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石膏-硬石膏族
石膏(Gypsum)
又称二水石膏或生石膏。
Ca[SO4]·2H2O
【化学组成】常有粘土、有机质等机械混入物。
【晶体结构】单斜晶系;;a0 =0.568nm,b0 =1.518nm,c0 =0.629nm;β=113°50′;Z=4。由于 Ca2+较小,与[SO4]2-结合时要引进 H2O。石膏的晶体结构特点是:由[SO4 ]2-四面体与 Ca2+联结成平行于{010}的双层,双层间通过 H2 O 分子联结,石膏的完全解理即沿此方向发生。Ca2+的配位数为8,与相邻的4个[SO4]2-中的6个 O2-和两个 H2O分子联结。
图22-12 石膏的晶体(a)、(b)、(c)和双晶(d)、(e)、(f)
【形态】晶体常依{010}发育成板状,也有的呈粒状(图22-12);晶面{110}及{010}常具纵纹。双晶常见,一种是依{100}为双晶面的加里双晶或称燕尾双晶 〔图22-12(a)、(d)、(e)〕,另一种是以{101}为双晶面的巴黎双晶或称箭头双晶 〔见图22-12(f)〕。集合体多成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细晶粒状块体称之为雪花石膏;纤维状的集合体称为纤维石膏。由扁豆状晶体所形成似玫瑰花状集合体较少见。此外,还有土状、片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通常为白色及无色,无色透明晶体称为透石膏,有时因含其他杂质而染成灰、浅黄、浅褐等色;条痕白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纤维状集合体呈丝绢光泽。解理{010}极完全,{100}和{011}中等,解理片裂成面夹角为66°和114°的菱形体,解理薄片具挠性。硬度1.5~2,不同方向稍有变化。相对密度2.3。性脆。
【成因及产状】主要是化学沉积作用的产物,常形成巨大的矿层或透镜体存在于石灰岩、红色页岩和砂岩、泥灰岩及粘土岩层之间,与硬石膏、石盐等共生。在硫化矿床氧化带中,原生硫化物被氧化后生成硫酸,再与石灰岩的围岩作用可以生成石膏。热液成因的石膏较少见,通常存在于低温热液硫化物矿床中。
【鉴定特征】低硬度,具有一组极完全解理及各种特征之形态可以鉴别。成致密块状的石膏,以其低硬度和遇酸不起泡可与碳酸盐矿物相区别。
【主要用途】用途很广,大部分用于生产水泥、熟石膏及其制品,如雕塑、建筑装饰及防火材料。
硬石膏(Anhydrite)
Ca[SO4]
【化学组成】成分变化不大,有时有少量的锶和钡代替钙。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a0 =0.6991nm,b0 =0.6996nm,c0=0.6238nm;Z=4。
【形态】晶体少见。通常沿a轴或c轴延长呈厚板状晶体,亦有时呈柱状。依(011)成接触双晶或聚片双晶。集合体呈纤维状、致密粒状或块状。
【物理性质】白色,常微带浅蓝、浅灰或浅红色,被铁的氧化物或粘土等染成红色、褐色或灰色;条痕白或浅灰白色;晶体无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解理{010}完全,{100}、{001}中等({100}比{001}好)。硬度3~3.5。相对密度2.8~3.0。
【成因及产状】硬石膏主要为化学沉积的产物,大量形成于盐湖中,常与石膏共生。硬石膏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转变为石膏。在热液脉和火山熔岩孔洞内偶有硬石膏出现。在某些硫化矿床的氧化带亦可有少量产出(如我国西北)。
【鉴定特征】与重晶石族矿物以其相对密度小、解理方向(三组解理互相垂直)和光学常数相区别;与粒状钙镁碳酸盐的区别是滴HCl不起泡;与石膏的区别是硬度较大,指甲刻不动。
【主要用途】与石膏大致相同。
❷ 石膏有几种炮制方法与生石膏有什麽区别
【炮制方法】
一、净制洗净,干燥,打碎,除去杂石(《药典85》)。
二、切制粉碎成粗粉(《规范》)。
三、炮炙
1.煅制取净石膏,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松时取出,放凉,碾碎(《药典85》)。
2.蜜制取净石膏小块,用炼蜜12%拌炒,炒至蜜汁分布均匀(《上海》)。
生石膏不可药用 主要是建筑上使用
❸ 请教石膏的药性
石膏
(《本经》)
【异名】细石、细理石(《别录》),软石膏(《本草衍义补遗》),寒水石(《纲目》),白虎(《药品化义》)。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
【矿物形态】石膏
单斜晶系。晶体常作板状,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纤维状或叶片状。颜色通常为白色,结晶体无色透明,当成分不纯时可呈现灰色、肉红色、蜜黄色或黑色等。条痕白色。透明至半透明。解理面呈玻璃光泽或珍珠状光泽,纤维状者呈绢丝光泽。片状解理显着。断口贝状至多片状。硬度1.5~2。比重2.3。具柔性和挠性。
常产于海湾盐湖和内陆湖泊形成的沉积岩中。
【采集】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药材】为长块状或不规则形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大小不-。全体白色至灰白色。大块者上下二面平坦,无光泽及纹理。体重质松,易分成小块,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有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石者为佳。烧之,染火焰为淡红黄色,能熔成白色磁状的碱性小球。烧至120℃时失去部分结晶水即成白色粉末状或块状的煅石膏。
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其中CaO为32.5%、SO2为46.6%、H2O为20.9%,此外常有粘土、砂粒、有机物、硫化物等杂质混入。据北京医学院分析,除硫酸钙外,尚夹杂微量的Fe++及Mg++。
煅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
【炮制】生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煅石膏:取净石膏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状,取出,放凉,碾碎。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石膏,须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过,澄,晒,研用。"
②《纲目》:"石膏,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煅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
③《药品化义》:"石膏,略煅带生用,多煅则体腻性敛。"
【性味】辛甘,寒。
①《本经》:"味辛,微寒。"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寒,味淡。'
【归经】入肺、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经。"
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手太阴、手少阳。"
【功用主治】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①《本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
②《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③《药性论》:"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燥,烦渴,解肌,出毒汗,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和葱煎茶去头痛."
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狂,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
⑤《珍珠囊》:"止阳明头痛,止消渴,中暑,潮热。"
⑥《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
⑦《本草衍义补遗》:"研为末,醋研丸如绿豆大,以泻胃火、痰火、食积。"
⑧杨士瀛:"煅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
⑨《本草蒙筌》:"胃脘痛甚,吞服。"
⑩《长沙药解》:"清心肺,治烦躁,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消热痰,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
⑩《本草再新》:"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可用6~8两);或入丸、散。外用:煅研撒或调敷。
【宜忌】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鸡子为之使。恶莽草、马目毒公。"
②《药性论》:"恶巴豆。畏铁。"
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可轻用。"
【选方】①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遣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默冷,若自汗出者: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白虎汤)
②治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感冒初起,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生石膏二两(轧细),生粳米二两半。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热,约可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巳实,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粳米汤)
③治湿温多汗,妄言烦渴:石膏、炙甘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匕,浆水调下。(《伤寒总病论》)
④治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石膏一两,知母四钱,生甘草三钱,元参三钱,犀龟二钱,白粳米一合。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钟,夜一服。(《温病条辨》化斑汤)
⑤治发汗后,不可行桂枝汤,仟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一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⑥治痰热而喘,痰涌如泉:寒水石、石膏各等分。上为细末。煎人参汤,调下三钱,食后服。(《素问病机保命集》双玉散)
⑦治热嗽喘甚者,久不愈:石膏二两,甘草半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新汲水调下,残生姜汁、蜜调下。(《普济方》石膏散)
⑧治骨蒸唇干口燥,欲得饮水止渴:石膏六两(碎,绵裹),大乌梅二十枚。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以蜜三合,稍稍饮之。(《外台》)
⑨治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石膏半斤,粳米一(三)合。上以水五大盏,煮石膏,取二大盏,去石膏,用米煮粥,入葱白二茎,豉汁二合,更同煮,侯热,空心食之。石膏可三度用之。(《圣惠方》石膏粥)
⑩治偏正头疼,连睛疼:石膏、鼠粘子(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用温酒或茶清调服。(《奇效良方》石膏鼠粘子散)
⑾治上膈壅毒,口舌生疮,咽嗌肿痛:寒水石(煅)三两,辰砂三钱半(别研),生脑子半字。上为末,以少许掺患处,咽津,日夜数次用。(《三因方》龙石散)
⑿治喉风:石膏一两,知母三钱,甘草一钱,元参五钱,天花粉三钱。水煎服。(《喉科秘诀》石膏汤)
⒀治胃火牙疼:好软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为末,入防风、荆芥、细辛、白芷五分,为末,日用揩牙。(《保寿堂经验方》)
⒁治雀目夜昏,百治不效:石膏末每服一钱,猪肝一片,薄批,掺药在上,缠定,沙瓶煮熟,切食之,一日一股。(《明目方》)
⒂治小儿伤热吐泻黄瘦:寒水石、石膏各半两,甘草(生)一钱。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一钱,食后,温汤调下。(《小儿药证直诀》玉露散)
⒃治筋骨疼痛,因风热者:石膏三钱,飞罗面七钱。为末,水和,煅红,冷定,滚酒化服,被盖取汗,连服三日。(《卫生杂兴》)
⒄治诸金刃所伤,血出不止:石膏、槟榔、黄连(去须)各一两,黄柏半两。上为细末,随多少掺敷疮上,血定,便入水不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⒅治汤火烂疮:石膏捣末以敷之。(《肘后方》)
⒆治乳痈:石膏不以多少,煅通赤,取于地上,碗覆出火毒,细研。每服三钱,温酒下,添酒尽醉,睡觉再进一服。(《仁斋直指方》一醉膏)
⒇治疔疮渍破,能搜脓清热生肌:石膏(煅)九钱,黄灵药一钱。共研极细末,瓷瓶收贮。每用少许,撒于患处。(《医宗金鉴》九一丹)
(21)治痔漏:煅石膏一斤,冰片五克,共为细末,外敷患处。(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①治疗烧伤
用石膏粉处理烧伤创面,能很快结痂,减少分泌物渗出,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可以免除烧伤患者的换药痛苦。用法:先将创面清洗干净,拭去污物,剪开水泡,除掉腐皮,再用2~4密普鲁卡因溶液涂布创面,然后将炒过的石膏粉装入纱布袋内均匀地撒布于创面上(可撒得厚些)。经1~2小时后,石膏粉干固;如创面分泌物较多,可继续撒布。一般在12~24小时后即可形成石膏痂片。痂片干固后不宣过早剥去,以免引起剧痛、出血及感染。一般Ⅱ°烧伤经3~7天痴片即可脱落。如痴皮过硬且感痛痒时,可涂2%普鲁卡因油或青霉素软膏(事先作过敏试验)。如痂下感染,应将痂片除去,清洗干净后再撒上石膏粉或同时涂以青霉素软膏。上述方法观察36例:其中Ⅰ°烫伤26例,Ⅱ、Ⅲ°混合烫伤11例;烧伤面积在10%以下者17例,11~20%者12例,21~30%者4例,31~40%者2例,90%者1例。结果除1例小儿因合并麻疹、肺炎,1例小儿因烧伤面积在90%左右、入院时即出现严重中毒现象而死亡外,其余均获治愈。但此项治疗方法尚存在如下问题:一冬天或天冷时常难以施行;二石膏痴皮干固后患者常有难忍的痛痒感;三Ⅲ°烫伤,石膏痂片仅可作为人工痂皮,暂时保护创面,尚不能代替早期的植皮。此外,如将石膏粉用桐油或花生油调制成膏,外敷患处,对促进创面愈合亦有较好的效果。
②用于充填骨缺损腔
应用石膏充填,治疗骨髓炎、骨结核所致的骨缺损14例,其中12例经2~17个月的观察,均获痊愈。在观察5个月以上的7例中无1例复发,X线检查骨缺损均愈合,有的已形成新的骨髓腔。2例化脓,其中1例为急性骨髓炎,1例为跟骨结核,局部病灶较大,浸润明显,有窦道混合感染,软组织缝合困难,结果石膏完全流出而告失败。治疗方法:术前以抗菌素控制感染,术中彻底清除炎性或结核病灶,凿成新鲜骨面,尽量保存骨膜及软组织,以混有青霉素及链霉素之淀粉石膏充填,致密地缝合创口。术后患肢以石膏固定,同时注射抗菌素。全部病例术后全身无任何不良反应。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石膏充填后,血钙在早期多数升高,骨痂出现丰富,骨化过程较快。因此认为石膏充填可能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供应丰富的钙盐;二是起支柱作用,同时有生物学刺激作用。这都是促进骨愈合的主要因素。经验证明,采用石膏充填骨缺损的临床适应症应慎重选择。慢性骨髓炎或骨结核,凡病灶较小,皮肤及皮下组织较丰富的,经抗菌素治疗及病灶彻底清除后充填石膏,可收到良好效果;对于急性骨髓炎已有脓肿形成,及病灶太大、皮肤不完整、皮下组织较少、术后无法致密缝合的病例,均不适用。
❹ 怎样辨别石膏粉的真假
石膏粉的真假鉴别方法,
简易鉴别方法
1、从外观上判断
通过外观上观察和手感可初步判断石膏粉质量的优劣。观察就是看外观包装袋质量情况和石膏粉的外观颜 色,手感就是用手搓一搓石膏粉的糙细程度(细度)。
(1)若包装塑料编织袋的材质质量差、松软强度低、 做工粗糙、编织稀疏(单位面积内的经纬数目不达标)、颜 色发灰绿黑色、内部没有防潮塑料袋、出现撒料现象、三 无产品或外观标识(种类名称、生产厂家、商标、重量、联 系方式等)不齐全的石膏粉则很大可能不符合质量标准、 档次质量差,质量稳定性也不能保证。反之,那些包装塑 料编织袋用材好、做工精致、颜色发白、强度高、编织经纬 密集、内部有防潮塑料袋、封口严密、外观印刷清晰、标识 齐全、不撒料的石膏粉一般质量较好、档次高,质量有保证。一般使用这种包装袋的石裔粉白度高、细度细。若石 膏粉是质量上乘的高档、高附加值的高强度石膏粉、特种 石膏粉(如母模石裔粉、原模石膏粉或树脂石膏粉),其价 格很高,是普通石膏粉的3〜9倍。
(2)外观上看,白度高的石膏粉细度目数高,质量 好,价格较高;而发灰发黑、里面有黑色杂质的石膏粉质 量较差。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搓捻石膏粉,手感发沙粗糙的 石膏粉细度糙,质量较差、价格较低;而手感细腻的石音 粉说明细度细,质量较好,价格也会较高。
2、测定结晶水含量
石膏粉是一种结晶混合物,其中会含有生石膏、半水 石膏和无水石膏(过烧石膏)。在炒制过程中欠火夹生会 出现生石膏,或者火大、炒制时间过长造成过烧会出现无 水石膏,这些都会影响石膏的凝结时间,影响生产的正常 使用。有时由于石膏粉放置时间过长受潮,也会影响正常 使用。根据经验和资料介绍,通过测定结晶水的含量,可 判断石膏粉质量的好坏。一般合格的石膏粉结晶水的含 量在4. 5〜5. 5%之间^若石膏粉的结晶水含量远低于此标 准值,则说明石膏粉过烧,注模时凝结时间太长甚至不凝 固;若石膏粉的结晶水含量远高于此标准值,则说明石膏 粉欠火或者受潮,注模时凝结时间短。以上两种情况的石 膏粉都不合格,在生产中不能使用。
检测石膏粉结晶水含量的方法是:精确称取4(TC 烘干后冷却至室温的试样质量G (—般为2〜5g),放 置于恒重的铂金坩埚(或瓷坩埚)中,精确称取其质量 为G1;在230±5°C下灼烧2h,取出移人干燥器内,冷 却至室温后称取其质量为G2,则其结晶水百分含量为 (Gt—G2)/GX100%。
3、测定石裔粉的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石膏粉凝结时 间的质量标准是:在标准稠度下,一般初凝时间不小于 6min,终凝时间不大于25min。适宜的凝结时间是石膏粉 在生产中正常使用的先决和必要的条件。初凝时间过短 或终凝时间过长都不合适。如果在使用中初凝时间太短, 小于6min,则证明石膏粉没有炒熟夹生,或受潮内部含有 生石裔,影响注模操作,表现为生产中注桶,耽误生产;若 终凝时间太长,远大于25tnin,则说明石膏在炒制时过烧, 里面含有过烧石膏,表现为注模时易漏浆,甚至石膏浆不 凝固,影响生产。
这两种情况的石膏粉在生产中都不能使用。故通过 凝结时间的测定可判定石膏粉质量的优劣或者决定该石 膏粉在生产中能否使用。
简易测定方法为:
(1)按生产的膏水比例称取100ml 水所需的石膏粉试样,把水注入500ml容器中,将试样在 lmin内均匀地撒入水中,并静置30s,快速搅拌30s,并 把石膏浆体立即倒人放置在玻璃板上的铜管内,随后缓 慢垂直向上提起铜管20mm,使石膏浆体平铺成厚约5mm 的试饼;
(2)用直径约5nun的玻璃棒划割试饼,间隔30s 划一次,每次划后用布将玻璃棒擦净。当划痕两边的料浆 刚好不再合拢时即为初凝。以试样投入水中开始至初凝 的时间间隔就是初凝时间;
(3)在测定初凝后的试饼上用 大拇指以约50N的力连续按压,间隔15s—次,当按压至 印痕边缘没有水份出现时即为终凝。以试样投人水中开 始至终凝的时间间隔就是终凝时间。
根据检测结果与质量标准或与正常大生产中时的石 膏粉的凝结时间数值进行对比,即可判定石膏粉质量的 优劣和决定其在生产中能否使用。
4、测定试饼直径
按生产中石膏和水的比例,可通过观察和测量试饼 的直径大小(流动性),来判断石膏粉质量的优劣和决定 其在生产中能否使用。试饼直径的大小与水量、膏水比例 以及石膏粉的质量等因素有关。实验检测时应固定水量 的大小,所采用的器具和实验方法应一致。在大生产石膏和水的比例下,若以生产中正常使用的合格石膏粉的试 饼直径为D,待检石膏粉试饼直径为d。如果d远远小于 D,甚至不流动平铺,则说明石膏粉质量不好,没有炒熟夹 生,或受潮内部含有生石膏,影响注模操作甚至不能使 用;如果d远远大于D,浆体很稀流动性强,则说明石膏 粉过烧,注模时凝结时间太长以至不凝固,也无法使用。 用此方法也可以区分普通P石膏粉和高强度a石膏 粉。在同样的膏水比例下,若浆体流动性强、试饼直径大, 则证明是a石膏粉;反之,若浆体流动性差、甚至不流 动,试饼直径小,则证明是3石膏粉。
5、生产中试注
按生产中石膏和水的比例,确保所采用的器具、操作 人员、设备和工艺方法一致,选择一个小型胎型母模进行 生产模型的试注,与生产中正常使用的合格石膏粉的模 型浇注过程进行对比。若待测石裔粉凝结时间正常合理、 操作顺利不注桶,则说明该石膏粉是合格的石膏粉;若待 测石膏粉凝结时间非正常,凝结时间太短注桶,或者凝结 时间太长甚至不凝固,这样的石膏粉不合格,生产中绝对不能使用。
希望帮到你
希望采纳
谢谢
❺ 石膏的炮制
1、生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2、煅石膏:煅石膏收敛生肌。
❻ 石膏的鉴别特征
低硬度,一组极完全解理,以及各种特征之形态可以鉴别。致密块状的石膏,以其低硬度和遇酸不起泡可与碳酸盐区别。
硬度分类中标准矿物之一。
❼ 石膏 石灰 白水泥 鉴别
石膏(二水石膏,生石膏)(Gypsum)
Ca[SO4]•2H2O
[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CaO 32.5,SO3 46.6,H2O+ 20.9。成分变化不大。常有粘土、有机质等机械混入物。有时含SiO2、Al2O3、Fe2O3、MgO、Na2O、CO2、Cl等杂质。
[结构与形态]
单斜晶系,a0=0.568nm,b0=1.518nm,c0=0.629nm,β=11823';Z=4。晶体结构由[SO4]2-四面体与Ca2+联结成‖(010)的双层,双层间通过H2O分子联结。其完全解理即沿此方向发生。Ca2+的配位数为8,与相邻的4个[SO4]四面体中的6个O2-和2个H2O分子联结。H2O分子与[SO4]中的O2-以氢键相联系,水分子之间以分子键相联系。
斜方柱晶类,C2h-2/m(L2PC)。晶体常依发育成板状,亦有呈粒状。常简单形:平行双面b、p,斜方柱m、l等;晶面和常具纵纹;有时呈扁豆状。双晶常见,一种是依(100)为双晶面的加里双晶或称燕尾双晶,另一种是以(101)为双晶面的巴黎双晶或称箭头双晶。集合体多呈致密粒状或纤维状。细晶粒状块状称之为雪花石膏;纤维状集合体称为纤维石膏。少见由扁豆状晶体形成的似玫瑰花状集合体。亦有土状、片状集合体。
[理化性质]
通常为白色、无色,无色透明晶体称为透石膏,有时因含杂质而成灰、浅黄、浅褐等色。条痕白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解理极完全,和中等,解理片裂成面夹角为66和114的菱形体。性脆。硬度1.5~2。不同方向稍有变化。相对密度2.3。
偏光镜下:无色。二轴晶(+)。2V=58。Ng=1.530,Nm=1.523,Np=1.521。随温度升高2V减小,在大约90℃时2V为零。
加热时存在3个排出结晶水阶段:105~180℃,首先排出1个水分子,随后立即排出半个水分子,转变为烧石膏Ca[SO4]•0.5H2O,也称熟石膏或半水石膏。200~220℃,排出剩余的半个水分子,转变为Ⅲ型硬石膏Ca[SO4]•εH2O(0.06<ε<0.11)。约350℃,转变为Ⅱ型石膏Ca[SO4]。1120℃时进一步转变为Ⅰ型硬石膏。熔融温度1450℃。
石膏及其制品的微孔结构和加热脱水性,使之具优良的隔音、隔热和防火性能。
[产状与组合]
主要为化学沉积作用的产物,常形成巨大的矿层或透镜体,赋存于石灰岩、红色页岩和砂岩、泥灰岩及粘土岩系中,常与硬石膏、石盐等共生。硬石膏层在近地表部位,由于外部压力的减小,受地表水作用而转变为石膏:CaSO4+2H2O—— CaSO4•2H2O;同时体积增大约30%,引起石膏层的破坏。
[鉴定特征]
低硬度,一组极完全解理,以及各种特征之形态可以鉴别。致密块状的石膏,以其低硬度和遇酸不起泡可与碳酸盐区别。
[工业应用]
主要用于水泥原料、化工原料、填料等。
【石膏药物功效】
解肌清热,除烦止渴。
【主治】
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性味归经】
辛甘,寒。①《本经》:“味辛,微寒。”②《别录》:“甘,大寒,无毒。”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寒,味淡。” 入肺、胃经。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少阳,足阳明经。”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手太阴、手少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大剂可用6~8两);或入丸、散。外用:煅研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
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可轻用。”
【药物配伍】
①《本草经集注》:“鸡子为之使。恶莽草、马目毒公。”②《药性论》:“恶巴豆,畏铁。” 配桑叶,清宣肺热;配桂枝,表里双解;配白芷,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配知母,清热除烦;配半夏,肺胃双清、降逆化痰;配甘草,清肺止咳;配竹叶,清热除烦。
【别 名】
细石、细理石(《别录》)、软石膏(《本草衍义补遗》)、寒水石(《纲目》)、白虎(《药品化义》) 【处方名】 生石膏、石膏、石羔、煅石膏、熟石膏 处方中写石羔、石膏均指生石膏,为原药去杂石和泥土,研细生用入药者。 煅石膏又称熟石膏。将石膏置瓦罐内,放入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取出放凉,碾碎入药者。 【商品名】 石膏。以色白、块大、半透明、纵断面如丝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
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新疆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一般于冬季采挖,挖出后,去净泥土及杂石。
【拉丁名】
药材Gypsum Fibrosuum原矿物Cypsum
【炮制方法】
生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煅石膏:取净石膏块,置坩埚内,在无烟炉火中煅至酥松状,取出,放凉,碾碎。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石膏,须石臼中捣成粉,箩过,生甘草水飞过,澄、晒、研用。”②《纲目》:“石膏,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煅过用,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③《药品化义》:“石膏,略煅带生用,多煅则体腻性敛。”
【考 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纲目》:“其文理细密,故名细理石,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与凝水石同名异物。”“石膏有软硬二种:软石膏大块,生于石中作层,如压扁米糕形,每层厚数寸,有红白二色,红者不可服,白者洁净,细文短密如束针,正如凝成白蜡状,松软易碎,烧之即白烂如粉,其中明洁,色微带青。而文长细如白丝者,名理石也。与软石膏乃一物二种,碎之则形色如一,不可辨矣。硬石膏作块而生直理,起棱如马齿,坚白,击之则段段横解,光亮如云母。白石英,有墙壁,烧之亦易散,仍硬不作粉。其似硬石膏成块,击之块块方解,墙壁光明者,名方解石也。烧之则诧散亦不烂,与硬石膏乃一类二种,碎之则形色如一,不可辨矣。自陶弘景、苏恭、大明、雷?、阎孝忠皆以硬者为石膏,软者为寒水石,至朱震亨始断然以软者为石膏,而后人遵用有验,千古之惑始明矣。盖昔人所谓寒水石者,即软石膏也;所谓硬石膏者,乃长石也。石膏、理石、长石、方解石四种,住气皆寒,俱能去大热结气,但石膏又能解肌发汗为异尔。理石即石膏之类,长石即方解之类,俱可代用,各从其类也。今人以石膏收豆腐,乃昔人所不知。”“按古方所用寒水石,是凝水石。唐、宋以来诸方所用寒水石,即今之石膏也。近人又以长石、方解石为寒水石,不可不辨之。”
【生药材鉴定】
为长块状或不规则形纤维状的结晶集合体,大小不一。全体白色至灰白色。大块者上下二面平坦,无光泽及纹理。体重质松,易分成小块,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并有绢丝样光泽。无臭,味淡。以块大色白、质松、纤维状、无杂石者为佳。烧之,染火焰为淡红黄色,能熔成白色磁状的碱性小球。烧至120℃时失去部分结晶水即成白色粉末状或块状的嫩石膏。显微鉴定:本品在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晶形柱状或纤维状;低负突起,糙面不显着。一组解理明显。干涉色为一级灰白色至黄白色。于解理清晰的切面上平行消光,在平行解理的切面上为斜消光。二轴晶,正光性,光轴角2V=58°,折射率Np= 1.521,Nm= 1.523,Ng=1.530;双折射率Ng-Np=0.009。
【中药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其中CaO 32.5%、SO3 46.6%、H2020.9 %,此外常有粘上、砂粒、有机物、硫化物等杂质混入。据北京医学院分析,除硫酸钙外,尚夹杂微量的Fe++及Mg++。煅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 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常含少量铝、硅、镁、铁及微量锶、钡等元素。有些产品中还混有粘土、有机物、砂粒等杂质。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一小块(约2g),置具有小孔软木塞的试管内,灼烧,管壁有水生成,小块变为不透明体。(2)取本品粉末(0.2g),加稀盐酸10ml ,加热使溶解,溶液显钙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硫酸盐鉴别试验见芒硝项下。钙盐鉴别反应:取供试液`(1→20),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氨试液中和,再滴加稀盐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铵试液,即生成白色沉淀(CaC2O4),滤过。沉淀不溶于醋酸,可溶于盐酸。也可用红外光谱法或X射线衍射法进行鉴定。
石灰
石灰是人类使用较早的无机胶凝材料之一。由于其原料分布广。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
一、石灰的原料及生产
凡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天然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白云质石灰岩等,都可用来生产石灰。
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排除分解出的二氧化碳后,所得的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即为石灰,又称生石灰。
在实际生产中,为加快分解,煅烧温度常提高到1000~1100℃。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大或煅烧时窑中温度分布不匀等原因,石灰中常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欠火石灰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使用时缺乏粘结力。过火石灰结构密实,表面常包覆一层熔融物,熟化很慢。由于生产原料中常含有碳酸镁(MgCO3),因此生石灰中还含有次要成分氧化镁(MgO),根据氧化镁含量的多少,生石灰分为钙质石灰(MgO≤5%)和镁质石灰(MgO>5%)。
生石灰呈白色或灰色块状,为便于使用,块状生石灰常需加工成生石灰粉、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生石灰粉是由块状生石灰磨细而得到的细粉,其主要成分是CaO;消石灰粉是块状生石灰用适量水熟化而得到的粉末,又称熟石灰,其主要成分是Ca(OH)2;石灰膏是块状生石灰用较多的水(约为生石灰体积的3—4倍)熟化而得到的膏状物.也称石灰浆。其主要成分也是Ca(OH)2。
二、石灰的熟化与硬化
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反应生成的产物氢氧化钙称为熟石灰或消石灰。
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体积增大1—2.5倍。煅烧良好、氧化钙含量高的石灰熟化较快,放热量和体积增大也较多。
根据加水量的不同,石灰可熟化成消石灰粉或石灰膏。石灰熟化的理论需水量为石灰重量的32%。在生石灰中,均匀加入60%~80%的水,可得到颗粒细小、分散均匀的消石灰粉。若用过量的水熟化,将得到具有一定稠度的石灰膏。石灰中一般都含有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熟化慢,若在石灰浆体硬化后再发生熟化,会因熟化产生的膨胀而引起隆起和开裂。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这种危害,石灰在熟化后,还应“陈伏”2周左右。
石灰浆体的硬化包括干燥结晶和碳化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石灰浆体因水分蒸发或被吸收而干燥,在浆体内的孔隙网中,产生毛细管压力。使石灰颗粒更加紧密而获得强度。这种强度类似于粘土失水而获得的强度,其值不大,遇水会丧失。同时,由于干燥失水。引起浆体中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结晶出氢氧化钙晶体,产生强度;但析出的晶体数量少,强度增长也不大。在大气环境中,氢氧化钙在潮湿状态下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并释放出水分,即发生碳化。
碳化所生成的碳酸钙晶体相互交叉连生或与氢氧化钙共生,形成紧密交织的结晶网,使硬化石灰浆体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表面形成的碳酸钙层结构较致密,会阻碍二氧化碳的进一步渗入,因此,碳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
三、石灰的技术性质、质量要求及应用
(一)石灰的技术性质
生石灰熟化后形成的石灰浆中,石灰粒子形成氢氧化钙胶体结构,颗粒极细(粒径约为1μm),比表面积很大(达10~30 m2/g),其表面吸附一层较厚的水膜,可吸附大量的水,因而有较强保持水分的能力,即保水性好。将它掺入水泥砂浆中,配成混合砂浆,可显着提高砂浆的和易性。
石灰依靠干燥结晶以及碳化作用而硬化,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且碳化后形成的碳酸钙硬壳阻止二氧化碳向内部渗透,也妨碍水分向外蒸发,因而硬化缓慢,硬化后的强度也不高,1:3的石灰砂浆28 d的抗压强度只有0.2~0.5 MPa。在处于潮湿环境时,石灰中的水分不蒸发,二氧化碳也无法渗入,硬化将停止;加上氢氧化钙易溶于水,已硬化的石灰遇水还会溶解溃散。因此,石灰不宜在长期潮湿和受水浸泡的环境中使用。
石灰在硬化过程中,要蒸发掉大量的水分,引起体积显着收缩,易出现干缩裂缝。所以,石灰不宜单独使用,一般要掺人砂、纸筋、麻刀等材料,以减少收缩,增加抗拉强度,并能节约石灰。
石灰具有较强的碱性,在常温下,能与玻璃态的活性氧化硅或活性氧化铝反应,生成有水硬性的产物,产生胶结。因此,石灰还是建筑材料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
(二)石灰的质量要求
石灰中产生胶结性的成分是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它们的含量是评价石灰质量的主要指标。石灰中的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可以直接测定,也可以通过氧化钙与氧化镁的总量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反映。除了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这一主要指标外,生石灰还有未消化残渣含量的要求;生石灰粉有细度的要求;消石灰粉则还有体积安定性、细度和游离水含量的要求。
国家建材行业标准根据有关指标,将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和建筑消石灰粉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但在交通部门,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仍按原国家标准(GB1594—79)将生石灰和消石灰划分为三个等级。
(三)石灰的应用
石灰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途如下
1.石灰乳和砂浆 消石灰粉或石灰膏掺加大量粉刷。
用石灰膏或消石灰粉可配制石灰砂浆或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用于砌筑或抹灰工程。
2.石灰稳定土 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掺人各种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称为石灰稳定土。它包括石灰土、石灰稳定砂砾土、石灰碎石土等。石灰稳定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广泛用作建筑物的基础、地面的垫层及道路的路面基层。
3.硅酸盐制品 以石灰(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与硅质材料(砂、粉煤灰、火山灰、矿渣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配料、拌合、成型和养护后可制得砖、砌块等各种制品。因内部的胶凝物质主要是水化硅酸钙,所以称为硅酸盐制品,常用的有灰砂砖、粉煤灰砖等。
石灰
(《本经》)
【异名】垩灰(《本经》),希灰(《别录》),石垩(陶弘景),染灰、散灰、白灰、味灰(《石药尔雅》),锻石(《日华子本草》),石锻(《本草图经》),矿灰(《纲目》)。
【来源】为石灰岩经加热煅烧而成。
【矿物形态】石灰岩
主要由方解石所组成,为致密块状体。光泽暗淡,呈土状或石头光泽。颜色变化甚大,视其所含杂质的种类及多少而定。透明度也较差。非常致密时多呈贝状断口。
【药材】①生石灰
为不规则的块状物,白色或灰白色,不透明。质硬。粉末白色。易溶于酸,微溶于水。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则逐渐风化而成熟石灰。
②熟石灰
又名:消石灰。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偶见块状物。
【化学成分】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常见夹杂物为硅酸、铁、铝、镁等。
石灰岩加高热,则发生二氧化碳而遗留氧化钙,即生石灰(石灰)。生石灰遇水,则成消石灰,成分是氢氧化钙。生石灰或消石灰露于大气中,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因此,石灰陈久,成分都成为碳酸钙。
【性味】辛,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蜀本草》:"有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甘,无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肝、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燥湿,杀虫,止血,定痛,蚀恶肉。治疥癣,湿疮,创伤出血,汤火烫伤,痔疮,脱肛,赘疣。内服止泻痢,崩带。
①《本经》:"主疽疡疥瘙,热气恶疮,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
②《别录》:"疗髓骨疽。"
③《药性论》:"治瘑疥,蚀恶肉,不入汤服,止金疮血,和鸡于白、败船茹甚良。"
④《日华子本草》:"生肌长肉,止血,并主白癜、疬疡、瘢疵等,疗冷气,痔瘘疽疮,瘿瘤疣子。又治产后阴不能合,浓煎汁熏洗。治酒毒,暖水脏。"
⑤《纲目》:"散血定痛,止水泻血肉,白带白淫,收脱肛阴挺,消积聚结核,贴口喝,黑须发。"
⑥《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破瘀攻积,敛肺清金,杀虫解毒。"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调敷,或以水溶化澄清涂洗。内服:入丸、散,或加水溶解取澄清液服。
【选方】①治疥:淋石灰汁洗之。(《孙真人食忌》)
②治夏月痱子及热疮:葛粉一(三)两,石灰一两(微炒),甘草二两(生用为末)。上药相和,研令匀,用绵扑之。(《圣惠方》)
③治卒发疹:石灰随多少和醋浆水调涂。(《元希声秘验方》)
④治外伤性出血:陈石灰二两,冰片二钱,白矾二钱(煅)。将石灰炒黄,加入冰片及白矾,研成细末,撒于创面包扎即可。(徐州市《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⑤治痔疾,肛门边肿硬,痒痛不可忍:风化石灰三两,芫花三两,灶突内黑煤二两,上药捣罗为末,分作两分于铫子内点醋炒,侯梢热,以帛裹熨之,冷则再换。(《圣惠方》)
⑥治大肠久积虚冷,每因大便脱肛,不能收入:石灰熬令热,以故帛裹,坐其上,冷即换。(《圣惠方》)
⑦治偏坠气痛:陈石灰(炒)、五倍子、山栀子等分。为末,面和醋调敷之。(《医方摘要》)
⑧去疣目:苦酒渍石灰六、七日,取汁滴点疣上。(《千金方》)
⑨治痄腮肿痛:醋调石灰敷之。(《简便单方》)
⑩治痰核红肿寒热,状如瘰疬:石灰火煅为末,以白果肉同捣贴之,蜜调亦可。(《活人心统》)
⑾治疔肿:石灰三分,马齿菜二分。上二味捣,以鸡子白和敷之。(《千金方》)
⑿治痢血数十年:石灰三大升,炒令黄,以水一斗搅,令澄清,一服一升,三服。(《外台》)
⒀治白带白淫及水泻不止:风化石灰一两,白茯苓三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九,空心米饮下。(《集玄方》)
⒁治腹胁积块:风化石灰半斤,瓦器炒极热,入大黄末一两,炒红取起,入桂末半两,略烧,入米醋和成膏,摊绢上贴之,内服消块药,甚效。(《丹溪心法》)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石灰0.5斤,加净水5斤,搅拌后沉淀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日服3次,每次20~30毫升。或再取黄芩0.5斤,水煎两次去渣,将药液浓缩至200毫升左右,加入石灰液中,使成2000毫升,黄芩含量约10%。日服3次,每次20~30毫升。共治疗162例,经4个月追访,痊愈2例,显效36例,好转112例,无效12例。
②治疗下肢溃疡
取陈石灰去浮污后研威细末,撒布创面。用时先将创面清洗干净;上药后再用硼酸油膏敷料外贴。如创口湿水淋漓,单用药粉即可。对久不收口的外伤,破烂的冻伤、烫伤等亦有疗效。经治200余例,均有效果。
③治疗烧烫伤
取生石灰1斤放入盆内,加凉开水1250毫升,待石灰潮解成糊状时,将盆轻轻振荡使石灰沉底,取上层无渣石灰乳约500克,加入鸡蛋清8个搅拌成胶冻样,再加香油60毫升,拌匀即得"石灰乳膏"。使用时先用镊子将伤面浮皮拉平,水泡焦痂不要动,亦不用任何药液消毒;取大于伤面的纱布3~4层,摊上1~1.5厘米厚的石灰乳膏,贴于伤面,包扎固定,松紧适宜。48小时后药膏即凝固定型。如伤在颈部、腋下、腘窝时,上药要厚,包扎后在48小时内伤部不要屈曲,以防乳膏脱落,皮肤粘连。10~15天拆除纱布和石灰乳膏,可见水泡吸收,焦痂自行脱落。此时伤面剧痒,但不宜搔抓。乳膏干后,伤面有紧缩感,可用香油在纱布外面涂抹。对烧烫面积较大,伤面已感染的病人,要及时控制感染,防止休克,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另据报道,用熟石灰粉500克,加冷开水l000毫升,搅匀静置,滤取其澄清液,与等量花生油(煮沸待冷)混合后,即制成烫伤油。用时将油摇匀,涂抹患处。治疗72例,其中Ⅰ°48例,用药1~3次后全部治愈;Ⅱ°21例,用药2~3次即治愈9例,3次以上治愈12例;Ⅲ°3例,经10~30次后亦全部治愈。
④治疗头癣
取刚风化的石灰半碗,加水至1碗,搅拌后沉淀3分钟,取上层乳状液,加入桐油约4滴,用力搅拌,去多余水分使成膏状,外搽患部。治疗60余例,一般只搽数次即见效。
水泥
水泥英文名称 cement
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或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人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石灰和火山灰的混合物 。1796年英国人J.帕克用泥灰岩烧制一种棕色水泥,称罗马水泥或天然水泥。1824年英国人J.阿斯普丁用石灰石和粘土烧制成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并取得了专利权。20世纪初,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要求日益提高,在不断改进波特兰水泥的同时,研制成功一批适用于特殊建筑工程的水泥,如高铝水泥,特种水泥等,水泥品种已发展到100多种。
水泥的生产工艺,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按用途及性能分为三大类:①通用水泥。用于一般土木建筑工程,如硅酸盐水泥(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组成的水泥的统称,国际上统称为波特兰水泥,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火山灰质、粉煤灰、混合硅酸盐水泥等)。②专用水泥。用于某种专用工程,如油井水泥、型砂水泥等。③特种水泥。用于对混凝土某些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如快硬水泥、水工水泥、抗硫酸盐水泥、膨胀水泥、自应力水泥等。水泥的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比重、水化热、抗渗性、抗冻性、胀缩性、耐热性和耐蚀性等指标。
水泥分类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1、通用水泥, 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
(1) 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铝酸盐水泥;(3) 硫铝酸盐水泥;(4) 铁铝酸盐水泥;(5) 氟铝酸盐水泥;(6) 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水泥按需要在水泥命名中标明的主要技术特性分为:
(1) 快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
(2) 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
(3) 抗硫酸盐性: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
(4) 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
(5) 耐高温性: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 四、水泥命名的一般原则:
水泥的命名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进行,并力求简明准确,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或混合材料名称。
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组分的名称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称进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称,如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主要水泥产品的定义
1、 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2、 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分P.I和P.II,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3、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O。
4、 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称为 矿渣硅酸盐水泥,代号:P.S。
5、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代号:P.P。
6、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煤灰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代号:P.F。
7、 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C。
8、 中热硅酸盐水泥: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中等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9、 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以适当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具有低水化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10、 快硬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早强度高的以3天抗压强度表示标号的水泥。
11、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良好的水泥。
12、 白色硅酸盐水泥:由氧化铁含量少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白色水泥。
13、 道路硅酸盐水泥:由道路硅酸盐水泥熟练,0%~10%活性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道路硅酸盐水泥,(简称
❽ 如何区分石膏和硬石膏
现在药房出售的生、熟石膏均为白色的粉末状,不太好鉴别。简易的区分方法为:取石膏粉末10克,加水约15毫升,搅拌均匀。放置10分钟后,若呈干性黏团块状者是熟石膏,而呈湿性散渣状者,则为生石膏。如下:
生石膏为二水硫酸钙=,又称二水石膏、水石膏或软石膏,理论成分CaO32.6%,SO346.5%,H2O+20.9%,单斜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白色或灰、红、褐色,玻璃或丝绢光泽,摩氏硬度为2,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3g/cm3。
硬石膏为无水硫酸钙,理论成分CaO41.2%,SO358.8%,斜方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白、灰白色,玻璃光泽,摩氏硬度为3~3.5,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8~3.0g/cm3。两种石膏常伴生产出,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又可互相转化。
石膏粉的特点
石膏粉,是一种高强度的粉状装饰材料。它的主要材料就是石膏。石膏粉利用石膏研磨而成。石膏粉的使用必须和其他建筑材料一起使用,不可以单独使用的。当和其它材料一起使用的时候,大家也要注意比例。比例和分量不对了,容易混合失败,无法进行装修的。
石膏粉的用途主要是填补一些孔或者洞,由于石膏粉的颗粒比较大,所以手感粗糙。由于有一定的颗粒感,所以打磨起来会更加花时间。石膏粉主要是打底用,一般在使用乳胶漆前用会比较好。
❾ 怎样辨别石膏粉质量
1、从颜色和手感上判断:一般白度高的石膏粉细度细,质量好,价格高,而发灰黑、里面有黑色杂质的石膏粉质量较差。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搓捻石膏粉,手感发沙粗糙的石膏粉细度糙,质量较差,价格较低;而手感细腻的石膏粉细度细,质量较好,价格较高。
2、测定石裔粉的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石膏粉凝结时间的质量标准是在标准稠度下,一般初凝时间不小于 6min,终凝时间不大于25min。
3、测定结晶水含量:石膏粉是一种结晶混合物,其中会含有生石膏、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过烧石膏)。在炒制过程中欠火夹生会出现生石膏或者火大、炒制时间过长造成过烧会出现无水石膏,这些都会影响石膏的凝结时间,影响生产的正常使用。
(9)石膏别名鉴别要点和炮制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先行确定底材的垂直度与平整度。
2、切忌将超过使用时间的灰浆加水混合后再用。
3、搅拌好的腻子粉浆应在1~2h内用完(视配方而定)。
4、宜在1-2d内打磨。
5、基面用水泥膏压光的情况下,建议使用界面处理剂或界面腻子、弹性腻子。白色石膏粉是最为广见的石膏材料,广泛用于装修、制模、雕塑等多类领域。好的白色石膏粉细目高,硬度好。有的还添加了少许碳酸钙,达到了极为坚硬的效果。
❿ 制石膏是什么
制石膏是一种中药,就是经过炮制的石膏,因为石膏不能直接入药,必须经过加工之后才能入药。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洗净,干燥,打碎,除去杂石(《药典85》)。
二、切制 粉碎成粗粉。
三、炮炙。
1.煅制 取净石膏,砸成小块,置无烟的炉火上或置适宜的容器内,煅至酥松时取出,放凉,碾碎(《药典85》)。
2.蜜制 取净石膏小块,用炼蜜12%拌炒,炒至蜜汁分布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