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齿轮泵的泄漏途径有哪些以那个为主,该怎样解决
主要泄露途径就是密封泄露,如果新泵泄露那可能是加工的不精密。如果用了一段时间泄露可能是密封损坏造成。其次还有泵的铸件有沙眼造成的渗漏,那就要整体更换了。
Ⅱ 齿轮泵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泄漏:外啮合齿轮泵的内泄漏主要有三个途径:端面泄漏、径向泄漏及啮合线泄漏。可采用浮动轴套、弹性侧板等端面间隙补偿措施来减小和消除端面泄漏。
2、泵启动,随后不排液:供料罐没有液体,建议向供料罐中加料。
3、液体在入口管路中汽化;处理措施:提升供料罐液位,增大入口管径或减小长度。
3、供料不足(高密度液体无法以足够的速度进入泵;处理措施:增大入口管道尺寸或减小长度。
4、泵发生汽蚀(液体在入口管路中汽化),处理措施:增大入口管道尺寸或减小长度;提升供料罐液位。
(2)齿轮泵的泄漏方式有哪些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齿轮油泵是通过一对参数和结构相同的渐开线齿轮的相互滚动啮合,将油箱内的低压油升至能做功的高压油的重要部件。是把发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动力装置。齿轮油泵流量大,可靠性好。在其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性故障,应注意保养。
油泵内部零件磨损会造成内漏。其中浮动轴套与齿轮端面之间泄漏面积大,是造成内漏的主要部位。这部分漏损量占全部内漏的50%~70%左右。磨损内漏的齿轮泵其容积效率下降,油泵输出功率大大低于输入功率。其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因此会引起油泵过热。
Ⅲ 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什么措施
齿轮泵的泄漏较大,外啮合齿轮运转时泄漏途径有以下三点:一为齿轮顶隙,其次为测隙,第三为啮合间隙。其中端面侧隙泄漏较大,占总泄漏量的80%-85%,当压力增加时,前者不会改变,但后者挠度大增,此为外啮合齿轮泵泄漏最主要的原因,容积效率较低,故不适合用作高压泵。解决方法:端面间隙补偿采用静压平衡措施,在齿轮和盖板之间增加一个补偿零件,如浮动轴套、浮动侧板。 查看更多答案>>
麻烦采纳,谢谢!
Ⅳ 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问题
齿轮泵在通过密封容积变化来完成能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齿轮要旋转,零件相对运动表面间必须有配合间隙,因而高压没液沿着此间隙流回吸液腔,形成内部泄漏。从提高容积效率的观点出发,应尽量减小间隙,但间隙过小,将增加零件运动表面的摩擦损失,使机械效率下降,因此,内部泄漏和摩擦损失对配合间隙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它主要由以下三个泄漏途径。
1)齿轮端面和前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由于这种泄漏路短,泄漏面积大,因而泄漏量约占总泄漏量的75~80%,是齿轮泵的主要泄漏途径。试验表明,当轴向间隙增加0.01mm,泵的容积效率就可下降20%。
2)齿轮齿顶与泵体间的径向间隙由于齿轮旋转方向与泄漏方向相反,泄漏阻力较大,圆周泄漏路线较长,同时,由轴承有径向间隙,齿轮在高压油液作用下被压向吸液腔一侧,使此处的齿顶间隙几乎接近于零,所以径向间隙泄漏不大,一般只占总泄漏量的5~20%。若么向间隙增大0.1mm,齿轮泵的容积效率约降低0.25%。
3)齿轮轮齿啮合处齿面间隙由于啮合力使啮合齿面相互压紧,所以齿面间隙的泄漏很小,一般约占总泄漏量的4~5%,它主要取决于齿轮的制造精度。总之,要改善齿轮泵的工作状况,必须注意齿轮泵轴向间隙的泄漏,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和适当的间隙,来提高齿轮泵的效率。
Ⅳ 齿轮泵机械密封发生泄漏的几个原因和处理方法
1 安装过紧。观察机械密封的动静环平面,如有严重烧焦现象,平面发黑和很深的痕迹,密封橡胶变硬,失去弹性,这种现象是由于安装过紧造成的。处理办法:调整安装高度,齿轮安装后,用螺丝刀拔动弹簧,弹簧有较强的张力,松开后即复位,有2-4MM的移动距离即可。
2 安装过松。观察机封动、静环平面,其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水垢,能够擦去,表面基本无磨损,这是弹簧失去弹性及装配不良造成,或电机轴向窜动造成。
3 介质里含颗粒。由于介质清洁度差,含有小颗粒及介质中盐酸盐含量高,形成磨料磨损机封的平面或拉伤表面产生沟槽、环沟等现象。更换机封。
4 缺油运行造成干磨损坏。泵开机后,机封的磨擦高速运转时产生高温,无法得到冷却,检查机封,弹簧张力正常,摩擦面烧焦发黑,橡胶变硬开裂。处理办法:排尽管道及泵腔内空气,更换机械密封。
6、气蚀。气蚀造成密封磨损,更换机封。
Ⅵ 齿轮泵有哪些可能的泄漏途径泄漏对泵的性能有何影响如何解决泄漏问题
"<1>、齿轮泵工作时有三个主要泄漏途径:齿轮两侧面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泵体孔和齿轮外圆间的径向间隙;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间隙。其中对泄漏量影响最大的是轴向间隙,因为这里泄漏面积大,泄漏途径短,其泄漏量可占总泄漏量的75%---80%。轴向间隙越大,泄漏量越大,会使容积效率过低;间隙过小,齿轮端面与泵的端盖间的机械摩擦损失增大,会使泵的机械效率降低。泄漏是影响齿轮泵高压化的主要障碍。
<2>、解决泄漏问题的对策是选用适当的间隙进行控制:通常轴向间隙控制在0.03mm--0.04mm;径向间隙控制在0.13mm--0.16mm。高压齿轮泵往往通过在泵的前、后端盖间增设浮动轴套或浮动侧板的结构措施,以实现轴向间隙的自动补偿。"
Ⅶ 齿轮泵存在哪三个共性问题通常采用什么措施来解决
摘要 齿轮泵存在的三个共同性问题是泄漏、困油和径向液压力不平衡。
Ⅷ 齿轮泵的泄露比较大,泄露途径是什么
锥齿轮减速机齿轮泵也叫正排量装置,即像一个缸筒内的活塞,当一个齿进入另一个齿的流体空间时,液体就被机械性地挤排出来。因为液体是不可压缩的,所以液体和齿就不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这样,液体就被排除了。由于齿的不断啮合,这一现象就连续在发生,因而也就在泵的出口提供了一个连续排除量,锥齿轮减速机泵每转一转,排出的量是一样的。随着驱动轴的不间断地旋转,泵也就不间断地排出流体。泵的流量直接与泵的转速有关。但是如果出现困油又或者泄漏的现象,朋友们又会不会去观察呢?
齿轮泵困油现象的发生原因是因为液压油在渐开线齿轮泵运转过程中,因齿轮相交处的封闭体积随时间改变,常有一部分的液压油被密封在齿间,如图所示,称为困油现象,因液压油不可压缩将使外接齿轮产生极大的振动和噪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锥齿轮减速机可以采取在前后盖板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开设卸荷槽的原则:两槽间距为最小闭死容积,而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齿轮泵的泄漏较大,外啮合齿轮运转时泄漏途径有以下三点:一为齿轮顶隙,其次为测隙,第三为啮合间隙。其中端面侧隙泄漏较大,占总泄漏量的80%-85%,当压力增加时,前者不会改变,但后者挠度大增,此为锥齿轮减速机齿轮泵泄漏最主要的原因,容积效率较低,故不适合用作高压泵。解决方法:端面间隙补偿采用静压平衡措施,锥齿轮减速机在齿轮和盖板之间增加一个补偿零件,如浮动轴套、浮动侧板。如果齿轮泵受力不均衡,右侧是压油腔,左侧是吸油腔,两腔的压力是不平衡的;另外压油腔因齿顶泄漏,其压力为递减。两不均衡压力作用于齿轮和轴一径向不平衡压力,油压越高,该力越大,加速轴承磨损,降低锥齿轮轴承寿命,使轴弯曲,加大齿顶与轴孔磨损。防止措施:采用压力平衡槽或缩小压油腔。
想要锥齿轮减速机齿轮泵的寿命长,使用齿轮泵的过程中要经常加脂,润滑脂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必须注意添换,其次保持好轴承处的清洁;使用或者是使用完的情况下要把电动抽油泵放在比较干燥,没有腐蚀性,比较洁净的环境之中去。
Ⅸ 齿轮泵泄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上海煜柯机电回答你:
1)压盖安装不正确,堵漏了前盖和后盖上的泄油孔。
(2)密封圈的外径与密封座孔径配合过松。
(3)泵体方向装反,使压油口接通卸荷沟,形成压力把密封圈冲出。
(4)油质不清洁,回油不畅通。
(5)油管螺纹配合不严密。齿轮泵的密封作为齿轮泵的一个重要部件,起着固定主轴、密封介质的作用。如出现泄露,首先检查密封的选型与安装是否正确,其次检查工况是否运行平稳。
密封圈的外径与密封座孔径配合过松更换密封圈;油质不清洁,回油不畅通更换新油,调换密封圈;压盖安装不正确,堵塞了前盖和后盖上的泄漏就重新安装压盖;泵体方向装反,使压油口接通卸荷沟,形成压力把密封圈冲出时就纠正泵体的装配方向;油管螺纹配合不严密,安装时在油管外螺纹上缠绕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Ⅹ 齿轮泵泄漏有什么原因,还有什么解决的办法。。。。急~~~~~~~
齿轮泵泄漏的原因:
1. 密封圈的外径与密封座孔径配合过松,油质不清洁;
2. 回油不畅通,压盖安装不正确;
3. 堵塞了前盖和后盖上的泄漏泵体方向装反;
4. 使压油口接通卸荷沟;
5. 形成压力把密封圈冲出,油管螺纹配合不严密.
对以上的原因分别对应的预防措施:
1. 更换密封圈;
2. 更换新油,调换密封圈;
3. 重新安装压盖;
4. 纠正泵体的装配方向;
5. 安装时在油管外螺纹上缠绕聚四氟乙烯生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