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动物瘤胃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
(1)据图分析,①过程为稀释,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2)图中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象征培养基,目的是筛选出瘤胃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的制作过程一般有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灭菌、倒平板.动物瘤胃中的环境是相对无氧环境,分离其中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除了需要准备Ⅰ号培养基外,还要提供无氧环境条件.制作泡菜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属于厌氧微生物,也需要无氧环境.
(3)酶活性的高低可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尿素的减少量来表示.
故答案为:
(1)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法 低(或少) 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2)选择 称量→溶化 无氧 泡菜
(3)单位时间单位体积 尿素(反应物)
㈡ 请问提取奶牛瘤胃液要做什么什么实验,检查什么啊谢谢!
这个看你需做什么了,做实验和生产实践当中都需要的。
实验室常提取瘤胃液检查奶牛理化指标,也用于病理实验分析等。
生产中对于瘤胃阻塞,瓣胃阻塞等疾病的奶牛手术后,需要从健康奶牛瘤胃中提取瘤胃液灌服给手术的病牛。
㈢ 设计一个实验从反刍动物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应该使用富集培养的方法吧!简单来说就是提取全部瘤胃中微生物,加入含有尿素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分解利用尿素的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都大大上升了。然后平板划线挑取单菌落分别进行尿素分解实验。
我也只是从课本上看到过基本原理,你真的要做的话肯定要查文献。
㈣ 什么是瘤胃微生物
一、瘤胃微生物的定义:
瘤胃微生物(liuweiweishengwu)是共生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总称。
二、瘤胃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常见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纤毛虫,纤毛虫体的大小约为4瘤胃微生物及其作用0~200微米,数量一般为20~200万/毫升。种类可分为全毛虫和寡毛虫两大类。全毛虫有原口等毛虫(Isotichaprostma)、肠等毛虫(Isotichaintestinalis)、厚毛虫(Dasytricharuminantium);寡毛虫有囊状内毛虫(Entodiniumbursa)、贪食内毛虫(E.vorax)、尖尾内毛虫(E.caudatum)、有齿双毛虫(Diplodiniumdenticulatum)、多泡双毛虫(Polyplastronmultivesticulatum)、家牛双毛虫(Eudiplodiniumtauricum)、细硬甲虫(Ostracodiniumgracile)、无尾前毛虫(Epidiniumecaudatum)和有尾头毛虫(Ophryoscolexcaudatus)等。
三、瘤胃微生物的分布范围:
瘤胃内容物中,通常每毫升约含1010个细菌和4×106个原生动物。经统计,如1头体重达300公斤的肉用牛,它的瘤胃容积约为40升,可含4×1014个细菌和4×1010个原生动物。瘤胃微生物除有细菌和原生动物外,还能见到酵母样微生物和噬菌体。数量极多。反刍动物可为它们提供纤维素等有机养料、无机养料和水分,并创造合适的温度和厌氧环境,而瘤胃微生物则可帮助反刍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合成大量菌体蛋白,最后进入皱胃(真胃)时,它们便被全部消化,又成为反刍动物的主要养料。
常见到的细菌有纤维素消化菌[如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albus)]、半纤维素消化菌[如居瘤胃拟杆菌(Bacteriodesruminocola)]、淀粉分解菌[如反刍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ruminantium)]、产甲烷菌[如反刍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ruminantium)]等三四十种。
㈤ 求助 瘤胃微生物蛋白测定
恩,方法确实很多,就想楼上所说的,但是首先还要弄清楚,你所要测定的菌体蛋白是活菌蛋白量,还是全部的菌体蛋白量,我们知道,微生物蛋白在瘤胃内是个动态的存在,处于合成—分解的一个动态过程,所以会存在很多菌体蛋白的残基片断,如果你不是要测定活的菌体蛋白数,那就简单了,方法也众多,也已很容易查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要测定的是活菌数,那就比较麻烦。
查看原帖>>
㈥ 研究肠道微生物有哪些方法与技术
研究肠道微生物有哪些方法与技术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哺乳动物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基础,在生理、病理、预防、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对于哺乳动物,肠道微生物的营养作用非常重要,如合成维生素、消化碳水化合物、氨的利用、脂的利用以及合成酶类[2]。在食物相对缺乏时,肠道多形类杆菌对糖苷水解酶的分泌会增多,提高肠道微生物群系利用食物的能力[3]。可见,肠道微生态系统能根据食物的特点做出改变,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和较大的适应性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体肠道微生物群基因的多态性还为宿主提供了许多人体自身所不具备的酶与生化途径,从而使得人体不易消化的食物残渣及上皮细胞分泌的内生粘液被发酵利用[4]。为探寻肠道微生物在机体的营养与健康以及疾病与治疗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对肠道微生物的研究[5,6]。悉生生物学、厌氧培养技术、电镜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8]。在Biolog等研究方法中,需先将肠道中的微生物提取出来,所得到的菌悬液,既保证活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又去除可能会干扰研究结果的杂质[9]。
㈦ 什么是微生物组学
人类微生物组学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开始的又一重大国际基因组测序计划,其目标是把人体内共生微生物群的基因组序列信息测定出来,而且要研究与人体发育和健康有关的基因功能。2005年10月,美国、巴西、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人类微生物组学计划第一次协调会议。2006年,中国与法国启动了"中法人体肠道元基因组"合作。随着欧洲其他国家的加入,该合作已上升为中欧人类微生物组合作。2007年12月,"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成立大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成为"人类微生物组学计划"的发起方之一。
㈧ 设计一个实验 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从瘤胃提取微生物接种于含尿素的平板上,观察它们的生长状况,将长出的菌种进一步接种于含尿素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分离纯化,直至长出形态大小相同的单菌落,
㈨ 瘤胃内微生物有哪些
瘤胃微生物是共生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总称。包括厌氧性的细菌、真菌、古生菌(曾作古细菌)和原虫四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