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决方法 > 关于体温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于体温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3 22:02:25

A. 体温较高可能会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人的体温是会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间的,这一些范围都是正常的体温范围,但是如果当身体的温度超出正常范围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有好几种情况。

体温升高有分好几种情况,要先根据情况的不同来决定自己处于哪一种范围之内,再根据相应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只是暂时性的,那么就只需要等待时间就会让体温慢慢降下来,如果是其他生命这一类的情况,那么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可以是打针吃药这一类的外用手段,也可以进行一些冰敷这类的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很多,就要及时的送去医院查看情况,温度太高就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及时的进行降温。

B. 关于人体体温的N个问题,请一一回答我。

1.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2.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
3.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3~38摄氏度为低热,38.1~39摄氏度为中度发热,39.1~41摄氏度为高热,41摄氏度以上为超高热。
4、宝宝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

5.发热且持续3周以上不退,即可叫做“长期低热”。而长期低热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发生了某种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需要及时去看医生。
引起患者长期低热的原因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三类:首先是感染性低热,这种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约占40%左右,而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热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结核菌感染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间或睡醒后出汗等。慢性胆道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艾滋病、亚急性心内膜炎及病毒等引起的长期低热也较常见。其次是非感染性发热,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我现在就是)、风湿热、红斑狼疮、血液病、肿瘤、药物热等。再次是功能性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和3岁以内的儿童,上午以发热为主,也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和不想吃饭等。

C. 一个关于体温的问题

当外界温度达到33摄氏度左右时,皮肤的散热已经受到影响.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是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

人体的体温调节是个自动控制系统(图9-5)。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深部温度,在图9-5中以心、肺为代表。而机体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地变化,许多因素会干挠深部温度的稳定,此时通过反馈系统将干挠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经过它的整合作用,再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体热平衡,达到稳定体温的效果。

一、温度感受器

(一)外周温度感受器

皮肤和某些粘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它们将皮肤及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人类在实际生活中,当皮肤温为30℃时产生冷觉,而当皮肤温为35℃左右时则产生温觉。腹腔内脏的温度感受器,可称为深部温度感受器,它能感受内脏温度的变化,然后传到体温调节中枢。

(二)中枢温度感受器

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都有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者,称温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者,称冷敏神经元。在下丘脑前部和视前区温敏神经元数目较多,网状脑干结构中则主要是冷敏神经元,但两种神经元往往同时存在。中枢温度感受器直接感受流经脑和脊髓的血液温度变化,并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将冲动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二、体温调节中枢

(一)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

根据对多种恒温动物脑的实验证明:切除大脑皮层及部分皮层下结构后,只要保持下丘脑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完整,动物虽然在行为上可能出现一些缺欠,但仍具有维持恒定体温的能力。如进一步破坏下丘脑,则动物不再能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以上实验说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一般认为它应包括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和下丘脑后部。已如前述,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存在着较多的热敏神经元和少数冷敏神经元。实验还证明产热和散热的反应均可由刺激此区而引起:当这一部位加温时,热敏神经元兴奋,促进散热反应;如使其冷却时,冷敏神经元兴奋,促进产热反应。如果以上述温度刺激下丘脑后部,效果不显着,以电刺激下丘脑后部则能使骨骼肌紧张性增强,增加产热。因此,现在认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接受温度刺激后,把信息传到下丘脑后部进行整合,调节产热和散热的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二)调定点学说

关于体温调节的机制,即如何把体温维持在37℃这一水平上,一般用调定点学说来解释。这个学说认为,人和高等恒温动物的体温类似恒温器的调节。调定点的作用相当于恒温箱的调定器,是调节温度的基准。下丘脑前部视前区的温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起着调定点的作用。这两类神经元活动的强度依下丘脑温度的高低而改变,其变化的特点,呈钟形曲线,如图9-6所示。这两条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已经调试完毕的体温基准点,简称调定点。正常人此点温度定为37℃。若流经此处血液的温度超过37℃时,温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如流经此处的血温不足37℃时,则引起相反的变化。皮肤温度感受器的传入信息,通过中枢整合作用,也可影响调定点的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调定点的变动范围很窄,但也可因生理活动或病理反应发生一定的改变。如细菌感染导致发热,致热原可使温敏和冷敏两类神经元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38℃)。调定点上移后,产热与散热过程将在较高的水平(38℃)上达到平衡。解热镇痛药的作用机制,就是使调定点下降,从而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体温调节的效应器及反馈效应

当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的调定点确定后,它就发出传出信号,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在此温度上达到平衡。当体温略有升高,超过了调定点,则使骨骼肌的紧张度下降,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减少,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散热增加,使体温回降到正常调定点水平。当温度略有降低,低于调定点,则使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腺停止分泌,骨骼肌紧张度增加以致出现寒战等反应,甲状腺素的分泌也增加,代谢提高,产热增加,使体温回到正常调定点水平。

四、大脑皮层的作用与行为性体温调节

去大脑皮层动物的体温,虽然仍可保持正常,但对环境中的冷热刺激的反应明显迟钝。这说明大脑皮层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机体可通过条件反射对体温进行调节。与寒冷或酷热有关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均可使机体代谢水平升高。在高温或低温场所工作的人员,环境中冷或热的刺激与作业时间和地点等条件多次结合可形成条件反射,使机体习惯于环境。

此外,人类的体温还有行为性的调节。机体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活动来调节体温。又如,人类还可以创造人工气候使温度更为舒适。

五、体温异常

人体调节体温能力有一定限度。如环境温度长久而剧烈的变化,或者机体的体温调节机构发生障碍,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不能保持相对平衡,就会出现体温异常。

(一)中暑与发热

人在高温环境中或在夏季炎热的日光下,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发散,引起体热过度蓄积和体温失调,会造成中暑。其突出表现为体温升高,重者可达40℃以上时,可出现头痛、头晕、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长时间的体温过高可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的衰竭,造成严重后果。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伴随的症状,如细菌毒素等致热原进入机体后,使调定点升高,体温可达38℃以上。发热会引起机体不适感,消耗体力,增加心脏负担等。

(二)体温过低

在低温环境中,如果体温中枢的调节,使产热量不足以抵偿散热量时,正常体温就不能维持而逐渐下降。

由于体温适当降低,可使机体代谢率下降,组织耗氧量亦降低,可以消除或减轻因缺氧对细胞的损害。因此,临床上可用人工低温麻醉的方法进行大型外科手术,也可用人工低温方法保存组织器官供临床器官移植之用。

D. 关于女性基础体温的问题

一般来说,有正常排卵和规律生理周期的女性的基础体温,从排卵日到下一个月经来潮日期间,基础体温一般会升高0.3-0.5℃。也就是说,理论上女性基础体温的变化在0.3-0.5℃之间变化是正常的。从月经开始到排卵日,一般为相对低温期,排卵日后到下一次月经开始前为相对高温期。

基础体温因人而异
很多在测量基础体温的备孕女性经常会咨询其他人的基础体温情况,有时候因为自己体温比别人低或者高而感到十分焦虑。其实,每个人的基础体温是不一样的。人体体温在36.5℃左右,有的人偏高或者偏低都是十分正常的。只要测量出来的基础体温的变化范围接近0.3-0.5℃,就不用过于担心。

基础体温也会受其他因素影响
基础体温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身体状况等。一般我们说测量基础体温,要遵循保持六小时充分睡眠,醒来后不活动、不说话,将体温计放入口腔,测量五分钟……这样一些原则,但是不能排除一些干扰因素,比如:有的人不同时间可能使用了水银、电子等不同的体温计,就有可能有误差,有的人因为感冒发烧等身体原因影响了基础体温的正常变化曲线,等等。所以,尽管我们知道基础体温的正常变化范围应当在0.3-0.5℃之间,但一方面要坚持长期测量(3个月以上),另外最好把基础体温作为一种计算排卵期的参考方法,可以同时辅助其他方式,计算排卵期。
基础体温就是连续不间断的睡眠达6-8个小时以上,醒来后不要做任何动作,所测得的体温。

如何测量基础体温?

1. 量体温的时间必须在每天早晨刚睡醒,还没有任何动作之前就予以测量。

2. 使用基础体温专属体温计,每格为0.05℃ ,置于舌下3至5分钟

3. 起床后再记录结果。

4. 最好每日测量,并注记感冒或其它会使体温上升的状况。

女性测量基础体温可以监测排卵状况。一般女性在排卵时体温会升高,所以每天坚持测量基础体温可以预测到排卵时间,当然还要通过其它进一步的科学方法确定准确的排卵时间。

妇女性朋友可以通过这个既简单的方法测试一下自己的排卵时间。

E. 关于体温的一些小问题。

当然有拉

首先是因为你测量的时候

温度计的头要放准却

时间久的那个比较准确

F. 关于体温的一些问题。

人的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这只是一个统计值,有的人虽然不在这个范围内,但只要没有其他症状也是健康的。另外,代谢率偏低的病人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体温就较低。还有,体循环不好的,体温也较低。另外,一般人体温波动不会超过1,但有时也会超过,也属正常。还有就是,发烧一般会伴随其他症状,如果没有其他症状,那就不必过于担心了

G. 专业难题“有关体温的问题”

发表一下什么呢?怎样减少误差?还是为什么低温下有误差?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人体的温度只要正确测量,外界环境的影响是极小的。不论低温,高温,还是常温。因为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这个温度是十分恒定的,而测量时不可能直接测量内部温度,所以就采用口腔、腋窝、直肠三个部位的温度来代替,只要测量正确,一般能反映人体内部温度。以腋下为例,测量时要夹紧,腋下的汗擦干,10分钟后查看,测量前要甩到36℃一下。

H. 关于体温的问题

健康人的体温昼夜之差一般在1度以内,早晨较低,晚间较高,很正常。

I. 关于身体体温的问题!

第一,每个人在每一个时间段的提问,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只要在36度到37度之间左右,这样都算正常的体温。第二。体温也受外界空气的影响室内温度的影响,你的体温也会有变化,随着你的运动静止或者是睡觉。你的状态也会对你的体温有一定的变化。所以这并不是身体出问题的表现,望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与关于体温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式棉袄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65
五菱p1171故障码解决方法 浏览:858
男士修护膏使用方法 浏览:547
电脑图标修改方法 浏览:608
湿气怎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浏览:539
910除以26的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806
吹东契奇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705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用方法 浏览:100
电脑四线程内存设置方法 浏览:514
数字电路通常用哪三种方法分析 浏览:17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浏览:527
苯甲醇乙醚鉴别方法 浏览:84
苹果手机微信视频声音小解决方法 浏览:701
控制箱的连接方法 浏览:75
用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去痘 浏览: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几个 浏览:805
自行车架尺寸测量方法 浏览:125
石磨子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53
行善修心的正确方法 浏览:403
薯仔炖鸡汤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浏览:276