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回填砂材料需要检测吗
回填砂材料一般不需要检测。回填砂广泛应用于桥涵台背回填、浅层软土换填等方面 ,但因砂的不易密实等特性及对砂的密实程度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 ,使回填砂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一般的换填需要做压实度检测,在这之前还需要做土样的击实试验。
根据土样的类型,采取灌沙,灌水或环刀的试验方法,每个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三点,1000平米以上的工程,每100平米至少应有一点,3000平米以上的,每300平米至少有一点,每个独立柱基础下面至少有一点,基槽每20延米有一点。
一、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一)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
(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
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环刀法)
1、整片垫层
(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四)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
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环刀法)
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环刀法)
砂砾、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灌砂法)
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
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环刀法)
(五)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
沟槽覆土、沟槽回填填砂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环刀法)
(六)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
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二、取样须知
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2)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2/3处取样。
(3)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应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
(4)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
(5)如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还应注意保持土样的
③ 土方回填的施工检测应符合哪些规定
土方回填的施工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方回填的施工质量检测应分层进行,应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铺填上层土;
2、应通过土料控制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确定压实系数。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料的控制干密度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
3、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时,压实系数宜取高值,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时,压实系数可取低值;
4、基坑和室内土方回填,每层按100㎡~500㎡取样1组,且不少于1组。柱基回填,每层抽样柱基总数的10%,且不少于5组。基槽和管沟回填,每层按20m~50m取1组,且不少于1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取样1组,且不少于1组。
④ 回填土的取样方法
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应有1点。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环刀法:
1、整片垫层
(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4)回填砂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取样须知:
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需要。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2)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2/3处取样。
(3)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应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
(4)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
⑤ 砂石回填基础需要做哪些实验
主控项目:地基承载力、压实系数、配合比。
一般项目:砂石料有机质含量、含泥量、石料粒径、含水量、分层厚度。
配合比跟一般项目都是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检查的。
地基承载力跟压实系数是做完之后需要做的试验。
实验注意:
1、施工时应妥善保护标高控制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2、对伸出墙的设备管线、埋入垫层中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施工时碰撞或损坏。
3、施工中遇雨、雪天要做临时覆盖.以防垫层被浸泡或受冻。
4、垫层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进行围挡和临时遮盖.并经常洒水湿润。
5、施工完的垫层不得在上堆放重物和行驶车辆。
(5)回填砂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砂石回填取样方法:
1、环刀法。每段每层进行检验,应在夯实层下半部(至每层表面以下2/3处)用环刀取样。
2、罐砂法。用于级配砂石回填或不宜用环刀法取样的土质。
采用罐砂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取样部位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取样应由施工单位接规定现场取样,将样品包好、编号(编号要与取样平面图上各点位标示一一对应)送试验室试验。如取样器具或标准砂不具备,应请试验室来人现场取样进行试验。施工单位取样时,宜请建设单位参加,并签认。
⑥ 砂石回填用什么方法取样,有什么规范没有
砂石回填取样方法:
(1)环刀法。每段每层进行检验,应在夯实层下半部(至每层表面以下2/3处)用环刀取样。
(2)罐砂法。用于级配砂石回填或不宜用环刀法取样的土质。
采用罐砂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少。取样部位应为每层压实后的全部深度。
取样应由施工单位接规定现场取样,将样品包好、编号(编号要与取样平面图上各点位标示一一对应)送试验室试验。如取样器具或标准砂不具备,应请试验室来人现场取样进行试验。施工单位取样时,宜请建设单位参加,并签认。
砂石回填取样规范:
砂石回填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地区或现行标准执行。
1、依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取样
(1)填方和柱基、基坑、基槽、管沟的回填
a、柱基回填:抽取柱基总(个)数的10%,但不少于5个;
b、基槽和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20~50m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
c、基坑和室内回填:每层按100-500m2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
d、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900m2取样1组,但每层不少于1组。
(2)灌砂或灌水法的所取数量可适当减少。
2、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取样
(1)整片垫层
a、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 m2布置一个。
b、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 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a、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b、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a、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b、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备注:1、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的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时通过资格考核。
2、在见证人员陪同下,送样人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同时还应附上测点平面图)。
⑦ 请问回填砂子的密实度怎么测定
密实度和压实度是不同的概念,你说的环刀法是测得回填土的压实度,不是密实度,密实度现在有单独的检测仪。可以测得。。
⑧ 土方回填需要做哪些检测
土方回填需要做的检测:
1 土方回填的施工质量检测应分层进行,应在每层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铺填上层土;
2
应通过土料控制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确定压实系数。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料的控制干密度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或其他方法检验;
3 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时,压实系数宜取高值,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时,压实系数可取低值;
4
基坑和室内土方回填,每层按100m2~500m2取样1组,且不少于1组。柱基回填,每层抽样柱基总数的10%,且不少于5组。基槽和管沟回填,每层按20m~50m取1组,且不少于1组。场地平整填方,每层按400m2~900m2取样1组,且不少于1组。
⑨ 土方回填灌砂法取样规范
土方回填灌砂法取样规范如下:
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应不少于1个点;每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环刀法:
1、整片垫层
(1)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2)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环刀法每20m至少布置一个;贯入法每5m至少布置一个。
3、单独基础下垫层
(1)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2)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9)回填砂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灌砂法适用条件
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最大粒径一般在5mm-60mm之间。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
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