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数学估算方法及技巧是什么
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技巧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心态,不能见考试就胆怯,调整心态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海洋中去.
⑵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摘要 估算有三种情况如下:
⑶ 五年级数学估算题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要培养自己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
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数学思考,用一种简便的方法知道答案的范围。
小学数学中的估算主要是围绕着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的。常用的估算方法有:取近似数估算、看数位估算、结合规律估算、联系实际生活估算等。
这道题:876除以3怎么估算?
可采取近似数估算方法:876近似于900,900除以3为300(或把876近似于870,870除以3为290),因此可估算其结果在290—300之间(实际为292)。
估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估算的结果不是唯一的,估算的结果也没有正确错误之分。不能简单认为估算结果越精确越好,而是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方法,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⑷ 小学数学里估算有什么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怎么样学?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数题,而是将许多的生活中运算加到小学的知识中,这样一来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学数学的成绩加大了难度.那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掌握方法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以上九点是有关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提出相关的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借鉴和参考的价值,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成绩.
⑸ 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估算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去尾法。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进一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3、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4、凑十法。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5、部分求整体。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⑹ 能用什么以小估大等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就是解决比如说家里来客人一共5个人吃饭,那么我要做多少饭呢?这个怎么估算?你可以估算我平时的自己一个人吃饭半碗米做的饭就足够,那么5个人的话我煮三碗米就够了。
⑺ 小学五年级估算的方法
是四舍五入原则。
1、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等于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一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指定“修约间隔”明确时,以指定位数为准。)
3、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等于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一,为偶数(包含0)则舍弃。
(7)五年级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扩展阅读:
四舍五人逢4和4以下的数值便舍去,逢5和5以上的数值则进1。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使用的旧数值修约规则。但也由于对于有效位之后只有一个5的这种中间情况采取进位,会导致整体结果偏大。
所以还有这一个四舍六入五留双的修约规则。因为针对有效位后只有一个5时,距离两边都一样近,无论舍去还是进1,都有偏颇,为了达到平衡,便约定向有效数位为双数的一边靠近。
⑻ 5年级小数点估算怎么算
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估算,比如5.9约等于6
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
1 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 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因自身对教学过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倾向、职业经历等原因,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自己独特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我们应该根据教师的特点,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4、要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跟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⑼ 五年级估算估大估小方法
今天,笔者要介绍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5页例8《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本题以“购物”为情境,提出了“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鸡蛋?”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前,还是先让孩子找出例题中的信息和问题。这道题的信息比较多,因此建议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信息,这样才能更清楚地呈现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这里,一会“估大”,一会“估小”,孩子可能会糊涂,到底什么时候该“估大”,什么时候该“估小”呢?
拿上面例题来说,想要判断“剩下的钱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的话,就得把所有的数据估大或不变。因为买各种东西的钱都估大了,剩下的钱都足够;而实际用去的钱并没有估计的多,所以剩下的钱会更多点,当然就更加“足够”了。
想要判断“剩下的钱买一盒20元的鸡蛋”不够的话,就得把所有的数据估小或不变。前面说了,买20元的鸡蛋用估大的方法也试一下,会发现“不够”,但是不能因此就断定不够。因为估计的时候,把各种东西的价钱都“估大”了,而实际用去的钱数并没有那么大,所以“剩下的钱也应该比估计的情况要多”,因此判断剩下的钱“买一盒20元的鸡蛋不够”这个结论不严谨。
由此,就要用“估小”的方法来判断:把各种物品的价钱都估小了,所以剩下的钱应该比实际剩下钱的要多,这时买一盒20元的鸡蛋都不够,那实际上就更加不够了。
⑽ 在五年级估算题目中规定什么时候用估大,什么时候用估小吗
当估算结果小于等于4时估小,大于等于5时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