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区有几家养恶狗的,长期不管,给常伤人,为此很烦,求毒杀方法
考虑到是恶狗,那么建议用硝氯酚、秋水仙素片以及骨刺宁、腰痛宁等含有士的宁的药物灭狗,此类药物对狗的毒性强烈,一旦中毒救治成功的概率很低。以下介绍毒饵制取的注意事项:
根据斗士们的经验,硝氯酚片要提前放入火腿肠,与投放的时间间隔起码3个小时以上,火腿肠的汁液会渗入药里面,狗吃到药,就会连药都吃下去,放久了,汁液渗透药里面,药变软了,和火腿肠粘在一起,甩也甩不掉。
如果想快点,可以用食用油浸泡药片,具体操作方法是准备一个500ml矿泉水瓶,割去上部,先倒入普通食用油,加其他香精、诱食剂或者芝麻油,几滴,所有药丢进去泡一分钟左右,然后倒掉油去装药。
药塞入火腿肠里面,然后还是需要等待一小时以上,目的是使药片易于和火腿肠粘在一起,而且被油泡过的药片容易变软。
总之原则上不要在毒饵做完之后,就马上投放,而是提前做,通过上述处理手段掩盖药片的异味,减少贱狗拒食的概率。
2. 如何阻止狗咬人
狗是群居动物,对首领的服从性很高,但是有的主人对狗太宠,以至于在狗狗的心里,他们自己才是首领,所以当它们感觉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时,会对主人做出攻击行为。比如护食,主人强迫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做错事的时候主人用暴力惩罚它们。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首先要确定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可以宠但不能溺,该做规矩的时候还是要做规矩,让它认可你是家里的首领,你给的食物有权随时收回去,多几次训练,护食的情况就会好转。
3. 几种常见动物伤害的处理
几种常见的动物咬伤 1.狗咬伤 随着家庭饲养宠物的增多,犬咬伤和狂犬病逐年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猫咬伤 被猫挠伤或咬伤后,受伤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引起发热。另外,猫身上的跳蚤也会造 成感染,在受伤后数天至2周内,手足部出现隆起的紫红色丘疹。最好及时去医院治疗。 3.鼠咬伤 老鼠的唾液中含有螺旋菌,被鼠咬伤时,容易发生鼠咬症,约有3周潜伏期,伤口会肿烫,也可能发生头痛、眩晕、全身倦怠等症状。 三 预防措施 (1)要始终监护好周围的动物,包括宠物。 (2)学习如何与动物相处,切记不要逗惹宠物。 (3)远离野生动物,不要喂食野生动物或流浪的动物 四 紧急处理措施 1.不随便挤压伤口 人被狗、猫等动物咬、抓或舔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加快发病进程。 2.正确处理伤口 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局部处理越早越好。 (1)彻底冲洗:首先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伤口,最好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不要往伤口上涂抹任何消炎药。 (2)严格消毒: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于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3)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 3.什么时候去看医生 (1)原则上被动物咬伤后,出现皮肤破损都应去看医生。如果是被自家的宠物咬,皮肤未破损,且宠物最近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就彻底清洗和消毒,观察皮肤和动物的变化。如果皮肤有破损,就算伤口很小,也得接受诊疗。受伤后24小时内要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2)被野生动物或流浪的动物咬,或者该动物最近未接种狂犬病疫苗,且表现奇怪。 (3)与蝙蝠近距离接触过,尽管未发现被咬的痕迹。 (4)被咬伤的部位在脸部、脖子或手、脚,或靠近关节处。 (5)被咬或抓的部位变红、发热、肿胀或疼痛加剧。 4.去看医生时需注意提供的信息 (1)是被什么动物咬伤的。 (2)请记得动物是否注射过狂犬病疫苗,如果注射过,是什么时间。 (3)该动物是否具有任何最近反常的行为。 (4)动物的地址。 (5)如果是流浪的动物或野生动物,是否有人收留。 (6)伤者注射疫苗的记录。 10种常见外伤处理法 小的皮肤十分娇嫩,一旦出现外伤,无疑比较棘手,稍不留意就可能留下疤痕。尤其是夏天,气温高、出汗多,皮肤外伤更容易出现感染。所以,掌握了如下10种外伤处理法,将能帮助更好地度过这个夏天。 1 擦伤 擦伤是指摔倒擦破的伤口,仅仅是表皮受伤,所以伤势比较轻微,在家治疗就可以了。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碘油、酒精(红药水)涂抹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家里没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净的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 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位置很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就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2 裂伤 原则上24小时之内缝合就可以了,不过,如果是脸部受伤,就要及早缝合。还有,严重的裂伤拖的时间越久,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导致病情迟延或者残留伤疤,所以应及时就医。 3 刺伤 如果被钉子、针、玻璃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发炎症。假如被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患上破伤风的危险,所以务必要及时就医。 在紧急处理刺伤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这时会有血流出,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所以,处理刺伤伤口时要把手洗干净,并使用消过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处理刺伤伤口,反而可能导致细菌入侵、产生炎症。 有可能的话,要先找出是何种异物导致刺伤。假如是玻璃碎片,则可能伤害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而应赶紧去医院。因为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铜铁制品刺伤,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裸露在皮肤外,可取一把镊子,将镊子末端放在火焰上进行消毒,待镊子冷却后,一边分散的注意力,使不会太紧张,一边轻轻用镊子夹出异物。 如果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缝衣针,或将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几分钟。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是铁钉导致刺伤,应首先拔出铁钉。用消过毒镊子或小钳子,顺着铁钉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时用力要均匀,不要左右晃动,以减少对周围机体组织的损伤。 如果铁钉已拔出,可用力在伤口周围挤压,挤出瘀血与污物,以减少伤后感染。如果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马上停止走动,并将取出的部分钉子与一起送到医院,通过手术拔除。 4 割伤 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被刀割伤的时候,先用清洁物品止血,再用绷带固定住。当伤口流血不止时,就要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住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使伤口处的血液凝成块,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现割伤,而且伤口流血较多,应紧压手指两侧动脉,在施压5~15分钟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伤,均要加压止血。如果实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处以上部位扎紧,阻断血流,并立即上医院处理。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紧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不然会因为血流阻断时间过长而导致肢体坏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过毒的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请注意,较深、较大的伤口或面部伤口,应去医院处理,必要时予以缝合,以免留下过大疤痕。 5 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肤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疼痛感明显。 如果皮肤上出现瘀血,应赶紧用凉水或冰块冷敷消肿。如果受伤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将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肿。在发生瘀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 6 抓伤 小聚集在一起玩耍时,都容易被小伙伴抓伤,如果问题不大,适当消毒处理一下即可,不久就会自然痊愈。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伤口的时候要用流动的水。如果伤得比较重、同时出现发烧,或者被小动物抓伤,应赶紧就医治疗。 7 砸伤或挤伤 在门缝中被挤伤或被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砸伤时,要注意用冷敷。对于砸伤的伤口来说,绷带缠得过紧只会增加伤痛,没有什么治疗的意义。如果在门缝中被挤伤,而且伤口内部因充血呈现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骨折,应尽快就医。 8 被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可彻底冲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或对狂犬病毒有可靠杀灭效果的碘制剂、乙醇等,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对未伤及大血管的伤口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必包扎。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或比较严重的面部伤口,应在清创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润伤口,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予以缝合和包扎。如果伤口比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条,并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9 被蚊虫咬伤 夏天被蚊虫咬伤后,用冰块或凉水冷敷比较好,这样皮肤的血管就会收缩,蚊虫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扩散。一般来说,大部分蚊虫叮咬导致的外伤都不严重,但是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让抓挠伤口,如果把蚊虫叮咬的部位挠破,毒素就会扩散到周边机体组织,可能引发脓疱疮。 下面,介绍4个处理蚊虫咬伤的小妙方: 1 被跳蚤、蚊子、毛虫、蚂蚁叮咬后,涂点牙膏、食醋、柠檬汁、捣碎的大葱叶、大蒜、卫生球、洋葱等,均可止痒。 2 被蚊子叮咬后,可用肥皂(或香皂)蘸水在被叮咬处涂擦,稍等片刻即可止痒。 3 被蚊子叮咬后,迅速取一个热水瓶塞子放在叮咬处2~3分钟,连续几次,剧痒即可消失,而且不会出现红斑和丘疹。当然,瓶塞的温度以高热、又不烫伤皮肤为宜。 4 被蚊子叮咬后、奇痒难忍时,可将1~2片阿司匹林研碎,用少量凉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被叮咬处,即可消肿止痒。 10 烧烫伤 冲、脱、泡、盖、送5步骤,是烧烫伤意外的第一处理原则。 冲:以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如果无法冲洗伤口,可冷敷。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粘连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块)中持续浸泡15~30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平时可在冰箱中准备一些冰块,以备不时之需。不过,如果烧烫伤面积太大或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多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原,还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并且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赶紧就医急救、治疗。
4. 宠物伤人或杀人怎么处理请有法律常识的朋友来解答,不需要想当然的答案,谢谢!
您好,具体法律规定非常明确,我就在此不讲了,大概讲一下处理原理,分以下几层法律关系:1、从您的陈述看,您养的应该巨型蟒了,严格的从法律上讲,这种烈性型动物不容许饲养,您饲养了,从民法上讲,本身就存在过错。2、您既然饲养了,那一定要尽到管理人的责任,必须要能够管理的特别好,不能伤害他人(其中包括不能跑出去伤害他人和不能伤害进入您家里的人)。3、小偷进入您家里偷东西肯定属于违法行为,或者严重的说涉嫌犯罪,但应当由相关部门去依法处理。4、尽管小偷从事了违法或涉嫌犯罪行为,但这并不能免除或规避您应承担与您自身过错相适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 被狗狗咬了一下
养狗 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 正确认识这些东西也是有必要的...
首先你得知道疫苗是什么东西!(一般是活疫苗和死疫苗联合运用) 疫苗是弱病毒-注射到体内后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来抵抗病毒! 是抗体抵抗病毒 不是疫苗抵抗病毒!
注射疫苗 各种原因可能不会产生抗体 称为免疫失败! 是否有抗体一验就知道!不是说你注射疫苗了就一定能产生的!
如果疑是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伤害!注射的不是疫苗!如果这时候注射疫苗就会诱发没发作的病毒! 该 注射的是血清(血清是外源性的抗体!)直接能抵抗病毒!
最后你认真看下面文章再自己决定该怎么处理
狂犬病恐惧症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对狂犬病如此“重视”。有关狂犬病的偏见和谬论流传得如此广泛,是造成中国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方周末》9月8日24版刊登了《谁该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惧症"与疫苗滥用》,作者严家新,是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检测中心研究员。我非常认真地拜读了这篇通俗科普文章。假设其结论都是基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医学研究的话,我们能辨识一些传统谬误(其中是否不乏利益相关者对于大力推介疫苗的经济动因?),从其中获知几个基本结论。由于原文比较专业,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如果理解不当文责我付):
一,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只有不到总数的1%的潜伏期可能大于一年。
二,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简单实用的鉴定方法是“十日观察法”。WHO认为,如果犬(或猫)伤人后,在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伤者不会被传染。
三,如果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如果以前未接种过疫苗者,在开始“十日观察法”的同时,应立即注射疫苗(不能傻等10天,如果被观察的动物10天内真的挂了,那就绿了),然后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打后面的几针疫苗。
四,没有严格的科学证明鼠和兔会传染狂犬病。鸟类、爬行类、鱼类和昆虫不传染狂犬病。
五,正确的伤口冲洗可减少50%以上的发病率。
六,假设狂犬病毒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此时的疫苗仍可能有效。狂犬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在3-5天内,要么被清除,要么发病。在任何情况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中长期潜伏。
七,人的狂犬病一旦发作,十天内必死无疑。有人长期怀疑自己有狂犬病症状,一定不是狂犬病。
八,只要在发病前全程接种疫苗,产生了有效抗体(注意:免疫失败不算),体内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潜伏”,就不会再发病。
九,如果全程免疫过3-5针,保护作用可持续数十年。如果再次被咬伤,强化2针足矣。这一观点,比卫生部的规范标准低了很多。
十,我们目前的国家标准与WHO相比,明显疫苗滥用。这不但是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官方口径引导了全民的“恐狂证”。
这些总结还是太过专业,我再说的白一些吧:如果被猫狗咬伤抓伤,1,要第一时间冲洗,全程免疫(初次是3-5针,以后再不慎被咬,最多强化2针);2,观察肇事小家伙10天,如果它没事你就没事,后面的针也不用打;3,如果你无法跟进小家伙的情况,做完步骤1后顶多1年,肯定就没事了(根本不会有潜伏几十年的恐怖传言出现);4,如果小家伙10天内真的挂了,你第一时间做完步骤1,也有胜算;要当即赴医,不要令其发作(已发作就没戏了)。
再说的白一点,就是我真正想表达的,一般猫狗都是健康的,被咬伤后,要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简单地科学处理就ok了。不能无视不处理,但也无需夸大,恐慌。恐狂症,恐狗症,邻里纠纷,社会矛盾,舆论的长期误导难辞其咎。是利益误导了公众,是无知导致了中国民众独有的将对猫狗的态度划分成爱恨极端对立两个阵营的这一特殊奇观。而猫狗的性命,则成了某些利益集团打着公共卫生安全这一华丽而正当的旗号的最可怜的牺牲品。
附录:谁该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惧症"与疫苗滥用
狂犬病恐惧症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对狂犬病如此“重视”。有关狂犬病的偏见和谬论流传得如此广泛,是造成中国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目前人们最恐惧的传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狂犬病恐惧症,简称“恐狂症”,现在成了几乎可与“恐艾症”并驾齐驱的一种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
最近,有关中国狂犬病疫苗被滥用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狂犬疫苗使用量达每年1500万人份,超过全球总用量的80%。如果完全不用疫苗,中国每年将有3万人死于狂犬病。这意味着99.8%的接种者在理论上原本可以不接种,其中至少1/3可能属于滥用。那么,哪些情况可能属于滥用?如何避免滥用?
恐狂症的最常见表现就是滥用狂犬病疫苗,在明显不该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也接种,甚至反复多次接种后仍然忧心忡忡。恐狂症的流行显然是造成中国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发病率较低的传染病,人们很容易反应过度。目前网络上或实际生活中有关狂犬病的不科学言论泛滥,各种奇谈怪论在“专家”和民众中都相当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与犬、猫有接触者(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者)长期处于恐惧之中,甚至发展成强迫症或“癔症”。有的人多次接种了疫苗,但仍每个月不远千里到武汉做抗体检测,担心“抗体一旦减少,狂犬病就会发作”。有的人自认病毒已潜入大脑,自己必死无疑,丢掉工作,成天上网查信息,在各种互相冲突的信息中无所适从。有的人怀疑疫苗是假的,怀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怀疑狂犬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怀疑护士,怀疑专家……成天在无尽的烦恼之中挣扎。
论及狂犬病,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狂犬病的风险与艾滋病没有可比性(后者尚无有效疫苗,相关的基本免疫机制尚不明了)。狂犬病的防治是一个在医学上早已基本解决的问题,狂犬病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多年保持为0或接近于0。狂犬病100%可预防:无论是多么严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方案进行处治,可100%避免发病。
在本文中,笔者将列举一些代表性的情况,说明应当怎样避免狂犬病疫苗的滥用。笔者将提供几条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帮助恐狂症患者尽快走出阴影。
潜伏期到底多长
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四十年?五十年?甚至终生?中国又要创造一个吉尼斯纪录?在中国的某些专业杂志甚至教科书上常有狂犬病的潜伏期长达数十年的记述。
中国的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于均无实验室诊断依据,或者均无法证明未曾在近期发生新的感染(例如经某些特殊或罕见途径的感染),这些“病例”都未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甚至在国际上传为笑话,作为中国相关科学水平低下的例证。
国内外资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极少数病例(不到总数的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
目前国际主流科学界承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美国学者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死者为菲律宾移民,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
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相关证据链也并不是十分完整,对该病例报告在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例如许多法国学者就认为潜伏期超过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极为罕见,一年后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对更长潜伏期的说法,他们都一笑置之。
在数十年期间曾被狗咬伤过的人在中国实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潜伏期真的有那么长,这么多人都应当接种疫苗,那么中国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种量还将增加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许多恐狂症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长潜伏期的传说吓傻了。
推广“十日观察法”
应当坚信: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中、美两国专家根据在中国的实地调查结果,联合撰写的相关论文已发表在2008年第3期的美国《媒介源人兽共患病杂志》上。但外观健康不等于真正健康,必须进行实验检验或采用“十日观察法”进行鉴定。在人被犬咬伤后,如能立即将犬处死,取脑组织进行检测,则可根据检测结果(病毒的有无)来确定被咬的人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如无条件当场处死动物进行检测,则可应用WHO认定的“十日观察法”:“如果犬(或猫)在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终止治疗。”
最近十多年来,我们实验室在国内外未发现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观察法”的证据。该方法是判别狗(或猫)是否有传染性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也适用于中国。
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以前未接种过疫苗者在开始“十日观察法”的同时,应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然后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是否可以节省后面的2针或3针疫苗。
现在城市养的狗或猫绝大多数是宠物,通常很少与外界接触,便于实行“十日观察法”。如果在中国“十日观察法”得到推广,不仅疫苗用量可大大减少(可能减少全部用量的一半),还能让绝大多数恐狂症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
被鼠、兔咬伤怎么办
WHO的相关报告指出:“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成千上万的野生和住宅区啮齿动物的检查显示,很少发生啮齿动物感染狂犬病的现象,说明这些动物不是该病的贮存宿主。”“暴露于啮齿动物如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
我国文献报告中偶有鼠传人的狂犬病病例统计报告,但其致伤动物的确认均靠患者或其家属口述回忆,科学价值有限,而且总数也极少。
据笔者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认为WHO的上述观点也基本适用于中国。特别是在非重点疫区被鼠、兔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人被老鼠咬伤的机会很多——占所有动物伤人事件的3%-10%。如果此类情况下不接种疫苗,每年疫苗用量最多可能节约1/10。
关于鼠咬人后的处置,我国卫生部尚未出台相关的工作规范。对南方重点疫区的鼠主动伤人案例,建议在客观宣传关于鼠咬人引发狂犬病的概率极小的同时,由就诊者自己权衡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此外,鸟类(如鸡、鸭、鹅)、爬行类(如蜥蜴、龟和蛇)、鱼类和昆虫,都从来不会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传染狂犬病。
正确对待“间接传播”
狂犬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狗或猫抓伤或咬伤。WHO明确规定,暴露后预防分3级进行管理。对于I级暴露,即接触或喂养动物,或动物舔触完整皮肤,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许多恐狂症患者担心的其他所谓“间接传播”方式,实际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负担特别大,以至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可预防性接种3针疫苗。接种后基本上就可高枕无忧——中和抗体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在此期间对所谓“间接传播”有足够的抵抗力。
应充分认识伤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确的伤口冲洗可减少50%以上的发病率。对于很多似是而非的“间接传播”,或非流行区的轻微暴露,伤口清洗事实上足以将非常微小的一点感染的可能性彻底去除,不必执意要求接种疫苗。
关于伤口处理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欧洲最早记载的狂犬病发生于公元900年的法国里昂:一头熊发狂后,一次咬伤了20人,然后逃到一条小河的对岸。被咬的人当中有14人游过小河追杀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伤口中的病毒,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杀熊(因而也未清洗伤口)的6人后来都死于狂犬病(似乎见义勇为者都得到了好报)。
中枢神经里的病毒
许多“恐狂症”患者最喜欢提出这样的疑问:狂犬病毒进入神经细胞后,疫苗引发的抗体是否就不起作用了?抗体能否清除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病毒?
大量原有的和新发现的证据都表明,狂犬病毒的抗体不仅能中和掉外周神经细胞内的病毒,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彻底清除CNS中的病毒;狂犬病毒进入CNS后,在3-5天内,要么被清除,要么发病。在任何情况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CNS(包括脑和脊髓)中长期潜伏。
人的狂犬病一旦发作,十天内必死无疑。所以任何一种症状,如果怀疑与狂犬病有关,则过了十天以后,该病人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至少也已进入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如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则该症状肯定与狂犬病无关(应尽快转入其他专科进行处治)。有的恐狂症患者坚信自己已得了狂犬病,自称典型的狂犬病表现已持续了数月甚至更久。希望再不要有人这样给自己开玩笑了。
有大量实例证明,在病毒暴露发生几天甚至几个月后才进行处治也可能有效,说明抗体也可能将狂犬病毒从CNS中清除。
某些借助现代生命支持系统积极抢救而维持了较长时间生命的患者,在死后尸检时,发现全身(包括CNS)的狂犬病毒都被彻底清除干净,可以间接证明抗体可进入CNS,清除CNS中的病毒。
实际上疫苗接种失败多数都出现在第一针开始后的20天之内,主要是头面部被严重咬伤的患者。如果过了这个时间还未发病,以后再发病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狂犬病毒不引起大脑细胞形态的改变,狂犬病毒在人体内的行踪在发病前是无法检测的,只能根据症状判断大脑功能是否受损。“发病”前检测到足够高的抗体,就证明其大脑功能尚未受损,至少是未严重受损,他以后就不会再发病。
总之,只要在发病前全程接种完了疫苗,产生了抗体,体内(包括CNS内)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潜伏”,就不会再发病。检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基本未发现与此标准相违背的病例。这是又一个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有助于将“恐狂症”患者从对狂犬病的盲目恐惧中解放出来。
再次暴露后如何处置
一些最近发表的临床试验表明,已接受3剂至5剂狂犬病初次系列接种者,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作用可持续数十年。无论此人体内是否有可检测到的抗体,再次暴露后接种2针,即足以引发出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而且再次暴露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接种免疫球蛋白)。
几年前在德国有一个相关的生存案例。在一名器官提供者被确诊为狂犬病人之前,她的肝、胰和两个肾脏被分别移植给了4个人。这4人之中,只有接受肝移植的一人最终存活下来,其余3人都在移植手术后数周内死于狂犬病。进一步调查显示,该存活的肝移植接受者在童年时曾接种过狂犬病疫苗。此案例可以证明狂犬病疫苗效力的持久性。
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是多久之前接种过疫苗,再次暴露后只需接种2针。
国内卫生部2009年有关再次暴露后处置的规定是:1-3年内打3针,过了3年需全程接种(5针)。
与WHO的规定相比较,可见再次加强接种超过2针就属于滥用的范畴。所以卫生部的规范应当修订。
目前国内狂犬病疫苗的包装都是5针一盒,不能拆散销售。有相当多的狂犬病门诊,对所有前来接种者,包括再次暴露后的接种者,都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每人接种5针。结果一年内一人打10针或20针的并不罕见,甚至出现职业养狗人因频繁被狗咬伤而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接种50多针的极端情况。这是最显而易见的疫苗滥用。
恐狂症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对狂犬病如此“重视”。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狂犬病疫苗的头号生产国和使用国。如果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能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世界各国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坚决杜绝狂犬病疫苗的滥用,则综合测算,中国每年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有可能在现有水平降低一半以上,同时并不会增加狂犬病的死亡人数。
6. 我家狗咬了人
1:不管有没有办狗证,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利把你的狗带走或打死,连打狗队的也没有权利,除非打狗队拿法院针对你家狗的的传票给你看。一定记得这是公民的权益。
2:除了你的家人,无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进入你家里来拿狗或打狗,只要他踏进一步,就可以告他违法进入私人住宅。不开门,拿你也没有办法。
3:好好跟有意见的人说,并道歉,亲自带被咬人去打针(亲自去是为了防止他老虎大开口),不赔偿其他的。这是你的权利,他有本事就是告,告了法院说赔偿你再看情况赔偿,一般这些人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巴不得遇到个小意外敲人家一笔。,这种人太多了。他不愿意打针,那对不起,我已经对你道歉并且要带你打针了,是你自己不去,我没有办法。(如果有条件的话就把你道歉和要带他去打针的对话录下来)
这个事情过去了就赶紧去办个狗证,以后你的低气就更足了。很多人就是抓主你先理亏,不懂法的弱点。能敲多少是多少,除了药费,多了一毛都别想要。
我很要好的朋友就是律师,请相信这些做法,并且坚持,别被他们的气焰给吓到。
就这些,负责是应该的,但是因为理亏就被欺负,绝对不可以。他们绝对没有权利处理任何你的狗和私人物品。 大狗小狗都不能放弃。
7. 宠物伤人怎么分担责任,喜欢养宠物的宝宝们可以看过来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养一些小宠物,比如猫啊、狗啊之类的,甚至藏獒、鳄鱼、老虎、狮子什么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哪天自己养的宠物把别人咬伤了,应该怎么分担责任呢?本文就宠物造成他人损害和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的分担作一个简单介绍。
一、饲养的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下称《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管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是否具有过错,只要其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如果是由于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赔偿责任。比如,由于受害人故意打宠物,或者明知宠物可能伤人还故意去挑逗它而造成损害的,宠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可以不承担责任或减轻责任。当然,对于动物造成的损害不仅仅是指动物本身咬伤、抓伤他人造成的损害,还包括因为动物的惊吓而造成他人摔倒等造成的损害。
二、将宠物放养或者驯养藏獒等禁止驯养的烈性犬造成他人损害的,即使受害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也不能免除赔偿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的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没有规定此种情形下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责任的情形。也就是说,即使是由于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损失的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动物具有非理智性,其本身存在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潜在危险,如果不对其采取安全措施,或者驯养藏獒等禁止驯养的烈性犬,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他人损害,法律因此课以饲养人或管理人更高的注意义务。所以,我们在遛狗的时候应该拴上狗链,不要让狗到处乱跑,尤其养的还是藏獒之类的烈性犬。有的人可能存在这样一种误区,认为宠物非常听话,不会发生意外,即使发生意外,大不了赔钱就可以了,所以对宠物也是不管不顾,随便其到处乱跑,甚至有人故意让宠物伤害他人。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故意让宠物去伤害他人,可能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甚至故意杀人罪,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三、动物园饲养的动物造成损害的,动物园有过错才承担责任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即推定动物园具有过错,如果动物园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则不承担责任。比如,动物园明确规定禁止翻越栏杆观看动物,但是受害人不遵守规定故意翻越栏杆去观看动物的,此时动物园已经尽到了管理的义务,对于受害人造成的损害,动物园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我们到动物园观看动物的时候,应当遵守动物园的相关规定,避免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养宠物的宝宝们一定要记得将自己养的宠物保护好,在享受宠物所带来的快乐时,也要注意避免造成他人的损害。上面就是对宠物造成他人损害和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的简单介绍,如果大家还有不懂的,欢迎留言。
8. 重庆恶犬把小学生活活咬死,如何防范宠物伤人
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都开始有养宠物的习惯。一般的宠物都是猫猫狗狗,当然了,对于这些宠物作为主人也需要监管宠物。我个人特别怕狗,因为小的时候我的父母有一次带我散步,结果突然有一条成人大小的狗,从厂子里窜了出来,把我一把扑倒在地,当时我吓得话都快说不出来了。
根据当时的知情人透露,悲剧发生后,警方迅速赶赴现场处置,三条咬人的恶犬,有两条当场击毙,另外一条也被事后处理。而这几条咬人的恶犬非常凶狠,在前几天还将邻居家的一条大狗咬死。从这就不难看出,这几条狗是非常凶狠的存在。作为它的主人,明知他有伤人的可能性为什么不拿绳子拴着呢?如果当天它的主人将这三条狗拴在了家中,并且关好了大门,是不是就不存在此次的悲惨事件?
想要防范宠物伤人事件,首先,作为养宠物的人,一定要将宠物拴上绳子,如果不在身边那么就将宠物放回笼子当中,或者是防止他有出来的可能性。其次,我们也不要轻易去挑衅宠物,尤其是孩子,更要提醒他们不要拿石头扔向宠物。最后在宠物进食,或者是非常有领域性的时候,不要靠近宠物。因为这个时候的宠物,它非常有攻击性,可能无法辨别你是否是善意或恶意。总而言之,想要防范宠物伤人事件,一定要从源头做好。当然,如果发生了宠物伤人事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打狂犬疫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