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黄草的鉴别方法

黄草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5 13:42:31

‘壹’ 怎样辨别铁皮石斛的好坏

相比铁皮石斛干品而言,铁皮石斛鲜条优劣的分辨难度是大大降低了,但由于各种杂交品种的出现,以及种植环境和方式的差异,只是从外形观察的话,还不能完全分辨铁皮石斛鲜条的优劣,因此需要内外兼施来进行识别。

1、外形特征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应该具有铁皮石斛的一般外形特性:首先铁皮石斛的表皮应该是铁绿(这也是铁皮石斛名字的由来),鞘皮(即最外层表皮)完整,有明显黑节(这也是铁皮石斛又叫黑节草的原因);分节鲜明,节短而多,且粗壮,两头细中间粗。就茎部形状而言,越粗越好,但并非越长越好,相反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一般都偏短。此外就是叶子和花的特征,也是辨别铁皮石斛品种的重要参考,叶子和叶鞘为互生,叶鞘有纵向条纹,叶子为绿色,花为淡黄色,有淡淡的香味。横切开的铁皮石斛鲜条截面,呈翠绿色,并且可看到明显的胶质,晶莹剔透,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本身纤维极少甚至是没有,通常从横切面也看不出纤维。

2、味道和口感我国中医药典记载:铁皮石斛,味道稍甜或是平淡,我们通常形容为草香味。而那些吃起来有药味、苦味或是酸味的铁皮石斛鲜条,一定不是好的。而实际的嚼食体验是,味道微甜或是平淡,有淡淡的青草香味,有较重的粘滞感,会粘牙,长时间咀嚼,其渣滓较少或是没有,这才是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

3、所含成分这是从内在分辨铁皮石斛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最有利的证据。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要求铁皮石斛含有较多的石斛活性多糖,一般是越多越好;含有较少的水分,越少越好。同时,还要求铁皮石斛含有一定量的石斛碱、菲类,以及微量元素等。铁皮石斛所含石斛多糖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铁皮石斛鲜条或是枫斗的口感。石斛多糖含量越多,口感越粘稠。而且,有效成分不仅体现在含量的多少上,也体现在成分本身的质量上。

4、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成分虽然铁皮石斛的有机种植和生产,已成为铁皮石斛产业界的共识,并付诸行动和实践中,比如云南铁皮石斛产业龙头企业云南金九地,已将有机理念贯穿到铁皮石斛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其生产的铁皮石斛产品是可放心购买。但也不排除一些急功近利或是没有有机概念的一些种植户,为了让铁皮石斛生长地更好,产量更高,而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或是在水源、土壤和肥料等环节把控不好,种植出来的铁皮石斛重金属或是农残超标,直接导致了铁皮石斛鲜条的品种低劣。由此可见,铁皮石斛鲜条优劣的辨别,不只是看看外表就完事了,还要看其有效成分检测情况,以及种植过程和方法等各个环节,甚至更多专业的检测。

铁皮石斛的品种分软、硬脚,还出现了一些杂交品种,并且这些杂交品种种类还在呈不断增多的趋势,除此, 还有产地等因素,也会影响到铁皮石斛的品质。但如果把这些因素全考虑进去的话,这种划分就会显得很复杂,甚至是不能实现。因此,我们的划分也就把纯野生铁皮石斛排除在外,分为特等一级、特等二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五个等级。

特等一级铁皮石斛

种植在森林里的树干、或是山间的石头上,通常生长的环境极其符合纯野生状态下的环境,不经过任何人工干预和管理。这种模式生长成的铁皮石斛,生长缓慢,周期长,产量低,基本属于野生的原产地铁皮石斛,品质与野生的几乎无差异,属上上品。

特等二级铁皮石斛

同样是树上或是石上仿野生种植,但种植过程人工干预会稍多一些,会进行适当浇水,甚至是施用少量的农家肥。因此,生长速度也稍快一些,产量也高一些。但这种模式下种植出的铁皮石斛品质也极好,仅次于无人工干预的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因此把它划分为特等二级。

一级铁皮石斛

大棚有机种植,完全的人工种植,人工控制生长条件的温湿度、人工浇水、施肥和抗病防虫害等,但整个过程按照有机标准进行。其生长出的铁皮石斛选取短而粗壮一类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品相好,一般不超过30厘米,并且无农残和重金属超标。

二级铁皮石斛

种植模式与一级铁皮石斛的相同,铁皮石斛成品同样无农残和重金属超标,但长度更长,在30厘米以上,有效成分虽高,但不如一级铁皮石斛。

三级铁皮石斛

同样是大棚种植,甚至是地栽,但管理过程没有严格按有机标准执行,施肥、用药和防病虫害可能存在不当之处,甚至会出现农残和重金属超标。

由于石斛产品众多,品质也参差不齐,所以需要购买石斛的朋友们在选择购买铁皮石斛和铁皮石斛产品时要注意分辨和判断,选择正规产家生产,品质有保障的购买渠道。

石斛的鉴别方法:性状鉴别

(1)金钗石斛 茎中、下部扁圆柱形,向上稍“之”字形弯曲,长18~42cm,中部直径0.4~1c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常残留灰褐色叶鞘。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气微,味苦。

(2)环草石斛①美花石斛: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3mm,节间长0.4~2.3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气无,味较苦,有粘性。②铁皮石斛:叶鞘常短于节间,留有环状间隙,味淡或微苦。

(3)黄草石斛 茎细长圆柱形,中、上部不规则弯曲,长23~120cm,直径2~5mm,节间长2~3.5cm。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纵纹,体质轻实,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嚼之有粘性。

(4)马鞭石斛茎细长圆锥形,上部有少数分枝,长30~150cm,直径2~8mm,节间长2~4.5cm。表面棕黄色,有8~9条纵沟。质疏松,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商品常切成1.5~3cm长段,切面灰白色。

(5)耳环石斛 茎经加工呈螺旋弹簧状,习称“西枫斗”,一般2~4个旋纹,拉直后长3.5~8cm,直径1.5~3mm,节间长1~3.5cm。有的呈纽结状或扭卷成圆形,习称“结子斗”或“圆枫斗”,表面黄绿色黄色。有细纵纹,有的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无渣,味甘。

(6)鲜石斛 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干石斛均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耳环石斛以色黄绿、饱满、结实者为佳。鲜石斛以色黄绿、肥满多汁、嚼之发粘者为佳

‘贰’ 苦艾是不是就是艾草

应该不是一种东西,但比较相似。

苦艾又叫针叶火绒草,别名钻叶火绒草、小火草、火绒草、白特。

而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

苦艾,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主根单一,垂直,稍木质化,径达3cm。根状茎稍粗短,垂直。茎单一或2-3个,直立,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部斜上分枝。茎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长卵形或卵形,长8-12cm,宽7-9cm,叶柄长6-12cm,中部叶长卵开或卵形,二回羽状全裂,长6-9cm,宽3-7cm;叶柄长2-6cm;上部叶羽状全裂或5全裂,长4-6cm,宽2-4cm,近无柄;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下垂,于茎端或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中、外层总苞片有白色柔毛,内层者的膜质,几无毛;花序托密生白毛;雌花1层,15-25朵,花冠狭圆锥状,花冠桅部有2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长两性花4-6层,30-90朵,花冠管状,花药披针形,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柱头有睫毛。瘦果长圆形,先端微有不对称的冠状边缘。花、果期8-11月。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150(一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一o.8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一8厘米,宽4一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2一0.5厘米,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一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一1O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

同属菊科。

‘叁’ 黄草的种植方法

石斛为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以茎入药。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和滋肾明目的功效。治热病伤阴、口干烦渴、食少干呕、虚热不退等症。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多为野生,也有少量栽培。在我国作药用的石斛有20多种,常见的有:金钗石斛、铁皮石斛、黄草石斛、环草石斛,在四川合江栽培的石斛有螃蟹兰、鱼肚兰等,螃蟹兰萌发生长快,干燥率和产量都较高。以石斛加工的"西枫斗"为石斛珍品,价格昂贵。
石斛喜阴凉湿润环境,常附生于阴凉湿润的树上和岩石上,尤其是半阴半阳的地方,附生有苔藓植物的石灰岩上和树上生长最好。四川省合江县是石斛主产区,海拔高度在280米左右,平均气温18.2℃,平均最高气温21.9℃,平均最低气温15.3℃,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1.2℃,年降水量1184毫米,这种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石斛的生长。
一、种植方法
选海拔300-700米的低山区,河流山谷的西北或东北坡向,较阴湿的地方。如以树木为附生者,应选树干粗,树冠密,树皮厚多纵沟纹,含水量多,常有苔藓植物生长的阔叶林,如黄角树、油桐、青杠、槲栎、乌桕和银杏等;以岩石为附生者,应选阴湿,有苔藓植物生长的岩石或石壁,以有多处凹陷和缝隙者为佳。不长苔藓的可于头年在树干或岩石上培养一些苔藓和石苇等。
石斛主要采用分株繁殖,也可用扦插和腋芽繁殖,近年来也有采用组织培养法进行快速繁殖,但移栽的技术难度较大,经验还不足。
1.分株繁殖 春秋两季都可进行,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芽前栽种较好,选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萌蘖多、无病虫害的1、2年生植株作种,连根挖出,视茎数多少分为若干丛,剪去枯茎、断枝和过长的须根,每丛应留有健壮茎2-5枝,将树皮按30厘米株距砍成鱼鳞口,将根放在鱼鳞口内卡紧或用竹蔑捆上,使根与树皮紧密结合,然后糊上用牛粪、阴沟泥等混合而成的污泥浆,在栽培的树上把过密的枝叶修剪去一部分,使透点光在岩石上栽种,则选生有苔藓的大石包,种在凹处或石缝里,如石上光秃无凹缝,可人造凹缝后,将石斛种株放在凹缝处,用小石块将石斛根部压着,周围敷上泥粪,牢固即可。
2.扦插繁殖 插床基质可用腐植质土或蛭石,并搭好荫棚,扦插时将石斛分成单株,每株1茎,按行株距10厘米左右扦插于基质中,深度以茎不倒为度。插后要常浇水,保持湿润,当腋芽萌发,并长出白色气生根后,将单株横置畦床上,用小石块压着,上盖细腐植质土约2厘米厚,待幼芽3-5厘米高时,分割幼芽移栽于树干或石头上。也可在采收时将3年生石斛茎剪为两段,下段加工为商品,上段作为繁殖材料,将上段横置于阴湿的平板石上,摆前于石板上敷一层薄薄的泥粪,摆后用小石头将下部压着进行育苗,当腋芽和气生根长出形成幼苗时即可移栽。
3.腋芽繁殖 在3年生石斛茎的上端,常会萌发腋芽,并长出气生根,待腋芽长至5-7厘米高时,即可将其从母茎上剪下,进行移栽。
二、田间管理
1.浇水 石斛栽后应保持湿润的环境条件,植株才能生长良好,遇天旱要适当浇水,但不宜浇水过多,以免积水烂根,致使植株死亡。
2.除草 种在树上的石斛,很少有杂草生长,种在石头上的常有杂草丛生,应随时拔除,遇有枯枝落叶也应检掉。
3.追肥 栽后第二年开始追肥,每年2次,第一次在4月份,用油饼、油脚、猪毛、豆渣或人发等其中一种或几种和牛粪,肥泥,加钙镁磷肥和少量氮素化肥调匀,发酵后,薄薄地敷在石斛根际周围,促进幼芽生长。第二次在11月上旬,同样用上述稀泥肥敷在石斛根的周围,使能保温过冬。
4.修剪 每年春季石斛发芽前,采收石斛时,应剪去部分老枝、枯枝和过密的茎,以促进萌发健壮的新茎。种于树上者,还要剪去过密的树枝,使透光适度。
三、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 常于初夏发生,嫩叶上呈现黑褐色斑点,斑点周围显黄色,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最后叶子枯黄脱落。发生期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 栽后2-3年即可采收,但生长年限越长,茎数越多,产量越高。一年四季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为宜,这时石斛停止生长,枝茎充实饱满,干燥率较高。采收时可用剪刀剪下枝茎,要收老留嫩,剪大留小,严禁全株连根拔起,使之能继续生长,以便年年采收。
2.加工 加工方法因产地和种类不同而有差别。除鲜用外,一般可炕干或晒干。四川一般在冬季采收,将石斛除去叶片及须根后,集中堆放,用稻草或草席覆盖,2-3天喷水一次,沤15-20天,用稻谷壳搓掉茎上鞘膜后烘炕,烘炕时火力应均匀,不宜过大,上盖草席、麻袋,半干时翻动一次,再炕至全干;广西地区加工时,先用开水烫过,再晒或烘时趁热边搓边晒至全干;加工成"西枫斗"主要选用铁皮石斛等植株的粗短部分,用文火烤软,搓成螺旋形或弹簧状后,再烤,如此反复搓烤数次,直至成型不变,最后烤至全干。在加工过程中,要将多余的细根除掉,只留两根称为"龙头",同时要完好地保留茎末细梢,称为"凤尾"。一般每丛可收鲜石斛0.25-0.75公斤,鲜干比为5-7∶1。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肆’ 多分枝的石斛是什么品种

石斛商品种类众多,此按国家药材标准中商品品种介绍各种商品鉴别特征。
环草石斛: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或盘绕成团,长15~30cm,直径0.1~0.3cm,节间长1~2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的纵横纹。质地坚实,断面较平坦。无臭,味淡。
马鞭石斛: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长40~120cm,直径0.3~0.8cm,节间长3~4.5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常有灰黄色叶鞘残存,有深纵沟纹。质地疏松,易折断,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黄草石斛:(1)黄草条:长圆柱形,尾端稍弯曲,长30~80cm,节间长2~3.5cm,直径0.3~0.5cm,表面黄色或淡黄色,具纵沟。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呈纤维状,嚼之有粘性。(2)黄草节:呈短圆柱状,长约1.5cm,黄色或黄白色,具纵沟,切面灰白色。
耳环石斛:呈弹簧状或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直径0.2~0.3cm。金黄色或黄绿色,有细纵皱纹,一端可见基部留下短须根(龙头),质坚实,易折断,断而平坦,嚼之有粘性。
金钗石斛:呈扁圆柱形,上部略呈“之”字形,长20~40cm,直径0.3~0.6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深纵沟。质地硬而脆。断面较平坦,味苦。
圆钗石斛:呈棍棒状或圆柱形,长10~30cm,直径0.2~0.4cm,基部和先端细,中间较粗,节长0.8~1.5cm。表面金黄色,具细纵纹,稍有横斜纹。结实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味淡,嚼之有粘性。
圆石斛:呈棍棒状,长20~25cm,直径0.5~0.7cm,基部和先端细,中间粗,节间长1.5~2cm。表面淡黄色,具纵纹,质松泡,易折断,粘性小。
金黄泽:呈纺锤状四棱形,长3~8cm,直径1~2cm,通常由4节组成,节间长1~2cm,表面金黄色或黄褐色,有皱纹。具光泽,体轻,质松,味淡。
有瓜石斛:茎呈圆柱形,长12~30cm,直径0.2~0.4cm,表面金黄色,光滑,微有皱纹,节明显,多分枝。每一分枝顶端膨大成压扁状假鳞茎,俗称“瓜”,“瓜”长3~4cm,直径0.3~1cm,有深纵纹,质松,断面纤维状,味微苦。
石斛商品中,过去以“霍山石斛”(产于安徽霍山县)最为有名,系同属小美石斛的幼嫩茎加工而得,现已产量极小,其茎呈圆柱形,弯曲成波浪状;长1~1.5cm,直径约0.3cm,茎下部留有2~3条须根,习称“龙头”,上端留有2~3块叶片,习林“凤尾”。表面黄绿色,有细密纵纹理,节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具粉性,嚼之牯性大。气微,味淡。

‘伍’ 辩别石斛的真假

真伪鉴别
正品石斛
环草石斛茎呈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O.1一O.3cm,节间长O.4~2.3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软而实,断面较平坦。气无,味淡,有粘性。马鞭石斛茎呈长圆锥形,长40—120cm,直径0.5~0.8cm,节间长3~4.5cm,表面黄色至暗黄色,有深纵槽。质地疏松,断面纤维性。味微苦。黄草石斛茎呈细长圆锥形,长30一100cm,直径0.2~0.5cm,节间长2~3.5cm。表面金黄色至淡黄褐色,有纵沟。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
嚼之有粘性。
耳环石斛(铁皮枫斗、枫斗) 铁皮石斛剪去部分须根后,边炒边扭成螺旋形或弹簧状,烘干,习称“耳环石斛”。茎呈螺旋形或弹簧状,一般2~4个螺纹,茎拉直后长3.5~8cm,直径0.1~0.3(~0.5)cm,节间长1-3.5cm。表面黄绿色,有细纵皱纹,有的一端可见茎部留下的短须根(习称龙头,茎末梢较细习称凤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
金钗石斛茎下部圆柱形,中、上部扁圆柱形,向上稍呈“之”字形弯曲,长18—42 ca,中部直径0.4-l cm。节间长2.5~3cm。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有深纵沟,节稍膨大,棕色,常残留灰褐色叶鞘。质硬而脆,断面疏松而平坦。味苦。以上五种正品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详见药典,目前,最有效的鉴别方法尚停留与此。
地方习用品及混淆品的主要性状特征:
重唇石斛(瓜兰石斛) 茎无粘性,叶鞘白膜质,松弛抱茎,味淡。细茎石斛(铜皮石斛)茎较细,直径O.1~0.2cm,表面金黄色,味淡。鼓锤石斛茎表面光滑,仅具少数细纵沟,叶鞘膜质,常宿存,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质,味淡。球花石斛茎表面黄褐色,具较深的纵沟和尖锐的纵棱,叶鞘早落或残留呈纤维状,质轻易折断,断面具疏而软的纤维。密花石斛茎表面金黄色,具较圆钝的纵棱,质重难折断,横切面具密而硬的粗纤维。聚花石斛(金石斛) 茎呈纺锤状四棱形,长3~8cm,直径O.1—0.2cm,常由四节组成,节间l~2cm,表面金黄色或黄绿色,有的有光泽和皱纹。体轻,质松,味淡。矮石斛茎矮小,长圆形或纺锤形,长不逾5cm,具2~5节,表面灰黄色,具多数纵棱,叶鞘部分宿存,被棕黑色毛。
伪品石斛
有瓜石斛中的石仙桃属(Pholidota)植株无直立的地上茎,仅具被鳞叶的匍匐根状茎;假鳞茎呈干瘪、有强烈纵皱的纺锤形、长纺锤形或卵形,卵状长圆形,中段粗、两段较细;假鳞茎顶端有2个相互抱合的类圆形的叶痕,叶痕表面有多数凹点,中间有马蹄形的分界线(为二枚叶痕的分界线);无环节及节间,质轻或较松泡。金石斛属(Ephemerantha)植株具直立的地上茎,根状茎粗短,无鳞叶,假鳞茎顶端有1个马蹄形的芽鳞痕,稍下方一侧残留一簇短纤维状的叶痕,质疏松,断面海绵质。
石仙桃残留的根状茎呈较细的圆柱形,直径O.2一O.4 Cm,有覆瓦状的鳞片包裹,节明显;根状茎先端有金黄色的长纤维样毛状物;假鳞茎生于节上,呈干瘪的纺锤形、长纺锤形,长2~4.5 cm,直径0.5—0.9 cm,表面有不规则纵皱沟,金黄色或淡绿黄色,顶端有类圆形的叶痕,表面有多数类圆形凹点和呈马蹄形的分界线。气微,味淡、微涩,嚼之有粘性。
云南石仙桃假鳞茎呈纺锤状的长圆形或卵状长圆柱形,长2~5cm,直径O.3—0.6cm,表面浅黄褐色至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细纵皱纹。顶端有类圆形的叶痕,叶痕表面有多数类圆形凹点和略呈马蹄形的分界线。气微,味微甘、微涩,嚼之有粘性。细叶石仙桃假鳞茎较短,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2cm,直径约为5mm。外表浅灰黄色,具明显纵皱纹,顶端具叶痕,有多数类圆形凹点和略呈马蹄形的分界线。有的假鳞茎被鳞片包裹,鳞片卵形,浅黄棕色,无毛。气微,味淡、微涩。
戟叶金石斛由于金钗石斛与戟叶金石斛形态极为相似,难以区别。我们试用紫外光谱法、薄层色谱法对二者进行比较鉴别,可以明显区别石斛与其伪品戟叶金石斛。
流苏金石斛茎呈假单轴分枝,分枝顶端有1纺锤形的假鳞茎,长3~7cm多压扁,具深纵沟。体轻易折断。茎断面浅黄白色,纤维性;假鳞茎断面灰白色,疏松。显微特征为维管束排列较稀,薄壁细胞波状,有的纹孔清晰可见,偶见簇晶。密花石豆兰(果上叶) 假鳞茎长2—4cm,节明显,节间密,质坚实,断面纤维性,叶革质,厚而脆,无粘性。宽叶耳唇兰药用部分为地上茎的节问。

‘陆’ 如何区别石斛的质量好坏

相比铁皮石斛干品而言,铁皮石斛鲜条优劣的分辨难度是大大降低了,但由于各种杂交品种的出现,以及种植环境和方式的差异,只是从外形观察的话,还不能完全分辨铁皮石斛鲜条的优劣,因此需要内外兼施来进行识别。

2、味道和口感我国中医药典记载:铁皮石斛,味道稍甜或是平淡,我们通常形容为草香味。而那些吃起来有药味、苦味或是酸味的铁皮石斛鲜条,一定不是好的。而实际的嚼食体验是,味道微甜或是平淡,有淡淡的青草香味,有较重的粘滞感,会粘牙,长时间咀嚼,其渣滓较少或是没有,这才是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

3、所含成分这是从内在分辨铁皮石斛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最有利的证据。优质的铁皮石斛鲜条要求铁皮石斛含有较多的石斛活性多糖,一般是越多越好;含有较少的水分,越少越好。同时,还要求铁皮石斛含有一定量的石斛碱、菲类,以及微量元素等。铁皮石斛所含石斛多糖的多少,直接决定了铁皮石斛鲜条或是枫斗的口感。石斛多糖含量越多,口感越粘稠。而且,有效成分不仅体现在含量的多少上,也体现在成分本身的质量上。

4、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成分虽然铁皮石斛的有机种植和生产,已成为铁皮石斛产业界的共识,并付诸行动和实践中,比如云南铁皮石斛产业龙头企业云南金九地,已将有机理念贯穿到铁皮石斛种植、生产、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其生产的铁皮石斛产品是可放心购买。但也不排除一些急功近利或是没有有机概念的一些种植户,为了让铁皮石斛生长地更好,产量更高,而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或是在水源、土壤和肥料等环节把控不好,种植出来的铁皮石斛重金属或是农残超标,直接导致了铁皮石斛鲜条的品种低劣。由此可见,铁皮石斛鲜条优劣的辨别,不只是看看外表就完事了,还要看其有效成分检测情况,以及种植过程和方法等各个环节,甚至更多专业的检测。


铁皮石斛的品种分软、硬脚,还出现了一些杂交品种,并且这些杂交品种种类还在呈不断增多的趋势,除此, 还有产地等因素,也会影响到铁皮石斛的品质。但如果把这些因素全考虑进去的话,这种划分就会显得很复杂,甚至是不能实现。因此,我们的划分也就把纯野生铁皮石斛排除在外,分为特等一级、特等二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五个等级。

特等一级铁皮石斛

种植在森林里的树干、或是山间的石头上,通常生长的环境极其符合纯野生状态下的环境,不经过任何人工干预和管理。这种模式生长成的铁皮石斛,生长缓慢,周期长,产量低,基本属于野生的原产地铁皮石斛,品质与野生的几乎无差异,属上上品。

特等二级铁皮石斛

同样是树上或是石上仿野生种植,但种植过程人工干预会稍多一些,会进行适当浇水,甚至是施用少量的农家肥。因此,生长速度也稍快一些,产量也高一些。但这种模式下种植出的铁皮石斛品质也极好,仅次于无人工干预的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因此把它划分为特等二级。

一级铁皮石斛

大棚有机种植,完全的人工种植,人工控制生长条件的温湿度、人工浇水、施肥和抗病防虫害等,但整个过程按照有机标准进行。其生长出的铁皮石斛选取短而粗壮一类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品相好,一般不超过30厘米,并且无农残和重金属超标。

二级铁皮石斛

种植模式与一级铁皮石斛的相同,铁皮石斛成品同样无农残和重金属超标,但长度更长,在30厘米以上,有效成分虽高,但不如一级铁皮石斛。

三级铁皮石斛

同样是大棚种植,甚至是地栽,但管理过程没有严格按有机标准执行,施肥、用药和防病虫害可能存在不当之处,甚至会出现农残和重金属超标。

由于石斛产品众多,品质也参差不齐,所以需要购买石斛的朋友们在选择购买铁皮石斛和铁皮石斛产品时要注意分辨和判断,选择正规产家生产,品质有保障的购买渠道。

石斛的鉴别方法:性状鉴别

(1)金钗石斛 茎中、下部扁圆柱形,向上稍“之”字形弯曲,长18~42cm,中部直径0.4~1c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常残留灰褐色叶鞘。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气微,味苦。

(2)环草石斛①美花石斛: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3mm,节间长0.4~2.3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气无,味较苦,有粘性。②铁皮石斛:叶鞘常短于节间,留有环状间隙,味淡或微苦。

(3)黄草石斛 茎细长圆柱形,中、上部不规则弯曲,长23~120cm,直径2~5mm,节间长2~3.5cm。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纵纹,体质轻实,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嚼之有粘性。

(4)马鞭石斛茎细长圆锥形,上部有少数分枝,长30~150cm,直径2~8mm,节间长2~4.5cm。表面棕黄色,有8~9条纵沟。质疏松,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商品常切成1.5~3cm长段,切面灰白色。

(5)耳环石斛 茎经加工呈螺旋弹簧状,习称“西枫斗”,一般2~4个旋纹,拉直后长3.5~8cm,直径1.5~3mm,节间长1~3.5cm。有的呈纽结状或扭卷成圆形,习称“结子斗”或“圆枫斗”,表面黄绿色黄色。有细纵纹,有的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无渣,味甘。

(6)鲜石斛 茎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约30cm,直径0.4~1.2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干石斛均以色金黄、有光泽、质柔韧者为佳。耳环石斛以色黄绿、饱满、结实者为佳。鲜石斛以色黄绿、肥满多汁、嚼之发粘者为佳。

‘柒’ 贵州黄芭是怎么做的

黄粑的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500克,稻米500克
调料:赤砂糖200克

黄粑的特色:
成菜金黄耀目,皮脆肉软,香甜适口,令人食后难忘。
黄粑的做法:
1. 将糯米、大米淘洗干净;
2. 入清水中泡透后,磨成米浆汁,装入白布口袋中吊干水分;
3. 将吊浆粉倒在案板上搓散,揉匀,分成小坨,入笼蒸熟;
4. 红糖切碎加入蒸熟的玉米粉团内反复揉匀,再搓成长条;
5. 冷后切成厚1厘米的片即可;
6. 食时锅置微火上,用菜油刷锅将黄粑片入锅烙成二面黄,起锅入盘。

健康提示
1. 糯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镁、锌、硒等丰富;
2. 其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的功效。

黄草粑又叫清明粑,清明粑的制作历史已有100余年,解放前后贵州各地就有许多专营点。早期的清明粑做成月饼形状,馅心有火腿、洗沙、玫瑰、白糖等品种,食时用平锅放少许猪油,微火煎成两面微黄,香脆清甜可口。如今,贵州各地的清明粑品种随馅心的不同而纷繁芜杂,口味和形状也多种多样。本款是众多品种中较普遍的一种。

原料:糯米3千克;清明菜500克;白糖馅心4千克;引子300克
制作方法:
1.选用上等糯米经淘洗后浸泡4-6小时,滤去水分待用。
2.户外采摘黄草,并选用嫩芽和花蕾,经清洗去渣处理。
3.先舂黄草,并在舂的过程中多次把汁水挤出,后将糯米与黄草混合入甑蒸熟,倒入石礁窝或特制木槽中,用木棒舂成茸状,并分成若干块,每块约100克
4.黄草粑可以用叶子蒸制或直接煎制.
制作黄草粑还有两种方法可以选用:
1.把糯米磨成粉,洒适量清水,至米粉润湿而松散,与黄草蒸熟后舂成茸状。
2.在糯米中加少许籼米混合,加水磨浆,入布袋吊干或压干(含水量约为30%),与黄草一起蒸熟,用白布包裹置之案板上,再捣茸成粑或舂茸成粑。蒸制时吊浆粉因含水量重,要分成不规则块状,并留空隙与用黄草隔开,使之通气。

‘捌’ 石斛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石斛

又名:吊兰、金钗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

滋阴生津救命仙草

石斛具有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石斛能够“清胃、除虚热、生津、补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也常用铁皮石斛煎汁代茶饮,以护嗓养生。在民间还曾将铁皮石斛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据说,过去人们将新鲜铁皮石斛的原汁喂入极度虚弱的重危病人口中,使其慢慢复苏。因为石斛附生于悬崖峭壁上,加上滥采,资源已经减少,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

【石斛小档案】

石斛属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北等地。药用部位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等同属多种植物的茎。其中,茎圆、外皮呈铁绿色者被称为“铁皮石斛”,作用较强;而茎扁、外皮呈黄绿色者被称为“金钗石斛”,作用较弱。全年均可采收,但在秋后采收者质量最好,用沸水略烫,边搓边烘晒,至叶鞘搓净,干燥;或者鲜用。鲜石斛清热生津之力强,干石斛滋阴作用较好。

【功效主治】

功效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

主治1.用于阴伤津亏引起的口干舌燥、烦渴汗出、食少干呕、大便秘结等。2.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虚热不退、余热不清等。3.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等。

【真伪鉴别】

伪石斛有石仙桃、云南石仙桃、细叶石仙桃等,伪品与正品石斛的主要区别如下:

1.伪品均为石仙桃属植物的假鳞茎,非正品的药用部位茎。

2.假鳞茎呈干瘪、有强烈纵皱的纺锤形、长纺锤形或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中段粗,两段较细。

3.顶端均有类圆形的叶痕,叶痕表面有多数凹点,中间有马蹄形的分界线(为二枚叶痕的分界线)。

4.无环节及节间,质轻或较松泡。

【注意事项】

1.石斛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大多难溶于水。在煎药时,为了增加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应延长煎煮时间,可先煎1~2小时后,再与其他药一起煎煮。2.石斛易敛邪,故温热病不宜早用。3.石斛易助湿,湿温未化燥者忌用。4.脾胃虚寒者忌用。

阅读全文

与黄草的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好的引流方法怎么形容 浏览:85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口诀 浏览:108
钓鲅鱼的线组方法图片 浏览:264
小米6定位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273
简单幸运绳的编织方法 浏览:427
糖尿病高危人群计算方法 浏览:198
煤气燃烧器安装方法 浏览:281
貔貅怎么佩戴好貔貅佩戴方法详解 浏览:296
荣耀截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32
花胶的正确泡发方法 浏览:841
这才是手机清理内存最好的方法 浏览:204
跳绳练腹肌方法视频 浏览:551
酷派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53
手机uc浏览器版本查看方法 浏览:287
研究中国股市的有效性问题的方法 浏览:661
天然气洗澡的使用方法 浏览:792
工业盐使用方法 浏览:145
锻炼基础腹肌方法视频教程 浏览:203
介入方法是什么意思 浏览:647
汽车阻尼器的安装方法 浏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