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法手工制香需要什么
一、筛粉:本人一般筛到150目。
二、调香泥:
比例:老山3.4克、楠木粘粉0.55克
注意:本次粘粉占香粉比例15%,粘粉比例尽量控制在15%—20%之间。
方法:1、将香粉、粘粉充分混合,加水调成面团状,不粘碟壁为适中。
2、用勺反复将香泥从四周往中间叠压,充分调匀,加强香泥密度。
三、挤线香:
方法:1、将香泥放入针筒中,尽量塞满针筒,加强线香密度;
2、用双手在案板上挤出香泥成线香,从近身端向上挤,边挤边切成所要长度。
注意:1、放香泥入针筒时,尽量塞满、塞紧;
2、挤线香时,针筒离案板高10CM左右,不要太矮,否则易断随着线香挤出和手向上移动,线香就会平铺在案板上。
3、切线香时,可略微长于所需长度,方便整形。
四、初步理形:
方法:1、观察线香,找出有气泡的线香,就需重做,不然干后易断
2、用直尺和小刀,将线香切成所需长度。
注意:1、如线香有些粘直尺可稍干后再切除多余部分;
2、不要只切一头,要切除形状不整齐有气泡的那头
3、切下部分,重复步骤三、四,再挤成线香,最后剩的香泥,放在一边备用。
五、二次理形:
方法:等线香干一、二个小时后,用两块一长一短直尺,把线香调整平直
注意:1、线香要干到不粘直尺,不粘案板方可进行此步骤;
2、长直尺一定要与案板垂直;
3、短直尺挤压线香要轻,要从右侧和上面两方向压。
六、压形阴干:
方法:1、待线香两头出现变色已干时,重复步骤五,使线香平直;
2、把线香越至根根紧贴,用两块边缘平滑的板压住线香排的两边;
3、盖上一张纸,阴干线香。
注意:1、步骤五一定要重复做一次,不然线香排不会紧贴;
2、两边木板不要压得太紧,以线香间无缝隙、平直为佳;
3、要用直尺放在线香排上,轻轻压压,使线香不会上翘。
七、窖藏保存:
方法:1、用封口袋装好线香,放阴暗处半月左右;
2、用香筒或香盒保存(本人用的具塞试管,密封性好,无异味)。
注意:1、轻拿轻放;
2、窖藏最好放于阴暗处,时间在半月以上为佳。
八、余料利用:不能再挤的香泥,可用手搓成香丸,空熏使用
Ⅱ 有哪些关于古法制香和香道的书及资料值得参考阅读
香起始于春秋,起源于秦汉,兴盛唐宋,广行于明清。通过某一个时期,都具备有每一个时期主要的发展人物。
香道是一种范围很广阔的文化,打香篆,线香,合香,香道器皿等等都算是香道文化里面的内容,每个人喜欢的方向不同,收获也不同。香是一种生活,复兴于现在,有点无奈。因为它的复兴让宋代“品茗、知香、挂画、插花”变得无从入手。也许潜意识人们对它了解并不深刻。市面上大多数都趋于利益而谈,让现在高压力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复兴,是一种对香道的奢侈。区域性而无法广而宣传。因为香是一种受众面很小的一个。
爱香懂香知香的你,如果有机会的话请带上你的朋友一起走一下行香之旅。
下面这些是我多年收集的香道书籍资料,均出自 古籍阁 香道资料电子书合集,如果说哪里香道书籍资料最多最全,我可以说莫过此目录中的香道资料
香道资料目录:
《[画堂香事].孟晖.扫描版》
《调香术》第二版》
《香乘.明 周嘉胄 撰》
《香谱》校注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文化典故》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四版)》
《中国香文化》
《历代名人修身之道》
《古法香方》
《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16.香谱-[宋]洪刍撰》
《天然香谱》》
《宋代香炉研究》
《左氏百川学海.028册.壬集中.香谱.茶经.煎茶水记.茶录》
《沉香大地瑰宝 (卷三)》
《沉香大地瑰宝 (卷一)》
《沉香大地瑰宝 (卷二)》
《燕居香语 中国香文化宝典 》
《第一香笔记》
《精油的种类》
《花间词》
《薫集类抄》
《调香手记》
《调香术》
《谈古论艺》
《返魂香考》
《闻香》
《陈氏香谱》
《青工歪之一放经话》
《青烟录》
《非烟香法一卷 [淸 董说 撰]世揩堂藏板》
《香乘》
《香典》
《香典1+天然香料的提取、配制与使用古法》
《香国纪__全彩典藏图本》
《香字抄1》
《香字抄2》
《香字抄3》
《香字抄(上)》
《香字抄(下)》
《香字抄(中)》
《香学会典+177页》
《香学会典》
《香学会典1-55》
《香学会典106-176》
《香学会典56-105》
《香学会典(清晰版)》
《香方》
《香药本草》
《香谱 2巻 砚谱》
《香谱-提取自-丛书集成新编.第047册.应用科学类》
《香谱.茶经.煎茶水记.茶录》
《香谱(1-1)》
《香道入门之我见》
《香道100问》
《香学汇典.上册.刘幼生编校.三晋出版社》
《香学汇典.下册.刘幼生编校.三晋出版社》
《香学汇典.中册.刘幼生编校.三晋出版社》
Ⅲ 柏子香制作方法
制作柏子香
“柏子实不计多少,带青色,未开破,右以沸汤焯过,酒浸,密封七日取出,阴干烧之。”
——《陈氏香谱》
外面的柏铃成熟干裂后,里面的柏子仁就会出来。柏子仁是一味安神的中药。但是气味比较辛辣,但是鲜嫩的柏铃就带有柏树的清香。所以一定要采取鲜嫩的柏铃。柏铃焯水微微变黄就可以,焯水的目的在于去除青涩的味道。再酒浸,去除杂味。至于“阴干烧之”,应为隔火空熏法。宋人郑刚中在《焚香》中记载:“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励。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覆火”“纸灰”都是隔火空熏的方法,在炉温过高的时候,会有清烟燃起。当然,直接点燃也是可以的,柏子的清香往往是伴随着燃烧的烟火味道后,如果是现在人们居家使用,隔火空熏的味道会比较好,也比较长久。
除了这种做法外,流传下来的香方里还有两种制作方法:
柏子仁二两,每个分作四片,去仁,腊茶二钱,沸汤半盏浸一宿,重汤煮焙令干 甘松蕊一两 檀香半两 金颜香三两 龙脑二钱 右为末,入枫香脂少许蜜和,如常法窨烧。
——古香方
柏子仁二两 甘松蕊一两 白檀香半两 桑木麸炭末三两 右细末,炼蜜和丸,磁器窨一月,烧如常法。——黄太史清真香
这两种方子所用的主要香料,都是柏子仁和甘松蕊。甘松可以除恶气,柏子清净,甘松除恶,如果加上檀香,也难怪要叫“清真香”了。
不过檀香有点甜腻,我认为古人最喜欢的柏子香应属于它的清气。在诗词中,经常可以见到柏子和松香(松花)、柏子和梅、柏子和素食等。而清滋香也是现在东方调香的经典。在配制柏子香的时候应该加强他的清、雅、幽,可以加入一点果香和比较清凉感的木香。
Ⅳ 有关于古代调香制香的书籍有哪些求推荐。另,我这已经有香乘此书了,莫要重复~
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的话,建议你看看张承曾 汪清如编的《日用调香术》这本书,要是找不到也可以看看林祥云的《调香术》,另外最近出来的一本《香典》还是不错的,黄颜色的封面,里面包括了古代的不少香品配方,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Ⅳ 现在还有哪一个制香是用古法制香的吗
未觉香业,制香方法一直都是古法制香,他们官网也有讲。可以看看。
Ⅵ 古代是怎么调香的
1、寿阳公主梅花香
[药物] :沉香七两二钱,栈香五两,鸡舌香四两,檀香、麝香各二两,藿香六钱,零陵香四钱,甲香二钱(法制),龙脑香少许。
[制备] 上捣罗细末,炼蜜和匀,丸如豆大。
[用法] 爇之。
2、宣和贵妃王氏金香
[药物]真腊沉香八两,檀香二两,牙硝、甲香(制),金额香、丁香各半两,麝香一两,片白脑子四两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先和前香,后入脑、麝为丸,大小任意,以金箔为衣。
[用法] 爇如常法。
3、花蕊夫人衙香
[药物] 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另研,香成旋入),甲香一两(法制),麝香一钱(另研,香成旋入)。
[制备] 上除龙脑外,同捣末入炭皮末、朴硝各一钱,生蜜拌匀,入瓷盒重汤煮十数沸,取出窨七日。
[用法] 作饼爇之
3、唐开元宫中香
[药物] 沉香二两(细锉,以绢袋盛悬于铫子当中,勿令着底,蜜水浸,慢火煮一日),檀香二两(清茶浸一宿,炒令无檀香气味),龙脑二两(另研),麝香二两,甲香一钱,马牙硝一钱。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取出,旋入脑、麝丸之。
江南李主帐中香
[药物] 沉香一两(锉如炷大),苏合香油(以不津瓷器藏)。
[制备] 上以香投油,封浸百日。
[用法] 爇之。入蔷薇水更佳。
4、汉建宁宫中香
[药物] 黄熟香四斤,白附子、茅香各二斤,丁香皮五两,藿香叶、零陵香、檀香、白芷、生结香各四两,茴香二两,甘松半斤,乳香一两(另研),枣半斤(焙干)
[制备] 上为细末,炼蜜和匀,窨月余,作丸或饼
[用法] 爇之。
5、韩魏公浓梅香
[药物] 黑角沉半两,丁香一钱,腊茶末一钱,郁金五分(小者,麦麸炒赤色),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钱。
[制备] 上各为末,麝先细研,取腊茶之末汤点澄清调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定粉,共研细,乃入蜜令稀稠得所,收砂瓶器中,窨月余取烧,久则益佳。
[用法] 烧时以云母石或银叶衬之。
6、百和
[药物] 沉水香五两,丁子香、鸡骨香、兜娄婆香、甲香各二两,薰陆香、白檀香、熟捷香、炭末各二两,零陵香、藿香、青桂香、白渐香、青木香、甘松香各一两,雀头香、苏合香、安息香、麝香、燕香各半两。
[制备] 上二十味末之,酒洒令软,再宿酒气歇,以白蜜和,放入瓷器中,蜡纸封,勿令泄。
[用法] 冬月开取用,尤佳。
(6)古法制香调香最简单的方法扩展阅读:
古法调香,首先是要综合考虑该香的用途、香型、品位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基本的要求选择香料或药材,按君、臣、佐、辅进行配伍。
只有君、臣、佐、辅各适其位,才能使不同香料尽展其性。诸如衙香、信香、贡香、帷香以及疗病之香,各有其理,亦各有其法,但基本都是按五运六气、五行生克、天干地支的推演而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
例如,对于甲子、甲午年日常所用之香,按五运六气之理推算,是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从利于人体身心运化的角度看,宜用沉香主之,即沉香为君,少用燥气较大的檀香;再辅以片脑、大黄、丁香、菖蒲等以调和香料之性,从而达到合与天地而益与人。
一些特殊的香,不仅对用料、炮制、配伍有严格要求, 而且其配料、和料、出香等过程须按节气、日期、时辰进行,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 如《灵虚香》, 在制作上要求甲子日和料、丙子日研磨、戊子日和合、庚子日制香、壬子日封包窖藏, 窖藏时要有寒水石为伴,等等。
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各种香料,对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在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古代中国文人写下了大量的关于香料的佳作。
例如,“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张籍),“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秦观),“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陆游),“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等等,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与香料有关的口头用语,例如“红袖添香”、“香车宝马”、“焚香煮茗”、“焚香抚琴”等。这些名句佳作以及口头用语,都折射出了香料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中国文明并不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从海上丝绸之路所输入香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可以看到,中国文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且从外来文化中汲取养料。
中国文化中的许多内容,甚至一些被当今的人们视为中国文化代表的事物,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外来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少人曾经高举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来拒斥外来文化,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外来文化。
今天,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以宽阔的全球视野,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从而赋予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以新的意义与生命。可以相信,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社会生活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于活力。
参考资料:
"海丝"曾引入多种香料揭秘古人如何化妆美容-人民网
香料_网络
Ⅶ 制香的方法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三种不同的熏香制作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手工熏香,倒流香制作教程
主要材料:
老山粉10克崖柏粉10克
海黄粉10克粘粉6克
所需工具:
筷子5模具1
盆子1电子称1
制作步骤:
第1步:基本的工具都在了
第2步:量香粉,一比一比一。
第3步:加粘粉混合了,一定要均匀了,不然下一步加水就不好再搅拌均匀了,粘粉不均匀到后期会导致做香粘手粘模具,从而形成不了好的香型导致制香失败
第4步:加水搅拌,水一定要一点点加,刚开始可以稍微多加点,越到后面越少,而且要不停搅拌,以香团不散开,不十分粘手为宜。
第5步:填香模,压实了
第6步:把多余的香粉切去,多余的香粉可以重复制作的,别丢了
第7步:插个筷子,从中间插,注意别捅到底,这个是做流云香的最重要的关键。越深出烟越快但是捅破了烟还是往上走了。
第8步:开模具出香喽
第9步:晒香,冬天可以阳光直射,夏天不行,高温会把香粉的香味驱散的,一般选择阴干,阴干看天气干燥程度7到20天不等。
小贴士:
冬天老不开窗会有异味,可以点个香增加香味,不过建议点香的时候注意通风哦,流云香好玩又好闻,大家快来试试吧!
二、自制香灰(隔火熏香)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香灰种类很多,很多人习惯选用日本进口的香灰,其实不然,我使用过多款日本进口香灰,效果都不十分理想。选择什么样的香灰对隔火熏香来说非常重要,如果香灰不是纯天然的,加热后会有些刺鼻的异味,隔火熏香是近闻是要把香气吸进身体里的,如果香灰有一点点异味都会对品香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松针香灰是我使用过的香灰里比较理想的一种,养火的效果极佳,洁净无杂气,且价格低廉,进口高档香灰价格高,养火的效果又不及自制的松针灰。喜欢的不妨试试。
Ⅷ 专业香水的制作方法
一个加热开水的容器、热源、沙布或棉布、线,导管、接收容器、冰,一个精美的瓶子用来储存香水。
1、用一个锥形烧瓶、一个装着薰衣草细枝条的布袋和一些碎布条、一根塑料导管,和一根试管,要把它放在装有冷水的烧杯里。把精油储存在胶卷盒里。你可以利用所能找到的任何材料、制作任何剂量的香水。如果需要混合精油,还需要一根滴管来吸取你要用的精油。
1.香水应该存放在阴凉的地方,避免放在热空气及光线下,若将香水置于高温处,会使香水色调及香味产生变化。
2.尽量避免摩擦及轻摇香水瓶。
3.不要以脏手指直接碰触瓶口,这样可能会破坏香水的原味。
4.香水用过后,瓶盖一定要拧紧,以避免香水的香气挥发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