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醇、醛、酮、羧酸的鉴别方法
烷烃 CnH(2n+2)
烯烃 CnH(2n)
苯 C6H6
醇 CnH(2n+2)O(m)
酚 CnH2n-6(n≥6)O(m)
醛 CnH(2n)O(m)
羧酸 CnH(2n)O(2m)
酯 CnH(2n)O(2m)
鉴别:
通入HBr,明显褪色则有烯烃;加入I2和浓硝酸,褪色则有苯;加入滴加了指示剂的碱,变中性则有酚或羧酸或酯;通入Br2有白色沉淀则有酚;除去水、酚、羧酸、醛、酯后加入Na丝,放出无色无味可燃气体则有醇或烷烃或烯烃(沸点低,钠与醇反应放热使之蒸发);除去烯烃、酚、醇后加入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有醛或(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酯;60摄氏度溶于水后显酸性则有羧酸或酚;除去烯烃后加入HCl和ZnCl2混合溶液,加热有浑浊则有醇;除去烯烃、醇、酚、醛、羧酸、酯后光照通氯气,气体体积减少则有烷烃;加热后加入FeCl3显紫色,则有酚。网上借来的嘿嘿!
② 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甲酸,乙酸,乙醛,丙酮
这是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的经典题目
用新制氢氧化铜即可,溶解的为甲酸和乙酸,
再对这俩加个热,由于甲酸中含有醛基,就会出砖红色沉淀
剩下两种,直接用氢氧化铜加热即可,乙醛出砖红色沉淀,丙酮仍为蓝色
(2)用什么化学方法鉴别羧酸扩展阅读:
1.甲酸介绍:
甲酸(化学式HCOOH,分子量46.03),俗名蚁酸,是最简单的羧酸。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弱电解质,熔点8.6℃,沸点100.8℃。酸性很强,有腐蚀性,能刺激皮肤起泡。存在于蜂类、某些蚁类和毛虫的分泌物中。是有机化工原料,也用作消毒剂和防腐剂。
物化性质:易燃。能与水、乙醇、乙醚和甘油任意混溶,和大多数的极性有机溶剂混溶,在烃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
相对密度(d204)1.220。折光率 1.3714。燃烧热254.4 kJ/mol,临界温度306.8 ℃,临界压力8.63 MPa。闪点68.9 ℃(开杯)。密度1.22,相对蒸气密度1.59(空气=1),饱和蒸气压(24℃)5.33 kPa。
浓度高的甲酸在冬天易结冰。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
在烃中及气态下,甲酸以通过以氢键结合的二聚体形态出现。
在气态下,氢键导致甲酸气体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液态和固态的甲酸由连续不断的通过氢键结合的甲酸分子组成。
2.乙酸介绍: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2.物化性质:沸点(℃):117.9
凝固点(℃):16.6
相对密度(水为1):1.050
粘度(mPa.s):1.22(20℃)
20℃时蒸气压(KPa):1.5
外观及气味:无色液体,有刺鼻的醋酸味。
溶解性: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四氯化碳及甘油等有机溶剂。
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
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③ 不同羧酸的鉴别
1.甲酸是HCOOH,乙酸是CH3COOH
写成结构式的话更明确,甲酸存在HCO-,及醛基,可以用银镜反应鉴别
2.乙酸,草酸,丙二酸
这个先用高锰酸钾,能被氧化生成气体CO2的是草酸
再丙二酸(要用浓溶液)与尿素(要用浓溶液)反应生成巴比妥酸沉淀
乙酸可以直接闻出来
④ 鉴别羧基的方法
物理方法:使用红外光谱是鉴别羧基的方法:
羧基有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会出现两个强峰相距约60cm-1
,例如:
羧酸盐-coo-
1610-1550cm-1,1420-1300cm-1;
化学方法:羧基:-cooh。就用碳酸钠来鉴定即可。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结合上述二种方法,就可以确定羧基的存在。
⑤ 如何用化学药剂鉴别羟基与羧基
1、 测定其PH值,酸性强的为羧酸;
2、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明显变红的是羧酸;
3、加入碳酸钠,有气泡冒出的是羧酸。
⑥ 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分别鉴别羧基谢了!
物理方法:使用红外光谱是鉴别羧基的方法:
羧基有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会出现两个强峰相距约60cm-1 ,例如:
羧酸盐-COO- 1610-1550cm-1,1420-1300cm-1;
化学方法:羧基:-COOH。就用碳酸钠来鉴定即可。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结合上述二种方法,就可以确定羧基的存在。
⑦ 醇,酚,羧酸,醛,酮,胺,如何鉴别
1、分别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显色的是酚类,其他无变化;
2、分别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醛类,其他无变化;
3、用蓝色石蕊试纸(5%碳酸氢钠)测试,呈红色的是羧酸,醇、酮、胺无变化;
4、加入活泼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醇类,酮、胺无变化;
5、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酮,胺无现象。
(7)用什么化学方法鉴别羧酸扩展阅读
银镜反应的条件
该反应在碱性条件下,需要水浴加热。对反应物的要求如下:
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 即含有醛基,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乙二醛需要4mol银氨溶液因为有两个醛基。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₂H₅、甲酸丙酯HCOOC₃H₇等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反应应用
银镜反应是用来检验醛及还原性糖的一个定性实验,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此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工业上则用这个反应来对玻璃涂银制镜和制保温瓶胆。用于在工业实验室中的有机物原料的浓度鉴别,热水瓶内胆镀银有效防止热辐射从而保温。
⑧ 怎样鉴别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异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鉴别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7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无沉淀生成的是醇与酚。
(2)
将4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无银镜生成的是2-戊酮和3-戊酮。
(3)
将2种醛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酒石酸钾钠、硫酸酮、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丙醛,无沉淀生成的是苯甲醛。
(4)
将2种酮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
(5)
将3种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的为苯酚,无兰紫色的是醇。
(6)
将2种醇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异丙醇,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醇。
呵呵
是小利吧
我伟哥啊
⑨ 利用酸性怎样去鉴别羧酸,酚,醇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羧酸;
另两种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解的是酚,不溶解的是醇。
⑩ 怎样鉴别羧酸 有机
楼上的有漏洞,
醛基(-cho),酮是羰基(c=o)羧酸含有羧基—cooh
甲酸既有羧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酸;也有醛基,也能进行银镜反应,所以可以先鉴别出羧酸,再用银镜反应区别酮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