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怎么做
表观密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因为粗集料的单位体积的质量1450~1650㎏/m³,细集料单位体积的质量1400/m³。所以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大。
表观密度大小正常情况下粗集料还是要大一点点(差距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母材,不同的母材表观密度相差的是非常巨大的,正常的石灰岩表观密度我们正常做的话是2650kg到2700kg每立方,细集料就用天然砂为代表,表观密度也在2600kg到2650kg以上。
(1)表观密度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智能磁性液体表观密度仪控制系统利用力敏传感器代替传统的单臂天平,利用计算机控制单片机对各种物理量进行记测量、跟踪。研究针对各种所测物理量的要求和步骤,自行开发出计算机实测软件,用以记录、分析,更为准确地获取实验的动态信息。
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了数据处理快捷化、精确化,数据、图、结论一体化。同时,在实验仪器上采用PC机控制,也极大地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和市场价值。
Ⅱ 材料的密度和表观密度有何区别如何测定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所以材料的密度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当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一定时,材料的密度为常数.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实体积.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砖、石材等块状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2)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ρo=m/Vo
式中
ρo
——
表观密度,g/cm3或kg/cm3;
Ⅲ 砂子表观密度测定结果应如何确定
"砂子表观密度测定的方法:
一、仪器设备:天平、容量瓶、烧杯、蒸馏水、白瓷盘、塑料纸板等。
二、测定步骤:
⑴通过4.75mm的筛子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G0)
⑵向容量瓶加水至500ml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G1),将水部分倒出,将试样装入容量瓶,摇转充分搅动,排出气泡,注入冷开水至500ml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G2)
三、结果确定:
⑴计算公式(精确到10kg/m?)
ρ=[G0/(G0+G1-G2)]×ρ水
⑵取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Ⅳ 表观密度到底怎么计算
计算式 ρ'= m /v '
式中 ρ'---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m ---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
v '--- 材料不含开口孔隙的 体积,cm3。
测试方法:不同的材料,通常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进行测试。对于形状非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然后再用排液法测量体积。对于混凝土用的砂石骨料,直接用排液法测量体积。对于一些多孔的小型材料,也有采用比重瓶法或者氦气置换法进行测试的。
(4)表观密度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对于形状规则的材料,直接测量体积;对于形状非规则的材料,可用蜡封法封闭孔隙,然后再用排液法测量体积;对于混凝土用的砂石骨料,直接用排液法测量体积,此时的体积是实体积与闭口孔隙体积之和,即不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孔隙体积。
由于砂石比较密实,孔隙很少,开口孔隙体积更少,所以用排液法测得的密度也称为表观密度,过去称为视密度。
Ⅳ 表现密度的测定方法
目前使用的几种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为表观密度仪测定法、量筒测定法、振实仪器测定法 将一定数量的样品倒人规定形状的漏斗里,样品流到已知体积的容器中,然后用直尺将容器上口的样 品刮平并称量样品质量。
采用这种方法测定表观密度的产品有:国家标准GB/T 9984.9《工业聚磷酸钠表观密度的测定》;国家标准GB/T 210.2《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一堆积密度的测定》;化工行业标准HG/T 2764(工业过氧碳酸钠》;化工行业标准HG/T 2835《软磁铁氧体用四氧化三锰》;化工行业标准HG/T 2834(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锌松密度测定方法》;化工行业标准HG/T 2769(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HG/T 2573《工业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HG/T2572(工业活性氧化锌》;化工行业标准HG/T 2825《颗粒白土》。 敲击法
方法提要:将样品轻轻放入100 mL量筒中,用橡皮锤敲击量筒底部,体积不再减少为止,记录样品体积并称量样品质量。采用这种方法测定表观密度的产品有:国家标准GB/T 12496.《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
夯实法
方法提要:将样品轻轻放人100 mL量筒中,将量筒以45。角旋转一周,提起一定高度自然落下(下面垫橡胶垫),继续添加样品,至样品体积不再减少后,记录样品体积并称量样品质量。
采用这种方法测定表观密度的产品有:化工行业标准HG/T 2834{软磁铁氧体用氧化锌紧密度测定方法》;化工行业标准HG/T 2765{硅胶》等。 方法提要:将样品轻轻放入100 mL量简中,量筒随着凸轮不断地旋转而上下振动,在规定的时问内停止凸轮旋转,记录样品体积并称量样品质量。采用这种方法测定表观密度的产品有:国际标准ISO 3595:1993《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方法》;国家标准GB/T 6286(分子筛堆积密度测定方法》;国家标准GB/T 5162{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化工行业标准HG/T 2524{4A分子筛》;化工行业标准HG/T 2690{13X分子筛》。
Ⅵ 石屑的表观密度用什么方法测量
石屑的表观密度用坍落筒法测量。
TG E42-2005 标准中T 0330-2005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的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饱和面干密度)。
测定绝对密度时需先将材料磨细,然后采用排出液体或水的方法来测定体积。
测定容积密度:①外形规则时,直接测量材料的外形尺寸,按体积公式计算出材料的体积②外形不规则时,微孔材料如砂石以饱和面干材料(孔内水分和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作为材料的宏观外形体积;大孔材料在表面涂腊后用排水法来测定体积,计算时必须扣除腊的体积,涂腊时应避免将腊嵌入孔中。
测定堆积密度:将材料按规定的方法装满容量筒,以该容量筒的体积作为材料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
Ⅶ 测量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的方法
单位体积可以理解为每一单位
真密度 true density
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内固体物质的实际体积,不包括内部空隙。(叫真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多孔固体颗粒扣除了内部孔隙后的密度。
对催化剂又称骨架密度。若催化剂质量为m,催化剂骨架体积为V骨,真密度ρ真=m/V骨。它是单位体积催化剂骨架或固体部分(不包括颗粒之间间隙及颗粒内微孔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异丙醇或He置换法,在真空容量法吸附装置中测定。
表观密度
说明:
多数材料为多孔物质,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开口孔和不通的闭孔,将含有闭孔材料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材料的质量/(实质部分的容积+闭孔容积)炭材料通常用比重瓶法(Pycnometer),以甲苯或正丁醇作标准液进行测定,也有用氦气充填微孔直到几乎不再吸附的气体介质置换法进行测定的。有时也用水银压入微孔中进行充填测定。随测定方法以及浸透或置换的程度不同,所得数值也不一样。
堆积密度是把粉尘或者粉料自由填充于某一容器中,在刚填充完成后所测得的单位体积质量。
床料的堆积密度ρb与床料密度ρp之间的关系是ρb=ρp(1-ε)
ε为物料静止是的空隙率,ρb为堆积密度,需要测量,ρp为真实密度,可以查阅文献。
床料的堆积密度可分为松散堆积密度和振实堆积密度。
其中,松散堆积密度包括颗粒内外孔及颗粒间空隙的松散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用处于自然堆积状态的未经振实的颗粒物料的总质量初一堆积物料的总体积求得。
振实堆积密度包括颗粒内外孔及颗粒间空隙的经振实的颗粒堆积体的平均密度
Ⅷ 什么是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如何测定
答: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即是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以kg/m3计。方法要点如下:
仪器:(1)5L容量筒;
(2)50kg台秤;
(3)混凝土振动台;
(4)捣棒¢16×650mm。
方法:坍落度大于70mm时宜用捣棒,坍落度小于70mm时宜用振动台。
采用捣棒捣实时,应根据容量筒的大小决定分层与捣实次数:用5L容量筒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每层的插捣次数应为25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时,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各次插捣应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采用振动台振实时,应一次将混凝土拌合物灌到高出容量筒口。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动过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用刮尺将筒口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50g。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的计算应按下式计算:
γh=×1000
式中
Yh-表观密度(kg/m3)
;
W1-容量筒质量(kg);
W2-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试验结果的计算精确至10kg/m3。
Ⅸ 土木工程砂的密度实验室怎么测量
整体简介
砂的密度实验有两种,一种是表观密度,一种是堆积密度,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工具
砂的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电子秤、铝制料勺、浅盘、滴管等。
砂堆积密度:下料漏斗、标准容器、台秤等。
步骤
一、砂表观密度
1)称取烘干砂300g(G0);
2)在容量瓶内注入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2;
3)倒出容量瓶内部分水,剩余至约球部高度的1/3。将300g砂全装入容量瓶,倾斜约45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排除气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滴管添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1。
二、砂松散堆积密度
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G1),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
(V)。将标准容器置于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
2)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移开漏斗;
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量G2。
4. 数据处理
一、砂表观密度
按下式计算砂的表观密度,精确至 10kg/m3。
2) 以两个平行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精确至10kg/m3。
5. 注意事项
一、表观密度
1)加砂后应将粘在容量瓶颈内壁冲洗进容量瓶。
2)水+砂+瓶和水+砂两次称量注意瓶塞。
3)赶气泡时间尽量延长,5min以上。
二、堆积密度
注意不要振动容器筒。
三、《建设用砂》GB/T14684标准中,测定砂表观密度,水温应在15~25℃,砂+水+容量瓶的质量要静置24小时后进行称量。
Ⅹ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
实验: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
用容量瓶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石屑、机制砂)在23℃时对水的表观相对密度和表观密度。本方法适用于含有少量大于2.36㎜部分的细集料。
二、试验原理
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105℃±5℃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ρ表示。
式中,ρ ——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3); ——矿质实体质量(g);
——㎝3;
——㎝3。
三、预习要求细集料的表观密度试验四、实验仪器
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
2、容量瓶:500mL。
3、烘箱:能控温在105℃±5℃。
4、烧杯:500mL。
5、洁净水。
6、其它: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汁等。
五、实验内容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分成两份备用。
称取烘干的试样约300g(m0),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1.7℃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2)。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温差不超过2℃)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1)。
5计算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按式()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
γa = ()
式中:γ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m0——集料的烘干质量(g);
m1——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m2——试样、水、瓶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表观密度()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ρa=γaρT 或 ρa=(γa-αT)ρΩ ()
式中:ρa——细集料的表观密度(g/㎝3);
ρΩ——水在4℃时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