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能想到哪些给地球“降温”的方式呢
优质解答
现在提倡低碳生活,你是否做到了呢?今天我要为低碳出把力,做一名“低碳宣传员”.
如果你是乘车来上学的,那么就请那你每天骑自行或步行上学吧.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做到节能减排.少开一天车,就能减少4.5千克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天天这样做,人人这样做,空气就会清新许多.
光做到这点还不算低碳生活.我们还要节约用电.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温度设置不要过低,25度以上为好,这样就能省50%的电;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每天睡前将手机关了,就可以减少充电次数.还有要记着随手关灯,随手拔掉拔下电器插头…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你若是一个浪费水的人,那我可要告诉你:水已是稀缺资源,节约用水才是低碳生活.你是否还在刷牙时让水龙头一直开着,你是否还为了洗一件小衣服而用去一大桶水,你是否还是见到开着的水龙头而无动于衷.如果是这样,请你立即停止吧!想想西南地区那干裂的土地,想想西南地区遭受旱灾的同胞,想想日后我们一旦没水的生活,我们不能再随意的浪费一滴水了!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节约资源,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毫升汽油,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的义务.如今低碳生活已是一种新潮流,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低碳一族.“低碳生活,给地球降温”,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满是绿色的未来.
② 如何给地球降温
温室效应
概论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5℃。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更多。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 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猛发展,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乱砍乱伐,大量农田建成城市和工厂,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破坏了二氧化碳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长,就使地球气温发生了改变。
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比目前降低20 ℃。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约占75%、氯氟代烷约占15%~20%,此外还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种。
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升高,将导致某些地区雨量增加,某些地区出现干旱,飓风力量增强,出现频率也将提高,自然灾害加剧。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甚至被海水吞没。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下撒哈拉牧区曾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饥饿致死者超过150万人。
这是“温室效应”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典型事例。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控制人口增长,科学使用燃料,加强植树造林,绿化大地,防止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巨大灾难。
科学家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每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而两极地区的气温升幅要比平均值高3倍左右。因此,气温升高不可避免地使极地冰层部分融解,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如果海平面升高1 m,直接受影响的土地约5×106 km2,人口约10亿,耕地约占世界耕地总量的1/3。如果考虑到特大风暴潮和盐水侵入,沿海海拔5 m以下地区都将受到影响,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2。一部分沿海城市可能要迁入内地,大部分沿海平原将发生盐渍化或沼泽化,不适于粮食生产。同时,对江河中下游地带也将造成灾害。当海水入侵后,会造成江水水位抬高,泥沙淤积加速,洪水威胁加剧,使江河下游的环境急剧恶化。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目前正在推进制订国际气候变化公约,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科学家预测,如果我现在开始有节制的对树木进行采伐,到2050年,全球暖化会降低5%。
影响
受到温室效应和周期性潮涨的双重影响,西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大部分地方,即将被海水淹没,包括首都的机场及部分住宅和办公室。
由于温室效应会导致南北极冰雪融化,水平线上升,直接威胁图瓦卢,所以该国在国际环保会议上一向十分敢言。前总理佩鲁曾声称图瓦卢是“地球暖化的第一个受害者”。
特点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后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着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家杂志》中指出,早前他们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该病毒在大气中广泛扩散,推断在北极冰层也有其踪迹。于是研究员从格陵兰抽取 4块年龄由 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TOMV病毒。研究员指该病毒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这项新发现令研究员相信,一系列的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疫症病毒可能藏在冰块深处,目前人类对这些原始病毒没有抵抗能力,当全球气温上升令冰层溶化时,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便可能会复活,形成疫症。科学家表示,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者其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但肯定不能抹煞病毒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由来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新说
自1975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9华氏度,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已 成了引起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术界一直被公认的学说认为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观察研究,来自美国Goddard空间研究所的詹姆斯·汉森博士提出新观点,认为温室气体主要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粒粉尘等物质。
碳粒粉尘是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主要是由于燃烧煤和柴油等高碳量的燃料时碳利用率太低而造成的,它不仅浪费资源,更引起了环境的污染。众多的碳粒聚集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的堆积,而云的堆积便是温室效应的开始,因为40%至90%的地面热量来自由云层所产生的大气 逆辐射,云层越厚,热量越是不能向外扩散,地球也就越裹越热了。
汉森博士对于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变化都做了整理记录,发现在1950至1970年间,二氧化碳 的含量增长了近两倍,而从7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二氧化碳含量则有所减少。用目前流行的理论很难解释仍在恶化的全球变暖的现象。
汉森博士认为,除了碳粒粉尘以外,还有一些气体物质能导致温室效应,如对流层中的臭氧 (正常的臭氧应集中在平流层中)、甲烷,还有巨毒无比的氯氟烃。但这些污染源的治理就相对困难些了。可喜的是,近几十年来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如若 甲烷和对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能逐年下降趋势,那么再过5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将近乎零。
碳粒粉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东西,随着内燃机品质的不断提高,甚或不使用内燃机的交通工 具的问世,不能烧尽而剩余的碳粒是可约跎俚摹:荷�┦康难�的芄怀闪ⅲ�蚋�厍虼�戳私滴碌男孪M���傅厍蛟缛胀松铡?/ca>
③ 给地球降温的方法有那些
1、清除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或者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2、各种燃料无机化,清洁能源的开发
3、多种树
④ 如何给地球降温
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降温已经是世界各国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就如何控制温室效应,最主要的思路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就要求减少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化石燃料的使用量。而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减少,必然要求我们寻找替代的能源。降低温室效应的另外一个思路,则是从如何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角度来考虑的。
⑤ 怎样才能使全球降温
我们现在能切身感受到,地球正在变热。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数据,自1880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85摄氏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为了应对这些影响,我们是否有方法给地球降温呢?
最近,《科学》(Science)杂志刊载了相关研究论文,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地球工程。虽然这两种方案都可能有助于冷却地球,但它们也伴随着风险。科学家明确表示,这两种设想都没有解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还会使海洋的酸性增加,杀死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珊瑚礁。
给地球降温
第一种方法是在上层大气中加入微小的沙尘颗粒,以减少卷云的形成。卷云一般在高空产生,几乎不可见。它们不像那些反射阳光的白云,卷云会困住从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卷云如同盖在地球上的毯子,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热。
一般情况下,在海拔4800至12200米的大气中充满了微小的颗粒。有些是固体颗粒,如矿物粉尘;有些是液体气溶胶,如硫酸。液体气溶胶会冻结并产生冰晶,然后形成长期存在的卷云。
如果把固体颗粒(如沙尘)撒入到大气中(稍低于卷云自然形成的高度),将会使卷云变得稀薄。引入的尘埃数量远远少于已经存在的固体颗粒数量,这很关键,因为更少的颗粒将吸引更多的水蒸汽,从而产生更大的晶体。随着冰晶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它们将会下降,从而减少了卷云的形成。
理想情况下,该方法将应用于最容易形成卷云的地区——纬度超过60度的地方,包括北极(二氧化碳导致升温最显着的地方)。计算机模型表明,通过稀释卷云的方法可使全球气温降低0.5摄氏度。然而,科学家表示,如果出现偏差,反而会促进卷云的形成。
另一种方法被称为平流层气溶胶改性法(SAM)。科学家设想,把含硫气溶胶注入平流层中,以增加地球大气的反射率。计算机模型显示,SAM可以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数量。这种方法类似于火山向大气中喷入灰云,地球的过往历史可以证明它能降低全球气温。
科学家发现,SAM法可使全球气温下降1摄氏度,达到工业化前的水平。然而,如果SAM法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降水减少,从而减缓水文循环,进一步加剧地球的干旱区域。
这两种地球降温工程除了存在风险之外,而且成本也是相当高昂。例如,根据科学家的估计,SAM法的成本大约是每年2
⑥ 怎样才能使地球降温
最近,《科学》(Science)杂志刊载了相关研究论文,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地球工程。虽然这两种方案都可能有助于冷却地球,但它们也伴随着风险。科学家明确表示,这两种设想都没有解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还会使海洋的酸性增加,杀死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珊瑚礁。
给地球降温
第一种方法是在上层大气中加入微小的沙尘颗粒,以减少卷云的形成。卷云一般在高空产生,几乎不可见。它们不像那些反射阳光的白云,卷云会困住从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卷云如同盖在地球上的毯子,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热。
一般情况下,在海拔4800至12200米的大气中充满了微小的颗粒。有些是固体颗粒,如矿物粉尘;有些是液体气溶胶,如硫酸。液体气溶胶会冻结并产生冰晶,然后形成长期存在的卷云。
如果把固体颗粒(如沙尘)撒入到大气中(稍低于卷云自然形成的高度),将会使卷云变得稀薄。引入的尘埃数量远远少于已经存在的固体颗粒数量,这很关键,因为更少的颗粒将吸引更多的水蒸汽,从而产生更大的晶体。随着冰晶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它们将会下降,从而减少了卷云的形成。
理想情况下,该方法将应用于最容易形成卷云的地区——纬度超过60度的地方,包括北极(二氧化碳导致升温最显着的地方)。计算机模型表明,通过稀释卷云的方法可使全球气温降低0.5摄氏度。然而,科学家表示,如果出现偏差,反而会促进卷云的形成。
另一种方法被称为平流层气溶胶改性法(SAM)。科学家设想,把含硫气溶胶注入平流层中,以增加地球大气的反射率。计算机模型显示,SAM可以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数量。这种方法类似于火山向大气中喷入灰云,地球的过往历史可以证明它能降低全球气温。
科学家发现,SAM法可使全球气温下降1摄氏度,达到工业化前的水平。然而,如果SAM法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降水减少,从而减缓水文循环,进一步加剧地球的干旱区域。
这两种地球降温工程除了存在风险之外,而且成本也是相当高昂。例如,根据科学家的估计,SAM法的成本大约是每年200亿美元,并且需要160年的时间。
科学家坦言,单一的方法无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因此,大力减少碳排放才是冷却地球的根本方法。
⑦ 有哪些方法给地球降温
第一种方法是在上层大气中加入微小的沙尘颗粒,以减少卷云的形成。卷云一般在高空产生,几乎不可见。它们不像那些反射阳光的白云,卷云会困住从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卷云如同盖在地球上的毯子,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热。
一般情况下,在海拔4800至12200米的大气中充满了微小的颗粒。有些是固体颗粒,如矿物粉尘;有些是液体气溶胶,如硫酸。液体气溶胶会冻结并产生冰晶,然后形成长期存在的卷云。
如果把固体颗粒(如沙尘)撒入到大气中(稍低于卷云自然形成的高度),将会使卷云变得稀薄。引入的尘埃数量远远少于已经存在的固体颗粒数量,这很关键,因为更少的颗粒将吸引更多的水蒸汽,从而产生更大的晶体。随着冰晶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它们将会下降,从而减少了卷云的形成。
理想情况下,该方法将应用于最容易形成卷云的地区——纬度超过60度的地方,包括北极(二氧化碳导致升温最显着的地方)。计算机模型表明,通过稀释卷云的方法可使全球气温降低0.5摄氏度。然而,科学家表示,如果出现偏差,反而会促进卷云的形成。
另一种方法被称为平流层气溶胶改性法(SAM)。科学家设想,把含硫气溶胶注入平流层中,以增加地球大气的反射率。计算机模型显示,SAM可以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数量。这种方法类似于火山向大气中喷入灰云,地球的过往历史可以证明它能降低全球气温。
科学家发现,SAM法可使全球气温下降1摄氏度,达到工业化前的水平。然而,如果SAM法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降水减少,从而减缓水文循环,进一步加剧地球的干旱区域。
这两种地球降温工程除了存在风险之外,而且成本也是相当高昂。例如,根据科学家的估计,SAM法的成本大约是每年200亿美元,并且需要160年的时间。
科学家坦言,单一的方法无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因此,大力减少碳排放才是冷却地球的根本方法。
⑧ 我们要如何给地球降降温
我们现在能切身感受到,地球正在变热。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数据,自1880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85摄氏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为了应对这些影响,我们是否有方法给地球降温呢?
最近,《科学》(Science)杂志刊载了相关研究论文,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可以减少温室效应的地球工程。虽然这两种方案都可能有助于冷却地球,但它们也伴随着风险。科学家明确表示,这两种设想都没有解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还会使海洋的酸性增加,杀死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珊瑚礁。
这两种地球降温工程除了存在风险之外,而且成本也是相当高昂。例如,根据科学家的估计,SAM法的成本大约是每年200亿美元,并且需要160年的时间。
科学家坦言,单一的方法无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因此,大力减少碳排放才是冷却地球的根本方法。
⑨ 给地球降温的方法
1、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经过计算认为,用金刚石或氧化铝的固体纳米颗粒来尝试这种“太阳辐射管理”可能更有效,对环境的破坏也比硫酸盐要少
2、气候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向天空喷射水基硫酸盐来反射和散射太阳光,以给地球降温的可行性。这种地球工程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模仿火山爆发的冷却效应,但因极具争议性,至今尚未进行过测试。
3、多种树,少排污。
(9)简单给地球降温的方法扩展阅读:
给地球降温的原因:
科学家和军事学家都在分析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如不稳定的食物供给会引发战争和冲突,这表明暴力和生态危机之间存在关联。水资源短缺和食物缺乏的国家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区域动荡、恐慌和侵略都有可能发生。
联合国负责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说,科学家可以95%地肯定,人类活动是自1950年代以来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列出了气候变化的详细证据。 报告解释说,全球变暖的事实是“确凿的”,它体现在陆地、大气以及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