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能告诉我新鲜马铃薯中淀粉含量怎么测定,.谢谢了
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组成的评价 摘要:试验选用北方一作区8个当地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在哈尔滨委员会评价各种的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和淀粉组成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克新世界12号和延薯3号2个品种比较适合哈尔滨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各品种马铃薯淀粉组成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比例不同。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5%的品种有:延薯3号、克新12号、尤金和陇薯3号。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的品种有:晋薯11号、坝薯8号、青薯2号和东农303。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含量、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是变化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除了品种本身固有的特性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条件,例如自然气象条件、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和块茎的成熟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块茎淀粉积累。马铃薯淀粉与其它种类淀粉在物理化学性能及应用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马铃薯颗粒大,含有天然磷酸基团。糊化温度较低、糊粘度高、弹性好,蛋白质含量低、无刺激、口味温和,颜色较白,不易凝胶和不易退化等特性,在一些行业中具有其它淀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以其独特的性质和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建筑、石油开采和其它领域。 本试验选用在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的北方一作区栽培面积较大、在淀粉加工中广为利用的8个马铃薯品种,在哈尔滨的区种植观察不同品种的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的表现,以期为本地的马铃薯种植者和加工者积累基础数据,为优质淀粉的生产及相关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的8个马铃薯品种为东农303、尤金、坝薯8号、晋薯11号、陇薯3号、克新12号、青薯2号和延薯3号。田间播种材料为原种,小整薯播种,薯块重20g左右。 1.2田间试验方法 田间排列彩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小区面积为21㎡,种植100株,行株距分别为0.7m和0.3m。 1.3品质分析方法 淀粉含量的测定 采用水比重法。 淀粉的制备:洗净的鲜薯先切成丁,再用组织捣碎,然后将适量试样放于80目筛上冲洗,其纤维素等残留于筛上,蛋白质、无机盐、糖果、可溶性物质留于水中,称为淀粉乳,而淀粉沉淀于下层,再过100筛,将沉淀粉物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后,静止6-7h,下层淀粉水量降至50%左右,用真空泵滤机吸滤,使含水量降至40%左右,经脱水后的淀粉可利用日光晒干或放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的温度在≤40℃,干燥的时间25-60min。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直链淀粉含量采用碘蓝比色法测定,支链淀粉含量通过总淀粉含量减去直链淀粉含量求得。 1.4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 表1列出了参试各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 表1 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是 品种 淀粉含量(%) 产量(kg.667m-2) 淀粉产量((kg.667m-2) 东农303 11.0g 1832.8a 201.7e 克新12号 16.5b 1680.6ab 277.2a 尤金10.5h 1219.4d 128.3d 延薯3号 17.4a 1371.8cd 238.4b 坝薯8号 12.4e 1562.8bc 193.8c 晋薯11号 11.2f 1600.3abc 179.8c 青薯2号 13.9d 1241.1d 172.5c 陇薯3号 14.2c 1237.0d 175.c 从表1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淀粉含量与产量均存在显着差异,最终导致单位面积上的淀粉产量也出现显着差异。淀粉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延薯3号,平均淀粉含量达17.4%,显着高于所有参试品种;其次是克新12号,平均淀粉含量可达16.5%;其 参试品种按淀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陇薯3号、青薯2号、坝薯8号、晋薯11号、东农303尤金。产量最高的品种为东农303,667 m-2平均产量达1832.8kg;其次是克新12号和晋薯11号,平均产量分别为1680.6 kg和1600.3 kg;这三个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淀粉产量最高的品种为克新12号,667㎡平均淀粉产量达277 kg,显着高于所有参试品种,其次是延薯3号,平均淀偻产量为238 kg,与其它参试品种间的淀粉产量差异显着,平均淀粉产量最低的为尤金,显着低于所有参试品种,其它参试品种的淀粉产量间差异不显着. 可见,淀粉产量是评价马铃薯品种淀粉可利用率的综合性状,是比淀粉含量更有意义的指标。要获得较高的淀粉产量,首先必须以具备一定的块茎产量为前提,否则即便淀偻含量再高,在生产上也没有任何推广价值。因此在生产中需要淀粉含量和块茎产量都高的品种。 2.2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 马铃薯淀粉中72%-82%是支链淀粉,淀粉组成中直链淀粉含量较低。表2列出了参试品种淀粉组分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表2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度 品种 直链淀粉含量(%) 支链淀粉含量(%) 东农303 25.1c 74.9 克新12号 24.7c 75.3 尤金24.9c 75.1 延薯3号 23.3d 76.7 坝薯8号 26.7b 73.3 晋薯11号 27.2a 72.8 青薯2号 25.1c 74.9 陇薯3号 25.0c 75.0 从表中数据可以年出,参试品种中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的是晋薯11号,平均直链淀粉含量达27.2%;其次是坝薯8号,平均直链淀粉含量26.7%;直链淀粉含量最低是延薯3号,平均直链淀粉含量为23.3%,与所有参试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着水平。可见,不同品种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真实的差异。 3讨论 马铃薯淀粉加工一直是马铃薯加工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部分,选育淀粉含量较高、产量适中的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是我国马铃薯育种者长期以来坚持的育各目标之一。但马铃薯的产量与淀偻含量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数量性状,除了品种自身的特性外,还极易受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育各和引各过程中尤其要重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大面积引种前一定要进行小范围的试验,才能保证减少盲目引种可能带来的风险。 马铃薯品种受纬度等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小,但品种自身的特性又决定了它必有一个最佳的栽培区域。同是高淀粉的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淀粉含量会有显着的差异。本试验即表现出各品种在哈尔滨地区种植的淀粉含量与育成地点的淀粉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品种差异还很大。多数品种的淀粉含量有所下降,其中下降较大的品种有陇薯3号和青薯2号;其次为晋薯11号和尤金;淀粉含量变化较小的有东农303、克新12号和坝薯8号。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本地区今年生育期间雨量较大,低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影响块茎中淀粉的累积。而淀粉含量变化幅度较大的陇薯3号和青薯2号,也可能是由于引种区域跨度较大导致生育期缩短,使这两个品种不能达到正常成熟。早熟品种东农303和尤金由于植株对晚疫病抗性较弱,造成淀粉含量较低。 在本次试验中,各参试品种淀粉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延薯3号、克新12号、青薯2号、坝薯8号、陇薯3号、晋薯11号、东农303和尤金。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不同。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5%的品种有:延薯3号、克新12号、尤金和陇薯3号,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的品种有:青薯2号、坝薯8号、晋薯11号和东农303。克新12号和延薯3号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均较高,我们可以初步认定这两个品种为哈尔滨地区淀粉加工的优先品种。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比例对马铃薯的加工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所测样品中直链淀粉的比例普遍较低,有利于保证马铃薯淀粉加工产品的质量
⑵ 怎样做青储料
青贮发酵法。青贮就是利用青绿饲料中存在的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对饲料进行发酵,使饲料中的部分糖源转变为乳酸,使青贮料的pH值降到4.2以下,以抑制其它好氧微生物如霉菌、腐败菌等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长期贮存青饲料的目的。青贮发酵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的变化过程。其持续的时间约3周左右,大体可分为5个价段:第一价段是创造厌氧环境阶段。从青贮原料放入窖中开始,这时植物细胞在继续呼吸,其结果是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使青贮料逐渐变为厌氧环境,再加上产热,都给乳酸菌繁殖提供了条件。第二阶段主要是产生乙酸阶段。酸的浓度增加又给乳酸菌开始繁殖创造了条件。第三阶段是乳酸开始产生价段。也是乙酸菌在较高的酸中不能生活而受到限制的阶段。以上三个价段约需3~5天,三者互相穿插,无一定界限。第四价段则是乳酸菌增殖和乳酸形成的价段。在正常情况下,窖内温度由330C降到250C,pH值由6降到3.4~4.0。这个价段持续15~20天。由于产生的乳酸已达到最高水平,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第五阶段的情况取决于前四个价段,首先如产生的乳酸、乙酸量足,就可以预防其它杂菌的作用。否则,如乳酸量少,有害杂菌就会增殖;丁酸菌会产生丁酸,进而作用于青贮原料引起分解,使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为氨与胺,青贮料发出臭味,影响适口性。其次,如青贮窖镇压得紧,空气排出干净,封顶严密不漏气(最初几天下沉最多,封顶下沉后要及时培土封严),青贮料就可长期保存。否则,空气一经进入,就会氧化产热,造成损失;同时在有空气情况下,霉菌繁殖,就能利用第四阶段所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下降后, 随之杂菌增殖,使青贮料霉变发臭而遭受损失。
青贮料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满足乳酸菌生长繁殖的三个条件:无氧环境、原料中足够的糖分,再加上适宜的含水量,三者缺一不可。为保证无氧环境,青料收割后,应尽可能在短时期内切短、装窖、压实、封严,这是保持低温和创造厌氧的先决条件。切短是便于压实,压实是为了排除空气,密封是隔绝空气。否则,如有空气就会使植物细胞继续持续呼吸,窖温升高,不仅有利于杂菌繁殖,也引起营养物质大量损失。为保证乳酸菌的大量繁殖,必需有适当的含糖量。根椐饲料含糖量的多少,可将青贮原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易于青贮的原料,如玉米、菊芋、向日葵、胡萝卜茎叶、芜青、饲用甘蓝、禾本科牧草、甘薯藤、南瓜等;第二类是不易于青贮的原料,如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等豆科牧草以及大豆、碗豆、马铃薯的茎叶等;这类原料宜与第一类混贮。第三类是不能单独青贮的原料,如南瓜藤、西瓜藤等。这类植物含糖量极低,只有与其它易于青贮的原料混贮,或添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如玉米粉等,或加酸青贮才能成功(包括如每100kg青贮原料加1kg丙酸,但要注意防止溅洒在皮肤上;或按原料量的5~6%添加A.I. V稀释液(由浓度30%的盐酸192份、40%的硫酸8份,再加水800份稀释而成);或按原料量的5~7%添加A.A Z稀释液(该液由浓度8~10%盐酸170份、8~10%的了硫酸30份混合而成。);也可加蚁酸、甲酸(比加盐酸、硫酸效果好,因盐酸等强酸易溶解钙盐,影响了对钙的吸收)。因蚁酸在青贮时或瘤胃消化过程中,能分解成对家畜无毒害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蚁酸本身也可被吸收利用,增重效果比一般青贮料高。添加量为每吨原料中加浓度85%的蚁酸2.85kg(英国)或浓度为90% 的4.53kg(美国)。加酸青贮料的优点:颜色鲜绿,具香味,品质高(蛋白损失仅0.3~0.5%,一般青贮料损失达1~2%;粗纤维减少多;胡萝卜素、VC、钙、磷损失少)。
青贮料中适宜的水分含量是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最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豆科牧草则以60~70%为优。另外,因质地不同而有差异。质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达78~82%;而收割早、幼嫩多汁而柔软的原料,含水量应低些,以60%为宜。含水过高或过低的青贮原料,均应进行凉晒处理或加水调节。过高的贮前应稍凉晒凋萎,如仍不行,可与粉碎的干草或秸秆混合青贮。判断观察水份高低的方法,除实测外,在生产中主要是靠经验来判断。一是手挤法:抓一把铡碎的青贮原料,用力挤30秒钟,伸开手后有水流出或手指间有水,含水量约为75~85%,太湿,不能做成优质青贮,应该晒一下,或与较干的秸杆一起青贮,或每吨加90kg玉米面。如伸开手后料团呈球状,手湿,含水量约在68~75%,或伸开手后料团慢慢散开,手不湿,含水量约在60~67%,都是做青贮的最佳含水量,不需任何添加物。如伸开手后料团立即散开,含水量低于60%,要添加水分后才能青贮。二是扭弯法:在铡碎前,扭弯秸杆的茎时不折断,叶子柔软带绿而不干燥,这时的含水量最合适。一般来说,豆科植物在孕蕾期和初花期,禾本科植物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玉米在乳熟期,应及时收割并青贮。
青贮方法分塑料袋青贮和窖式青贮两种.装填前,窖底部可填一层10~15厘米厚的切短的秸杆或牧草,以便吸收青贮液汁。对秸秆类可切成3厘米,青草、甜高梁、苏丹草和藤蔓可以短到10~20厘米后,直接放在塑料袋内或青贮池内 一层一层铺放,每层均反复踩实,排净空气,特别要注意窖壁四周和拐角処的压紧,直到装满并超出窖口20厘米为止,上面用厚塑料布封顶再用湿土压实,防止漏气和雨水流入。封口后头几天要常检查,发现下沉和裂缝,应及时加土填实。冬季为了保温,顶部可铺放一些玉米秸。一般情况下,青贮30~45天可完成发酵全过程,即可开窖使用。凡原料越软,发酵时间越短(40天左右):反之越坚硬所需发酵时间越长(45~50天左右)。豆科植物犮酵更长,需3个月左右。青贮料的贮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最久者可达20~30年。
饲喂时青贮饲料不能代替干草,过多饲喂易引起酸中毒(瘤胃内PH值为弱酸性),采食量下降。青贮料还具有轻泻性,怀孕家畜不宜多喂.各种家畜青贮料饲喂参考量(kg/日)如下:泌乳牛15--20;育成牛4--20;役牛10--20;肉牛10--20;马、骡 5--10;妊娠母猪3--6;哺乳猪2--3;羊5-8。喂量也可根据体重来确定:小母牛喂量可占体重的2.5~3%;公牛占体重的1.5~2%;育肥肉牛可占体重的4~5%。羊只喂量可参考牛的按体重喂量方法来确定。冰冻的青贮要融化后才能饲喂。
青贮饲料已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广使用。近年来青贮技术有很大改进。在青贮方法上:
推广低水分半干青贮法,通过添加甲酸(如每100kg禾本科牧草添加0.3~0.5kg;每100kg豆科牧草添加0.5kg)、丙酸(添加原料量的0.5~1.0%)、糖蜜、谷物等添加物,显着地提高了青贮效果,改进了青贮料的品质。
另有添加乳酸菌青贮:目前使用的菌种主要是德氏乳酸杆菌,一般添加量为每吨青贮原料加乳酸菌培养物0.5升或乳酸菌剂450克。
添加甲酸青贮:为有机酸中降低pH值最强的一种。除,抑制霉菌和腐败菌的生长外,可提高饲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效防止蛋白质水解。添加量:每吨青贮加95%的甲酸2.9kg,或每吨中加85~90%甲酸2.8~3.5kg。用水稀释,防烧手。
加乙酸量与甲酸相同。加丙酸量为0.1~0.6%。0.5~0.6%可作为不易青贮料的保存剂。
添加甲醛青贮:一般在每100kg青贮原料中添加浓度85%的甲醛0.3~0.7kg,能保证青贮过程中无腐败菌活动,干物质损失减少50%,消化率提高20%左右。也可按原料中每100g粗蛋白质添加甲醛4~8g。对嫩叶量大的青贮原料,除添加甲醛外,还应添加1.5%~2.5%甲酸,效果更好。
添加尿素青贮:按青贮原料量的0.5%添加。添加方法是将尿素制成水溶液,均匀的分层喷洒在原料上。除尿素外,还可按原料量的0.35~0.4%加入磷酸脲,不仅能补充乳酸菌繁殖对非蛋白质氮的需要,增加青贮料的菌体蛋白和磷的含量,还能使青贮料的酸度较快地达到标准(pH值3.8~4.2),有效地保存青贮料中的营养。
添加微量元素青贮:为了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可在每吨青贮原料中添加硫酸铜2.5克、硫酸锰5克、硫酸锌2克、氯化钴1克、碘化钾0.1克、硫酸钠500克。把以上化学盐类溶于水中分层喷洒在原料上即可。
添加食盐青贮:添加量为青贮原料的0.2%~0.5%。尤其适于原料水分低,质地粗硬的饲料。
添加酶制剂青贮:可使用胜曲霉、黑曲霉、米曲霉等培养物的浓缩物和淀粉酶、糊精酶、半纤维素酶等为主的酶制剂。添加量为青贮原料的0.01%~0.25%。
添加糖蜜青贮:禾本科原料加4%;豆科秸秆加6%;糖分多的加1~3%。
⑶ 青储饲料技术完整版
青贮饲料技术就是利用乳酸菌等益生菌发酵饲料:1、提高饲草的利用价值,新鲜的饲草水分高,适口性好,易消化,但容易腐烂变质。青贮后,营养物质不但不会减少,还有一种芳香酸味,刺激家畜的食欲;2、调整饲草供应时期,我国北方饲料生产的季节性非常明显,旺季时吃不完,饲草、饲料易腐烂,漏季缺少青绿饲料。青贮可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有利于增高肉羊的生产才能;3、青贮是一种经济实惠的彼逆青绿饲料的办法,青贮可以使单位面积收获的总养分彼逆达最高值,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另外,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收割、运输、贮存,减轻劳动强度,增高工作效率。4、治疗病虫害,玉米、高粱的钻心虫和牧草的一些害虫,通过青贮可以杀死虫卵、病原菌,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青贮技术操作方法(参考农盛乐青贮剂的使用方法):
用农盛乐青贮剂制作青贮饲料,比常规青贮成功率高,饲料的外观、颜色、口感、气味、菌体蛋白、粗蛋白、营养转化率等各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品质更好。
1、收割及时:注意掌握好青贮原料的刈割时间并及时收割,一般密植青刈玉米在乳熟期,豆科植物在开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甘薯藤在霜前收割。
2、快速运输:原料收割后要及时运至青贮地点,以防耗时过长造成水分蒸发,细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损失。
3、料长合适:一般将原料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此外,切断的植物组织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
4、撒料装窖:4吨青贮物料用农盛乐青贮剂10公斤,电话4oo 696 8oo8。将农盛乐青贮剂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水分合适判断方法:手抓一把物料,见水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即可。然后开始装窖,随装随踩,一边装原料,一边撒青贮剂,每装30cm左右踩实一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是约好,尽量一次装满全窖。
5、盖草封土: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出去木板,盖上一层切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最初几天应注意检查,发现盖土裂缝及时修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制作青贮时,其它步骤与一般青贮相同,但应注意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后压土或压上其它中午,薄膜应严格密封,防止漏气。
青贮剂菌种35元/瓶,可制作10公斤青贮菌液。希望可以帮到你,如果您还有问题,可以继续追问,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旺采纳!祝您生活愉快!
⑷ 为什么淀粉含量是衡量和评价谷物种子质量的主要指标
随着当今饲料价格的上涨,充分利用奶牛日粮中的淀粉变得空前重要。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牛粪中存在未被消化的谷物,同时最大限度优化瘤胃发酵效率。我们需要较高的淀粉降解利用率,同时也需要将降解速率快的淀粉和降解速率较慢的淀粉相结合以减少酸中毒现象的发生。换言之,需要适当控制日粮中可快速消化利用的淀粉,以防其过量摄入导致瘤胃长时间处于过酸的状态。此外,也需要努力做到瘤胃中的淀粉、蛋白质和氮素的单位时间降解速率最大限度地同步化,使瘤胃微生物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获得微生物蛋白的最高产量。实验室分析检测可帮助奶农清楚地知道日粮中的淀粉如何被奶牛消化和利用。而淀粉的可消化性主要受以下几点化学特性的影响,分别是:谷物胚乳的类型和成熟度、干物质含量及粉碎颗粒大小。
体外淀粉消化率测定
众所周知,瘤胃中淀粉化学特性的不同会导致其可利用性的差异,体外淀粉消化率指标可量化此差异的大小,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饲料间淀粉可利用性的不同。CVAS通过检测经瘤胃微生物培养7小时后淀粉被微生物降解的情况来评估淀粉的降解速率。饲料样品需被粉碎并通过2mm筛,然后置于瘤胃液中。瘤胃液取自饲喂高产TMR且处于泌乳前-中期的奶牛,一般每天从三头奶牛瘤胃内采集并加以混合。消化一定时间后,采用传统的酶解法检测残留的淀粉含量,通过衡量消化前后的淀粉含量来评估淀粉消化率和消化速率。饲料样品在瘤胃液中消化2小时后的淀粉残留量也可为评价淀粉在瘤胃中快速降解的能力提供一定参考。下表显示了不同谷物及副产品在瘤胃液中消化2小时及7小时后淀粉被降解的百分比。
⑸ 如何制作青贮饲料
青贮的方法可分为一般青贮和特殊青贮,特殊青贮又可分为半干青贮、混合青贮、添加剂青贮等。一般青贮的制作方法如下。
(1)适时收割青贮原料。所谓适时收割是指在可消化养分产量最高的时期收割。优质的青贮原料是调制优良青贮料的基础,一般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禾本科牧草在抽穗期、豆科牧草在开花初期收割为宜。收割适时,原料作物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水分含量适宜,青贮易于成功。
(2)清理青贮设备。青贮饲料用完后,应及时清理青贮设备(青贮窖、池等),将污腐物清除干净,以备再次青贮使用。
(3)调节水分。青贮原料的含水量是影响青贮成败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一般禾本科饲料作物和牧草的含水量以65%~75%为好,豆科牧草含水量以60%~70%为好。质地粗硬的原料含水量可高些,以78%~82%为宜,幼嫩多汁的原料含水量应低些,以60%为最好。原料含水量较高时,可采用晾晒的方式或掺入粉碎的干草、干秸秆及谷物等含水量少的原料加以调节;含水量过低时,可掺入新割的含水量较高的原料混合青贮。青贮现场测定水分的方法为:抓一把刚切割的青贮原料用力挤压,若从手指缝向下流水,说明水分含量过高;若从手指缝不见出水,说明原料含水量过低;若从手指缝刚出水,又不流下,说明原料水分含量适宜。准确的水分含量测定方法是利用实验室的通风干燥箱烘干测定或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
(4)切碎。青贮原料在入窖前均需切碎。切碎目的有两个:一是便于青贮时压实,以排除原料缝隙之间的空气;二是使原料中含糖的汁液渗出,湿润原料表面,有利于乳酸菌的迅速繁殖和发酵,提高青贮的品质。原料的切碎,常使用青贮联合收割机、青贮料切碎机,也可使用滚筒式铡草机。原料一般切成2~5厘米的长度。含水量多、质地柔软的原料可以切得长些;含水量少、质地较粗的原料可以切得短些。
(5)装填和镇压。青贮原料的装填一要快速,二要压实。一旦开始装填,应尽快装满窖(池),不能拖拉,以避免原料在装满和密封之前腐败变质。青贮窖以一次装满为好,即使是大型青贮建筑物,也应在2~3天以内装满。装填过程中,每装30厘米(层高)就需要镇压一次。镇压时,特别要注意靠近墙和拐角的地方不能留有空隙。
(6)密封。原料装填完毕,立即密封和覆盖,隔绝空气并防止雨水渗入。
⑹ 河北省青贮玉米质量标准
各地青贮玉米的质量标准都是一样,淀粉≥25,中性洗涤纤维≤45,酸性洗涤纤维≤23,粗蛋白含量≥7,淀粉含量高的青贮玉米好,,北京禾佳源青贮玉米在河北有种植的,完全符合河北省的青贮玉米标准,客户一致反应不错,有牧业也是很看重这个青贮玉米,觉得符合河北地区的青贮玉米质量。
⑺ 青贮饲料如何制作
青贮是储备青绿饲料的一种方法,是将新鲜的青绿饲料填入密闭的青贮塔(窖)或其他密闭容器内,经过一段时间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形成一种多汁、耐贮、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可供全年饲喂的饲料。其原理是,密闭厌氧的环境中,霉菌的作用受到限制,而乳酸菌大量繁殖,从而将饲料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的糖乳酸化,降低饲料的pH,抑制饲料中霉菌和腐败菌的生长,才可避免饲料的霉烂和变质,使饲料的营养成分被长期保存。青贮发酵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好气菌的活动,植物原料装入窖内活细胞继续呼吸、消耗青贮料间隙中的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或热量。同时好气的酵母菌与霉菌大量生长和繁殖。从原料装入到原料停止呼吸,变为嫌气状态,这段时间要求越短越好,可以迅速地减少霉菌和其他有害细菌对饲料的作用。第二阶段是厌氧菌——主要是乳酸菌与分解蛋白质的细菌以异常快的速度繁殖,同时霉菌和酵母死亡,饲料中乳酸增加,pH下降到4.2以下。第三阶段是当酸度达到一定程度,青贮窖内的蛋白质分解菌和乳酸菌本身也被杀死,青贮料的调制过程完成,各种变化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状态,使饲料可以长时间的保存。
(1)青贮饲料的原料及要求
用于青贮饲料的原料很多,如各种青绿状态的饲草、作物秸秆、作物茎蔓等。最常用的青贮原料是玉米秸秆和专用于青贮的玉米全株。对青贮原料的要求主要是原料要青绿或处于半干的状态,含水量在65%~75%,不低于55%。原料无泥土、无污染、干燥、含水量少的作物秸秆不宜作为青贮的原料。
(2)青贮饲料的方式
青贮饲料的方式可按青贮容器的不同分为青贮塔青贮、青贮坑青贮和塑料袋青贮等。在大型的养殖场有使用青贮塔青贮饲料的,在一般的养殖场多采用青贮坑青贮,在农户青贮比较少的情况下可使用塑料袋青贮。在国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牧场也有使用大型塑料袋进行青贮的,每袋的青贮料约为800~1000千克。
(3)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
制作青贮饲料是一项季节性、时间性很强的突击工作,要求收割、运输、切碎、踩实、密封等操作连续进行,短时间内完成。所以青贮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坑的制作、原料和人员安排、机械的准备和必要用具、用品的准备等。
青贮坑青贮法 青贮坑青贮具有造价低、青贮量大、不需特殊的设备、易于推广、便于操作的特点,是一般羊场和养羊专业户常用的青贮方式。
青贮坑地势的选择和制作:青贮坑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土质结实、排水良好、地面宽敞、易于排水、离羊舍较近的地方。坑的大小依青贮料的多少而定。在农户饲养羊数量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可挖深度为1~2米、宽度为2~4米、长度不限的青贮坑(图8-5)。坑的四周要平整,有条件时可用砖、水泥做成永久性的青贮坑,每次使用前将上年的饲料要彻底清理干净。土坑则必须在坑的四周铺上塑料薄膜,防止土混入饲料中和增加四周的密闭性。
原料的准备:青贮原料的准备,一是要适时收割,收割过晚的秸秆粗纤维增加、维生素和水分减少,营养价值也降低。二是收割、运输要快,原料的堆放要到位,保证满足青贮的需要,不要造成误工。
切碎:羊的青贮饲料切碎的长度为1~2厘米,切碎前一定要把饲料的根和带土的饲料去掉,将原料清理干净。
装窖:装窖和切碎同时进行,边切边装。装窖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原料的水分含量,适宜水分含量应为65%~75%左右,水分不足时应加入水。适宜水分的作用是有利于饲料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饲料保持一定的柔软度,有利于在水分的作用下使饲料增加密度,减少间隙,减少饲料中空气的含量,便于饲料的保存。二是注意饲料的踩压,在大型青贮饲料的制作时,有条件的使用链轨车碾压。没有条件时组织人力踩压,要一层一层地踩几遍。三是装窖的速度要快,最好是当天装满、踩实、封窖。装窖时间过长时,容易造成好氧菌活动时间延长,饲料容易腐败。
封窖:当窖装满高出地面50~100厘米时,在经过多遍的踩压后,把四周的塑料薄膜拉起来盖在露出地面的饲料上,用塑料薄膜封顶和四周,不漏气,不渗水。封窖后要经常检查窖顶及四周有无裂缝前及时补好,保证窖内的无氧状态。
表7-1 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
表7-1 羊常用饲料营养价值(续)-3
注:引自蒋英、张冀汉编《山羊》,1985,农业出版社
开窖饲喂:青贮60天后,待饲料发酵成熟,乳酸菌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具备抗有害细菌和霉菌的能力后才可开窖饲喂。青贮质量好的青贮饲料,应有苹果酸味或酒精酸味,颜色为暗绿色,表面无黏液,pH在4以下。开窖后青贮料饲喂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发现有霉变的饲料要扔掉;二是开窖的面积不宜过多,防止暴露面积大,好氧的细菌在外面的饲料变质;三是取用时不要松动深层的饲料,以防空气进入;四是饲喂量要由少到多,使羊渐渐适应。在生产中,有的农民不了解青贮原理和使用要点,见饲料的表面有点发霉,怕饲料变质坏掉,就赶快把青贮窖上的塑料薄膜去掉并翻动,结果青贮饲料很快腐烂变质,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⑻ 青贮淀粉含量低了怎么办
品种不同数据略有区别,据观察和测定:当乳线处于距顶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时(见图1),玉米千粒重约为299克,此时青贮玉米干物质约27-29%,淀粉含量在18-25%,;当乳线处于籽粒二分之一的位置,玉米千粒重为323克,此时青贮玉米干物质约28-35%,淀粉含量为20-30%;当乳线处于基部并消失时,千粒重为329克,达最大值,青贮玉米干物质约35-45%,淀粉含量22-35%。 由此可见当乳线超过1/2以后,青贮玉米的整体淀粉含量增长放缓,但水分下降快速,且青贮玉米中NDF快速增长,消化率快速下降,所以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乳线1/2处,最晚不超过2/3。
不同干物质青贮的损失率也不同(湿度=水分)
⑼ 青储玉米的淀粉含量
使用高青贮日粮的注意事项
我在几个地方尝试过使用高纤维饲料,当时使用了30kg青贮玉米,在东北还加了3kg羊草,达到了60%的粗饲料水平,奶牛产奶量也不错。但使用高青贮日粮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青贮玉米干物质达到30%;二是精料浓度相对高些,把日粮浓度提上去才能达到相应的产量。比如精料中蛋白浓度达到25%以上。如果能量不够,要添加一些脂肪粉或其它添加剂。
我在内蒙也尝试使用过30kg青贮,其它粗料用的玉米秸秆。玉米秸秆经过粉粹和发酵(添加了发酵剂),采食量非常不错,香味和诱食效果也很好。如果青贮玉米干物质达不到,可以使用燕麦、小麦秸、稻秸和玉米秸,但需要处理一下,比如稻草除尘,提高收割高度,粉粹细度。如果粗饲料uNDF240高,表示整体消化率低,可以相应把草搅碎,这样和长草效果差不多。
⑽ 请问青贮饲料怎么制作
制作青贮的方法技巧(以金宝贝青贮饲料发酵剂青贮饲料为例):
1、收割及时:制作青贮饲料的玉米秸秆最好是在乳熟期收割。
2、快速运输:玉米秸秆收割后要及时运至青贮地点,以防耗时过长造成水分蒸发,细胞呼吸及物料氧化作用造成营养损失。
3、料长合适:一般将玉米秸秆切成2-3厘米,以利于装窖时踩实、压紧、排气,同时沉降也较均匀,养分损失少。此外,切短的玉米秸秆能渗出大量汁液,有利于乳酸菌生长,加速青贮过程。对青贮窑来说,更应注意四壁原料的压紧,这样可尽可能减少料中氧含量。
4、快速装料:在调制青贮料的过程中,必须抓紧时间,集中人力、机具,搞突击,缩短原料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装窖越快越好。若延长装窖时间,除受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损失营养物质外。同时也由于呼吸作用而使温度上升,引起杂菌繁殖,致使青贮料品质下降。
5、撒料装窖:5吨青贮物料用金宝贝青贮饲料发酵剂1公斤。将金宝贝青贮饲料发酵剂用米糠(麦麸皮或玉米粉)按1:10左右的比例稀释,喷水,物料水分调至60-70%,备用。水分合适与否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不滴水,落地能散开却可。将玉米秸秆的水分含量调至60-70%,(如果湿度大可以加一些干秸秆,如果湿度小可以加一些新鲜的红薯秧等,也可以加水来调节),然后开始装窖,随装随踩,一边装原料,一边撒发酵剂,每装30厘米左右踩实1次,尤其是边缘踩得越实越好,尽量1次装满全窖。
6、盖草封土:装填量需高于边缘30厘米,以防青贮料下沉。周围用木板等围好,2~3天下沉后除去木板,盖上一层切短至5~10厘米,厚度约20厘米的青草,然后盖土踩实,盖土的厚度为60厘米,堆成馒头形状,拍平表面,并在窖的周围挖排水沟。最初几天应注意检查,发现盖土裂缝及时修好。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制作青贮时,其他步骤与一般青贮相同,但应注意最后覆盖塑料薄膜后压土或压上其他重物,薄膜应严格密封,防止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