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学前语言障碍的鉴别方法

学前语言障碍的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3 08:50:05

❶ 儿童语言障碍

不是病,是脑部的语言系统发育过慢,可以平时多教孩子说话。

家庭自测儿童语言能力量表年龄语言能力发展

1岁~1岁半①能够理解简单的句子,如“好了吗?”“没有了吗?”等等。②能够开口说简单的话,如爸爸、妈妈、再见等等。

2岁①能够认识并且指出两种以上的颜色。②能够认识并指出物品和身体部位等。③能够说动宾结构的、由三个字组成的句子,如在哪里、在这里、在那里等等。

3岁①能够理解性别(这点根据不同的孩子略有所不同)。②能够使用表达时间的词,如过去、现在和将来等。③能够说自己的姓名。④会讲述简单的经历。

3岁半掌握了一定的连词和关系词,能够使用“而且”、“因为”和“所以”等。

4岁①能够理解各种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等。②能够认识抽象名词的概念,如动物、水果等简单抽象名词,并会进行归类。③基本能够发出母语中所有的音。④能够模仿句子,并且说长句子。

4岁半能够认识名字和名称。

5岁①能够理解反义词,如冷和热等。②能够比较自主地表达他想好的事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③会朗读句子。

6岁①知道自己的生日。②能够阅读小人书。③会打电话。④会使用问候语。⑤掌握实用对话,而且与成人的用语接近。⑥对于听到的话感觉有疑问,便会主动提问。⑦具有用完整的疑问句提问的能力,比如“我为什么要去奶奶家?”

6岁半能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7岁说话、讲故事等不再依赖图画书

语言障碍是困扰幼儿智能发展的一大症结,而学前期又是儿童语言障碍的高发年龄段。

患语言障碍的孩子一般在3岁左右才会表现出各种症状,而且,3岁之后也有发病的可能性。

测试:您的孩子有语言障碍吗?

如果您发现孩子说起话来总是语焉不详、结结巴巴;如果您总是找不到孩子为什么说不好话的原因,那么测试一下,看看孩子有没有以下的表现--

□口吃;

□说话时词汇贫乏、不丰富;

□朗读时有困难;

□经常混淆词语;

□语法应用不规范。

如果孩子有以上表现,那么孩子就可能患有语言障碍。不过,即使这样,也不用过于焦虑。因为语言障碍也分为两种:

正常儿童的语言障碍。生理和心理都正常健康的孩子所患的语言障碍,通常都属于这一种,它是可以通过家长的努力,逐渐得到矫治的。特殊儿童的语言障碍。这种语言障碍比较少见,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就需要带他去医院就诊。

3种正常儿童的语言障碍

正常儿童的语言障碍,常见的有以下3种:

1.假性口吃

对孩子的影响程度:★★★★

口吃,有真性和假性之分。通常来说,孩子因为模仿而引起的口吃现象,以及在他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间歇性口吃现象都是假性的。一般说来,孩子患真性口吃的比率非常非常低,通常都是假性口吃。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孩子却可能由假性口吃转变成真性口吃:心理有不安全因素,如父母离婚、被人欺负等,随着这种不安全因素的日渐加重,往往会造成假性口吃。如果大人不能够正确对待,久而久之,这种假性口吃就会逐渐转变成真性口吃。

有的孩子因为假性口吃,被别人恐吓、威胁或者嘲笑讽刺等,使他对于语言表达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害怕说话,逐渐演变成真性口吃。

小贴士:真性口吃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有口吃家族史的孩子。

孩子长期生活在患有口吃的人群中。

孩子如果患有真性口吃就需要去医院对他进行矫治。

2.轻度吐字不清

对孩子的影响程度:★★★

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吐字不清现象,如果他的构音器官(如声带)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常常是因为孩子的本体感(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等等)比较差,大脑对声带、舌头、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使孩子的思维快于语言,从而出现吐字不清的现象。

3.轻度词汇贫乏

对孩子的影响程度:★★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孩子出现词汇贫乏的现象,不仅与他的语言理解能力有关,同时也与孩子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有些孩子,虽然在理解语言上没有问题,但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反应比较慢,所以出现词汇贫乏的现象。

有的孩子在理解语言上有困难,在语言表达时自然就会产生障碍,表现为词汇少、语法不正确,不能够完整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正常儿童语言障碍的家庭药方

1.心理治疗法

适用症:假性口吃

对于那些由于心理问题而引起假性口吃的孩子,您只要找到并驱散孩子的心理原因,口吃现象就会得到缓解。

●家庭气氛不和睦,或者家庭突然遭受变故,如父母离婚、亲人去世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巨大的阴影,孩子在这个时期往往容易出现语言障碍。但这种语言障碍实质上是暂时性的。这时,作为家长,您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改善家庭的气氛,并根据情况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有些孩子被老师批评后,羞以启齿,导致心理负担不断加重,从而出现间歇性的口吃。

由于这些孩子多数胆小、内向,恐吓和打骂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不安全感。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势引导孩子,在心理上安慰孩子。您可以对他说我不会怪你的、想好了再说,慢慢来,通过温暖亲切的语言与行动,缓解孩子的压力,增强与孩子交流的亲切感。

2.语言治疗法

适用症:假性口吃、轻度吐字不清

您是孩子的第一个语言老师。在和孩子用语言交流时,您要特别注意,一定要口齿清楚,有抑扬顿挫。

●教育孩子时要心平气和。

●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话语,等他把话说完后,您再提问或发表意见。

●平时经常鼓励孩子,当他说得又完整又流畅时,哪怕只是一个句子,您也要及时表扬。

●尽可能引导孩子放慢说话的速度,语速不要过快。

●教会孩子在说话时尽量放松。

●孩子学说话时,教导他不要随便停顿,掌握说话节奏,不要随意说自然句或者破句。

3.亲子说话法

适用症:轻度词汇贫乏、轻度吐字不清

知道吗,您对孩子说话的一大意义就是让孩子累积大量的语言。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他主要通过三种语言方式来累积语言:儿向言语

在0~1岁这一年龄阶段,一般都是您讲得多,孩子讲得少。这个时候,您应该尽可能地对孩子多说话,给他一个尽可能丰富的输入和累积过程。

目标言语

在大人和孩子共处的场合,大人和大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比较方便愉快。但这个时候,您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应该让孩子也参与到大人的谈话中。

儿童言语

当您和孩子说完话,都应该给孩子一个单独思考、独处的空间。这个时候,孩子可以避免许多无关的刺激、干扰,一个人思考、回味。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育学家提倡让孩子睡前听故事的原因,这样可以让孩子没有后续干扰,直接加强孩子倾听后的记忆力。

4.“人工合成伙伴”法

适用症:轻度词汇贫乏

如今独生子女众多,孩子往往缺乏沟通交流的同龄伙伴。因此,您要留心为孩子“人工合成伙伴”,换句话说,就是要尽可能制造机会,多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交流玩耍。

比如,您在参加公众场合的宴会、聚会的时候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在双休日,让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或者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您也可以带孩子去买东西、组织几个有孩子的家庭一起出游……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与人交流,消除胆小、害羞心理。

5:强化纠正法

适用症:假性口吃、轻度词汇贫乏、轻度吐字不清

打拍子。您可以在孩子的身上或者手上有节奏地轻轻拍打,通过让孩子感受“节奏”,训练他掌握说话时的抑扬顿挫。

让孩子练习绕口令。使孩子的吐字发音得以强化,并对容易发音混淆的词语进行辨析。

给孩子阅读散文、文学作品和诗歌。这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多方面地感受文学作品中表达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通过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感受正确的发音,增强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

鼓励孩子造句。让孩子经常性地进行口头造句练习,如让孩子用“动听”造句等,训练并强化孩子的叙事性描述(叙述能力)、说明性讲述(说明能力)和议论性讲述(思辨逻辑能力)这三种语言思维方式。

让孩子接受电子文化、参与电子学习(E-learning)。其实,您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完全回避视听学习、录音电视、网络、画面和音乐等。只要您引导得当,就可以通过这些电子媒介,让孩子自己参与学习,成为学习主体,并在电子学习中接受情感的共鸣。

注意:如果经过以上矫治,还是不能使孩子的情况得到缓解,那么请带孩子去医院,寻求专家的帮助。

特殊儿童的语言障碍

特殊儿童语言障碍一般都发生在以下几种生理或者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身上:

有残疾的孩子。中度以上智力落后的残疾儿童一般都有语言障碍问题,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中,也有一些孩子有语言障碍问题。

听力有障碍的孩子。

自闭症的孩子。

脑损伤的孩子。

构音器官有问题的孩子。孩子常常出现吐字不清、错音、发不出声音来或者漏音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他的构音器官,如声带等有问题。有声音障碍问题的孩子。这些孩子经常出现声音异常、嘶哑、音调不正常、声音过高过低或者异常尖细等现象。

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它主要表现为孩子的语言能力与同龄孩子相比,明显落后,比如6岁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只相当于2岁孩子的能力,不会说句子,只会说单词等等。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情况,应该尽早带他去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治。相关链接

目前,在上海有专门诊治儿童语言障碍门诊,如果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疑问,可以去上海看看

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languagedisder)是指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并不是由于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

??本症有表达性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前者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后者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均受限制。

??[病因]目前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脑组织的某些感知觉功能,特别是精细的听觉分辨能力损伤有关。更有人提出,可能是由于听觉知觉、听觉记忆、听觉整合、听觉理解及听觉表达等脑功能不足所致。

??[临床表现]以语言发育迟滞为其主要表现。1岁多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感情和需要,常借手势、眼神及其他动作。

??发育性语言障碍的患儿当其开始学语时,语言缺陷即显现出来。小儿可发出一些音节,但不能组成词,记不住普通的名词,词汇十分贫乏,不能用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他需要的东西,因此语句十分生涩难懂。患儿对语言的学习速度很慢,常比正常儿童慢2—3倍。

??有表达性语言障碍者,语言理解尚好,但表达能力差。1岁半左右时可理解他人给他的简单命令,例如让他指出或去拿某种常见的物体时,小儿都可理解,并附之以行动。而感受性语言障碍的患儿则不能理解简单的命令,不能根据语言要求指出或拿到某种物体。这类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言语却无反应,包括父母的言语。但如给以手势、表情,或看电视时则有情绪反应。听力检查虽有轻度的听力减退,但与临床上所见到的对语言的毫无反应却极不相符。电测听检查的听力曲线常很不稳定,波动大。因而患儿平时似乎有点聋,有时又显得不聋。

??入学后小儿有明显的学习困难,主要是阅读困难,其中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阅读能力更差,且常伴计算困难,常需接受特殊教育。表达性语言障碍者可在普通学校学习。

??发育性语言障碍儿在学前阶段可无明显的情绪障碍,仍然活泼、愉快。入学后由于学习困难及其他种种不便常出现焦虑、注意短暂、多动、退缩或违拗等问题。但这类儿童内在语言发育正常,可参加一些带有创造性的游戏;也可以绘画;并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能很好地了解音乐的节律及音调;有完善的视觉感受及视觉—空间知觉。智力测验操作能力正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发育性语言障碍的诊断可参考以下标准:

??1。语言发育迟缓为最主要的症状。

??2。听力正常,感受性语言障碍者听力可下降,但波动性大,与其语言发育迟滞的严重程度极不相称。患儿对语言可能毫无反应,而对其他声响可有探究反应。

??3。内在语言功能发育正常,如可与布娃娃玩游戏。

??4.人际交往正常,如能以眼神对人凝视,用表情或行动表示自己的情绪与需要,对母亲能表示依恋,能与其它小朋友一齐玩耍。

??5.视觉及视-空间知觉正常,音乐的了解及模仿能力正常。

??6.智力测验时,操作分常在正常范围内。

??7.应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五官疾病。

??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聋哑症早期严重失聪患儿,由于听不到任何语音,故无法学习讲话以致成为聋哑。由于这类患儿的智力、人际交往、运动功能以及操作智商等均可正常,因而常造成与发育性语言障碍在鉴别上的困难。主要鉴别点在于,聋哑儿对于语声及噪音均无反应;部分失聪者,仅对高频率声音丧失反应,而对低频率声音及噪音等可有反应。语言障碍儿对非语言的声音有反应。

??(二)精神发育迟缓该症特点是智能低下,其中操作智商也明显降低。

??(三)选择性缄默该症患儿有语言能力,但拒绝表达,在熟悉环境中可以正常交谈。

??(四)发育性语言不清患儿有语言能力,仅对某些词发音不清,造成语词不通。其他方面无明显异常。

??(五)婴儿孤独症患儿语言很少,或讲自己编造的生词使人无法理解,故需与严重的感受性语言障碍进行鉴别。本症除语言障碍外,尚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孤癖,对周围毫无兴趣,人际交往很差,无手势语言,对人很少凝视,不会用眼神与人交流感情,情感缺乏,对自己的母亲也毫无高兴的表示。内在语言丧失,有刻板的仪式性行为动作。

??【防治】主要对语言进行特殊训练。感受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对语音的理解、听觉记忆及听觉知觉等。对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重点在于训练患儿模仿别人讲话,父母最好也参与训练。

??表达性语言障碍者预后良好,不经治疗也可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获得语言能力,但学习可能出现困难。感受语言障碍者预后较差,专门训练后语言能力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轻症患儿恢复较好,重度较差。严重者同时伴部分听力损害者,几乎不可能治愈。

儿童语言障碍妈妈关心的问题

问题1:

12~18个月的孩子只会说单词,不会说单句,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由于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理解能力增长地比较快,相对抑制了他的词汇增长速度,因此出现了表达慢、说话慢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

问题2:

13~15个月的孩子能听懂语言,但却不会说话,这是为什么?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称为短暂性的“相对沉默期”。孩子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种正常的发音紧缩现象,以前能发出的音在这一阶段都不能发出了,他往往只用手势和动作来表达自己。但这时,孩子的理解能力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他不仅能理解他不能说出的词语,也能理解大人发出的各种指令。

在这个时期,您要给孩子沉默的时间,帮助他理解和思考,不要催促、逼迫他说话。同时,在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您要给孩子提供具体的情景和物体,帮助孩子理解并记忆语言交流中所指的具体内容。

问题3:

有的孩子在开口说话的时候,就出现口吃现象,这要紧吗?

有些孩子的语言在发育过程中相对迟缓,语言中枢的发育也比较慢,再加上遗传因素或者外界的语言刺激比较少,孩子很可能出现开口晚,并伴随假性口吃的现象。

这样的孩子,如果能够在后期让他多接受语言刺激,马上就可以赶上其他的孩子,他的语言后期发展速度会非常快,超过前期发育速度,逐渐表现为正常,和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问题4:

3岁左右的孩子突然出现有时口吃有时正常的现象,该怎么办?这是一种短时期的间歇性口吃现象,一般是假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

孩子已经具备了清楚表达意思、恰当使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但由于孩子的思维速度很快,语速却相对较慢,使他原先在大脑里组织好的语言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困难,表现为说话时结结巴巴,又加上孩子使用了不少无关的语气词,因而显得口吃严重。

孩子的词汇贫乏,或者在表达时不能准确地使用词汇,在讲话的过程中想调整,但却没有这个能力,因而表现为语无伦次,说话结巴。孩子受到某些心理刺激而造成的口吃,比如孩子心理上受到刺激、惊吓或者恐惧等等。

由于孩子生理上原因,说话时不应该换气的时候换气,又不会调整呼吸,所以说话结巴。这种现象在孩子3岁以前经常出现,4~6岁的孩子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只要您按照我们前面提到的方法,对症下药,很快就会消失的。

问题5:

孩子没有听力问题,但开口迟,2岁多了还不会说话,这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生长的环境中方言复杂,或者有双语现象,不同环境中要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因此尽管并没有听力障碍,也可能到了2岁还不会开口说话,这被称为“开口说话沉默期”。

遇到这种现象,您应该尽可能排除孩子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因素和语言源头,让孩子重新辨别并发展语言能力。

此外,国外最新研究报告表明,孩子的语言发展与家庭环境、居住环境等因素都有关。如今,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住房面积大了,常常是各人在各人的空间里做自己的事情,电视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您与孩子交流的机会。由于孩子的说话机会大大减少,阻碍了他的语言发展。

遇到这种情况,您应该尽可能增加与孩子的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

❷ 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是什么

1.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2.说话晚或很晚

3.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4.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5.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6.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7.交流技能低

8.回答问题反应差

9.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如何判定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还是自闭症

发育迟缓和自闭都是属于儿童发育不良行为疾病,一般儿童在3岁基本可以正常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可以有6个月左右的差异,如果超出这个界限,那么就是存在儿童发育疾病了。

那么,语言发育迟缓和自闭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我们知道,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儿童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有着严重的语言交流障碍,但并不是所有的有着语言交流障碍的儿童都是自闭症,二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

首先,从发病年龄上讲,语言发育迟缓大都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即学前儿童,他们在正常能够说话的年龄,仍旧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思想,则属于语言发育缓慢。而自闭则大部分发生在学龄儿童身上。自闭症患者时常一个人呆着,不愿与人交流,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不合群。一个是不会说,一个是不想说。

其次,从症状表现上讲,语言发育缓慢主要针对语言障碍,不能自由交流,患者在其它方面皆属正常。自闭症患者则是能够交流,但是不主动去交流,情绪易急躁。有恋旧情节,如果自己很喜欢的一件物品被损坏,则会很难过,沉迷其中,难以走出这个心理阴影。

不论是语言发育缓慢还是自闭症,如果发现及时,建议尽早治疗,如果延误最好治疗期,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儿童。

最后附上一个简单的测试,帮家长初步判断孩子是自闭症还是语言发育迟缓,仅做参考,如发现孩子有异常行为,请家长尽快去专业的去早期行为干预。

爹妈们在家可以测试一下!看孩子是否有这些症状?

有语言障碍:

1、不爱说话或不会说话。

2、说话咬字不清、喜欢鹦鹉学舌、单个字词重复不会使用完整句子。

3、不会主动提问,一般都是被动回答。

4、问他问题时多半答非所问,或者喜欢重复对方的提问。

交流障碍:

1、与其他人较少有眼神、表情交流,强迫他与之对视时,眼神变的飘忽不定。

2、喜欢单独玩耍,不受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3、没有依恋行为,不喜欢与大人有肢体接触

有刻板行为:

1、出门后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喜欢自言细语。

2、走路喜欢垫脚尖,爱玩自己的手指或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3、不正常的特别喜欢某一物件(喜欢看转动电风扇、轮子、瓶盖)。

4、对待玩具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一旦移位会立即将之摆回原位。

5、有些患儿特别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一类的,对数字、日期敏感。

如果孩子在这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达到一半以上,那就表示孩子有自闭症的可能,这时候父母们要提高警惕了,及时的带孩子到专业的地方做早期干预,切莫耽误孩子的治疗!

总体来说,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只是在语言功能单方面落后于同龄儿童,智商和交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自闭症儿童可能在多方面都存在着障碍,能力和意识各方面均有别于同龄儿童。如果孩子说话晚或者不说话,父母可以细心观察一下孩子的各种表现,综合判断或者请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来鉴定,切勿自作主张,草率决定,以免误了孩子的健康与未来。

❹ 语言障碍有哪几种类型

为何要关注孩子的语言发育
调查发现,在学龄前儿童中7-10%的儿童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还有3-6%的儿童伴有语言感受或表达障碍,这不仅会影响到孩子与他人的沟通还会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为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儿童语言障碍有哪几种类型
语言障碍通常是指在发育早期就有正常语言活动方式的紊乱。表现为发音、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发育的延迟和异常。这种异常影响学习、职业和社交功能。一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表达性语言障碍:
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着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
感受性语言障碍:
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着受损,也常见语音发育异常。
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
主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训练技巧
孩子一旦出现这些语言问题,该怎么办
首先要排除孩子的听力问题,开始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
如何促进儿童发音
拟声训练 :做开火车的游戏,同时发出u--- 的声音
模拟小狗的叫声wang wang wang wang 的声音
模拟小鸭的叫声ga ga ga ga 的声音
模拟小鸡的叫声ji ji ji ji 的声音
用与生活相关简短的词(名词、动词),词汇积累
亲人、身体、玩具、食物;讲解(配音)、模仿发音;一起听歌唱歌。
如何使孩子听懂讲话
配音孩子的活动,比如他在玩、抓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个简短重复的配音。
在孩子关注自己时,配音家长自己的活动(比如:孩子看你刷碗时,你要说“妈妈正在洗碗,妈妈打开水龙头,水冲到碗上。”
设计适合孩子玩的游戏,说一句做一个动作。
比如:你给孩子讲小熊爬树摘苹果,讲的时候要配合做爬和摘的动作。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训练技巧
如果孩子完全不明白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完成指令。比如:你让他把这个球放在桌子上面,他不明白,你要拉着他的小手把球放在桌子上,边放边说“来,我们把球放在桌子上”。
跟孩子讲话时一定要注意语速缓慢、吐字清晰、语调起伏、口型夸张、语言简单(单词、词组和短句为主,避免句子太长孩子听不懂)。
家长说为主,但一定要等孩子的反应(比如:你描述了一个小车/一个小动物的时候,你一定要等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发出“额、额”的声音,表示他有回应,想让你继续说
明明听得懂,却不爱表达
这个时候主要的原则是给孩子提供充足的听和讲的机会(日常活动、游戏),另外就是进行听力轰炸:
举个例子,比如说宝宝要一个糖,他可能用手指了一下糖,你就明白他想要糖,如果你只是把糖拿给了他,整个过程中没有语言交流。
而听力轰炸的做法是:宝宝是要糖吗?你是要糖吗?妈妈来帮你剥糖好吗?你看,糖剥好了。宝宝来吃糖吧。糖好吃吗
这样的描述一方面句子比较短,让孩子能接住,另外对吃糖进行了反复的强调描述,利用听力轰炸这样的训练来对宝宝进行一个语言发育的刺激。
只要孩子能多表达出一两个词,那我们一定要给予行为上的奖赏,比如:一个暖暖的拥抱。
孩子话很少不喜欢语言交流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扩充句子的长度,比如孩子说:苹果,那妈妈就应该说“吃苹果”“宝宝吃苹果”“宝宝爱吃苹果”“宝宝爱吃大苹果”“宝宝爱吃妈妈买的大苹果”,不断地增加句子的长度。
还有就是,我们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有互动性的语言,比如我们在描述小熊在过桥,那妈妈就可以说“小熊在干吗?”孩子可能会说“小熊在过桥”,然后妈妈紧接着问“谁在过桥?”“桥上有什么?”通过这样的互动问答,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训练技巧
上海长江医院温馨提示:
对于孩子来说,玩具是最好最好的伙伴,家长要充分利用玩具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在玩中不断地去描述,让孩子不断地理解并学习。
如果发现孩子有严重的语言发育问题,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清楚病因,造成儿童语言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❺ 语言发育迟缓的评定内容是什么

1.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非常重要,主要通过问诊从家长或看护人员那里获得,在内容上主要了解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相关的情况,包括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

(1)现病史

要尽量详细询问患儿原发病的情况以及进展情况,病情程度,发病后对语言的影响和语言发展速度,是否接受过语言相关的检查治疗训练及其效果等

(2)既往史

主要记录儿童出生时的有关情况,如是否足月出生分娩方式胎次产次出生时的体重生后有无窒息和黄疸情况等,必要时还要详细询问母亲怀孕的情况生长发育史方面要询问患儿的发育情况,重要发育指标包括患儿抬头坐爬叫爸爸和妈妈的月龄或年龄,还要询问儿童出生后由谁抚养以及关系等还应了解患儿的语言环境是否良好生活习惯方面要询问儿童的生活是否规律,平时的兴趣和是否有特殊的爱好,某一阶段患儿的性格是否有较大的转变和表现等

(3)家族史

主要询问家庭成员中是否与患儿有类似表现父母及亲属是否有遗传病史父母及看护者的文化程度以及与患儿的关系和语言环境情况

(4)康复治疗及训练史

询问患儿来医院以前是否接受过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治疗或训练的情况如何及治疗时间和效果以上内容对于正确评定患儿的语言情况,推测预后以及采取哪种训练方式是很重要的为了方便检查,可以将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制成表格,这样既省时间又不易遗漏重要资料另外,还要尽量了解相关专业和学科的情况,比如儿童的整体发育情况吞咽和咀嚼能力的发展是否有吞咽困难等;听力情况要了解是否曾经检测听力及其结果;心理方面要注意儿童的性格特点情绪变化注意力社会适应性能力发展智力等

2.相关检查

(1)听力检查

儿童对声音反应很差时,必须鉴别是听力障碍的问题还是注意力的问题,所以对于每个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都要进行听力检查,有条件的先进行500Hz~4000Hz频率的筛查,如发现听力问题再进行详细的听力检查要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情况选择检查方法,可参考下表①听觉行为反应检查(BOA):是一种粗的听力筛选方法,但在不具备测听仪器的地方可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详见第五章第二节“二行为测听法”②条件探索听力反应检查(COR):一般可以给5个月以上儿童应用此方法不适合注意力很差孩子的听力检查,但可用于加强孩子注意力的训练详见第五章第二节③配景听力检查(peep show,PS):用一个配有玩具和灯光的箱子,通过小窗口可以看见里面的活动,通过喇叭给声,当孩子听到声音的时候,立刻拿孩子的手按开关,让他观察小箱子内的玩具这些活动可以重复多次,建立条件反射,以逐渐增大声音强度的方法进行检查④游戏听力检查(PA):类似成人的标准听力检查方法,只是在测听的过程中不是利用举手或按动开关的方式显示是否听到声音,而是通过给声后让孩子变换玩具摆放的方法来显示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使他们比较容易配合⑤听力计检查法:又称电测听器,现代化的医院均有此设备至少3岁半以上的儿童才能做此项检查,而且智力要正常详见第五章第二节⑥听觉诱发脑干反应检查(ABR):是客观的听力检查,通常使用短声重复刺激听觉系统,在头颅表面记录到电位变化,可据此估算客观听阈及诊断听觉系统病变,可用于儿童和成人

主要听力检查的比较

语言行为可从三个侧面进行评定,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也可以从这三个侧面进行评定语言发育迟缓语言障碍的性质不只是言语障碍,更主要的是语言的障碍而且,很多孩子伴有智力和人际关系障碍,不少儿童还具有行为障碍所以,应该对这些儿童的语言行为和相关活动进行综合评定既往临床上了解儿童的语言能力往往是通过一些对儿童的智商检查获得的,国内没有专门用于儿童语言障碍的综合评定方法,所以在对儿童进行语言康复时,往往缺乏针对性“S-S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是日本音声言语医学会语言发育迟缓小委员会以语言障碍儿童为对象,于1977年开始研制试用的,1989年正式更名为S-S(Sign-Significaterelations)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法,简称S-S法但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照搬应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按照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惯研制了汉语版S-S评定法,试用于临床后,效果很好

4.鉴别诊断

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多种多样,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语言发育迟缓基本印象是不能说话和不能理解别人说话的状态,听觉障碍发声言语器官的运动发育障碍自闭症和智能低下等均可引起语言发育迟缓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很重要临床上听觉障碍患儿大多是以说话晚不会说话等主诉来就诊,这时首先应排除是否为听觉障碍所致中度和重度听觉障碍会造成语言发育迟缓,即便是轻度耳聋,有时也会对语言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考虑是听觉障碍,首先一定要详细进行听力检查,然后配戴助听器另外,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多数具有智能障碍和交往障碍这时如仅仅进行语言评定,而忽略了心理等方面的评定,也不能正确进行诊断父母注意到孩子语言落后大多在学龄前1~2岁的幼儿,不能讲话,但理解方面基本正常,这样的就诊病例也不少见口语表达发育落后于理解发育这种现象在正常的孩子也可见到,常常见于男孩,多数没有必要训练可向父母做一下解释或指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言语会逐渐增加而达到正常但是,其中有部分儿童尽管没有必要马上进行强化训练,但是需要长时期的观察随着年龄的增加,有的患儿语言发育可达到正常,但有一部分直到四五岁都存在构音发育迟缓,有的移行为功能性构音障碍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如果怀疑有语言发育迟缓,有必要每隔3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以便观察其语言发育情况

❻ 怎么确定孩子有语言障碍

小孩子如果脑部发育出现了问题,那么语言能力也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医学上叫做语言障碍。对于这个疾病的症状,其实特征也是较为明显的,比如特定性言语构音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等等,就是自己想表达的,但是无法表达出来的一种情况。
一、特定性言语构音障碍

指一种特定性言语发育障碍,表现为患儿运用语音的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
1.发音困难,讲话时发音错误,以致别人很难听懂。患儿说话时的语音省略,歪曲或代替的严重程度,已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70);
3.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二、表达性语言障碍
指一种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着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发音异常可有可无。
1.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应有的水平。两岁时不会说单词,三岁不能讲二个单词的短句,稍大后仍有词汇量少,讲话过短,句法错误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
3.标准化测验总智商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70);
4.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

❼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

1.语言发展的起步晚
正常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宝宝在一岁左右的时候,就会叫“爸爸”“妈妈”了,而且吐字还比较清楚,但是有的孩子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可能要到2-3岁左右才会叫,有的孩子甚至是在4-5岁的时候还不怎么会说话.这就让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了,的确,有的孩子确实是说话较晚,但是如果是在2-3岁的时候还不怎么会开口说话,那么家长就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了.
2语言发展的速度慢
孩子学习说话的黄金时期是3-5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差不多学会了很多的词汇,但是由于有的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那么他所学到的词汇就很少了.
3.孩子语言发展的程度低于正常水平
(1)孩子不能开口说话或说话时只发一个音,其他发音含糊不清。
(2)说话出现前后颠倒,且包含的词汇量少,说的话让人不能理解。
(3)常用拟声词、象声词代替一些物品的名称,如:用“汪汪”表示狗。

❽ 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的方法是什么

下面重点就汉语版S-S法进行介绍

(一)S-S法原理从认知研究的角度,一般将语言行为分为语法语义语言应用三方面S-S法是依照此理论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进行评定的,此检查法对“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促进学习有关的基础性过程”和“交流态度”三方面进行评定,并对患儿语言障碍进行诊断评定分类和针对性的治疗

(二)适应证S-S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原则上适合1岁~6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有些儿童的年龄已超出此年龄段,但如其语言发展的现状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也可应用另外,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症也可以参考应用不适合病因为听力障碍的语言障碍

(三)S-S法的内容检查内容是对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基础性过程交流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但以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评定为核心,其比较标准分为5个阶段,见下表将评定结果与正常儿童年龄水平相比较,即可判断儿童是否语言发育迟缓

1.阶段1———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阶段 此阶段语言尚未获得,并且对事物事物状态的概念尚未形成,对外界的认识尚处于未分化阶段此阶段对物品的抓握舔咬摇动敲打一般为无目的性例如,拿起铅笔不能够做书写操作而放到嘴里舔咬另外,对于自己的要求,不能用某种手段来表现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可见到身体左右摇晃摇摆旋转等,正在干什么突然停住,拍手或将唾液抹到地上手上等反复的自我刺激行为

2.阶段2———事物的基本概念阶段 此阶段虽然也是语言未获得阶段,但是与阶段1不同的是能够根据常用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对于事物的状况也能够理解,对事物开始概念化此时可以将人领到物品面前出示物品,向他人表示自己的要求一般认为在阶段2又包括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因此在阶段2中设定了3个亚项:阶段2-1:事物功能性操作;阶段2-2:匹配;阶段2-3:选择其中匹配与选择都是利用示范项进行操作,因为检查顺序不同,对儿童来说意义也不同,因此分为2项

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的阶段

❾ 语言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一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二运动性构音障碍

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等

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从言语康复的观点出发,获得言语之前与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鉴别很重要儿童一般在七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这时可以称之获得言语,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deafness and mbness),不经听觉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发育迟缓(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

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最常见的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自闭症脑瘫等这类儿童通过言语训练虽然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但是可以尽量发挥和促进被限制的言语能力,不仅言语障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还能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器质性构音障碍

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为器质性构音障碍(deformity dysarthria)其代表为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

六口吃

口吃(stutter)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口吃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口吃可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停顿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没有自愈的口吃常常伴随至成年或终生,通过训练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七发声障碍发声

是指由喉头(声门部)发出声波,通过喉头以上的共鸣腔产生声音,这里所指的“声”是嗓音多数情况下,发声障碍(dysphonia)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的炎症新生物以及神经的功能失调,发声异常作为喉头疾病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八功能性构音障碍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dysarthria)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碍可以完全恢复

❿ 什么是语言障碍

医学上的定义

a.说话障碍:是指在构音、语畅、声音或综合以上各项有发生异常现象者。

b.次发性说话障碍:因语言异常而引起的说话障碍,也就是说对语言的了解发生困难而引起说话障碍,或因说话异常合并语言异常而引起的说话障碍。

c.发育性说话障碍:个体因先天脑神经性学习的某种异常而导致学习说话能力的障碍。

d.混合性说话障碍:个体在说话的生理构造、脑神经学习上以及语言的了解上皆出现问题或困难而产生了混合性的说话障碍。

语言学的定义

凡是语音、语义、语法、语用、语言表达、语言认知上发生异常或在语言发展上有迟缓或异常皆可算是一种语言障碍。

与语言沟通层次有关的定义

a.语言学层次的障碍:个体在把自己特定的概念或信息依语言系统的规则来传递时有障碍或个体在判读即接收信息上有障碍,此种障碍是与高层次的脑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有关。

b.生理层次的障碍:可分为两种

(a)呼吸、发声、构音、共鸣、韵律等有关发音发语的生理器官出现障碍,亦即信息的输出系统之障碍。

(b)与说话知觉或构音运动知觉有关之听觉过程、运动知觉、固有感觉等方面出现障碍,亦即信息的输入系统之障碍。

法定的定义

(1)美语听语学会(ASHA)对说话和语言沟通异常的定义:

a.说话异常是指一种说话声音的清晰度及流利度遭受损伤而这种损伤可以在传达的过程中观察到。

(a)声音异常是指声音的质量、音调、音量、共鸣、长短或组合的产生缺乏或异常。

(b)清晰度异常是指说话语音的产生异常。

(c)流利度异常是指语文表达的流利度异常,速度和节奏不顺畅同时也伴随着说话者努力挣扎的行为特征。

b.语言的异常是指对语言的理解或使用有困难(或两者皆包括),对于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有困难,或其它文字符号系统的发展不完整。

(2)依据我国特殊教育法第十五条第四款所称之语言障碍是指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者相较,有显着偏差或迟缓现象,而造成沟通困难者。

导致语言障碍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原发性语言障碍,该类包括发音困难、表达不清,说话不流利和口吃,发音困难大多由于经常发生呼吸道感染和发音不当而出现慢性喉炎、声带发炎、节结所造成。三岁左右孩子出现口吃是一种说话节律的改变,但这些孩子仅有少部分延续到成年,有资料表明,口吃有明显的家族因素,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

另一类称继发性语言障碍。主要原因是弱智。由于智力缺陷而导致语言发育障碍;听力缺陷,因听力缺陷导致语言障碍;精神性疾病、心理障碍而不愿用语言与别人交谈,久而产生语言障碍;某些脑部疾病,引起语言障碍;还有一些生活在多种方言混杂的家庭,孩子无可适从而引起语言障碍,或者生活在缺乏语言刺激环境当中的孩子,其听、说能力得不到训练也可造成语言障碍。

作为家长,当孩子发育到相应的语言阶段时,应及时观察其听、说能力,如果自已判断不准确,应定时到地段卫生院给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及听力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

儿童语言障碍分类

Rapin&Allen对学前儿童语言障碍进行分类 :

a.言语听觉失认证Verbal auditory agnosia

又称“听觉感觉缺失”、“词盲”。这类儿童常常不能理解由听觉通道传来的语言信息,但若以视觉信息呈现比如书面语或者手语,则完全可以理解。这类个体如果接受性语言理解能力方面受损严重,也会对其表达性语言产生严重影响,有些孩子可能变成哑巴或者在口语方面很不流利。

b.言语运用障碍Verbal dyspraxia

又称“构音障碍”、“失语症”。这种语言障碍主要是以严重不流利的言语、语句简单短小和有缺陷的语言为特征的表达性语言障碍。 这类儿童通常具有足够的或者正常的接受性语言能力。

c.语音加工缺陷综合症Phonologic programming deficit syndrome

又称“语音障碍”,这种障碍主要也是表达性语言障碍。但是他们的言语比言语运用障碍的儿童要流利得多,只是由于语音方面的缺陷,因而他们的言语可懂度非常低。

d.语音-句法缺陷综合症Phonologic-syntactic deficit syndrome

又称“语音-句法障碍”,这类儿童同样表现出语音加工缺陷综合症儿童所出现的语音问题,但其程度更加严重,而且伴有语法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他们常常在语句中会缺失一些功能性的单词,比如介词、副词。

e.词汇-句法缺陷综合症Lexical-syntactic deficit syndrome

又称“词汇-句法障碍”。这类孩子通常有正常的语音,但是很晚才开始说话,而且找词困难,句法不成熟,在说出句法完整的语句时存在严重的困难。 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说话时有很多不恰当停顿、词来表达话语意义。

f.语义-语用缺陷综合症Semantic-pragmatic deficit syndrome

又称“语义-语用障碍”,这类儿童在语言的内容和使用方面存在很多的困难,而在语音和语法方面则相对正常。 交流中他们常常违背合作和关联的基本对话原则。

阅读全文

与学前语言障碍的鉴别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神助眠的简单方法 浏览:737
针灸研究方法免费下载 浏览:318
三星a8无响应解决方法 浏览:873
春天钓虾的正确方法 浏览:395
手机来电录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90
隔膜泵使用方法 浏览:229
颠病大发作治疗方法 浏览:820
祛痘膏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183
回收旧手机的方法 浏览:279
版税的计算方法 浏览:73
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 浏览:11
DNA大片段突变的检测方法 浏览:258
autocad2009的安装及激活方法 浏览:955
用化学方法鉴别正丁基氯 浏览:326
乐视手机话筒设置方法 浏览:550
怎么才能治疗黑眼圈的方法 浏览:892
三种常用的交接棒方法 浏览:642
股票入门实战的解套方法与技巧 浏览:836
躺平有哪些方法呢 浏览:853
hyperlink使用方法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