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生物素效价检测方法

生物素效价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11 03:43:50

① 用微生物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有何优缺点

优点就是非常直接的看到抗生素作用的效果,强与不强;缺点就是指示菌培养的标准不是很统一,导致结果不标准。没法横向比较。

② 青霉素效价测定实验中引起误差的步骤有哪些

青霉素生产工艺过程
一、青霉素的发酵工艺过程
1、工艺流程
(1)丝状菌三级发酵工艺流程
冷冻管(25°C,孢子培养,7天)——斜面母瓶(25°C,孢子培养,7天)——大米孢子(26°C,种子培养56h,1:1.5vvm)——一级种子培养液(27°C,种子培养,24h,1:1.5vvm)——二级种子培养液(27~26°C,发酵,7天,1:0.95vvm)——发酵液。
(2)球状菌二级发酵工艺流程
冷冻管(25°C,孢子培养,6~8天)——亲米(25°C,孢子培养,8~10天)——生产米(28°C,孢子培养,56~60h,1:1.5vvm)——种子培养液(26~25-24°C,发酵,7天,1:0.8vvm)——发酵液。
2、工艺控制
(1)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
基质浓度 在分批发酵中,常常因为前期基质量浓度过高,对生物合成酶系产生阻遏(或抑制)或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如葡萄糖和钱的阻遏或抑制 , 苯乙酸的生长抑制), 而后期基质浓度低限制了菌丝生长和产物合成 ,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 , 在青霉素发酵中通常采用补料分批操作法 , 即对容易产生阻遏、抑制和限制作用的基质进行缓慢流加以维持一定的最适浓度。这里必须特别注意的是葡萄糖的流加 , 因为即使是超出最适浓度范围较小的波动 , 都将引起严重的阻遏或限制 , 使生物合成速度减慢或停止。目前 , 糖浓度的检测尚难在线进 行 , 故葡萄糖的流加不是依据糖浓度控制 , 而是间接根据pH 值、溶氧或 C02 释放率予以调节。
(2)温度 青霉素发酵的最适温度随所用菌株的不同可能稍有差别 , 但一般认为应在25 °C 左右。温度过高将明显降低发酵产率 , 同时增加葡萄糖的维持消耗 , 降低葡萄糖至青霉素的转化率。对菌丝生长和青霉素合成来说 , 最适温度不是一样的, 一般前者略高于后者, 故有的发酵过程在菌丝生长阶段采用较高的温度,以缩短生长时间, 到达生产阶段后便适当降低温度 , 以利于青霉素的合成。
(3) pH 值 青霉素发酵的最适 pH 值一般认为在 6. 5 左右 , 有时也可以略高或略低一些 , 但应尽量避免 pH 值超过7.0, 因为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容易加速其水解。在缓冲能力较弱的培养基中, pH 值的变化是葡萄糖流加速度高低的反映。过高的流加速率造成酸性中间产物的积累使 pH 值降低; 过低的加糖速率不足以中和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氨或其他生理碱性物质代谢产生的碱性化合物而引起 pH 值上升。
(4)溶氧 对于好氧的青霉素发酵来说 , 溶氧浓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溶氧浓度降到 30% 饱和度以下时, 青霉素产率急剧下降, 低于 10% 饱和度时, 则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溶氧浓度过高 , 说明菌丝生长不良或加糖率过低, 造成呼吸强度下降, 同样影响生产能力的发挥。溶氧浓度是氧传递和氧消耗的一个动态平衡点, 而氧消耗与碳能源消耗成正比, 故溶氧浓度也可作为葡萄糖流加控制的一个参考指标。
(5)菌丝浓度 发酵过程中必须控制菌丝浓度不超过临界菌体浓度, 从而使氧传递速率与氧消耗速率在某一溶氧水平上达到平衡。青霉素发酵的临界菌体浓度随菌株的呼吸强度 (取决于维持因数的大小, 维持因数越大,呼吸强度越高) 、发酵通气与搅拌能力及发酵的流变学性质而异。呼吸强度低的菌株降低发酵中氧的消耗速率,而通气与搅拌能力强的发酵罐及黏低的发酵液使发酵中的传氧速率上升, 从而提高临界菌体浓度。
(6)菌丝生长速度 用恒化器进行的发酵试验证明,在葡萄糖限制生长的条件下,青霉素比生产速率与产生菌菌丝的比生长速率之间呈一定关系。当比生长速率低于0.015h-1时,比生产速率与比生长速率成正比, 当比生长速率高于 O. 015h-1时, 比生产速率与比生长速率无关 D 因此, 要在发酵过程中达到并维持最大比生产速率, 必须使比生长速率不低0.015h-1 。这一比生长速率称为 临界比生长速率。对于分批补料发酵的生产阶段来说, 维持0.015h斗的临界比生长速率意味着每 46h 就要使菌丝浓度或发酵液体积加倍, 这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是很难实现的。事实上 , 青霉素工业发酵生产阶段控制的比生长速率要比这一理论临界值低得多, 却仍然能达到很高的比生产速率。这是由于工业上采用的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不断有部分菌丝自溶, 抵消了一部分生长, 故虽然表观比生长速率低, 但真比生长速率却要高一些。
(7)菌丝形态 在长期的菌株改良中 , 青霉素产生菌在沉没培养中分化为主要呈丝状生长和结球生长两种形态。前者由于所有菌丝体都能充分和发酵液中的基质及氧接触, 故一般比生产速率较高; 后者则由于发酵液黏度显着降低, 使气-液两相间氧的传递速率大大提高, 从而允许更多的菌丝生长 (即临界菌体浓度较高), 发酵罐体积产率甚至高于前者。
在丝状菌发酵中, 控制菌丝形态使其保持适当的分支和长度, 并避免结球 , 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在球状菌发酵中, 使菌丝球保持适当大小和松紧 , 并尽量减少游离菌丝的含量, 也是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的关键素之一。这种形态的控制与糖和氮源的流加状况及速率、搅拌的剪切强度及比生长速率密切相关。
3、 工艺控制要点
(1)种子质量的控制 丝状菌的生产种子是由保藏在低温的冷冻安瓿管经甘油、葡萄糖、蛋白胨斜面移植到小米固体上,25 °C 培养 7 天, 真空干燥并以这种形式保存备用。生产时它按一定的接种量移种到含有葡萄糖、玉米浆、尿素为主的种子罐内 ,26 °C 培养 56h 左右, 菌丝浓度达6%-8%, 菌丝形态正常, 按 10%-15%的接种量移人含有花生饼粉、葡萄糖为主的二级种子罐内,27°C 培养 24h, 菌丝体积 10%-12%, 形态正常, 效价在700D/ml左右便可作为发酵种子。
球状菌的生产种子是由冷冻管子孢子经混有O. 5% -1. 0 %玉米浆的三角瓶培养原始亲米孢子, 然后再移人罗氏瓶培养生产大米抱子 (又称生产米), 亲米和生产米均为25 °C静置培养, 需经常观察生长发育情况在培养到 3-4 天, 大米表面长出明显小集落时要振摇均匀, 使菌丝在大米表面能均匀生长, 待10 天左右形成绿色孢子即可收获。亲米成熟接人生产米后也要经过激烈振荡才可放置恒温培养, 生产米的孢子量要求每粒米300万只以上。亲米、生产米子孢子都需保存在 5 °C冰箱内。
工艺要求将新鲜的生产米 (指收获后的孢瓶在10天以内使用) 接人含有花生饼粉、玉米胚芽粉、葡萄糖、饴糖为主的种子罐内,28 °C 培养 50-60h当pH 值由6. 0-6. 5 下降至 5.5-5. 0, 菌丝呈菊花团状,平均直径在 100- 130μm, 每毫升的球数为 6万 -8万只, 沉降率在 85% 以上, 即可根据发酵罐球数控制在 8000-11000只/ml 范围的要求, 计算移种体积, 然后接入发酵罐, 多余的种子液弃去。球状菌以新鲜孢子为佳, 其生产水平优于真空干燥的孢子,能使青霉素发酵单位的罐批差异减少。
(2)培养基成分的控制
a. 碳源 产黄青霉菌可利用的碳源有乳糖、蕉糖、葡萄糖等。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淀粉水解糖、糖化液 (DE 值 50% 以上) 进行流加。
b. 氮源 氮源常选用玉米浆、精制棉籽饼粉、麸皮,并补加无机氮源(硫酸氨、氨水或尿素)。
c. 前体 生物合成含有苄基基团的青霉素 G, 需在发酵液中加人前体。前体可用苯乙酸、苯乙酰胺, 一次加入量不大于0.1%, 并采用多次加入, 以防止前体对青霉素的毒害。
d. 无机盐加人的无机盐包括硫、磷、钙、镁、钾等, 且用量要适度。另外, 由于铁离子对青霉菌有毒害作用, 必须严格控制铁离子的浓度, 一般控制在30 μg/ml 。
(3)发酵培养的控制
a. 加糖控制 加糖量的控制是根据残糖量及发酵过程中的 pH 值确定 , 最好是根据排气中CO2 量及 O2 量来控制, 一般在残糖降至 0.6% 左右, pH 值上升时开始加糖。
b. 补氮及加前体 补氮是指加硫酸铵、氨水或尿素, 使发酵液氨氮控制在 O. 01%-0.05%,补前体以使发酵液中残存苯乙酰胺浓度为 0.05%-0.08% 。
c. pH 值控制 对pH 值的要求视不同菌种而异, 一般为 pH 6.4-6.8, 可以补加葡萄 糖来控制。目前一般采用加酸或加碱控制pH值。 d. 温度控制 前期 2 5- 2 6 °C, 后期 23 °C, 以减少后期发酵液中青霉素的降解破坏。e. 溶解氧的控制 一般要求发酵中溶解氧量不低于饱和溶解氧的30% 。通风比一般为1 : 0. 8L/(L • min), 搅拌转速在发酵各阶段应根据需要而调整。
f. 泡沫的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 可以用天然油脂, 如豆油、玉米油等或用化学合成消泡剂 " 泡敌 " 来消泡, 应当控制其用量并要少量多次加入, 尤其在发酵前期不宜多用, 否则会影响菌体的呼吸代谢
g. 发酵液质量控制 生产上按规定时间从发酵罐中取样 , 用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变化来控制发酵。生产上惯称" 镜检 ",根据" 镜检 "中菌丝形变化和代谢变化的其他指标调节发酵温度, 通过追加糖或补加前体等各种措施来延长发酵时间, 以获得最多青霉素。当菌丝中空泡扩大、增多及延伸, 并出现个别自溶细胞, 这表示菌丝趋向衰老, 青霉素分泌逐渐停止, 菌丝形态上即将进入自溶期, 在此时期由于茵丝自溶, 游离氨释放, pH 值上升, 导致青霉素产量下降, 使色素、溶解和胶状杂质增多, 并使发酵液变蒙古稠, 增加下一步提纯时过滤的困难。因此, 生产上根据" 镜检 "判断, 在自溶期即将来临之际, 迅速停止发酵, 立刻放罐, 将发酵液迅速送往提炼工段。

③ 评定饲料矿物质元素生物学效价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评定饲料矿物质元素生物学效价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矿物质饲料分为两大类即常量元素矿物质饲料和微量元素矿物质饲料。常量元素矿物质饲料主要有食盐、钙磷补充料。微量元素矿物质原料主要有铜、铁、锌、锰、硒、碘等化合物原料。(1)食盐。在常用植物性饲料中,钠氯含量都少,而钠更易缺乏。食盐是补充钠氯的最简单、价廉和有效的添加剂。食盐中含氯60%,含钠39%。食盐在猪配合饲料中添加量为0•5%左右。食盐不足可引起食欲下降,采食量低。生产性能下降,并导致异嗜癣。食盐过量时,只要有充足饮水,一般对猪健康影响较小,但若饮水不足,可能出现食盐中毒。在生产中防止食盐超量添加。使用含食盐高的鱼粉和酱油渣时,应特别注意。(2)含钙饲料。生产中主要用贝壳粉和碳酸钙又称石灰石粉。贝壳粉和石灰石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含钙量为35%左右。石灰石略高可达38%左右。其他钙源如白云石,含镁量高为10%左右,含钙24%,效果差,且高镁易引起尿酸盐沉积,应慎用。(3)含磷饲料。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为磷酸氢钙和骨粉。饲料级磷酸氢钙国标规定,含磷为大于16o%,含钙量大于21%,含氟量(以氟计)≤l800毫克每千克。使用磷酸氢钙必须化验含磷量和含氟量这两个指标,必须引起重视;否则,含氟超标造成氟中毒,造成重大损失。骨粉是脱脂和脱胶后再烘干粉碎制成。应用骨粉也必须化验含磷量和含氟量,骨粉含磷量较低,一般为9%---12%,所以选用含磷饲料,应注意单位磷的价格。另外骨粉一般还含有有机物,容易造成污染、带菌、发霉结块,并产生异臭,造成降低品质,影响适口性。(4)微量元素原料。微量元素原料主要有硫酸盐类,主要有硫酸亚铁(一水或七水)、硫酸锌(一水或七水)、硫酸铜(五水)、碘化钾和亚硒酸钠,在配制微量元素添加剂时要购买这些原料,在购买单项原料时,要注意含量,含水量以及粒度。这是很重要的。

④ 微生物效价测定法中的标准曲线法的所有流程及原理

您好!关于企业,维持好企业这样高深的话题,建议您到专业论坛上看看更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再次给你一点建议:
首先,一个企业是由很多个人组成的,是一个系统。所以治企也就是治人。只有将每个职员都紧紧的凝聚在一起,每个人都为企业的利益而努力,才能使企业取得最大利益。
古人有云:“恩威并施,此为治也。”也就是说,除了要用利益留住人,也要用严厉的制度约束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重视,也就是所谓的自重感,只要你满足他的自重感,那么他就会为你做你想让他做的事。当然,必须要在他觉得合算的情况下啦!其实每个人的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就好象有的人更在乎气节,所以就有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能丢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然而有的人更在乎自身现实的利益,于是就出现了那些为后人所唾骂的**贼,汉奸什么的。
所以呢!要取己之所需就必须先予人之所求。否则就是强盗行为了。
管理之道可简单的概括为如下: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震之以威
予之以利
束之以法
这可能并不完全,但是也有一定的概括性。

⑤ 抗生素效价测定的方法有哪两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抗生素的效价常采用微生物学方法测定,它是利用抗生素对特定的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的原理来测定抗生素效价的方法,如管碟法(cylinder
plate
method)。管碟法是根据抗生素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中的扩散渗透作用,比较标准品和检品两者对试验菌的抑菌圈大小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管碟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含有高度敏感性试验菌的琼脂平板上放置小钢管(内径6.0±0.lmm,外径8.0±0.lmm,高10±0.lmm),管内放入标准品和检品的溶液,经16~18小时恒温培养,抗生素扩散的有效范围内则产生透明的无菌生长的区域,常呈圆形,称为抑菌圈(图实验-18)。抑菌圈直径大小与抗生素浓度相关,比较抗生素标准品与检品的抑菌圈大小,可计算出抗生素的效价。抗生素效价常采用二剂量法。将抗生素标准品和供试品各稀释成一定浓度比例(2:1或4:1)的两种溶液,在同一平板上比较其抗药活性,再根据抗生素浓度对数和抑菌圈直径成直线关系的原理来计算供试品效价。取含菌层的双层平板培养基,每个平板表面放置4个小钢管,管内分别放入检品高、低剂量和标准品高、低剂量溶液。先测量出四点的抑菌圈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检品的效价。
(1)
求出w和v:
(2)
w=(sh+uh)-(sl+ul)
(3)
v=(uh+ul)-(sh+sl)
式中:
uh:供试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
ul:供试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
sh:标准品高剂量之抑菌圈直径
sl:标准品低剂量之抑菌圈直径
求出θ:(2)
θ=d·antilog(iv/w)式中:
θ:供试品和标准品的效价比
d:标准品高剂量与供试品高剂量之比,一般为1
i:高低剂量之比的对数,即log2或log4。
求出pr

(5)
pr
=
ar×θ
式中:
pr:供试品实际单位数
ar:供试品标示量或估计单位
(1)细菌:短小芽胞杆菌[cmcc(b)63202]的芽胞悬液。
(2)培养基:效价检定用培养基(上层、底层)。
(3)抗生素:抗生素检品及标准品(高剂量、低剂量,高剂量与低剂量之比为2:1)。
(4)试剂与器材:灭菌生理盐水,无菌平皿,牛津杯,无菌吸管,镊子,滴管,直尺。
(1)取无菌平皿,加入20ml底层培养基,凝固后作为底层。
(2)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短小芽胞杆菌的芽胞悬液稀释至一定浓度以能得到清晰的抑菌圈,且标准品高浓度所得抑菌圈直径在18~22mm为基准。用无菌吸管吸取1ml芽胞悬液,加入到200ml恒温于50℃的上层培养基中摇匀,迅速以无菌吸管吸取5ml,注入到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
(3)在平板底部四边,分别对角注明“sh”、“sl”
和“uh”、“ul”标记。
(4)镊子火焰灭菌3次,然后夹取4个牛津杯垂直放置在平板中标志附近(注:勿使钢管陷入培养基内,各小杯之间尽量等距)。
(5)以无菌滴管分别在每个牛津杯内加入相应的抗生素溶液至满但不溢出管外,且四杯内液面高度相同,盖上平皿盖,静置30分钟。
(6)将平皿置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16~18
h,量取各抑菌圈直径(sh、sl、uh、ul),以毫米为单位,误差不超过0.1mm。
(7)计算抗生素效价
(8)查放线图计算抗生素效价

⑥ 生物效价测定法不包括哪种方法

传统定义的方法。
传统定义的方法。利用生物体对被检测物质的特有反应而鉴定被检测物质的质量和功效的方法,用于生物检验的生物体主要是各种微生物和某些动物。

⑦ 生物检验的方法 p检验

生物检验传统定义:利用生物体对被检测物质的特有反应而鉴定被检测物质的质量和功效的方法.
用于生物检验的生物体主要是各种微生物和某些动物.生物检验的范围主要包括生物效价测定和安全性试验.
现代定义: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各种分析技术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对生物的个体、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的生命活动进行定性、定量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
从检验方法看,可分为生物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
T检验,亦称student t检验(Student's t test),主要用于样本含量较小(例如n<30),总体标准差σ未知的正态分布资料。

t检验是用ant分布理论来推论差异发生的概率,从而比较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着。它与z检验、卡方检验并列。
适用条件:
(1) 已知一个总体均数;
(2) 可得到一个样本均数及该样本标准差;
(3) 样本来自正态或近似正态总体。
步骤: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
2.计算检验统计量
3.查相应界值表,确定P值,下结论
P 值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统计学根据显着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 值,
一般以P < 0.05 为显着,P F,也可写成Pr( >F),P = P{ F0.05 > F}或P = P{ F0.01 > F}.下面的内容列出了P值计算方法.
P值是:
1) 一种概率,一种在原假设为真的前提下出现观察样本以及更极端情况的概率.
2) 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着性水平.
3) 观察到的(实例的) 显着性水平.
4) 表示对原假设的支持程度,是用于确定是否应该拒绝原假设的另一种方法.

⑧ 什么叫效价受体向上调节受体向下调节 肝药酶肝药酶抑制剂肝药酶诱导剂肾上腺素的翻转效应

效价:指某一物质引起生物反应的功效单位,可用理化方法检测,也可用生物检测方法测定。理论效价是指抗生素纯品的重量与效价单位的折算比率。一些合成、半合成的抗生素多以其有效部分的一定重量(多为1μg)作为一个单位,如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均以纯游离碱1μg作为一个单位。 在微生物学方面,效价(titre,titer)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plaque-forming unit,pfu)或感染中心数(infective centre)。测定效价常用且较精确的方法称为双层平板法(two layer plating method)

受体向上调节(up-regulation): 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itization)受体长期反复与拮抗药接触产生的考试,大收集整理受体数目增加或对药物的敏感性升高。如长期应用普萘洛尔突然停药的反跳现象(rebound)。

受体向下调节(down-regulation):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受体长期反复与激动药接触产生的受体数目减少或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如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产生的耐受性。

肝药酶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许多药物或其他化合物可以改变肝药酶的活性,能提高活性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反之称为“药酶抑制剂”。

α受体阻断药能选择性地与α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其本身不激动或较少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却能妨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及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它们能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这个现象称为“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adrenaline reversal)。

⑨ 微生物实验纸片法测定测定抗生素效价方法的整套实验步骤

实验前准备:4个培养皿,2支移液管,1支涂布棒,并将培养皿包好灭菌,取一定的蒸馏水灭菌制成无菌水。
1、配制营养琼脂培养基:称取营养琼脂9.6g,加入300ml蒸馏水,加热煮沸后将培养基导入锥形瓶,然后包扎灭菌(121°C,20min)。
2、倒平板:在无菌环境操作下,将上述培养基倒入4个平板,并编号1,2,,3,4.
3、制菌悬液:用5ml无菌移液管在无菌操作下,吸取3ml无菌水到菌种斜面,用接种环轻刮下菌苔,捣碎,塞上棉塞,振荡片刻。
4、将抗生素稀释成10-3,10-4,10-5,10-6四种不同稀释度的梯度液。
5、取直径1cm圆形滤纸若干,取4个圆形滤纸分别放入10-3,10-4,10-5,10-6的抗生素溶液中浸泡一会。
6、待平板凝固后接种,各取0.2ml菌悬液倒入平板中,用涂布棒抹匀。
7、在1,2,3,4,号已接种的平板中分别放入4个浸泡在10-3,10-4,10-5,10-6抗生素溶液中的滤纸片,并注意个纸片间的距离应较大。
8、培养,放入37°c恒温箱中培养24h。
9、观察测量并记录数据,观察抗生素滤纸周围的透明抑菌圈,测量16个抑菌圈的大小,求算不同浓度抗生素滤纸抑菌圈的大小。

⑩ 生物 求解 请问效价该怎么计算

噬菌体效价=噬菌斑数×稀释倍数×10。
噬菌体的效价就是一毫升培养液中所含活噬菌体的数量。在使用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效价时,由于在含有特异宿主细菌的琼脂平板上,一个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菌斑,因此,能进行噬菌体的计数。但因噬菌斑计数方法其实际效率难以接近100%(一般偏低,因为有少数活噬菌体可能未引起感染),所以为了准确地表达病毒悬液的浓度(效价或滴度)一般不用病毒粒子的绝对数量而是用噬菌斑形成单位(Plaque-forming units,简写成pfu)表示。

阅读全文

与生物素效价检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上鸡眼的图片症状和处理方法 浏览:68
栀子的种植方法和图片 浏览:602
癣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420
黛珂白檀乳液使用方法 浏览:847
考科二坡道定点停车方法视频 浏览:540
独词式标题选材常用方法 浏览:748
一天解决一本书的方法 浏览:239
沂蒙山楂的食用方法 浏览:179
系统思维的训练方法 浏览:41
组合数计算方法高中数学例题 浏览:30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卷发 浏览:194
穿丝袜的正确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220
简单锻炼方法视频捂脸 浏览:274
如何唤醒孩子的方法 浏览:567
双开双控插座安装方法视频 浏览:704
gps手持测亩仪使用方法 浏览:152
有什么方法可以安眠 浏览:215
种大蒜的视频种植方法 浏览:172
什么样的方法能瘦下来 浏览:431
虫牙打洞治疗方法 浏览: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