、水鸭在水面游,说明此处的鱼儿较活跃,适宜下钩垂钓。
5. 如何捕捉鲶鱼,非常有效和简单的技巧
鲶鱼 夏季迅速成长,秋来肥美异常,所以秋季是捕捉鲶鱼的好时节。
然而,鲶鱼喜欢躲藏在深水塘、深洞穴的石隙里,经常潜伏在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植物下,这给捕捉带来了一定困难。怎样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在秋捕鲶鱼的过程中大获丰收,并且省时省力呢?
捕鱼前最好充分准备
一方面,选择适宜时机。正所谓“晴天打渔,阴天织网”,因此,捕鱼要选在晴天。
还要避开天气阴热、池鱼浮头以及病变等情况,否则,易使鱼群出现缺氧、死亡等现象;应在黎明前后进行捕捉,易于在早市出售。另一方面,要停止或者减少喂食,因为鱼吃饱后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捕时的搅动易使其伤亡。
捕鱼时掌握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普通的网捕法
方法一:找一条合适的渔船,在船的靠岸侧装一个“兜”,船贴水划过,使鱼儿受惊乱窜而跃入“兜”中。
方法二:找到鲶鱼巢并在旁边设网,然后将一条伤口上涂有烟油的鲶鱼放入鱼巢,伤鱼痛痒乱窜会惊动其他鱼群,其他鲶鱼闻到烟油味会逃出鱼巢,这时只需收网便可全获大胜。
香饵捕鱼法
方法一:把清香树枝、蕨棵扎成把放入水中,等香把里钻满了鱼,就用网兜连同香把捞起,把鱼抖出来。鱼抖完了,香把晒干下次还可再用。
方法二:把烤香的饵料捆成串,放在水中,鱼闻香味前来抢食,当鲶鱼的两个头鳍挂在串圈上时,把串圈提出水,然后用渔网捞接即可。
方法三:编个可进不可出的竹鱼篓,用纱布包好喷香的饵料放入篓底,头天晚上把竹篓放在鲶鱼较多的水里,次日早晨收篓,便可收获颇丰。
捕鱼后妥善管理池塘
该及时注入新水,启动增氧设备氧,调节水质和含氧量,同时,泼撒石灰浆对池塘进行全面杀菌消毒,排除安全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6. 你前面有一个池塘,你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水中鱼的分布
计算动物的数量要用标志重捕法:
首先抓取一定数量的鱼,最好为整数,如抓取100条,在它们身上做上不会妨碍其正常生存的标记,然后放回。等一段时间后再次捕捉同样数量的鱼,查看有多少有标记的。
100(抓取数)/总数量=第二次抓取时有标记的数量/100(抓取数)
例如100条鱼中有10条有标记的,则
100/总数=10/100
算得总数为1000
7. 怎么判断水里有没有鱼
判断有没有鱼的条件:
看水的颜色
看水泡
看水是否平静
看水波纹
看水草
听鱼声
闻鱼腥味
闻水质味
试水温
8. 如何判断水中是否有鱼
垂钓者应该学会懂鱼情、知鱼性,正确判断水里有没有鱼,有些什么鱼。这主要是依靠水泡、水纹、水色、水草、水味、水声、水鸟动物及岸边小鱼活动情况等等判断鱼情。
一、以泡观鱼
水泡是鱼类呼吸、觅食、触动泥土或从鱼嘴里吐出的鱼泡。水泡是反映鱼儿浮动的方向、品种、数量、大小、密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以泡观鱼,垂钓者能得到水下信息。
鲫鱼泡:水泡细小而密集,一次连续两个或多个,大小基本相同。有时冒一大一小两个泡,大的冒出后紧跟一小泡。水泡的大小决定鲫鱼的大小,如果大泡有豌豆那么大,鱼大约在半斤以上。
鲤鱼泡:水泡成团,一个泡紧跟着一团水泡。水泡越多越大,说明鲤鱼也越大。不过,因鲤鱼有在淤泥里拱食的习性,也表现为一路杂泡移动,或者时不时向前升起团泡。
草鱼泡.一闭碎泡.一般先冒一两个较大的水泡,然后陆续冒出一些小的水泡,泡出水面还炸开。
二、以水纹观鱼
根据水纹观察水下鱼儿的动向:风平浪静时,水面平如镜,看不到小鱼活动,也无法判断水下是否有鱼;如水波粼粼,水面不时漾起涟漪,有鱼打出水花,或追逐嬉戏,时而跃出水面,表示水下的鱼很多;水面游动嬉戏的小鱼突然受惊,四处逃散,或水面有隐约的波纹,多是大鱼活动觅食所致:如果有鱼群浮在水面嚼水,这说明水里缺少氧气,鱼儿不会觅食。
9. 怎么样抓浅水中的鱼
捕捉小鱼用俗称的虾米篓子就可以!往里面放一点鱼食,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