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视力表怎么看
检查视力通常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多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此表为14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每行有标号。
被检查者的视力表操作方法:视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远。医学检测所用的视力表,主要检查的是中心视力,既检查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的了解视功能的初步情况。
(1)标准视力检测表使用方法扩展阅读:
查视力注意事项如下:
1、用户保持双眼跟5.0的视表齐平。
2、用户不能眯眼睛、歪头、仰头以及身体前倾,查视力的人员一定要注意观察,用户是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要及时制止病人,让病人保持坐姿势正视前方。
3、遮盖板遮盖眼睛的时候要求不能压迫眼球,遮盖板设计的中央有一个凹槽,不能拿反,拿反容易压迫眼球,一定用凹面对着眼睛不要压迫眼球。
4、用户每次识别视标的时间不能超过3秒钟,如果超3秒钟,即使读出来也不认为是读正确的,不能记录为正确的读数。
5、一定要按照先右后左的顺序,不能按照先左后右,以免记录的时候造成左右眼出现误差。
6、不能揉眼睛,查视力的时候尽量不要揉眼睛,这样压迫角膜会造成视力测量的不准确性。
⑵ 视力监测表应如何正确使用
视力表测法:检查远视力时,检查距离为5米,视力表放置高度应以1.0(或对数视力表5.0)行视标与受检者眼平行,照明度应当合适。检查视力一般是先右后左,两眼分别进行。检查一眼时,另一眼可用遮眼匙遮盖。被检查者眼睛必须睁大,不能眯眼、斜视或歪头。
⑶ 简述视力表使用方法
查视力表是眼科常规检查里面最基础的检查项目,视力表有三种规格,有2.5米、3米和5米。所以根据规定的距离,让检查者开始检查,通常先遮盖左眼,右眼先看。如果可以看到视力表的倒数四排,说明是视力是正常的。否则需要进一步进行眼科检查明确病因。有些患者站在规定的距离上连第一排都看不到,那么说明视力比较差,需要往前走一步或几步,直到能够看清第一行视标为止,然后计算出相应的视力。
⑷ 视力怎么检测
最简单的检查,就是看视力表。但是如果想要检查的结果准确,那么最好是去医院检查。
如果说眼睛视力已经影响了日常视物,那么需要去医院精准验光,然后选配合适的度数,镜片以及镜架,一般来说是要佩戴的舒适,自然是要看东西清楚才行。眼睛近视,除了佩戴合适的眼镜,平时还需要注意:
一、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宜过长,每隔40--50分钟就应该稍微休息3一5分钟,向远处眺望一会减缓视力疲劳。
二、读书写字,玩电脑,保持正确姿势,桌椅高低要合适,眼与读物之间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的距离。
三、五谷杂粮、荤素搭配,多吃青菜水果,不要偏食。食物中缺乏维生素容易发生夜盲症和干眼病,食物中缺乏微量元素铬和钙,容易患近视。另外还需注意定期补充乐睛视力营养素,不从眼睛所需的营养,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更好的保护视力。
四、看书写字时,光线应适度,不宜过强或过暗,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以免手的阴影防碍视线。光线要柔和,如为白炽灯,应在25~40W之间,不建议在太阳光下看书。因为光线强弱对瞳孔扩张有直接影响,过强的光线会增加眼睛调节强度,加重眼睛劳动强度,时间长了反而容易造成近视。一般桌面台灯以40瓦以下为宜。
五、避免边走路边看书或在行走的车厢里看书。因为车厢在震动,身体在摇动,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眼镜的负担就会加重。经常如此就很可能得近视眼。
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当眼球追随目标时,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以及眼外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眼的血液灌注量,促进眼部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眼疲劳。而且身体素质的好坏与儿童近视眼的发生也有密切关联。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孩子容易得近视眼。
七、坚持做正确的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眶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消除眼内的过渡充血,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有利于青少年假性近视的防治,是青少年眼部自我保健的好方法。
八、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食糖过多,会使血液中产生大量酸性物质,酸与肌体内的食盐,特别是钙相结合,造成了血钙减少,这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易于伸长,助长了近视发生和发展。
⑸ 简述视力检查的步骤和记录
一般家长认为的视力检查指裸眼视力检查,即用视力表测视力,但这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能直接用来判断孩子的近视度数。裸眼视力检查只能简单反应儿童的视力情况,准确的近视度数必须要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的视光检查。⑹ 如何填写视力表
裸眼视力填写不戴眼镜左右眼各自的视力。矫正视力则戴上眼镜后左右眼各自的视力。
视力记录有两种方法:
1、标准对数视力表记录法(新国际视力表):正常裸眼视力应该达到5.0或以上水平。现在一般使用此方法记录。
2、国际标准视力表记录方法(旧版小数视力记录表):正常裸眼视力应该达到1.0或以上水平。
视力记录一般分为两栏,如果裸眼视力低于上述正常水平,则还需要检查矫正视力情况。
左右眼都是400度可以填写:
视力:左:4.3 右:4.3 (若为矫正视力则戴上眼镜测试后可填4.9~5.0)。
串镜的过程
串镜利用检影镜的照明系统将眼球内部照亮,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变化,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
串镜的过程:低视力者使用连续镜头,检查有无屈光不正。首先用+第0.5 D(远视)镜头校正,如不提高视力,再用- 0.5 D(近视)镜头校正,从低到高调整镜头度数,如发现视力有改善,则可以判断是近视。
⑺ 视力表怎么用
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兰氏(Landolt)环视力表。从功能上分有近视力表、远视力表。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制定的。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多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此表为14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视力表操作方法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
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在我国主要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已于2012年5月施行第二代),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患者距表为5米。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应在2.5米处放置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进行检测先遮盖一眼,单眼自上而下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记录下来即可。正常视力应在1.0以上。若被测试者0.1也看不到时,要向前移动,直到能看到0.1为止,其视力则是“0.1×距离/5=视力”;若在半米内仍看不到0.1,可令被测试者辨认指数,测手动、光感等。按检查情况记录视力。近视力多用“J”近视力表,同样方法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近距离可自行调整,正常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清1.0一行即可,近视力检查有助于屈光不正的诊断。
⑻ 视力表如何测
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多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 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 视力表操作方法 线要与 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患者距表为5米。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应在 2.5米处放置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进行检测先遮盖一眼,单眼自上而下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记录下来即可。正常视力应在1.0以上。若被测试者0.1也看不到时,要向前移动,直到能看到0.1为止,其视力则是“0.1×距离/5=视力”;若在半米内仍看不到0.1,可令被测试者辨认指数,测手动、光感等。按检查情况记录视力。近视力多用“J”近视力表,同样方法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近距离可自行调整,正常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清1.0一行即可,近视力检查有助于屈光不正的诊断
⑼ 简述用对数视力表检查远视力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1.核对患者姓名;2.检查者自我介绍;3.告知患者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视力表识别方法、距离、遮眼标准;4.检查项目包括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近视力表)和戴镜视力;5.注意事项:1)眼部情况:是否清洁、有无分泌物、有无充血、有无水肿及有无眼痛;2)患者对检查理解及合作程度:不眯眼、不偏头;3)视力表是否清晰,光线是否合适;远视力检查方法1.先测裸眼视力,再测矫正视力;2.取坐位或站位(检查距离为5米,被检查者眼部与视力表1.0行呈水平线);3.测右眼:用遮挡板遮盖患者左眼,检查者用视标杆自上而下指着视力表的视标,嘱咐患者说出或用手势表示视标开口方向,4秒内说出或指出一个E的开口方向,即换下一行,如不能说出或指出至少3个视标则换上一行,能看清4个不同方向开口视标的一行其旁的数字即表示该眼的视力;4.测左眼(方法同测右眼);5.查主视眼;6.记录,告知检查结果。近视力检查方法1.检查时需在自然光线充足或灯光下进行;2.将标准近视力表或Jaeger近视力表置于眼前30cm处;3.双眼自右至左分别进行检查,识别视力表字母自上而下;4.若能辨认1.0以下或J1视标缺口方向者,则正常记录该眼近视力;5.若不能辨别1.0或J1,可以调整其距离,至看清为止,然后将视力与距离分别记录
⑽ 怎样测视力是正确的方法
测试视力的方法最常用的有远视力检查法和近视力检查法。远视力检查法大多采用E字母视力表,具体方法为被检查者需要站在距离视力表5米远的距离,双眼的位置需要与视力表5.0那一行的视标相平行,检查视力时从视力表最上面的视标往下检查,也可根据被检查者的情况从1.0的视标开始往上逐行检查。在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读出每一个指标的时间,不能超过3秒钟,每一行视标一般不能认错两个,如果超过此标准视力检查即可停止,按照最后的视标视力即为被检查者的视力。近视力检查方法使用专用的近视力表,也为E字母视力表,检查距离为距视力表30公分左右,从视标最上面一行逐行向下检查,记录最后的看清视标的视力,即为被检查者的近视力。
目前所用视力表主要检查的是中心视力,即检查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地了解到视功能的初步情况,对眼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原理设计
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
主要检查
所用视力表主要检查的是中心视力,即检查视网膜黄斑区中心凹视敏度,从而可简单迅速地了解到视功能的初步情况,对眼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远视力多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此表为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
检测方法
被检者的视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5米,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正确固定,患者距表为5米。如室内距离不够5米长时,则应在2.5米处放置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进行检测先遮盖一眼,单眼自上而下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记录下来即可。正常视力应在1.0以上。若被测试者0.1也看不到时,要向前移动,直到能看到0.1为止,其视力则是“0.1×距离/5=视力”;若在半米内仍看不到0.1,可令被测试者辨认指数,测手动、光感等。按检查情况记录视力。近视力多用“J”近视力表,同样方法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近距离可自行调整,正常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清1.0一行即可,近视力检查有助于屈光不正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